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

本体论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是中国哲学界许多热点争论所环绕的焦点。此后,哲学界对它的兴趣一直不减,近年似乎又有高涨的迹象(注:从中国期刊网1994-2001年文库中检索,此间以本体论为论题的文章近300篇,而牵涉到本体论问题的论文多达9000余篇次。)。这一研究将对我国的哲学研究产生总体性的影响。

笔者从80年代末就参与哲学界关于本体论问题的争论(注:参见拙作《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年第4期。),至今依旧保持着关于本体论的思索。但是,今天重新谈论这一问题却似乎有一些茫然。其中,最主要的困惑是:面对两千多年的哲学成果和中国哲学界几十年的探讨争论,关于本体论问题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对于这一提问,我们可以略加展开。其一,我们不想再回到本体论与非本体论(或反本体论)的争论,因为,抛开深层次的理由,本体论在两千多年哲学争论中的地位已经使我们无法否认本体论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二,我们不想一般地停留于关于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历史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等的争论,因为关于这些理论所能论证的,人们已经说了许多,而且,哲学的本性决定,在一些重大哲学问题上,我们永远不要期待得到惟一的、不可辩驳的解;其三,我们不能一般地谈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因为,他从未在严格的哲学推论的层面上直接探讨本体论问题,但如果转换一下本体论范式,则可以断言,马克思哲学具有深刻的、富有启迪性的本体论意蕴。

在上述限定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关于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就不应当局限于具体的本体论形态的争论,而应当回到本体论本身;而这必然要回到哲学的本性问题;而哲学的本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的生存本性。这样一来,我们就在人的存在的根基上同马克思学说会面,建构起立根于人的生存之上的新的本体论范式。因此,我们的探讨首先从这样的问题开始:为什么本体论?换言之,为什么哲学要苦苦追问本体论?

人之存在的本体论诉求

我们首先想表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本体论不只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它首

先是哲学的本性,是任何哲学都以直接的或隐性的方式所内在地包含的不可或缺的维度

或本质精神。换言之,任何哲学都无法在彻底消解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维度的前提下取得存在的理由和根据。

本体论(Ontology)的最基本含义通常被界定为“关于存在的学说”、“关于存在的一般理论”、“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在这种意义上它同亚里士多德所称的“第一哲学”,即研究终极原因和原则或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同义语。应当说,这些界定的确构成哲学的根本规定性,而传统哲学大多自觉地包含着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维度。

但是,在本体论问题上,我们仅仅断言本体论是哲学的本性还远远不够,尚未触及到事情的实质。我们还必须提出另外一个重要命题:哲学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维度实际上是人的生存本性及其本质精神的自觉显现,是人之生存所内在的本体论诉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性表达或自觉澄明。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当更深刻地理解哲学本体论和哲学人本学的关系:不能笼统地断言人本学离不开本体论的根基,而应当看到哲学本体论具有深刻的人本学基础。

当我们断言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是人之存在内在的本质性的维度时,是在强调这样一个要点:哲学本体论对于存在之为存在的本性和根据的探求决不能离开人的生存本性而自足地开展,

