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合集下载

城镇化过程中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

城镇化过程中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

合 旧城镇建 设状况分析 ,指 出给排水在城镇建 设中设计的
空间尺度 ,考虑到城 市发展的规模和方 向,用地 的
发展定位 。生活 区、商业 区、娱乐休闲 区、工业 区 等初 步 的构想规划 ,都将 影响到给水排水规划 中的 过程 ,给排水设计 中都应 该根据功能 区的不 同,设
计 满 足 水 量 和 水 质 的要 求 。 同 时 规 划 好 污 水 处 理 厂
积和 绿化面积 ,一般 绿化用水 定额 1 . 5~ 4 . O L /( . D ) ,道 路街道 洒水 定额1 . O ~2 . 0 L / ( . 次) ,一 天 为 2 ~3 次。
f Ab s t r a c t 】 Wa t e r s u p p l y a n d d r a i n a g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s e s s e n t i a l

新标 准的要求和生活质量, 并且为 了供水 的保证率 ,
城市管网多设计为环状 ,做好在 旧自来水厂基础上
城镇规模的扩大,管网长度 也增大 ,不可预 测
【 关 键 词 】城 镇 化 现 状 管 网 给 水 排 水 设 计
期、二期工程 ,污水处理厂选址、排水体制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对于小城镇按照用地面积计算还是可行的。 城镇 市政用水 也不 可忽略,许多城市建设伴随 着绿化工程 ,只有 绿化 面积达 到城市建设面积的一 定 比例才能 改善人 们的生活环 境 ,首先确定道路面
■ 陈世 红 周振体 一 Ch e n S h i h o n g Z h o u Z h e n t i
【 摘 要1 给水排水工程对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 , 本文通过结

从漳州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刍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规模的确定

从漳州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刍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规模的确定

从漳州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刍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
规模的确定
许升超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水在日常和生产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确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本文就城市给水规划如何预测用水量等有关问题结合我市给水工程规划工程予以探讨.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许升超
【作者单位】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31
【相关文献】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前瞻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的实践——以龙岩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为例 [J], 林小洛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总用水量预测方法的探索 [J], 王伟
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J], 范君;王晓辉
4.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J], 马佳
5.浅谈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J], 王艳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供水水量标准

城市供水水量标准

城市供水水量标准1. 简介城市供水是指通过建设供水系统,向城市居民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城市供水水量标准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每天正常生活所需的水量,并制定的一系列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从城市供水的背景出发,详细论述城市供水水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具体标准以及其应用。

通过合理的城市供水水量标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2. 制定原则城市供水水量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人口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情况等。

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2.1 需求预测原则根据城市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和短期需求预测,以确定水量标准的更新和调整。

2.2 安全性原则保障城市居民每天正常生活所需的安全用水量,确保供水系统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防止水源污染和供水设备故障。

2.3 经济性原则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减少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益。

2.4 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供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3. 水量标准城市供水水量标准根据城市不同用水需求的特点,可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等多个方面的标准。

3.1 生活用水标准生活用水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活用水标准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

生活用水标准应考虑居民的人口密度、家庭规模、用水习惯等因素,确保每个居民每天都能得到足够量的清洁饮用水。

3.2 工业用水标准工业用水是指城市中各类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用水。

工业用水标准应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特点和水资源可利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用水标准,确保工业用水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不浪费水资源。

3.3 公共设施用水标准公共设施用水是指城市中的公共建筑、公园绿地、道路冲洗等公共设施所需的用水。

公共设施用水标准应根据不同设施的类别和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用水标准,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城市环境的美观。

4.城市用水量规划

4.城市用水量规划

陕西、内蒙古河套以东和甘肃黄河以东的地区;
三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肃黄河以西的地区。
表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具备修订)所 制定的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表2-2 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住宅类别 卫生器具设置标准 单位:L/人.d 单 生活用水定 小时变 位 额(最高日) 化系数 (L) 每 人 每 日 85~150 130~220 170~300 3.0~ 2.5 2.8~ 2.3 2.5~ 2.0
第4章 城市用水量规划
§4-1 城市用水量标准
城市用水的种类
• 城市用水(城市统一供水、工矿企业自备水)、农业生 产用水、农民生活用水、乡镇企业用水等。不应忽视农 用水。
城市用水量标准
• 有总体规划使用的标准(综合用水量指标)、详细规划 使用的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消 防用水标准等)和建筑设计使用的标准(住宅、公建和 单个用水器具用水定额等),在使用中应注意。 • 应注意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以及环 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
(8)分类加和估算法
综合生活用水
工业企业用水 消防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非工业用水 大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市政用水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预测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指工业企业在某段时间内,每生产 一万元产值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新水量。根据确定的万元产 值取水量和规划期的工业总产值,可以算出工业用水量。

