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时机选择

合集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护理论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护理论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08-01【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方法:47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通气组。

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气分析(ph、pa0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

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有效措施,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护理急性左心衰竭(al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导致全身脏器不可逆损害。

早期采用呼吸机正压给氧是治疗左心衰竭的基本原则,机械通气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心力衰竭,提高危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左心衰竭患者2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7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60岁至86岁(68.0+7.5)。

全部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5版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ⅳ级。

冠心病2l例(其中急性心梗4例、陈旧性心梗17例),高血压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瓣膜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合并肺部感染25例。

其中2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21例为单纯药物治疗。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控制血压。

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s/td-20型),经面/鼻罩正压通气,呼吸模式(s/t),备用呼吸频率16次/分。

早期应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上 常 由护 理 人 员 决 定 , 者 感 觉 有 时 间 限 制 , 且 雾 化 吸 入 患 而
( 稿 日期 :00—1 2 ) 收 21 0— 8 ( 文编 辑 : 威 ) 本 郎
组 出现黏 膜 反应 时 间 较 快 , 应 程 度较 重 , 膜恢 复 时 间 反 黏
较慢 。
早 期 应 用 BP P无创 机 械 通气 治疗 慢 性 阻塞 iA 性 肺 疾 病 合 并 急性 左 心 衰 的与 对 照 组相 比较 , 者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五 维 他 两 液 含 漱 法 能 有 效 减 轻 放 疗 口腔 黏 膜 损 伤 的 程 度 , 缓 黏 膜 反 延
胺、 泛酸钙等 , 中维 生素 B 可增 加黏 膜组 织营养 作用 , 其 . 维 生素 B 是机体酶类的组成部分 , 促进 口腔 黏膜修 复, 能 维生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93:7 4 1 19 4 0— 7 . [] 3 肖顺 贞, 袁剑云. 护理学与护理程序 . 北京 : 北京医科大学 、 中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 联 合 出 版 社 ,97:3 45 19 4 2— 3 .
入 2次/ d或 3次/ , d 一般是上午或上 、 下午各 一次执行 , 时间
CP O D合 并 急 性 左 心 衰 竭快 速 有 效 的方 法 。
早期 BP P无 创机 械通气 是治疗 iA
【 关键 词】 BP P无仓 机械通气 ; C P 急性左心衰竭 iA 4 O D;
双 水 平 无 创 通 气 ( iA ) 吸 机 是 目前 临 床 最 常 用 于 无 BP P 呼
1 . 2. 3 3 P <O O1 .
者反映更佳 , 因是其使用方便 、 原 随机性 强 , 膜反应 出现时 黏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度左心衰竭13例临床护理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度左心衰竭13例临床护理
报告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无创通气组好转 l , 0例 好转率 7 .% ; 69 对照组好转 4例 , 好转率 3 . % 。两组好 转 率 比较 , 08 P<0 0 。无 创通 气组 与 .5
对照组治疗前后 血气 变化 比较见表 1 。
1 1 临床资料 .
选择同期收治 的 2 6例急性重 度左心衰 竭患
[] 实用护理杂志 , 0 , (0 : . J. 2 0 1 1 )3 0 6 1
[ ] 刘法丽 , 玉红, 3 孙 齐燕秋 , 清 洁灌肠 的护理进 展 [ ] 等. J.
中华护理杂志 ,0 6 4 1 :3 20 ,( )7 .
本文编辑 : 李
梅 20 0 8—1 0 1— 7收稿
334 关爱患者 ..
在 灌肠 前关 闭 门窗 , 当遮 挡患 者 , 适 保护
患者的隐私 , 使患者更 易接受 。灌肠 过程 中, 注意观 察灌肠液 的温度及流速是 否 适宜 , 观察 患者 的 耐受 性 , 出现 面 色苍 若 白、 出冷 汗 、 腹痛等症状 , 即停 止灌 肠 , 立 通知 医生及 时处理 。
吸机经鼻罩 或鼻 面罩 进行 双 相正 压 通气 。呼吸 参数 : IA BP P 模 式 , 气 相 压 力 ( P P)8—1 m H O( m H2 = 吸 IA 6c 1c O 008ka , . 9 P ) 呼气 相压力 ( E P 4~ I H O, P E ) 8 CI : 呼吸 频率 l T 6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 4 ) - s
者, 均符合美 国纽约心 脏学 会 ( Y N HA) 9 8年 心功 能分级 标 12
准 , Ⅳ级 。随机分 为无创 通气组 和对照组 各 1 , 为 3例 无创 通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的监护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的监护
徐伟萍 徐 俊 英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急性 心肌梗死 合并重症 左心 衰竭 患者的机械通 气治疗的 临床表 现及护 理对策 。方法 : 观 察 3 急性 心肌梗 死合并重症 左心衰竭 、 5例 心功 能( ii klp分 Ⅲ级 以上 患者 经气管插 管机械 通 气治疗前后 的临床 l 表 现、 气分析 的 变化。 结果 : 治疗前 比较 , 血 与 治疗后 的心 率 、 呼吸 、 H值 、 分压 、 氧化碳 分压 、 p 氧 二 经皮血氧饱 和
度 、 量 均明显改善 ( 尿 P<00 ) 2 抢 救 成 功 , 亡 9例 。结 论 : 早 提 供 机 械 通 气 治 疗 , 强机 械 通 气 的病 情监 .1 .6例 死 及 加 测。 做好心理 护理 . 加强人 工气道的护 理能提 高抢救 成功率 。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 力衰竭 . 充血性
3 结果
按每天 5 人/ 0 次计算 , 我科 4 年共进行穴位注射 5万余 人/ , 出现 3 次 仅 0例晕针及 药物反应 , 发生率 低于 0 5 且出现 的 3 例晕针及药物反应患者 , . %。 0 0 经 以上 处 理 , 适 症 状迅 速 减 轻 、 失 , 一 例死 亡 。 不 消 无 4 体 会 穴位注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 在一些 急 、 、 重 疑难 病的治疗 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 临床 中晕针与药物反应 是经常发生 的 , 同一穴位 的不 同药 物 , 在 同一个人 的 不 同 时期 , 会产 生不 同 的效应 , 出现 不 同药性 。 们 会 我 要尽可能减轻患者 的痛苦 , 提高疗效并尽量把毒副作 用减轻至最低点 。患者在 良好 的医疗环境中 , 精神放 松, 会取得较好 的疗效 , 如处在 紧张恐惧环境中 , 精神 疲劳 , 则容易 出现不适反应 。术者要掌握穴位 的解剖 部位 , 根据穴位掌握进针方向 、 深度 , 如注射百劳穴时 注意 不 宜取 过 强 针感 , 因该 穴 浅层 布 有 第 4 5颈 神 经 、

