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简介
静 宁 文 物 综 览

静宁文物综览王科社一、羲娲故里,文明之源静宁地处六盘山之西,华家岭以东。
东毗隆德,南邻秦安,西接通渭,北靠西吉,西北与会宁交通,东南和庄浪相连,面积达2193平方公里。
葫芦河历七峡,经八川,纳九水,蜿蜒穿境,哺育一方。
静宁是泰古二皇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故里。
最古的水是成纪水和瓦亭水,最久的地名为成纪和阿阳。
华胥氏孕十二载而降伏羲,方有成纪之名。
瓦亭水初称娲水,阿阳实处娲水之阳,其得名与女娲有关。
静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伏羲氏和女娲氏历洪水浩劫,开天辟地,再育民人,演八卦,创文明,造器具,制礼仪,以畋以渔,炼石补天,史颂为“人文初祖”。
所以,这里古迹密布,文物遍地。
仅1986-88年在此普查出的重要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等达284处。
截至2002底,馆藏文物达2184件。
考古调查发现,这里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距今7800-7350年)、仰韶-马家窑文化(距今6500-4900年)、常山下层文化(距今4900年左右)、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等自成序列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证明这片热土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远古文化,流光溢彩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生产力阶段,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发展起来,经济方式由采集渔猎型发展为生产型。
据专家分析,伏羲氏、女娲氏再创人世的传说大体与之相应。
分布在静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是大地湾文化。
文物工作者在静宁南部及邻县庄秦境内采集到大地湾一期的陶片,这些陶片胎中混有较多的细砂粒,断面明显呈层状而易剥落。
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这种文化有所认识,它的发现表明那时泾渭流域先民的居住方式由圆形地穴式窝棚向半地穴式房屋发展,使用的陶器有圜底钵、三足钵、圈足碗、深腹罐、三足罐、球腹壶等,最早发明了彩陶,开中国彩陶艺术之先河;最早开发陇原,经营原始农业,培育出我国第一批粮食作物--黍。
继大地湾文化而后起的是仰韶--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出现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呈扇状分布,周围环以壕沟的原始村落;到马家窑文化出现了密集型的原始聚落。
静宁县旅游景点

静宁县旅游景点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静宁县的一些旅游景点:
1.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黄河上游地区唯一的大型瀑布群,被誉为“黄河第一瀑”。
2. 马蹄寺:是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庙之一,始建于北魏时期,保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
3. 西固隋宫遗址:是隋朝在河西走廊的行宫,建于隋炀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重要遗址之一。
4.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黄河畔,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被,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5. 独山景区:位于静宁县城南,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悬崖峭壁上有石窟和佛教文化遗迹。
6. 静宁县博物馆:是静宁县的一个重要文化场所,收藏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以上是静宁县的一些旅游景点,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甘肃最穷的三个县

甘肃最穷的三个县
镇远县、静宁县、临潭县
甘肃省“最穷”县:第一名是镇远县。
县转移到管理县的庆阳城”,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从庆阳机场60公里,距火车站,70公里县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人口约519800,主要是汉族人口,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美国是中国的592帮助贫困的县和甘肃东部18个干旱的县,其中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
第二名是静宁县。
这个县是平凉市管辖县,位于甘肃中部,,这个县也是西方门平凉市,县的总面积是219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87452人,整个县的耕地147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由于该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苹果,也是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
第三名是临潭县。
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在甘肃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环境是特殊的地位,是农业和牧区,藏族和汉族的集成区、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00人,有十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其经济在农业。
现在,甘肃还有8个贫困县、17.5万人未脱贫,这8个县分别是陇南市西和县、礼县、宕昌县,临夏州东乡县、临夏县,定西市通渭县、岷县,庆阳市镇原县。
事实上,甘肃之所以这么多贫困县,其实还是因为环境因素。
静宁附近好玩的地方

静宁附近好玩的地方静宁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的交接处,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静宁附近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等。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值得一游的地方。
