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复习

物联网复习
物联网复习

物联网作业

第一部分概述

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画出物联网的四层模型图,并简要说明每一层的作用。

综合应用层:实现物物互联。

管理服务层: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网络构建层:把感知识别层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

感知识别层:感知识别时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

第二部分感知识别

1.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哪些

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

2.条形码的扫描识读原理如图1所示,简述工作原理。

图1条形码的扫描识读原理

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条形码反射后,反射光射入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化器上,光电转化器将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条形码扫描器的放大电路增强后,再送到整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译码器通过测量脉冲数字信号“0”、“1”的数目

来判别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电信号持续的时间长短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最后根据对应的编码规则将条形符号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与字符等信息。

3. RFID的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说明RFID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图2 RFID的体系架构

一般而言,RFID系统由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首先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标签接收到信号后发射内部存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再通过天线接收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最后,阅读器将识别结果发回主机。

4.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器件和基本电路组成。无线传感节点不仅包括传感器部件,还集成了微型处理器、无线通信芯片和供能装置,能够对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网络传输。

5.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现代传感器有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三化”特点。

6.在设计传感器的硬件平台与软件程序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鲁棒性。

7.图3显示了从源节点A到目的节点B的三条路径,图中标识了每条链路的收包率(假设链路反向的收包率dr均为1),计算每一条路径的ETX,并说明哪条路径代价最小。

图3 关于ETX指标的例子

(1)A->B:由于链路发送成功率为,即成功传输一个数据包会引起10次传输。因此

ETX A->B=10

(2)A->C->B:在链路A->C上会引起次传输,在链路C->B上也会引起次传输。因此

ETX A->C->B=+=。

(3)A->D->E->B:在链路A->D、D->E、E->B均会引起次传输。因此。ETX A->D->E->B=。

由此可见,路径A->C->B是三条路径中ETX最小的路径。

8.典型的定位系统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

GPS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在室外使用,精度高,定位速度慢。

蜂窝基站定位:精度低,定位速度快。

室内精确定位:成本低,精度较高。

9.浅谈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面临的新挑战与发展前景。

由于各种设备的异构性,如何应对这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下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大规模应用,将成为新的挑战。

基于位置的服务。

10.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英文全称及中文含义。

(1)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无线射频识别(2)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集成电路卡(3)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无线传感器网络(4)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5)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简易信息聚合

(6)AP access point 接入点

第三部分网络构建

1.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及每一代移动通信的特点。

1G:主要用于提供模拟语音服务,容量有限、保密性差、抗干扰性差、无数据业务、无自动漫游。

2G:基于数字制式,不仅能够进行传统的语音通信,收发文字短信和各种多媒体短信,还可以支持一些无线应用协议。

3G:有更宽的带宽,能提供覆盖全球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4G:有比3G更高的网络吞吐量,更低的网络时延,并且支持多种QoS等级。

5G:绝大多数消费产品、工业品、物流等都可以与网络连接,海量“物体”将实现无线联网。还将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社会充分物联化和智能化。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应用。

3.简述无线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

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基站。

4.简述无线连接的特点。

信号强度衰减、非视线传输、同频信号干扰、多径传播干扰、隐藏终端问题。

5.WiFi、ZigBee各采用什么协议

IEEE 、IEEE 。

6.简述架构。

由一个基站和多个无线网络用户组成的基本服务组。

7.简述CSMA/CA协议。RTS帧和CTS帧的作用。

CSMA是指用户在发送数据之前先监听信道,如果信道被占用,则不发送数据。CSMA/CA是指即使侦听到信道为空,为了避免冲突,仍然等待一小段随机时间后再发送数据帧。

1、为传输端提供信道的使用权;

2、防止其他用户在传输端发送数据和接受

确认帧的这段时间内进行传输。

8.简述ZigBee的特点及协议栈。

低功耗、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

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网络层、网络层以上。

9.什么是60GHz毫米波通信简述其优缺点。

60GHz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信载波为60GHz附近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

