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盘详解-第二十一层 八节三奇

合集下载

三合罗盘各层分层名称举例

三合罗盘各层分层名称举例

三合罗盘各层分层名称举例清《罗盘解定》三合罗盘所载罗盘层次:中心:天池第一层:先天卦位第二层:后天卦位第三层:先天变位第四层:九星天星第五层:正针二十四山向阴阳第六层:二百四十分金第七层:五家五行第八层:穿山虎第九层:平分透地龙第十层:二十四节气第十一层:穿透卦第十二层:三管局持世宿第十三层:平分六十分金第十四层:连山卦并爻吉凶第十五层:周易卦第十五层之一:周易卦爻第十六层:归藏卦第十六层之一:辟卦爻第十七层:运气第十八层:正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十九层:正针分金连山用易卦第二十层:缝针二十四龙第二十一层:缝针一百二十四分金第二十二层:盈缩透地龙第二十二层之一:二十八宿界限第二十二层之二:星度五行第二十二层之三:星度吉凶第二十三层:宫次第二十四层:分解徽盘三合罗盘分层层次:中心:天池第一层:先天八卦盘第二层:地母翻卦九星盘第三层:二十四天星盘第四层:地盘正针二十四山第五层:二十四节气第六层:穿山七十二龙第七层:正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八层:人盘中针二十四山第九层:人盘中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十层:透地六十龙盘第十一层:二百四十分金盘第十二层:十二次盘第十三层:十二分野第十四层:天盘缝针二十四山第十五层:天盘缝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十六层:盈缩六十龙第十七层:混天星度五行第十八层之一:二十八宿分度第十八层之二:二十八宿分度五行/吉凶第十八层之三:二十八宿界限十八层“建盘”所列层次:中心:天池第一层:先天八卦第二层:天干反复黄泉第三层:劫煞第四层:地盘正针二十四山第五层:穿山七十二龙第六层:九星第七层:人盘中针二十四山第八层:中针一百二十分金第九层:坐山五行第十层:中针六十龙第十一层:二百四十分金第十二层:正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十三层:天盘缝针二十四山第十四层:缝针一百二十分金第十五层:周天三百六十度第十六层:缝针六十龙第十七层:星度五行第十八层之一:二十八宿分度第十八层之二:二十八宿分度吉凶第十八层之三:二十八宿界限三十六层罗盘所列层次:中心:天池第一层:先天八卦第二层:洛书九星第三层:坐山八煞第四层:八路黄泉第五层:九星第六层:地盘正针二十四山第七层:二十四山阴阳龙第八层:正五行第九层:劫煞第十层:穿山七十二龙第十一层:穿山透地卦第十二层:人盘中针二十四山第十三层:透地六十龙第十四层:四吉第十五层:透地奇门第十六层:透地卦六十龙第十七层:管山禽持世宿第十八层:天盘缝针二十四山第十九层:二百四十分金第二十层:三七分金第二十一层:二八分金第二十二层:差错空亡第二十三层:地元归藏卦第二十四层:纳音五行第二十五层:十二宫分野第二十六层:二十八宿分野第二十七层:二十四节气第二十八层:十二将第二十九层:十二神第三十层:天星第三十一层:太阳神将第三十二层:星度五行第三十三层:盈缩六十龙第三十四层:二十八宿分度第三十五层:二十八宿分度吉凶第三十六层:二十八宿界限。

罗盘讲解1一28层详解

罗盘讲解1一28层详解

罗盘讲解1一28层详解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

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下面介绍一下罗盘1一28层。

一、罗盘讲解1一28层详解第一层:天池,指的是指南针,磁针居于中,小头指向南,大头固定在北。

第二层: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乾在南为上,坤在北为下,形成天地定位,左离右坎,形成水火不相射,东北震西南巽,形成雷风相会。

