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1988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1988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89年2月28日

1988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中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交流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初步计算,全年国民生产总值①13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国民收入1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猛,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进入第四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执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方针中,做了不少工作,初步获得一些成果。

一、农业

1988年农业总产值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下降0.5%,林业产值增长3.8%,牧业产值增长10.5%,副业产值增长10.4%,渔业产值增长11.8%。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棉、油有不同程度减产,但粮食、棉花生产比原来预料的要好;糖料有较大幅度增产,扭转了连续两年减产的局面;部分地区烤烟面积增加过猛。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88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 39401 万吨 -2.2

棉花 420 万吨 -1.1

油料 1320 万吨 -13.6

其中:油菜籽 504 万吨 -23.8

甘蔗 4908 万吨 3.6

甜菜 1329 万吨 63.2

黄红麻 108 万吨 -4.8

烤烟 233 万吨 42.4

蚕茧 44 万吨 9.3

茶叶 54 万吨 7.2

水果 1662 万吨 -0.4

造林绿化有新的进展。“三北”防护林二期建设工程超额完成当年造林任务,沿海防护林建设初见成效,平原地区人造防护林带有显著发展。但一些地方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频繁发生。

畜牧业生产中,生猪饲养回升,肉猪出栏头数、存栏头数均有增长。肉、禽、蛋、奶等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加。草食牲畜持续发展。但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不够稳定。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1988年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188 万吨 10.2

牛奶 369 万吨 11.7

绵羊毛 22.4 万吨 7.3

肉猪出栏数 2.75 亿头 5.2

大牲畜年末数 1.25 亿头 2.9

猪年末数 3.42 亿头 4.4

羊年末数 2.01 亿头 11.4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046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11.1%,海水产品产量增长8.4%。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88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48亿瓦特,比上年增长6.6%;大中型拖拉机86万台,下降1.9%;小型及手扶拖拉机598万台,增长12.7%;载重汽车59万辆,增长7.5%;排灌动力机械655亿瓦特,增长4.7%;化肥施用量2142万吨②,增长7.1%;农用薄膜33.7万吨,增长17.5%;农村用电量722亿千瓦小时,增长9.6%。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

整个农村经济有新的发展。198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③1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产值增长22.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0.4%上升到53.5%,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则由49.6%下降为46.5%。

二、工业

1988年工业总产值18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为15181亿元,增长17.7%。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12.7%,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28.8%(其中乡村工业增长35%),个体工业增长4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增长97%。

1988年轻工业发展加快,总产值为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主要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长快,各种高档耐用消费品增长更快。重工业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总产值达到9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的加工工业增长更快,大大超过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增长,致使工业生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

1988年比上年增长%

纱 454 万吨 3.9

布 176 亿米 1.7

呢绒 2.65 亿米持平

机制纸及纸板 1210 万吨 6.0

糖 455 万吨 -10.0

原盐 2200 万吨 24.7

卷烟 3095 万箱 7.4

合成洗涤剂 129 万吨 8.2

日用精铝制品 8.57 万吨 -19.0

自行车 4122 万辆 0.1

电视机 2485 万部 28.5

其中:彩色电视机 1028 万部 52.8

录音机 2344 万部 18.5

照相机 292 万架 13.8

家用洗衣机 1046 万台 5.6

家用电冰箱 740 万台 84.4

能源生产总量(折标准燃料) 9.51 亿吨 4.2

原煤 9.7 亿吨 4.5

原油 1.37 亿吨 2.2

发电量 5430 亿千瓦小时 9.2

其中:水电 1080 亿千瓦小时 8.0

钢 5918 万吨 5.2

钢材 4698 万吨 7.0

水泥 2.03 亿吨 9.1

木材 6300 万立方米 -1.7

硫酸 1098 万吨 11.7

纯碱 259 万吨 9.6

化肥④ 1767 万吨 5.7

化学农药⑤ 19.46 万吨 20.7

发电设备 1097 万千瓦 16.6

金属切削机床 20 万台 16.1

其中:数控和高精度机床 3920 台 0.3

汽车 64.67 万辆 37.1

拖拉机 5.21 万台 40.4

机车 843 台 -7.3

民用钢质船舶 140.7 万吨 -20.7

1988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税金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104天缩短到97天;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9.3%;多数产品质量保持稳定;能源消耗继续下降,工业部门节约能源3000万吨,节能率达5.6%。但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上升12.3%,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上升26.6%。