优点:丰富的频谱资源、高传输速率、高方向性、安全性、波长短。

缺点:信号快速衰减,通信距离短、方向集中,覆盖范围受影响、穿透性差,易被阻隔。

10.简述Li-Fi 的产生背景及优缺点。

由于成本问题,有限的wi-fi热点使得无线网络只能覆盖部分区域。而且一些射频无线通信敏感区域,如飞机上、矿井中,都不适宜使用wi-fi。利用射频信号的wi-fi本质上就有无线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当服务设备过多时,上网速度也会变得很慢。

优点:丰富的频谱资源、低成本、安全性、无电磁辐射、无电磁干扰。

缺点:易被遮挡、光源间断问题、频繁切换、环境干扰、用户友好的反向通信。

11.什么是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列举典型代表。

远距离、低功耗、低带宽的协议。远距离通信、窄带物联网。

12. 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英文全称及中文含义。

(1)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2)IP Internet Protoco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3)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无线局域网(5)Li-Fi LightFidelity 可见光无线通信(6)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7)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8)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带码分多址

(9)TDMA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10)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分多址(11)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12)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技术

(13)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14)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多入多出技术(15)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时分双工(16)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频分双工

(17) 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第四部分管理服务

1.简述大数据的“4V”特点。

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

3.简述三种网络存储结构及特点。

直接附加存储:在存储设备和主机总线适配器之间不存在其他网络设备。

网络附加存储: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

存储区域网络:存储共享、建设费用昂贵。

4.什么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选址一般考虑哪些因素

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

(1)是否能够获取大量且廉价的电能;

(2)是否有利于获取风能、水力等低碳电能;

(3)是否靠近较大型水源,为降温设备提供便利;

(4)是否有较大面积的空地,从而在数据中心和邻近公路之间提供缓冲地带,提高数据中心的保密性;

(5)与其他数据中心的距离,是否保证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互联;

(6)是否有税收优惠。

5.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为整个计算机行业提供哪三个层次的服务

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

6.什么是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带来了哪些好处

以软件的形式在真实的物理主机之上提供应用程序能够赖以运行的虚拟机。虚拟化使用软件的方法重新定义划分IT资源,可以实现IT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提高IT资源利用率,使IT资源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于各行各业中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

7.网络信息安全的一般性指标有哪些

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

8.RFID安全的现状如何有哪些主要安全和隐私隐患

安全现状十分严峻。窃听、中间人攻击、欺骗、克隆、重放、物理破解、篡改信息、拒绝服务攻击、RFID病毒、其他。

9.简述典型的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灭活”:杀死标签,使标签丧失功能,从而标签不会响应攻击者的扫描。法拉第网罩:屏蔽电磁波,外部信号和内部信号都无法穿过法拉第网罩。

主动干扰:主动广播无线信号来阻止或者破坏RFID阅读器的读取。

阻止标签:通过特殊的标签碰撞算法来阻止非授权的阅读器读取那些阻止标签预定保护的标签。

10.什么是位置隐私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有哪些

用户对自己位置信息的掌控能力。制度约束、隐私方针、身份匿名、数据混淆。

11.如何面对安全和隐私挑战

可用性与安全性的统一、与其他技术结合解决安全问题、法律法规的完善。

第五部分综合应用

1.什么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中应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有哪些典型应用