1. 静宁石窟静宁石窟位于静宁县境内,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这里有大量保存完整的佛教造像和壁画,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石窟中雕刻精美的佛像栩栩如生,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
游览石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佛教文化的底蕴。
2. 刀削面小镇静宁县是中国著名的刀削面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正宗美味的刀削面。
刀削面以其制作工艺独特而闻名,面条宽厚,口感劲道。
静宁县有一个专门的刀削面小镇,这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刀削面店,可以品尝到各种口味的刀削面,如牛肉刀削面、羊肉刀削面等。
来到这里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小镇的风貌。
3. 静宁湖静宁湖位于静宁县城东南部,是一个人工湖泊。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环绕,景色优美。
在静宁湖畔可以进行钓鱼、划船、游泳等水上活动。
湖区还有许多垂钓基地和度假村供游客选择。
在这里可以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4. 静宁葡萄园静宁县是中国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在这里种植着大片的葡萄园。
夏秋季节是葡萄成熟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来到静宁葡萄园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葡萄,品尝到甘甜多汁的美味。
葡萄园还有观光车、乡村民宿等设施,可以让游客全方位地了解葡萄的种植过程和文化。
5. 红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红山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静宁县南部,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地貌等自然景观,还有露营区、野外烧烤场所等娱乐设施。
在这里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露天野餐、水上活动等,是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6. 静宁牧马山静宁牧马山是一个以牧马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位于静宁县西北部。
这里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牧民放牧马群的场景,感受到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带来的豪情壮丽。
静宁附近好玩的地方

静宁附近好玩的地方静宁县位于甘肃省的中部,素有“丝绸之路上的绿洲”之称,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除了著名的景点外,静宁附近还有许多其他好玩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
静宁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前往当地的博物馆或文化广场参观。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感受历史的沉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静宁县周边的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
可以前往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登高远眺,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河流、绿草如茵的草原和清澈见底的湖泊,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可以尽情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静宁县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可以前往当地的市集或手工艺品店逛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地传统手工艺人的巧手,品尝到地道的当地美食,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购买一些当地特色的纪念品,不仅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可以支持当地的手工艺人和小商贩。
静宁县还有一些特色活动和节日庆典,可以参与其中,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可以参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民间舞蹈、民俗表演等,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节日庆典活动,如传统的庙会、民俗游园会等,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添旅行的乐趣和兴奋感。
总的来说,静宁附近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留下美好的回忆。
欢迎大家前来静宁附近旅游,感受这里独特的魅力。
静宁周边的旅游景点

静宁周边的旅游景点引言静宁是甘肃省庆阳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
这里地处陇东北地区,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周边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如秦仙境、夙峰山、高台黄河湿地等。
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静宁周边的几个热门景点。
二级标题:秦仙境三级标题:景点简介位于静宁西南部的秦仙境是一片以秦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是人间仙境。
景区内有秦仙湖、九龙瀑布、琉璃桥等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之处。
三级标题:景点特色1.秦仙湖:湖水清澈如镜,四周山峦环绕,景色宜人。
湖中的小岛上种满了蓝莓,可供游客品尝。
2.九龙瀑布:九条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声如雷鸣,气势磅礴。
站在瀑布前,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3.琉璃桥:桥身采用琉璃砖砌筑,色彩斑斓,犹如彩虹横跨在溪流上。
桥的两侧是悬崖峭壁,景色壮观。
