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川金木达—南木达金矿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2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2 . 1 金 木达 金矿 床
1 区域地质背景
金 木达一 南 木达 金 矿带 大地 构造 属 于松 潘一 甘 孜地 槽褶皱 系 巴颜 喀拉 冒地槽 褶皱 系的东缘 …, 区域
金 木 达 金 矿 床 位 于 鱼 托 乡金 木 达 村 果 然 沟 东
石 建 造 。 金 木 达 一 南 木 达 矿 带 金 矿 床 位 于 新 都 桥
组 中。 区内燕 山早期 的中一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烈 , 主要分布于矿带东段翼部 , 自西向东有孔纳岩体 、 巴 亚措岩体和措 阿尔玛岩体 。另外 , 在金木达一南木 达 向斜轴部及两侧侵入有多条中一酸性岩脉 ,脉宽
侏倭组( T z h ) 和新 都桥组 ( T ) , 习惯 称西 康群 , 其 岩
性单一 , 化石稀缺 , 标 志层 不 明显 , 主要 岩 性 为 轻度
2 7 . 1 1 m;品位 一 般 为 0 . 6 2 x l 0 一~ 2 . 4 9 x l 0 ,最 高 达
2 1 . 0 0 x l 0 ~。矿体 产状 受控 于次 级断 裂 ,总体 走 向呈 N W— S E向, 倾向 N E , 倾 角浅部 1 0 ~ 2 0 。 , 深部 3 0 ~ 8 0 。
四川金 木 达一 南 木 达 金矿 带地 质警黄金第十二支队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6
摘 要: 金 木达一 南 木 达 金矿 带 大地 构 造 位 置属 于松 潘 一 甘 孜 地 槽 褶 皱 系, 近 年 来在 该 矿 带上 已发 现 有金 禾 达 、 南木 达 和 代 隆等
处 。金木 达一 南木 达 复式 向斜 是一 个 两翼 地层 较平 缓, 局 部较 陡 的不对称 向斜 l 2 - 4 1 。 区 内出露 地层 主要 为 上三 叠统 杂 古脑 组 ( T ) 、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一、概述金矿是指含金量在矿体或矿石中达到一定的量的矿石或矿床。
金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经济价值。
为了发掘金矿并进行有效的开采,在找矿过程中需要了解金矿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以确定寻找目标和开采策略。
二、金矿特征1、金矿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9,金是一种黄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元素。
在常温下,金不会与氧气反应,不会腐蚀或氧化,因此常用于珠宝和货币的制造。
化学上,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在高温下易于溶解。
这些特性为金矿的寻找和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2、富含金元素的矿石类型金矿通常与石英脉、硫化物、石英砂岩、变质岩、火山岩等矿石类型有关。
其中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要承载矿体,如黄铁矿、黄铜矿、黄铅矿等。
同时,也有部分金矿是以银、铜、锡等代替金元素,或伴生在压铸矿、重沉积物、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中。
3、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金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构造期间,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相关。
矿区地质构造特性也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
金矿还与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三、找矿方向1、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找寻金矿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非正交磁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主要依靠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密度、电磁、磁性等,来确定矿体位置和特征。
2、地球化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分析矿石和土壤、岩石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等信息,确定矿区位置和开采价值。
其中,地球化学物探是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陆地表层地球化学物质为目标开展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3、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光学和微波等方法,捕捉矿区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地形或植被等,进一步分析和找出金矿存在的可能性。
4、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是一种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勘探技术,它包含大量的现场地质勘探、钻探和采集数据等。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木里县挖金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3.1 矿体特征 (1)Ⅰ号矿体。Ⅰ号矿体分布于挖金沟矿区北
