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焦系统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焦化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及应用

科技创新3焦化厂水系统节水优化研究及应用张海英,王锐锋,高庆华,曹 文,杨光丽(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河南 安阳 455004)摘要:安钢焦化厂用水量高于行业先进水平70m 3/h。
为配合公司“生态转型、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提高安钢焦化厂能源再利用水平。
焦化厂进行水系统优化使用研究,对水系统实行“分类分级、匹级回用、优质优用、分质供水”,实现了结构优化,有效降低新水取用量,提升了水综合利用水平。
关键词:水系统;节水;优化分级;匹级回用焦化厂因化工生产换热的频繁性和复杂性,需要工艺用水的机械设备繁多,且各类水管网交织在一起,互为备用,水系较为复杂,这些生产特点造成焦化厂耗水量较大。
工业水用于配煤、炼焦、筛焦、煤气净化、焦油加工、生化酚氰处理站等各工序生产用水及循环水补充水。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随着国家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标准的不断提升,根据公司“生态转型、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提高焦化厂能源再利用水平、降低焦化厂工序能耗成为焦化厂能源工作的重点,如何在增加环保项目的同时新水消耗不升高,或者降低新水消耗,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攻关项目。
1 焦化厂用水现状 焦化厂用水种类有四种:生产水(地表水)、消防水、生活水(自来水)、软水。
其中消防水与生产水同系统设计。
生产水(地表水):主要用于循环水系统补水、生产工序泵冷却水、焦炉上升管水封盖补水、干熄炉水封盖补水、工艺加水、打扫卫生用水、绿化、冲厕等。
生活水主要用于澡堂洗浴。
软水重要用于脱硫废热锅炉回收废热生产余热蒸汽和上升管余热回收生产余热蒸汽。
1.1 焦化工业水主要结构分布 (1)循环水补水约320-410m 3/h。
(2)焦化厂焦炉上升管水封盖补水、干熄炉水封盖补水量约40m 3/h。
(3)焦化厂区泵冷却水约15m 3/h。
(4)焦化卫生清扫水、沿途喷洒车取水约3-6m 3/h。
(5)焦化厕所用水约8-10m 3/h。
干熄焦技术问答

干熄焦技术问答一、什么是干熄焦技术?干熄焦技术是一种通过热解处理煤炭,去除其中的挥发分和焦油,从而生产高质量炼焦煤的技术。
它与传统湿熄焦技术相比,具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煤炭收率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二、干熄焦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干熄焦技术主要包括煤炭热解和煤气净化两个过程。
在煤炭热解过程中,煤炭被加热至高温,挥发分和焦油通过热解分解脱离煤炭。
在煤气净化过程中,通过冷凝和吸附等方法将热解产物中的焦油和气态污染物去除,得到洁净的煤气。
三、干熄焦技术与传统湿熄焦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1. 能耗更低:干熄焦技术采用高温热解,可以利用煤炭本身的热能进行加热,减少了外部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能耗。
2. 煤炭收率更高:干熄焦技术能够更完全地分离煤炭中的挥发分和焦油,有效提高了煤炭收率。
3. 环境污染更少:干熄焦技术在煤气净化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焦油和气态污染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干熄焦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1.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对设备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热解过程,减少高温烟气的产生,以及采取有效的烟气处理措施,如烟气冷凝和脱硫等。
2. 煤炭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焦油的处理和利用一直是干熄焦技术中的难点之一。
解决方案包括通过改进干熄焦设备,提高焦油的品质和利用价值,以及研发新的焦油加工技术,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3. 煤炭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干熄焦技术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解决方案包括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如将其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或进行能量回收等。
五、干熄焦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干熄焦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是煤炭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能源发展的需求,干熄焦技术将逐渐替代传统湿熄焦技术,成为炼焦煤生产的主流技术。
同时,干熄焦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如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废弃物的处理等。
高温高压余热发电技术在干法熄焦中研究与应用