三级标题:游览提示1.最佳季节:春季和秋季是游览秦仙境的最佳季节,此时天气宜人,景色优美。
2.注意事项:游客在游览秦仙境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不可随意乱扔垃圾,爱护自然景观。
二级标题:夙峰山三级标题:景点简介夙峰山位于静宁的东北方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夙峰寺、琉璃寺、白云洞等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魅力。
三级标题:景点特色1.夙峰寺:建于明朝,是夙峰山的主要景点之一。
寺庙内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匾额,寺内香火旺盛,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2.琉璃寺:位于夙峰山的山顶,寺庙建筑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香火不绝。
站在寺庙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夙峰山全景。
3.白云洞:洞内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美不胜收。
洞内还有一个地下河,可供游客乘船游览。
三级标题:游览提示1.游览路线:从景区门口到夙峰寺需要步行约30分钟,沿途欣赏自然风光。
游客可选择步行或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
2.注意事项:夙峰山气温较低,游客需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气登山,以确保安全。
二级标题:高台黄河湿地三级标题:景点简介高台黄河湿地位于静宁的西北方向,是一个以湿地生态和黄河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静宁生活现状分析报告

静宁生活现状分析报告前言静宁是一个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县级市,地处西部山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静宁的生活现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静宁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居民生活、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居民生活静宁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所增加。
在静宁,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汽车、电视和冰箱等家电产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
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也带来了更多的商业设施和服务。
超市、餐馆、咖啡厅等商业区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与一线城市相比,静宁的居民生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上下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社区公共设施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交通交通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静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改善。
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和改造,使得静宁与机场、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外,公交线路的拓展和地铁的规划,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选择。
不过,静宁的交通仍然存在一些瓶颈。
道路拥堵是一个突出问题。
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静宁的交通压力较大。
此外,由于静宁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对道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
静宁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静宁对学校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给予了较大关注。
如今,静宁的教育资源相比过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静宁在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大城市相比,静宁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很多具有一定实力的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选择去外地考取大学。
这导致了一部分青壮年离开了静宁,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医疗医疗服务是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方面。
静宁在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医院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改进,提高了居民的医疗水平。
静宁文化城的介绍

静宁文化城的介绍
静宁文化城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静宁县城南,这是一座集文化展示、文化交流、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静宁文化城以“多彩静宁全球分享”为主题,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设计精美,内部设有多个主题展馆,如:甘肃民间文化展览馆、
陈列展览馆、文化创意街区等等。
静宁文化城展馆内的文物、艺术品、历史展品以及民俗文化展品等都体现了静宁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底蕴。
除了展馆,静宁文化城还设有多个休闲场所,如:咖啡厅、书吧、音乐厅等等。
这里也是静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了众多旅
游者前来游览观光,领略西北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情。