工业企业改革取得新的成果。1988年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有9024个,实现利税比上年增长20.8%。一些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到1988年末,全国县以上工业企业中,已有横向经济联合组织10804个。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8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4亿元,比上年增加673亿元,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略有增长。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2695亿元,增长17.3%;集体所有制单位621亿元,增长13.5%;个人投资998亿元,增长25.4%。但全国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约1.3万亿元,比上年扩大12%。主要是新开工的非重点项目过多,预算

外投资大量增加。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全国决定停缓建的投资项目14400多个,可压缩今后几年的投资442亿元。

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1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投资结构有所变化:能源工业部门完成投资371亿元,比重由上年的22.5%上升到24%;原材料工业部门完成投资206亿元,比重由上年的14.6%下降为13.4%;运输邮电部门完成投资218亿元,比重由上年的15.3%下降为14.1%;轻纺工业部门完成投资62亿元,农业部门完成投资71亿元,文教卫生部门完成投资95亿元,比重均比上年略有下降;商业、金融部门完成投资84亿元,比重由上年的5.1%上升到5.5%;城市建设部门完成投资94亿元,比重由上年的5.9%上升到6.1%。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033亿元,比重由上年的65.5%上升到66.9%;非生产性建设投资510亿元,比重由上年的34.5%下降为33.1%。但楼堂馆所投资仍然增加较多。

国家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20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78个、大中型项目的单项工程138个。一些重点电站、煤矿、铁路、港口及科研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后续能力。

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装机容量999万千瓦,原煤开采3090万吨,原油开采1577万吨(包括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乙烯60万吨,水泥246万吨,平板玻璃792万重量箱,铁路交付营业里程419公里,铁路复线里程820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148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878万吨。

企业技术改造稳步前进。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更新改造投资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35.4%。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增加产品生产能力的375亿元,增长37.4%;用于增加品种的135亿元,增长24.1%;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49亿元,增长14.8%;用于节约能源的31亿元,增长18.8%。全年建成投产更新改造项目近4万个,新增固定资产634亿元。

建筑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工程达11.9万个,占全部施工工程的83.2%;施工面积1.7亿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85.6%。其中投标承包的单位工程和施工面积,分别占承包单位工程和施工面积的21.6%和28.6%。1988年全民所有制施工单位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7%,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8%。但建筑施工队伍存在窝工现象,亏损企业有所增加。

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成果。1988年新发现及有新进展的主要矿产地281处,55个矿种新增加了探明储量,其中煤炭93亿吨,铁矿7.6亿吨,黄金储量也有增加。油气普查勘探取得较大进展。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在紧运行、深挖潜中进一步发展。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运输量如下:

1988年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3355 亿吨公里 5.1

铁路 9876 亿吨公里 4.3

公路 2871 亿吨公里 9.5

水运 9964 亿吨公里 4.8

空运 7.4 亿吨公里 12.1

输油输气管道 637 亿吨公里 2.0

旅客周转量 6060 亿人公里 12.1

铁路 3260 亿人公里 14.7

公路 2382 亿人公里 8.8

水运 204 亿人公里 2.5

空运 214 亿人公里 14.9

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 4.36 亿吨 10.0

铁路部门努力挖潜,扩大了旅客列车编组并增开旅客列车。公路运输部门积极开展长途客运,减轻铁路负担,全国跨省公路客运线已达2500多条。

运输部门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运输效率继续提高。铁路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82.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铁路运输收入比上年增长6.9%;铁路运输人员劳动生产率提高5%。集装箱运输业务有较快发展,全年铁路和水运完成的集装箱运量达1651万吨,比上年增长8%。但运输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加剧,铁路运输长期超负荷运行。交通运输事故较多。

邮电事业继续发展。1988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年末城市市内电话用户达到36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3.5%。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9%。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899亿元,增长27.5%;消费品零售额6541亿元,增长27.9%。全年售予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达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各种经济类型商业全面发展。全民所有制零售额增长29.9%,供销合作社零售额增长27.9%,其他集体所有制零售额增长21.2%,合营经济零售额增长27.7%,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30%,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29.1%。

