种常见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及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及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柴油发动机是机械设备,其各部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轴承是连接机器的主要支持系统之一,特别是在发动机中,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小觑。
因此,轴承的损坏会直接影响到机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以及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柴油发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1.杂质和污染柴油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燃烧产生的尘埃和金属剥落,会不断进入机油和冷却系统,并且均会在轴承内沉积。
这些杂质和污染物容易使轴承表面产生划痕和腐蚀,从而导致轴承的过早磨损。
2.润滑不足缺少充足的润滑将使轴承表面发生过度磨损或失效,甚至造成硬摩擦。
这种情况会导致轴承表面发生热劣化,甚至轴承失效。
在柴油发动机中,轴承的润滑通常是通过机油来实现的。
因此,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是保持良好润滑的重要措施。
3.高温和过热轴承表面的温度过高或轴承过度热则会导致热膨胀,从而减少轴承在套筒中的间隙。
在柴油发动机中,水温是否正常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导致轴承在套筒中过度膨胀,进而使轴承早期失效。
4.超限负载过度负载会导致轴承受到更大的压力,从而直接导致阻力和腐蚀。
如果出现负载超限的情况,应该适当减少负载,以避免轴承的损坏。
5.不正确的安装如果轴承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那么其使用寿命必然会受到影响。
正确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轴承正常运行的关键,特别是在更换轴承时,更需要注重安装质量和工艺。
二、维护保养的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柴油发动机在正常运行中能够保持良好状态,下面列出了一些必要的操作规程:1.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柴油发动机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机油进行润滑,这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持机械部件的动力和可靠性。
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可以有效地保持发动机和轴承的润滑,避免杂质和污染进入轴承并减少润滑不足的风险。
2.保持正常运行的温度及压力正常运转的柴油发动机通常在最佳温度(0℃至50℃)区间内发挥最佳效果。
大钢包回转轴承轴承故障分析和建议

大钢包回转轴承D132.50.3550.12故障分析2014年9月20日,在洛阳轴承LTZC工厂生产现场对BSTEELD132.50.3550.12轴承进行拆检分析。
该轴承安装使用时间是2012年3月,用于焦化煤场2#取料机,下机时间2014年9月使用了两年半损坏。
现场拆解后查看套圈、零件。
该轴承密封圈完好,外圈齿面磨损较严重,齿顶和齿端面有塑性变形;主推力滚道保持架损坏,滚动体部分打横(附照片)但主推力滚道损伤不大;副推力滚道损坏严重(附照片),保持架损坏断裂,滚道损坏严重。
原因分析:1.轴承损坏的原因是保持架(铸铝)首先损坏断裂(不排除保持架自身原因),造成滚动体打横,保持架碎片导致轴承滚道剥落、损坏。
2. 铸铝保持架损坏原因,保持架整体强度不够,轴承受到冲击负荷(如设备突然断电停机)或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造成保持架损坏。
3. 目前推测正常工作时主推力滚道承受负荷较大,副推力滚道承受负荷较小;当主推力滚道损坏后副推力滚道将承受较大负荷,造成副推力滚道(承载能力较小)损坏状态比主推力滚道严重。
轴承修复的寿命分析:1.轴承(22圈)副推力滚道内圈,滚道面在90度范围内有四处剥落严重,面积100mm*40mm,深度5~8mm,此圈不可修复。
.2.轴承(01圈)外齿圈,主推力滚道面有三处损坏,可修复;副推力滚道面有多处深3~5mm啃伤,软带位置处有150mm*40mm深8~10mm损伤。
3.轴承(02圈)主推力滚道内圈,滚道损伤较轻,可修复。
01圈采用金属切削的方法,修复损伤部位,则中梁厚度减薄太多,强度大幅降低。
而采用金属焊接方法,因受热会产生很多微小裂纹,将造成安全隐患。
经双方讨论为确保设备安全此圈不可修复。
综上所述此轴承三个圈其中两个圈不可修复,经双方讨论确认此轴承没有修复价值。
外圈主推力滚道内圈副推力滚道外圈副推力滚道主推力副推力滚子外圈齿面建议,根据现有轴承实测数据,新制两套轴承,工期为60天,采用电渣重熔钢制作,设计寿命8年,免费保养。
《滚动轴承失效分析》课件