西北艮东北兑,形成山泽通气。

第三层:反复四路黄泉,这一层黄泉指的是八天干与四维,返来复去所以称反复黄泉。

庚丁坤上是黄泉,坤向庚丁不可言。

甲癸向中忌见艮,艮向甲癸祸相连。

乙丙须防巽水先,巽向忌行流乙丙。

辛壬水路怕见乾,乾向辛壬行不得。

第四层:二十四山劫煞。

劫煞主在劫煞方忌:破碎,震动,桥路水来,枯树等等忌动。

劫煞方宜静不宜动,劫煞以坐山论断。

壬乙二山劫在申,子癸劫巳即来寻,丑山辰方为劫煞,寅辰在未甲劫丙,艮卯原来劫丁上,巽未申山劫癸方,巳午劫酉丙劫辛,丁酉虎上坤亥乙,庚山劫午乾劫卯。

第五层:二十四天星,天星盘的天星用名太杂乱,一星二三名,甚至六七给名称。

略见下表:壬山:天辅,八武,阴仗为吉,子山:天垒,阳光,太阴,帝座为吉。

癸山:阴光,北道,瑶光,天汉,銮架,天道,吉凶不显。

丑山:天厨,天吊,牵牛,金牛凶。

艮山:天市,金阁,风阁,阳枢,天枢,大吉。

寅山:天培,金箔,天棒,功曹,吉。

甲山:阴玑,天苑,鬼劫,天流,凶。

卯山:天命,廉贞,阴衡,将军,天理,阿香,平平。

乙山:天官,驿马,骑官,和平。

辰山:天罡,亢金,凶。

巽山:太乙,宝殿,太徽,阴璇,吉。

巳山:天屏,金枝,赤蛇,青砂,天堂,明堂,吉。

丙山:太微,阴枢,天贵,炎烈,帝释,吉。

午山:阳机,阳权,炎精,日星,太阳游魂,天马,平和。

丁山:南极,龙樨,天柱,天极,寿星,阴闽,吉。

未山:天常,鬼金,元阴,天杀,太常,天垣,凶。

第八节三合罗盘分金法

第八节三合罗盘分金法

第八节三合罗盘分金法第八节三合罗盘分金法所谓“分金”就是在测量方位时,先将坐山朝向确定之后,再用罗盘圆周三百六十度偏左或偏右而准确无差地确定五行度数称之分金,现代科学名称称之为“坐标线”。

坐标线的确定方法是先用指南针指定南北,然后再根据建筑物的二十四山坐山朝向准确无误地确定度数,叫做“坐标”。

在确定坐山朝向的同时,要以先天八卦配合后天八卦,而不能只用后天八卦不顾先天八卦,因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分金之名来源于纳音,有关理论的论述,请参阅《协纪辨方》,在此不作多述。

分金线是坟宅方位吉凶分辨的确定,其中有可用之线与不可用之线。

可用之线必须是净阴净阳,不犯驳杂,不犯空亡,夫妇相配,可用之线用之可旺丁旺财,催官显贵。

若不可用之线,用之主后人会出残疾或不孝之子,重者会导致家门破败,绝嗣无人等灾祸。

操作时千万要慎重,不可大意。

罗盘在实地操作时最讲究分金,分金的理论各派稍有不同,现将中国风水八大门派常用的三合罗盘五十二条分金线的用法录出,以供参考。

三合罗盘常用的分金方法有以下几种:1 一百二十龙分金。

2 内、外分金。

3 七十二龙分金。

4 六十透地分金。

六十透地分金,分平分六十透地和盈缩六十透地二种,在应用时可根据地形选取哪种分金,但无论哪种分金,都必须灵活应用,千万不可呆板。

现将上述几种分金法录下,以便应用。

一、一百二十分金一百二十分金又叫一百二十龙分金线,其理论是来自八八六十四卦,用起来比较复杂。

要了解一百二十龙分金,首先要弄清楚罗盘圆周360度,再将360度平分于二十四山,360÷24=15,也就是说罗盘圆周分二十四山,以24×15=360度,每山15度共有八个山,以15×8=120度,每山占15度。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一百二十分金度。

也就是将罗盘二十四山每山分成五个格子,每格就是一个分金。

一百二十龙分金是以地盘正针为准,罗盘圆周共二十四山,每山分为五个格子24×5=120,所以,每个格子是一个分金。

罗盘各层表示什么意思

罗盘各层表示什么意思

罗盘各层表示什么意思罗盘各层表示什么意思罗盘经天纬地的神秘工具风水师探寻吉地,除靠眼睛观察外,还要使用一些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罗盘,被尊奉为"罗经",取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义。