各类消费品零售普遍增长。吃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2%,穿的商品增长21.4%,用的商品增长3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吃、穿、用商品分别增长4.3%、7.7%和13.2%。受通货膨胀和抢购风影响,不少消费品零售量超常增长。其中粮食增长8%,食盐增长20%,肥皂、洗衣粉增长20%以上,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分别增长20%至50%。

零售物价上涨过猛。1988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8.5%(其中12月份比上年同月上升26.7%)。分城乡看,城镇上升21.3%;农村上升17.1%。分商品看,食品类价格上升23%,其中粮食上升14.1%,肉禽蛋上升36.8%,鲜菜上升31.7%,水产品上升31.1%;衣着类上升12.7%;日用品类上升12.2%;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24.8%;燃料类上升16.1%;农业生产资料类上升16.2%。

1988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0.7%。

生产资料需求过旺。全国物资系统销售各种生产资料达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3%。通过物资系统销售的钢材3966万吨,比上年增长16.4%;木材2966万立方米,增长14.3%;煤炭27015万吨,增长8.8%。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大。1988年物资部门15种主要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21.5%,其中钢材上升21%,铜上升50%,铝上升38.6%。

市场物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秩序较混乱,违法经营活动增多,乱涨价现象突出。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猛,影响市场稳定,一年内相继出现几次较大的抢购风,致使商品紧缺面扩大。进入第四季度后,市场乱涨价现象有所收敛。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据海关统计,1988年进出口货物总额达102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总额475.4亿美元,增长20.6%;进口总额552.5亿美元,增长27.9%。扣除不收付外汇的援助捐赠、来料加工和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等货物后,逆差30.9亿美元。

1988年全国非贸易外汇收入6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支出27亿美元,增长31.8%,收大于支39.1亿美元。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1988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9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吸收客商直接投资26.2亿美元,增长13.1%。

1988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完成营业额12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

国际旅游业有明显发展。1988年来自168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访问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入境人数达31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8%。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2.2亿美元,比上午增长19.2%。

七、教育、科技和文化

198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6万人,在学研究生11.3万人,比上年下降5%。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7万人,在校学生206.6万人,比上年增长5.5%;毕业生55.4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9.8万人,在校学生172.8万人,比上年下降7%。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555.7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16.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301.6万人的42.7%。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79.8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933万人。

全国初中在校学生4015.5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2535.8万人,已有1326个县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对弱智、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也有所发展。但一些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有所增加。

科技事业发展较快。1988年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21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13项,星火奖138项。

国家推行的各项科技发展计划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己有30个通过验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已有21个通过验收,高技术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以促进高技术、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和国家重大新产品试产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对于振兴农村经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的科研项目2983个,资助金额1.16亿元,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实用通信卫星准确定点赤道上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说明我国高科技领域在若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的国家种子资源库已入库种子12.5万份,培育出169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综合治理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取得初步成效;大秦重载列车和宝钢二期工程等11个重大装备的研制取得新的进展,表明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开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管理方面的基础性科技工作得到加强。截止1988年底,已建立国家计量基准132种;一级标准物质261种,制定各类产品国家标准13841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占38.5%。气象、海洋、地震部门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信息,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利工作进一步开展,技术市场活跃。1988年共批准专利11500件,比上年增长68.8%;签订技术合同24.7万项,比上年增长87.7%;成交金额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1988年测绘部门为国家各项经济建设测绘了各种比例尺地图2.6万幅,出版公开版地图307种,总印数达7440万册(幅)。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群众性科技活动逐步开展。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960万人(未含社会科学),比上年增长8%。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5700个,职工11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8万人。全国有85%的乡镇建立了科普协会,会员416万人。

文化事业繁荣。1988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58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227部。有31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35次奖。全国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6.2万个,艺术表演团体2998个,文化馆2975个,公共图书馆2479个,博物馆893个,档案馆3356个。全国共有广播电台461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645座,电视台42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11座。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206.4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6.6亿册,图书出版62.8亿册(张)。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8年末全国医院病床达到250.3万张,比上年末增长4.1%。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2.4万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医生161.8万人(含中、西医师109.6万人),比上年增长9.2%;护师、护士82.9万人,增长15.6%。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各种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取得新的成效,传染病总发病数比上年下降10.8%。全国有12个省市达到了计划免疫接种指标。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所加强。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仍然存在。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198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4个世界冠军,打破和超过33项世界纪录,233次打破138项全国纪录。在第24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取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开展,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相继举办。