案例1:疲劳失效
轴承断裂和损坏的实例分析。
案例2:腐蚀失效
轴承腐蚀和表面损坏的实例分 析。
案例3:过热失效
轴承过热和变形的实例分析。
预防措施和日常维护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进行规范的日常维护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1
预防措施
正确选用和安装轴承,合理设计润滑方案。
2
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油,清洁轴承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长期使用引起的材料疲劳和断裂。
装配与安装失误
错误的装配和安装导致的失效。
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
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摩擦磨损、腐蚀、过热和振动等。
1
摩擦磨损
由于摩擦和磨损引起的轴承表面的损
腐蚀
2
坏。
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引起的轴承表面腐
蚀。
3
过热
轴承工作时产生的过多热量导致轴承 失效。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方法
滚子轴承
通过滚子在内圈和外圈间滚动 来支撑旋转负荷。
滑动轴承
通过自润滑材料或润滑油在内 圈和外圈间形成润滑膜以支撑 旋转负荷。
轴承失效的原因和分类
轴承失效可能由多个因素引起,例如负荷过大、润滑不良和使用寿命到起的失效。
润滑失效
润滑不足或污染导致的轴承失效。
疲劳失效
失效分析是确定轴承失效原因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外观分析、金相分析和润滑油分析。
1 外观分析
通过观察轴承外观特征来确定失效原因。
2 金相分析
使用显微镜和化学试剂来研究材料组织和化学成分。
3 润滑油分析
检测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和污染物等。
实例分析:滚动轴承失效案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真实的滚动轴承失效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失效原因和分析方法。
某型船中间轴承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计,按照浮吊和模块的就位位置,提前设计好模
的拖船,进行拖航系带方案的设计,一般交由拖
块的拆装顺序,除非特殊情况,拆除顺序和安装
带方负责。
顺序正好相反。应充分考虑各模块间的干涉,必
要时可以移动浮吊和驳船,但应尽可能减少浮吊
和驳船船位的调整。
(2) 吊装方案。对于各个大型模块单元,应
该为每一个模块设计专门的吊装方案,确定吊索
下部、左、右的间隙值大于等于 1 mm,并且艏、
艉端的间隙差值应小于等于 0.10 mm。同一端左、
右两侧的间隙差值也应小于等于 0.10 mm。
(2) 润滑油温度高导致轴承温度高。观察轴
承内润滑油温度是否正常,如润滑油温度高于正
常值,会导致轴瓦冷却效果差,温度异常;检查
轴承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泵、管路、冷却盘管等)
检查轴承滑油内部是否含有杂质,如存在该现象,
异常磨损故障。
应清洁油池更换润滑油。
2.3
轴承油封漏油
(2) 油封黏接部位开裂。该密封圈安装时采
1) 故障影响。当轴承油封出现漏油时,除增
用切割黏接的方式,存在黏接不牢固和安装偏差
摔伤、火灾等安全隐患,长时间渗漏易导致油池
在垂直于密封圈平面上任一处沿中心线 45°方向切
行稳性计算、设计驳船压载方案,此部分主要依
6) 需要提前准备的搬迁物资及工具。
(1) 吊索具。各大中型模块配置专用的索具,
包括钢丝绳、吊杠、卸扣等。
(2) 垫 墩 。 根 据 设 计 方 案 , 提 前 制 作 垫 墩 ,
并提前在驳船上进行布置焊接。
(3) 档桩、海固结构件。根据设计方案,提
前制作档桩、海固结构件。
内部 (轴瓦、运动件等) 异常磨损产生的杂质。
轴承卡死的原因造成的

轴承卡死的原因造成的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减少摩擦和支持旋转运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轴承卡死的情况,这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轴承卡死的原因。
1. 润滑不足轴承在运转时需要润滑油或润滑脂来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如果润滑不足,轴承会因为过度摩擦而卡死。
此时需要及时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并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2. 污染轴承在运转时,外界的杂质和污染物会进入轴承内部,导致轴承卡死。
这些污染物包括灰尘、沙子、金属屑等。
因此,设备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防止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