2.物流的发展历程如何智能物流运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

3.什么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中应用了哪些物联网技术

4.无线传感网监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论文

物联网 摘要: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传感网于1999年最先被提出,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随后引申为物联网这一概念,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国内3G发展、二维码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在物联网的出现基础之上将有空前的发展前景,为全世界信息产业带来又一次跨越式的产业变格,前景广阔,趋势诱人。中国当前发展物联网的时机已成熟,在一些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这将为以后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协议、信息交换、智能识别。 英文翻译: "Internet of Things " concept "networking Internet concept", on the basis of its client extend and expand to any goods and goods betwee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 network concept. Its definition is: throug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nfrared sensor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laser scanner information such as sensing device, as agreed protocols that have any goods and Internet connectio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location,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concept. Content networking (that) the word of Internet at home and abroad, generally accepted is MIT professor Ashton Auto - ID center in 1999 when the earliest research RFID brought out. In 2005 the international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联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技术高速发展,201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87亿个,超过了拥有80亿个连接数的个人用户。当前,全球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而中国作为全球物联网技术最大的输出国,相关专利申请涉及了窄带物联网技术各个层面,基本覆盖了物联网技术创新各环节,物联网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物联网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5243件,与2016年的7872相比下降2629件,随着中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预计专利申请数量将有所回升。 该物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446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33.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18%;流动资金929.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8147.00万元,总成本费用6178.73万元,税金及附加84.60万元,利润总额1968.27万元,利税总额2324.36万元,税后净利润1476.2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48.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10%,投资利税率52.08%,投资回报率33.08%,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提供就业职位140个。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

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广泛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成为国家战略。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专业班级:物联网141 学生姓名:周钟婷 指导教师:李生好 设计时间:——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1.显示器件:引领TFT-LC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致力于加快AMOLED、柔性显示、增强 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型显示器件及薄膜传感器件的进步。 2.智慧系统: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在显示、人 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优势,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屏联、智慧车联、智慧能源四大物联网解决方案。 3.智慧健康服务:将显示技术、信息技术与医学、生命科技跨界结合,发展信息医学, 提供物联网智慧健康产品及服务。 教学团队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2) 第二章显示器件事业技术应用 (2) 第三章智慧系统事业技术应用 (2) 智能制造 (2) 智慧屏联 (2) 智慧能源 (2) 智慧车联 (3) 第四章智慧健康服务事业技术应用.................... .. (3) 第五章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 . (3) 计算机博弈的困难................... .. (3) 机器翻译所面临的问题................... . (4) 自动定理证明和GPS的局限.......... (4) 模式识别的困惑 (5) 第六章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5) 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5) 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大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摘要:(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用于、和扩展人的的理论、

物联网系统技术方案

物联网系统技术方案 南京绛门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目录 一.前言 (4) 1.1.建设背景 (4) 1.2.设计原则 (4) 1.3.系统分析 (5) 系统说明 (5) 运行环境与开发模式的选择 (5) 可行性分析 (7) 四大特点 (8) 二.解决方案 (8) 2.1.总体方案设计 (8) 系统框架结构 (8) 总体系统架构 (10) 系统组网图 (11) 物理组网图 (12) 系统总体功能构架 (12) 2.2.应用层功能需求详细设计 (12) 登陆 (12) 采集设备管理 (13) 监控管理 (14)

告警管理 (15) 统计分析 (15) 系统管理 (16) 2.3.基础层功能设计 (16) 身份认证 (16) 账户管理 (17) 权限管理 (17) 提醒机制 (17) 日志管理 (17) 三.关键性技术 (18) 3.1.系统技术架构方面的技术路线 (18) 3.2.Mysql集群部署 (19) 3.3.Nginx负载均衡 (20) 3.4.地图接口/工作流引擎集成/报表工具 (21) 四.性能配置 (21) 4.1.业务指标 (21) 4.2.性能指标 (22) 五.软硬件配置清单 (22) 5.1.软件方案 (22) 5.2.硬件方案 (23)

六.项目资金预估 (24) 七.项目实际计划 (24) 一. 前言 1.1.建设背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1.2.设计原则 1、基础性和整体性 整个系统的各种软件应符合国际、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2、技术的先进、实用性 目前技术发展迅速,本系统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性,在采用的技术方面应体现先进、实用,才能确保本项目建设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技术不落后。 由于此项目是工程建设项目,不是科研项目,所以使用先进技术并不能使用未经验证的、不成熟的技术和概念,而是以先进的、成功的理念为核心的成熟技术的组合。 3、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开放的结构意味着通信协议的开放和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和共享。通信协议开放,系统接口透明,便于与其它系统组网,实现系统的集成与资源共享;数据与数据

对物联网的认识[总结]

