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一章建筑结构概论

合集下载

建筑学-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学-建筑构造概论

1 建筑构造概论 1.1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使用功能分类 (一)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1、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1)文教建筑;(2)托幼建筑;(3)医疗卫生建筑;(4)观演性建筑;(5)体育建筑;(6)展览建筑;(7)旅馆建筑;(8)商业建筑;(9)电信、广播电视建筑;(10)交通建筑;(11)行政办公建筑;(12)金融建筑;(13)饮食建筑;(14)园林建筑;(15)纪念建筑。 (二)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三)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览馆、大型工厂等。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三、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为承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这种结构便于就地取材,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但抗害性能差,自重大。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承重结构的建筑。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钢结构力学性能好,便于制作和安装,工期短,结构自重轻,适宜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高层、大跨度建筑的发展,采用钢结构的趋势正在增长。 5、混合结构建筑: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如由砖墙、木楼板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由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构成的砖混结构建筑;由钢屋架和混凝土(或柱)构成的钢混结构建筑。其中砖混结构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应用最广泛。

建筑结构技术概论

建筑结构技术概论

其它部分2cm。
(3)建筑工业化要求。
砖石结构的住宅和小型旅馆
混合结构的多层教学楼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割空间 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原始人类由穴居而转入
地面居住时,就逐渐学会了
用树干、树枝、兽皮等材料 搭成类似于后来北美印第安
人式的帐篷,实际上是一种
原始形式的框架结构。
典型的印第安人式帐篷的骨架是由许多根树干或树枝做成的, 树干的下端插入地下,上端集束在一起,四周覆以兽皮、树皮或 人工编织的席子,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空间。这种原始形式的帐 篷结构极其简单、内部空间狭小局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在其 中的生活。 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半木结构(half—timber),是一种 露明的木框架结构。随着构件之间的结构技巧日趋完善,可形成
墙体按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
是指承受上部楼板、屋顶等传来荷载的墙。
承重墙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二)热工要求
墙的名称
(一)结构要求
1、合理选择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结构布置主要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和半 框架承重四种。 (1)横墙承重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 重量。适用于横墙数量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 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对抗风、抗震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 适用于住宅、宿舍等。
高达数层并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整体木框架结构。
半木结构不仅具有规则的平面形状,而且使立柱、横梁、屋顶 结构、斜撑等不同构件明确地区分开来,各自负担不同的功能,同 时又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按照建筑的规模,可以分为若干 个开间,开间之间设置立柱,门窗等开口可以安放在两根相邻的立 柱之间,内部空间随着开间的划分可作灵活的分隔。欧洲的许多国

《建筑概论》2

《建筑概论》2

2.结构设计 由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确 定结构布置,进行结构计算和构件设计,完成全部的结构施工 图设计。 3.设备设计 由各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根据建筑设计完成给排水、电气照 明、采暖通风、通讯、动力及能源等专业的方案、设备类型和 布置、施工方式,并绘制全部的设备施工图。 建筑工程设计中各专业设计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 形成为一个整体。各专业设计的图纸、计算书、说明书及预算 书汇总,就构成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整文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 的依据。
(a) 卧室 (b)教室 图3-3 房间使用面积分析示意
2.房间的形状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等。在具体设 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经济条件、美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 形状。一般功能要求的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主要原因有: (1)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 (2)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 (3)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组合。 中小学教室的平面形状,在满足视、听等要求的条件下也可以选用六边形、 正方形等几种形状。对于一些单层大空间如观众厅、杂技场、体育馆等房间,它 的形状则首先应满足这类建筑的特殊功能及视听要求。图3-4为观众厅的平面形状。
一、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一)房间的面积、形状及尺寸 1.房间的面积 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特点、使用人数和家具设备多少等来确 定。在实际设计中,房间面积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我国有关部门及各地区制订的面 积定额指标,表3.1列出了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对于房间面积指 标未作规定、使用人数也不固定的建筑,如展览室、营业厅等,要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比较得出合理的房间面积。
图3-8 门窗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建筑的技术概论总结

建筑的技术概论总结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点:造价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浇注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 可以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可节省钢材,承载能力较高,经过合 理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缺点:构件断面大,占据面间大,自重大


广州广东国际大厦(63层,200.18m) 底层柱尺寸已达1.8*2.2m
预应力的定义: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 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 改善结构使用性能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之为预应 力。
二、烈度 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 地震影响时的强弱程度。 地点不同,烈度不同 场地条件不同,烈度不同 一次地震对应多个地震烈度 抗震设计用的是烈度,而不是震级。
三、近震和远震 近震:震中距较小的地震 远震:震中距较大的地震 为什么区分近震和远震? 震害调查表明,相同地震烈度的地区,震中距不同,某些 建筑物破坏程度不同。 1952年美国克恩县(Kern County)地震,远离震中的洛 杉矶市、长滩市高层建筑震害严重。震中地区一、二层砖房破 坏严重 1954年美国的迪克希谷(Dixie valley)地震,距震中 300 km处地下水池由于激起长周期水浪破坏,其他建筑物无损坏 1976年唐山地震天津市工业厂房、烟囱破坏严重,一、二层 砖房破坏较轻。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钢筋混凝土 柱代替内承 重墙 •1受力特点:外墙和内柱共同承重 2.优点: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3.缺点: (1)房屋空间刚度差 (2)墙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4.使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1-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预应力结构的特点:改善结构的使用性能,提 高结构的耐久性;减小构件截面高度,减轻自 重;充分利用高强钢材;具有良好的裂缝闭合 性能与变形恢复性能;提高抗剪承载力;提高 抗疲劳强度,此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 好的经济性。