九、人民生活

198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1119元,比上年增长22.2%;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不同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有增有减,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据13个城市抽样调查,有34.9%的居民家庭纯因物价上涨造成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全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545元,比上年增长17.7%;扣除商品性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3%。在农民纯收入中,平均每人生产性纯收入493元,增长17.8%。

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就业人数增加。1988年全国城镇安置待业人员361万人。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为135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9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2297亿元,比上年增加416亿元,增长22.1%。合同用工制度稳步发展,年末全民所有制单位有合同制职工9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7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为6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

城乡人民储蓄增加。1988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8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2亿元,增长23.8%。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88年城镇新建住宅1.9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房8.8亿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8年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71万张,收养5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12%。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4156万人次。全国已有14.8%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市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快发展,建立起各种小型、多样社会服务设施74580个。

保险事业迅速发展。1988年各类财产险承保总额达17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共有7216万户家庭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各种人身保险投保人数已达15867万人。国内财产险业务共处理赔案262万件,赔款支出43亿元,为受灾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安排生活,发挥了作用。

十、人口

198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0.78‰,死亡率为6.58‰,自然增长率为14.2‰。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09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41万人。现正面临人口生育高峰期,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增多,完成计划生育的预定任务仍然是极其艰巨的。

注――

本公报各项数据是年度的初步统计,都没有包括台湾省。公报所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各项总产值数据,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比上年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①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的净收入,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劳务价值。

②化肥施用量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计算。

③农村社会总产值包括全部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村集体和个体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

④、⑤均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计算。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成立统计处。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里,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摸清了解放初期全国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编制“一五”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加强各级政府及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并统一制定全国性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建立了统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主要专业统计制度。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多项普查;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收集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国家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跃进”开始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被践踏,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在“左”倾错误思想和“全民办统计”、“统计大跃进”的口号指导下,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原则遭到破坏,中央及地方统计机构和人员被精简,一些重要统计数字严重不实,统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在此期间,一些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对浮夸风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1961年初,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简称“四四决定”);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统计工作试行条例》。“四四决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使统计工作获得很大发展。在此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核实了“大跃进”期间主要统计数字,为中央进行经济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调整进程;加强综合平衡分析研究,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供参考;大力精简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全国县以上统计机构全部单设。

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表的主要系数 投入产出系数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工具。投入产出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各种诱发系数。由于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是最基本的投入产出系数,这里只介绍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a 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 j去除该产品部门(或产业)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 ij,用公式表示为: a ij=x ij/X j (i,j=1,2,…,n) 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模型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的基础。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

从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看出,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a ij <1之间,a ij 越大,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a ij 越小,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a ij =0则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 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 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将各产品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完全消耗系数表或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B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111111++++=∑∑∑∑∑∑======kj sk ts n t n s n k it kj sk n s n k is kj n k ik ij ij a a a a a a a a a a b (i,j=1,2,…,n) 式中的第一项ij a 表示第j 产品部门对第i 产品部门的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二项kj n k ik a a ∑=1表示第j 产品部门对第i 产品部门的第一轮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三项kj sk n s n k is a a a ∑∑==11 为第二轮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四项kj sk ts n t n s n k it a a a a ∑∑∑===111为第三轮间接消耗量;依此类推,第n+1项为第n 轮间接消耗量。按照公式所示,将直接消耗量和各轮间接消耗量相加就是完全消耗系

