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8例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38例临床分析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38例临床分析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3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38例低甲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病人均四肢软瘫,腱反射呈多样性,肌张力均低,病理征均未引出。

34.21%为继发性周期性麻痹,89.21%有心电图异常。

所有病人均口服补钾,症状完全缓解。

结论:根据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不难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理。

【关键词】周期性麻痹;低血钾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为我科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病人,其中男35例,女3例,年龄16~50岁,平均(33.2±8.6)岁。

首次发作16例,反复发作22例,均为散发病例。

1.2 发病诱因:上感10例,剧烈运动或劳累8例,饱餐6例,受凉3例,饮酒2例,另有9例无明显诱因。

其中13例(34.21%)继发于甲亢,其余25例(65.79%)为原发性。

1.3 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肌无力表现,肌力减退最重为Ⅰ级,最轻为Ⅴ级,肌力减退特点均为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双侧肌力减退对称,1例仅下肢肌力减退不对称。

腱反射消失2例,减低18例,正常18例,客观检查均无感觉障碍。

1.4 辅助检查:治疗前血钾1.5~2.0 mmol/L 17例,2.0~3.0 mmol/L 15例,3.0~3.5 mmol/L 6例,口服补钾后血钾恢复正常。

心电图异常34例,其中窦速2例,窦缓2例,Ⅰ度A VB 2例,室内传导阻滞2例,房早2例,T波改变12例,Q-T间期延长9例,出现U波5例,正常4例。

1.5 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人均采用口服补钾,即首次口服10%氯化钾液50 ml,以后24小时内分次口服10%氯化钾液30~60 ml,维持直到完全恢复。

一般肌力于24小时内可恢复正常,复查血钾正常,其中4例病人晨起有无力表现,持续3~4天症状方消失。

继发于甲亢者13例转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2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经积极抢救,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0~48岁,平均33岁,其中40岁以下9例。

1.2 临床表现:(1)诱发因素: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7例,腹泻3例;发病前有剧烈活动、劳累6例,饱餐、饮酒2例,无明显诱因2例。

(2)症状与体征:所有病例均有四肢肌力减退,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

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病理征阴性。

伴有呼吸肌受累5例。

1.3 治疗:多数患者采用口服补钾与静脉补钾同时进行,部分患者单用口服补钾。

一般补钾4~6 g,患者肌力开始恢复,多在1天内恢复正常,少数需2~3天,补钾总量为6~25 g。

20例患者均获痊愈。

2 护理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救治准备:护理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意外,并重视呼吸肌麻痹的严重后果,要熟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是有无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的出现,同时要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

做好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

2.2 迅速建立静脉多通道,保证静脉用药:为了防止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建立双通道,一个通道保证静脉补钾,另一个通道保证其他用药。

2.3 呼吸道护理: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呼吸肌麻痹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要加强呼吸机及气道的管理,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加重缺氧,随时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快而轻柔,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损伤、感染。

注意有无自主呼吸,根据呼吸情况调整呼吸机频率。

2.4 注意静脉补钾:在静脉补钾时,浓度一般不宜超过3 g/L,滴速不能超过1 g/h,因此限制了补钾的速度,而口服补钾则安全、方便且补钾速度快。

我们用100 g/L氯化钾口服液,以每小时20~30 ml速度口服补钾,且随症状改善而逐渐减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诊治体会——附11例报告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诊治体会——附11例报告
,
以 低钾 性 最
,
常 见 原 发 性 者 属 于 常 染 色 体 显性 遗 传 病 国 内 以 散 发 者 为 多 见 继 发 性 者病 因 较 多
, , , , , 。 。
1 994~
2997
年 所治
11
例报 道 如
,
下 并就其 发病 机理 及 诊 治 问 题 略加讨 论 临床 资料
1
.
常 见 有 甲 亢 原发性 醛 固酮 增 多 症 肾 小 管
2 岁 病程 半 天 岁 平均 3
4
2

年 其 中半天 ~
.