罗盘的出现及其复杂化,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代时期,人们通过占卜选择宫室基址,选定后,需要确定右心,当时大概是依靠揆日瞻星来测定的。

《诗·国风·定之方中》有云:"定之于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据解释,定即定星,又叫营星,当丰历十月的时候,此星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天之正中,古人认为这时可以营建宫室。

"揆之于日",就是依靠日影测定东西南北方位,这实际上就是"土圭法"。

从甲骨文的有关资料来看,商代已掌握了这种技术,卜辞中有"臬"字,是树立木竿以为标杆,"甲"字是木午上端有交横木,"丨""*"二字是指立木,"士"如木棒插土之形,这些东西都可用来测量日影。

至周代,应用更广,《周礼》一书中多次提到土圭,如《夏官·司马》说:"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

"土圭究竟如何使用,从《冬官·考工记下》的记载可以推知:"匠人建国,水地以县(悬),置*以县(悬),*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阳。

""水地以县,"就是观察木杆的影子,"为规",就是以柱长为半径、柱立处为圆心画圆,"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就是测量日出日入的影子,"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就是白天依据太阳的影子,晚上依据极星,以则定方位的正确性。

可见,所谓土圭法,就是在水平的地中央竖柱,并通过悬绳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观察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这两个影子以柱为圆心、柱长为半径所画的圆的两交点线即正东西方向,再参考正午时的柱影或夜晚极星的方位来校正。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完整版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完整版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完整版罗盘一直是风水大师们常用的物品之一,一般风水师都会使用罗盘,罗盘是用来测量的工具。

通常用于建筑朝向、凶吉的断定。

风水罗盘,又名罗盘、罗经、罗庚、罗经盘等,由天池(指南针)、天心十道和内盘构成,整个圆盘可以来回转动,是风水师在堪舆风水时用来立极定向的测量工具。

什么是罗盘罗盘是用来定房屋坐向的,如坐南朝北,坐东朝西,这是我们常用的表示坐向的说法。

但风水师将坐向分成二十四个坐向,每十五度一个坐向,只有用罗盘才可定出这么精确的坐向。

罗盘一般由地盘和天盘组成。

地盘是正方形,或称托盘,上有十字形两条线,中间凿有一个凹圆。

天盘是圆形,盘底略凸,置于地盘的凹圆上可以旋转。

天盘中间装有一根指南针,大致指向南方。

天盘和地盘象征天圆地方。

风水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后经过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舆地师及海员大都称它为“罗盘”或“罗庚”,很少称为“罗经”。

天盘上的指南针。

风水先生称为正针。

正针所指的方向实际不是正南。

为了测定正南,又设立了缝针。

缝针与正针之间形成磁偏角。

圆盘上的圈层有的简略,有的复杂。

少则三层,多则四十多层。

每层都有文字或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

在沿海的福建漳州、广东兴宁,内陆的安徽休宁、江苏苏州都有不同的罗盘。

罗盘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玄学通电子风水罗盘、三元盘、三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户的独特盘。

但无论是那门那派的罗盘,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

共二十四个方位。

罗盘的演变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人主要依靠观测天星来辨别方位。

后来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指南车和日圭,用来分辨地平面方位。

日圭其实就是最早的罗盘,它将地平面平均分为12个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方位。

罗盘:各层用法剖析

罗盘:各层用法剖析

罗盘:各层用法剖析(风水罗盘,亦称罗经、罗庚)罗盘是风水师手中必备的理气工具,罗盘层面繁复,内容丰富,包含了中国风水学派的用法,各得其用,各得其效,作为初学者虽不必用尽罗盘每一层面之内容,但是对每一层面的内容和含意,有必要熟悉。

◎第一层:天池罗盘中心一层总是指南针所在,这是定制,没有例外。

指南针的这一层称“天池”,应是来源于早期的罗盘磁针是注水浮针的形式,因为要注水浮针,故取名为“池”。

它还有一名称叫太极,《易·系辞》中有:“易有太极”,古代宇宙观中,太极是天地进化过程中最原始的状态之一,是所谓阴阳未分、无象无形的世界。

《易·系辞》中又有:“是生两仪”。

以两仪分阴阳,也就是太极生阴阳。

罗盘指南针在太极一层指定南北,也就分出了阴阳。

阴阳在古文字中的字形是“月易”。

《说文通训定声》中说:“月者见云不见日也,易者云开而见日也”。

这是指受阳的情况,古人测日影取寒暖阴阳,择居在山南称阳方,山北称阴方,这就是指南针南北指向的阴阳本义,太极生阴阳不仅仅指南北,而且指事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属性。