国家统计局文件

第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 (以得票数为序) 课题论文奖 一等奖 统计指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徐国祥 统计调查质量的测度与评估方法兰州商学院傅德印 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研究湖南大学许鹏 经济普查后行业常规年度统计数据修订方法研究国家统计局李强 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统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史代敏 复杂数据统计推断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人民大学田茂再二等奖 统计思想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 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化体系研究国家统计局谢鸿光 中国经济统计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评论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 中国经济统计学60年中央财经大学邱东 中国西部森林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国家统计局康君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范式的设计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金华 缺失数据的统计推断方法与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王启华 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的可拓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凌亢 统计环比指数与季节调整方法研究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刘稚南 完善我国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丁立宏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missing-data problems using the 云南大学唐年胜EM algorithm (运用EM算法处理缺失数据问题的模型选择准则) 中国分级抽样的方法研究及其数据模拟国家统计局张勇 我国R&D投入与使用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袁卫 数据质量观、博弈与质量效应解析江西省统计局张启良 统计代理制研究湖南城市学院罗放华 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实证 河北大学顾六宝研究 统计数据质量及其公信力研究:基于公众参与的视角安徽财经大学宋马林

第三章投入产出表

第三章投入产出 一、名词解释 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产品部门 二、思考题 1、投入产出表第Ⅰ象限每一个元素在行向和列向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经济含义? 2、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3、试述产品×产品表,产品×产业表(U表)以及产业×产品表(V表)各自的构成和经济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三、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 2、同质生产单位与基础单位的区别在于() A两者都只包含主要生产活动 B前者既包含主要生产活动也包含次要生产活动,而后者仅包含一种生产活动 C后者既包含主要生产活动也包含次要生产活动,而前者仅包含一种生产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 A钢铁业B炼焦业 C煤炭开采业D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 4、中国目前公布的投入产出表是( A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B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表 C产业部门部门×产品部门表 D 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表 a的数值是0.2864,则它的意义是()5、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 21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比重 D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比重 四、多项选择题 1、第Ⅲ象限的行标题包括() A固定资产折旧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E存货增加

2、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 A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D总投入=总产出+进口 E总投入=总产出 2、投入产出表上的最终产品包括() A进口B出口C固定资本形成总额D存货增加E最终消费 3、下列关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口径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口项可以作为一列处理,也可以以矩阵形式表示 B投入产出表的价格一般选择生产者价格 C中国目前投入产出表中应用的部门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大体一致 D现有统计制度所提供的数据大体符合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 E以上说法都正确 4、工业部门总产出的口径与投入产出表相比,其差异体现在() A前者是产业部门口径,后者是产品部门口径 B前者采用生产者价格,后者采用购买者价格 C前者仅包括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后者包括全部企业的数据 D前者是价值量,后者是实物量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 A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B实物转移C自有住房服务D金融保险服务E自产自用的货物 五、判断题 1、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同属于生产核算的范畴,前者是后者的进一步延展() 2、第三产业行、存货增加列的数据是85亿元,该值表示当年第三产业部门的存货投资额为85亿元() 3、第Ⅳ象限的功能一般认为是反映分配关系,但它并非是第Ⅲ象限与第Ⅱ象限的简单交叉,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是一个空象限() 4、把进口品放置在第Ⅱ象限,是为了表示它仅与最终使用有关() 5、一英国旅游者在游览故宫时,购买了一瓶矿泉水,由于这没有通过海关进行交易,所以不能认为是我国货物的出口() 6、直接分配系数是第Ⅰ象限每个元素除以所在行的部门总产出,其含义是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使用部分所占的比列() 六、计算分析题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概述