8

,
4
天~
2

3
发 病 率 高 对 伴 高 血 压 用 降 压 药 和 补钾 疗
2 临 床表 现

,
所 有患者 均表 现 为肌 无
,
效 欠 佳 者 应 想 到 原 发性 醛 固 酮 增 多 症
。 ,
,

力 呈 驰 缓性 瘫 痪 其 中 双 下 肢 无 力 四肢 无 力 级
,
,
3

,
及时连续 足量 补钾是症 状迅速 缓解 的 有 效 措 施 急 性 严 重 缺 钾 当 体 内丢 失 超 过 0 % 可 引起 呼吸 肌 麻痹 严 重 心律 失 常 等 1 而 危及 生 命
, 。 , , ,
8
例 伴 肌萎 缩
,
,
1
川 肌 力零一
, ,
;

5
例 为 继 发 性周 期 瘫 乏
, ,
成 肌 力 恢复 迟 的 主 要 原 因 应避 免 劳 累
, 。
治疗 好转 后亦

急诊低钾血症35例护理体会

急诊低钾血症35例护理体会

急诊低钾血症35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35例急诊低血钾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对35例急诊监护室低血钾患者给予及时的补钾处理,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结果:34例在2-12小时内症状缓解离院,1例为进一步治疗行住院治疗。

结论:低血钾患者是常见急症,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221-02钾对心肌横纹机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当血清钾低于2.0mmol/L时,称为严重低钾血症。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会出现全身肌无力、肢体软瘫,甚至膈肌、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昏迷、危及生命,临床上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常于疲劳,酗酒,感染,剧烈运动后发病,是急诊科常见病和危重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性疾病。

本院急诊科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35例低钾血症患者。

兹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5例低钾血症患者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8.6岁;初次发作31例,既往有发作史的4例,其中轻度(3.0~3.5mmol/L)者21例,中度(2.5~3.0mmol/L)者9例,重度〈2.5mmol/L者5例,均以肢体乏力来院就诊。

1.2 诱发因素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10例(28.6%),呕吐腹泻5例(14.2%),饱餐饮酒3例(8.5%),剧烈运动4 例(11.4%),情绪激动3例(8.5%),使用利尿剂1例(2.8%),无明显诱因9例(25.7%)。

均为散发病例,无家族史。

1.3 实验室检查35例患者血清钾均低于正常值。

最低1.15mmol/L,1.15~3.0mmol/L者22例。

30例进行心电图检查,有低钾性心电图改变者18例。

12例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甲亢者5例。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体会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体会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07-23T15:21:09.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关燕琼[导读] 观察尿量,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引起排尿困难,仔细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和尿量。

关燕琼(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梧州543002)【摘要】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30例低钾血症周期性患者予及时的补钾处理,同时做好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结论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综合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42-02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发病时肢体麻痹无力,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血钾低于3.5 mmol/L。

此病是一种急症,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

本文对30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综合护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20岁~49岁,以发作性肢体瘫痪为首发症状,反复发作16例。

1.2 临床表现 30例均表现为对称性软瘫,先累及双下肢后累及上肢,3例为夜间突然出现躯干肌肉麻痹,主动活动后减轻,随即来我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血钾2.0 mmol/L~3.4 mmol/L之间。

心电图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有U波,12例重症患者出现了T波倒置,S-T段下降,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变化。

2 护理方法及体会 2.1 心理护理由于本组患者大多为青壮年男性,出现突发性肌无力甚至弛缓性瘫痪,故大多情绪低落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我们于患者入院时首先作好心理护理,应详细告知本病的病因、前驱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自我防护知识,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理解和配合治疗。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肌力的观察,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四肌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一般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部分病人表现为偏瘫,手足麻木。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体会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体会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36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心得和体会。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8%;对照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实施全方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因此,对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急救护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护理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主要特点为骨骼肌反复发作弛缓性麻痹,通常情况下伴有低血钾[1-2]。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肌肉僵硬、四肢知觉出现异常、兴奋或焦虑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情况[3-4]。