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20例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20例临床观察

缓解 , 即给予建 立人工气 道 , 中经 口气 管插 管 1 例 , 鼻 立 其 6 经
气管插 管 4例 , 严重烦躁者给予静脉推 注咪唑安 定或者丙 酚 白 充分镇静 ; 后予美 国熊 10 0 0型呼吸机 或者 P 8 0型人 工机 械 B4 通气 , 机械通气设置 : 首先间歇指令控 制通气 ( I SMV) n ; 吸呼末 b 正压( I P 或者 P V加 P E P、 ) E S E P方 式给予通 气 治疗 , 潮气 量一
经上述积极措施抢救后 ,0例患者 中,7例患者在 机械 通 2 1 气后 2 h后肺部罗音明显减 少 , 动脉 血 p P 02PC 2 S0 H、a 、 ̄ O 和 a 2 值 以及生命体征均发生显著意义的变化 , 见表 1 有 3例因原发 , 病加重抢 救无效 死亡 , 病死率为 1 %。 5
断 停 用 呼 吸 机 , 察 病 情 无 反 复 后 撤 离 呼 吸 机 , 经 气 管 插 管 观 改
力衰竭 2例 , 高血压心脏 病 2例 , 尿毒症 2例 , 风湿性 心脏病 1 例, 甲状腺功 能 亢进性 心 脏病 1 例。所有 病 例 均符合 诊 断标
准 [l 1 。
处吸氧 , 继续观察 , 等病情 稳定 , 气正 常 , 血 呼吸道 分泌物 不多
参考文献 : [ ] 高春端 . 1 阵发性心动过速治疗 的经验 []中国实用 内科杂 J.
志 ,94 1 ( )4 8 5 . 19 ,4 8 :5 —4 9 收 稿 日期 :08— 1 4 2 0 0 —0
机 械通 气 抢救 重症 急性 左 心衰 2 0例 临床观 察
郭应 军 , 李平 , 王国军 ( 广州 中医药大学 附属 中 山医院综合 IU, C 广东 中山 58 0 ) 2 40

