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肖凯斐(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信息系,陕西省西安市710032)摘要 :综述了有机硅胶粘剂的组成、种类、性能及其应用,并对硅橡胶胶粘剂在粘接性、导热性、固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硅橡胶硅树脂有机硅压敏胶胶粘剂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anaerobicadhesiveXiaokaifei(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ort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Engineering,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han'xiProvince,Xi'an 710032)Abstract: The compositions, categori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organosilicon adhesives were reviewed. Moreover , the bonding ability, heat conductivity and curing of silicone rubber type adhesive w ere introduced.Keywords:Silicone rubber Silicone resin Organosilic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有机硅材料是一类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用途极广的新材料,是高分子新型材料中产业规模最大的材料之一,是一种关系着技术革新、国防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材料。
有机硅聚合物是含有硅元素的众多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因主链以硅氧键(-Si-O-)组成,侧链可链接各种有机基团,具有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的双重性能。
淤浆法聚乙烯CX工艺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Abstract:The slurry polyethylene CX process developed by Mitsui Petrochemica l Company(MPC)in Japa n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vanced controlling technology,reasonable process layout,a n d quick polyethylene bran d t ransit ion.T h e slurry p o lyethylene CX process,one of widely used p o lyethylene production processes,is
2016年第 11期
郭常辉 :淤浆 法聚乙烯 cx工艺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
3
20世 纪 70—80年 代 ,日本 三 井 油 化 公 司 在 引 态规整 ,细粉及低聚物含量低 ,聚合产物的粒径分布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配方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配方说到硅烷交联聚乙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莫测?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神秘物质”的来龙去脉,保证让你听完后也能成为小专家,别人问你都能对答如流!1. 什么是硅烷交联聚乙烯?首先,咱得搞清楚这货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硅烷交联聚乙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用硅烷和聚乙烯结合而成的材料。
你想啊,聚乙烯就像一个普通的工薪族,而硅烷则是那个给他加薪的老板,这两者一结合,嘿,立刻就能让这个普通的工薪族变得更强大、更有保障。
这个过程叫做交联,听上去就很厉害吧!1.1 硅烷交联的好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交联不可?这就要说到它的优势了。
首先,交联能让聚乙烯的耐热性提高,也就是说,它能在高温环境下依旧保持性能,这在一些电缆、管道等行业里可是大大的加分项哦!其次,它的耐化学性也提升了,简单来说,就是不怕油啊、酸啊什么的,真是百毒不侵。
1.2 应用场景你听说过家里的电线吗?很多电线就是用这种材料做的。
硅烷交联聚乙烯在电缆绝缘、管道系统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简直是个“隐形战士”!它耐磨、耐用,能让电线的寿命延长不少,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2. 配方组成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咱就得聊聊怎么做出这种神奇的材料了。
你以为这事儿简单?可没那么容易,这可是个配方艺术,来来来,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2.1 原材料首先,你得准备好基本的原料:聚乙烯、硅烷、交联剂,还有一些填料和添加剂。
这就好比做菜,缺了调料,味道可就差远了。
聚乙烯是主角,硅烷是配角,交联剂就是让他们“牵手”的红娘,缺一不可。
2.2 配制过程准备好了材料,接下来的步骤就像是你在厨房里炒菜。
先把聚乙烯和填料混合在一起,然后慢慢加入硅烷和交联剂。
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不能让它们“分道扬镳”。
搅拌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是在跳舞,得轻快、得有节奏,让每个原料都能充分融合,才能产生完美的化学反应。
3. 生产与应用配方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生产的过程。
想象一下,在工厂里,机器咕噜咕噜地转动,原料被加热、混合,最后变成了一卷卷的绝缘材料,真是个“变魔术”的过程。
2024年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对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硅烷交联电缆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接着,探讨了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规模、竞争格局以及主要地区的销售情况。
