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合料检验制度

合集下载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技术标准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技术标准

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技术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传统混凝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寿命较短、强度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矿物掺合料作为一种替代品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的技术要求,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术语和定义2.1 矿物掺合料:指在混凝土中使用的不同于水泥的粉状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2.2 活性矿物掺合料:指具有活性或半活性的矿物掺合料,如硅灰、硅石粉等。

2.3 普通矿物掺合料:指不具有活性或半活性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2.4 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如C30、C50等。

三、技术标准3.1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3.1.1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合料,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1.2 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粒度分布: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满足掺合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3砂的最大粒径的要求。

(2)比表面积:掺合料的比表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300m²/kg。

(3)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活性指数: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指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2 混凝土掺合料的掺量要求3.2.1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确定,一般应在10%~50%之间。

3.2.2 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确定,一般应在10%~30%之间。

3.2.3 混凝土中同时掺入多种矿物掺合料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综合确定各掺合料的掺量比例。

3.3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3.3.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使用环境、矿物掺合料种类和质量要求等因素确定。

3.3.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矿物掺合料的掺入量和性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矿渣粉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二、取样方法取样按GB 12573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要量达一倍的试样。

三、试验步骤(一)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A.1 范围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 方法原理A.2.1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 样品A.3.1 对比水泥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 MPa~45 MPa,28d抗压强度50 MPa~60 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 m2/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0)(质量分数)0.5%~0.9%.A.3.2 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A.4.1 砂浆配比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 胶砂配比A.4.2 砂浆搅拌程序按GB/T 17671进行。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28d抗压强度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7=R7*100/R07式中: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28=R28*100/R028式中: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R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试验。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矿渣粉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二、取样方法取样按GB 12573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要量达一倍的试样。

三、试验步骤(一)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A.1 范围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 方法原理A.2.1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 样品A.3.1 对比水泥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 MPa~45 MPa,28d抗压强度50 MPa~60 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 m2/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0)(质量分数)0.5%~0.9%.A.3.2 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A.4.1 砂浆配比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 胶砂配比A.4.2 砂浆搅拌程序按GB/T 17671进行。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28d抗压强度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7=R7*100/R07式中: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28=R28*100/R028式中: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R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试验。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它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为了确保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质量稳定,必须对其用量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原则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用量检测应遵循以下原则:1、检测方法应准确可靠,能够反映矿物掺合料的实际用量;2、检测应均匀抽样,取样应代表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整体情况;3、检测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4、检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能够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检测设备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设备应包括:1、称重设备:用于测量矿物掺合料的用量;2、取样工具:用于均匀取样;3、实验室设备:用于分析检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成分。

四、检测方法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用量检测应采用如下方法:1、取样:在混凝土生产时,应随机取样,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取样时,应从不同位置均匀取样,尽可能减小误差。

2、称重:将取样的矿物掺合料放入称重设备中,记录称重设备的读数。

3、计算:根据称重设备的读数和混凝土总用量,计算出矿物掺合料的用量。

4、分析:将取样的矿物掺合料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五、检测要求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检测频率:对于常规混凝土生产,应每天进行一次检测;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应每小时进行一次检测。

2、检测记录:应建立检测记录,记录每次检测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3、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能够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六、结论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的技术规程,包括检测原则、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要求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原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原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原理1. 矿物掺合料的定义和作用矿物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由天然矿物或工业副产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粉状物质。

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加强度、降低渗透性、提高耐久性等。

2.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常见的矿物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石灰石粉等。

不同的矿物掺合料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也不同。

3. 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检测方法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检测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法、荧光光谱法等。

其中X射线衍射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可靠等优点。

4. X射线衍射法原理X射线衍射法是利用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和衍射来确定其晶体结构和组成。

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中时,会被物质中的原子核和电子所散射和衍射,形成一种特定的衍射图样。

通过对衍射图样的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晶体结构和组成。

5. X射线衍射法在矿物掺合料检测中的应用在矿物掺合料中,主要检测其晶体结构和组成,以确定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X射线衍射法可以通过分析矿物掺合料中的晶体结构和组成,来确定其化学成分、晶体形态、晶格常数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6. X射线衍射法检测步骤(1)样品的制备:将矿物掺合料粉末加入样品盒中,并用压缩机将其压制成片状。

(2)X射线衍射仪的设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X射线衍射仪的参数,包括X射线管电压、电流、扫描速度等。

(3)样品的扫描:将样品放入X射线衍射仪中,启动扫描程序,进行扫描。

(4)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扫描得到的衍射图样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组成。

