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9网络配置

redhat9网络配置
redhat9网络配置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的RedHat 9.0 linux用nat方式实现上网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的RedHat 9.0 linux有三种方式实现上网,桥接、nat、host-only。本来想用桥接方式的,可总是因为配置网络出现问题而不能上网,还把sygate4.5(代理服务器软件)给安装上去配置也没用。没办法,还是用NAT方式去配置,虚拟机linux下NAT 上网配置和我用的windows xp3不一样,linux要想用NAT方式上网还需进行另外的设置,试了N多遍,最后才发现,我把linux的DNS配置错了,真想哭啊,这点小错误浪费了我这么多时间。不废话了,还是先讲讲我的操作步骤吧。

(前提,VM选择nat方式上网,这个安装的时候可以设定,当然安装好后也可以去修改)1.网上邻居-属性-可以看到在你安装好 VM虚拟机后又多了两个网络连接

(vmnet1是host-only,也就是说,选择用vmnet1的话就相当于VMware给你提供了一个虚拟交换机,仅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了,虚拟机可以与真实系统相互共享文件,但是虚拟机无法访问外部互联网,而vmnet8是NAT,就是网络地址转换,相当于给你一个虚拟交换机,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去了,同时这台虚拟交换机又和外部互联网相连,这样虚拟机和真是系统可以相互共享,同时又都能访问外部互联网,而且虚拟机是借用真实系统的IP上网的,不会受到IP-MAC绑定的限制。)

右键VMnet8-属性-tcp/ip协议

-双击打开 -勾选使用下面的IP地址,

把IP地址改为192.168.132(这个自己随便设1-224内的数字).1 /255.255.255.0 网关以及DNS不用设置,点确定。

2.打开vm虚拟机,点左上方的编辑-虚拟网络设置-nat

虚拟机的DNS就是这里的网关IP地址192.168.132.2,这个vmnet8相当于局域网里的网关。把这个地址记下。

3.编辑-虚拟网络设置-主机虚拟网络映射,在vmnet0下拉框勾选自己的网卡,其余的一般默认即可。

4.回到win主机,开始-运行-CMD,打开DOS,输入命令ipconfig/all,可以看到相关的IP 配置,记好。

5.进入VM虚拟机中的linux系统,主菜单-系统设置-网络-勾选下面的设备eth0-进入以太网设备编辑状态

勾选静态设置的IP地址把地址设为和VMnet8一个网段的IP地址:192.168.132.X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就是上面的VMnet8的IP地址:192.168.132.2。

DNS也设置为192.168.132.2

设置完成保存后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打开后输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命令)

OK ,搞定

网络综合实验设计

模块四综合模块设计(网络互联)班级14信管本学号141201120姓名李显明 实验时间2017年5月11日 实验地点综合实验楼608 分组及同组人双人组,同组人:付卫 实验项目网络互联 实验总结与讨论综合设计实验: 1、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 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 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 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 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 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2、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 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 发。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 准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 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 网络性能。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比如A要给B发 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 在同一网段。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

计算机网络-实验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实验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实验所属系列:《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内实验实验对象:本科 相关课程及专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时数(学分):4学时 实验类别课内上机 实验开发教师:计算机网络课程组 【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实验内容】 假设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公司采用全系列锐捷网络产品,首先要求你登录交换机,了解、掌握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技巧,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进行配置。 需要在交换机上熟悉各种不同的配置模式以及如何在配置模式间切换,使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并熟悉命令行界面的操作技巧。 【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实验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 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switch>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 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 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 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交换

企业网络案例

企业网络案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企业网络案例 ?网络生命周期: ?网络规划基本原则和目标: ◆可靠性原则: ◆可扩展性原则: ◆可运营性原则: ◆可管理性原则: ◆追求最佳性能价格比: ?网络设计规划流程: 1、需求情况分析: ◆部及分部间的广域网连接方案 ◆总部局域网建设方案 ◆WLAN网络建设 ◆信总息化应用包括邮件、OA系统、公司网站、公司共享资源库、 ◆出差的员工能够远程访问公司网络 2、选型分析: (1)交换机: 企业总节点数134点,另外还需要提供无线AP连接来支持WLAN网络,应用为内部文件共享、办公自动化系统(OA)、收发邮件和网站服务等,这些都是非时间敏感型应用,并非一刻不能停机,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核心设备的冗余.可以在核心放置一台Catalyst4507R,它的背板带宽达到64Gbit/s,可支持各楼层数据的高速交换。它支持引擎的冗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大楼的主干采用光纤布线,所以可选用WS-G5484 GBIC模块用于和各楼层光纤互连。交换机可以根据各部门具体位置的信息点数分别进行选择,选用三台 catalyst2950G-48交换机,这款交换机有两个GBIC插槽,可选用WS-G5484 GBIC模块用于光纤上连核心交换机。 Catalyst4507R WS-G5484光纤模块