总之,静宁文化城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是一个了解静宁历史文化和人情风度的好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9、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二 方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前后途经静宁,毛泽东和一 方面军总部在静宁界石铺曾作短暂停留。次年10月, 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静宁,在界石铺同前来接应的红 一方面军部分部队会师,进入陕甘根据地。1949年8 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大军,解放了静宁,属 定西专员公署。1950年5月25日划归平凉专区。1958 年11月撤庄浪县并于静宁县。1961年12月与庄浪县 分设,隶属平凉专员公署至今。2002年平凉专员公 署撤地设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 民改土造田,兴修水利,推 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 发展农业机械,使农业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实行联产承包制,调整了农 业结构,注重因地制宜,合 理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得以 迅速发展。
静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 高,更多的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劳动力被解 放出来,为该县发展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在此基础上,该县相继建立了静宁县针织厂、静宁县地 毯厂、静宁县服装鞋帽厂、兴飞地毯厂、静宁县地毯厂, 并涌现出了许多裁缝培训学校,培养了大批纺织、缝纫 人才。该县生产的地毯、挂毯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
九龙山位于静宁县八里乡,海 拔1998米,属祁家大山余脉,相 传,汉刘秀起兵西行讨伐隗嚣曾 于此避难得救。光武帝登基后钦 题“救龙山”,遂得名。山体蜿 蜒起伏,与西岩寺山遥遥相望, 右侧成环抱状,有藏龙卧虎之势。 山上树木茂密,庙殿亭阁较多, 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文屏山文屏山在静宁城南1.5 公里处,又称娘娘庙山或庙山, 东与峰台山相望,南和五台山毗 邻。山上建有十一殿、两楼、两 亭、两庙、一洞、一天梯。三月 满山青翠,玫瑰花,桃花绽放, 从陡峭的山坡,沿杨柳绿绿的幽 径,弯弯曲曲的小道顺山盘上。 山顶和山坡上各种山花盛开,五 颜六彩,蝴蝶翩飞,蜜蜂繁忙, 真是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农耕习俗
静宁,以农耕为主,也兼营养殖、林业、园艺和家 庭手工业。因之,静宁民众的生产习俗,是和这些生产 门类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农谚云:“九九尽, 开耕种”。古历正月下旬或二月初,川地、山地、塬地 大都解冻,春田按时序开始播种。春播的夏田作物有麦 类:小麦、大麦、青稞、旱稻;豆类:麻、白豌豆、扁 豆、蚕豆、回回豆;油类:胡麻。春播的秋田作物有: 高粱、玉米、糜子、谷子、洋芋、莜麦、荞麦(苦麦)。 春播的饲料作物有:苜蓿、燕麦、草秫秫等。
静宁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 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 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
1098个,山梁总长1652公里,主要山梁有13条,以葫
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地 层以陆相岩层为主,部分地区有火成岩出露。土壤为黄
全县辖城关镇、威戎镇、界石铺镇、八里镇、李店镇、 城川乡、司桥乡、曹务乡、古城乡、双岘乡、雷大乡、余 湾乡、仁大乡、贾河乡、深沟乡、治平乡、新店乡、甘沟 乡、四河乡、红寺乡、细巷乡、三合乡、原安乡、灵芝乡 等5镇19乡、392个行政村、2320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 员会。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4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4.45万人。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15人/平方 公里。民族以汉族为主,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210人, 居住较为集中。
静宁苹果
“静宁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 赢得了市场。”王国庆说。作为 富民强县的第一大产业,静宁苹 果让当地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益 者。今年,全县果园面积达76万 亩,其中挂果园达35万亩,全县 果品总产量达36万吨,实现产值 10亿元,人均果品收入2350元, 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七成多 。
静宁烧鸡
民国二年(1913年),改静宁州为县,全县分为5区, 辖123村,隶书属泾原道。民国十五年(1936年),属甘 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保甲制 度,全县划为6区、294保。1940年撤区,改为18个乡镇、 164个保。1942年,静宁南8镇(通野、章麻、良邑、水洛、 焦韩店,朱家店、宁阳和计都)划归庄浪县,将庄浪县广 盈乡、云翠乡部分地区划归静宁。当时静宁有城关镇和威 戎、仁和、新民、仁当、治平、甘沟、红寺、高界、单磑、 云翠、殷平等12个乡镇、105个保。
该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威 戎、界石铺等8个重点乡镇为支点 的城镇建设格局。县城规模达到5.6 平方公里,建成了阿阳新村、西苑 小区,新盛花园,东苑小区,南苑 小区,盛美花园,华源小区,兴美 花园,阳光家园,等十多个个居民 小区,还有正在建设的滨河花园。 建成住宅楼144幢44万平方米,城 镇人均住房面积11.8平方米,全县 城镇化水平达到18.9%。
仙人峡 位于静宁县 城南25公里处,葫芦河 流经峡谷,自然景致奇 异,人类古迹斑斓,极 有开发前景。峡谷南北 长百里,东西宽数丈, 幽谷窄隘,众壑纵横, 有天然拱桥“仙人 桥”“一线天”“龙马 城”“天宇崖”等景观, 是钟灵毓秀之圣地。
西岩寺山 位于静宁县八里乡,距县城约三公里,山势连 绵起伏,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海拔1964米。北魏时期有僧 人在此修建寺院而得名,是静宁最早最大的道教圣地。 烽台山该县充分利用烽台山地处城的优势,把农业深度 开发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 建成的集植树造林、兴水节灌、观光农业、旅游娱乐于一体 的观光农业示范园。该园区涉及城关、八里两镇3村,总面积 6500亩。
