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沪科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沪科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沪科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3-2》的编写思路和特点

王继珩(合肥市教学研究室230061)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选修系列3的第2个模块要求编写的,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束炳如与何润伟先生主编,是供选修理工科的学生使用的。旨在通过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以及传感器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与电磁感应有关的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下面就教材如何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等方面,谈谈教材的编写思想和采取的措施

一认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梳理编写思路

电磁感应现象展示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电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交变电流是生活和生产中最常用到的电能形式;传感器则是生活和生产中各种测量、控制所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学习这些内容时既要重视它们的理论意义,又要重视其社会应用的意义。

本模块内容传统上都安排在高中二年级的教材中,是电磁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之前,学生在物理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和选修第3系列第1模块中,已基本学习了力、运动、电场、恒定电流和磁场等方面的知识,本模块内容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电磁学方面的认识更加全面一些,特别是前面各模块所学的知识可以在本模块相关部分得到综合反映,对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历来都是很重视的,也极受学生的青睐。

有鉴于此,我们编写教材的思路是:在教材的内容结构上,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引入,以电磁感应的两个基本定律为核心,先探究电磁感应的理论基础,而把交变电流、发电机、高压输电和变压器等作为电磁感应的应用“案例”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突出了重点,学生易于把握,同时从整体上比较强烈的体现了科学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体会STS精神。传感器

内容在此模块中较为独立,教材采取的方法是:主要探究传感器的一般原理,关注传感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同样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教材共设计为四章,分别是: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交变电流与发电机

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

传感器与现代社会

二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材在科学内容上涵盖了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在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方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重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呈现,强调理解和应用。

教材不是直接给出相关的物理概念或基本原理的条

文,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探究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

程,重在理解和运用。如对于楞次定律,先是通过对实

验的分析讨论,初步认识了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然后才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定律,接着再通过讨论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定律中“阻碍”等一些关键词的意义。更将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等问题作为楞次定

律的一个案例,这不仅是对楞次定律应用的训练,而且将产生感应电流的两种形式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材设置了一些与所学知识相配合的基本例题和习题(家庭作业与活动),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进一步理解。例如p11、p15的两个案例分别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和楞次定律,p22的案例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电磁感应在闭合电路中的(电源)作用,并进一步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力和能量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基本原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教材并没有将案例中的问题包办到底,而是重在分析,而将一些具体的过程留在具体的教学中由师生解决,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类似的处理方法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再如p62的案例1则是通过一个学生运用初中物理知识就能解决的电路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影响电能输送效率的因素,从而为高压输电的探讨打下基础,使学生不致感到神秘。

2、教材重视实验,重视基本技能

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物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充分体现理科特色,教材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本册教材共安排实验探究20个,可以说实验贯穿教材始终。较全面地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教材中实验所涉及的器材,既有常规的实验仪器,如电表、学生电源、变压器等,也有先进的、能与微机接口的DIS实验,体现了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实验手段也在不断地的提高。

在相关实验中通过使用示波器、电表、交直流电源等基本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适时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如p58的家庭作业与活动的第4题以及p70的验证变压器公式的实验都用到了一种重

要的电工仪表――多用表,目的不仅在于完成该实验的

本身,而且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仪表的使用

方法,学会根据说明使用仪器仪表,培养学生将熟悉的

仪器仪表牵移扩大应用新的实验中的能力。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交流讨论,是理工科学生的必要素质之一,因本教材是供准备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选用的,所以在本教材中,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都与实验结合在一起。例如,对交变电流特点的认识,是通过示波器,在和直流相比较的观察实验中认识的;对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传感器的作用等知识的获得,也都是通过实验进行的。

3、重视起点,降低台阶,适应多数学生的学习

学习的起点合适,则学生容易进入所学的物理情境中,兴趣也高。重视起点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分析讨论进入新内容学习,例如第2.1节关于交变电流的引入,就是通过初中和在《物理3-1》中所学的恒定电流,提出电冰箱铭牌上标注的文字的意义的问题,开始探讨交变电流的;再如高压输电先是通过一个较简单的案例认识减少输电线路电能损失的必要性,开始讨论减少线路电能损失的方法,逐步得出为什么要用高电压输电。这些起点都是比较低的,学生能比较顺利接受的。重视起点的另一方面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背景、或从简单的实验引入,将学生带入相应的物理情境中,开始新的内容的学习。每章的章图和开篇的文字都体现了这种设置背景的意图,例如楞次定律是从学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自感现象是从日光灯电路和日光灯工作参数提出问题的等等。