Catalyst2950G-48 (2)路由器: 根据需求描述: 企业的主要应用为内部文件共享、办公自动化系统(OA)、对外提供邮件和网站服务等;外地分支机构需要和总部互连;采用经济实用的ADSL接入方式接入Internet,分支机构对总部的访问可通过Frame-Relay的方式来实现。 设备的选择上,总部选用2台CiSC02621xm路由器,各配一个WIC-1T接口卡,一个路由器用于DDN的接入,另一个路由器用于Frame-Relay的接入. 分支机构选择 CISC01721加WIC-1ADSL接口卡用于ADSL的接入。再加1个WIC-1T接口卡,用于Frame-Relay的接入。无线AP采用D-Link旗下的DWL-2000AP+A 54M路由器。 Cisco2621 Cisco1721 WIC-1T WIC-1ADSL (3)服务器和防火墙的选择 ◆文件共享服务器、OA服务器、通信服务器E-mail : 快速的I/0是这类应用的关键,硬盘的I/0吞吐能力是主要瓶颈. 因为这类服务主要用来进行读/写操作,何况用户还总是在不断地修改文件。RAM对其性能的影响没有其他因素大,因为文件不可能长时间待在内存中,也存在着可以驻留在缓存中的文件大小的限制。 ◆Web应用服务器: Web服务器的典型功能有两个: (1)仅储存用于响应客户机HTTP请求静态文件 (2)用CGI程序、ASP脚本程序、Java等服务器端应用 前者的瓶颈在缓存,如果可以预计的用量很大,多配内存即可;后者则要求要有较高的CPU处理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多处理器的服务器。另外,Web应用集中在数据查询和网络交流中,需要频繁读/写硬盘,所有,这时硬盘的性能也将直接影响服务器整体的性能。 出于以上对各类服务器的分析,本方案中选择HP ProLiant ML150 G3服务器。一、服务器的选择 由于网络中,要求有文件(信息)共享服务器,而在服务器方面,考虑满足企业要求,选择:HP ProLiant ML150 G3,其主要组件配置如下: CPU主频(MHz)1600 2个CPU CPU二级缓存4MB 内存512M 最大内存容量8G 硬盘160G HP ProLiant ML150 G3 二、防火墙的选择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设备,对通过控干线的任何通信进行安全处理, 所以防火墙的吞吐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防火墙就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本方案中,防火墙主要用于网络的边界,置于路由器和内网交换机之间,在内网和外网之间树立一

程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对硬件环境的配置要求

辽宁北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供暖收费管理专家系统维护教程 系统管理员 ●了解程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对硬件环境的配置要求。 ●对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 ●对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安装。 ●对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还原。 ●对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手动备份。 ●对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自动备份。 ●对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更新脚本。 ●对服务器中的程序进行安装,配置。 ●对服务器中的程序进行更新升级。 安装环境 一、硬件环境 1、网络环境:若是网络方式应用,本软件可以运行在支持tip/ip协议 的网络上,局域网的速度建议在10M以上;远程连接方式支持:同一运营商或跨网段的ADSL,最好虚拟成VDSL或组成虚拟专网;推荐租用DDN或光纤。 2、数据库服务器:可以按需求选择普通的PⅢ以上机器,内存512M以 上,硬盘1G以上即可。从性能上考虑,推荐使用专用PC服务器,P4 2G 以上,硬盘4G以上,不少于1G内存。根据自己用户数量多少决定本企业的服务器配置。 3、银行前置服务器:可以按需求选择普通的PⅢ以上机器,内存256M 以上,双网卡、硬盘1G以上即可。从性能上考虑,推荐使用专门的PC服务器。 4、客户端:可以按需求选择普通PⅢ以上机器,内存512M以上,硬盘 1G以上、显示器分辨率建议在1024×768即可。