第二章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编制投入产出表是应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种产品)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得到反映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关系的主要数据,这样就可以把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于经济计划、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可以编制各种投入产出应用模型。 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相比,实物型表的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单一,而且许多国家已不编制实物型表,例如前苏联1977年、中国1987年、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中都没有实物型表。所以,本章的内容主要针对价值型表的编制。 §2.1 概述 编制投入产出表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例如,日本编制1975年产业关联平衡表(即投入产出表),以行政管理厅为主,十一个省厅合作,成立了专门机构。从1975年5月确定方针,到1978年6月分布第一批结果,1980年3月印发全部结果,共花费近五年时间。又如,前苏联编制1977年部门联系平衡表,一次性调查的规模为:40000个工业企业、23000个建筑单位、5000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数万个运输、商业、采购企业和单位以及40000个非生产领域的企业和单位。 在我国,目前的计划、财务和统计口径与投入产出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编表的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我国有较为健全的统计体系和统计队伍,有大量统计资料可供应用,只要在编表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统计资料,选择既满足编表要求又符合国情的编表方法,是能够较快地编制出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我国第一次正式编制的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仅用了两年时间。 由于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艰巨性,所以除极少数国家(例如北欧的挪威、瑞典等)每年编制外,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数年正式编制一次、每年修正一次的途径。我国国务院曾发出通知,决定每隔5年编制一次全国表(逢二、七年度),在两个编表年度间修正一次(每逢O、五年度),即可满足应用的需要,又可节省一定的人力财力,是比较适当的。 下面首先就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要点作些讨论。 一、四种调查方法的选择 通常有四种调查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关于它们的概念,在统计学中已经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它们在投入产出表编制中的应用。 普查,主要用于所有总量数据、重要的中间投入数据(例如发电的煤耗等)和所有进出口数据的调查。因为这些数据要求完整与准确。 重点调查,主要用于大部分中间投入数据和投资构成的调查。例如钢铁部门的中间投入数据,必须对占总产量9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关于投资构成,必须对大中型投资项目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主要与重点调查配合使用。对于重点调查之外的部分,例如数量很多但产量很低的小型钢铁企业,只需要选择几个典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推算即可。 抽样调查,主要用于数量众多、又无重点的调查对象。例如居民消费构成、商业等部门的投入构成等。 二、两种收集数据方法的选择 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可以按行收集数据,也可以按列收集数据。 按行收集数据,如果以生产产品的企业和提供劳务的单位为调查对象,则要求这些基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0%

国家统计局: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 80%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311275.html, 2011年12月21日14:15 国际在线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比较图 四大区域比较图

国际在线消息:据统计局网站消息,统计局近日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报告全文如下: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年~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害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 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2]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 表1:2000-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 单位:﹪

2018统计考试试题

2018浙江省统计法治知识测试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 (1分) A.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 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 C.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 D.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 正确答案: A 2. 某企业统计人员因计量单位看错,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差错,其行为属于() (1分) A. 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B.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C. 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D. 统计误差 正确答案: B 3. 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 (1分) A. 已批准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B. 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C. 已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D. 国家有关规定和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正确答案: D 4. 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公示期限为() (1分) A. 6个月 B. 3年 C. 1年 D. 5年 正确答案: C 5. 根据《刑法》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可以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分)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C' 6.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1分) A. 可以 B. 无需 C. 不得 D. 应当 正确答案: D 7. 在统计执法检查中,下列不属于被检查单位统计违法行为的是()。 (1分) A. 拒绝检查人员使用该单位的打印机 B. 拒绝检查人员进入财务系统查看 C. 拒绝提供检查所需的发票原件 D. 隐匿出入库单 正确答案: A 8. 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1分) A. 1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正确答案: B 9. 下列属于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主体的是()。 (1分) A. 县统计局法规处 B.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 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 D.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正确答案: B 10. 根据《浙江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行政执法机关适用()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应当在互联网上主动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结果。 (1分) A. 简易 B. 一般 C. 所有 D. 集体谈论 正确答案: B 11. 《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是每年的() (1分) A. 12月4日 B. 12月8日 C. 9月20日 D. 11月20日 正确答案: B 12. 《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 (1分) A. 审核、交换、档案、保存 B. 审查、交接、保存、归档 C. 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D. 审查、签署、

投入产出表基础知识

一、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 (一)基本表式和结构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Ⅰ、Ⅱ、Ⅲ象限。基本表式如下: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 (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 计量单位:万元