对物联网的认识[总结] 我对物联网的认识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一项标志的物联网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便捷。曾经那些例如电脑自动种田浇水、自动喷洒农药与化肥等等梦想现在都一步步成为现实。这些变化都有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 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物联网典型应用的逐步展开,国内物联网最有可能的 发展演进路线是标准化工作取得快速进步,典型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最可能从防人侵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移动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物流监控平台、汽车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应用等开始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关键技术逐渐成熟,管理机制得到规范,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同步推进,商业模式借助应用成本降低等而合理化,信息无障碍取得阶段性成果,最后到理想的物联网状态网内不同对象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便捷、高效、安全、低成本、自主式或智能化的特点,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国内的物联网将从“感知中国”开始,但“感知”只是第一步,其目的还在于感知后信息的应用,因此,“智慧中国”应是国内物联网下一阶段更适宜的发展目标。应用需求总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建立人与物理环境间便捷联系的需求就是未来物联网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环境的“智能化’体现了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本质,也是物联网的基本内涵。 物联网技术现在依旧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更加明显的感知到物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汽车自动辨别车主是否喝 酒、不用医生亲临即可诊断并对症下药、当你开车到家时仓库门自动打开,离开家后房屋自动关闭窗门切断电源,诸如此类的事例将会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生活,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 结课论文

物联网与自动控制 姓名:张晨旗 班级:自动化1102班学号:11212051

物联网与控制系统(自动化) 摘要: 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谈一下物联网在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环节)方面的应用。 概念: 1)、自动化专业简介: 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 2)、物联网: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3)、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是一脉相承 从“管理、控制、智能”的角度来看,其实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是一脉相承的,工业自动化包含采集、传输、计算等环节,而物联网是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慧处理,两者是相通的。物联网只是更加强调无线、海量采访及智能计算。从物联网需要的产业链的角度看,物联网所需要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属于其上游技术和产业,而下游则是物联网的应用问题。 应用: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屋(Wise House,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 )、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物联网设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物联网设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物联网设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自2008年50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仅15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1.7%。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2017年达11500亿元, 自2011年起进一步加速,2009-2017年均复合增速达26.9%,我国物联网 发展速度较全球平均水平更快。 该物联网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6967.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55.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43%;流动资金1712.06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4.57%。 达产年营业收入116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9135.25万元,税金及附 加117.20万元,利润总额2528.75万元,利税总额2994.74万元,税后净 利润1896.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98.1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6.29%,投资利税率42.98%,投资回报率27.22%,全部投资回收期5.17年,提供就业职位224个。 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 ......

物联网设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完整版)浅谈对物联网的认识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二、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不胜举,下面只简述几个比较典型的范例来展望物联网的应用。? 将传感器嵌入到家人的手表里,即使您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体征。用这种方法,医生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病人的体征,为病人诊断看病。? 超市里销售的禽肉蛋奶,在包装上嵌入微型感应器,顾客只需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食品的产地和转运、加工的时间地点,甚至还能显示加工环境的照片,是否绿色安全,一目了然。? 如果在汽车和汽车钥匙上都植入微型感应器,酒后驾车现象就可能被杜绝。当喝了酒的司机掏出汽车钥匙时,钥匙能通过气味感应器察觉到酒气,并通过无线信号通知汽车“不要发动”,汽车会自动熄火,并能够“命令”司机的手机给其亲友发短信,通知他们司机所在的位置,请亲友来处理。?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其中,RFID也被公认为是物联网的构建基础和核心。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专家认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物体标识、体系架构、通信和网络、安全和隐私、服务发现和搜索、软硬件、能量获取和存储、设备微型小型化、标准。?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引言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二.物联网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射频识别)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如美国把它当成重振经济的法宝,所以非常重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美国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把ICT技术充分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例如电网、交通(铁路、公路、市内交通)等相关的物体上。并利用网络和设备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把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物联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物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三章产业分析预测 第四章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说明 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 第七章工艺概述 第八章环境保护可行性 第九章生产安全保护 第十章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第十一章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投资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估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独立核算、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趋势,项目承办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核算、库存到售后服务的物流电子网络管理系统,使项目承办单位与全国各销售区域形成信息互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为项目承办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