二、软件环境 上office产品。 运行环境 硬件要求: PIII以上电脑,内存要求在512M以上,至少100M硬盘空间。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 xp/visatar或更高版本。 网络配置: 正确配置网卡后,必须添加"TCP/IP"协 如热用户数量超过5万户,建议内存1G以上。 操作系统建议windows 2000。 服务器上需安装: 1、操作系统:server2003(注意:在起计算机名称时,名称里不能带类似下 划线的字符等。) 2、安装:Office2000,默认安装即可。 3、安装:SQL Server2005 4、建立并还原数据库。 5、安装供热软件。 安装完供热软件后,运行加密狗服务器,然后连接数据库即可运行软件。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 需求分析 通过合理的三层网络架构,实现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快捷,不允许VLAN10的用户去访问VLAN30的FTP服务,VLAN20不受限制;VLAN1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3,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VLAN2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2,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配置静态路由使用全网互通;配置NAT功能,使用内网用户使用200.1.1.3—200.1.1.6这段地址去访问互联网;将内网的FTP服务发不到互联网上,使用内网地址为192.168.13.254,公网地址为200.1.1.7,并要求可以通过内网地址访问FTP服务器,使用ACL防止冲击波病毒。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2台(Switch0,Switch1)。 三层交换机2台(Multilaye Switch1,Multilaye Switch0) 路由器2台(router0,router1)。 服务器一台(Server0)。

主机两台(PC0,PC1)。 IP地址规划 三层SW0: VLAN10 192.168.11.1/24 VLAN20 192.168.12.1/24 VLAN30 192.168.13.1/24 三层SW1 VLAN10 192.168.11.2/24 VLAN20 192.168.12.2/24 VLAN30 192.168.13.2/24 F0/11 172.16.1.1/30 R0 F0/0 172.16.1.2/30 F0/1 200.1.1.1/28 R1 F0/1 200.1.1.2/28 主要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 Switch 0 Conf t Int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3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2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vlan10 Ip add 192.168.11.1 255.255.255.0 No shut Int vlan20 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 No shut

计算机网络实验《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网络组建方法 2.掌握Quidway S 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几种常见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2.通过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 3.熟悉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交换机配置方式 交换机通常的配置方式有:Console 方式,telnet 方式,web 方式和modem 拨号方式 2. 命令行接口Command-line Interface 华为网络设备中运行的操作VRP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命令行有如下特性: 1)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配置 2)通过telnet 进行本地或远程配置 3)通过modem 拨号登录到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 4)配置命令分级保护,确保未授权用户无法侵入到网络设备 5)用户可以随时键入以获得在线帮助 6)提供网络测试命令,如tracert、ping 等,迅速诊断网络是否正常 7)提供种类丰富、内容详尽的调试信息,帮助诊断网络故障 8)用telnet 命令直接登录并管理其它网络设备 9)提供ftp 服务,方便用户上载、下载文件 10)提供类似Doskey 的功能,可以执行某条历史命令 11)命令行解释器对关键字采取不完全匹配的搜索方法,用户只需键入无冲突关键 字即可解释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熟悉实验内容; 2.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辅导; 五、实验条件 1.华为Quidway S/思科Catalyst 2960/中兴ZXR10 交换机 2.计算机一台即可 六、实验步骤 1.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 1)如图1-2,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 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公司局域网组建与配置实例

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与配置 目录 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拓扑结构 (1) 组网设备 (2) 地址规划 (3) 方案实施 (3) 配置步骤 (5) 1、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5) (1)S2126G-A1交换机基本配置 (5) (2)S2126G-B1交换机基本配置 (7) (3)S2126G-C1交换机基本配置 (8) (4)S3550-24-A的基本配置 (9) (5)S3550-24-B的基本配置 (11) (6)S3550-24-C的基本配置 (12) (7)S6806E-A的基本配置 (14) (8)R2624-A的基本配置 (15) 2、OSPF路由选择协议配置及测试 (15) (1)S3550-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5) (2)S3550-24-B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3)S3550-24-C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4)S6806E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5)R26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3、服务器配置 (21) DNS.DHCP.EMAIL.WEB.FTP配置 (18)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1)