针对该病症患者,在给予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有效相应的护理措施。

就护理角度而言,本科就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36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采取了护理措施,此次就护理效果也进行了观察,并得出了一些护理体会,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36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为护理和观察对象,3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8例。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16-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3.2岁,首次发作10例,第2次发作5例,第3次发作3例,病程在3小时至4年之间,诱因中劳累9例,外伤及感染6例,3例无明显诱因;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17-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3.1岁,首次发作9例,第2次发作5例,第3次发作4例,病程在3小时至4年之间,诱因中劳累10例,外伤及感染5例,3例无明显诱因。

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8例护理体会

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8例护理体会

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8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护理要点。

方法对38例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科学、系统、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

结论临床护理对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低钾性麻痹护理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弛缓性肌无力或麻痹发作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可伴血钾水平降低,发作间期肌力正常[1]。

一般无生命危险,但严重低钾血症时将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我院急诊科近年共收治低钾性麻痹患者38例,治疗效果理想。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7年1月到2011月12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38例,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为36.0岁。

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血钾水平、心电图、肌酶谱的变化和其他的辅助助检查,通过补钾治疗有效并排除其他疾病而确诊。

1.2 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发病诱因:饮酒诱发4例,饱餐诱发6例,劳累诱发18例,情绪激动诱发5例,腹泻诱发3例,输注葡萄糖诱发2例。

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肌无力为主要症状,多以下肢为重。

其中胸闷、气喘7例,伴呼吸困难4例,心悸9例。

室性早搏1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伴呼吸衰竭,昏迷1例。

血钾浓度在1.3~3.2mmol/L之间。

1.3 治疗根据临床表现、血钾浓度、当日排尿量,给予补钾及对症处理。

轻症仅表现为四肢无力的患者,鼓励进食,口服钾盐,以氯化钾为首选。

重症患者需静脉滴注补钾,绝不能静注。

严重低钾的患者常常合并有低镁血症,同时补镁可以抑制心肌自律性,因此对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低钾型麻痹患者,应该常规给予补镁治疗[2]。

对于简单型室早的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补钾后心律失常可消失。

重症患者出现复杂型室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立即给予利多卡因0.1 g静脉注射。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8例护理体会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8例护理体会

!"#$%&,临床发现此浓度肝素液封管对首次住院的憋喘性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剂量符合上述超微剂量范围,安全有效,临床亦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推广。

’#()应用肝素液封管时,要严格掌握肝素钠的配置浓度及用量,对肝素过敏、有自发出血倾向者、血液凝固迟缓者应禁用。

参考文献:["])*+,-%-.-/0,123045/,67&&89:,73-&#;.45+<4-&=74&-.&-=->7+7&&?&-.2392525@-530A23<07=7.7.70B2.-34.9095+932-&=2.?08.45+<24&2320#:.+<C20D<2&E,FGG’,$$:HFF I HFJ#[F])孙毅,洪先欧,刘纯义#超微量肝素、布络芬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辅助治疗及疗效观察[K]#临床儿科杂志,FGGL,F’(H):JJ’#[’])韩图强#超微剂量肝素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血小板下降临床评价[K]#临床儿科杂志,FGGL,F’($):LJMI LJ$#收稿日期:FGGM I G’I F"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例护理体会覃尊霞,李)玲(旬阳县医院)陕西安康MFLMGG)))FGGL年"月!FGGJ年"F月,我院共收治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例,男((例,女(例,"’!JG岁,以青壮年为多,血清钾"#L!F#$%%4&N O,心电图示低钾样改变。

诱因:上呼吸道感染"L例,甲亢并低钾性麻痹"F例,急性胃肠炎、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致低钾者H例,其它诱发因素如饱餐、饮酒、剧烈运动、劳累者"G例,长期使用利尿剂者F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38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1-10T14:22:16.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范娟董金梅董笑一郝士蒙[导读] 另外要注意与家属沟通,共同探讨和制定控制患者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使患者尽快康复。

范娟董金梅董笑一郝士蒙(第152医院急诊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84-01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护理要点。

方法对38例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科学、系统、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

结论临床护理对急诊低钾性麻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低钾性麻痹护理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弛缓性肌无力或麻痹发作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发作时可伴血钾水平降低,发作间期肌力正常[1]。