1.第Ⅰ象限 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2.第Ⅱ象限 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 第Ⅰ象限和第Ⅱ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3.第Ⅲ象限 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 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连接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产品部门总投入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量。 投入产出表三大部分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投入产出表有以下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总产出 (2)列平衡关系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3)总量平衡关系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统计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8-30 【生效日期】2006-08-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统计局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使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公正地择优确定项目,促进全国统计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以统计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发展和全面繁荣统计科学。 第三条第三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分类:经济统计、数理统计、社会和科技统计、统计教育和培训、人口环境生态统计、医疗卫生统计、国际比较、精算保险统计、证券分析、信息管理、统计其它项目(含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的实证分析研究等)。 第二章申报 第四条第四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全国,凡符合申报条件和规定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请。 第五条第五条项目选题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课题指南确定,也可自拟。 第六条第六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和规定: 1. 主持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否则,应有两名同专业的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推荐。 2. 申请人同期一般只能申请一个项目。 3. 承担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但尚未完成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七条第七条项目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下半年,根据当年度工作情况确定申报受理时间。 第八条第八条申请人的选题和课题设计论证必须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具有较为充分的 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设计论证的文字应简明扼要。 第九条第九条申请人所在单位领导和管理部门须对申报工作进行认真的组织和指导,把 握好选题、课题设计和课题组的组织,提高申报质量,并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进行 认真审核。要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承担信誉保证。 第三章审批 第十条第十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课题的初审工作。对于 初审合格的项目,由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领导小组进行终审。在综合考虑课题设计 论证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意义、课题组力量以及经费配套保障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协商, 严格掌握标准,本着公正和择优立项的原则,从候选课题中评选出拟立项项目。同等条件下 拟立项项目适当向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立项课题分类为重点(资助经费)项目与一般(自筹经费)项目。重点项目原则上应有前期研究成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对拟立项课题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后,由国家统计局下达正式立项通知。 重点项目由国家统计局予以一定经费资助,项目承担单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 (项目承担单位出具相关证明)。一般项目经费由申报者自筹。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办理有关 立项手续。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重点课题要进行重点检查,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项目完成时限由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立项通知 书起算,两年内有效。可提前结项,超出管理时限不予结项。重点项目承担者无正当理由未 能在管理时限内完成科研任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追回科研经费,并 予以通报。 第五章结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为评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和意义,研究成果定稿后应进 行鉴定。重点项目由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聘请专家进行通信鉴定;一般项目 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选择具有同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三至五人进行鉴定。由专家填写鉴定意 见表,由鉴定组长综合专家意见提出鉴定结论并签字。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 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如下两张表: 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

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最终需求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流向;增加值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数额及其构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平衡 水平方向: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产出 即 i X Y i ij X =+∑ 垂直方向: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即 j j ij X Y X =+∑ 1、直接消耗系数:其经济意义是某部门j 生产单位产品对i 部门的直接消耗。其计算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除以其总产品,计算公式为:

2018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版本号:000 申请书填写步骤: 1. 项目基本信息、申请人基本信息、项目组成员信息、项目经费概算通过下面相应按钮填报、修改。 a) 项目基本信息:b) 申请人基本信息:c) 项目组成员信息:d) 项目经费概算:2. 表2,表3,表5至表7直接在表格中填写 (注:请严格遵循给定格式填报内容,不得删减或改动)。3. 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以检查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本申请书进行保护。为了防止申请书被他人篡改,可以在保护过程中设置密码,但请牢记以便在修改申请书时使用。检查完成后,才可以在申报网站上传申请书,否则不能上传。 4. 打印、上传申请书(注:请确保打印的纸质申请书版本号与申报系统中上传的电子版申请书版本号保持一致)。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000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制 2018年1月修订

填表说明 一、请认真、如实、逐项填写申请书中各项内容。 二、封面右上角的“申请编号”申请人不用填写,其他有关栏 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三、本《申请书》请用A4纸型打印,于左侧装订。纸介质(须 加盖公章)和电子版材料各报送1份。 四、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南街75号,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转收。 邮政编码:100826 联系电话:(010)68783951、68783979

表1:基本信息

表2:项目论证

表3:预期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目标 表4:经费概算 注:1. 申请重大或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填写此表; 2. 经费开支科目按照《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统计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 【实施日期】2007.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广泛吸收各方面有志于统计科研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统计改革与实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决定以兼职的形式聘用研究人员,被聘用者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第二条特聘研究员的工作职责 一、承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课题研究、开发等工作。 二、参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有关统计科学研讨活动,并负有提供咨询和研究指导的责任。 三、负责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业务部门的科研信息和工作动态。

第三条特聘研究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熟悉本专业方向的科研动态,并对科研工作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二、在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方向上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2004年以来每年均以主要成员身份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立项课题)。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三、应有统计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5年以上统计专业工作经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对于确有研究专长者,可适当放宽对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 第四条特聘研究员任期 特聘研究员一经聘用,任期三年。 第五条特聘研究员聘用程序 特聘研究员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兼职科研人员,采用个人自愿报名与其所在单位推荐相结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办法产生。报送资料须经所在单位审查。 第六条本办法解释权属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第七条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应用