7. X射线衍射法的优缺点X射线衍射法具有准确、快速、可靠等优点,能够对样品进行全面的晶体结构和组成分析。

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等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8. 结论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检测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检测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检测
维卡法
•维卡法是较早测定火山灰活性的方法;
•该法系测量火山灰质材料自氢氧化钙溶液中吸收石灰的速率;
•对迅速区别活性和惰性材料有一定效果;
•但还不能充分评定火山灰质材料的使用价值。

强度法
强度法是把矿物掺合料以一定量取代水泥或同其它胶凝材料结合所呈现的强度作为指标来评价矿物掺合料活性的一种方法。

还有学者在强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数学处理,提出了比强度的概念来评价矿物掺合料的活性。

强度法是掺合料效应的综合体现,受实验所用胶凝材料的影响较大。

酸碱溶出度法
酸碱溶出度法是以火山灰质材料在酸或碱溶液中或者在先酸后碱溶液中可溶物的组分和含量作为评定火山灰活性的指标。

但是,过去一些企图找出可溶组分及含量与火山灰质材料在石灰或水泥砂浆中的强度发展间的任何关系的努力均没有成功。

结构分析法
基于矿渣微观结构与其水硬活性内在联系的特点。

将矿渣结构分为3个层次,即玻晶比、玻璃相平均离子键程度和玻璃相中网络形成体的聚合度,并确定了各层次中与活性相关的表征参数。

该方法从本质上描述了矿渣的潜在胶凝性能,但用结构分析很难确定3个结构参数对活性影响的定量关系。

化学分析法
根据矿渣中主要氧化物的含量计算出各种系数来评定矿渣的活性,如质量系数(CaO+MgO+Al2O3)/(SiO2+MnO2+TiO2),水硬性系数(CaO+ MgO+(Al2O3)/3)/(SiO2+(Al2O3)×2/3)等。

尽管化学分析法在特定条件下(如:矿渣的热历史差别不大等)可用来粗略评价矿渣的潜在水硬性,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这些系数与矿渣潜在水硬性间没有良好的相关性。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标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标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其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二、矿物掺合料的定义矿物掺合料是指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掺合,能够在混凝土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无机材料。

矿物掺合料可以分为粉状和颗粒状两类。

常见的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膨胀珍珠岩等。

三、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标准1.掺量掺量是指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所占的比例。

掺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经济性。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在10%~50%之间。

2.粒径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应符合标准要求。

粉状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应小于45μm,颗粒状矿物掺合料的粒径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3.水分矿物掺合料的含水率应符合标准要求。

水分过高会导致矿物掺合料与水泥发生反应,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发挥;水分过低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化学成分矿物掺合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要求。

矿物掺合料中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和Fe2O3等,其含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5.物理性能矿物掺合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比表面积、密度、吸水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对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

6.掺合方式矿物掺合料应与水泥充分混合,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

混合方式应符合标准要求,可以采用干混或湿混等方式。

7.质量检验矿物掺合料的质量检验应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质量检验的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以确保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结论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使用标准的规范和统一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是指将矿物粉末、矿渣、粉煤灰等材料加入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和降低成本的一种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检测标准十分重要。

二、矿物掺合料的种类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矿物掺合料和工业副产品矿物掺合料;按性质可分为硅酸盐类掺合料、粉煤灰类掺合料、矿渣类掺合料、膨胀剂类掺合料等。

1. 天然矿物掺合料天然矿物掺合料主要包括粉煤灰、二氧化硅、钙矾土等。

2. 工业副产品矿物掺合料工业副产品矿物掺合料主要包括矿渣、石灰石粉、红砂等。

三、矿物掺合料的检测方法1. 外观检查对于粉状矿物掺合料,应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外观质量、颜色、密度、比表面积等方面。

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矿物掺合料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成分检测包括主要元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化学反应性等方面。

3. 物理性质检测物理性质检测是矿物掺合料检测的另一重要内容。

物理性质检测包括比表面积、密度、水泥需求量等方面。

四、矿物掺合料的检测标准1. GB/T 1596-2017《硅酸盐类矿物掺合料》GB/T 1596-2017《硅酸盐类矿物掺合料》是我国硅酸盐类矿物掺合料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硅酸盐类矿物掺合料的分类、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2. GB/T 18046-2017《粉煤灰》GB/T 18046-2017《粉煤灰》是我国粉煤灰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粉煤灰的分类、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3. GB/T 14684-2011《矿渣粉》GB/T 14684-2011《矿渣粉》是我国矿渣粉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矿渣粉的分类、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4. GB/T 17671-1999《膨胀剂》GB/T 17671-1999《膨胀剂》是我国膨胀剂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膨胀剂的分类、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掺合料检验制度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宜选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

6.4.1 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应大于95%。

其余技术要求应满足《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6.4.2粉煤灰和矿粉储存罐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

