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纽约泛欧交易所介绍

欧洲交易所于2000年9月以来,由法国巴黎证交所、荷兰阿姆斯特丹证交所、比利时布鲁塞尔证交所、葡萄牙里斯本证交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相继合并而成。2007年4月4日,由纽约交易所和欧洲证劵交易所合并而成纽约泛欧交易所(*泛欧交易所(Euronext)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牙里斯本的各个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立的,总部位于巴黎,在上述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纽约泛欧交易所是纽约证交所收购前者以后合并而成的*)。2008年10月1日,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完成对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收购。

目前纽约泛欧交易所有五个上市平台:欧洲交易所主板(Euronext)、欧洲交易所二板也称创业板或中小企业版(Alternext)、欧洲交易所三板或叫自由市场(Marché Libre)、纽约交易所主板(Nyse)、纽约交易所二板(Arca)。

纽约泛欧交易所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流动性的证券交易所,为全球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提供最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截止2008年6月底,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已30万亿美元/23万亿欧元(按欧元=美元),超过全球排名于纽约泛欧交易所之后的4家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总和,欧交所的总市值是香港证交所市值的3倍。日成交额约为1696亿美元/1132亿欧元。目前,在纽约泛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公司已超过4600家,来自55个国家。在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71家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超过6500支上市产品(截至2008年10月1日)的总市值是其它任何一家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倍以上。

与其它世界着名交易所比较,纽约泛欧交易所相对更侧重于科技企业、消费品企业、公共设施如水电供应企业和工业类企业。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虽有侧重,但任何行业均可上

市,没有行业限制。

欧洲交易所和纽约交易所的合并还为企业开辟了一条欧美两地快速上市通道。如果企业希望同时在欧洲和美国上市融资,可以通过纽约泛欧交易所快速通道直接形成两地挂牌。换言之,企业可以在美国上市文件的基础上,撰写一个比较简单的总结性文件便可以在欧洲交易所上市,从而实现两地双重上市的目标。

纽约泛欧交易所:是最多金砖国家公司上市的交易所:

相比与其他交易所,纽约泛欧证劵交易所从新兴市场国家吸引了更多国际企业在此上市。以2007年为例,金砖国家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看,在纽约泛欧证劵交易所上市的约为100家,市值3万亿美元,伦敦交易所市值约5千多亿美元,上市公司约30家,而纳斯达克交易所不足10家,市值不到1千亿。从日交易量来看,纽约泛欧交易所约为40亿美元,伦敦交易所约10亿美元,纳斯达克交易所约为20亿美元。

泛欧交易所主板(Euronext)主要指标(2008年上半年):主板上市公司数目:979家,市值总和:万亿欧元,平均融资额:亿欧元,融资规模区间:670万-16亿欧元。主板市场适合大、中、小型企业的欧盟监管市场。

泛欧交易所中小板块(创业板)主要指数(截止200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125,市值总和:53亿欧元,平均融资规模:930万欧元,融资规模区间:260万-3400万欧元,行业分布:所有行业。市盈率(中间值):14,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盈率有所下降,目前为8-9;买卖差价比率(中间值):3%,波动-360天(中间值)44%,每只股票分析员平均推荐53%。

2、纽约泛欧交易所优势

纽约泛欧交易所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流动性的证券交易所,为全球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提供最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纽约泛欧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并不苛刻,上市门槛低、上市周期短、公司治理要求比较宽松、上市及上市后维护成本较低。

通过跨国交易所的整合,纽约泛欧交易所为上市公司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进入欧盟经济区的通道,从而获得与欧盟消费者,以及欧洲投资基金面对面的机会。

一、泛欧交易所中小板块适合中小企业的交易所管理的市场。

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中国公司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在欧元区的知名度。欧元区是世界上GDP产值最高的经济区之一,是中国的重要生意伙伴。欧洲投资人持有大量的资金,非常乐意与增长型公司进行接洽。中国公司不但可以得到欧洲投资人的欢迎,同时也会吸引大量英国和美国的投资人。

二、获得全球最大资本来源的通道。

美国与欧洲是世界主要投资资本来源,欧元区国家主导欧洲的投资基金行业,82%的欧洲UCITS(欧洲资产管理市场),有关数据:美国万亿美元,欧元区万亿美元,日本万亿美元,亚洲新兴市场万亿美元,英国10万亿美元,其他西欧国家万亿美元。

三、为中国企业提供在金融危机下上市的新途径。

摆在有上市意图的企业家面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哪里上市不同的中介机构、专家学者、已上市企业老板及高管、以及政府官员的说法往往是众说纷纭。07-08年福建地区新上市的30家企业中有21家选择了境外上市,该21家企业清一色都是民营企业;9家选择境内上市的企业中,有近一半具有国资背景。由此可见,境外资本市场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尤其在06年下半年以及07年大部分时间国内A股股票估值呈直线上升之势期间,大部分福建民营企业家还是选择了境外上市,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融资效益明显。福建和浙江两省是我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他们的做法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具有现实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四、为中国企业开通了快速高效的上市通道。

国内资本市场目前出现了千军万马排队等待上市的局面,据说目前国内拟上市企业已超过万家,很难想象当前只有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国股市何时可扩容到一万家光排队等待证监会核准的时间就令人望而生畏,证监会及发审委的把关越来越严格已成趋势和不争的事实。而反观泛欧交易所相关规则,只要信息披露等方面符合要求,上市的成功率很高。