否则就会陷入传统哲学的理性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等实体形而上学或实体本体论的误区,成为海德格尔所批评的“无根的本体论”,成为抽象的、远离人的生活世界的理论范畴体系。应当说,哲学与人的存在的关联是内在的和本质性的。任何哲学都不是自足的、超然的、与人的存在无涉的范畴演绎体系,而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显现。因此,哲学本体论的根基不在哲学理性本身,而在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维度。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揭示人特有的生存结构和生存方式来加以理解。关于人的特殊的、充满矛盾和张力、同时又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生存方式,哲学人类学、存在主义等学说做过各种探讨。我们在这里可以用比较独特的语言和方式,通过揭示人在宇宙中独特的地位来加以阐释。我曾经把人这一特殊主体的存在位置定位于自然性和神性之间(注:参见拙作《历史与乌托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自然性亦即自在性和给定性,它以绝对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存在的基本方式。假如自在自然不从自身分裂出人类这一对立面,那么它无疑整个地带有绝对的自然性,即是说,它的所有组成部分均处于一种未分化的自在的同一之中,整个自然的运动以必然性和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神性则是与自然性迥然不同的另一极,它是绝对的自由、创造性和目的性的化身,是扬弃了有限定在的绝对完满与统一。诚然,所谓的神性从根本上说不过是理想化的人性的对外投射,是人对永恒与完善的内在渴望的外化。然而,神性并不由于缺乏可感性而丧失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实质上,它对人的存在而言,像自然性一样具有实在性,而且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演进中,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样,自然性和神性从两极提供了人之主体性的参照系,决定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规定了人的命运和人在其演化中自我设定和设定世界的基本方向。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同自然性和神性相对立。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但是,人之为人又正在于对自然的超越,对自然性的否定。而从神性的角度来看,人通过自己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仍是有限的,它同神的创造活动迥然不同,人无法通过自己有限的活动而达到神性。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又不是同自然性和神性完全离异、截然对立的;相反,它分沾了自然性和神性的特征,同时在自身中包含了对立的两极。从自然性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目的的和创造的,具有类神的特征;而从神性的角度来看,人在尘世的活动中永远是有限的,永远处于物的束缚,即自然性的束缚之中。

人在宇宙存在链条上介乎于自然性与神性之间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他的特殊命运。每个人命定是有限的,有限性与不完善性构成人之存在根基的内在要素,但其内在的渴望却总是指向无限;人类总体在每一特定历史阶段上都是不完善的,但其社会理想和目标总是指向完满、完善与永恒。在对立的两极中,无论是自然性还是神性中的存在,都不包含自我分裂:前者是自在的未分化的同一,后者是自在自为的完满与统一、绝对的永恒与完善。而人则总处于自我分裂之中,他不能满足于同自然的自在的同一,因为人之为人正在于对自然性、给定性的超越;但是他又无法完全摆脱自然或者完全含自然于自身,成为万有一体的化身。诚如弗洛姆所言: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注:弗洛姆:《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这样,在人之存在的有限与无限之间、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短暂与永恒之间、现实思考与终极关怀之间,就展开了人之生存的本体论维度或形而上学维度。人作为自由自觉的,同时又命定是不完善的和有限的存在,展示出与其他自在存在全然不同的存在结构和存在方式:超越性的指向是他的基本的生存样态。他不仅在实践上要不断超越现有的生存境遇,而且必须在理性上探寻存在之为存在的理由;这一理由不是与人无涉的和中立的,而是注定呈现出人本化的特征,表现为关于人之存在的价值、意义、根据、追求、理想、完满的求索。这样一种关注人之安身立命的依据的文化精神、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构成了人之存在结构中本质性固有的本体论诉求或本体论指向,构成人之存在的形而上的本质维度。同时,也

构成了哲学本体论自觉或不自觉的内核或根基。

体现不同生存向度的两种本体论范式

从上所述可以断言,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并不具有本真和原创的意义。甚至我们可以说,即使我们尚未形成自觉的哲学本体论范式,以自由和超越性为本质特征的展开的人之生存也会以自在的、稳定的、深层的文化样态展开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维度。这一维度包含着人之生存的丰富性:向世界永恒开放、不断超越给定性、不断指向未来的可能性国度的实践活动;为人之有限的和短暂的生存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精神性支柱的、具有终极关怀指向的文化模式,等等。