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部绩效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对研发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0.89万元,同比增长22. 81%(707.7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物联网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553.5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25%。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04.7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4.46万元,增长率23.75%;实现净利润603.5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1.67万元,增长率20.26%。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单位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万元3810.8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3553.56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3.25%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2.8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707.79 利润总额万元804.72 利润总额增长率23.75% 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54.46

物联网的初步认识

物联网的初步认识 前言 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相关国家正在试图通过“物联网”走出经济的泥沼。 2009年12月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北大中国企业家班十周年庆典活动,共同分享了知名企业家。深圳九九加一实业公司董事长林立人先生题为“企业家触角伸向物联网带来的机遇”分享物联网产业前所未有的蓝图,以创造创业板上市为目标。林立人解释道,比互联网更具前景的物联网浪潮已经到来,必须提早准备、努力抓住第三次信息化的机遇。 一、定义及相关内容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论文

《 物联网技术导论》 应用设计报 告 __基于ZigBee技术的教室座位查询系 统 基于ZigBee技术的教室座位查询系统摘要:为改变高校大学生“自习难”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教室座位查询系统。该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实现压力信号的采集和传输,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即时采集教室情况并把信息通过协议转接移动网络发到手机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自习教室人数,节省大量时间。该系统操作简单,在各类高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自习室座位查询 ZigBee无线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移动网络 或许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为找自习室而焦头烂额,有时走遍整个校园都无功而返,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回宿舍。既浪费时间,

又浪费精力,还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降。“自习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自习室座位查询问题已迫在眉睫。 通过智能实时的教室资源管理平台,同学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在线查询自习教室,随时得知此教室目前有没有课,自习人数有多少以及有无空座位,让学生在宿舍就可以轻松掌握全校所有教室的情况,就近安排今晚去哪上自习,提高教室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便捷度。 一、作品设计目标 本文为解决高校大学生“自习难”问题,提出的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自习教室座位查询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由多个无线压力传感器节点和一个中心节点构成。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查询全校没有课程的空教室用以自习,不用亲自跑到教室门口查看纸质课表,提高教室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习效率。 二、相关现状分析 在国内,很多高校类似产品都已投入使用,以下是部分高校使用类似的系统及其特点: 表1 部分高校自习室查询系统 高校系统功能特点 清华大学自习室查询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库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自习室查询; 短信课表 基于互联网平台 数据库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东北电力大学查课程时间、地点; 查询空闲教室; 查个人课表 数据库技术 触摸屏一体终端机 北京交通大学教室使用状况查询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库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多媒体教室查询不详

【报告】农业物联网可行性报告

【关键字】报告 【引言】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农业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在这背后,则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再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路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物联网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依靠网络技术,物联网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1000亿元左右的产值,它已经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 【目录】 第一部分农业物联网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农业物联网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 (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五)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物联网认知实习报告

武汉工商学院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__卢远航_____________ 学号:__15406003___________ 班级:__15物联本一________ 指导教师:金虎 学院:__信息工程学____ ____ 专业:__物联网信息工程_ ___ 层次:__本科__ ________ 年级:__15级_______ _______ 实习名称:__认知实习___________ 实习时间: 2016.5.12-2016.5.13_ 2016年 05月 15日