部,按矿体 地 表 探 槽 和 深 部 钻 探、坑 探 工 程 控 制 程 度,将Ⅰ 号 矿 体 分 为 两 段,即:Ⅰ1、Ⅰ2号 矿 体。 Ⅰ1号矿体走向上控制长度 280m,最大控制倾深 162m,厚度 150~3504m,平均厚度 1137m,矿 体厚度变化系数为 8457%,矿体厚度变化较稳定; Au品位 052~881g/t,平均 211g/t,矿化较均 匀。氧化 矿 平 均 品 位 138g/t,原 生 矿 平 均 品 位 222g/t。Ⅰ1号矿体地表最大厚度 3504m,最小 厚度 600m。深部矿体最大厚度 2115m,最小厚 度 15m。矿体地表单工程平均品位最高 881g/t, 最低 052g/t。深部单工程平均品位最高 522g/t, 最低 102g/t,矿体倾向 NW,倾角 44°~55°。Ⅰ2 号矿体长度 37m,矿体厚度 769m,Au品位 055~ 878g/t,平均 221g/t。Ⅰ2号矿体赋存于 F2 断 层破碎带,含矿岩性以凝灰质砂岩为主,次为凝灰质 板岩及凝灰岩,矿体顶底板均为砂板岩。
关键词 金矿 构造热液蚀变型 找矿标志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19.08.016
挖金沟金矿是近年在梭罗沟金矿外围发现的具 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小型金矿床,是梭罗沟金矿外围 找矿工作的一大突破,梭罗沟金矿主体主要赋存于 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三段中基性火山岩中,挖金沟金 矿主体则赋存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二段一套变质砂 岩和凝灰质板岩中,其矿化强度及矿石品位均弱于 梭罗沟金矿。前人对于梭罗沟金矿勘查程度较高, 而对于挖金沟工作程度相对较低[15]。近年来,矿山 加大了对梭罗沟金矿外围的找矿力度,在挖金沟矿 区范围开展了普查和详查工作。本研究根据近几年 挖金沟金矿取得的工作成果,对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等进行综合分析,为矿山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四川省石棉县先锋矿区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四川省石棉县先锋矿区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发布时间:2021-11-17T03:57:01.06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1期作者:方江林李健[导读]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情况,在明确找矿背景的基础上为勘查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促使找矿作业高效率开展。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203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情况,在明确找矿背景的基础上为勘查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思路,促使找矿作业高效率开展。
关键词: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现阶段,矿石行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在找矿过程中,需要对矿床地质情况加以明确,结合地质资料确定基本的找矿方向。
文章以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为例,分析了该项勘查区地质特征,结合地质背景资料确定该项领域的找矿标识,落实矿床的找矿方向。
1、勘查区概况文章以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为主展开了相关的勘查工作,在矿山范围内开展保有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估算探矿权区保有资源量,为矿山办理采矿权证提供勘查依据。
石棉县先锋勘查区铜金矿属于四川省石棉县先锋乡和蟹螺乡管辖领域,勘查区至石棉县有水泥路与108国道相接,108国道经石棉县城北上成都360km,南下西昌186 km,东至成昆铁路乌斯河站(现为汉源站)约94km。
交通方便。
该矿权于2004 年获得了先锋铜金矿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100000420113。
批准采矿面积0.36Km2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2004年3月-2010年3月。
勘查区地处中高山地带,具备山高谷深的特征,除了松林河地势比较低之外,大多数海拔为1500m之上,最高是3742m,地势险峻,十一月到次年五月属于旱季,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为847.2mm。
2、勘查区地质特征 2.1地层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中泥盆统标水岩组(D2b)及第四系(Q)。
龙口市姚家金矿区地质特征

龙口市姚家金矿区地质特征王永庆;彭锐;王珊珊【摘要】龙口市姚家金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著名的焦家金矿成矿带北段,区域内以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为突出特点。
区域性的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是矿床赋存的重要构造标志;新元古代震旦期玲珑序列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序列也与之密切相关,并由此形成了东西成带,北东成串(沿构造)的成矿规律;破碎蚀变岩带中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等蚀变以及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的发育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深熔浅成岩浆中温热液型金矿床。