如果我们在这种意义上解读本体论的深层内蕴,则必须检讨我们关于本体论的现有理解,无论对于肯定还是否定哲学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观点,以及对于现有的各种具体的本体论理论构想,都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在这里,我们至少应当澄清这样几点:其一,在人之生存的意义上,本体论的主要关切并不是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和物质性的问题,各种本体论的深层意蕴都自觉不自觉地与人之生存的超越性和终极关怀密切相关,因此,哲学家在构想本体论时,并不一定涉及到肯定还是否定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经验视界的问题。而且,抛开人的存在去一般揭示作为外部自在存在的整体,注定是没有结果的独断奢望,其根本原因与是否承认外部自在存在的客观性无关,而是人特有的生存结构和生存方式使然,这也正是胡塞尔所发现的“人的主观性悖论”和海德格尔所批评的“无根的本体论”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的道理。其二,哲学本体论作为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思索主要是关于人的生存的展开的问题,因此,它并不必然去探寻某种实体性的、决定论意义上的本原或本体,而完全可以是,也完全应该是为人的生存追求和拓展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去开辟基于人之超越性的创建活动而不断生成的和开放性的“本体”(生存维度)。换言之,对人的存在而言,真正的“本体”并非是给定的实体,而是开放的和生成的。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关于传统实体本体论或实体形而上学的指责和颠覆实际上是对具体的、远离人之生存的抽象本体论的拒斥,不可能导致对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本身的彻底解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断言,本体论不是惟一的,可以存在着多种哲学本体论范式。从大的方面着眼,就其内在所蕴涵的人之存在的向度而言,我们认为,在哲学的演变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本体论范式:其一是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其二是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注:一些学者把本体论区分为实体性和非实体性本体论,其中包含许多合理的思想,但是,如果我们从人的生存向度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哲学本体论范式,或许能够得到更深刻的启示。)。概而言之,前者往往指传统哲学所构造的各种实体本体论,如理性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等等。其本质特征是相信哲学理性可以在人的存在之外或者在不考虑人的存在的因素的前提下彻底地建构关于一般存在之整体的知识,彻底揭示外在地、先定地决定万事万物以及人之存在的先验的或经验的、绝对的、终极的、实体性的本体。而后者主要指现代哲学中各种围绕着人的生存境遇、生存方式、生活世界、文化模式而形成的关于人的形而上学维度或本体论结构的理论探索,如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布洛赫的尚未存在本体论或希望本体论,以及实践哲学、生存哲学和文化哲学中的本体论范式。其本质特征在于,它从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和人之主体性的自我相关性出发,放弃了传统哲学企图超越人的生存而揭示一般存在与人无涉的本质或原则的奢望,而以发自人之活动本性的批判的和反思的文化精神专心致志地探寻与呵护由人的自由、超越性和终极关怀所形成的生存的本体论维度,维护和拓展人之生存的开放的可能性国度。因此,我们在这两种基本的哲学本体论范式之间,看到了“以过去为定向”和“以未来为定向”的生存向度的差别、封闭的决定论和开放的生成论的差别、非批判性与批判性的差别、实体性与非实体性的差别、远离人的生存和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取向的差别。

在这种意义上探讨本体论问题,不仅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其本身就构成人的生存的内在维

度),而且有助于哲学的自我检讨和自我批判,有助于哲学理性的发展与完善。本体论范式在哲学的演进中占据核心地位。例如,上述两种哲学本体论范式代表了哲学迥然不同的自我定位:当哲学把自己当作凌驾于人的生存之上的、颁布给定的绝对真理和绝对命令的独立的理性王国时,它倾向于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本体论范式;而当哲学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把自己当作人之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和澄明时,它倾向于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简要回顾一下不同历史时期哲学定位的变化,就会发现,我们关于哲学本体论范式的上述区分,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人们习惯于体系化的、抽象化的哲学范畴体系。不可否认,哲学思想的表述和阐发总是需要一定的理论逻辑和框架,需要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把哲学理论变成各种理论教条和理论原理的强制性逻辑结构和具有话语霸权的理论体系,则出现体系化的问题,其要害是,哲学固有的创造本性和批判本性往往被强制性的理论原理和体系所消解。实际上,哲学从本性上讲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关于人的文化存在的反思、批判和对话活动,而不在于可以到处套用的理论教条和原理。这在希腊哲学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哲学在希腊发端时就已经规定了自身的理性和思辨的本性,但是,作为闲暇阶层的爱智活动,哲学在古希腊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批判层面上的对话、反思活动,表现为思想智慧的涌流,而较少具有后来传统哲学的体系化、抽象化、独断化和远离生活世界的特征。这从古希腊智者和哲人的“哲学”样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如苏格拉底的辩术和对话方式,柏拉图的灵魂回忆和哲学学院(academy),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等。只是在后来的演进过程中,体系化、抽象化和教条化的话语霸权逐渐扼杀了哲学的这些原创精神。