随后,分析了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最后,总结了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发展前景。
1. 硅烷交联电缆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硅烷交联电缆料是一种用于制造高压电缆的特种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硅烷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较高的绝缘性能、抗电弧跟踪性能以及耐高温、耐热老化等特点。
硅烷交联电缆料在高温下可以形成连续致密的交联结构,提高电缆的耐压能力和抗短路能力。
2. 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规模和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规模约为XX亿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的增长率。
在竞争格局方面,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并且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份额。
同时,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小型供应商,其产品主要面向特定的细分市场。
3. 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销售情况根据地区的划分,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销售情况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地区,包括亚太地区、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
其中,亚太地区是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主要销售区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X%。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重要销售市场。
4. 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硅烷交联电缆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将不断改进,满足更高的要求。
•电力行业需求增长。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缆料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了硅烷交联电缆料市场的发展。
•环保要求提升。
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硅烷交联电缆料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受到青睐。
硅烷低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硅烷低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周煜华; 杨静; 刘广生; 丁冰【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硅烷; 水解; 缩合; 应用【作者】周煜华; 杨静; 刘广生; 丁冰【作者单位】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九江 332500【正文语种】中文前言硅烷偶联剂分子中同时含有硅官能团和碳官能团,是无机、复合材料优良的化学改性剂和处理剂,广泛应用于涂料、建筑、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
硅烷水解低聚物是一种或两种以上硅烷偶联剂通过一定的水解缩合工艺得到的具有较高粘度、较高官能度,硅烷链节2~10的低聚物,具有高交联、高粘接、高沸点、低挥发、低VOC、低用量等特点[1],替代小分子硅烷偶联剂在涂料、密封胶、胶黏剂、金属粉体等领域需求逐渐增大,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温、耐候、耐溶剂、粘接等性能,是硅烷偶联剂应用开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1 硅烷低聚物合成影响因素1.1 水解酸碱度硅烷偶联剂根据水溶液的pH值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其中仅酰氧基硅烷等少数硅烷呈酸性,氨基硅烷呈碱性,含硫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多呈中性。
酸性和碱性硅烷偶联剂的水解,在自身酸碱性的催化剂即可进行,中性硅烷自身水解形成硅醇速度较慢,需要催化剂催化反应,多选酸、碱、有机锡为催化剂[2],其中酸催化剂包括盐酸、硝酸等无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固体酸催化剂等,碱催化剂多用醇钠、片碱、三乙胺、阴离子交换树脂、固体碱催化剂等,有机锡催化剂多选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四氯化锡、氯化亚锡等。
研究发现,酸催化剂不可选用醋酸、浓硫酸,催化剂会与溶剂醇生成酯、烷基磺酸,使催化剂失效,同时,四烷氧基硅烷及位阻较小的三烷氧基硅烷比如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的水解催化也极少使用用醇钠、片碱等强碱催化,因为这些物质烷氧基硅烷在碱催化下水解极快,产生的硅羟基在碱的催化下会缩聚凝胶。
Ziegler_Natta催化剂及其在聚乙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王东升

0451 - 作者简介: 王东升 ( 1986 - ) , 男, 硕士生; 吴伟 ( 1964 - ) , 女,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通讯联系人, wuwei@ hlju. edu. cn。 86609227 ,
· 28·
现代化工
第 31 卷第 8 期