在风水术中,它又演化为消长生克这一对属性。

这就将指南针的测向功能与罗盘的占向功能巧妙地通过偷换概念的方式结合为一体。

占法的阴阳也就从这一层开始确定,并与由此而分出的八卦、阴阳、方位等建立关系。

指南一端用红色涂染,因为按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为火,为朱雀,故配以红色。

在天池底部有一条黑线,称海底线,使用磁针时南北向要与底线重合,这样指南针指定南北以后,子午线就确定了,阴阳从浮针一层便开始有了分别。

◎第二层:龙上八煞龙上八煞有的称八曜煞,坐山八煞等。

它的形式是分圆周八格,每格上标有一支。

它是以文王八卦(即后天八卦)与二十四向中的八支的关系来占断的,故而在徽盘中绝少直接载上后天八卦。

这里涉及到八卦、地支、五行三者的配合。

卦有六爻,按纳甲之说的胎育原理,六爻分别与六支相配。

如乾初爻交于坤得震,是父母生长男,所以震卦初爻与地支子相配。

万兴堂罗盘层次说明

万兴堂罗盘层次说明

万兴堂罗盘层次说明
第1层:天池。

第2层:先天八卦,以此分出阴阳,多数盘为后天八卦。

第3层:九星,上扶帝座,下值八门,制临八方,配在八卦,其精气在天为星宿,其形质在地为山岳,善者三,不善者五。

第4层:天星,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故天星下映二十四位,星有美恶则地有吉凶。

如天皇在亥上应紫微,艮应天市为四坦,乃为天星之最貴,天星贵亦则地吉。

第5层:地纪二十四位,即二十四向。

其用途为定山向,辨水向,上应天时二十四节气,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故称地纪,盘中指数如指某节气,则生气临在其对应的一方。

另外在此图中引入静阴静阳概念,以洛书九之数推卦气的阴阳,如乾南得书9,坤北、1,离东、3,坎西7,皆为奇数,故该四卦为阳,所纳之干支亦为阳,即乾纳甲,坤纳乙,离纳壬寅、戌,坎纳癸申辰。

盘皆用红字示之,余皆黑,故又称红黑阴阳。

第6层:二十四节气,以此推五运明六气。

笫7层:穿山七十二,即六十甲子加八干四维共七十二,称为穿山,以应七十二候。

(八干四维处为空格,如指数在此几格,凶。

)七十二位之缝中曰小空亡,正针二十四位之缝为小差错亦凶。

如壬山只可坐癸亥,甲子两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

第8层:正针内分金,为坐内之细法,用以避孤虚龟甲,即在正针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设五位合一百二十,称为分金。

第9层:中盘人纪二十四位,该盘之子午对内盘壬子、丙牛之间,又称中针。

罗盘详解

罗盘详解

玄空风水一、下罗盘诀二、逐层详解第一层后天八卦第二层紫白九星第三层兼向替星第四层120纳音第五层二十四山分金第六层三元九运第七层各运各宫飞星第八层下卦挨星第九、十、十一层起星替卦第十二层六十甲子第十三层各年在上中下三元的年入中星第十四层各年正月入中星第十五层周天刻度一、下罗盘诀天旋地旋九星旋,阴阳顺逆显神尊,五行生克各在位趋吉避凶降周全。

天盘和地盘是风水罗盘的两大部年,象征着天圆地方。

地盘是正方形,中间凿有一个凹圆;天盘为圆形,盘底略凸,置于地盘的凹圆上可以旋车,中间装有一根指南针,也叫磁针、金针。

从各种风水书上所载及实物来看,风水罗盘的型制很多,简单的只有二三层,复杂的有多至四十余层者。

如罗经图分五层:一层天池,风水家认为天池是罗经中之太极,中藏金水,动而阳,静而阴;二层先天八卦,又名内盘,所指适当子午之正;三层后天八卦;四层正针二十四位,分阴龙和阳龙,阴龙是亥、丑、艮、卯、巽、巳、丙、丁、未、庚、酉、辛,阳龙是壬、子、癸、寅、甲、乙、震、午、坤、申、戌、乾;五层七十二穿山,即六十甲子加上八天干和四维,共七十二,以应七十二候。