五、低费用。

上市费用是所有上市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国内上市,所需费用一般都在2000万人民币以上,当然,表面的费用并不高,但无形的费用要占相当高的比例,这笔不菲的上市费用成为中小企业上市的沉重负担,甚至使一些小企业濒于破产的边缘。在亚洲地区,香港和新加坡上市费用较低,香港创业板上市费用在1500万人民币以上,新加坡的初次上市费用在800万-1000万人民币之间,但仍高于泛欧交易所;在美国的上市费用高于泛欧交易所4倍。泛欧交易所的上市费用为60-70万欧元,如按1欧元=10元人民币计算,约为600-700万元人民币。上市费用一般因上市企业的不同服务要求而异,但一般约为60万欧元左右。上市以后,上市企业还要缴纳年度维持费,但额度很小,以创业板为例收,其收取费用的标准:根据12月31日市值的规模,760万欧元以内缴纳3050欧元,760万到3800万欧元缴纳0,2 %,7620万欧元以上缴纳0,15 %,三板即自由市场则不缴纳任何维持费。在香港,企业上市之后每年的维持费用,小公司要100多万港元,大公司需要两三百万港元。

六、时间短。

选择在泛欧交易所上市也免去了国内上市漫长的等待时间。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在国内上市,没有3-5年时间,要想上市是不可能的,即使等上几年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成功上市。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也要需等待1-3年(纳斯达克需1年至1年半)。而中国企业在泛欧交易所上市,只要材料齐全,可在3-5个月(最多不会超过6个月)挂牌上市。对税收及

财务方面不是太规范的民营企业而言,泛欧交易所上市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的管制相对宽松。税收和财务方面的规范性是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的软肋和心病。对于意图上市的企业家来说,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后如果换来企业无法上市的后果,损失和负面影响可能难以承受。

七、门槛低。

近几年,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呈上升趋势,如在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目前仅有一家中国企业上市)和香港等地(在亚洲,除香港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属于小作坊式股市,因为其盘子小,融资量有限。)。由于美国于2002年7月30日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大大提高了中国企业入市美国的门槛。最近,中国28家企业有幸上了创业板。但是,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相比而言,泛欧交易所更适合中国企业尤其民营中小企业入市,因为,一是欧洲发展股市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具有成熟、正规、透明和稳定的特点,其市场操作不受政府干预;二是其市场规则宽松,对经营业绩的要求是,3年中盈利8%-10%即可,但其发展态势必须是积极的,没有具体的营运资金要求,也无需高昂的公关费用。

3、近年中国企业登陆纽约泛欧交易所融资情况

截至2008年,已有44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和11家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

2007年,共有30家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融资近50亿美元。其中欧交所上市18家,美国12家。

2008年共有10家中国企业在欧交所上市,融资5亿欧元:

1. 世界艺术网。1月17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853万股,融资亿欧元,首日上市股票价格欧元,目前每股价位44欧元。

2. 中国超级节能公司。2月25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600万股,融资4998万欧元,首日上市股票价欧元,目前价位欧元。

3. 中国玉米油有限公司。3月25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4286264股,融资94 996 15欧元,首日上市股票欧元,目前价位欧元。

4. 华程房地产。4月8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1320万股,融资亿欧元,首日股票价欧元,目前价位欧元。

5. 中国光伏集团。8月14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5 094 028,融资60 109 530欧元,首日股票价欧元目前价位欧元。

6. 福建林业公司。10月7日挂牌上市,发行股票240万,融资3200万欧元,首日股票价欧元,目前价位欧元。

2008年在欧洲证劵交易所创业板市场通过私募方式上市的情况:

1. 中国玉米油:增资500万欧元,市值(2008年9月25日)87 825 549欧元。产业分类标准:食品行业。

2. 华程房产:增资500万欧元,产业分类标准:166 320 000欧元,产业分类标准:房地产控股和开发。

3. 东营光伏:增资512万欧元,市值(2008年9月25日)61 61 128 336欧元,产业分类标准:传统电力产业。

泛欧交易所的主板、二板、三板的上市条件:

上市要求

Euronext

主板

Alternext

二板

Marché Libre

三板

营业时间

三年

两年

无要求

盈利记录

无要求

无要求

无要求

审计报告1

三年

两年

两年(如果公司成立有两年)保荐人2

必需

必需

建议

AMF审批3

上市文件

需要

需要(公开发售4)

不需要(私募4)

需要(公开发售)

不需要(私募)

最低公众持股

不低于总发行股数的25%或不低于5%的相当于500万欧元的股票

50万欧元

(公开发售)

无要求

发行所需文件

招股说明书(Prospectus)

招股说明书(Prospectus)(公开发售)发行说明书(Offering Circular)

(私募)

公开发售时需要有招股说明书(Prospectus),私募时无要求,但建议有发行说明书(Offering Circular)

会计准则6

IFRS

IFRS或监管机构认可的通用会计准则

IFRS或监管机构认可的通用会计准则

财务披露

年报、半年报

年报

年报

其它披露

所有影响股价因素

所有影响股价因素

所有影响股价因素

披露方式

泛欧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

泛欧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

泛欧交易所网站和公司网站

股票交易时间

从9点到17点30或固定在10点30和16点

从9点到17点30

或固定在15点30

固定在15点

注释:

1 申请上市的公司应提交前3个或2个财务年度的审计报表。如果财务年度在挂牌上市之前的9个月已经结束,则该公司必须提交经审计的半年财务报表。

2 根据泛欧交易所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指定一个保荐人。保荐人在上市过程中一方面要向申请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要与泛欧交易所及监管机构联络,并与其他顾

问机构协调。保荐人通常是一家投资银行,且必须是泛欧交易所证券市场的成员。

3 拟申请上市的公司可以选择泛欧交易所四个成员市场所在国的任意一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也就是说可以选择法国、比利时、荷兰或葡萄牙的证券监管机构。上市文件被欧盟任意一国的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就等于得到了欧盟所有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

4 目前在泛欧交易所二板三板上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市的同时进行公开发售,出售原有股票或发售新股;另一种是挂牌上市而不进行任何公开发售。

