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DNA
TORCH感染及临床咨询-张耀之

母亲诊断:
自然感染或免疫接种后,特异性的IgG抗体终身存在
胎儿感染:有发生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危险,
先天风疹综合征:白内障、耳聋、动脉导管未闭、智力 障碍。 发生率:孕4周内50%;5-8周22%;9-12周 10%;20周6%。 孕中期发生严重畸形的危险逐渐下降。
TORCH感染及临床咨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张雪梅
TORCH的概念
刚地弓形虫(TOXO)
其他病原体(Other)(包括梅毒螺旋体( treponem a pallidum )、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zo ster viru s, V ZV )、细小病毒B19(parvoviru s B19)、柯萨奇病毒 (cox sack ieviru s) 风疹病毒(RUV) 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病毒(HSV)
产后感染 主要是通过母乳喂养, 使乳汁中带有的巨细 胞病毒等病原体从母亲传染给婴儿。
TORCH 宫内感染的危害
TORCH 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发育及语言智能的
影响 TORCH 宫内感染对胎儿听神经发育的影响 TORCH 感染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TORCH宫内感染的产前实验检查
免疫学方法 胎儿从10~ 12 周开始合成IgM , 出生 时约为成年人抗体水平的10% , 以后逐渐上升, 1~ 2 岁 达成年人水平。IgM 不能通过胎盘, 宫内感染时IgM 水 平升高。因此, 孕20 周后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脐带 血, 测定脐血清IgM 升高, 则提示宫内感染。
胎儿的传播率及后遗症:
孕期母亲感染率 1-4% 母亲原发感染后胎儿传染率 40% 新生儿有感染症状的发生率 10-15% 有症状新生儿的后遗症发生率 90% 新生儿无感染症状的发生率 85-90% 无症状新生儿的后遗症发生率 15%
Torch检查

Torch检查Torch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
Torch是由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缩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病原体,包括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orch检查主要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上述病原体。
这些抗体是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产物,通过检测它们的存在和数量,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这些病原体,或者目前正在感染中。
Torch检查通常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个方面。
血清学检测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或荧光免疫分析法(FIA)等技术,检测血液中特定抗体的存在和水平。
例如,对于弓形虫感染,可以检测IgM和IgG抗体,IgM抗体通常在感染初期产生,而IgG 抗体则表示曾经感染过或者已经具备免疫力。
对于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也是类似的原理。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通过采集患者的体液样本,如血液、尿液或唾液等,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敏感地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尤其是在感染初期或者病原体含量较低的情况下。
例如,对于弓形虫感染,可以通过检测其DNA或RNA的存在来判断是否感染。
Torch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感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孕妇而言,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了Torch病原体,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先天性畸形、发育迟缓等。
因此,对于孕妇来说,进行Torch检查尤为重要,可以及早发现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护胎儿的健康。
除了孕妇外,Torch检查也适用于其他人群,特别是免疫功能较弱或有相关症状的患者。
例如,对于免疫缺陷患者、新生儿、婴儿和儿童,Torch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拷贝数变异测序与Q-PCR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致性的比较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5卷第4期·论著· 拷贝数变异测序与Q PCR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致性的比较苏慧1# 潘亮颖1# 何桂林1 陈泽俊1 陈盨1 陈月芬1 王瑞霞1 朱薪1 凌奕2 刘春桃2 (1.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胎儿医学科,海南海口,570102)【摘要】 目的 比较拷贝数变异测序(CNV seq)与Q PCR在测定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方面是否存在一致性。