据王振铎先生研究,罗盘可以按制造地域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式,前者如福建之洋州、广东之兴宁,后者如江苏之苏州、安徽之休宁等。

下面以休宁所制的罗经盘为例,略作介绍,罗盘中的概念前面已解释过的,兹不再熬。

第一层是天池,即太极。

磁针居于中,红头指向南方,黑头指向北方。

风水家认为,太极化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两仪(阴阳、乾坤),三为三才(天、地、人),四为四象(东、西、北),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为七政(日、月、五纬星),八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兑、离),九为九星(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十为洛书成数九加一。

在风水理论中,天池与金针非常重要,立规矩、权轻重、成方圆,莫不由之而定,金针动而为阳,静面为阴,子午中分为两仪,两仪合卯酉为四象,四旬合四维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罗盘详解-第二十一层八节三奇中国罗盘详解-第二十一层八节三奇【详解】八门三奇与八节三奇,同属日家使用,不能反映客观自然,就以三奇而论,八门三奇与八节三奇,推法各不相同,因而所占宫位也是各异的。

在吉凶方面,八门三奇必须奇门俱得才为吉。

八节三奇只要三奇临宫就为吉了。

同属乙丙丁三奇,就存在着矛盾,还能反映客观自然的地理术吗?可惜先贤们花了那么大的脑力,枉费了千余年的宝贵时间去创造充实发展这许许多多的玄学理论,这种收获只能与愿相反。

八节三奇的推法,是依照八节在相应的八卦宫位起甲子,将六十甲子以阳顺阴逆布于九宫,然后查看用事甲子应泊于什么宫位,再将用事甲子起五虎遁,以所泊宫位起宫,仍依阳顺阴逆推布三奇,就可以得到三奇所占宫位。

这里还必须先行介绍一下五虎遁,或称五寅遁,即: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岁由庚起,丁壬之岁从壬求,戊癸是从甲寅排,五虎正月不任愁。

就是说逢甲己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乙庚年的正月是戊寅月,丙辛年的正月是庚寅月,丁壬年的正月是壬寅月,戊癸年的正月是甲寅月,其它月份就按各该年正月建寅所配的天干依次配月建。

例如:穿透六十龙的壬子龙,或用事时间是壬子日,在冬至后,立春前推定三奇所占的宫位。

先行把六十甲子依照冬至后立春前在坎一宫起甲子。

冬至后是阳循,即顺排六十甲子。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在上面九宫内遁得壬子所泊宫位是巽四,就在巽四宫起五虎循,“丁壬之岁从壬求”。

那么就是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乙巳丙午丁未,三奇出来了,从壬子所泊巽四起壬寅。

壬寅巽四,癸卯中一,甲辰乾六,乙巳兑七,丙午艮八,丁未离九。

壬子龙或壬子日三奇所占宫位是七八九宫。

又如:壬子日在夏至后立秋前用事。

就是阴遁逆布六十甲子了。

在离宫起甲子。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壬申辛未庚午己巳戊辰丁卯丙寅乙丑甲子甲戌癸酉甲申甲午戊申丁未丙午乙巳甲辰丁巳丙辰乙卯甲寅癸丑壬子辛亥庚戌己酉壬戌辛酉庚申己未戊午从六十甲子逆布九宫,壬子日是泊乾六宫,再从乾六宫起五虎遁,壬寅乾六,癸卯中五,甲辰巽四,乙巳震三,丙午坤二,丁未坎一。