( 1.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Technology for High- efficiency Conversion,College of Russians Joint Laboratory for Catalysis,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Province,Sino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China; 2. Daqing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Daqing 163714 ,China; 3. Boreskov Institute of Catalysis,Siberian Branch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Novosibirsk 630090 ,Russi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ZieglerNatta catalysts including the homo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nd copolymerization catalyst, the combined ZieglerNatta catalysts and ZieglerNatta catalyst with other active centers are introduced. The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various catalysts ar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ZieglerNatta catalysts with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polyethylene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in the future are put forward in the end. Key words: ZieglerNatta catalyst; polyethylene; homopolymerization; copolymerization; vanadium active center
高密度聚乙烯硅烷偶联剂改性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随着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迅速发展,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塑料的生产工艺不断提高。
其中,HDPE 由于具有优越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性、电绝缘性能及优异的机械强度等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建筑建材、医用塑料以及农业薄膜等领域。
但随着应用领域的增加,局限性也随之显现,HDPE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脆性强、降解性及耐候性差等缺陷。
有研究发现,利用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的无机填料对HDPE进行填充改性可弥足这些不足。
硫酸钙晶须(CSW)是一种晶体结构近乎完美的新型无机纳米填料,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绝缘性、高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常用作增强高聚物的机械加工性及热稳定性等方面的优良填料。
但随着无机材料改性HDPE越来越普遍,却无法同时提高HDPE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可加工性能。
原因在于HDPE极性较弱,同时CSW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在制备HDPE/CSW复合材料时,CSW常在HDPE内部团聚。
如何进一步增强CSW在HDPE内部的分散性,增强两者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保证良好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可加工性能是目前研究难题所在。
相关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常用来提高无机填料的分散性,在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之间存在“桥梁”的作用。
为此,本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工艺制备了HDPE/CSW复合材料。
先采用KH570对CSW进行表面改性,再与HDPE熔融共混,在增强CSW与HDPE的界面相容性的同时,降低CSW在HDPE基体中的团聚现象,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性。
然后通过对HDPE/CSW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热失重(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晶和降解动力学分析,研究不同含量的CSW对HDPE/CSW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利用结晶模型和热降解模型探究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热降解动力学。
摘要: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硫酸钙晶须(CSW)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CSW 复合材料。
1SILON公司多种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使用说明

SILON公司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使用说明1. 产品组合推荐SILON公司可以提供多种二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组合,以适应不同管材的生产、应用要求。
下表即为SILON公司推荐的各种交联聚乙烯与催化剂母料的组合(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自行组合,也可以向SILON公司技术人员咨询合适的组合)。
1.1 适用于标准管道1.2适用于配铜管件的管道注:目前SUZHOU CONSTAB仅提供一部分上述牌号的产品,详情请咨询SUZHOU CONSTAB的技术人员。
2. SILON公司TA产品的加工加工之前TA各组合应按以下比例充分混合:◆95% TA11XXHD系列硅烷交联聚乙烯◆5% TA21XXHD系列催化剂母料请注意,在管材生产中,催化剂母料的比例不应该低于推荐的添加值。
如果添加色母料,应当将TA11XXHD与TA21XXHD组份作相应调整。
例如:如果在生产中添加3%的色母料,那么各组份的比例如下:◆92.15%的TA11XXHD系列◆ 4.85%的TA21XXHD系列◆ 3.0%的色母料这将保证管材的长期性能及使用寿命。
由于已接枝的硅烷聚乙烯与催化剂母料存在反应的可能,因此,只有在加工前才能将两种产品混合,并且混合好的产品尽量在2小时内使用完。
在机筒内,交联过程将缓慢开始。
有些因素如催化剂、高温及外部带进的潮气都将加快交联反应过程。