这使学生感到新的知识并不陌生,从感情上就降低了难度。教材还非常注重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反映,例如一些案例和练习题的设置,日光灯与电磁灶,各种类型变压器、传感器的应用等等。

从实际背景中提炼出物理问题,探究物理知识,并关注物理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不仅是贯彻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也反应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4、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资源,使教材做得更开放些,适应性更强一些

教材设立多种栏目,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例如,在总计4章的教材中,有“信息浏览”、“STS”栏目15个,“实验探究”栏目20个,“分析论证”栏目7个,“多学一点”栏目10个,“课题研究”栏目4个,此外还有案例分析、家庭作业与活动等。各栏目内容不仅使教材显得丰富灵活多变,适应性强,而且由于多个栏目的综合使用,可以使学生从多侧面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的这种呈现方式,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活动空间。

5、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改变传统教材一包到底的做法,而是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如在一些“分析与论证”栏目中采取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教材讲一点,学生完成一部分;在“案例分析”中,对一些案例只提供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则要学生完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

为让不同的学生学习到不同的物理,教材设

立栏目“多学一点”,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宽

和加强,如交流电的功率等内容。

三强调认识过程,重视方法指导

1、展示科学发现过程

传统教材对电磁感应只是做一个实验或描述

一些现象,就直接给出电磁感应的定义,本教材

则是通过“新课题的提出”、“思维定势路漫长”、

“偶然发现犹迷茫”、“深入探究得直谛”等段落展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艰辛发现过程。重视过程将使学生更能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体会方法的重要,加深对原理规律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同时重视知识发现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例如交变电流的特性是通过实验观察,用交、直流对比的方法知道的;对于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则是经过实验观察,然后用分析归纳方法理解的......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2、设立探究型课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中将“楞次定律”、“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设计为科学探究课。

传统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给出定律;另一种是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但传统的实验方法使用器材较多,实验步骤复杂,直观性差,学生分析综合有困难,因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

干脆在“黑板上做实验”。本教材则是根据电磁

感应实验中的现象,提出感应电流方向的问题,

十分自然。教材带领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该实验的特点是器材简单,一个磁铁和一个铝环

即可进行,人人可做,这是其一;操作简单,现

象明显,这是该探究实验的第二个特点;再者,实验中收集的信息便于分析论证,容易得到结论。本探究实验的设计,不仅探究性强,效果明显,而且在其他资料中没有出现过,是本教材的独创。

“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则是根据实物模型,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的方式。

两节科学探究课展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也体现了中学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对科学探究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除此而外,对于诸如“研究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法接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高压输送电”和“传感器”等内容虽没有设计为科学探究课,但处处都渗透着观察与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以及评估等探究思想,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实验器材棏选择和方案的设计上体现了选择性和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我们对许多实验的安排不是单一的,在器材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都体现了选择性和灵活性。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热敏电阻特性实验、测量热敏电阻特性曲线实验都提供了几个方案,供教学时选择。再例如,在探究变压器电压和匝数关系实验中,传统做法要用两个交流电压表,在中学比较困难,我们在设计时,根据在《物理3-1》中已学习过多用表的使用,因此将实验中的交流电压表改用多用表,既解决了器材的不足,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多用表的使用,避免了传统教材中形成的器材闲置现象(传统教材中,在高中学习阶段,多用表只用了一次:测量电阻),在研究交变电流一章中,还用多用表测电容和电感。这不仅是实验设计的灵活性,而且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锻炼。

4、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实验收集的信息数据,作出分析处理,特别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图线,分析图象的物理意义,是理科学生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传统教材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本教材对此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例如在学习交变电流与发电机时,要求学生自己分析描绘交流发电机发出电流的图线,讨论图线的物理意义;在学习传感器时,安排了热敏电阻特性曲线的测量,还要求根据特性曲线进行小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图线的能力。

5、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对思想方法的指导。

例如p8、p10、p13、p20、p21、p50的旁批,p66等处的信息浏览即是对思想方法的培养。

四注重激发情感,倡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1、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前所述,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教材从18世纪的电磁研究热开始,引导出“将磁转变为电”是一个必然出现的世界性研究课题,但为什么唯独让法拉第摘到了这一重大发现的桂冠呢?他是怎样想到的?这是大多数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教材引导学生,从法拉第对问题的反复思考和锲而不舍实验探索的历史回顾入手,了解法拉第科学思维和方法;从数年的失败到偶然的发现,体现了法拉第执着的科学精神;从初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到继续改进实验、深入分析归纳,最后摘得电磁感应桂冠,认识了法拉第的科学态度。在经历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过程后,教材又设计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具体经历和体验法拉第的实验,同时能较深入地理解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通过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