%Yaojia gold deposit in Longkou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famous Jiaojia 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Jiaodong Peninsula, where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is the were well-developed NE- to NNE-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In this area, the NE compressive-shearing fracture and its derived secondary tectonic system are important structure sign of the deposit occurrence; Linglong Super-unit of Neoproterozoic Sinian Period and Guojialing Super-unit of Mesozoic Yanshanian Period are also relatedto the gold d eposit, forming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 belts inwest-east, trains in north-south (along the stru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tassic altheration, siliciifcation, pyritephyllic alteration etc. in the broken altered zo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rtz and polymetallic sulifde are are important or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genetic type of oredeposit is belonged to the middle-temperature hydrothernal gold deposit in deep hypabyssal magma.【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6页(P36-40,57)【关键词】姚家金矿;蚀变;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作者】王永庆;彭锐;王珊珊【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 265400;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四队,吉林吉林市 132015;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招远26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1965年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提出“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概念及成矿模式,1977年地质部第二次全国金矿会议上正式确认并向全国推广应用,“焦家式”金矿确立以后,大大促进了全国,尤其是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
四川省阿达龙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1 z 一 —P盖 层 ; 被 动 大 陆 边 缘 沉 积 ; 弧 后 盆地 沉 积 ;一 中生 代 ( 叠 系 为 主 ) 后 盆 地沉 积 ; 海 沟 残 留 ( 2一 3 4 三 弧 5 蛇 绿 岩 ) 洋 壳 残 留 ; 超镁 铁 岩 、 及 6 蛇绿 岩 ;一 中酸 性 岩 ; 岛 弧 钙 碱 性 火 山 岩 ;~ 中生 代 主要 构 造 盆 地 ;O 裂 谷 7 8 9 1一 系 ; 1 金 矿 床 ( ~ 大 型 ) 1 班公 错 ~东 巧 一 怒 江 结 合 带 ;3 空 喀 拉 一 温 泉一 澜 沧 江结 合 带 ;4 拜 惹 布错 1一 中 ;2 1 1一
Abs r t The eato h p f p ta d s rbu in m on t e r bo a s r t m , l holgia c r c e s, tac : r l ins i o s a i l it i to a g h o e dy nd t a u i t o c l ha a t r s r t e。ge c m i a no a y a e s tuc ur o he c la m l r um ma ie he it i to a d as i m e c r ce itc o ge he ia rz d by t d srbu in n sgn nt ha a t rs is f oc m c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9T11:34:24.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陈思[导读] 摘要:根据矿床所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四川某金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该金矿的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采用地质物化探综合手段,对该区已发现的化探异常进行查证,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要:根据矿床所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四川某金矿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该金矿的区域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采用地质物化探综合手段,对该区已发现的化探异常进行查证,有望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关键词:金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远景 1 成矿地质背景
四川九龙县某金矿位于扬子地台与甘孜一松潘地槽之间的川滇南北构造带上,康滇地轴中北段,为康定-大渡河金成矿带南延部分,东侧为扬子准地台,西侧为甘孜一松潘褶皱系。
区域地层为一套古生代浅海相陆缘碎屑岩与碳酸盐沉积。
区域上位于西油房-子耳山断裂带上。
褶皱和断裂都发育,主要构造线呈近南北向展布。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主要出露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地层:峨眉山玄武岩(P2β):为一套绿泥石、绿帘石片岩,岩石通常具有磁铁矿化和钛铁矿化。