3. 轴承损坏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和损坏,这也是轴承卡死的一个常见原因。
轴承损坏的原因可能是材料质量不好、设计不合理、装配不当等。
为了避免轴承损坏,需要选用质量好、结构合理的轴承,并正确安装和使用。
4. 温度过高当轴承长时间运转时,会因为过度摩擦产生热量,导致轴承温度升高。
如果轴承温度超过一定范围,会导致润滑油或润滑脂失效,导致轴承卡死。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轴承温度,并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5. 轴承安装不当轴承安装不当也是轴承卡死的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轴承安装不平稳或安装过紧,会导致轴承过度磨损和过度摩擦,从而卡死。
因此,在安装轴承时需要注意轴承的位置、角度和间隙等,确保安装正确。
6. 轴承使用寿命到期轴承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达到寿命,出现磨损和损坏。
如果轴承使用时间过长,即使进行了维护和保养,也可能会因为寿命到期而卡死。
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轴承,并根据生产环境和使用情况合理设置轴承更换周期。
轴承卡死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使用轴承时,需要注意轴承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检查和更换轴承,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轴承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我们车间目前使用的主轴承就是轧机轴承:粗中轧 轧辊和红圈辊箱均使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CCR辊箱 使用为调心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内径与辊颈采用紧配合,承受径向力 ,具有负荷容量大、极限转速高、精度高、内外圈可 分离且可以互换、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安装拆 卸方便等优点。 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双列滚子,外圈有1条共用球面 滚道,内圈有2条滚道 并相对轴承轴线倾斜成一个角 度。这种巧妙的构造使它具有自动调心性能, 因而 不易受轴与轴承箱座角度对误差或轴弯曲的影响,适 用于安装误差或轴 挠曲而引起角度误差之场合。该 轴承除能承受径向负荷外,还能承受双向作用的轴向 负荷。
三、轴承失效原因
三、轴承失效原因
1、氧化渣、水等异物侵入引起的失效: 轧辊轴承的精密度很高,它对异物十分敏感,氧化渣、水等异物侵入轴承内部是使其过早失 效的最主要原因。氧化渣、水等异物与润滑油脂综合后很容易产生油污泥,油污泥的形成和 堆积能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一是油污泥占据了原来润滑油脂的很大一部分空间,因而迟缓 了热量的传递和散发;其二是硬而胶性的堆积物在滚动体和滚道上形成时,在工作负荷下滚 动体滚过这些沉积物时,工作应力将大为增加,结果是轴承的正常疲劳寿命减少:其三是保 持架发生疲劳,随之而来使整个轴承彻底损坏。 2、过载和过热引起的失效: 在安装正确,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过载是引起轴承失效的另一原因。众所周知,轧辊辊颈轴 承运行时承受着巨大而又频繁的冲击力,长时间超负荷过载运行,会引起轴承材料的过早疲 劳,最终将体现在滚道表面层材料的碎裂剥离(麻面),这种损坏开始时发生在某些小面积上 ,但扩展极快。通常由于过载而引起的损坏总是先从内圈开始。过热而引起的失效情况多发 生在高线转速相对较快的10架~14架。轧辊轴承上,产生过热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为:(1)润 滑油脂变质以及不足或过量;(2)过载:(3)装配不良:(4)外部热源传导进来的热量。轴承 长期过热会引起表面变色(暗蓝、蓝黑等)。过热不仅能使保持架严重氧化,同时也能使滚动 体、滚道退火软化,甚至咬死。
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电动机为电厂中重要的机械拖动设备,而其中以三相电动机的使用尤其广泛。
我们在生产中经常遇到因三相电动机的使用不当而无法运行,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到正常生产。
在电动机的故障中除因电气绝缘问题、机械卡涩诱发故障外,轴承故障是最常见的。
本文总结以往运行维护经验,对轴承损坏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原因分析;对策1、前言本文以某电厂为例,目前公司有高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500多台,自2010年投产至今已有多台电动机因各种原因而烧毁。