壬子日的乙丙丁三奇是泊三二一宫。

八节三奇定局:一、冬至(起坎)甲子,乙一丙一丁二。

乙丑,乙九丙一丁二。

丙寅,乙八丙九丁一。

丁卯,乙七丙八丁九。

戊辰,乙六丙七丁八。

己巳,乙六丙六丁七。

庚午,乙中丙六丁七。

辛未,乙四丙五丁六。

癸酉,乙二丙四丁五。

甲戌,乙二丙二丁三。

乙亥,乙一丙二丁三。

丙子,乙九丙一丁二。

丁丑,乙八丙九丁一。

戊寅,乙七丙八丁九。

己卯,乙七丙八丁九。

庚辰,乙四丙五丁六。

辛巳,乙五丙六丁七。

壬午,乙四丙五丁六。

癸未,乙三丙四丁五。

甲申,乙三丙三丁四。

乙酉,乙二丙三丁四。

丙戌,乙一丙二丁三。

丁亥,乙九丙一丁二。

戊子,乙八丙九丁一。

己丑,乙八丙八丁九。

庚寅,乙七丙八丁九。

辛卯,乙六丙一丁八。

壬辰,乙五丙六丁七。

癸巳,乙四丙五丁六。

乙未,乙三丙四丁五。

丙申,乙二丙三丁四。

丁酉,乙一丙二丁三。

戊戌,乙九丙一丁二。

己亥,乙九丙九丁一。

庚子,乙八丙九丁一。

辛丑,乙七丙八丁九。

壬寅,乙六丙七丁八。

癸卯,乙五丙六丁七。

甲辰,乙五丙五丁六。

乙巳,乙四丙五丁六。

丙午,乙三丙四丁五。

丁未,乙二丙三丁四。

戊申,乙一丙二丁三。

己酉,乙一丙一丁二。

庚戌,乙九丙一丁二。

辛亥,乙八丙九丁一。

壬子,乙七丙八丁九。

癸丑,乙六丙七丁八。

甲寅,乙六丙六丁七。

乙卯,乙五丙六丁七。

丁巳,乙三丙四丁五。

戊午,乙二丙三丁四。

己未,乙二丙二丁三。

庚申,乙一丙二丁三。

辛酉,乙九丙一丁二。

壬戌,乙八丙八丁九。

癸亥,乙七丙八丁九。

二、立春(起艮)甲子,乙八丙八丁九。

乙丑,乙七丙八丁九。

丙寅,乙六丙七丁八。

丁卯,乙五丙六丁七。

戊辰,乙四丙五丁六。

己巳,乙四丙四丁五。

庚午,乙三丙四丁五。

辛未,乙二丙三丁四。

壬申,乙一丙二丁三。

癸酉,乙九丙一丁二。

甲戌,乙九丙九丁一。

乙亥,乙八丙八丁九。

丙子,乙七丙八丁九。

戊寅,乙五丙六丁七。

己卯,乙五丙五丁六。

庚辰,乙四丙五丁六。

辛巳,乙三丙四丁五。

壬午,乙二丙三丁四。

癸未,乙一丙二丁三。

甲申,乙一丙一丁三。

乙酉,乙九丙一丁三。

丙戌,乙八丙九丁一。

丁亥,乙七丙八丁九。

戊子,乙六丙七丁八。

己丑,乙六丙六丁七。

庚寅,乙五丙六丁七。

辛卯,乙四丙五丁六。

壬辰,乙三丙四丁五。

癸巳,乙二丙三丁四。

甲午,乙二丙二丁三。

乙未,乙一丙二丁三。

丙申,乙九丙一丁二。

丁酉,乙八丙九丁一。

戊戌,乙七丙八丁九。

庚子,乙六丙七丁一。

辛丑,乙五丙六丁七。

壬寅,乙四丙五丁六。

癸卯,乙三丙四丁五。

甲辰,乙三丙三丁四。

乙巳,乙二丙三丁四。

丙午,乙一丙二丁三。

丁未,乙九丙一丁二。

戊申,乙八丙九丁一。

己酉,乙八丙八丁九。

庚戌,乙七丙九丁九。

辛亥,乙六丙七丁八。

壬子,乙一丙六丁七。

癸丑,乙四丙五丁六。

甲寅,乙四丙四丁五。

乙卯,乙三丙四丁五。

丙辰,乙二丙三丁四。

丁巳,乙一丙二丁三。

戊午,乙九丙一丁二。

己未,乙九丙九丁一。