【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汽轮发电机 ;干法熄焦
干熄 焦 是采 用惰 性 气体 将红 焦在 无 氧 的环境 下 降温 冷 却 的一种 熄焦 方 法 ,在干 熄焦 过 程 中 ,红 焦从 干 熄炉 的顶 部装 入 ,低 温惰 性 气体 由循环 风机 鼓入 干 熄炉 冷却 段 红焦 层 内 ,冷 却 后 的焦炭 从干 熄 炉底 部 排除 ;吸 收 红焦 潜热 后温 度 升高 的惰 性循 环气 体 从干 熄 炉环 形烟 道 排 出后 ,进入 干 熄焦 余热 锅炉 进 行换 热 ,锅 炉产 生 的蒸汽 进 入汽 轮 机带 动发 电机 发 电 ,从干 熄焦 余 热锅 炉冷 却后 的低温 惰 性气 体进 入循 环 风机 重新 鼓入 干熄 炉循 环使 用 。 为 实 现 红 焦 显 热 的 高 效利 用 ,通 过 对 高 温 高 压汽 轮发 电机 与 中温 中压汽 轮发 电机 的设备 参数 、机 组 容量 、运 行 经济 性等 进 行 比 较 ,选 用高 效机 组 。
表1 1 2 5 t / h 干熄焦配套高温高压与 中温 中压机组 比较
单位 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温度 பைடு நூலகம்
锅炉蒸发量
=,运行中的优化与完善
2 O 1 5 年7 月1 8 日投 产后 ,机 组运 行 相对 稳 定 ,但 由于 干熄 焦 工 艺特 点所 限 ,锅 炉蒸 汽发 电量 变 化较 大 ,发 电负荷 调整频 繁 ,而 汽 轮机 运行 中。凝 汽器 热井 液位 需 保持 一定 范 围内 ,否则会 影 响机 组 真空 ,进 而导 致 效率 降低甚 至停 机 。 凝 汽 器 内凝 结 水 通 过 凝 结 水 泵送 入 干 熄 焦 锅 炉 除盐 水 箱 ,依 靠泵 出 口管道 阀门开 度控 制热 井 水位 , 阀门为 手动 闸 阀,水 位调 节 时 ,需 岗位 人员 到现 场进 行开 关 操作 ,工 作量 大 ,且调 节不 及时 , 造成 水位 不稳 定 ,还会 影 响发 电量 。 通过 对 工艺 分析 ,制 定方 案 ,在 凝结 送 出管道 上安 装调 节 阀 , 并对 系统 控制 程序 进行 修 改,实 现热 井水 位 的 自动调 节控 制 。
干熄焦系统烧损率标定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Ca i r to f Bu n n s t n s a c b u o e s l a i n o r i g Lo s Ra e a d Re e r h a o t Pr c s b
P r mee s Op i z t n o k y Qu n hn a a tr t miai f Co e Dr e c i g o
p r me e sMo e v r t e mo e s o e ai n b t e u n n o s r t n t a p o u t i n h t ewe n aa tr . r o e , h d l f r lt ewe n b r i g l s ae a d se m r d c i t a d t a t e o v y b b r i g l s ae a d o o i o f r c ce a a e n e t b ih d, i h p o i e t e t e r a i o u n n o s r t n c mp s i n o e y l g s h s b e sa l e wh c r vd h h o b ss fr t s y
炭 烧 损 率 . 高干 熄 焦蒸 汽 利 用 效 率 提供 理 论 依 据 。 提
关键 词 : 熄 焦 ; 干 烧损 率 ; 数 优 化 参
中 图 分 类 号 :Q 2 . T 5 21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 9 0 (0 2 0 — 0 1 0 10 — 5 0 2 1 )2 0 4 — 3
资源 。 1 莱 钢干 熄焦 的 基本情 况 莱 钢现 有 6座 6m焦 炉 , 两炉 一 组分 别装 备有
3 干熄 焦装 置 。 套 5号和 6号 焦炉 设计 年产 焦炭 l0 1 万t 。配备 的第 一套 10th干熄 焦装 置 于 2 0 4 / ' 0 5年 1 底 建成 投 产 .另 外 两组 焦 炉设 计 年产 焦 炭均 2月 为 10万 t第 2套 对 应 7 、 炉和第 3套 l 0th 2 。 8 焦 5 / 对应 1、 2 焦炉 的干熄 焦 装 置分 别 于 2 0 0 7年 l 0月 和 20 0 8年 l 月建 成投 产 。 1 莱 钢 3套 干熄 焦 自投 产 以来 , 一直 保持 高 效生 产状 态 . 取得 了显 著 的节 能 环保效 果 。
干熄焦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系 统 。新 兴铸 管公 司焦 化 厂通 过对 控 制 系统 分解 优化 , 采用 分系统 设计 , 建立 数学模 型 等方法 , 实现
了7 h 5/ 干熄焦炉 的全 自动控制 。 t
络通讯 和硬接线 2 种方式 , 以网络为 主 , 硬线为辅 。
12 系统 软件 _
本 体 P C控 制 编程 使 用 R Lg 50 L S oi 00软件 , x 监
干熄 焦 系统 既是 一 个 多种 物 流 组 合 的综 合 系
统, 又是 多种 控制 相 互作 用 、 互影 响的混 合 控制 相
频 器 采 用 PoB s P与 西 门 子 控 制 器进 行通 信 。 r u i f D
干熄 焦 本 体控 制 与提 升 机 控制 之 间 的连 锁采 用 网
器 采用 硬线 与设备 连 接进 行 控制 , 位置 编码 器 、 变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6 1
距离长, 运行速度快 , 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由高速变
到 低 速并 准确 对 位 , 因此 , 电机 车 的控 制水 平 要 对 求 很高 。机 车 电机 采用 西 门子 变频 器 和 s— 0 进 7 30
焦排焦、 预存室预存量和料位 、 循环风机和汽包液位等方面的 自动控制 。该系统被应用后 , 于熄焦生产运行稳定 , 提高了干
熄焦 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 干熄焦 ; 自动控制 ; ; 动定位 焦罐 自