摘要:本文是基于一个课程的网络互联设计,根据实践环境设计一个小型企业内部的网络组建。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这个小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应用到网络中去,使这个企业的内部网络能够快速便捷。因为条件有限,本次设计的拓扑结构图是在模拟器上进行的。主要运用了所学的路由和交换技术。 关键字: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案例背景 某小型企业现有300个结点,需要建设一个小型网络以实现该企业内部的相互通信和与外部的联系,通过该网络提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该企业有15个部门,则需要让这15个部门能够通过该网络访问互联网,并能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化的合作。所以该网络的必须体现办公的方便性、迅速性、高效性、可靠性、科技性、资源共享、相互通信、信息发布及查询等功能,以作为支持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需求分析 该网络是一个单核心的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典型的三层结构,核心、汇聚、接入。各部门独立成区域,防止个别区域发生问题,影响整个网的稳定运行,若某汇聚交换机发生问题只会影响到某几个部门,该网络使用vlan进行隔离,方便员工调换部门。 核心交换机连接三台汇聚交换机对所有数据进行接收并分流,所以该设备必须是高质量、功能具全,责任重大,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高优化的,可靠的传输结构。核心层应该尽快地交换分组。该设备不承担访问列表检查、数据加密、地址翻译或者其他影响的最快速率分组的任务。 汇聚层交换机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该网络有三台汇聚层交换机分担15个部门,能帮助定义和分离核心。该层的设备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边界的定义,以在其内进行分组处理。该层将网络分段为多个广播域。该问控制列表可以实施策略并过滤分组。汇聚层将网络问题限制在发生问题的工作组内,防止这些问题影响到核心层。该层的交换机运行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 接入层为网络提供通信,并且实现网络入口控制。最终用户通过接入层访问网络的。作为网络的“前门”,接入层交换机使用访问列表以阻止非授权的用户进入网络。 拓扑结构 如图1所示为企业内部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硬件部署网络需求

1.总体技术方案 1.1方案概述 凌云电子书包由诺亚舟研发,是我司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人人互动不足、人与知识互动较少、优质学习资源缺乏的情况研发的,是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激发创新思维的全新智慧课堂。 凌云电子书包系统架构图 凌云电子书包能够为青岛市中小学校构建电子书包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具体包括: 1.利用学生终端、充电管理车、管理电脑、投影仪等为班级搭建电子书包 硬件环境;利用无线设备、服务器等为学校搭建网络信息环境; 2.利用课堂互动系统(针对课堂设计)、家校互动系统、作业训练系统、 辅教导学平台(针对课前、课后需求设计)以及各类教育应用搭建电子 书包软件环境; 3.利用诺亚舟特色同步教材、云学习资源,同时积极与各地教育局等合作, 获取其成品资源库,据此建立庞大的同步教育资源库,满足教师普通教 学需要。 此外,凌云电子书包还将为实验学校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售后支持方案等必要的配套服务。 1.2 方案特色 电子书包的推广实施在全球范围都是全新的领域,凌云电子书包系统经过多年研发与试点,是目前国内相对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之一,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我们的电子书包方案具备以下优势特色: 1.凌云电子书包以云学习系统为支撑。云学习系统以组件技术为核心研发了各类学习资源开发工具与教育应用,构建了庞大的知识库,它使优质学习资源的快速制作成为可能。云学习系统以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己任,能够源源不断