5 以私募方式上二板的条件是要有5个以上机构投资人投最少500万欧元。机构投资人的定义为投5万欧元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6 泛欧交易所建议上市公司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如果上市公司的总部设在欧盟之外,泛欧交易所会要求公司的财务报告按照相关的监管机构认可的通用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

泛欧交易所的主板、二板、三板的上市和上市后费用

市场类型

上市费用

上市后年费

主板

UROLIST

证券监管机构AMF收取费用:筹集资金金额的% (最低1000欧元)

泛欧交易所收取费用:根据筹集资金金额的规模800万欧元以内0,5 %

00万到1550万欧元0,4 % 1550万到3100万欧元0,3 % 3100万到7700万欧元% 7700万欧元以上% 至少收取25000欧元

证券监管机构AMF收取费用:无

泛欧交易所收取费用:

根据12月31日市值的规模

00万欧元以内0,5 %

00万欧元到800万欧元%

00万欧元以上0,02 %

至少收取4600欧元

二板ALTERNEXT

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

证券监管机构AMF收取费用:筹集资金金额的% (最低1000欧元) 泛欧交易所收取费用:

根据筹集资金金额的规模

520万欧元以内5320欧元

520万到7620万欧元0,2 %

620万欧元以上0,15 %

证券监管机构AMF收取费用:无

泛欧交易所收取费用:

根据12月31日市值的规模

60万欧元以内3050欧元

60万到3800万欧元0,2 %

620万欧元以上0,15 %

三板

自由市场

MARCHE LIBRE

证券监管机构AMF收取费用:

筹集资金金额的% (最低1000欧元) 泛欧交易所收取费用:欧元+ 挂牌当天筹集资金金额的%

注明:除上市费用和年维持费即年费外,上市公司为保荐商即投资银行付费将是一笔最大费用,其具体数额根据各方面情况而定,根据不同服务项目而不同,法国有60多家上市投资银行,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无论与哪家银行合作,所需费用约60万欧元。

4、具体操作

上市企业应首先提交以下公司的中英文材料:

一、经过审核的三年(或两年,根据公司的情况而定)的账目史。

二、未来发展战略计划。

三、合作伙伴。

四、主要产品。

五、相关的法律文件,用演示稿形式介绍公司架构、领导人和主要活动情况。

提供上市材料的目的在于了解该企业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在确认具备上市条件后,上市企业或公司应派出工作小组到巴黎与上市协助机构谈判,一般情况下,协助机构有会计审计部门、律师事务所和保荐商三家。如上市企业同意,上述三家机构也可来人到该公司举行谈判上市事宜,但他们的全部费用应由上市企业承担。三方与企业谈判后,还要实地查看了解企业情况,四方达成上市协议后,签署合同,上市企业缴纳三分之一的上市费用,(上市费用分三次缴纳,全部费用应在挂牌上市前付清)。

对上市企业的要求:年营业额为5000万人民币,利润额10%即可。

各协助机构及上市企业公司的职责:

一、上市保荐商。评估上市前的业务计划,就上市申请过程和时间表联系纽约泛欧交易所创业板和监管机构,财务预测。业务尽职调查,组织过程,起草公开招股书或上市通函。

二、律师。根据规定,进行上市前的公司重组,法律尽职调查,起草公开招股书和上市通函;就公司治理、养老金及需要做出的变化提出建议;与投资银行、会计和其他顾问谈判聘书,谈判承销(或配售)协议,准备辅助文件,比如董事会会议纪要。

三、会计师。财务尽职调查,出具公开招股书中所附审计报告,一般性财会建议,在有些辖区内,审计师还必须向当地监管部门及公司提供认证。

四、投资银行。市场营销,竞价建档,分配,稳定定价。上市保荐商和投资银行通常是同一家机构,但其职能可由独立不同的机构来完成。

五、公司。实施公司重组,如需要实施公司治理变动;发行市场营销,就协助尽职调查搜集信息。

5、上市案例:

中国东营光伏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私募)

于2008年8月14日在巴黎泛欧交易所创业板(即二板)成功上市,总股本为5,094,28股,首轮融资512万欧元,发行价为欧元,上市时市值达到6010万欧元,上市首日收盘价欧元。

5月28日:审计师进场。

6月4日:卷商进场参观访问。

6月5日:律师进场尽职调查。

6月9日:签订各方协议。

6月30日:招股书初稿完成。

7月3-5日:预路演。

7月16日:审计师出具审计报告。

7月8-17日:正式路演。

7月30日:招股书终稿完成。

8月14日:公司正式挂牌上市。

6、中国林业上市情况(案例)

在全球股市普遍暴跌的大背景下,中国林业控股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7日在纽约泛欧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此次巴黎上市总共融资3200万欧元,上市首日股价曾一路上涨,最高涨到了18欧元,最后报收于欧元,市盈率16倍(从发行市盈率看,不同行业的市盈率相去甚远且不具有可比性。),经仲量联行西门评估,公司现有林地及生物资产价值为万欧元。目前股价股价为欧元

中国林业控股仅通过由原股东向合格投资者转让5万股股票(总股本250万,转让价格约13欧元/股)即达到在巴黎自由板上市的目的。泰宁南方林业在法国上市后立即获得三明市政府人民币100万元的奖励,可以预见,该公司在日后的发展中凭借巴黎资本平台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该公司的案例对中国的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中国林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2006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通过中国国家工商局审核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为730万美元。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一览表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一览表 (截至到: 2007 年 3 月 10 日共7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出处:美国世界企业上市融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一、NYSE—纽约证交所(共25家中国企业) 1、中芯国际(交易代码:SMI;地域:上海;行业:电子) 2、兖州煤业(交易代码:YZC;地域:山东;行业:煤炭采选) 3、广深铁路(交易代码:GSH;地域:广东行业:港口交通) 4、华能国际(交易代码:HNP;地域:北京;行业:电力热力) 5、中海油(交易代码:CEO;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6、上海石化(交易代码:SHI;地域:上海;行业:石油化工) 7、中国人寿(交易代码:LFC;地域:北京;行业:金融) 8、东方航空(交易代码:CEA;地域:北京;行业:港口交通)