全县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产生,多年平均径流深度 28.1毫米,年径流总量2.8621亿立方米,其中外县入境 2.2451亿立方米,该县自产6170万立方米。县境以葫芦河 为干流,其东西两侧有9条支流,从北向南陆续汇集,并 且境内无天然湖泊。 河流以葫芦河为干流,东西两侧有高界河、红寺河、 南河、甘沟河、李店河、甘渭子河等9条支流,年径流总
西汉时,在今静宁县域置成纪、阿阳二县。成纪在南, 治所在今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南约半公里处;阿阳在北, 治所在今静宁县城南附近。此后成纪县历东汉、三国和西 晋、十六国时期,北魏时一度被废,到北周复置,中经隋 代和唐初,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秦州地 震,秦州州治由上邽(今天水)移至敬亲川(今秦安县 北),成纪县治也由静宁县移徙敬亲川,与州治同城。汉 唐时期,地处边境的静宁(即当时的阿阳、成纪二县)的 兴衰盛败,同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浑为体。
史籍《禹贡》把全国分为九州,静宁为“雍州之 域”,当时的雍州“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宜农牧。牛、 羊衔尾,群羊塞道”。前21世纪到公元前500年左右, 农牧业生产中,以牧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到北宋时 期这里逐渐变为以农为主的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 历史上,静宁之地位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 交界地带,屡为战场,为防西北蒙古族入侵,明朝军队 曾采取“放火烧山”的对策,此外,由于人口增加及自 然、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几 度走向衰落。
静宁县内已探明的矿产有:李
店镇杜家大湾铁矿、仁大乡高家 峡铁矿和老虎湾铁锰矿、威戎镇
受家峡铅锌矿、城关镇和司桥乡
交界处的白土岔粘土矿以及高界 镇与会宁县交界处的罐子峡煤矿, 资源有10余种,铅、锌、铁、石 灰石矿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开 发前景十分广阔。
静宁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
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时数 2238小时。年平均气温约7.1℃,最热7月,月平均 气温19.6℃;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7.0℃。降水分 布时空不均匀,夏天较多,冬春较少,年均降水量 450.8毫米,最大值在1964年为690.4毫米,最小值 在1971年为228.5毫米,可靠值383毫米,年平均蒸 发量1469毫米。
亦称静宁卤鸡,是静宁传统名 食。它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 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 口不 腻,驰名甘、陕、宁等省 (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 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 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 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人们形 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五台山位于静宁县城南1.5 公里处,原为翠屏山西峰,因 山势五叠而得名。五台山自宋 元在山麓“湫池”旁始建乱石 神庙起,先后建有真武庙、药 王洞、文昌阁、子孙宫、香山 洞、磨针洞等处祠宇。庙宇建 筑造型奇特,殿宇飞檐挑角, 雕梁画栋,亭台洞窟,小巧别 致,结构严谨。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举兵北伐,灭了远在太原的北汉政 权,统一了北方。但是雄踞于陕甘 北部边境的西夏政权却与宋王朝南 北对峙,始终是宋朝在北方的劲敌。 地处边境的静宁,其军事战略地位 极为重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年),渭州知州曹玮在陇山 外之笼干川修筑陇干城(今隆德县 城),作为抵御西夏的军事要塞。
量2.86亿立方米(现在已基本干涸)。
静宁县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
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
东经105°20'-106°05',北纬
35°01'-35°45'。东界宁夏 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 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 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
该县域自汉置成纪县、 阿阳县,宋置德顺军、陇干 县以来,境内多处置县,自 元代后,始改德顺州为静宁 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 静宁州为县。静宁之名,始 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 年),置静宁州,沿袭宋、 金“静力寨”首字取安静宁 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 睦相处的愿望。
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 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遗址位于 现在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和李店乡交界处的刘家河与 五方河二村之间(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甘肃地理 概论》),后经历两汉、三国、西晋、十六国至北 魏时废,至北周宇文化时复置成纪县,唐开元二十 二年(734年)因地震,成纪县治移到秦安显亲川, 北宋初年,又由显亲川迁徙至天水,这才是秦州天 水成纪。
教育事业
静宁县以教育为荣。静宁一中、静宁二中、威戎中 学、成纪中学(原李店中学)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学校。 静宁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县 情,按照“尊重规律、强化职能、提高质量、服务经 济”的总体思路,突出“加强小学、巩固初中、扩大 高中、规范职中”的工作主线,巩固“两基”成果, 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中建设,教 育事业得到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