方法 选取自2020年至2022年以来在海南省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过的9位患者的羊水进行两种检测技术的对比检测,合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结果 CNV seq与Q PCR均提示1例患者CMV感染阳性,且为同一例;8例检测样本CNV seq和Q PCR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表明其妊娠异常可能并非感染CMV导致,且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CMV。
结论 CNV seq与Q PCR在测定先天性CMV感染方面可能存在一致性。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测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致性【中图分类号】 R714.55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3.04.007基金项目:2021年大学生创新课题(X202111810009);海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22A200242) 通信作者:凌奕,Email:dianalingyi@163.com;刘春桃,Email:1125284463@qq.com。
#共同第一作者。
犆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狅犳犮狅狀狊犻狊狋犲狀犮狔犫犲狋狑犲犲狀犮狅狆狔狀狌犿犫犲狉狏犪狉犻犪狀狋狊犲狇狌犲狀犮犻狀犵犪狀犱犙 犘犆犚犳狅狉犮狔狋狅犿犲犵犪犾狅狏犻狉狌狊犻狀犳犲犮狋犻狅狀犛狌犎狌犻1#,犘犪狀犔犻犪狀犵狔犻狀犵1#,犎犲犌狌犻犾犻狀1,犆犺犲狀犣犲犼狌狀1,犆犺犲狀犛狌1,犆犺犲狀犢狌犲犳犲狀1,犠犪狀犵犚狌犻狓犻犪1,犣犺狌犡犻犪狀1,犔犻狀犵犢犻2 ,犔犻狌犆犺狌狀狋犪狅2 (1.犎犪犻狀犪狀犕犲犱犻犮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犪犻犽狅狌,犎犪犻狀犪狀,571199;2.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犉犲狋犪犾犕犲犱犻犮犻狀犲,狋犺犲犉犻狉狊狋犃犳犳犻犾犻犪狋犲犱犎狅狊狆犻狋犪犾狅犳犎犪犻狀犪狀犕犲犱犻犮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犪犻犽狅狌,犎犪犻狀犪狀,570102)【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犗犫犼犲犮狋犻狏犲 Tocomparetheagreementbetweencopynumbervariantsequencing(CNV seq)and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Q PCR)inthedeterminationofcongenitalcytomegalovirus(CMV)infection.犕犲狋犺狅犱狊 TheamnioticfluidofninepatientswhohavevisitedthePrenataltestingcentersince2020to2022wasselectedforcomparativedetectionofthetwodetectiontechnologies,andtheclinicaldataofthepatientsweresummarized.犚犲狊狌犾狋狊 CNV seqandQ PCRindicatedthatonepatientwaspositiveforCMVinfectionandthesamecase;8testsamplesCNV seqandQ PCRwerenegative,indicatingthatthepregnancyabnormalitymaynothavebeencausedbyCMVinfection,andthenegativetestresultdoesnotcompletelyruleoutCMVinfection.犆狅狀犮犾狌狊犻狅狀 TheremaybeconsistencybetweenCNV seqandQ PCRindeterminingcongenitalCMVinfection.【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copynumbervariationsequencing(CNV seq);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cytomegalovirusinfection;consistency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TORCH是一类专指可以导致孕期感染并具有致畸作用的特殊(精)

危害
自然流产的病因为四大因素:遗传基因缺陷,母体 因素(感染、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不良习 惯、创伤刺激) ,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自然流 产妇女TORCH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弓形体感 染率最高,巨细胞感染率最低。优生四项IgM阳性 说明机体目前处于近期或急性感染期,这些病原微 生物直接或间接作用感染胚胎或胎儿,造成流产。 自然流产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应常规行TORCH病 毒检测,发现感染及时治疗或增强体制待其康复, 使TORCH病毒检测阴性后再怀孕。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在我国因为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近年来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母婴传播方式为重要传播 途径,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分娩时接触母血及羊 水、产后母体唾液或母乳传播,如孕妇HBeAg阳性, 胎儿感染率为70115% , 如HBsAg 与HBeAg 均阳 性, 新生儿80%~90%为病毒携带者,血中HBV DNA 阳性并负荷高者,几乎100%为携带者[ 7 ] 。 胎儿感染后虽不会致畸,但90%为慢性肝炎,以后 可能发展为肝硬变,其中少数转变为肝癌。