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从总体上具有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等特征。哲学研究本身表现为超越人的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活动。由于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最顶端的抽象的和思辨的理性王国,哲学往往成为真理和理性的垄断者,它虽然也关心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但其着眼点不是人的生存的觉醒与展开,而往往是对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理性统治与约束,以及寻找某种决定人的活动的给定的实体或本体。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哲学偏重于体系和理性教条;传统哲学往往没有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与生成,而是视作非人本的、无主体的“神律”或“他律”的自然进程,由此构造了以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

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同时伴随着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和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对黑格尔哲学的挑战,各种现代哲学流派以不同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哲学开始突破传统哲学的阈限,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哲学不再满足于“高处不胜寒”的思辨的理性“阴影王国”的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地交往与生存、现实地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以外在的和超越性的理性实体的化身自居,而是向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回归;哲学不再是少数独断的权威哲学家关于绝对真理的“独白”,而是丰富多采、充满个性的哲学理性活动的“对话”;哲学不再热衷于颁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性的理性活动和文化精神。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及其在现代的展开

当我们不再囿于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即实体本体论)的狭隘眼界去争论本体论问题时,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断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他的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最自觉地体现人的自由和超越本性的哲学,是人之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他的哲学通过对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在超越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和确立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

体论范式的哲学转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坚持实践哲学的本体论意义的根据所在(注:参见拙作《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求是学刊》1988年第4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马克思哲学的深刻的本体论意蕴。

第一,马克思从来不谈论与人的生存无关的抽象的精神和自在的物质,他毕生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解放。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明确地拒斥和批判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纯理论形态的、体系化的、抽象化的传统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理解成以“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己任的实践性的、批判性的、行动性的理论精神,其宗旨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如前所述,这应当是本真意义上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能够充分发挥和体现哲学的本性,其根本原因是他把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精神奠定在人的实践的本性之上。他用实践哲学的构想深刻地揭示了人之生存的本性和哲学的本性。马克思从人的活动本身来确定人的本质和历史的内涵,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对象化的实践视作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实践是一种活动,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而是规定着“人的类的特征”,即规定着人的本质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进而创造人本身的活动(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75页。)。实践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自由的存在方式;它以自身的存在(活动)赋予自然界其他一切存在方式以意义。作为存在方式,实践构成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框架。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的实践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对给定性(自然和自身的)的否定和扬弃,在于对人自身和人的世界的创造与再创造。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把人的自由自觉的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生存和生活世界的基础。由此,它超越传统哲学所建立的各种“实体形而上学”,不再从人的存在之外寻找人的生存的根据;不再把历史看作是“神律”或“他律”的自然进程,而是人的存在活动的展开与生成,一种开放的价值生成活动;取代社会和历史的“实体”或“本体”的是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是人的批判性的和超越性的生存活动,一种展示和创造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开放的过程。