武汉工商学院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 让学生了解行业软件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岗位分工等; 2. 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技术及其应用有直观的认识; 3. 让学生了解行业对产品的需求、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以使学生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有更好的认识。 实习时间2016.5.12日-2016.5.13日 实习单位中软国际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实习地点武汉光谷软件园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应较为详细地记录实习的具体过程,重点记录具体操作或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字数应在1000字以上,其中毕业实习应在2000字以上;本页不够可附页。)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从此次认知实习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我们也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习和得到的知识与见识,让我们明白了:读书和工作实践中所需所用的的实践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样了解了软件行业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职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了解一个大型的软件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岗位分工等。同时还加强了对本专业、技术及其应用的认知与了解,让我明白了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我们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只有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知识,了解社会所需人才,具有何样技能,才能为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本次实习任务 1.参观武汉光谷软件园软件企业。 2.听取“基于互联网行业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 3.进行IT行业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指导交流。 4.收集、分析当前IT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实习企业概括 中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54。中软国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从IT咨询服务、IT技术服务、IT外包服务到IT培训的“端到端”软件及信息服务,涉及政府、制造、金融、电信与高科技等主要信息技术行业。公司服务遍布全球包括大陆地区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大连、西安,美国普林斯顿和西雅图,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在内的25个城市,员工逾一万五千人,2011年公司服务性收入达19.6亿人民币,自2003年创业板上市以来,公司服务性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5%。“创造、分享,共成长”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创造”是核心,是源泉,“创造”社会价

物联网论文

物联网论文 本学期我们电信12301班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物联网》,什么是物联网?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物联网,揭开神秘的面纱。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形成网络,所以对于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因此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3、要有CPU;4、要有操作系统;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对物联网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来认识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2]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8]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一、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1.1 物联网发展背景 物联网发展速度日益迅速,我们在密切关注其发展的时候,需要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使其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1.1 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近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一路下滑,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中国复兴的一次关键历史性机遇,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思考,并为之努力奋斗。表1-1 列出世界现代化前言过程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其中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是一种预测。 表1-1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 2009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指出:眼下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这一重要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根据经济长波理论,每一次的经济低谷必定会催生出某些新的技术,而这种技术

一定是可以为绝大多数工业产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使用价值,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和高额的产业投资,以触动新经济周期的形成。1857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过去的十几年间,互联网技术取得巨大成功。目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又不得不面临紧迫的选择,物联网技术成为推动下一个经济增长的特别重要推手。 2、前瞻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图景,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近三十亿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历史进程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和尖锐,按照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沿袭少数国家以攫取世界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求强烈呼唤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3、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 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 余年,而技术革命的周期也日渐缩短,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凸显,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现。 与此相应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对21 世纪上半叶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总体判断时表示:信息科技正在进入全民普及阶段,信息技术惠及大众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21 世纪上半叶,将兴起一场新的信息科学革命,其结果可能导致21 世纪下半叶新的技术革命。李国杰表示:?目前的信息科学只相当于1905 年以前的理论物理研究,信息科学还处在伽利略时代。20 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0 年信息科学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同样,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大量日常工作可能会导致产生新的数学。如同望远镜促进天文学、显微镜促进医学发展一样,数字计算机的发明,特别是近20 年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对物联网的认识和专业学习计划

对物联网的认识和专业学习计划 ### 摘要: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在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开发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物联网、认识、学习 一、引言 “物联网”对曾经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名词,然而,随着专业上的接触、了解,逐渐对其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自己的查阅,我对物联网的兴趣越来越大,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学好这专业,便自我收集、整理、归纳了一下自己的认识、学习计划。 二、对物联网的认识 1、定义 物联网智库研究了几个物联网的定义,发现这些定义,大多数是为了定义而定义,缺乏生命力。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科研领域,最有生命力的概念都是需求驱动的。对物联网这个概念而言,从物联网可以解决的需求着手,或许更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两化融合这个角度分析物联网的涵义: 其一: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特别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营运而生的DCS控制系统,更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DCS的理念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虽然自动设备全部联网,并能在控制中心监控信息而通过操作员来集中管理。但操作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优化程度。有经验的操作员可以使生产最优,而缺乏经验的操作员只是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是否有办法做到分散控制,集中优化管理?需要通过物联网根据所有监控信息,通过分析与优化技术,找到最优的控制方法,是物联网可以带给DCS控制系统的。 其二:IT信息发展的前期其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为人服务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后,是要在更大范围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将物与人的信息打通。人获取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判断,做出决策,从而触发下一步操作;但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如何从信息中获得最优的决策?另外物获得了信息是不能做出决策的,如何让物在获得了信息之后具有决策能力?智能分析与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一个手段,在获得信息后,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理论模型,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在两化融合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都有旺盛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