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故障诊断
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原因及诊断处理方法

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原因及诊断处理方法断路器液压机构的故障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油液污染:油液中的杂质或外界灰尘会进入液压机构中,导致润滑不良,从而引起液压机构故障。
2. 油液泄漏:液压机构中的密封件损坏或松动,油液会泄漏出来,从而导致液压机构失去正常工作状态。
3. 液压元件磨损:长时间使用后,液压元件会磨损,造成液压机构故障。
5. 液压泵故障:液压泵损坏或性能下降,导致液压机构无法正常运行。
1. 检查油液污染程度:使用油液检测仪器对液压机构中的油液进行检测,判断油液的清洁程度,如果污染严重,则需要更换清洁的油液。
2. 检查油液泄漏情况:仔细检查液压机构中的密封件是否完好,如果发现有泄漏现象,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密封件。
5. 检查液压泵状态:对液压泵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有故障,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液压泵。
对于断路器液压机构的故障,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确保液压机构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养和维护,定期更换液压油,检查液压机构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5.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液压设备是由机械、液压、电气等装置组合而成的,故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
某一种故障现象可能由许多因素影响后造成的,因此分析液压故障必须能看懂液压系统原理图,对原理图中各个元件的作用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针对许多因素引起的故障原因需逐一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较好的解决和排除。
液压系统中工作液在元件和管路中的流动情况,外界是很难了解到的,所以给分析、诊断带来了较多的困难,因此要求人们具备较强分析判断故障的能力。
在机械、液压、电气诸多复杂的关系中找出故障原因和部位并及时、准确加以排除。
5.1.1 简易故障诊断法简易故障诊断法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靠维修人员凭个人的经验,利用简单仪表根据液压系统出现的故障,客观的采用问、看、听、摸、闻等方法了解系统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诊断、确定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具体做法如下:1)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
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液压油检测清洁度的时间及结果;滤芯清洗和更换情况;发生故障前是否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调节;是否更换过密封元件;故障前后液压系统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过去该系统出现过什么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等,需逐一进行了解。
2)看液压系统工作的实际状况,观察系统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存在问题。
3)听液压系统的声音,如:冲击声;泵的噪声及异常声;判断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摸温升、振动、爬行及联接处的松紧程度判定运动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总之,简易诊断法只是一个简易的定性分析,对快速判断和排除故障,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
5.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液压系统图分析法是目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液压知识具有一定基础并能看懂液压系统图掌握各图形符号所代表元件的名称、功能、对元件的原理、结构及性能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有这样的基础,结合动作循环表对照分析、判断故障就很容易了。
挖掘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其排除

挖掘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其排除
挖掘机液压系统是挖掘机重要的动力传动和能量转换系统,它的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但在挖掘机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比如液压泵失效、阀门卡阻、液压管路漏油等问题。
下面将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及排除。
一、液压泵失效
故障现象: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低、动作缓慢、油液噪音大。
排除方法:首先检查液压泵是否有异响,然后用液压表检测工作压力是否正常,如低于规定压力,则需更换液压泵。
注意在更换液压泵前需将油箱内的油液全部更换。
二、阀门卡阻
故障现象:挖掘机的动作不灵活、不能正常运转。
排除方法:检查液压阀门是否卡阻,清洗阀芯,并检查密封圈是否损坏或老化,如有问题需要更换。
三、液压管路漏油
故障现象: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油液浪费。
排除方法:用液压表检测压力,根据压力表的指示,逐一检查液压管路,找出漏油点并及时更换密封圈或紧固螺栓。
以上是挖掘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液压系统的故障,可以有效保证挖掘机的正常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原因及诊断处理方法