艰苦历程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重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材还通过录音(像)原理介绍、微波炉原理和各种磁卡的应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材又通过对发电和输送电原理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基础科学原理的力量,对科学的未来充满了向往,激发学生在科学技术征途上前进的决心。教材全面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2、改变传统教材板着面孔说科学,教材教学都是一言堂的情况

倡导教材、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研讨的课堂气氛。教材中有许多请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的讨论、思考方面的问题。例如:

请讨论:1、磁铁靠近铝环时,铝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还是相反?铝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 (p13)

请根据上面的分析,推导出下面公式: 2

121n n U U (p69) “请思考”、“请讨论”、“请你推导一下”等语言,使教材语言亲切,让学生有平等、受尊重的感觉,和物理有了亲近感;和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也为学生开放了活动的空间,促使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单边活动向多边活动发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与探索。

3、渗透STS 观点

在教材的p36页利用“信息浏览”和“STS ”栏目展示了自感现象的广泛应用,又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相应影响等等。教材采用多种方式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应用,反映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也反映了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观点(STS )。

五 对几个问题处理的说明

1、 关于课题研究

教材在每一章后都设立一个课题研究(从磁卡到感应卡、研究动圈式话筒和动圈式扬声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的原理,用电情况调查,探究宾馆的自动门是如何开闭的)。这些课题主要是探究基本物理原理在技术层面上的应用,或根据相

应的原理作的社会调查,他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并不是学习新的知识。因此课题不是课堂教学内容,而应是课后的小组活动形式,教材建议以全书最后所附的课题研究报告会形式结题。

当然,课题研究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减变化。

2、关于设立旁批的用意

前已说过,旁批有的是对思想方法的指导,如p8、p10、p13的旁批等,有的是对科学成就的评价,如p8、p11的旁批等,有的是对我国科技史的简述,以映衬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成就,如p46页的旁批,也有的是如p62、p63页所示,提供一些相关的科技数据,以作正文叙述的补充,还有如p76、p79页的旁批则是科学的预测和预见。这些旁批不是教学中的必学内容,它的呈现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是对学生的思想方法及科学素养的形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3、关于p11页的信息浏览内容的处理。

该栏的内容是三位科学家在探索电磁感应道路上的遗憾。这不是必学内容,但它和法拉第电磁感应艰难探索历程的配合,则能更好地体现出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认为教学中不应只是简单地作为一个有趣的信息处理,而应恰当地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并进行思考。

4、关于“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教材设计

教材设计为科学探究型,问题的提出是通过前面的实验现象为基础,再做一个实验,运用已有的电磁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初步总结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再给出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楞次定律。这是符合探究规律和认识规律的。教材中的实验现象是供分析论证用的,因此实验一定要做。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简单易做,现象比较明显(磁铁的磁性要强一些,市场上有强磁铁出售),因此使教学重点突出,而且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很容易进行分析论证。该实验也可用实验室中常用的楞次定律演示器来做。因器材简易,建议实验分组由学生自己做。

5、关于p28页图1-46

这是一幅日光灯起辉过程中的灯管两端电压图,其难得的是拍出了激发灯管的脉冲电压,因为其时间极短,一般抓拍很困难,本照片是在拍了近两百张照片中才得到的。此图的左边是灯管两端被点亮(中段还是暗的)时的波形,这时的电路状态是:起辉器两触片间有电弧(相当于短接),灯管两端的灯丝可认为直接相连并与镇流器串

联,示波器显示的是两根串联灯丝上的电压;图中的尖脉冲则是起辉器两触片分开瞬间,这时原呈相连接状态的两灯丝断开,镇流器和灯管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上,脉冲电压即是起辉器两触片断开时,由于自感产生的电压;图中右部的波形是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灯管两端的电压波形,这时的电路是镇流器和灯管串联,接在交流电源上。

教材中应用此图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现日光灯工作时的电压变化过程,以从生活走入自感现象讨论的物理情境,也在于向学生显示此实验拍的是一个瞬态过程,说明实验中要善于抓住时机,获取有用的信息,也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潜在培养。

6、关于教材第4章内容的设计

课程标准中关于传感器的科学内容要求是:“(1)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2)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列举传感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根据要求,教材首先用生活中的光声控延迟开关实验将学生带入自动控制环境中,使学生感到传感器并不神秘,但却非常神奇而有趣,从而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

如果仅就一般要求,教材第4章的第1、4两节已能达到,但我们的教材却又设计了第2节和第3节,为什么这样做呢?