MV
CMV的治疗: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的抗病毒药物更 昔洛韦,因为有毒副反应,不适合孕妇使用。我院 自己研发的中药金叶败毒颗粒多年试验与临床研 究中证实,该药通过有效抑制晚期蛋白表达,阻止 CMV 的复制,使孕妇HCMVIgM和CMV晚期 mRNA转阴率从自然状态下的42164%提高到 71143% ,宫内传播率从4715%下降到20% ,使流 产、先天畸形和死胎等子代生长发育异常大大减 少[ 13 ]。国外HCMV减毒活疫苗仍然处在实验阶 段,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风疹病毒
对于风疹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无特效治疗, 在妊娠早期,孕妇首次感染病毒者,应告知孕 妇有畸胎风险,使其在知情基础上决定继续 妊娠观察或终止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在排除 胎儿感染或畸形后继续观察。孕妇疱疹病 毒感染时,应给予阿昔洛韦或其同类药物抗 病毒外用。在孕中、晚期应用这类药物是 安全的, 所以不必因为胎儿因素延迟或不敢 用药, 但在孕早期使用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
TORCH感染的血清学筛查

TORCH感染的血清学筛查江婷;刘成程;陈冬梅【摘要】目的:了解TORCH感染的血清学筛查及其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800例孕妇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弓形虫IgM/IgG抗体(TOX-IgM/IgG)、抗风疹病毒IgM/IgG抗体(RV-IgM/IgG)、抗巨细胞病毒IgM/IgG抗体(CMV-IgM/IgG)、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IgM/IgG抗体( HSV Ⅰ -IgM/IgG)、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gM/IgG抗体(HSVⅡ-IgM/IgG),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TORCH I0项的感染率.结果:TORCH 10项阳性率比较:TOX-IgG:1.0%,TOX-IgM:0.13%,RV-IgG:85.8%,RV-IgM:1.13%,CMV-IgG:98.3%,CMV-IgM:0.38%,HSV Ⅰ-IgG:97.5%,HSV Ⅰ-IgM:0.5%,HSVⅡ-IgG:12.12%,HSVⅡ-IgM:0.13%;TORCHI0项检查4种筛查结果的比较:IgG(+)IgM(-):TOX 8例,RV 678例,CMV 783例,HSV I 776例,HSVⅡ97例;IgG(-)IgM(-):TOX 791例,RV 113例,CMV 14例,HSV Ⅰ 20例,HSVⅡ702例;IgG(+)IgM(+):TOX0例,RV 8例,CMV 3例,HSV Ⅰ 4例,HSVⅡ0例;IgG(-)IgM(+):TOX1例,RV 1例,CMV 0例,HSVⅠ 0例,HSVⅡ1例.结论:孕前及孕期TORCH筛查,防止孕前、孕期的TORCH感染,以便及时采取方法和措施,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期刊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3页(P186-188)【关键词】TORCH感染;血清学筛查;优生优育;孕妇【作者】江婷;刘成程;陈冬梅【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辽宁沈阳110034;沈阳医学院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辽宁沈阳110034;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TORCH,TO(Toxoplasma)即弓形虫,R(Rubella virus)即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即巨细胞病毒,H(Herpes simplex virus)即单纯疱疹病毒,4种病原体的缩写形式,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先天性致畸微生物[1]。
孕妇巨细胞病毒不同感染形式对母婴免疫状态的影响

[ S R T} obet e T xl etee et o f rn ifc o r so etm gl i s C )i pen n w m no e AB T AC jc v oepo f c f ieetnetnf m f y ea vr ( MV n rgat o e nt i r h s d i o o o u h
李冬梅 郑少 影 黎 平 郭江华
( 广东省江 门市 中心医院生殖 中心
[ 摘 要 ] ① 目的 来自江门 5 9 7 ) 20 0
对 门诊产前检 查的孕妇行 C X血 清 l M g G
探讨 孕妇 巨细胞病毒( M ) C V 不同感染形式对母 婴免疫状态的影响。②方法
和 I 筛查, l g M 对 g G(+) 或 lM(+) 分 娩 前 采 集 孕 妇 静 脉 血 , 测 C g 抗 体 。根 据 检 测 结 果分 为 原 发 感 染 组 、 发 感 染 组 和 对 照 和/ g 者 检 MV lM 复
组。各组新 生儿出生后 采集脐静脉血 , 检测 C g MV IM抗体 。各组孕妇及新 生儿检测免 疫学指 标 I 一2 IN一. I I 、F y和 L一4 。⑧结果 原发感 染组孕妇 与对照组 相比 I 一 I 一 I 2、 4显著降低(P <0 0 ) 原发感染组新 生儿 与对照组相 比 I 1 .5 ; L一2水平显 著降低 ; 直传播 组新生儿 I 一 垂 I 2、 N一.和 I 一 I F v I 4水平均显 著低 于对照组(P < .5 。④ 结论 00 )
Efe t fdi e e nf c i o m sofe t m e a o i usi f cs o f r nti e ton f r y o g l v r n pre gna m e n hei m u t t fm o he san t i nf nt ntwo n o t m nes a e o t r d her i a s
