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
20世纪英国妇女与社会地位的变化

Angel or Slave?
男人耕田地,女人守锅台;男人配刀剑, 女人掌针线;男人有头脑,女人有心地; 男人发号命令,女人听从命令。
争取平等选举权的妇女解放浪潮
---Amy
• 选举权 • 受教育权 • 就业权 • 婚姻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 1850-1890:请愿阶级 一战前 1900-1913:暴力阶段 1903年,成立于曼彻斯特的“妇女社会和政治联盟”开始了新的阶段 领导人:艾米特-潘克赫斯夫人和其女儿海瑞特 主要目标:妇女与男子在同等条件下享有选举权 座右铭:行动,而不是语言
对家庭和婚姻的影响
• 改变了“男人赚钱养家,女人操持家务”的传 统家庭模式 • 家庭经济功能消失,女性拥有婚姻自主权 • 减弱了家庭的生产和社会职能导致诸多传统 家庭解体 • 20世纪下半叶,妇女在福利制度下取得独立 地位,家庭不再是生存依托 • 家庭分工方面,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 20世纪80年代末,男女逐渐实现客观平等
• • • • 财政赤字,经济萧条,军需消耗大 福利政策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雇员增加 妇女独立意识高涨,第三产业兴起 女性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
结果
• • • • • • • • • 启用战时紧急策略,吸纳更多女性到劳动市场 女性继续就业成为必然 女性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接受专门的技术训练,进入高校攻读 受教育程度提高,社会竞争力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职业身份 社会观念的转变,成为双重角色人群 女性进入原本只属于男性的工作岗位 打破旧俗,婚后扔继续工作
1875:离婚法改革通过 1886:议会法案 更大的孩子监护权 自主的经济基础---财产权 1870,1882:合法支配所有财产权 1887:已婚妇女财产法 废除婚后妻子财产归丈夫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家庭观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家庭观的变化作者:肖泽铖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1期肖泽铖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300382【摘要】战后美国中产阶级随着经济繁荣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美国社会最主要的社会阶层,白人妇女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她们的行为和观点的变化对美国意义重大。
在60年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之后的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展示这一变化的过程并且初步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家庭观妇女不平衡感一、“家庭至上”的黄金时代战后的美国,存在着一股十分强烈的回归家庭的思潮,全国上下都掀起迷恋家庭生活的热潮,而这种迷恋又集中体现在对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渴望上。
[1]因此,从战后到整个50年代,“家庭至上”似乎成为了整个美国社会公认的家庭观念。
这种观念浪潮并不是没有原因。
首先,美国战后一定程度上具备使众多家庭得以充分发展的经济条件。
美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十分迅速,且很快在50年代走向繁荣高涨。
[2]政府实行财政赤字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刺激国内消费,集中投资学校、住房、老兵福利和社会福利等。
一定程度上为家庭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增加。
[3]这意味着家庭成员拥有更高的消费水平。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对美国家庭有着重要意义的市郊化过程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许多中产阶级白人夫妻离开城市,走向郊区,在此将未来的生活托付给家庭和孩子。
其次,战后美国社会成员心中存在着一股强烈的家庭重聚的期望。
战时,大批丈夫作为士兵离开妻儿,前往前线,而妻子则独自在家中承担着本应该由丈夫承担的许多责任,成为了家庭的支柱。
战后大批复员的男性回到美国,他们在战时饱受战争的摧残和离开妻儿的痛苦,因此家庭便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归宿。
[4]最后,战后美国社会的高人口增长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
战后美国社会出现的“婴儿潮”现象继续推动了在战争中就已开始的生育高峰。
略论二战后的英国家庭变化及其问题

略论二战后的英国家庭变化及其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迎来了战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时期,英国经济总体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英国也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民众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深刻影响了英国家庭的发展变化。
英国家庭在人口结构、家庭模式、夫妻地位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人口结构方面,总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在家庭模式方面,英国传统的核心家庭模式被打破,家庭存在方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婚同居现象大量出现,未婚同居带来的是大量非婚生子女数量的增长,加之持续较高的离婚率,导致大量单亲家庭出现,同时也带来了这些家庭的普遍贫困状态,这成为二战后英国不可忽视的社会和家庭问题。
在夫妻地位方面,“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和家庭观念被打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更多地投人到劳动力市场,过去男性养家糊口的局面被打破,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这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基于此,妇女就业与家庭(儿童照管)之间的平衡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了。
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总的生育率下降。
在1964-2008年间,英国的妇女生育率从一个妇女生育个孩子下降到生育个孩子。
战后初期英国的总生育率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增长,在1964年达到最高值,平均每个妇女生育个孩子。
然而在1964-2001年间,这种趋势下降,2001年达到的最低值。
但在21世纪的头几年,生育率有了显著增长,2007年达到,2008年达到,这是自1973年的以来最高的水平。
但从总的趋势来看,生育率是成波浪式的下降趋势。
死亡率不断下降。
二战后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普遍好转,生命周期延长,死亡率不断下降。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的婚姻与家庭制度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的婚姻与家庭制度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的婚姻与家庭制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婚姻与家庭制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人的婚姻观念、婚姻制度以及家庭结构的影响。