的为学生提供互动、探究、游戏化的学习资源。云学习系统为凌云电子书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使凌云电子书包容易落到实处。 2.凌云电子书包包括硬件(班级、学校电子书包硬件及其使用的网络信息环境搭建)、软件(各类教学软件与教育应用等)、资源(诺亚舟特色同步教材、云学习资源等)三个方面,结构清晰完整,有软有硬,软硬结合,全方位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特别是在资源上,凌云电子书包不仅提供了诺亚舟特色同步教材,还提供了云学习特色的资源产生机制与方法,真正做到了“内容为王”。 3.诺亚舟提供了从教师端、学生端、支撑服务平台,到内容组织、应用模式创新,到网络部署、实施管理、售后支持的全系列完整解决方案,确保了青岛市市南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最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支持。 4.本方案采用的硬件设备均为国内知名品牌,并且都经过长期的测试与实践,确保了软硬件的兼容性与稳定性。 5.互动课堂平台的使用,使教师可以通过课上提问、课前课后习题等方式实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生成学生个人学习曲线及班级整体学习曲线,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使用它向班级成员传递实验画面、解题过程;从而促使课堂教学中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 6.家校互动平台能够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微博、短信等方式实现无缝对接,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不再有沟通障碍。 7.课程管理模块不仅能够让教师获取同步教材、教辅资料等基本内容,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特色化教学设计。凌云电子书包有包括凌云课件写作器、互动视频、互动试题、互动组件等众多教育软件与应用内在支撑,可以让教师尽情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符合潮流教育理念的课程。 7.作业及评测系统支持教师布置、批改作业,获取学生的作业反馈,自动生成学情统计分析;支持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获得反馈 8.为保证课堂教学的使用效果,凌云电子书包设置三级缓存机制:云学习主站通过CDN做一级缓存;校园网中通过设定服务器进行内容缓存;小机内,通过WebLite机制进行内容缓存。三级缓存机制的建立,既使优学派平板电脑在有网、无网的情况下都可支持学生进行学习,又使它对学习资源访问的速度提高。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H3C路由器基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_____H3C路由器基础______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___ 专业班级__ 网络一班_________ 学号3108001217 学生姓名_______ 李亮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张钢 _______ 2011 年12 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H3C路由器的连接和基本配置方法。 2.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原理和拓扑 图2.1 Telnet方式登录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2 路由器端口IP地址配置测试 三.实验内容 1.路由器的外部接口识别。 2.各种连接线型号的识别。 3.路由器的用户配置接口(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1.1和2.1.2) 3.1 通过Console口连接配置 3.2 通过Telnet远程登录配置(两种登录方式都要做一次!) 4.熟悉H3C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 4.1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基本使用方法(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2) 4.2 掌握命令行视图(不同的视图有不同的光标提示符,参见H3C Router Ref 入门2.2.1) 4.2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快捷键使用方法 5.熟悉Comware的基本配置(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第3章) 5.1 基本配置(H3C Router Ref的入门3.1,特别注意3.1.6的用户级别切换里面的密码和权限设置) 5.2 配置接口 - 给指定的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相邻两台路由器用连接线连起来,两个端口分别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使用如图2.2所示的网络图。 四.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实验: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拓扑图 学习目标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访问口令。 ?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接口。 ?保存路由器配置文件。 ?配置 Cisco 交换机。 背景 常见配置任务包括设置主机名、访问口令和 MOTD 标语。 接口配置极其重要。除了分配第 3 层 IP 地址外,还要输入一段描述,说明与目的地的连接可节省故障排除时间。 配置更改会立即生效。 但必须将配置更改保存到 NVRAM 中才能保持到设备重新启动后。 场景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配置 Cisco 路由器和 Cisco 交换机的常用设置。 指定 IP 地址为,为子网预留 4 位,请使用下列信息填写下表: (提示:填入子网编号,然后填入主机地址。如果先填入子网编号,将更容易计算地址信息) 子网的最大数量:_______16______

任务1:配置 Cisco 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图 1. 实验的电缆连接。 步骤 1:实际连接设备。 请参阅图 1。将控制台电缆或全反电缆的一端连接至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通过 DB-9 或 DB-25 适配器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 COM 1 端口。在主机计算机的网卡 (NIC) 与路由器的接口 Fa0/0 之间连接交叉电缆。在路由器的接口 Fa0/1 与交换机的任意接口 (1-24) 之间连接直通电缆。 确保主机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均已通电。 步骤 2:通过超级终端将主机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 从 Windows 的任务栏中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程序。使用正确的设置配置超级终端: 连接描述 名称:Lab 11_2_11 图标:自行选择 连接到 连接时使用:COM1(或适当的 COM 端口) COM1 属性 每秒位数:9600 数据位:8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1 数据流控制:无 当超级终端会话窗口出现后,按Enter键直到路由器发出响应。 如果路由器终端处于配置模式,请通过键入NO退出。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yes/no]:no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 当处于特权执行命令模式时,路由器会尝试将所有拼写错误或未能识别的命令解释为域名。因为未配置域服务器,所以当请求超时就会出现延迟现象。这可能会耗费几秒钟到几分钟时间。要停止等待,请同时按住6 键,然后放开,再按x键: Router>enabel 短暂按住6,然后放开,再按x 键 Name lookup aborted Router> 从用户执行模式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Router>enable Router# 使用特权执行命令show running-config验证配置文件是否为全新文件。如果之前保存了配置文件,则需将其删除。附录 1 所示为一种典型的默认路由器配置。根据路由器型号和 IOS 版本的不同,您的配置可能稍有差别,但应该未配置任何口令或 IP 地址。如果您的路由器不是默认配置,请要求教师删除该配置。 步骤 3:配置全局配置主机名设置。 可使用哪两个命令离开特权执行模式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实验: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拓扑图 学习目标 ? 配置Cisco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配置Cisco路由器的访问口令。 ? 配置Cisco路由器的接口。 ?保存路由器配置文件。 ? 配置Cisco交换机。 背景 1. 常见配置任务包括设置主机名、访问口令和MOTD标语。 接口配置极其重要。除了分配第3层IP地址外,还要输入一段描述,说明与目的地的连接可节省故障排除时间。 配置更改会立即生效。 但必须将配置更改保存到NVRAM中才能保持到设备重新启动后。 场景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配置Cisco路由器和Cisco交换机的常用设置。 指定IP地址为,为子网预留4位,请使用下列信息填写下表: (提示:填入子网编号,然后填入主机地址。如果先填入子网编号,将更容易计算地址信息) 子网的最大数量: _________ 16 _________ 每个子网内可用主机的数量:—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1 :配置Cisco路由器的全局配置设置。 图1.实验的电缆连接。