请注意,4.4中提及的关于停机的建议以避免给生产带来问题。
挤出:一般而言,无需对挤出机进行改进来生产SILON产品,加工参数可参照与SILON公司TA产品相近熔融指数及密度的聚乙烯加工参数。
SILON公司推荐在加工过程中添加0.5-2%的加工助剂母料,以确保高质量的加工过程及最佳的挤出效果。
2.1挤出机条件绝大多数现代热塑性塑料挤出机都能加工SILON公司TA系列产品,特别是那些为聚乙烯加工的挤出机。
理想的螺杆参数如下:长径比:大于25压缩比:2.5-3.0比12.2原材料的预干燥正常条件下,无须对SILON公司TA系列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及催化剂母料进行干燥,因为它们只含有极少量的水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上海塑料》2015年第3期(总第171期)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姚枫楠 ,刘玉飞 。,王 宁。,罗 筑 ,何 敏 一,刘 渝 (1.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14; 2.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3.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o14)
摘要 总结了硅烷交联聚乙烯在温水交联和自然交联两种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介绍了催化 剂的催化机制,并展望了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硅烷;温水交联;自然交联;催化剂;机制 中图分类号:TQ 3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993(2015)03—0016—05
Research Progress on Catalyst for Silane Crosslinked POlvethvlenes YAO Feng-nan ,LIU Yu—fei ’ ,WANG M ,LUO Zhu ,HE Min 一,LIU Yu (1.Guizhou Kumkuat Materials Co.,Ltd.,Guiyang 550014,China; 2.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 China;3.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ompounding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Guiyang 550014,China)
Abstract:The catalysts for silan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s through hot—water crosslinking process and natural crosslinking process are summarized.Both catalytic mechanisms are intro— duced.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catalysts for silan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s is forecasted. Key words:silane;hot—water crosslinking;natural crosslinging;catalyst;mechanism
0 前言 将聚乙烯(PE)交联处理,使PE分子问通过化 学键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从而使耐热性、 耐蠕变性、耐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以及拉伸和抗 冲击性能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也大幅度提高聚乙烯 的使用温度上限,拓展了聚乙烯的应用范围口 ]。 硅烷交联聚乙烯的反应机制是:引发剂过氧化物受 热分解产生活性较高的游离基,游离基夺取PE分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理工2015004);贵州 大学SRT项目[贵大SRT字(2014)167号]。 通讯联系人:刘玉飞(1990),男,硕士,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 研究。 l6一 子中的氢原子,形成大分子游离基;然后大分子游 离基与硅烷发生接枝反应生成可交联的硅烷接枝 聚乙烯;接枝后的聚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 解缩合形成Si O si的交联网状结构。 传统的温水交联聚乙烯多以有机锡类化合物 为催化剂,其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I )作为 高效催化剂最为常用。近年来硅烷自然交联聚乙 烯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交联,提供了比温水交联更 简便可行的交联方式,因而备受青睐,技术也Ft益 成熟,其中使用的交联催化剂对反应的历程和产品 的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硅烷 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报道多为应用性分析,理论研 究的相对较少 ]。笔者将对温水交联和自然交联 催化剂进行分析,并阐述催化剂的催化机制。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上海塑料》2015年第3期(总第171期) 1 温水交联催化剂 1.1 催化机制 水解交联反应自发进行的速率很慢,在实际应 用中常加入催化剂。凡能对硅烷醇缩合起催化作 用的物质均可作为催化剂,如无机酸、有机酸、有机 碱、盐类等多种物质。其催化机制如下 : 1.1.1 酸催化
一 州A一一fioH2¨。 I l ‘ I 正I ]SiOH+H20ii_ 。一
l l 一 i一0一 i一+H20+HA I I
I.1.2碱催化 I —SiOH+B——+
I e I I I I l I l 。 I.1.3盐催化
一{ioH s 一 一 二\B—
I I I I l Palmlo{M等嘲发现:乙烯一乙烯基三甲氧基硅 烷一丙烯酸丁酯(EVSBA)、乙烯基一丙烯酸(EAA)、 乙烯基一丙烯酸甲酯(EMA)等具有催化性,但这些 物质的催化效果较差。在实际应用中,水解缩合反 应常选用可溶于聚烯烃的有机锡类化合物为催化 剂,催化活性大,又不腐蚀设备。其通式为 R。Sn(OR )。,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基 含有1~2O个碳原子。在各种有机锡类化合物中, Bu Sn(OOCC H 。)。(DBTDL)作为高效催化剂已 为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所使用。羧酸锡在有水存在 下才能起催化作用。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例 进行说明 _8l:
(1)水先把羧酸锡部分水解产生锡醇。 Bu2Sn(OOCR)2+H20;iF竺=Bu2Sn(0OcR)0H+RCOOH \ CH—CH (2) / 与 H2CH2Si(OCH2CH3)3发生异醇 反应生成SnOSi键。 , 、 Bu2Sn(OOCR)OH cH--CH责_+
l CH2cH2Si(0CH2CH3)3
Bu2Sn(OO,CR)OSi(OCF【2CH3)2+CH3CHaOH l CH —CH2 l
CIH—CH
(3)SnOSi和H。O反应再生锡醇。 Bu2Sn(00CR)0Si(0CH2CH3)2+H20—+ I CH2一CH2 l
C]H--CH击
Bu2Sn(OOCR)OH+HOS.i(OCH2CH3)2 l
CH2一CH2 l
ClH—CH击
H。si(。cH2cH3)2 CH2._一CH2 l , 0 、 (4) dH—cH2古上有2个OCH cH。
与一个Si相连。这个Si比连着4个0CH。CH。的 Si(OCH。CH。) 的Si的正电性更高,因而 Si(OCH CH。) 上的OCH。CH。更容易被取代。 如此反复直到Si上相连的OCH CH。都被硅氧链 取代形成交联网络。 DBTDL虽然对交联有效,但它的催化效果仅 在热水浴或热蒸汽中才比较明显,要有较大的水 池,能耗也较大,并且反应后仍然残留于PE中。 在高温时,DBTDL的化学性质不稳定,特别是在 水或醇的作用下会引起降解,影响产品的性能。此 外,DBTDL作为催化剂使用,由于它有毒性,因 此,限制了硅烷交联聚乙烯在很多方面的应用。 Atkinson J R等 。 在研究硅烷交联聚乙烯作 为人体假肢材料时,考虑到DBTDL的毒性,会对 人体造成危害,而直接将硅烷接枝聚乙烯在高温水 蒸汽中进行长时间交联处理。因此,寻求一种高效
H B 十 eo ● ,)●
一 硅烷交联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上海塑料》2015年第3期(总第171期) 的无毒催化剂,对于拓展硅烷交联聚乙烯在生物医 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一类非 有机锡类催化剂,如硬脂酸和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 复配,它们的催化活性较低,如果对产品的无毒性 要求严格,则这种复配催化剂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1.2催化剂的质量分数 凝胶的质量分数随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增加而 增加,但超过0.03 时,凝胶的质量分数不再上 升,表明催化剂用量达到极限,继续增加其用量对 交联度不起作用。而对不同催化剂,其质量分数超 过0.1 时,其凝胶的质量分数基本上不随催化剂 的种类而变化,催化效果基本相同。催化剂的质量 分数相同时,丁基锡的催化效率与其对应的路易斯 酸强度一致,在少量水分存在下即可快速促进交 联。综合考虑催化效果和最终产品性能的要求,催 化剂的质量分数不低于0.03 。交联速率与催化 剂的质量分数符合线性关系,即:交联反应速率是 关于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一级反应口 。 2 自然交联催化剂 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传统工艺是把混合有硅烷 醇缩合催化剂的硅烷接枝聚乙烯浸泡于温水或水 蒸汽中完成的,交联所需要的水分是从外界扩散而 来的。硅醇基团的脱水缩合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在水、催化剂及加热等条件下,反应很快就达到平 衡状态。同时,聚乙烯的非亲水性使水在制品中的 扩散速率很慢,限制了交联速率,而且在结晶部分 扩散得更慢,造成交联不均一。另外,交联所需要 的时间随着制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提高硅 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速率,降低成本,改善制品质 量,须对硅烷接枝聚乙烯在室温下交联进行研究。 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采用两步法生产工艺, 即:接枝反应和制品生产是分开进行的,包括硅烷 接枝料(A料)和催化剂母料(B料),配方也由聚乙 烯树脂、引发剂、硅烷偶联剂、抗氧剂、抗预交联剂、 催化剂和其它助剂等组成l1 。相对于硅烷温水交 联,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通常在低温、水分不充足 的条件下进行。为了使硅烷交联聚乙烯在自然条 件下也能快速充分交联,应使用硅烷接枝率较高的 A料和高效催化剂反应。 进口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的A料多以共聚法 合成。A料是在高压聚乙烯反应器中,乙烯基硅烷 和乙烯发生共聚反应,生成可交联的乙烯一乙烯基 1 8 硅烷共聚物口 ’”]。生产的硅烷的质量分数可控制 在较高水平,能生产接枝率高的A料,提高了它的 成型加工性 。 穆肖斌等 在室温硅烷交联聚乙烯及其制备 方法的专利中使用新型催化剂,包括月桂酸马来酸 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十二烷基苯磺酸、 十二烷基苯磺化乙酰、甲苯磺酸、甲苯硫化乙酰、甲 磺化乙酰、萘磺酸、四丙基苯磺酸等,选择其中一种 或几种和其它助剂反应,可以克服以往硅烷交联聚 乙烯只能在温水浴或蒸汽环境中才能完成交联反 应的局限性,在常温条件下放置1~3天即可。 Dammert Ruth等口 在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在 室温下起催化作用的硅醇缩合催化剂ArSO。H,用 于含水解硅烷基团的聚合物交联,Ar为被取代的 苯环或萘环,取代基团至少有一个烃基基团,分子 中含有14 ̄28个碳原子。在ArSO。H的质量摩尔 浓度为0.97 mmol/kg条件下,乙烯基硅烷共聚物 于40。C下交联,经过5 h后交联度为38 ,16 h后 为67 ,48 h后为75 ,高于相同条件下DBTDL 催化的交联度。这表明这种催化剂在室温下比 DBTDL的催化效率更高。 苏桂明等在专利[】 中介绍了制备耐llO℃高 温的硅烷自然交联聚乙烯电缆料时,四丙基萘磺酸 或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有机磺酸催化剂,三(2一甲氧 基苯基)铋或三(乙氧基)苯基铋为有机铋催化剂。 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磺酸和有机铋协效催 化剂,进一步提高材料的交联速率和交联度。 涉及使用催化剂的有下面几种方法: (1)将有机酸(硬脂酸、己二酸)和不吸湿的金 属氧化物(氧化锌、氧化亚锡)[18]加到聚乙烯的混 合物中,硬脂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自然交联所需的 水,水在内部产生,无需水煮。接枝料中的硬脂酸 可以有效地防止预交联口 ,并且与含有氧化锌的 催化剂挤出后,硬脂酸与氧化锌反应生成的硬脂酸 锌也起催化剂的作用 ,与DBTDL一样促进交联 的进行,从而可减少催化剂的用量。化学反应如下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