第2节是一节实验测量,因为器材元件的性能是制作仪器仪表的基础,因此在制作设计之前都要对元器件的性能做了解,了解的方法一是查阅元器件手册,另一是进行测量,本节的设计是从理科角度考虑,让学生经过元器件特性测量的过程。从实验能力方面来看,本实验是在V-A法测电阻的基础上完成的,电路对高中生来说不困难,但此实验又要控制测量时的温度,因此能力要求又要高于单纯的测电阻实验,该实验的方法设计还具有选择性,所以本节内容对学生实验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有帮助的。

第3节用传感器做实验比较新,本套教材中已有多处应用传感器做实验的例子,但当时学生对传感器还不知是何物,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和操作着。设计本节就是让学生对常见的一些传感器的传感头结构原理有个一般了解。传感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了,也已进入了中学的物理实验室,这也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以上是对沪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物理3-2》的简单介绍,限

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教材中也定存在不少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物理老师和同行们给予指导,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 八年级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2、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3、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科学探究:摩擦力 5、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6、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7、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8、科学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 随堂实验: 22、24页:时间、长度的测量 37、39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43、44页:乐音的基本特征 53页: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56页:光的反射定律 58页:平面镜成像规律 62页:光的折射规律

64页:光的色散 87页:弹簧测力计 91页: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07页:惯性 111页: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 116页:两力平衡条件 123页:天平、量筒、量杯的使用 131页:什么就是浮力 132页: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3页:阿基米德原理 136页:物体的浮沉条件 138页:密度计的使用 143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51页:连通器 154页:大气压强 156页:托里拆力实验 160页: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1页: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 182页: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86页: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7页: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88页: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滚摆) 197页:分子间有空隙 198页:扩散现象 199页:分子引力与斥力 九年级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3、科学探究: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电流 4、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5、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运转 6、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随堂实验 3页:人造雨 11页:海波与石蜡熔化时随温度的变化13页:碘的升华 26页:温度计的使用 29页:压缩空气内能增加 51页:摩擦起电 52页: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 53页:验电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题(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含10分卷面分) 学校________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手中拿一根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从未发现金属棒有带电现象,这是因为: A .金属棒的原子核把电子紧紧地束缚着 B .经摩擦后,金属棒所带上的电荷很快通过手传到大地上去 C .毛皮只有跟橡胶棒摩擦时才有电 D .金属棒中没有自由电荷 2、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A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 .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 .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 .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 .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4、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用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接线柱,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3A B .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C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D .不能用来测量电流,谈不上量程 5、如图2所示,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是: A .0.44A 2.1V B .0.44A 10.5V C .2.2A 2.1V D .2.2A 10.5V 6、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用电 器的电流为4A ,则此时用电器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家用电冰箱 B .日光灯 C .家用空调机 D .电风扇 7、下面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前都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 .测量前要估计测量值的范围,以选定量程 C .接入电路时,都要使电流从表的正接线柱流进,从表的负接线柱流出 D .接入电路时,都要严禁将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 8、对于图3中的电路,图4中与实物连接图完全对应正确的电路是: 图1 图2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 专题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电学部分 实验01:用电流表测电流 典例1。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B.L1灯泡的灯丝断了 C.L1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D.L1灯泡靠近电源正极 (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4)他获得三组不同电流值的方法是: (5)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 填在下面横线上) 甲:乙:. 典例2.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请你根据电路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2)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中,并且所测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它 的。 (3)闭合开关,通过C点的电流如图3所示,则通过C点的电流值为 A. (4)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测出A、B两点的电流值后,得出结论:I A +I B =I C ,请你对该小组的 实验进行简单评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5)该小组同学觉得,在实验中反复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进行实验有些繁琐且容易出错,请帮助他们改进上述实验,以便简单快捷.(实验室仪表可以任意选 用)。 实验02:用电压表测电压 典例1.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小明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把电压表分别接 实验次数AB间电压U 1/V BC间电压U 2 /V AC间电压 U 3 /V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 档 Contract Template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

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测量前“三观”: 一观:二观:三观: 2、测量时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专题复习 一、填空题 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 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 (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 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 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 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 二、选择题 12.使用天平时,下列哪种原因会使测量产生误差()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 实验题