《建筑概论》课件

《建筑概论》课件

金属类
包括钢材、铝材、铜材 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耐腐蚀性。
建筑结构与材料的选用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可靠
选用材料和结构类型应满足建 筑安全要求,能够承受各种外
力和内力作用。
经济合理
选用材料和结构类型应考虑成 本因素,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节能环保
选用材料和结构类型应符合节 能环保要求,能够有效地降低 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安全监控, 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建筑节 能减排。
智能化办公系统
利用智能技术提高办公效率,实现高 效协同工作。
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
通过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建筑环 境舒适度调节。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01
节能建筑设计
采用节能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
施工准备
包括施工前的场地 平整、施工临时设 施搭建等。
主体施工
包括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木结构等 施工。
竣工验收
包括质量检测、验 收资料整理等。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施工 方案和进度计划。
施工成本控制
通过预算和核算,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
施工现场管理
室内环境质量
关注室内环境质量,如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以提高居住和 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室内装饰材料与风格
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风格,以体现室内设计的品质和个性。
04 建筑施工与组织 管理
建筑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
包括土方开挖、桩 基施工、地下室施 工等。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

流水别墅,F.L.赖特的代表作,建于1936~1939年
第二节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非生产性建筑和生产性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 统称为民用建筑 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1、居住建筑:供人们休息、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建筑 物。如住宅、公寓、别墅、宿舍等。
2、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 术交流活动等所需要的建筑物。如托幼建筑、科研建筑、 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园林建筑、纪念 性建筑……。
主管部门的批文、设计任务书、规划部门的批文、 设计 的委托书 、大型建筑标书
2、熟悉设计任务书; 3、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4、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建筑设计的程序
二、初步设计阶段 1、主要任务:提出设计方案 2、设计内容: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主要设备材料表、工程概算 3、图纸和设计文件:A、设计总说明; B、建筑总平面图;C、各层平、立、剖面 图;D、工程概算书;E、透视图、鸟瞰图 或模型。
建筑设计的程序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施工要求,即在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 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核对,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 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 图纸中,做到整套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 设计内容:建筑、结构、水电、电讯、采暖、空调通风、 消防等工种的设计图纸、工程说明书,结构及设备计算书 和预算书。
学习方法
• 带有系统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理论联系 实际。
课程说明
• 本课程课堂讲授36学时。
主要参考书
国内其他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有关《房屋建筑学》大学本科 相关教材。

房屋建筑学--阶段测试题5--建筑构造概论

房屋建筑学--阶段测试题5--建筑构造概论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论一、试题(一)填空题1.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建筑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2.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是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

3.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两个方面决定的,分为4级。

5.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6.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规模大小划分,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四类。

7.《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M —表示,数值为100mm。

8.建筑模数的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9.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10.居住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11.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12.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耐火性进行划分。

13.构件的燃烧性能一般分为三类,即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1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

15.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一般由注册建筑师来完成。

16.高层建筑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可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17.地震时,建筑物的质量越大,受到的地震力也越大。

18.地震力产生的横波是建筑的主要侧向载荷。

19.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所定的地震烈度为依据。

20.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二)选择题1.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3)。

①临时性结构②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③普通房屋和构筑物④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2.普通黏土砖承重墙,当厚度为240mm时,其耐火极限为——h。

建筑初步 第1章 建筑概论

建筑初步 第1章 建筑概论
密尔沃基美术馆
结建构筑初步
向外伸展的拱形结构骨架是该大楼设计的特点之处。 建筑仿佛骨胳一般,单体的排列组合,大型的体量,给人 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科技创新大厦
结建构筑初步
“女人桥”建成于2001年,桥长160米,桥面宽 6.2米,大约重800吨。酷似跳着探戈的女人脚上的 高跟鞋。
触建觉筑初步
节建奏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2019/11/8
建筑初步
1.4.2 建筑空间构成的色彩
材料固有色的空间构成 人为色彩处理的空间构成 外部光色的空间构成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1.4.3 建筑空间构成的表现形式
形体 结构 触觉 节奏
建筑初步
1.2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适用
使用功能、基本功能(保温 隔热 采光 通风等)
建筑技术 坚固
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
建筑形象 愉悦
建筑体型、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
建筑初步
建筑采光
2019/11/8
建筑采光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建筑施工
建筑体型
建筑初步
建筑色彩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建筑初步
材料质感
细节装饰
细节装饰
建筑初步
1.3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3.1 建筑的分类 1.3.2 建筑的分级
建筑初步
1.3.1 建筑的分类
在文明社会中,建筑不仅是人们遮蔽风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 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