孕期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对孕妇骨代谢及新生儿骨密度的影响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21年 第13卷 第2期
·论著· 35
group, 73 cases) and unantiviral therapy group (control group, 150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accepted antiviral treatment during pregnancy or not. The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including serum calcium, phosphoru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of patients before delivery an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Z value) of newborns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Pregnant wome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ntiviral therapy from 28 weeks of pregnancy group (56 cases) and antiviral therapy for the whole pregnancy course group (17 cases). The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of patients before delivery and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newborns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levels of serum calcium [(2.29 ± 0.09) mmol/L vs (2.26 ± 0.11) mmol/L; t = 1.697, P = 0.091] and phosphorus [(1.21 ± 0.14) mmol/L vs (1.20 ± 0.12) mmol/L; t = 0.810, P = 0.419].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59.75 ± 41.53) U/L vs (125.35 ± 33.59) U/L; t = 6.609,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Z value of newbo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0.70 ± 0.45) g/cm3 vs (0.75 ± 0.55) g/cm3; t = -0.654, P = 0.514].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ntiviral therapy from 28 weeks of pregnancy group, the blood calcium [(2.27 ± 0.09) mmol/L vs (2.32 ± 0.09) mmol/L; t = 1.976, P = 0.052], phosphorus [(1.21 ± 0.14) mmol/L vs (1.25 ± 0.16) mmol/L; t = 0.828, P = 0.410] and neonatal bone mineral density [(0.66 ± 0.45) g/cm3 vs (0.81 ± 0.47) g/cm3; t = 0.917, P = 0.362] of pregnant women in antiviral therapy for the whole pregnancy course group decreased slightly, while alkaline phosphatase increased slightly[(161.59 ± 42.05) U/L vs (153.77 ± 40.75) U/L; t = -0.688, P = 0.494],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HBV infection can be increastherapy during pregnancy, which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neonatal bone mineral density. Key words: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Bone metabolism; Alkaline phosphatase
巨细胞病毒PPT课件
CMV感染已成为目前引起非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约 10%~ 15%的无症状CMV感染儿、30%~60%有症状儿会出现先天性或迟发性感音 神经性耳聋,且不论是先天性还是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多会出现渐进性恶化。 最近有学者研究表明,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的人发生心梗、中风或者因其它心血 管疾病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2019/11/12
.
17
04
防治和治疗
2019/11/12
.
18
隔离患者
治疗方针
切断传 播途径
选用全身 或局部抗 病毒药物
2019/11/12
.
19
治疗方案
目前抗CMV病的重点是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与机体的免疫 能力有关。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即使出现了症状,通常也是自限性的,可在数日至数周内 自行康复,无需抗病毒治疗。
2019/11/12
.