一、婚姻观念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婚姻观念主要是建立在传统观念和家族利益的基础上。
父母通常会为子女安排婚姻,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和财富。
然而,工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剧,人们开始迁徙至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家族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这导致婚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婚姻视为爱情的结合,而非物质利益的交换。
二、婚姻制度的变迁工业革命对婚姻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选择权的提升: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选择婚姻对象的权利。
不再是家庭和社会对婚姻的干预,个人的意愿成为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
2. 年龄结构的改变:工业革命使得城市人口膨胀迅速,年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年轻人逐渐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在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
这导致婚姻的延迟和年龄差异的扩大,许多人选择在事业稳定后才步入婚姻。
3. 婚姻的平等性:工业革命时期,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婚姻中的双方逐渐趋于平等,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发展和事业,并在婚姻中享有更多的权益和自主决策权。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对英国家庭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规模减小: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和工厂化的发展导致了家庭规模的减小。
由于城市生活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压力的加大,家庭规模逐渐从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父母和子女的居住范围独立起来。
2. 家庭功能的转变:过去,家庭主要承担着经济生产的职能,但工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家庭的经济职能逐渐减弱,转而更多地关注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和教育培养。
3. 家庭关系的重构:工业革命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世纪英国乡村妇女的劳动和工资

作者: 王超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史林
页码: 159-16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世纪 乡村 妇女 劳动 工资
摘要:在中世纪英国乡村,妇女从事工资劳动,其劳动类型和工资水平与男性工资劳动者有较大差别。
黑死病爆发之前,妇女的劳动主要限于家内,专业性不强、技术含量较低,工资与男性差距甚大。
黑死病之后,劳动力的短缺使妇女劳动的重要性增加,妇女获得更多的劳动机会,工资有所提高。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传统观念对妇女劳动的歧视,妇女难以获得与正常成年男性相同的工资待遇,因社会意识造成的性别工资差异并没有因人口减少而消失。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真题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真题单选题1、下图是1949年苏联的宣传画。
这些宣传画()A.展示了苏联的文学艺术成就B.揭示了西欧社会的悲惨生活C.显示出马歇尔计划效果有限D.意在揭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宣传画将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美国描绘成紧紧抓住受援国的八爪鱼、将地球囊括进美国国旗构成的网络中,意在揭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D项正确;材料意在揭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没有体现苏联的文学艺术成就,排除A项;材料意在揭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不是揭示了西欧社会的悲惨生活,排除B项;材料意在揭露美国霸权主义本质,不是显示出马歇尔计划效果有限,排C。
故选D项。
2、冷战初期,美国对民主德国采取“不承认”政策,并以美占区广播电台作为主要工具对其发动广泛的心理战,大搞舆论宣传,传播美国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企图使民主德国”自由化”。
美国政府这一做法A.促进了德国民主化改造B.意图争取中间地带国家C.试图分化社会主义阵营D.级和了紧张的国际局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隶属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民主德国成立,而为了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美国试图通过舆论宣传等方式瓦解民主德国,分化社会主义阵营,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美国对德国进行了民主化改造,排除A项;民主德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中间地带,排除B项;美国的做法使得国际局势更加紧张而不是缓和,排除D项。
故选C项。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原子能B.航天技术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内燃机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项。
4、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积极与西欧国家结成大西洋联盟,并表示将为西欧的安全承担主要责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探析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人文教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在传统历史研究中,妇女群体长期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欧美妇女运动的发展和“新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妇女史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术领域。