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3.1 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应用 投入产出表提供了经济系统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大量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分析 ⒈产业结构分析 ⒉投入结构分析 ⒊使用构成分析 ⒋消费结构分析 ⒌投资结构分析 ⒍进出口结构分析 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分析 二、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用经济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得到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⒈部门之间各种结构的比较 主要是投入结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的比较。 ⒉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 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在经济结构、技术水平迅速变化的时代,更具重要性。 为了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必须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为什么? ⑴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 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具有以下特点: ①部门分类一致。例如18个部门和30个部门的1981、1983、1987、1990、1992和995年的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 ②价格基准年一致。例如都以1990年的价格为基准价格。 ⑵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的编制 步骤: ①各年现价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归并; ②将部门分类相同的各年现价投入产出表的各部门总产出进行价格缩减; ③将各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按比例调整; ④可比价的总投入减去可比价的中间投入得到最初投入。 关键是各部门相对于基准年价格指数的确定。 ⑶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的应用 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 ⑴作用 ⑵注意可比性

三、产业关联分析 ⒈ 产业关联分析是投入产出表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主要用于产业选择 ⒉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j F 的计算公式如下: n j n b F n i n j ij n i ij j ,,2,11111 ==∑∑∑=== 其中,ij b 为矩阵1)(--A I 的元素。 当影响力系数1>j F 时,表示第j 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1=j F 时,表示第j 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1i E 时,表示第i 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1=i E 时,表示第i 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1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的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 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数。 耕地面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还包括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不包括属于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20162017-国家统计局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分,每小题1分。) 1.学校医务室对全校教师的血压进行了调查,该血压数据属于()。 A.定性数据B.定量数据 C.分类变量D.实验数据 2.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D.街头拦访 3.局领导欲了解本单位退休职工医药费支出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1 页(共18页)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第 2 页 (共18页) 4.课题组于2015年底在辖区内抽样调查了1000家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下列最适合用来描述小微企业利润数据特征的图形是( )。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饼图 D .散点图 5.某商品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为257,方差为647,则该商品销售量的离散系数为( )。 A .25739.72%647= B .647 2.52257 = C 10.10= D .9.90%257= 6.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总体参数是一个( )。 A. 统计量 B. 随机变量 C. 未知的量 D. 已知的量 7.采用不重置抽样的方法,从全校1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其平均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以往调查可知总体方差σ2为100,则样本均值的方差为( )。 A.n σ = B.2100100n σ= C.1000100110001N n n N σ --?=-- D.21001000100110010001N n n N σ--?=?-- 8.为了估计某大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已求得其95%的置信区间为(159 cm ,173 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估计值为166 cm B. 点估计值为159 cm C. 点估计值为173 cm D. 点估计值为160 cm 9.“有效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行业分类标准

[1]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2]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 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 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3]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 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 (绒)及其制品业 [20]木材加工及木、 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 介的复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 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 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 [31]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46]水的生产和供应 业 [5]建筑业 [47]房屋和土木工程 建筑业 [48]建筑安装业 [49]建筑装饰业 [50]其他建筑业 [6]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政业 [51]铁路运输业 [52]道路运输业 [53]城市公共交通业 [54]水上运输业 [55]航空运输业 [56]管道运输业 [57]装卸搬运和其他 运输服务业 [58]仓储业 [59]邮政业 [7]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 [60]电信和其他信息 传输服务业 [61]计算机服务业 [62]软件业 [8]批发和零售业 [63]批发业 [65]零售业 [9]住宿和餐饮业 [66]住宿业 [67]餐饮业 [10]金融业 [68]银行业 [69]证券业 [70]保险业 [71]其他金融活动 [11]房地产业 [72]房地产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租赁业 [74]商务服务业

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8311275.html,/tjsj/ndsj/ 2010/indexch.htm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 (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为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本年鉴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即原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

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企业内。国有控股企业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该分组反映了国有经济控股情况。 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联营企业包括: 国有联营企业指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间的联营; 集体联营企业指集体企业与集体企业间的联营;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指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间的联营。 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