机械通气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

机械通气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第3 O卷
第 2期
贵阳 中医学院学报
J 、℃ M G(1
No 2 Vo 0 . t3
20 0 8年 3月
Mac பைடு நூலகம்2 0 rh 08
・3l ・
“ 边缘状态” 的神经细胞 迅速 恢复功 能 。本 临床观察 也充 分说明经药理学证实有扩张血管 的丹参酮 ⅡA磺酸钠注射 液, 能多系统 、 多靶点作用 于机体 , 向调 节 , 双 整体治疗 , 进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 5:0 人 19 18—14 1.
[ ] 沈斌 .0 以下脑梗塞 5 例临床和病因分析[ ] 泸州 医学 5 5岁 4 J.
院学报 ,O O 2 1 :6 2 O ,3( )7 .
机 械 通气 配 合 参 附 注射 液 治 疗 急性 左 心 衰 竭 ( 阳虚 水 泛 型 ) 临床 观 察 的
郭 军 吕建 卫 伍 小 红 , , 指 导 教 师 : 纯 慧 冯 .
( .贵阳 中医学院 20 1 0 5级研 究生, 贵州贵阳
50 0 2 5 02;.贵 阳中医学院二 附院, 贵州贵阳 5 0 0 ) 50 3
摘要 : 报告应 用机械通 气及配合应 用参 附注射液治疗急性 左心衰( 阳虚水泛型 ) 疗效对 比, 的 治疗组 3 1例 , 单纯机械

[ ] 朱贺 , 6 王建伟 . 急性脑梗 塞的临床治疗 [] 首都 医药 ,9 8 J. 19 ,
5 2 :9—5 . ( )4 0
[ ] 中华神经科学会 , 7 中华神经外 中药新药 l床研究指导原则科 f 缶 学会 . 类 脑 血 管疾 病诊 断要 点 [ ] 中华 神 经 科杂 志 , 各 J.
病2例, 9 急性冠脉综合 征 1 2例 , 肾性 高血压 3例 , 风湿性 心瓣膜病 1 3例 , 扩张型心肌病 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 同程

有创通气联合血液透析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分析

有创通气联合血液透析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分析

s t r frd cn e so e p st n i M AS ly r u u eo e u ig t n ini afw o ii S n o n a e .Th r r 6p te t nB r u oa o tr y — e ewe e8 a in si g o pt d p h t ie t my b e o a t ga ds t r f o r d cn e so M AS ly r d co yt mp r l i n u u eo n e u igt n ini S sn n n e .Co a et er s l o g o p a mp r h e ut fA r u wi n fB r u . Reut :Th p rto a fe to g o p p te twa et rt a n fB r u a t o eo g o p h sl s eo ea in lefc fA r u a in sb te h n o eo g o p p — te t Th i e c ssg i c n n s tsi( in . edf n ewa in f a ti a it P ̄ 0 0 ) f i c . 1 .Co cu in :Th p rto a t o fr y ie t — n lso s eo e ain l me h d o h t co d
此时 , 有创通气能显 著改善肺 水肿 , 正低氧 血症 , 高救治 纠 提
效果 , 已得 到 临 床 共识 。但 对 于 有 些 重 症 患 者 , 于 有 效 循 由
心 衰患者 2 例 , 中男 1 3 其 6例 , 7例 , 女 年龄 2  ̄6 3 5岁 , 所有患
者 均 符 合 以下 所 有 条 件 : 双肺 满 布湿 罗 音 , 量 泡沫 痰 ; ① 大 ② 严 重 低 氧 血 症 ( Oz 3 mmHg 口 ; 经 基 础 抗 心 衰 及 有 创 P < 0 )j ③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