国内对西方妇女史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方妇女的家庭与婚姻、就业问题、选举权问题、社会形象和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其中对于英国妇女的家庭状况,我国学者主要研究了16~19世纪时期的英国妇女家庭和婚姻,对他们的家庭观念、感情生活、性别分工给予特别的关注,但对于20世纪英国妇女的研究多为一战前后英国妇女的选举权、就业问题或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第二次女权运动,有关英国妇女家庭史的研究,国内外的专著和论文比较少,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的研究不足。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的探析”为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对家庭与婚姻问题的研究是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对个人来说,家庭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地方,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社会和经济保障;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家庭是生产和消费单位,其职能是使人接受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促进人的社会化。
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不仅是男女组建家庭,共同生活,也是经济、宗教和阶级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英国妇女的家庭状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英国妇女的地位,更好地了解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其次,家庭与妇女问题在全世界都是大问题,英国的变化可以说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国妇女家庭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于英国家庭与妇女的影响值得探讨。
此时,曾经在战时参加工作的妇女被社会和政府要求重新回归家庭,担负起她们本应该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加之英国人对妇女传统形象的认可,使得英国妇女主要还是在家庭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论二战后英国妇女地位提高及对家庭关系影响

论二战后英国妇女地位提高及对家庭关系影响作者:夏妍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摘要:二战以后的英国,伴随着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兴盛以及国家立法的支持,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已婚妇女外出就业越来越普遍,妇女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己的生育权和堕胎权,女性受教育水平也得以提高。
而妇女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引起了家庭关系的一系列的变化,如夫妻角色分配的变化、妻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以及两性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二战后;英国;妇女地位;家庭关系中图分类号:K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032-03二战以后的英国社会中,已婚妇女外出就业越来越普遍,加上社会整体进步和立法带来的妇女地位的提高,对夫妻间的角色分工、家庭内部权力的分配、两性间地位关系、性关系及情感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二战以后妇女地位提高的具体体现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女权运动一直致力于提高妇女的地位,女权主义者做了诸多努力来争取自身的权利。
如发生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致力于提高女性的选举权和参政权,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其目标则有所变化,即主要围绕着妇女的不平等地位进行斗争,它不仅继续关注女性的政治权利的不平等,还进一步将关注的范围扩大到家庭、性以及工作等方面[1]。
经过女权主义运动的洗礼,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已婚妇女外出就业越来越普遍二战以后,尤其是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之后,英国女性独立意识日益增长,纷纷要求外出就业以取得独立的经济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的经济结构的转型、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创造了大量适合于女性工作的岗位。
这些因素都使得大量英国女性不再满足于只当全职家庭主妇,而是走出家门,外出就业,负担起了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与角色。
根据英国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已婚妇女就业的比例,1931年为10%,1951年为21%,到了1972年则达到了4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文教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探析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在传统历史研究中,妇女群体长期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欧美妇女运动的发展和“新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妇女史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术领域。
国内对西方妇女史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
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方妇女的家庭与婚姻、就业问题、选举权问题、社会形象和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其中对于英国妇女的家庭状况,我国学者主要研究了16~19世纪时期的英国妇女家庭和婚姻,对他们的家庭观念、感情生活、性别分工给予特别的关注,但对于20世纪英国妇女的研究多为一战前后英国妇女的选举权、就业问题或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第二次女权运动,有关英国妇女家庭史的研究,国内外的专著和论文比较少,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的研究不足。
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的探析”为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对家庭与婚姻问题的研究是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对个人来说,家庭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地方,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社会和经济保障;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家庭是生产和消费单位,其职能是使人接受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促进人的社会化。
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婚姻不仅是男女组建家庭,共同生活,也是经济、宗教和阶级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英国妇女的家庭状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英国妇女的地位,更好地了解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