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50、29页。)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历史并不是由某种外在的、超人的力量支配的自在和自律的自然进程,而是人之生存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展开和价值与意义的生成过程。在人的历史进程中,不存在表现为绝对精神、绝对物质、绝对神性、绝对理性等超人的实体或本体。人的生存活动和生活世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展开和生成的,在这里,存在着人与外部自然、人与社会分裂和统一的基础。正是由于人特有的超越性的实践活动,人才最终从自在的存在链条中突现出来,通过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化的创造而开始人的生存;同时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而向外部自在的客观世界开放,在主客体统一的意义上重建人与自然的统一。同样,社会也不是作为给定的、现成的结构强加于人的生存。“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50、29页。)不仅如此,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与社会的统一本质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并非赤裸裸地建立关系,而是通过占有和建构手边的物,即自然提供的质料而彼此关联;而自然的属人本质也只有对社会的人而言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因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75页。)由此不难看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第三,人的实践不是被决定的、完成的、封闭的体系,而是永远开放的进程。因此,作为人

的实践,即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实践哲学最深刻地体现了实践的开放性和批判性,永远指向未来的开放的可能性国度。这是任何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所不具备的哲学本性。

自由自觉的实践所具有的超越本性不是人的活动可有可无的特征,而是人的存在的永恒的、不可或缺的本质维度,因为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这一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而且要不断超越和扬弃人的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他的理论的核心和宗旨非常明确,即“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1页。)。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马克思完成了“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的深刻的哲学革命,他的实践哲学(包括异化理论)在实质上不是一种关于某种超人的实体或本体的抽象理论范畴体系,而是基于实践之超越本性的历史性的、实践性的、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实践不是一种给定的实体或本体,而是人之本质活动的展开与生成。这一哲学革命中所包含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范式正是现代哲学中正在生成的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非实体性的本体论范式。我们看到,20世纪哲学在本体论维度上和其他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批判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实体性的传统本体论范式方面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存在之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重要问题应当是人的生存问题,但是,亚里士多德本人同传统哲学家们一道,把这一问题的解决引向了用实体及附属于实体的性质来定义存在的“无根的本体论”的迷途。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错误地从给定的存在物(在者)入手去揭示一般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真正能够揭示存在意义的本体论,即基本本体论,是从此在(即人的存在)入手来把握一般存在。此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但不是给定的存在物,其存在(生存、生成)本身就是存在的意义的自我展开和自我澄明。虽然我们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可以提出各种质疑,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的深刻思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海德格尔本人明确地承认马克思思想对他的重大影响。他指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注:《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83页。)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于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更为直接。卢卡奇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实践派的实践哲学、科西科的具体辩证法等等,都在20世纪的历史背景中以某种方式发扬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非实体性的本体论范式。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及在新马克思主义中占据独特而重要地位的布洛赫,他以独特的术语,深刻地、甚至极端地发挥了马克思的上述思想。

布洛赫哲学中的核心范畴是乌托邦精神和希望。他用乌托邦精神和希望来表征历史运动内在的、本质性的维度,即不断否定和超越现在,不断指向未来的维度。在这种意义上,深刻体现乌托邦精神的“尚未”范畴成为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或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尚未”的德文形式是noch

nicht,而它的英文翻译形式为not

yet,其直接含义为“尚不是”、“还没有”、“还不是”,等等。从布洛赫的思想来看,所谓“尚未(存在)”并不表示纯粹的“无”或简单的“没有”,而是指目前尚未存在或尚未生成,但面向未来正在生成、可能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东西,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布洛赫用独特的“尚未”范畴来表达他关于人及其世界的独特的人本主义视野。在他看来,这种“尚未”深刻地揭示了人和世界的本质。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无论是人的存在还是人的世界都不再是