9、南方航空(交易代码:ZNH;地域:广东;行业:港口交通) 10、中石化(交易代码:SNP;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11、中国联通(交易代码:CHU;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2、中国电信(交易代码:CHA;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3、中国网通(交易代码:CN;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4、中国移动(交易代码:CHL;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15、华晨汽车(交易代码:CBA;地域:辽宁;行业:汽车制造) 16、中国石油(交易代码:PTR;地域:北京;行业:石油化工) 17、中国资金(交易代码:CHN;地域:北京;行业:金融) 18、玉柴国际(交易代码:CYD;地域:广西;行业:汽车及配件)

19、中国铝业(交易代码:ACH;地域:北京;行业:金属) 20、飞鹤乳业(交易代码:ADY;地域:黑龙江;行业:生活消费品) 21、亚太卫星(交易代码:ATS;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22、亚洲卫星(交易代码:SAT;地域:北京;行业:通讯设备) 23、无锡尚德(交易代码:STP;地域:江苏;行业:电力热力) 24、新东方(交易代码:EDU;地域:北京;行业:教育) 25、深圳迈瑞(交易代码:MR;地域:广西;行业:医疗器械) 二.美国证交所——AMEX(共6家中国企业) 1、中国科兴(交易代码:SVA;地域:北京;行业:医药) 2、海南金盘(交易代码:JST;地域:海南;行业:机械材料) 3、天狮国际(交易代码:TBV;地域:北京;行业:医药)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中国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IPO数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5年4月末,NYSE和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合并,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1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证交所(NYSE Euronext)。

按地域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42% 16% 6% 其他 按行业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 医药互联网13% 3% 3%3%其他 二、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NASDAQ )股票市场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它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班级:05秋MBA学号:姓名:谢辉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伴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年度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总体上,2004年延续了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刮起的“红色旋风”,国外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企业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与最有潜质公司的代表,投资这些公司便可以间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因此很多中国企业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但是,回首2004年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与不安。 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111.51美元。在海外新上市数量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75%;在筹资额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59%。图1 说明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资本市场。国外的投资者与外资的投资银行也都迫不及待地关注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投资或者业务机会。 而反观国内证券市场,2004年深沪两市发行的98只新股共募资353.46亿元,约42.7亿美金,创下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的最低点,而同期海外IPO

的中国企业数量为84家,共筹集资金111.5亿美金,募集资金量约为国内的3倍。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2004年国内首发上市的公司数量大于海外新上市中国公司数量,但是中国公司海外新上市募集的资金量远远大于国内。这说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大多为大型企业,募集的资金量较大。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大型中国企业更倾向于到海外上市。这与国资委的支持态度、海外资本市场巨大的资金存量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融资渠道的进一步减少。自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来,很多过热行业得到了抑制,作为国内主要融资方式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幅缩减。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度进一步上升。由于国内上市的审批与时间上的难度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加上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由此走上海外上市之路。 尽管市场热盼多年的国内中小企业板在2004年中终于推出,但是由于上市的标准与主板完全相同,加之随后暴露出的新上市公司的种种丑闻,中小企业板并没有真正缓解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前不久,在询价制下的第一支新股华电国际开始招股,经过77家机构投资者的询价,其发行价最终定为 2.52元,发行市盈率约为14.8倍,与询价期间华电国际的H股价格相差无几。询价制的采用,使国内发行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削弱了国内证券市场在发行市盈率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上市的比较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上市的比较 一、国内上市的标准要求 (2) 二、海外上市的标准要求 (3) (一)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标准要求 (3) (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标准 (4) (三)纽约交易所上市的要求 (4) (四)伦敦交易所上市的标准 (5) 三、国内企业在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5) 四、目前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情况分析 (6) (一)、全球IPO遭遇“滑铁卢” (6) (二)、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发展趋势 (6) (三)、存在的困难 (7) 五、目前国内企业在境内上市情况分析 (7) (一)、从2006-2011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 (7) (二)、2006-2011年前三季度VE/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 (8) (三)、2011年前三季度VE/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 (9)

一、国内上市要求: (一)、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 条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主体资格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 司 经营年限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 以上(有限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 为股份公司可连续计算) 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有限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可连续计算) 盈利要求(1)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 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2)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3)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 算依据。(注:上述要求为选择性标准,符合 其中一条即可) 资产要求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 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股本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主营业务要求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发行人应当主营业务突出。同时,要求募集资 金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 创业板其他要求无1、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 依赖; 2、在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 求,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强化独立 董事履职和控 股股东责任; 3、要求保荐人对公司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 作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 4、要求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对招股说明书签署 确认意见; 5、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显要位置做出风 险提示,内容为“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 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业 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等特点, 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投资者应充 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 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6、不要求发行人编制招股说明书摘要。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导读:: 准则体系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 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 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 1。 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 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 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 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通过对 CNKI 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 733 篇上市公司,其中期刊论文 622篇,博士论文 0 篇,硕士论文 95 篇,会议论文 16 篇。 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 3 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见表 1)。 表 1 盈利模式相关文献检索情况另外,还有众多国内学者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集中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他们分别从券商的经营模式、企业战略、资源投入和企业竞争行为等来分析券商的盈利来源,盈利结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上市公司,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王开国,2003) 17。 吴晓求(2004) 18 认为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财富积累机制。 他提出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应该向服务盈利模式转变,从而带动