11
抗体有降低CMV感染的毒力作用
机体受CMV的感染后,可出现多种抗体。乳汁、宫颈分泌物、 唾液中尽管有特异性抗体出现,包括中和抗体,但仍能检出CMV, 说明抗体并不能阻止病毒扩散。胎儿从母体被动获得的抗体不能 阻断经宫内、产道或乳汁传播的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
1 巨细胞包涵体病 巨细胞包涵体病又称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全身感染性疾病。由于在被感染的很多器官组织内可以发现细胞核内和胞浆内的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而被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不再依赖于病理发现组织细胞的病毒包涵体,因此,巨细胞包涵体病多被称为巨细胞病毒感染。
疾病简介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我国较为广泛,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约为86%~96%,而在孕妇可高达95%左右。HC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虽然HCMV感染发生率较高,但HCMV致病性较弱,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体内有HCMV复制并不总是代表疾病过程,HCMV感染免疫抑制个体或胎儿和婴儿(生理性免疫低下)或免疫低下时才易引起播散性疾病或单一器官损害。因此,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或免疫缺陷人群。
根据感染来源分类 (1)、原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初次感染外源性HCMV;(2)、再发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包括内源性潜伏病毒活化(reactivation)或再次感染(reinfection)外源性不同病毒株。
根据原发感染时间分类 (1)、先天感染(congenital infection):于出生后14天内(含14天)证实有HCMV感染;(2)、围生期感染(perinatal infection):出生后14天内证实无感染,而于生后第3~12周内有感染证据,通常经产道、母乳或输血等途径获得;(3)、生后感染(postnatal infection)或获得性感染(acquired infection):在出生12周后经密切接触、输血制品或移植器官等水平传播途径获得。
根据临床症状分类 (1)、症状性感染(symptomatic infection):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systemic infection),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或病变主要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系统;(2)、无症状性感染(asymptomatic infection):有HCMV感染证据但无症状和体征,或有病变脏器体征和(或)功能异常。后者又称亚临床型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
TORCH感染筛查、诊断与干预原则和工作流程专家共识
TORCH感染筛查、诊断与干预原则和工作流程专家共识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均发表了与TORCH感染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但仍有内容需要加以补充和明确。
国内部分专家就TORCH感染筛查、诊断及干预的临床路径进行了专题研讨,达成共识如下:(1)不是所有的TORCH病原体都需要孕前或孕期筛查;对围孕期妇女不需要进行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分型检测,若无临床症状,不需要等待其IgM抗体转阴再妊娠。
(2)检测TORCH-IgM、IgG抗体时应采用定量技术,保存检测过的剩余血清样本对可能的后续诊断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3)不能依据血清学筛查阳性结果而做出终止妊娠的决定。
(4)重视对巨细胞病毒再次感染的孕期监测。
(5)慎重使用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在确认孕期TORCH感染的5~7周并可见胎儿影像学异常后,孕18周后采取羊水标本进行病原体DNA或RNA的检测,可以结合脐血样本的IgM抗体检测进行产前诊断;超声及MRI检查有助于评估宫内感染的胎儿预后。
(6)注意孕妇和胎儿的弓形虫感染治疗方法不同。
(7)胎儿非免疫性水肿或不明原因胎死宫内的孕妇需要检测微小病毒B19抗体状态,对确诊贫血的存活胎儿有微小病毒B19宫内感染时,可给予宫内输血治疗。
在围产学界通常将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其他病原体(如微小病毒B19)合并简称为TORCH。
其宫内感染与不良妊娠终局和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早有报道。
近来巴西爆发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宫内感染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再次引起了全球对宫内感染题目的关注。
对TORCH感染的诊断需要明白孕妇是不是感染、何时感染、胎儿是不是感染、胎儿是不是遭到损害、是不是能连续妊娠等题目。
近几年,国表里相继更新了TORCH感染筛查与诊断相关的临床指南,但在检测、诊断和干预等题目上尚有内容需要弥补,需要肯定较规范的工作准绳和流程。
2016年国内相关学科临床专家对TORCH感染筛查、诊断与干预中存在的普遍性题目进行专题研讨,告竣专家共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