步骤1:实际连接设备 请参阅图1。将控制台电缆或全反电缆的一端连接至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另一端通过DB-9或DB-25适配 器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COM 1端口。在主机计算机的网卡(NIC)与路由器的接口FaO/O之间连接交叉电缆。 在路由器的接口FaO/1与交换机的任意接口(1-24)之间连接直通电缆。 确保主机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均已通电。 步骤2 :通过超级终端将主机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 从Windows的任务栏中单击“开始”| “程序” | “附件” | “通讯” | “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程序。 使用正确的设置配置超级终端: 连接描述 名称:Lab 11_2_11 图标:自行选择 连接到 连接时使用:COM1 (或适当的COM端口) COM1属性 每秒位数:9600 数据位:8 奇偶校验:无 停止位: 1 数据流控制:无 当超级终端会话窗口岀现后,按Enter键直到路由器发岀响应。 如果路由器终端处于配置模式,请通过键入NO退岀。 Would you like to en ter the in itial con figurati on dialog?[yes/no]: no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 当处于特权执行命令模式时,路由器会尝试将所有拼写错误或未能识别的命令解释为域名。因为未配置域服务器,所以当请求超时就会出现延迟现象。这可能会耗费几秒钟到几分钟时间。要停止等待,请同时按住vSHIFT>6 键,然后放开,再按x键:Router>e nabel 短暂按住vSHIFT>6 ,然后放开,再按x键 Name lookup aborted Router> 从用户执行模式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Router> en able Router# 使用特权执行命令show runnin g-c onfig 验证配置文件是否为全新文件。如果之前保存了配置文件,则 需将其删除。附录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默认路由器配置。根据路由器型号和IOS版本的不同,您的配置可 能稍有差别,但应该未配置任何口令或IP地址。如果您的路由器不是默认配置,请要求教师删除该配置。 步骤3 :配置全局配置主机名设置。 可使用哪两个命令离开特权执行模式? 可使用什么快捷命令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使用命令con figure 进入哪几种配置模式?写下配置模式及其描述的列表: 从特权执行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 con figurati on termi nal Router(c on fig)# 可使用哪三个命令离开全局配置模式并返回到特权执行模式? 可使用什么快捷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将设备的主机名设为Router1 : router(c on fig)# host name Router1 Router1(c on fig)# 如何删除主机名?

中小型公司企业网络设计方案[1]

企业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详述 (2) 2、项目工期 (3) 二、需求分析 (3) 1、网络要求 (3) 2、系统要求 (4) 3、用户要求 (5) 4、设备要求 (6)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6) 1、网络设计指导原则 (6) 2、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6) 3、网络通信联网协议 (7) 4、网络IP 地址规划 (8) 5、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8) 6、网络应用系统选择 (12) 7、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3) 8、网络管理维护设计 (14) 四、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4)