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分析

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概况 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年度统计数据,第一行是境内AB股上市公司数,总体呈现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下面我们可以看到B股上市数是在减少的,而相对的H股却是不断增长的。总体来看,外资在撤回而国内的资本外流在增多。 我们看到上面的统计数据似乎很小,这是因为国家统计局对境内外的定义是很严格的,所谓境外上市的公司,必须是注册地在国内而公司在海外上市。而我们素质的很多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他的注册地在国外的一个小岛,上市地点是美国,这样的情况是不予统计的。 下面我们对今年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从统计中我们可以得知今年第一季度一共有24家企业国内上市,12家在海外上市,分布于香港主板、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香港创业板三个海外市场。香港主板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市场的绝对主力,共有10家企业上市。 2016年第一季度海外上市的12家中国企业具体来看,,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3.3%和融资总额的95.2%;平均每家企

业融资额达21.87亿元,也为三个市场里最高。1家中国企业“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10.56亿元。1家中国企业“火岩控股”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0.43亿元。 下面来对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进行分析。 由于国内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最大去处是香港,和美国,所以我选了国内,香港和美国三个地点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看下大环境。 市场分析: 从市场条件看,香港和美国总体比国内更有优势。 下面我们进行各地方的上市政策分析。 先了解看看中国内陆主板的上市要求: 可以看到在国内上市对公司的股本和资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超过20%,看出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把控也是比较严苛的。 接着我们来看香港主板上市条件,香港主板主要是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所以他的上市条件也比较高,对比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发行人的市值超过40亿港元,可降低至10%,这个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在美国IPO上市流程: 一,选择中介机构 公司改制境外上市过程中涉及的中介机构及主要职责: 1、财务顾问。财务顾问是负责公司改制工作的总体协调机构,协助制订改制重组方案,负责与其他各中介机构和企业有关部门协调,是未来上市的辅导机构。 2、土地评估师。土地评估师负责协助办理土地权证,完成土地评估报告,负责土地评估报告的核准,协助取得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批复。 3、资产评估师。就资产评估问题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沟通,完成资产评估报告,与审计师对账,负责资产评估报告的核准。 4、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出具财务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公司筹备期间的财务审计报告,以及管理建议书,并就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5、境内外律师。负责法律尽职调查,出具国有股权管理法律意见书和股份公司设立法律意见书,协助企业就改制法律问题与监管机构沟通,并拟定公司章程,境外律师就是否符合境外上市地上市条件出具相关法律文书。 6、物业评估师。如要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话,按照香港交易所的要求,需要聘请有香港执行资格的物业评估师来对上市企业的物业(土地和房屋)进行评估,出具物业评估报告。 二,向境外证监会或交易所提出申请 企业在拿到国内监管机构准许上市的有关批文和律师出具的有关法律意见书后,即可向境外交易所提交第一次申请上市的材料。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 1,准备登记文件 根据美国《1933年证券法》企业发行证券必须进行注册登记,向SEC递交报告,披露与此次发行相关的信息,也就是提交注册登记说明书。注册登记说明书由两部分组成:招股书及注册说明书,正式招股书会注明注册的生效时间、发行时间、发行价和其他相关信息;但这时用于申报的是非正式招股书,用红墨印刷,俗称“红鲱鱼”(preliminary prospectus,初步招股书),提醒读者这是非正式皈本。其主要内容包括:封面、概要、公司、资金投向、 分配政策、股权摊薄、资本化、财务数据摘要、管理层的讨论、管理层及主要股东、法律诉讼、证券介绍、总结。 注册登记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承销费用、董事及管理层的酬金、公司未登记的证券、其最近交易情况及附件和财务报表目录。 2,填写各种表格 3,提交登记 4,修改报告 5,SEC复核。复核的目的是证明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恰当,一般以信件或电话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6,通过或中止命令 7,NASQ复核 三,路演及定价 1,路演及其作用 路演,英文为Road Show,是投资者与证券发行人在充分交流的条件下促进股票成功发行的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伴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标志着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年度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总体上,2004年延续了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刮起的“红色旋风”,国外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些企业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与最有潜质公司的代表,投资这些公司便可以间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因此很多中国企业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但是,回首2004年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与不安。 图1 2003年与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与筹资额比较 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美元。在海外新上市数量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75%;在筹资额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59%。图1说明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资本市场。国外的投资者与外资的投资银行也都迫不及待地关注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投资或者业务机会。 而反观国内证券市场,2004年深沪两市发行的98只新股共募资亿元,约亿美金,创下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的最低点,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数量为84家,共筹集资金亿美金,募集资金量约为国内的3倍。(见图2) 图2 2004年中国企业海内外IPO数目与筹资总额对比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doc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商务指南- 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993~1995年间,境外上市企业主要以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如青岛啤酒、上海、马鞍山、哈尔滨动力设备等。 第二阶段1997年前后,集中在航空、、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一批有代性的优质企业陆续在境外上市,如东方航空、华能电力、深高速、广深铁路、大唐发电等。 第三阶段1999年前后,赴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除了以石油、类为代表的特殊垄断行业的大企业外,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加入进来,如福建、新浪、搜狐、等以互联网、为特色的一批企业。第四阶段自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出现了新的趋势、新的浪潮,上市公司的构成、选择上市的地区、方式开始多元化。如2001年中海油的IPO(首次公开上市)、在美国借壳上市的浙江万向集团等。上市的企业中也括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企业。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 近年来,去境外上市融资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仅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包括小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企业已达到32家之多。由于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融资需求非常大,而国内融资渠道却不甚顺畅,同时境外上市具有诸多比较优势,比如资本市场多层次化,上市程序透明,上市制度健全等等,让企业在上市融资的同时,亦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上市融资的进程。 作为境外上市主体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采取特定的法律结构或者组织框架。由于不同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申请上市的条件和规则有不同的规定,中国企业(集团)的法律结构或组织框架未必符合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未必符合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和规则,因而欲求在美国证券市场顺利上市融资,上市则为必然。 此外,基于股票流通性、企业商业模式、市场拓展等因素的考量,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前,对企业法律结构作必要的重组亦甚为重要。 在详细介绍境内企业海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方案之前,先行了解一下现在国内外常用的各种企业并购重组方式或许会有所裨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换股式并购重组。意指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被并购公司)之间通过交换股票的方式完成并购重组。并购完成之后,只有并购公司存续,目标公司消失,其股票注销。目标公司的股东放弃原目标公司股票,换取并购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并且目标公