五、急性左心衰的监测方法
(一)无创性监测(Ⅰ类、B 级)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适应证: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 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如伴肺水肿(或)心原性休克患者。 2、方法: (1)床边漂浮导管(Ⅰ类、B 级) (2)外周动脉插管(Ⅱa 类,B 级):可持续监测动脉血 压,还可抽取动脉血样标本检查; (3)肺动脉插管(Ⅱa 类,B 级):
2.急性大块肺栓塞伴急性右心衰竭
3.右侧心瓣膜病伴急性右心衰竭
急性心衰诊断和评估要点
◆应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 体征)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超声心动 图和BNP/NT-proBNP)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 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系由肺 淤血所致,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 ◆BNP/NT-proBNP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左心衰竭 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 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有不同的方法。Killip 法适用于基础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Forrester 法 多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 的场合;临床程度分级则可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急性右心衰竭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 怒张等,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 法分级
分级
症状与体征
I级 无心衰 II 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罗音,占肺野下1/2,可 闻及奔马律, X 线胸片有肺淤血 III 级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罗音遍布两肺(超过 肺野下1/2) IV 级 心源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紫绀、 出汗、少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是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 )常见急危重症,多发生于慢性左心衰竭基础上,因急性缺血,肺部感染,血压急骤升高,输液过多、过快等诱发。

一般急性左心衰竭经吸氧、镇
静、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及应用吗啡等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迅速得到缓解,但对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肌无力、气道分泌物多等老年患者,单纯药物等常规治疗往往难以奏效[1]。

本院2007年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时机选择

兆,杨
蕾,陈微微(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ICU ,贵州遵义563002)
【摘
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时机选择及疗效。

方法
将30例严重急性左心衰竭老
年患者根据病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18例(60%)选用无创机械通气,其中6例因不能耐受,给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12例患者给予紧急选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上机时间、住院死亡率等。

结果26
例患者在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后病情有效缓解,有效率为86.7%,4例患者因出现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
为13.3%。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应根据病情的不同,作出最佳的选择,对于有条
件的医院,早期、及时的给予机械通气并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设置合理的压力参数,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迅
速改善。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肺通气;
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1-1672-02
中图法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
B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6月15日第28卷第11期J Mod Med Health,June15,2012,Vol.28,No.11
2月至2012年2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严重低氧血症患者3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ICU共收治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严重低氧血症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5~88岁,平均(76±8.60)岁。

均为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而突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冠心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8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同时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

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窘迫,咳嗽,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双侧肺部底听诊有广泛湿啰音及哮鸣音。

1.3实验室检查入院2h内进行胸部X线摄影、CT及血气分析检查,均有阳性发现,30例患者均符合2005年急性左心衰竭国际指南诊断标准,心脏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Ⅳ级。

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 Hg,氧合指数(PaO2/FiO2)<200。

1.4方法根据病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美国PB840呼吸机经口鼻面罩BIPAP双向正压无创通气或美国T-Bird呼吸机CPAP+PSV无创通气和选用PB840呼吸机,气管插管,呼吸机模式为SIMV+PEEP+PSV辅助呼吸,观察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上机时间、住院病死率,并对2种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1.4.1一般处理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24h尿量等。

记录上机时间和撤机时间。

1.4.2常规治疗30例患者均按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变化应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呋塞米(速尿)、吗啡、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积极治疗。

1.4.3无创机械通气指征与模式(1)患者意识清醒,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无烦躁,能耐受无创通气,呼吸道分泌物少;(2)轻症呼吸衰竭,即呼吸衰竭“前期”,但存在明显的呼吸肌疲劳,但尚未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3)呼吸频率大于24次/分,辅助肌参与,反向呼吸;(4)SpO2为85%~95%,呼吸机模式BIPAP或CPAP+PSV。