粉煤灰和矿粉如有受潮变质或超过出厂期三个月,须经试验室重新鉴定其全面性能指标后,视其结果,才可确定能否使用。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号名称
技术要求
所用仪器
C50及以下混凝土
1 细度 (%) ≤12
45μm筛、负压筛析

2
氯离子含量
(%)
不宜大于0.02 委托检验
3 需水量比 (%) ≤95
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
测定仪
4 烧失量 (%) ≤3.0
0.1mg电子分析天平、高
温电炉
5 含水量 (%) ≤1.0(干排灰)
0.01g电子天平、烘

6 SO3含量 (%) ≤3.0 委托检验
7 CaO含量 (%)
≤10(对于硫酸盐侵蚀
环境)
委托检验
8
游离CaO含量
(%)
F类粉煤灰≤1.0 委托检验
9 碱含量(%) / 委托检验
10
28d活性指数
(%)
≥70
水泥胶砂搅拌机、恒应力
压力机
粉煤灰的检验要求
序检验项目检验要求
号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
抽样试验检验
1 细度√
每品种、每
料源检查供
应商提供的
质量证明文
件。

施工单位全
部检查√
下列情况
之一时检
查一次:
①任何新
选货源
②使用同
厂家、同
批号、同
品种、出
厂日期达
3个月的
产品。

√同厂家、
同批号、
同品种、
同出厂日
期的产品
每120t为
一批,不
足上述数
量也按一
批计。

每批抽样
检验一
次。

2 烧失量√√√
3 含水率√√
4 需水量比√√√
5 SO3含量√√
6
氧化钙含

√√
7 碱含量√√
8
氯离子含

√√
9 活性指数√√√
10
游离CaO含

√√
6.5 减水剂
6.5.1 质量指标
进场的减水剂质量指标应符合J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

6.5.2 检验项目
1.外观质量检查:进场的减水剂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每批减水剂须核对检查生产厂名、牌号、品种、包装、出厂日期、数量、质量证明书及检查是否变质受潮等。

2.试验项目:当选用新的减水剂或更换生产厂家时,应对减水剂的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检验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含气量、硫酸钠、泌水率比、氯离子含量、甲醛含量、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指标、对钢筋锈蚀作用、坍落度保留值、凝结时间差等,同时须进行配合比对比试验,确定掺量等参数。

在正常情况下,每批减水剂应检验减水率、常压泌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和凝结时间差。

当进场减水剂距出厂日期达6个月或对质量有疑问时, 使用前应对该减水剂进行全面项目复检。

3.试验方法
减水剂试验方法按GB 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和GB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执行。

减水剂性能指标
品种检验项目标准要求
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 mm ≥240 PH值7±1.0 密度 g/mL 1.10±0.02 固体含量 % 20±1.0
减水率 % ≥14
硫酸钠含量 % ≤5.0
CL- 含量 % ≤0.1
甲醛含量 % ≤0.05 常压泌水率比 % ≤20
压力泌水率比 % ≤90 含气量 % ≤3.0
3d抗压强度比 % ≥155
7d抗压强度比 % ≥145 28d抗压强度比 % ≥130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无锈蚀
28d收缩率比 % ≤100
碱含量 % ≤10.0
CL-渗透电量 % ≤1000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 ≥80
坍落度保留值mm 30m
in
≥180 60m
in
≥150
凝结时间差(min)初

≥+120 终

/
减水剂的检验要求
序检验项目检验要求
号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
抽样试验检验
1 匀质性指标√
更换料源或
每厂家、每
品种、每批
进货时检查
供应商提供
的质量证明
文件。

施工单位全
部检查。

√下列情
况之一
时检查
一次:
①任何
新选货

②使用
同厂家、
同批号、
同品种
的产品
达6个月
及出厂
同厂家、
同批号、
同品种、
同出厂
日期的
产品每
50t为一
批,不足
上述数
量也按
一批计。

每批抽
样检验
一次。

2
水泥净浆流动

√√
3 硫酸钠含量√√
4 氯离子含量√√
5 甲醛含量√√
6 碱含量√√
7 减水率√√√
8 坍落度保留值√√
9 常压泌水率比√√√
10 压力泌水率比√√
11 含气量√√√
12 抗压强度比√√√
13 对钢筋的锈蚀√√
作用
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

14
相对耐久性指标 √
√ 15 收缩率比 √ √ 16 凝结时间差 √ √

6.5.3 批量规定及取样频次
1.粉剂(固体)减水剂按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为一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50t 。

减水剂(液体)减水剂按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为一验收批,每批重量不大于50t 。

2.取样规定:按GB 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中规定取样检验。

3.减水剂质量指标应全部符合JGJ/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及《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的标准规定,否则为不合格品,不得验收及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