一个给定的存在或集合,而是一个不断超越和正在生成的存在。换言之,按照布洛赫的“尚未存在”本体论,世界不是一个封闭的、已经完成的,或按某种超人的力量或规律可以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依据人的超越性的、对象化的活动而正在生成的过程,这是一个向未来开放、向各种可能性开放的超越性过程。布洛赫反复强调尚未作为人的本体论结构的重要性,“一个时代愈是怀疑地抛弃或教条地远离这一尚未,它往往愈要求助于这一尚未。无论如何,缺少这一未来的维度,这一我们可以想象的恰当的未来的维度,任何经验的存在都不可能长久持续。”(注:布洛赫:《一种未来哲学》,纽约1970年英文版,第92页。)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哲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关于本体论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应当充分肯定在讨论中对于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或实体形而上学的挑战和解构。而在超越以过去为定向的、还原式的、决定论的传统本体论范式和确立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的哲学转折中,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等构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哲学探索共同的本质特征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想,把哲学从远离生活世界和人之存在的、抽象的理性范畴体系重新转变为人类生存的自觉的批判意识和文化精神,反对任何抽象和绝对的实体或力量对人的自由和超越性的压抑,处处呵护人的实践活动的超越本性和自由本性,为人之生存的开放的可能性王国提供终极关怀和安身立命的文化精神。同时,这一导向对处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之中的中国民众的文化启蒙,对现代社会的新文化精神的生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必须明确地指出,我们如此肯定地评价实践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等理论探索,以及对海德格尔和布洛赫等人的本体论思想的积极评价,并不意味着关于本体论的问题已经完满地解决。实际上,哲学本体论是一个永远开放的问题,因为它的根基在于人的实践、人之生存的内在的超越性维度。在这里,不允许任何造物重新成为超人的实体,不允许对外在的“实体”的任何形式的崇拜(即实体形而上学),包括理性、实践、人的主体性在内。因为,对于实践和存在的非批判性的、实体性的理解同样会导致人的生存的超越本性和哲学的批判本性的中止,导致人的生存的被束缚和被奴役。因此,任何具体的本体论形态都不具有绝对的意义,我们可以断言:本体论总在途中,总在人向未来的可能性国度的开放和自由生成之中。哲学本体论的使命应当是以批判的精神保持以未来为定向的、开放式的、生成论的本体论范式在人的开放性生存中的不竭活力。

江海学刊南京22~28B1哲学原理衣俊卿2002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19544480.html,/journal/ass https://www.360docs.net/doc/a19544480.html,/10.12677/ass.2016.55113 文章引用: 莫东林.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5(5): 801-805. Material Ontology Is the Ontology of Marxist Philosophy Donglin Mo Department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Nov. 8th , 2016; accepted: Nov. 22nd , 2016; published: Nov. 28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1954448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ontology in Marxism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in academia. Marxist ontology is the material ontology, because Marxism,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carries out the material ontology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ields; Marxism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people, emphasizing the human sensibility; and the material ontology of Marx has a distinct value orienta-tion. However, practical ontology has its limitations. Keywords Ontology, Material Ontology, Existence, Practice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莫东林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8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8日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本体论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Open Access

最新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构件

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构件 近年来,有关现代司法理念的论述,渐成法学界尤其是应用法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多次反复强调“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确保司法公正”,充分表明了司法界高层关于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对维护司法公正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那末,何为现代司法理念?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却又是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构件的分析入手,试图对此进行解读。 一、现代司法理念的基本概念探究 (一)关于“理念”与“司法理念”的一般涵义 在谈及司法理念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对“理念”一词作必要的了解。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理念是事物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是主体对特定现象的性质,内在精神、方法、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其一,它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道理、原理和精神;其二,它是被理解和认识的某种客观实在;其三,它是对某种特定目标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囿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程度的限制,理念有时可能是对对象合乎规律和目的的理解,有时也可能是对对象歪曲和错误的理解。学者范愉从法社会学角度指出理念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理念具有客观基础,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先天和超验的东西。理念通常都是建立在其主体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具体历史条件之下的,与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相联系。其次,理念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然的或普适的,能够通过外在表现形式和活动得以反映和验证。再次,理念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和永恒不变的。最后,理念是相对的和多元的,而非绝对的和单一的 [1]。笔者认为,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理念”就是指原理和信念,它是人们对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制度的认知和理解,并由此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哲学导论 期末复习大纲全!!