作者连续三年对电动机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轴承故障占电动机故障比例的60%,而轴承故障维修成本费用大,维护工作量大,影响设备运行;部分电机轴承损坏还会影响机组出力,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考虑到以上种种原因,下面从如何解决电动机轴承损坏为出发点,详细总结分析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
2、电动机轴承故障类别为彻底弄清楚电动机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某电厂某年度2月-11月电动机轴承的故障数量进行统计,并对轴承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表格:表一电动机轴承故障更换情况备注:2月份机组大修,对电动机进行解体,对轴承状态不好、过热、摩擦、变色等有隐患的轴承进行更换。
表二对更换的轴承进行分析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轴承表面沟槽、磨损,轴承变色占轴承故障中的79%,是电动机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
3、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为降低电机轴承损坏数,根据多年检修维护工作经验,对造成电机轴承表面沟槽、磨损,轴承变色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原因。
3.1工作环境恶劣。
发电厂大部分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粉尘、腐蚀性气体不可避免的对电动机的运行造成影响。
尤其以输煤系统区域电动机的最为严重。
电动机长时间运行,可能会造成异物进入,影响轴承表面磨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3.2润滑脂型号混淆。
发电厂内部使用有长城#3极压复合锂基脂、7008润滑脂、长城#3锂基脂等多重型号的锂基脂,油脂型号较多,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油脂混淆情况发生,造成一台电机加注多重油脂,影响电机润滑,造成电机温度升高,散热不良。
轴箱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轴箱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轴箱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和传递轴向负荷,为轴系提供支撑和定位。
然而,在轴箱轴承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轴承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停机。
因此,对轴箱轴承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轴箱轴承故障的原因分析1.润滑失效:润滑不足、润滑脂老化、油温过高等都会导致轴承的故障。
润滑不足会使得轴承摩擦增大,产生过高的摩擦热,导致轴承温度过高。
当润滑脂过于老化时,黏度变大,会降低润滑脂的效果,无法形成均匀的润滑膜。
油温过高会降低润滑油的粘度,影响润滑膜的形成。
2.载荷过大:轴承在长期过大的载荷作用下容易出现故障。
由于载荷过大,轴承内外环之间的接触压力过大,使得轴承内外环产生塑性变形,使轴承失去正常工作状态。
3.轴承设计不合理:轴承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轴承寿命缩短。
例如,轴承的内径过小,会导致内环发热、失效;轴承过紧或过松都会导致摩擦增大,进而影响轴承的寿命。
4.粗糙表面处理:轴承装配过程中,如果表面处理不当或者存在凹坑、毛刺等缺陷,会导致轴承过早失效。
5.环境污染:轴箱轴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受到灰尘、金属颗粒、水分等杂质的侵入,这些污染物会加速轴承的磨损和腐蚀,导致轴承故障。
二、轴箱轴承故障的处理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轴箱轴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轴承故障迹象,避免故障扩大。
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轴承的润滑情况、温度和噪音等指标。
2.合理润滑: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合理的润滑。
使用适当的润滑油和润滑脂,定期更换和补充润滑剂,保持轴承的正常润滑状态。
3.合理负载分配:轴承在工作时承受的载荷要合理分配,避免过大的载荷集中在其中一轴承上,应根据轴系的设计和工作条件来合理分配载荷。
4.优化轴承设计:对于已知会长期承受较大载荷的轴箱轴承,可以考虑优化轴承的设计。
通过增大轴承的内径、改变材料和结构等方式,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