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原因及诊断处理方法一、引言二、断路器液压机构故障原因1. 液压油污染液压油污染是导致液压机构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液压油中会混入杂质、灰尘和水分等污染物,导致液压油的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液压机构的正常工作。
当液压油污染严重时,会导致液压机构内部零部件磨损加剧,甚至造成液压机构卡滞、失灵等故障。
2. 液压泵故障液压泵是液压机构的动力源,如果液压泵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液压机构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液压泵故障包括泵内部零部件磨损、密封件老化、泵内漏油等问题,这些故障都会导致液压泵输出的压力和流量下降,从而影响液压机构的工作效果。
3. 液压缸泄露液压缸泄露是导致液压机构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液压缸出现泄露时,液压机构的动作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进行开合操作。
液压缸泄露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件老化、磨损、松动等,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4. 阀芯卡滞阀芯卡滞是指液压阀芯在开合过程中出现卡滞现象,导致液压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阀芯卡滞的原因可能是阀芯磨损、泥沙堵塞、润滑不良等,需要对阀芯进行清洁和维护。
5. 液压系统管路堵塞液压系统管路堵塞也是导致液压机构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管路堵塞可能是由于杂质、沉积物、防锈剂等导致的,会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了避免液压油污染导致的故障,需要定期更换液压油,确保液压油的质量良好。
还需要对液压油进行定期的过滤和清洁,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积物。
定期对液压泵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泵内部零部件的完好无损,密封件的良好状态,防止泵的故障发生。
还需要及时清洁液压泵,确保其正常运转。
定期对液压缸进行检查,查看液压缸是否存在泄露现象,对于有泄露的液压缸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换。
还需要定期检查液压缸的密封件和润滑情况。
4. 对阀芯进行清洁和维护定期对液压系统中的阀芯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阀芯的正常运转,避免阀芯卡滞导致的故障。
5. 定期清洁管路定期清洁液压系统的管路,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积物,确保管路的畅通。
液压泵常见7大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压泵常见7⼤故障及排除⽅法主要现象:⼀、油泵吸不上油或⽆压⼒产⽣原因1、原动机与油泵旋向不⼀致排除⽅法:纠正原动机旋向2、油泵传动键脱落排除⽅法:重新安装传动键3、进出油⼝接反排除⽅法: 按说明书选⽤正确接法4、油箱油⾯过低、吸油管露出液⾯排除⽅法: 补充油液5、原动机转速太低吸⼒不⾜排除⽅法:提⾼转速,达到油泵要求最低转速以上6、油粘度过⾼排除⽅法:选⽤推荐粘度⼯作油7、油温过低,使油粘度过⾼排除⽅法:加温⾄推荐正常⼯作油温8、吸油管道或滤⽹堵塞造成吸油不畅排除⽅法: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9、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造成吸油不畅排除⽅法:按说明书正确选⽤过滤器10、吸⼊管道漏⽓排除⽅法:检查吸油管道,密封紧固⼆、流量不⾜达不到流量值1、转速不够排除⽅法: 提⾼转速2、系统中有泄漏排除⽅法: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3、油泵长时间⼯作、震动使泵盖螺钉松动排除⽅法:适当拧紧螺钉4、吸油管道漏⽓排除⽅法:检查吸油管道,密封紧固5、吸油不充分a、油箱内油⾯过低排除⽅法:补充油液b、吸⼊管道堵塞或通径⼩排除⽅法:清洗管道选⽤不⼩于油泵⼊⼝通径的吸油管c、吸油⼝过滤器堵塞或通流量少排除⽅法:⼊⼝过滤器选⽤通流量为油泵流量2倍以上的过滤器d、油粘度过⾼排除⽅法: 选⽤推荐粘度⼯作油三、压⼒升不上去1、油泵不上油或流量不⾜排除⽅法:按前述⽅法排除2、溢流阀调整的的压⼒太低或出现故障排除⽅法:从新调整溢流阀压⼒或修复溢流阀3、系统中有泄漏排除⽅法:检查系统或修复泄漏点4、油泵长时间⼯作泵盖螺钉松动排除⽅法:适当拧紧螺钉5、吸⼊管道漏⽓排除⽅法: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6、吸油不充分排除⽅法:同前述排除⽅法四、噪声过⼤1、吸⼊管道漏⽓排除⽅法: 检查吸油管道,密封紧固2、吸油不充分排除⽅法:按前述⽅法排除3、泵轴与原动机不同⼼排除⽅法: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4、油中有⽓泡排除⽅法: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浸油⾯以下⼊5、泵转速过⾼6、泵压⼒过⾼排除⽅法:是泵的压⼒降⾄额定压⼒以下7、轴密封处漏⽓排除⽅法:更换油封五、过渡发热1、油温过⾼排除⽅法:改善油箱散热条件或增设冷却器使油温控制在推荐正常⼯作油温范围内2、油粘度太低,内泻过⼤排除⽅法:选⽤推荐粘度⼯作油3、⼯作压⼒过⾼排除⽅法:降压⾄额定压⼒以下4、回油⼝直接接到油泵⼊⼝排除⽅法:回油⼝接⾄油箱液⾯以下六、振动过⼤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排除⽅法: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2、安装螺钉松动排除⽅法:拧紧螺钉3、转速或压⼒过⾼排除⽅法:调整⾄许可范围以内4、吸⼊管道漏⽓排除⽅法:检查管道各连接处,予以密封紧固5、吸油不充分排除⽅法: 同前处排除⽅法6、油液中有⽓泡排除⽅法: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浸⼊油⾯以下七、外渗漏1、密封⽼化或损伤排除⽅法:更换密封2、进出油⼝连接部位松动排除⽅法:紧固螺钉或管接头3、密封⾯磕碰排除⽅法:修磨密封⾯4、外壳体砂眼排除⽅法:更换外壳体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消除方法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1.1 简易故障诊断法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方法,凭个人的经验,具体做法如下:1〕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设备运行状况。