庚申,乙八丙九丁一。

壬戌,乙六丙七丁八。

癸亥,乙五丙六丁七。

三、春分(起震)甲子,乙三丙三丁四。

乙丑,乙二丙三丁四。

丙寅,乙一丙二丁三。

丁卯,乙九丙一丁二。

戊辰,乙八丙九丁一。

己巳,乙八丙八丁九。

庚午,乙七丙八丁九。

辛未,乙六丙七丁八。

壬申,乙五丙六丁七。

癸酉,乙四丙五丁六。

甲戌,乙四丙四丁五。

乙亥,乙三丙四丁五。

丙子,乙二丙三丁四。

丁丑,乙一丙二丁三。

戊寅,乙九丙八丁七。

己卯,乙九丙九丁一。

庚辰,乙八丙九丁一。

辛巳,乙七丙八丁九。

壬午,乙六丙七丁八。

癸未,乙五丙六丁七。

甲申,乙五丙五丁六。

乙酉,乙四丙五丁六。

丙戌,乙三丙四丁五。

丁亥,乙二丙三丁四。

戊子,乙一丙二丁三。

己丑,乙一丙一丁二。

庚寅,乙九丙一丁二。

辛卯,乙八丙九丁一。

壬辰,乙七丙八丁九。

癸巳,乙六丙七丁八。

甲午,乙六丙六丁七。

乙未,乙五丙六丁七。

丙申,乙四丙五丁六。

丁酉,乙三丙四丁五。

戊戌,乙二丙三丁四。

己亥,乙二丙二丁三。

庚子,乙一丙二丁三。

辛丑,乙九丙一丁二。

壬寅,乙八丙九丁一。

癸卯,乙七丙八丁九。

甲辰,乙七丙七丁八。

乙巳,乙六丙七丁八。

丙午,乙五丙六丁七。

丁未,乙四丙五丁六。

戊申,乙三丙四丁五。

己酉,乙三丙三丁四。

庚戌,乙二丙三丁四。

辛亥,乙一丙二丁三。

壬子,乙九丙一丁二。

癸丑,乙八丙九丁一。

甲寅,乙八丙八丁九。

乙卯,乙七丙八丁九。

丙辰,乙六丙七丁八。

丁巳,乙五丙六丁七。

戊午,乙四丙五丁六。

己未,乙四丙四丁五。

庚申,乙三丙四丁五。

辛酉,乙二丙三丁四。

壬戌,乙一丙二丁三。

癸亥,乙九丙一丁二。

四、立夏(起巽)甲子,乙四丙四丁五。

丙寅,乙二丙三丁四。

丁卯,乙一丙二丁三。

戊辰,乙九丙一丁二。

己巳,乙九丙九丁一。

庚午,乙九丙九丁一。

辛未,乙七丙八丁九。

壬申,乙六丙七丁八。

癸酉,乙五丙六丁七。

甲戌,乙五丙五丁六。

乙亥,乙四丙五丁六。

丙子,乙三丙四丁五。

丁丑,乙二丙三丁四。

戊寅,乙一丙二丁三。

己卯,乙一丙二丁三。

庚辰,乙九丙一丁二。

辛巳,乙八丙九丁一。

壬午,乙七丙八丁九。

癸未,乙六丙七丁八。

甲申,乙六丙六丁七。

乙酉,乙五丙六丁七。

丙戌,乙四丙五丁六。

戊子,乙二丙三丁四。

己丑,乙二丙二丁三。

庚寅,乙一丙二丁三。

辛卯,乙九丙一丁二。

壬辰,乙八丙九丁一。

癸巳,乙七丙八丁九。

甲午,乙七丙七丁八。

乙未,乙六丙七丁八。

丙申,乙五丙六丁七。

丁酉,乙四丙五丁六。

戊戌,乙三丙四丁五。

己亥,乙三丙三丁四。

庚子,乙二丙三丁四。

辛丑,乙一丙二丁三。

壬寅,乙九丙一丁二。

癸卯,乙八丙九丁一。

甲辰,乙八丙八丁九。

乙巳,乙七丙八丁九。

丙午,乙六丙七丁八。

丁未,乙五内六丁七。

戊申,乙四丙五丁六。

庚戌,乙三丙四丁五。

辛亥,乙二丙三丁四。

壬子,乙一丙二丁三。

癸丑,乙九丙一丁二。

甲寅,乙九丙九丁一。

乙卯,乙八丙九丁一。

丙辰,乙七丙八丁九。

丁巳,乙六丙七丁八。