1、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4) 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5) 3、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4、管理子系统设计 (15) 5、干线子系统设计 (16) 6、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6) 7、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详述 集团总部公司有1000 台PC;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有限制,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公司中的台机能上互联网;核心技术采用VPN;集团包括六家子公司,包括集团总部在内共有2000多名员工;集团网内部覆盖7栋建筑物,分别是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的办公和生产经营场所,每栋建筑高7层,都具有一样的内部物理结构。一层设有本建筑

的机房,少量的信息点,供未来可能的需求使用,目前并不使用(不包括集团总部所在的楼)。二层和三层,每层楼布有96个信息点。四层到七层,每层楼布有48个信息点,共3024个信息点。。每层楼有一个设备间。楼内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纤,每层楼到一层机房有两条12芯室内多模光纤。每栋建筑和集团总部之间通过两条12芯的室外单模光纤连接。要求将除一层以外的全部信息点接入网络,但目前不用的信息点关闭。 2、项目工期 2009年5月28日-------2009年6月28日 二、需求分析 1、网络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能够可靠运行,具有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提供网络安全机制,满足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未来升级扩展容易,保护用户投资;用户使用简单、维护容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主干网负责各个子网和应用服务的连接,为信息交换提供有效的高速通道。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10000M交换,下属子网采用千兆以太网,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整个网络应考虑语音、

中小企业网络综合实验

实验中小企业综合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所学网络知识,搭建中小企业网络。 二、网络背景简介 某集团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新的集团企业网将建设一个以集团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业务综合管理、多媒体视频会议、远程通讯、信息发布及查询为核心,实现内、外沟通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是日后支持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这些关键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和发展,系统必须具备如下的特性: 1、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完成集团企业网的建设,实现各分公司的信息化; 2、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3、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信息共享、实时新闻发布; 4、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财务电算化; 5、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集中式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关系管理系统 三、需求分析 需求1: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完成集团企业网的建设,实现各分公司的信息化. 分析1:利用主流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构建企业网。 需求2: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所有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分析2:既要实现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又要提高工作效率,网络规划设计合理、建议采用二层结构,建议整个网络根据部门划分用VLAN隔离。 需求3: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信息共享、实时新闻发布; 需求4:在整个企业集团内实现财务电算化; 分析3、4:由于要实现内部资源共享,需要各个部门通信可以使用VLAN间路由解决。因为财务部们要实现电算化,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用ACL技术禁止财务部门被其他部门访问,同时用端口安全实现接入安全。 需求5:在关键区域,网络链路故障时能够不影响网络使用。 分析:用冗余链路技术保证网络稳定。 需求6:实现企业网络和internet连接 分析:大中型企业连接外部网络通常采用专线方式,使用帧中继或x.25方式接入,另外需要配置NAP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注:实际网络拓扑结构可参见下图。

网络设备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三交换机的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理解Trunk链路的作用和VLAN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接口分配 3.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本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操作,需要的设备有:配置网卡的PC机若干台,双绞线若干条,CONSOLE线缆若干条,思科交换机cisco 2960两台。 三、实验内容 1. 单一交换机的VLAN配置; 2. 跨交换机VLAN配置,设置Trunk端口; 3. 测试VLAN分配结果; 4.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路由; 5.测试VLAN间的连通性 四、实验原理 1.什么是VLAN 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当一个站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当一个站点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只要将该计算机连入另一台交换机,通过软件设定后该计算机可成为原工作组的一员。 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中的主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需要借助于路由器或具有路由功能的第三层交换机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2.交换机的端口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可以分配给一个VLAN,分配给同一个VLAN的端口共享广播域,即一个站点发送广播信息,同一VLAN中的所有站点都可以接收到。 交换机一般都有三种类型的端口:TRUNK口、ACCESS口、CONSOLE口。 ?CONSOLE端口: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通过Console 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ACCESS口(默认):ACCESS端口只能通过缺省VLAN ID的报文。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1.软硬件环境要求监考机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1.1监考机主要功能是监控和管理考试的进程,并且被利用作为智能评测引擎的服务器。 在实际测试时,可以选择专用服务器,也可以使用满足最低配置要求的PC。 监考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2.4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推荐配置: P4 3.0GHz;1G RAM内存;160G硬盘;1000Mbps网卡;监考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 Server或Win2003 Server。 1.2考试机考试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网卡;声卡配置推荐使用创新 5.1声卡(内置)或创新Audigy2 NX(外置),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sound max芯片集成声卡、sound blaster芯片集成声卡也可;耳麦: 推荐使用PHILIPS SBC HM385(头戴式)或莱茵LEM-802(桌上型),其他同等音质设备,如PHILIPS HM 450、PHILIPS HM3300也可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1.3评测机评测机的最低配置如下: P4 1.6GHz;256M RAM内存;40G硬盘;100Mbps网卡;推荐配置: P4 3.0GHz;512M RAM内存;80G硬盘;100Mbps网卡;考试机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2000或Win XP专业版。 2.网络环境网络版: 整个考场所有的“监考机”和“考试机”都必须接入局域网。 该局域网要求带宽大于等于100Mbps,建议使用100Mbps的交换机而不是集线器来构建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站系统需要与省市测试中心通信的考试管理信息系统通信。 该特性要求监考机接入互联网。 可以采用电信提供的ADSL或者宽带网络,也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现有的,建议监考机最低互联网接入带宽能达到2Mbps。 单机版: 单机版的网络环境不是必须条件,可以采用移动存储方式导入/导出数据。