其次,家庭与妇女问题在全世界都是大问题,英国的变化可以说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十世纪
五、六十年代对英国妇女家庭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于英国家庭与妇女的影响值得探讨。
此时,曾经在战时参加工作的妇女被社会和政府要求重新回归家庭,担负起她们本应该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加之英国人对妇女传统形象的认可,使得英国妇女主要还是在家庭中扮演应有的角色。
而另一方面,战争改变了人们对女性的看法,一定程度上使女性的家庭地位提高,同时随着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使英国妇女的独立意识再次高涨,谋求在家庭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意义:
本人以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国作为西方最早开始妇女运动的国家之一,传统的女性主义的理论、思想可在此找到根源,研究这一问题问题不仅能够全面了解英国的法律制度、文化观念和社会风俗,还可以了解英国女性不断争取自身权益斗争的过程。
20世纪是妇女摆脱家庭束缚、取得独立人格的一个世纪,妇女地位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提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战后影响英国妇女与家庭的特殊时期以及60年代末第二次女权运动到来之前的过渡时期,研究这一时期英国妇女与家庭状况的变化正是反映英国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为我国女性的发展和争取权益提供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在国内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如下:
导言
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社会发展状况
1、政治发展状况
2、经济发展状况
3、社会发展状况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婚姻生活特点
1、妇女的婚姻观念
2、性
3、避孕和生育
4、离婚
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生活特点
1、家务劳动的简化
2、妇女就业不断增长
3、妇女家庭活动变化
四、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
1、男女对家务的分工
2、妇女的家庭经济地位
结束语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将从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等方面展开论述。
实际上,不光英国,在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中女性都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的地位,对女性的定义都是男性在对自己进行定义的基础上,将与自己相对的、从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人群确定为女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受到传统观念压制的女性是会继续默默接受这一切,甚至一定程度上满足于现状呢,还是做出其他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是如何抓住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时代变化为她们带来的有利时机,如何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互联网等方式搜集、查阅一切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料,有比较地将这些材料逐一筛选、分类,然后有重点地进行阅读,深入了解本论文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态,进而探寻出研究的切入点,为研究设计、调查实施和撰写研究报告奠定了基础。
2.逻辑分析法:在掌握足够充分的文献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妇女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方法,深入探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妇女家庭状况。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1:确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10.12:查找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10.12—2011.02:撰写论文初稿,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
2011.03:提交毕业论文初稿给指导教师审阅、并修改。
2011.03—2011.04:进一步收集资料,修改论文,提交二稿。
2011.04—2011.05:定稿,完成相关材料填写,装订成册。
准备答辩2011.05:毕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英]阿瑟·马威克著.一九四五年以来的英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2.
2、王萍.英国社会中的妇女形象[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英]阿萨·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
4、[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现代化的冲击[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5、[英]约·阿·兰·马里欧特.现代英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73.
6、[英]W·N·梅德利科特著.英国现代史1914—1964[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0.
7、王晓焰著.18—19世纪英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钱乘旦,陈晓律著.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四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9、王振华,刘绯.变革中的英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0、于鸿敏.我国关于英国妇女问题研究近况评述[J].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院2008(11).
11、张晓霞.20世纪下半叶英国妇女就业引起的家庭变化.广西社会科
学.2004(2)
12、钱乘旦.20世纪英国的妇女与家庭问题.世界历史.1996(5).
13、钱乘旦.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国内政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3).14、谢欣孜.英国妇女运动在两次世界大战及战间期的发展[D].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15、Jane Lewis.Women and Social Change, 1945-1995
16、PatThane.UnmarriedMotherhoodinTwentieth-
CenturyEng land,inWomen’sHistoryReview,Vol.20,No.1,February 2011,pp.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