中 图 分 类号 : Q 2 .;P 7 T 521T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44 2 (0 0 0 — 0 6 0 10 - 6 02 1 )5 05 — 3
行控 制 , 微速对 位 , 对位 误差在 ±10m 0 m以 内 , 通 并
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优点

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优点干熄焦工艺技术优点干熄焦工艺技术是一种将焦炭从焦炉中快速取出并进行干燥和冷却的高效能工艺技术,其相对于传统的湿熄焦工艺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以下是干熄焦工艺技术的主要优点:1. 高能效:干熄焦工艺技术采用热风鼓风机对焦炭进行热风吹扫,使得焦炭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和排出。
相比之下,湿熄焦工艺技术需要使用蒸汽对焦炭进行冷却,耗能较高。
因此,干熄焦工艺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
2. 环保节能:干熄焦工艺技术无需使用蒸汽冷却,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此外,干熄焦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比之下,湿熄焦工艺技术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
3. 提高生产效率:干熄焦工艺技术通过热风快速干燥和冷却焦炭,因此焦炭的出炉温度较低,并且其含水量较低。
这意味着焦炭可以更快地转运和储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物流成本。
4. 优化炭质质量:干熄焦工艺技术使得焦炭的质量更加稳定和均匀。
由于焦炭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和排出,焦炭的含水量和含挥发分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焦炭的不稳定性。
同时,干熄焦工艺技术还可以减少焦炭的结露现象,避免了焦炭引起的粉尘污染和安全隐患。
5. 减少设备维护成本:干熄焦工艺技术相对于湿熄焦工艺技术来说,设备更简单、更易维护。
湿熄焦工艺技术中需要使用蒸汽装置和废水处理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而干熄焦工艺技术无需额外的设备和配套系统,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6. 适应性广泛:干熄焦工艺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型号的焦炉,无论是高炉或者其他燃烧炉。
无论是新建厂区还是老旧厂区,干熄焦工艺技术都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总之,干熄焦工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湿熄焦工艺技术来说,具有高能效、环保节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炭质质量、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广泛的适应性等优点。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对能源的节约利用的需求增加,干熄焦工艺技术将在焦化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干熄焦生产问题技术分析与措施

干熄焦生产问题技术分析与措施【摘要】:干熄焦作为一种节能减排的先进工艺,在国内焦化厂已经普及。
每个干熄焦在建设中和后期投产后,都存在不同之处。
所以在生产中偶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分析解决,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出现,同时逐渐优化工艺,完善设备,保证生产的连续和安全。
【关键字】:干熄焦、焦炭温度、波动、负压1.背景某焦化厂干熄焦装置自投产以来,业主反映在干熄焦装置在满负荷状态下,风机频率约在70%以上,锅炉入口负压值会出现明显增大现象。
最近一次操作中,负压瞬时达到了-1.5kPa,已经超出设计值-1.2kPa,且有“花焦”排出,已经影响到正常操作和生产,无法满足焦炉生产焦炭的干熄要求。
鉴于此种工况,业主希望找出症结所在,并能做出改进,优化生产操作,保证各点压力和温度在设计范围之内,让干熄率提高至焦炉生产要求。
1.概述根据现场操作人员反应和干熄焦操作记录来看,干熄焦装置一直都保持低负荷生产(约30%生产负荷),基本上是处于干熄一炉湿熄两炉的状态。
原因有两点:一是生产废水无法处理;二是成本经济上考虑。
低负荷生产时,干熄炉入口循环气体温度偏低(约90℃),设计值为130℃,据现场操作人员反应在风机后放散管口处出现水珠。
查看历史记录,自投产以来操作人员有过几次将风机频率提高到70%以上(最高达到76%)。
每次锅炉入口负压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增大,达到-1.1~-1.5kPa之间。
最近一次排焦量约40t/h,风机处于60%负荷;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增大排焦量及风机负荷,直至风机负荷增大至70%左右,锅炉入口压力增大趋势较为明显,瞬时最大约-1.5KPa,且有“花焦”排出,为了避免排出的高温焦炭烧坏输送胶带,产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操作人员只能开始大幅度降低排焦量及风机负荷,降低排出焦炭温度,保证生产安全。
查看近两个月内的操作台账,满负荷生产时间段内,振动给料机出现过短时间停排和超负荷排焦的情况发生。
振动给料机的振幅调制33%时,排焦皮带电子秤显示约在80~90t/h。
干法熄焦和低水分熄焦的应用研究

1 2干 熄 焦工艺 流程 .