网络实例综合实验之网络配置拓扑图

网络实例综合实验 一、拓扑图: 配置: 二、三层交换机SWA配置快播,qvod,百度影音,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24688.html,/ SWA(config)#vlan 10 SWA(config)#vlan 20 SWA(config)#vlan 30 SWA(config)#vlan 40 SWA(config)#vlan 50 SWA(config)#vlan 60 SWA(config)#spanning-tree

SWA(config)#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SWA(config-mst)#name ruijie SWA(config-mst)#reversion 1 SWA(config-mst)#instance 10 vlan 10,20,30 SWA(config-mst)#instance 20 vlan 40,50,60 SWA(config)#spanning-tree mst 10 priority 4096 SWA(config)# spanning-tree mst 20 priority 8192 SW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0/12-13 SWA(config-if-range)#portgroup 1 on SWA(config)#interface agg 1 SW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A(config)#int vlan 1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2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2.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3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3.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4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4.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5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5.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60 SWA(config-if)#ip add 172.16.6.1 255.255.255.0 SWA(config)#int vlan 10 SWA(config-if)#vrrp 10 ip 172.16.1.254 SWA(config-if)#vrrp 1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20 SWA(config-if)#vrrp 20 ip 172.16.2.254 SWA(config-if)#vrrp 2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30 SWA(config-if)#vrrp 30 ip 172.16.3.254 SWA(config-if)#vrrp 30 pri 120 SWA(config)#int vlan 40 SWA(config-if)#vrrp 40 ip 172.16.4.254 SWA(config)#int vlan 50 SWA(config-if)#vrrp 50 ip 172.16.5.254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姓名学号班级13计本 实 验 目 的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验证两台连接在交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2)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 实验步骤(1)启动Cisco 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对应网络结构放置设备。 在工作区中添加一个2620 XM Router(路由器)。首先我们在设备类型库中选择路由器,特定设备库中单击2600 XM路由器,然后在工作区中单击一下就可以把2620 XM路由器添加到工作区中了。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再添加一个2950-24交换机和两台PC。如图1所示: Ps: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应设备以连续添加设备。 图1 设备添加

(2)连接设备: 选取合适的线型将设备连接起来。根据设备间的不同接口选择特定的线型来连接,如果只是想快速的建立网络拓扑而不考虑线型选择时可以选择自动连线,如图2所示: 图2 线型介绍 在正常连接Router0 和 PC0后,我们再连接Router0和Switch 0 ,提示出错了,如下图: 自 动 选 择 控 制 线 直 通 线 交 叉 线 光 缆 电 话 线 D C E 串 行 线 D T E 串 行 线

图3出错信息 出错的原因是Router上没有合适的端口。如图所示: 图4 Cisco2620 XM的接口面板 默认的2620 XM有三个端口,刚才连接PC0已经被占去了ETHERNET 0/0,Console口和AUX口自然不是连接交换机的所以会出错,所以在设备互连前要添加所需的模块(添加模块时注意要关闭电源)。为 Router 0 添加NM -4E模块(将模块添加到空缺处即可,删除模块时将模块拖回到原处即可)。模块化的特点增强了Cisco设备的可扩展性。继续完成连接,如图5: 图5 (3)配置不同设备. 我们配置一下Router0,在Router0上单击打开设备配置对话框。如图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