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用水量为所取用新水与重复利用水 量之和。工业用水量复利用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如年),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07-10-10]【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 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 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城市规模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 1.0~1.60.8~1.40.6~1.00.4~0.8二区0.8~1.20.6~1.00.4~0.70.3~0.6三区0.6~1.00.5~0.80.3~0.60.25~0.5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31
规划期限
与城市规划期限一致 设市城市:20年 建制镇:15~20年
重视近期建设规划 为详细规划和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应具有一定超前性,注意排水系统的逐步形成
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具有弹性,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排水口与污水受纳体的确定尤其不能影响远景发展
32
规划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七字技术要点
城市污水工程规模和污水处理厂规模应根据平均日污水量确定。
39
城市污水量
城市污水量主要用于确定城市污水总规模 城市污水量估算方法
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注意最高日换算成平均日
城市综合用水量包括市政、工业设施及其他用水量和管网漏失少量
40
城市污水量
48
污水排放系数
不同性质用地污水量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不同性质用地污水量可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不同 性质用地用水量乘以相应的分类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居住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污水量 :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工业用同地工业废水量 : 工业废水排放系数 其他用地污废水量 : 根据用水性质、水量和产生污废水的数量及其出路分别确定。
41
污水排放系数
定义: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的污水排放量与用水量(平均日)的比值
分类: 按城市污水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和城市 工业废水排放系数
42
污水排放系数
计算 根据城市供水量、排水量的多年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取值 缺乏数据资料时可根据城市居住、公共设施、分类工业用地布局从“城市分类污水排放 系数”表中选取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估算方法 根据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城市给排水规划