戊午,乙五丙六丁七。

己未,乙五丙五丁六。

庚申,乙四丙五丁六。

辛酉,乙三丙四丁五。

壬戌,乙二丙三丁四。

癸亥,乙一丙二丁三。

五、夏至(起离)甲子,乙九丙九丁八。

乙丑,乙一丙九丁八。

丙寅,乙二丙一丁九。

丁卯,乙三丙二丁一。

戊辰,乙四丙三丁二。

己巳,乙四丙四丁三。

辛未,乙六丙五丁四。

壬申,乙七丙六丁五。

癸酉,乙八丙七丁六。

甲戌,乙八丙八丁七。

乙亥,乙九丙八丁七。

丙子,乙一丙九丁八。

丁丑,乙二丙一丁九。

戊寅,乙三丙二丁一。

己卯,乙四丙三丁二。

庚辰,乙五丙四丁三。

辛巳,乙六丙五丁四。

壬午,乙七丙六丁五。

癸未,乙八丙七丁六。

甲申,乙八丙八丁七。

乙酉,乙九丙八丁七。

丙戌,乙一丙九丁八。

丁亥,乙二丙一丁九。

戊子,乙三丙二丁一。

己丑,乙三丙三丁二。

庚寅,乙四丙三丁二。

辛卯,乙五丙四丁三。

癸巳,乙七丙六丁五。

甲午,乙七丙七丁六。

乙未,乙八丙七丁六。

丙申,乙九丙八丁七。

丁酉,乙一丙九丁八。

戊戌,乙二丙一丁九。

己亥,乙二丙二丁一。

庚子,乙三丙二丁一。

辛丑,乙四丙三丁二。

壬寅,乙五丙四丁三。

癸卯,乙六丙五丁四。

甲辰,乙六丙六丁五。

乙巳,乙七丙六丁五。

丙午,乙八丙七丁六。

丁未,乙九丙八丁七。

戊申,乙一丙九丁八。

己酉,乙一丙一丁九。

庚戌,乙二丙一丁九。

辛亥,乙三丙二丁一。

壬子,乙四丙三丁二。

癸丑,乙五丙四丁三。

乙卯,乙六丙五丁四。

丙辰,乙七丙六丁五。

丁巳,乙八丙七丁六。

戊午,乙九丙八丁七。

己未,乙九丙九丁八。

庚申,乙一丙九丁八。

辛酉,乙二丙一丁九。

壬戌,乙三丙二丁一。

癸亥,乙四丙三丁二。

六、立秋(起坤)甲子,乙二丙二丁一。

乙丑,乙三丙二丁一。

丙寅,乙四丙三丁二。

丁卯,乙五丙四丁三。

戊辰,乙六丙五丁四。

己巳,乙六丙六丁五。

庚午,乙七丙六丁五。

辛未,乙八丙七丁六。

壬申,乙九丙八丁七。

癸酉,乙一丙九丁八。

甲戌,乙一丙一丁九。

丙子,乙三丙二丁一。

丁丑,乙四丙三丁二。

戊寅,乙五丙四丁三。

己卯,乙五丙五丁四。

庚辰,乙六丙五丁四。

辛巳,乙七丙六丁五。

壬午,乙八丙七丁六。

癸未,乙九丙八丁七。

甲申,乙九丙九丁八。

乙酉,乙一丙九丁八。

丙戌,乙一丙一丁九。

丁亥,乙三丙二丁一。

戊子,乙四丙三丁二。

己丑,乙四丙四丁三。

庚寅,乙五丙四丁三。

辛卯,乙六丙五丁四。

壬辰,乙七丙六丁五。

癸巳,乙八丙七丁六。

甲午,乙八丙八丁七。

乙未,乙九丙八丁七。

丙申,乙一丙九丁八。

戊戌,乙三丙二丁一。

己亥,乙四丙三丁二。

庚子,乙五丙四丁三。

辛丑,乙六丙五丁四。

壬寅,乙七丙六丁五。

癸卯,乙八丙七丁六。

甲辰,乙八丙八丁七。

乙巳,乙九丙八丁七。

丙午,乙一丙九丁八。

丁未,乙二丙一丁九。

戊申,乙三丙二丁一。

己酉,乙三丙三丁二。

庚戌,乙四丙三丁二。

辛亥,乙五丙四丁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