1.4.4有创机械通气指征与模式(1)心跳呼吸骤停;(2)呼吸极度困难,在吸氧状态下SpO2≤85%;PaO2<50mm Hg,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 Hg,呼吸频率大于28次/分或小于12次/分;(3)呼吸肌无力,呼吸浅快、微弱;(4)烦躁、意识模糊、不合作,呼吸道分泌物多,堵塞气道,无力咳出;以上任出现一项均应尽早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

呼吸机模式SIMV+PEEP+ PSV,PEEP5~12mm Hg,呼吸频率16~22次/分。

1.4.5治疗时间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时间1~6d;平均3.5d。

根据临床指征选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30例患者中18例(60%)选用无创机械通气,其中6例因不能耐受、气道分泌物增多、无法自行排出、SpO2下降等原因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12例患者因病情凶险,入院时呈叹气样呼吸伴意识障碍而予紧急选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4.6撤机指征(1)急性诱因基本解除;(2)症状基本缓解;(3)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 Hg,吸入氧浓度(FiO2)≤35%。

1.5疗效判断标准有效:症状缓解,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两肺湿啰音及哮鸣音减少到1/2肺野以下,动脉血气恢复正常。

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或患者死亡。

2结果
26例患者在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后病情有效缓解,有效率为86.7%,4例因出现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13.3%。

3讨论
3.1机械通气通过如下机制改善心功能:(1)正压通气使胸腔负压下降,甚至为正压,使左心室跨壁压下降,而跨壁压实质为心室后负荷,即后负荷降低;(2)胸内正压使肺毛细血管和肺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回流入左心室血量减少,即前负荷降低;(3)前、后负荷的下降使心肌张力降低,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心肌供氧增加;(4)左心衰竭导致肺泡和肺间质水肿,气道正压增加使肺泡内压和肺间质静水压提高,有利于肺泡和间质液流入血管腔,改善气体交换;(5)扩张陷闭肺泡,消除分流,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组织顺应性,减轻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提高氧分压;(6)减轻呼吸肌做功,降低耗氧量[2]。

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多突发严重的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室排血受阻,引起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变得僵硬,顺应性降低出现气体滞留,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致低氧血症。

严重缺氧再反过来抑制心肌收缩力,乃至心脏停搏,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机械通气及时、有效改善缺氧后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加洋地黄等血管活性药、利尿剂及其他药物的疗效[3]。

3.2当能够得到严密监测和随时可行气管插管时,部分患者可以先尝试无创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由于其非创伤性、感染率低、直接损伤轻微,无需用镇静剂,能正常吞咽、进食、讲话,保留生理性咳嗽,容易脱机,故在无禁忌证时可首先使用。

应用中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一旦效果不好、低氧血症不易纠正、气道分泌物多、呼吸肌乏力等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改用有创机械通气[4]。

3.3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常伴有咳嗽无力、呼吸肌无力、耐低氧能力差等,应及时给予无创和(或)有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成功率。

早期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是抢救老年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办法,可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应根据病情的不同,作出最佳的选择,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能有效配合面罩通气,气道分泌物不多且咳痰能力好,循环相对稳定,应在第1时间(入科后2h内)及时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意识状态、气道分泌物等情况,一旦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丧失气道自净能力、无法配合面罩通气、心力衰竭症状持续不缓解、气道分泌物增多无法及时排出、氧合指数下降、呼吸肌乏力等情况,应及时改无创机械通气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待平稳后早期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

如果出现临床指标好转,但仍存在呼吸肌无力情况,也可先拔出气管插管,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过渡后择机。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早期、及时的给予机械通气并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设置合理的压力参数,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参考文献
[1]李芝静,吴程华,何立新.病情程度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
竭疗效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7,10(29):1118.
[2]谭薇,徐雪梅,王聪颖.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
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6):454.
[3]彭良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
医药导报,2006,12(3):62.
[4]侯平,陈微微.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挫伤时机选择的
临床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6(3):267.
(收稿日期:2012-02-02)
·16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