艺简单 、 投资少的常规湿法熄焦。在此基础上 , 开发 并不断完善了一种本质上有别于湿法熄焦的干法熄
焦技术 。随着干熄焦技术 的发展 , 湿法熄焦技术也 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 除了技术装备提升外 , 人们在熄 焦工艺 上进 行 了创 新 和 改进 , 中 比较 成 功 的 就 是 其 低水分熄焦技术。本文对干法熄焦技术和低水分熄熄 焦 两种 工 艺的优 缺 点。
关键 词 : 干法 熄 焦 ; 水 分熄 焦 ; 低 比较
中图分类 号 :Q 2 .6 T 52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1— 94 2 1 ) 1 0 5 0 17 37 (00 O — 09— 3
Ap l d R sa c fC k r e c iga dL w Wae o eQu n hn pi ee rh o o eD yQu n hn n o trC k e c ig e
M8 . 0 0 r2 1
干法熄焦和低水分熄焦的应用研究
沈 朴
( 榆林学院, 陕西 榆林 790 ) 100
摘 要 : 了干法熄焦和低水分熄焦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 回收热量、 概述 并从 焦炭质量、 环境效益、
消耗水、 缩短熄 焦时间、 投资 费用和管理及操作等角度 , 对比分析 了焦化厂 目前采 用的干法熄焦和低
经过 焦 炉 炼制 的成 熟 焦 炭 , 温 度 达 90— 其 5 15 o 为 了 便 于 运 输 和 存 储 , 须 将 其 冷 却 到 00C, 必 20 0 ℃以下 , 将焦炭 熄灭的操作过程就是所谓熄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部位焦炭且继续降低熄灭焦炭温度 , 中水量保持
全部 降温及 进一 步熄 灭沉 层焦炭 。
通过此工艺优化供水参数精确度 , 实现全面熄
焦 , 免 出现“ 避 红焦 ” 现象 。
收稿 日期 :0 1 9 5 21 —0 —2 作者简介 : 张利峰( 9 5 ) 男, 华蒙西煤 化股份 有限公 司工程师 , 17 - , 神 主要研 究方 向: 煤化 工 自动控 制 系统。
选型 不合 理 , 严重 制 约着焦 炉继 续提 产 的要求 , 给焦 炉 生产 、 标 、 产带 来 困难 。 达 达 原 熄 焦 系 统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熄 焦泵 补 水 量 ①
炭, 防止高温焦炭遇大量水 , 剧烈放热发生爆炸现象 后, 落入熄焦塔水槽, 造成沉积。大水量持续熄灭深
增加 了员工 的工 作量 。
能力不足的问题 ; 如熄焦水供水量与出炉时间不同 步 , 常 出现 “ 焦 ” 不透 现 象 ; 焦过 程 中 , 量 经 红 熄 熄 大 焦 粉 、 炭 沉 积在 熄 焦 池 内 , 焦 使熄 焦水 外 溢 等 问题 , 严 重 制 约 着 焦 炉 产量 的 提高 及 生 产运 行 的 顺 利运
范 围较 大 , 不能 准确 控制 供水量 。现 改为 远程 控制 ,
2 主要 技 术创新 点
技术创新点如下 : ①熄焦供水控制方式、 工艺参 数 , 照曲线工 况控制熄焦水量 ; 按 ②熄焦 水喷淋方 式 , 构 尺 寸 ; 熄 焦 水 泵 的配 备 方 式及 工 况 参数 ; 结 ③ ④ 均 匀堆 积 熄 焦车 箱 内焦 炭 的方 式 ; 均匀 焦 炭 层 ⑤ 厚 度 , 式 ; 熄焦 水池结 构 优化 , 式 。 方 ⑥ 形
时 阀门开 度 3 , 5 运行 时 间 4 0秒 。
焦 化 二厂 焦炉 自2 0 0 8年 1 2月 投产 , 运行 3 月 个
曲线工 况 熄 焦原 理 : 水 量熄 灭 表 面及 浅层 焦 小
以来 , 经过对工艺参数、 生产设备 的持续改进、 不断 优化 , 使焦炉生产运行逐渐趋向正常 , 焦炉产量不断 提高 。但 由于原熄焦系统的设计参数及配套设备的