图24 1.( 1)图17 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2)图18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则此时水的温 度是 ℃,若停止加热,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沸腾。 (3)电子式电能表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图19是某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则该电能表的示数 是kW·h,它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电压是V。 2 20中插座(选填“甲”或“乙”),因为它能保证取暖机金属外壳与相连。 图21是小明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选填“A”或“B”)。 3 图22所示,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___。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观察小 磁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可探究电流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的关系。 4.图23是某种物质熔化图像,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 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________min,这一过程是________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但是物质的温 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保持不变”) 5.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24电路图,其 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 的示数将__________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6.同学要测量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A B 甲乙

初中物理知识整理(沪科版)

。 : 。 : ( )叫 . 1km=1000m=103m ;1d m=0.1m=10m 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的零刻度线;(3).刻度 m 1 ( - 2 - 3 , (4). , 快 经 在 , 公式 v / / 物 在 , v = 15. 根据v = s 可求路程:s = vt 和时间:t = s t v 、 ; 1 1 发声也停止。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6.特殊测量方法: , 再测 340m/s . 八年级 物理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 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 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 设 →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 合作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 上一 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 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 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我们走 两步的距离约是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 它们关系是: -1 1cm=0.01m=10 m ;1mm=0.001m=10m ; 1u m=10-6m ;1nm =10-9m 。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 .. 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 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 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 慢不变、 过的路线是直线 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度的定义: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 s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 ,速 t 度的主单位是:米秒。1 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直线运动: 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 线运动。 14. 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 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 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s ; t 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 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 们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 厘米 3 ;测量液体 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 相平。 第三章 声的世界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 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 量出它的总长度,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 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 体快。 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姜有志 一、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及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科技新成就的适当纳入。(四“注重”) 简而言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编写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沪科版物理教材特点: 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要建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思想。 四、章节顺序 8年级教材 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二、运动的世界三、声的世界 四、多彩的光五、熟悉而陌生的力六、力与运动 七、密度与浮力八、压强九、机械与人

十、小粒子与大宇宙 9年级教材 十一、从水之旅谈起十二、内能与热机十三、了解电路 十四、探究电路十五、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十六、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十七、电从哪里来十八、走进信息时代十九、材料世界 二十、能量与能源 分章教材分析举例: 第四章多彩的光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4.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科学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全章概述 1.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所发生的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也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了解。但是,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 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 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 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ml=1cm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 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 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工作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 工作计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01 :用电流表测电流 典例1。女口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 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没 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 A.通过灯泡L i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C. L i灯座处可能短路了D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 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他获得三组不同电流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 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 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 甲:乙: 典例2.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 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请你根据电路图i,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2)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_____________ 在被测电路中,并且所测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它 的_______ ° (3)闭合开关,通过C点的电流如图3所示,则通过C点的电流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4)该小组的同学又分别测出A、B两点的电流值后,得出结论:I A+I B=I C,请你对该小 组的实验进行简单评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觉得,在实验中反复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进行实验有些繁琐 且容易出错,请帮助他们改进上述实验,以便简单快捷.(实验室仪表可以任意选用) ° 实验02:用电压表测电压 典例i.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小明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把电压表分别接 入到电路中的AB BC AC之间,测出它们的电压,填入下表中: 实验次数AB间电压U/V BC间电压UN AC间电压13/V 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电学部分 耒盼序号电诞走的恼旅A B C 1皂谨I/A D.303 2ifeit VA0404IM 3杞進1/A 020-20,2 I 2 | 2 弋、A\ 4 / 甲L )° L2就亮了,但L i ) ___ 。实验时L i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 B . L i灯泡的灯丝断了 .L i灯泡靠近电源正极

沪科版初中物理实验题(含答案)

1.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 (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图27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 是。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 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 “丙”或“丁”)所示实验。 (4)图丙和图丁的压强p 丙 p 乙 。 3.如图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图3 图4