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泵有无异常现象;液压油检测清洁度的时间及结果;滤芯清洗和更换情况;发生故障前是否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调节;是否更换过密封元件;故障前后液压系统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现象;过去该系统出现过什么故障,是如何排除的等,逐一进行了解。
2〕看液压系统压力、速度、油液、泄漏、振动等是否存在问题。
3〕听液压系统声音:冲击声;泵的噪声及异常声;判断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摸温升、振动、爬行及联接处的松紧程度判定运动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找出故障产生的部位及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结合动作循环表对照分析、判断故障就很容易了。
1.3 其它分析法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液压系统原理进行逻辑分析或采用因果分析等方法逐一排除,最后找出发生故障的部位,这就是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查找出故障。
为了便于应用,故障诊断专家设计了逻辑流程图或其它图表对故障进行逻辑判断,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方便。
5 系统液压冲击大的消除方法7.7.1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传动系统的区别在于前者要求其液压执行机构的运动能够高精度地跟踪随机的控制信号的变化。
液压控制系统多为闭环控制系统,因而就有系统稳定性、响应和精度的需要。
为此,需要有机械-液压-电气一体化的电液伺服阀、伺服放大器、传感器,高清洁度的油源和相应的管路布置。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要点如下:1〕油箱内壁材料或涂料不应成为油液的污染源,液压控制系统的油箱材料最好采用不锈钢。
2〕采用高精度的过滤器,根据电液伺服阀对过滤精度的要求,一般为5~10μm。
3〕油箱及管路系统经过一般性的酸洗等处理过程后,注入低粘度的液压油或透平油,进行无负荷循环冲洗。
液压维修第12章--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液压维修第12章–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1. 异常噪声 液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出异常的噪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通常,噪声是由机件运转时产生的震动而引起的。在排查中,先要确定是哪个机件发出噪声,在进一步分析原因。
• 负载偏差:根据说明书中的负载参数,如果设计容量与实际负载参数偏离较大,则容易发生异常噪声。 • 不平衡负载:如果负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平衡,也会导致液压系统产生异常噪声。 • 泵的气蚀:气蚀是液压泵产生异常噪声的主要原因,需要及时检查气蚀原因,修补液压泵。
2. 油液温度过高 液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油液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油液稀释、油品老化、油泡变形等。根据实际情况排查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
• 液压油的选择:需要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液压油,避免油液老化和稀释现象的发生。 • 散热器的故障:散热器故障会导致冷却效果降低,进而导致油液温度升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 • 液压系统的过载:如果液压系统在使用中过载,会导致油液温度升高,需要检查液压系统是否过载。
3. 液压缸卡住 液压缸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卡死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排查和处理,以避免液压缸的损坏。
• 液压缸的内部问题:检查液压缸内部是否存在杂物和污垢,需要清理干净,润滑油液需要定期更换。 • 液压缸的密封件有问题:液压缸的密封件如果出现磨损和老化现象,可能会导致油液泄漏,进而导致液压缸卡住。需要检查并更换密封件。 • 液压缸的充液和排液过程是否正常:液压缸在充液和排液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保证液压缸正常运转。 4. 泄漏问题 液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问题可能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及时查找泄漏原因,进行维修。
• 系统设计问题:系统设计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管接头和管路系统。 • 管路连接不良好:管路连接需要严密,防止液压油泄漏。 • 密封件老化:密封件老化会导致液压泄漏,需要及时更换密封件。
液压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

液压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摘要: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加工设备之中,可完成设备所需的各项动作并为设备提供润滑和冷却。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最关键的元件,一旦液压泵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通过分析常用液压泵的结构,总结其常见故障并提出对应的维修方法,降低液压泵的更换频率,减少机床故障率,节约采购及维修成本。