在断裂带及其附近,具强烈的白云石化和硅化,黄铁矿化和少量黄铜矿化,是矿区内重要的金矿化层位,近况围岩玄武岩中,金背景含量较高。
上统下部杉木坪子组(P2S):为含碳质绢云母石英片岩,灰白色条带状大理岩,夹少量绿色大理岩。
片岩中具强烈的硅化和金属硫化物矿化,后者多数已经风化,发生褐铁矿化。
下统茅口组(P1):为一套薄-中厚层状白色条带状大理岩及条带状大理岩夹含炭质片岩和白云石英变粒岩。
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在接触带上有一宽达4m的褐铁矿化体-铁帽,略具铜、银矿化。
但由于铁质干扰,金分析结果偏低。
区域性大断裂-西油房-子耳山断裂在矿区内为牛场坡断裂(F1),位于绿片岩(P2β)与条带状大理岩(P1)之接触带上,断裂走向近南北,断裂倾向东。
东盘为绿片岩,为峨眉山玄武岩变质而成,发育有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西盘为条带状大理岩夹灰白色白云石大理岩,具硅化、碳酸盐化,偶见铅锌矿化,大理岩具显微齿状镶嵌结构,方解石具波状消光,双晶变曲,表明岩石受动力作用明显。
在断裂破碎带中,动力变质明显,可见角砾岩、碎裂岩、靡棱岩。
颗粒成分以大理岩为主,少量绿片岩和铁质,钙质胶结。
该金矿产于西油房-子耳山区域性大断裂带内,位于绿片岩(P2β)与条带状大理岩(P1)之间,岩石受动力作用明显,围岩蚀变强烈。
断裂破碎带动力变质明显;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底部,局部膨大,分支复合。
主要矿石矿物有金、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金主要呈微细粒密星点状、浸染状分布,多以自然金的形式出现,粒度小。
载金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
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1 背景特征
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图上,二叠系玄武岩(P2β)分布区,为Au、Hg、Ca、Cu、Ni、Cr、Co、V、Mn、TFe、Al、Pb、P、Sn、Be、La、Ce、Nb、Zn等元素的高值区,形成高背景地球化学场,而B、Y、Bi、Ba、Li、Rb、Sr、K2O、Na2O、SiO2等为低背景。
从Au 元素的区域背景分布情况看,玄武岩分布区Au元素的背景较高。
3.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为一轴向近南北向展布的多金属异常。
元素组合为Cu、Pb、Zn、Ag、As、Sb等,代表一套中低温元素组合。
在该区铜的成矿期不同于Au、Ag、Hg的成矿期,据铜异常分布区和其地质特征可以推测它与绿片岩成岩同期形成。
而Au、Hg、Pb、Zn、Hg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异常分布均显示出与构造破碎带密切相关。
4 金矿富集规律与成矿模型
(1)矿体均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大理岩之间的断裂破碎带内;
(2)断裂带的次级破碎带,特别是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膨大,品位较高,为金矿化相对集中的场所;
(3)破碎带内见石英细脉、方解石细脉、方铅矿小透镜体,金矿化较好,矿体一般集中在破碎带底部,靠近玄武岩的一侧;
(4)表生富集作用明显,在风化带中的淋积层往往形成品位极高的褐铁矿集合体。
5 矿床成因与找矿前景分析
某金矿成矿有以下特点:
(1)峨眉山玄武岩是区内重要的矿源层和赋矿层;
(2)茅口组碳酸盐岩是金成矿的必要条件;
(3)区域性大断裂-西油房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构造为金矿提供了导矿、容矿构造,近南北向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分布;
(4)破碎带中见角砾岩、碎裂岩、靡棱岩,方解石具波状消光,双晶变曲,表明岩石受动力作用明显;
(5)围岩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白云石化与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矿床形成温度为中-低温。
综上所述,某金矿的形成主要受峨眉山玄武岩与韧性剪切带的控制,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存在改变了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形成一个地球化学障,有助于金的迁移与富集。
该金矿位于西油房韧性剪切带(子耳山-西油房断裂),该带为金、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矿床成矿条件十分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我国西南广泛分布有二叠系玄武岩,玄武岩区为金的高背景区,特别是攀西地区的玄武岩分布区,金异常尤为发育。
从区域上Au元素的背景分布情况看,在石棉以南至九龙县三垭大卡子一带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金的高值带,该带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该带异常发育,浓集中心呈串珠状分布,异常元素组合Au、As、Sb、Co、Cr、Ni、Pb、Zn、Cu等,多金属异常,与石棉幅某金异常(矿)、庙坪金(矿)同属一个金多金属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从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看,矿区内发现有AP1、AP2、AP3三个异常,目前所开展的工作仅仅局限于AP3-2,而南面的AP3-1、北面的AP3-3、4、5,以及AP1、AP2异常均未进行系统的异常查证工作,若加大投入,运用地质化探、物探综合找矿手段,开展综合研究和异常查证,对实现新的找矿突破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家铎,张成江,等.扬子地台西南缘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地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