鉴 于此, 厂部领导及炼焦车间相关技术人员提 出对 熄焦 系统 进行 技术 改造 , 保证 生 产运行 顺 畅 , 满 足焦 炉提 产要 求 , 处理 能力 达到 单班 产量 1 0 0吨 以 0
上。
能 提高 焦炭质 量 , 而且能 有效 控制 焦炭 中 的水分 , 但 需 控 制参 数 的准 确 , 否则 就 会 发 生“ 红焦 ” 不透 现 熄 象 ,红 焦 ” 燃后 会蒸发 掉 部分水 , 响焦 炭 的水分 “ 复 影 指标及 质量 。鉴 于此 , 需将 供水 时 间、 门开度 及供 阀 水量优 化到 合适 比例 。 由于原 熄焦 水 供 水 系统 采 用 气动 阀控 制 , 动 波
公 司焦化 二 厂炼焦 车 间的熄 焦工 艺采 用 的是 比 较常 用 的“ 法大 水流 、 水分熄 焦法 ” 湿 低 熄焦 工 艺 , 在 建 厂初 期 , 本 能满足 生 产运行 要求 , 随着现 场工 基 但 艺 参数 及 生 产运 行 技 术 的进 一 步 优化 , 量 逐 步提 产 高 , 熄 焦 系统 各 方 面显 现 出 设计 缺 陷及 配 套设 备 原
行。
鉴 于 以上 问题 , 厂部 领 导及 炼 焦 车 间相 关 技 术
人 员提 出对原 熄焦 系统进 行技 术优 化改 造 。 3 2 项 目优化 部 分技术 内容 .
3 2 1 熄 焦 水供 水控 制 参 数 及 曲线 工 况供 水 工 作 . . 原理 : 湿法大 水流 、 “ 低水 分熄 焦” 熄焦工 艺 的优 点是
进 行技 术改 造 , 完成处 理 能 力达 到单 班 产; 熄 优化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 TQ52 1 2 .6
1 项 目简 介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o6 78 (0 12— O 1一O 1O— 9 121 )O 1 4 2
3 项 目具 体 内容
3 1 原 来项 目存 在 的问题 .
电动 执行 机构驱 动 。供水 量改 为 由小一大 一 中一 停
的供 水方 式 。小水 量 时 阀门开 度 2 , 行 时 间 3 5, 运 9 6 5
秒 ; 水量 时 阀门开 度 5 % , 大 3 运行 时 间 6 秒 ; 5 中水量
2 1 年第 2 期 01 o
张 利峰 熄 焦 系统 优 化 技 术 的研 究 与 应 用
l4 l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2 1 年第2 期 01 0
熄焦系统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张 利 峰
( 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 乌海 061) 10 4
摘 要 : 司焦{ - 厂 炼焦 车 间的熄 焦工 艺采 用的是 比较 常用 的“ 法大水 流 、 水份 熄 焦法” 焦 公 L- 湿 低 熄 工艺, 随着现 场 工 艺参 数及 生 产运 行技 术 的进 一 步优 化 , 产量 逐 步提 高 , 熄 焦 系统各 方 面 显现 出设 计 原 缺 陷及 配套 设备 能 力不足 的 问题 , 重制 约着 焦炉 产量 的提 高及 生 产运行 的顺 利运 行 。 出对 熄 焦 系统 严 提
及补水 时间与焦炉操作时间不同步 , 经常 出现 “ 红 焦” 熄不 透 、 焦水 量不 足 、 焦 时间不 易控 制 , 熄 熄 以至 影 响到 出炉 时 间、 系统及 产 量 。 熄焦水 对 焦炭 冲击 ②
作用 力大 , 量 焦 炭 、 粉 随 水 冲入 熄 焦 池 , 大 焦 造成 熄 焦池堵 塞 , 焦 水外溢 , 熄 对设 备及 建筑 物带 来严 重 隐 患 , 且清 理 、 用焦 粉需 投入大 量 人力 、 而 倒 物力 , 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