关键词:液压泵;故障分析;维修方法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将电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系统所需的压力及流量,以完成主轴变速、主轴松刀、附件头放松、各轴夹紧及润滑等各项功能。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经常出现的故障之一,因此如何快速寻找液压泵的故障原因并加以维修,已成为液压系统亟待解决的难点。
一、液压泵的分类常用液压泵按照结构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按照流量是否能调节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按照型式可分为单级泵、双联泵、三联泵等[[1]]。
不同种类的液压泵输出的压力及流量不同,适用的场合不同,其内部结构不尽相同,易损部位也不同,所对应的维修方式及方法各有区别。
二、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我厂Φ225镗床主轴松刀用齿轮泵型号为AZPF-12-005RHO30KB,其额定压力为25MPa,额定流量为7.7L/min。
现以此泵结构分析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图1齿轮泵结构图1.齿轮泵向外漏油:可根据泄露部位更换轴密封圈2及泵壳两侧密封件8。
2.齿轮泵旋转困难或转不动:检查齿轮与壳体、轴承与轴内是否有杂质,若有杂质则清洗齿轮泵内部,同时清洗吸油滤芯。
检查轴承与轴及两齿轮齿面是否有研伤,若有研伤则用油石打磨。
3.齿轮泵压力低:检查轴承两端密封件11及支架12,若有变形或磨损则更换。
若齿轮与壳体间隙过大导致压力内泄则无法修复。
三、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我厂数控Φ160镗床用双联定量叶片泵型号为SVQ215-22+11-FRR,其最大工作压力为21MPa,大泵最大流量为32L/min,小泵最大流量为16L/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泵故障诊断 1.1 液压泵概述 液压泵正常工作的三个必备条件: 必须具有一个由运动件和非运动件所构成的密闭容积;密闭容积的大小随运动件的运动作周期性的变化,容积由小变大——吸油,由大变小——压油;
密闭容积增大到极限时,先要与吸油腔隔开,然后才转为排油; 密闭容积减小到极限时,先要与排油腔隔开,然后才转为吸油。
1.2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1泵不出油 首先检查齿轮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其次,检查齿轮泵进油口端的滤油器是否堵塞。
2 油封被冲出 齿轮泵轴承受到轴向力。 齿轮泵承受过大的径向力。 3 建立不起压力或压力不够 多与液压油的清洁度有关,如油液选用不正确或油液的清洁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均会加速泵内部的磨损,导致内泄。
应选用含有添加剂的矿物液压油,防止油液氧化和产生气泡。过滤精度为:输入油路小于60μm,回油路为10~25μm。
4 流量达不到标准 1)进油滤芯太脏,吸油不足。 2)泵的安装高度高于泵的自吸高度。 3)齿轮泵的吸油管过细造成吸油阻力大。一般最大的吸油流速为0.5~1.5 m/s。 4)吸油口接头漏气造成泵吸油不足。通过观察油箱里是否有气泡即可判断系统是否漏气。
5 发热 1)系统超载,主要表现在压力或转速过高。 2)油液清洁度差,内部磨损加剧,使容积效率下降,油从内部间隙泄漏节流而产生热量。
3)出油管过细,油流速过高,一般出油流速为3~8 m/s。 6 噪音严重及压力波动 1)滤油器污物阻塞不能起滤油作用;或油位不足,吸油位置太高,吸油管露出油面。
2)泵体与泵盖不垂直密封,旋转时吸入空气。 3)泵体与泵盖的两侧没有上纸垫产生硬物冲撞。 4)泵的主动轴与电机联轴器不同心,有扭曲磨擦;或泵齿轮啮合精度不够。
1.3 叶片泵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叶片泵的额定压力为6~16MPa,高水平的达21MPa以上。叶片泵的流量脉动小,噪声较低,大多数用在固定设备上,如机床、组合机床、部分塑料注射机和自制设备等。
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液压泵吸不上1.原动机与液压泵旋向不一致 2.液压泵传动键脱落 3.进出油口接反 4.油箱内油面过低,吸入管口露 纠正原动机旋向 重新安装传动链 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 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 油或无压力 出油面 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 6.油粘度过高使叶片运动不灵活 7.油温过低,使油粘度过高 8.系统油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 9.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 10.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 11.吸入管道漏气 12.小排量液压泵吸力不足 以上 提高转速达到液压泵最低转速以上
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
加温至推荐正常工作油温 拆洗、修磨液压泵内脏件,仔细重装,并更换油液
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
按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 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向泵内注满油 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
1.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 2.系统中有泄漏 3.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
4.吸入管道漏气 5.吸油不充分 ①油箱内油面过低 ②入口滤油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
③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 ④油粘度过高或过低 6.变量泵流量调节不当
按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电动机转速