4.我们通过如图4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玻璃瓶中的手机是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铃声会。 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5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 与有关。 6.如图6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 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6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解说 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 (一)、本册教材编写意图 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服务的目的。本册教材在编写上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二)、教材体例: 1、教材正文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一些相应的栏目。如:交流与讨论、信息窗、试验探究、探究点拨等。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物理学家史料、及故事等。 具体的栏目丰富多彩,在“迷你实验室”,你可以做一些妙趣横生的物理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有需要你动手动脑的物理实验;通过“讨论与交流”,希望你畅所欲言;“信息窗”为你提供自学的阅读材料;在“请提问”、“实践活动”以及“作业”等栏目中将为你提供思考、实践、练习的空间,你可以选做一些活动或练习。 三、教材知识结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及复习计划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及总复习计划 本学期是九年级进入冲刺的最后一个学期,新课在3月初结束,新课已经不是本学期的重点,如何在3、4、5、6四个月的总复习阶段进行有效的复习才是本学期教学的重心所在。 一、指导思想: 在做好九年级物理第十九、二十章新课教学的同时,以2014年中考为目标,以物理课本为主,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多渠道收集资料,全面统筹做好复习,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扎实深入、全面高效地做好“三轮大复习”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九(6)班有学生63人,其中女生31人,优生14人,学困生13人;九(7)班有学生63人,其中女生人,优生11人,学困生8人;九(3)班有学生39人,其中女生人,优生2人,学困生25人;九(6)(7)班学生由于大多能自主学习,并掌握了较科学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把握和吃透上没有太大问题,多数学生基础较好,能够领会老师意图,而(3)班的学生由于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有厌学念头,基础较差,兴趣不浓、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收效甚微。 三、教材分析 1、本期教学内容:本期新授第二册物理十九章始到第二十章,复习第一册、二册物理全部 内容。 2、编排意图: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 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知识构建: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 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4、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册:密度;压强;机械运动;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第二册:热学; 电功和电功率,电和磁。 四、学期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毕业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5% 以上。 2、力争中考平均分九(6)(7)达58分以上,优秀率达30%、及格率达70%,低分率控制 在10%以内。九(3)平均分达30分以上,优秀率达5%、及格率达20%,低分率控制在50%以内。 五、方法措施及复习策略: 1. 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演示 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实效;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 2. 加强复习,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充分利用各班物理晚自习及晚自习后的时间对学生开展复习和辅导,采取教务处提倡的阶段性三轮式复习方法,加强对各知识点的练习和巩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实验教学计划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实验配档: 周次日期演示实验(节次)分组实验 第一周星期一水“折断”筷子的实验 星期二古代文字的图片的收集和展出活动 星期四科学探究的学习研究 第二周星期一动与静的相对性研究 星期三长度的测量 星期四时间的测量 第三周星期二利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速度和超声波测量速度 星期四测平均速度 星期五速度变化的研究 第四周星期二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星期三研究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第五周星期一超声和次声的研究 星期三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 星期四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 第六周星期三平面镜的成像研究

星期四光的折射的规律探究 第七周星期二光的色散分析 星期三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探究 星期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一) 第十一周星期三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二) 星期四观察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第十二周星期一人眼的研究 星期二眼睛与视力矫正探究 第十三周星期二照相机 星期四显微镜 星期五投影仪 第十四周星期三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星期四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星期五力的三要素分析 第十五周星期三弹簧与弹性 星期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第十六周星期一探究质量和物重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实验精选(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实验精选 电学实验 一.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1.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明猜想: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小亮猜想: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小敏猜想: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 有关。 (2)图中是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的实验器材,他们已经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 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①,应该控制 _ 不变;要 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 _和导线_ (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要探究猜想④,应该选用导线__ _和导线_ (填导线的代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3)上面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 显示的。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 2.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同学们首先连接了如图5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6所示。 (1)小龙发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 1较亮,灯L 2较暗。 (2)小明看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较A 2大,所以他也同意小龙的看法。造成小明判断错误的原因是: 。 (3)小文对图6电路稍加改动(不增加器材),并根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说明小龙的解释是错误的。a .小文的做法是: 。 b .观察到实验现象是: 。 (4)如果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以下两种方法是否可以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 联? 请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 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 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 两灯都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3.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7所示。 ⑴请你说明在开关S 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 。 ⑵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 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 ⑶电路改动后再闭合开关S ,小红同学根据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 。 ⑷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小明同学将滑动变阻器R 1和定值电阻R 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 V 的电源两端,如图11所示,小明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 1两端的电压U 1 ,记录电压表V 2的读数U 2,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U 2和U 1的关系 是 。 三.“伏安法”测电阻 5.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所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但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5A ”的字样,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合适,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图甲所示。请你接着完成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其示数为 A ,电阻丝的电阻为 Ω。 (3)进行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原因是 。 V 1 P R 2 图11 V 2 R 1 S 图5 图6 图7 U 1/V 5 4.5 4 3.5 3 2.5 U 2/V 1 1.5 2 2.5 3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