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欧洲上市流程、纽约泛欧交易所介绍 欧洲交易所于2000年9月以来,由法国巴黎证交所、荷兰阿姆斯特丹证交所、比利时布鲁塞尔证交所、葡萄牙里斯本证交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相继合并而成。2007年4月4日,由纽约交易所和欧洲证劵交易所合并而成纽约泛欧交易所(*泛欧交易所(Euronext)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牙里斯本的各个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立的,总部位于巴黎,在上述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纽约泛欧交易所是纽约证交所收购前者以后合并而成的*)。2008年10月1日,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完成对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收购。 目前纽约泛欧交易所有五个上市平台:欧洲交易所主板(Euronext)、欧洲交易所二板也称创业板或中小企业版(Alternext)、欧洲交易所三板或叫自由市场(Marché Libre)、纽约交易所主板(Nyse)、纽约交易所二板(Arca)。 纽约泛欧交易所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流动性的证券交易所,为全球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提供最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截止2008年6月底,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已30万亿美元/23万亿欧元(按欧元=1.34美元),超过全球排名于纽约泛欧交易所之后的4家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总和,欧交所的总市值是香港证交所市值的3倍。日成交额约为1696亿美元/1132亿欧元。目前,在纽约泛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公司已超过4600家,来自55个国家。在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71家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超过6500支上市产品(截至2008年10月1日)的总市值是其它任何一家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倍以上。 与其它世界着名交易所比较,纽约泛欧交易所相对更侧重于科技企业、消费品企业、公共设施如水电供应企业和工业类企业。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虽有侧重,但任何行业均可上

国内企业香港上市流程

国内企业香港上市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在香港上市的模式 H股模式红筹模式境外非国有企业 H股公司是指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并由内地政府机构或个人控制的公司。红筹公司是指在中 国内地以外地区注 册成立,并由中国 政府机构控制的公 指在中国内地以外 地区注册成立,并 由内地个人控制的 公司。通常通过返 程投资的方式将境 一、主板上市的主要条件

豁免:如申请人符合[市值/收入测试],能证明1)董事及管理层在申请人所属业务及行业拥有足够(至少三年)的令人满意的经营;2)最近一个经审计财年管理层大致维持不变,则交易所会考虑接受短于三年的营业记录 3、最低市值及公众持股量 ?市值≥2亿港元 ?不得低于5000万港元或发行股本总额的25%(以较高者为准) ?公众股东须至少300人 ?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众股东持有股数不得超过上市时公众持股量50% 注意:就上市时的预期市值超过一百亿港元的发行人而言,交易所在确信相关情况和条件下,可接受15%至25%的最低公众持股量 4、中国内地关于H股上市的规定(摘要) 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证监会1997年7月颁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创业板上市的主要条件 1、盈利/财务要求 ?无盈利或其他财务标准要求 ?上市时市值≥1亿港元 ?上市文件刊发之前两个财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2000万港元 2、营运记录和管理层 ?必须有二十四个月的活跃业务记录 ?管理层需要在近两年内维持不变;而拥有权和控制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维持不变 ?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于上市时必须最少合共持有申请人已发行股本的35% 豁免:如申请人符合某些要求(开采天然资源公司或新成立的工程项目公司),交易所会考虑接受十二个月的活跃业务记录 3、最低市值及公众持股量

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流程详解

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方式及流程详解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途径虽然非常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大类: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 一、境外直接上市 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即我们通常说的H股、N股、S股等。H股,是指中国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Hongkong第一个字“H”为名;N股,是指中国企业在约纽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New York第一个字“N”为名,同样S股是指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通常,境外直接上市都是采IPO(首次公开募集)方式进行。程序较为复杂,因为需经过境内、境外监管机构审批,成本较高,所聘请的中介机构也较多,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IPO有三大好处:公司股价能达到尽可能高的价格;公司可以获得较大的声誉,股票发行的范围更广。所以从公司长远的发展来看,境外直接上市应该是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 境外直接上市的主要困难在于是:国内法律与境外法律不同,对公司的管理、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要求也不同。进行境外直接上市的公司需通过与中介机构密切配合,探讨出能符合境内、境外法规及交易所要求的上市方案。 二、境外间接上市 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所以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即国内企业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股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 间接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买壳上市(反向收购)和造壳上市(SPAC“特殊目的并购投资公司)。其本质都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壳公司的方式,达到拿国内资产上市的目的,壳公司可以是已上市公司,也可以是拟上市公司。 间接上市的好处是成本较低,花费的时间较短,可以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 海外间接上市流程详解 2.1买壳上市(反向收购) 壳公司:是指一个没资产、没有负债的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业务的存在,但仍保持着上市公司的身份及资格;有的壳公司股票仍在市场上交易、有的已经