城市给排水规划

对城市规划中给排水设计相关问题的分析城规081孔江伟082862摘要:给排水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市政相关部门要紧紧抓住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给排水设计方案,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水排水设计重点难点Abstract:The urban planning is to the urban whole construction and the function layout plan and the conception, the direct relation city will develop in the future direction and prospect. 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for the draining water design in the urban planning, to satisfies city peop le’s basic life and th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water supply, the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urban corporate planning,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related department must closely hold to the draining water design key point and the difficulty, and take it as the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argues vigorously formulates the science, the reasonable city for the draining water design proposal,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develops.Key words:urban planning for water draining water design key difficulty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地下水具有水质清澈、水温稳定、分布面广、矿化度及硬度 高、径流量小等特点。但地下水的矿化度和硬度较高,一些 地区可能出现矿化度很高或其它物质(如铁、锰、氯化物、 硫酸盐等)的含量较高的情况。地下水是城市的主要水源, 若水质符合要求,一般都优先考虑。
地下水分类: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城市,年用水量有规律性的递增,① 有可能呈现逐年递增率P(%)基本上是平稳的,则可用下列模式表 示: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 表2-3
注:医院,疗养院和休养所的每一病床每日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均包括了食堂,
洗衣房的用水量。
四、消防用水量标准
城市消防用水量,通常储存在水厂的清水池中,灭火时,由 水厂二级泵站向城市管网供给足够水量和水压。
城市消防用水量的大小按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 时发生火灾数目而定。扑灭一处火灾所需消防水量及同时发 生的火灾数目取决于城市规模、人口数目、建筑耐火等级、 楼层及性质、风的频率和强度等。城市(或居住区)消防用 水量标准见表2-4。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9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 摘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规划水量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1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 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 (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短,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如南方某市1995年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723万m3/(万人•d),至2000年下降至0.577m3/(万人•d),2001年为0.603m3/(万人•d)。在编制总体规划时,确定近期(2005年)0.65m3/(万人•d),远期(2020年)0.75m3/(万人•d),而给水规范建议指标为0.8~1.2m3/(万人•d)。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9 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由于用地性质和供水条件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一些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和供水距离较远的地区,更应强调节约用水,采用多种措施降低耗水量,其综合用水量指标也应大幅下降。 (3)给水规范所指人均是指户籍人口,未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目前一般采用城市人口数(指户籍人口及暂住一年的人口),因而选用指标时要考虑人口数的内涵。流动人口的用水量一般已计入指标中,不单独计算。 (4)有些城镇集中发展一种或几种工业,形成产业规模,其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较大,不符合一般城市的组成结构,但与人口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可采用生活、工业用水比例法,即用人口增长数,人均居民用水量及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比例来推算今后的总用水量,有一定的准确性。 (5)在城市中用水量较大且水质要求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工业企业,如当地有取水水源应自建供水设施,其水量不计入城市给水水量规模。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应限制工业自备水源供给生活饮用水。 2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 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以下简称排水规范)中关于城市污水量预测方法提出: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原供水的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组成,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其中对污水排放系数提出0.70~0.80的数值。而排水规范中对排放系数的内涵未作细致的说明,笔者认为,实际影响污水水量有下述因素: (1)给水日变化系数。由最大日给水量,折算成平均日给水量,其数值应根据当地实测数或给水规范提供的数据确定。 (2)产销差率。城市给水厂供出水中包括计量用水及非计量用水,其中计量用水除工业冷却水外一般会产生污水水量;非计量用水包括漏失水量,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消防用水等,这些用水不产生污水量,不进入污水系统,一般占供水量的12%~20%, (3)产污率。指用户产生的污水量与用户的用水量比值,即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产污率与工业性质、城镇卫生设施等因素有关,一般取0.85~0.90。 (4)截污率。指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量与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截污率与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求规划期末在规划范围内都应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即要求零排放是无法实现的。在规划污水管道时,截污率最高值可取0.9。 (5)处理率。指进入城市污水厂处理的污水量与城市产生的污水量之比值,是反映城市污水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分期建成的,近期规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9 模应按接纳范围近期所产生的污水量和合适的截污率来确定。避免当前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偏大,进水量达不到设计规模的倾向。 (6)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有自备水源的工业,若其污水水质符合接管标准(或经过厂内治理后达到接管标准),一船均应纳入城市污水系统。若工厂远离市区,其排放污水水质又有特殊性或污水量很大,则应单独设厂处理。 (7)地下水渗入量及污水渗出量。目前一些城市的污水管道材质及接口形式较差,检查井破损,为节省电费,采用高水位运行方式,管道普遍受内压,污水向外渗出;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较高,易于渗入污水管道。渗入及渗出量很难测算,但造成很大损失,若按地下水渗入量1000m3/(km2•d)计算,一个100万km2的城市,每天增加提升和处理量10万m3,年增加费用约2000万元。笔者建议要提高管道和检查井的质量,考虑受内压的可能,对现有质量较差的管道采用内衬的方式,减少渗入及渗出量。 (8)雨水进入量。一般城市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但由于城市街道、工厂、小区内部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未能完全实施,以及暴雨时路面积水、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道。某城市连续5天暴雨,降水量242.5mm,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比同期晴天增加60%,一些中途提升泵站进水量增加1~2倍,给确定设计规模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雨污分流不仅要增加污水接入量,同时要减少雨水进入量,目前一些污水系统设计规模较大,睛天时污水量较少,但暴雨时又超过设计规模。因此,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是长期、细致和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若日变化系数采用1.2~1.3,产销差率、产污率、截污率均采用0.9,则进入城市污水系统的平均日污水量是城市最高日给水量的60%~56%(不计自备水源产生的污水量及地下水、雨水进入污水系统数量)。 3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 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的深化、补充和完善,一般是分区、分块进行规划。专业规划则将给水、排水工程,按专业内容和需要单独进行规划。两种规划对水量预测不仅要进一步核实不同规划期的总水量,而且要提出各地块的用水量和污水量。其预测的依据是: (1)已经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实际用水量及排污水量,如无资料,应取得建筑面积,客房数,工厂产品数等资料,根据指标进行推算。 (2)对尚待建设的地块,由于在分区规划阶段只知其性质和面积,尚未确定其开发强度及工业性质,可以按照给水规范提出的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推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9 算。从今后加强节约用水、降低产品耗水及提高回用率等角度来衡量,这些指标应予降低,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使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趋向完善和准确。 (3)各分区分块计算水量之和应与城市总水量大体相符。各分块水量是规划阶段计算给水管网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的依据。 4开发区的给水、污水量预测 目前大量兴建的开发区往往只确定开发区的总面积,有一张总体布置图及大体的工业性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变化很大,要确定其给水量和污水量十分困难,建议采用下述方法: (1)开发区采用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比较合适。根据调查,综合性开发区采用0.6~0.7万m3(km2•d),高新技术开发区采用0.3~0.4万m3(km2•d)为宜,对化工、冶金等大型工业区则按实际确定。 (2)开发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预测水量时重点应满足近期需要,控制最终规模,逐步扩大,避免近期建设规模过大。 (3)目前开发区星罗棋布,在选址时,对取水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往往重视不够,在缺水地区应避免引入耗水量大的工业,建成节水型的开发区,并应同步实施给水、污水工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不应引入,使开发区生态环境良好。 5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 详细规划阶段已明确开发建设的强度及要求,居住区应有容积率、层高等指标,公共建筑应有建筑量、客房数等规划条件,给水、污水量应根据单位水量指标测算。 若居住区有1km2,建筑容积率1.2,户均100m2,有3人,人均最高日用水量指标300L/(人•d)(包括居住区内小公建、绿化用水),则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08万m3(km2•d),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居住区的用水量。 在测算污水量时,应计算产污率及日变化系数,不计产销差率及截污率。若产污率为0.9,日变化系数1.3~1.5,则污水量相当于给水量的70%~60%。 6项目实施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 编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项目建议收时可以参照给水排水专业规划提出的水量规模,由于实施项目一般是近期和局部的,通过调研后作相应调整。 在编制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首先要明确工程的供水范围或纳污范围,对范围内的近期和最终给水、污水量进行核实。由于已进入实施阶段,对已建成并不再改造的地块应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落实其水量;对尚待建设的地区,此时应有明确的用地性质、工业类别、产品性质、开发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