一般无生命危险,但严重低钾血症时将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我院急诊科近年共收治低钾性麻痹患者38例,治疗效果理想。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到2011月12月期间我院急诊就诊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38例,男性33例,女性5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为36.0岁。

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血钾水平、心电图、肌酶谱的变化和其他的辅助助检查,通过补钾治疗有效并排除其他疾病而确诊。

1.2 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发病诱因:饮酒诱发4例,饱餐诱发6例,劳累诱发18例,情绪激动诱发5例,腹泻诱发3例,输注葡萄糖诱发2例。

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肌无力为主要症状,多以下肢为重。

其中胸闷、气喘7例,伴呼吸困难4例,心悸9例。

室性早搏1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伴呼吸衰竭,昏迷1例。

血钾浓度在1.3~3.2mmol/L之间。

1.3 治疗根据临床表现、血钾浓度、当日排尿量,给予补钾及对症处理。

轻症仅表现为四肢无力的患者,鼓励进食,口服钾盐,以氯化钾为首选。

重症患者需静脉滴注补钾,绝不能静注。

严重低钾的患者常常合并有低镁血症,同时补镁可以抑制心肌自律性,因此对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低钾型麻痹患者,应该常规给予补镁治疗[2]。

对于简单型室早的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补钾后心律失常可消失。

重症患者出现复杂型室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立即给予利多卡因0.1 g静脉注射。

2 结果
37例患者在2~3d内血钾恢复,肌力恢复正常,心电图恢复。

1例患者就诊时后由于补钾速度缓慢,渐出现呼吸衰竭、昏迷、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后紧急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留置胃管,给予10%氯化钾口服液胃管注入,联合静脉快速补钾,同时补镁及其他对症治疗。

患者于2h内意识恢复,心律失常消失,36h内血钾恢复正常,肌力恢复正常。

3 护理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与钾离子代谢异常的离子通道病,临床上尤其急诊科较常见。

发病机制可能与肌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发作时细胞膜的Na+-K+泵兴奋性增加,使大量K+内移至细胞内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和对电刺激的无反应性,导致瘫痪发作。

另外缺钾时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期前收缩,严重时出现室颤或扑动,可有生命危险。

因此,科学、系统、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3.1 补钾护理口服补钾时宜将10%氯化钾溶液稀释于果汁或牛奶中饭后服,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静脉补钾时钾的浓度一般不宜超过3g/L,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血栓。

为避免血管疼痛或静脉炎,穿刺宜选择近心端大血管及多部位轮流,或行锁骨下或中心静脉置管。

如果沿血管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应立即改换穿刺部位,抬高患肢、制动、用50%的硫酸镁湿敷或2%的利多卡因封闭减轻疼痛[3]。

静脉补钾切忌滴速过快,需根据血钾及心电图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速度一般控制在不超过1 g/h,速度过快血清钾浓度突然增高,会导致心脏骤停。

3.2 病情观察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所以必须严密观察呼吸、心律、血压、神志和尿量的改变。

尤其要重点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深浅度,如出现呼吸困难、说话无力、口唇发绀等呼吸肌麻痹症状时,应立即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时行人工呼吸。

经上述抢救措施无效时,应立即配合医师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人工呼吸器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3 生活护理从饮食中纠正缺钾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进低盐饮食,忌高糖饮食。

由于入院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瘫表现,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鼓励和帮助患者每2~3h翻身1次,并经常用温水擦浴以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以50%酒精做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预防发作须避免暴饮暴食、感冒、肠道感染、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外伤以及应用降糖、利尿药物等。

3.4 心理护理低钾患者大部分为青壮年,急性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以致情绪不稳,且对疾病转归所知少,担心疾病的预后,因此心理护理很重要,应及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要向患者介绍低血钾的原因及治疗的效果,使之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另外要注意与家属沟通,共同探讨和制定控制患者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使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夏树剑.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特点分析.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1):54-56.
[2]王秀梅.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急诊20例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17):4142-4243.
[3]薛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观察与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43(7):867-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