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 拧紧螺钉
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补充油液至最低袖标线以上 演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倍以上的滤油器
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 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
重新调节至所需流量
压力升不上去 1.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 2.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 3.系统中有泄漏 4.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 5.吸入管道漏气 6.吸油不充分 7.变量泵压力调节不当 同前述排除方法 重新调试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
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 拧紧螺钉
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同前述排除方法 重新调节至所需压力 噪声过大
1.吸入管道漏气 2.吸油不充分 3.泵轴和原动机轴不同心 4.油中有气泡
5.泵转速过高 6.泵压力过高 7.轴密封处漏气 8.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
9.变量泵止动螺钉调整失当
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同前述排除方法 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 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
选用推荐转速范围 降压至额定压力以下 更换油封 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
适当调整螺钉至噪声达到正常
过度发热 1.油温过高 2.油粘度太低,内泄过大 3.工作压力过高 4.回油口直接接到泵入口 改善油箱散热条件或增没冷却器使油温控制在推荐正常工作油温范围内
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 降压至额定压力以下 回油口接至油箱液面以下 振动过大 1.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 2.安装螺钉松动 3.转速或压力过高 4.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 5.吸入管道漏气 6.吸油不充分 7.油液中有气泡 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 拧紧螺钉 调整至许用范围以内 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或重新过滤油箱内油液 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
封、紧固
同前述排除方法 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
外泄漏 密封老化或损伤 进出油口连接部位松动 密封面磕碰 外壳体砂眼 更换密封 紧固螺钉或管接头 修磨密封面 更换外壳体
1.4 轴向柱塞泵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流量不够 1.箱油面过低,油管及滤油器堵塞或阻力太大以及漏气等 2.泵壳内预先没有充好油,留有空气 3.液压泵中心弹簧折断,使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程,引起缸体和配油盘1.检查贮油量,把油加至油标规定线,排除油管堵塞,清洗滤油器,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除漏气
2.排除泵内空气
3.更换中心弹簧 之间失去密封性能 4.配油盘及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
5.对于变量泵有两种可能,如为低压可能是油泵内部摩擦等原因,使变量机构不能达到极限位置造成偏角小所致;如为高压,可能是调整误差所致
6.油温太高或太低
4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
5.低压时,使变量活塞及变量头活动自如;高压时,纠正调整误差
6根据温升选用合适的油液 压力脉动 1. 配油盘与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内泄或外漏过大 2.对于变量泵可能由于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过小,内泄相对增大,因此不能连续对外供油 3.伺服活塞与变量活塞运动不协调,出现偶尔或经常性的脉动 4.进油管堵塞,阻力大及漏气 1.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除漏损
2.适当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排除内部漏损
3.偶尔脉动,多因油脏,可更换新油,经常脉动,可能是配合件研伤或憋劲,应拆下修研
4.疏通进油管及清洗进口滤油器,紧固进油管段的连接螺钉
噪声 1.泵体内留有空气 2.油箱油面过低,吸油管堵塞及阻力大,以及漏气等 3.泵和电动机不同心,使泵和传动轴受径向力 1.排除泵内的空气
2.按规定加足油液,疏通进油管,清洗滤油器,紧固进油段连接螺钉
3.重新调整,使电动机与泵同心 发热 1.内部漏损过大 2.运动件磨损 1.修研各密封配合面 2.修复或更换磨损件 漏损 1.轴承回转密封圈损坏
2.各接合处O形密封圈损坏 3.配油盘和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会引起回油管外漏增加,也会引起高低腔之间内漏)
4.变量活塞或伺服活塞磨损
1检查密封圈及各密封环节,排除内漏 2更换O形密封圈
3磨平接触面,配研缸体,单配往塞
4严重时更换 变量机构失灵 控制油道上的单向阀弹簧折断, 变量头与变量壳体磨损
伺服活塞,变量活塞以及弹簧心轴卡死
个别通油道堵死
1更换弹簧 2 配研两者的圆弧配合面 3 机械卡死时,用研磨的方法使各运动件灵活 4.油脏时,更换新油
泵不能转动(卡死) 1. 柱塞与油缸卡死(可能是油脏或油温变化引起的) 2. 滑靴落脱(可能是柱塞卡死,或有负载引起的) 3.柱塞球头折断(原因同上) 1油脏时,更换新油,油温太低时,更换黏度较小的机械油
2更换或重新装配滑靴 3 更换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