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名单

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名单 1、美国:纳斯达克(NASDAQ) 纳斯达克(NASDAQ)是指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是其英文缩写。相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严格的上市条件,Nasdaq一直以来被誉为“成长性公司的乐园”。其上市标准比其他全国性的交易市场更为宽松。对于规模稍小、缺乏深厚的营运历史和财力,尚不能达到全国交易市场的上市标准的外国公司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公司: 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盛大网络、侨兴电话、空中网、前程无忧、金融界、携程网、亚信科技、掌上灵通、UT斯达康、九城关贸、第九城市、北京科兴、华友世纪、汽车系统、太平洋商业、分众传媒、德信无线、百度、杨凌博迪森、美东生物、e龙、中国医疗、中国科技. TOM集团[已退市] 2、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英文: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缩写:NYSE 简称:纽约证交所 ), 是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2005年4月末,NYSE和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合并,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1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 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中国公司: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华能国际、吉林化工、上海石化、中国铝业、广深铁路、兖州煤业、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人寿、中芯国际、玉柴国际、中海油、中国移动. 3、新加坡: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就规模大小而言,新交所或许还无法媲美英美等传统大规模证券市场,但目前在新交所上市的300间左右的外国公司中,有124家中国企业,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因此从大环境来看,新交所的中国板块比美国和伦敦交易所大。新加坡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为中国优秀企业到新加坡融资打开大门。中国企业如果计划在海外上市,新加坡交易所便是很好的选择。 1 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公司: 八方电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8TELE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汉铭科技有限公司 ACE ACHIEVE INFOCOM LTD、进升 AGVA CORPORATION LTD、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ASA GROUP HOLDINGS LTD、亚洲创建控股有限公司 ASIA DEKOR HOLDINGS LTD、亚洲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ASIA ENVIRONMENT HOLDINGS LTD、亚洲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ASIA POWER CORP LTD、虎威集团 ASIA TIGER GROUP LTD、亚洲水务有限公司 ASIA WATER TECHNOLOGY、亚洲制药 ASIAPHARM GROUP LTD、辰通智能 AUTOMATED TOUCHSTONE MACHINES LTD、妍华控股 BEAUTY CHINA HOLDINGS LTD、金迪生物科技 BIO-TREAT TECHNOLOGY LTD、东明控股 BRIGHT ORIENT (HOLDING) LTD、营养集团 CELESTIAL NUTRIFOODS LTD、成冠集团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G TECHNOLOGIES HOLDINGS LTD、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AVIATION OIL CORP LTD、中国乳业集团 CHINA DAIRY GROUP LTD、中国安利兴有限公司 CHINA ENERSAVE LTD、CES有限公司 CHINA ENTERTAINMENT SPORTS LTD、中国时装 CHINA FASHION HOLDINGS LTD、中国软包装控股 CHINA FLEX IBLE PACKAGING HOLDINGS LTD、中国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CHINA FOOD INDUSTRIES LTD、华地控股有限公司 CHINA GREAT LAND HOLDINGS LT CHINA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TD、招商局亚太D、中翔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相关法律法规汇编.doc

国内公司境外上市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目录 1、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2) 2、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审批程序的函 (2) 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 (4) 4、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 (8)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 (38) 6、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 (39) 7、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43) 8、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若干问题的通知 (46) 9、关于境外上市公司进一步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若干意见 (48) 10、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 (52) 11、关于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54) 12、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55) 13、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57) 14、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59)

1、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存在的问题的报告 (证监会1993年4月9日) 国务院证券委: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国发〔1992〕68号文)公布以来,一些境内企业未经批准自行联系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一些单位和个人还组织研讨会,鼓动和引导企业通过在境外成立控股公司等途径,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我们认为,这些作法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应加以制止。 境内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境内企业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包括到境外公开发行B股的形式); 2、境内企业利用境外设立的公司的名义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 3、境内上市的公司到境外的交易所上市交易; 4、境内上市的公司在境外发行存券证(DR)或者股票的其它派生形式。 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防止境内企业一哄而上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避免国有资产产权受到侵害,保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对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必须加强统一管理,按照国务院国发〔1992〕68号文关于"选择若干家企业到海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必须在证券委统一安排下,并经证券委审批,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其是"的规定严格审批。 为此,建议再次重申:今后凡是企业采取上述方式到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均应事先报证券委审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获得批准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企业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管。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关于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审批程序的函 (1994年2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香港证监会:

中国企业美国直接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美国直接上市流程 中国企业若想在美国的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开发售,首先需要得到“中国证监会”(CSRC)的批准。作为首次上市过程的第一步,企业应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进行上市方案决策;第二步是组建一个承销团,应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构成;第三步,编制公开说明书。该公开说明书包括“非财报部分”和“财报部分”。“财报部分”可采取两种表达方式编制。第一种为最近三年度直接依据 美国一般会计原则编制,第二种为最近三年度依据中国会计原则编制。然后企业要找有经验的印刷商来印制公开说明书,呈送美国证监会复核;第四步,拟定其他文件及协议。包括复核承销协议,讨论会计告慰信的内容、补充完善公开说明书内容等;第五步,回复美国证监会的问题并修改公开说明书,并将修改后的公开说明书,连同对问题的答复函送交证监会再次复核。当证监会对公开说明书完全无意见时,会出示无询问意见信。第六步,巡回路演和正式挂牌。公司正式向证监会申请上市审核,募股说明书经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股票交易所审阅和批准后,企业应散发募股说明书草案,印刷正式文本,签定证券承销协议。完成路演说明,接获美国证监会的核准通知,即可开始进行股票的最后定价。此时,公司与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律师再次进行实审,会计师另外针对即将出具的告慰信内容,对公司的财务会计资讯进行复核,并应承销商的要求在定价日出具告慰信。挂牌日当天,所有法律文件签署完成,会计师出具更新告慰信,公司发行股票,收齐股票,并公告上市事项。至此,上市过程终告完成。

OTCBB反向兼并上市流程 注:8-K文件:是公司用来在季报(10—Q)和年报(10—K)间隙,向SEC (证监会)披露有关公司一些重大事项的信息文件。在美上市公司必须通过8—K 披露,包括公司控制权变更、更换外部会计师、破产清算、董事辞职、财政年度划分变动、重大协议的终止、证交所的退市通知、重新调整财务报表、董事及管理人员的辞职和任命、公司章程变更以及财政年度调整等22项信息内容。 第一步,企业几上市顾问公司提供初步信息,包括公司概要材料,运营计划 方案,财务报告(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三年的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第二步,上市顾问公司对企业提供的书面文件进行核审认可后,与企业签定相关服务协议;第三步,由上市顾问公司向企业推荐适合企业的壳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第四步,由上市顾问公司协助企业与壳公司签定意向书并向壳公司支付定金;第五步,企业确定董事会成员,提供详细尽职调信息;第六步,企业起草意向新闻简报及8—K;第七步,由上市顾问公司向壳公司报送8—K,并公布合 并意愿;第八步,上市顾问公司审阅企业提供的尽职调查信息,起草股份交换协议,并向企业提供壳公司的尽职调查信息;第九步,企业审阅壳公司尽职调查信息,协商签署股份交换协议书,起草反向兼并新闻简报及另一个8—K;第十步,上市顾问公司协助企业与壳公司签署股份交换协议书,报送8—K文件并完成新闻发布;第十一步,上市顾问公司协助企业向SEC报送公司控制权变更文件、新董事会成员与股东及审计师;第十二步,上市顾问公司协助企业更改壳公司名称获得新交易代码;第十三步,护盘-卖出股标-募集资金。

中国企业如何选择境内外上市

中国企业如何选择境内外上市 金蝶咨询 王文军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率先反弹,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中国政府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经济政策之下,中国企业上市热潮又澎湃而起。试图从分析境内外上市利与弊及其背后动因以及上市条件的对比, 为中国企业选择境内外上市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分析 中国企业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存在不畅问题而束缚发展的脚步,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梦想一直受到制约。中国众多企业将融资愿望的目光投向了国外发展历史悠久,法律法规健全,监管体系完善,资本体量较大,上市手续较为简单便捷的海外资本市场。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利于企业融资的好处在于: 大幅度降低相对于国内上市辅导期时间,并由于海外市场的资本体量和对中国发展的预期,市场估值较高,有利于中国企业对上市的融资预期; 海外上市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从而带动中国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的品牌和知名度,并为企业获取发展的海外资源带来便利,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海外的创业板准入门槛相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版的门槛要低一些,使企业较为容易获得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资格。 选择中国境内上市的分析 中国国内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对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需要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中国政府对其发展极为重视,先后颁布了多个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逐步完善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中国境内上市运作越来越规范,成为了中国企业看好的最佳融资方式。中国企业一般通过股份改革,向证监会申请上市的步骤来完成,即可以从国内资本二级市场募集充足的快速扩大规模的资金,又不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负债压力。 选择在中国境内上市的企业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的优势: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程序》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程序 我国企业大多不具有海外上市的经验,特别是存在国有股权成分的企业,以及对海外上市要求比较强烈和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如何顺利通过国资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审批,如何设计完善的海外上市框架,直接决定企业上市进度和成功率。 (因此建议,选择中介机构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务顾问和律师,一般来说,企业海外上市的每个步骤都必须有律师来把关。高水平的律师不但精通法律,还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和其他国家的同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中国公司直接到海外上市 即内地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在境外上市。中国内地的企业法人通过在香港首次发行股票(简称H 股),或者在纽约首次发行股票(简称N股),或者在新加坡首次发行股票(简称S股)的方式直接在境外获得上市的方式。 例如:根据中美两国达成的证券监管备忘录,公司在美国上市须拥有在中国有执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也就意味着,公司必须取得国内主管部门的法律认可。 中国企业要在海外上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要把企业改造为合乎公司法规定的股份制公司。 第二召集专业人员,包括证券商、律师、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金融界人士、公关宣传专家等,组成上市筹备班子。同时开始宣传工作。 第三审查公司账目,全面调查企业情况。 第四写招股说明书,向中国证监会提出海外上市申请。 第五向外汇管理机构提出海外上市外汇帐号申请。

第六向海外证券管理机构申请批准上市,同时与证券商签订承销协议。 第七向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推销股票。海外上市筹资面向的是全世界,但主要的对象是欧美等地。 拟到境外上市公司需要提供的基础资料: 1.公司资质资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经营许可证; 2.公司资产状况:总资产、负债、净资产总值(动产、不动产); 3.公司前3或前1 年度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4.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会计事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 报告 5.公司介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主营业务、规模、上市融资资金投向等; 6.公司管理团队、技术力量。 7.其它有关资料。 第二种是将注册地和发行人"改头换面"后在海外上市 包括四种具体形式: 1、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形式)。中国大陆之外的法人公司或其他股权关联公司直接或间接享有中国大陆企业的股权权益或者资产权利,并且在中国境外直接上市的方式, 2、境外买壳上市或反向兼并中国大陆或大陆之外的企业法人。在香港市场买壳上市案例如中信泰富,在新加坡市场买壳上市案例如浙江金义,北美特别是加拿大市场一般采用反向收购(RTO)的方式实现挂牌上市。 以上两种方式,自2006年8月9日,商务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证监会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公布,于9月8日起施行。据了解几十家申报跨境收购的申请被搁置,至今只有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一家公司通过跨境收购实现海外上市,致使“红筹上市”的模式宣告阶段性终结。按照规定,国内企业红筹上市除了在一年内要成功上市外,还要经过商务部和证监会的审批。新规第四章的第三节“对于特殊目的公司(红筹上市所必需设立的实际拥有境内公司在境外上市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的特别规定”内容是特殊目的公司以股权并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