哲学导论期末复习大纲全!! 1、在世是人最基本的状态 2、世界的含义 3、人的在世与其他事物的不同 4、人体悟自己存在的渺小和短暂 5、只有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6、人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追求伟大与不朽二,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1、神话 2、宗教 3、常识 4、艺术 5、科学三,哲学的诞生 1、哲学源于惊讶 2、哲学惊讶的两个条件(1)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自由探索(2)必须是对普遍性问题的惊讶第二讲哲学史现世的智慧一,哲学史对智慧的追求 1、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1)智慧是对知识的态度(2)智慧是一种获得知识,把握世界的方法。(3)智慧更侧重于对世界质的把握,更有恒久的魅力(4)智慧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2、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还是追求智慧的行动(1)“爱智慧”中“爱”的含义(2)哲学不等于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永远的追求(3)哲学最为核心的行动是获得真理二,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 1、哲学和其他学科在追求智慧上的差别在于: 2、哲学智慧之“大”首先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和深 3、哲学智慧之大体现在功能上(1)哲学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人(2)生活中大智若愚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激情 1、哲学的“刻板”印象 2、激情驱动人们追求智慧 3、哲学对于智慧追求的激情是一种建基于爱,体现为关怀与牵挂的激情 4、激情是哲学事业一以贯之的保障 5、哲学的激情是冷静的激情四,哲学是智慧的生存境界 1、何为境界? 2、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人与世界的贯通 3、智慧的境界需要实践的磨砺 4、领悟智慧的生存的境界也需要一定的哲学修养 5、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第三讲思想的功夫一,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1、哲学专门从事思想的工作 2、哲学是思想中把握的现实

马克思哲学物质本体论研究的切入方式

长期以来,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根基性问题一直是思考和研习马克思哲学的学者无法回避和拒斥的问题。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后,作为哲学基础的本体论有没有发生改变,学界一直争议不断。要彻底究清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就要直面三个问题:什么是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正确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这样也就要求我们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候,要从四点做起:直面历史、直面逻辑、直面分歧、直面文本。 一、直面历史:“本体论”一词的语言考古学 所谓直面历史即直面哲学的历史,是指在研究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时候要分析清楚本体论一词在哲学史上所指为何物,也就是对“什么是本体论”的回答。我们都知道,本体论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哲学的ontology 一词译介过来的,其实ontology 一词从词根上看并不蕴有本体的意思,但当我们把这一词语翻译成本体论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关于本体的学问。诚然,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对本体论的研讨范围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大家都承认本体论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所以,从本体论的内涵着手是弄清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有没有本体论以及是什么样的本体论的前提条件。从语词的发展来看,不管是英文中的ontology、法文中的 马克思哲学物质本体论研究的切入方式 徐 钊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交锋与争鸣的重要问题,争论的焦点围绕三个问题:什么是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样的本体论。解决这三个问题就要做到四个直面:直面历史、直面逻辑、直面分歧和直面文本。这样我们可以得出,马克思哲学是有本体论的,不能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理解为“实践本体论”或“关系本体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关系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0)04-0022-05 ontologie,还是德文中的ontologie,都是由拉丁文中ontologia 一词发展而来的,而ontologia 又源自希腊文中表达“是”或“存在”的logos 和onta。我们发现,在希腊文中,on 和onta 在语义上等同于英文里的being 和beings、拉丁文的ens、德文的sein。在当前的中国学术界中,on 主要被翻译成“存在”、“有”和“是”。但是汉语的这些译名都只译出了on (being)的部分意思。王太庆认为:“他们的to be (Being)之类的词里头同时包含着我们的‘是’、‘有’、‘在’三个意思,他们认为这三个意思是一个意思,这三 合一的意义就体现在being 这个范畴里。” [1] 这样,我们可以在理解“是论”概念的同时,一并看出“是论”与具体的“是”的区别。从柏拉图的逻辑来看,“是”论是共同的“是”,具体的“是”是分有的“是”。所以,“是”有比“存在”更广泛的意义。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是论’是专门研究‘有’(‘是’)本身,以及‘有’(‘是’) 凭本性具有的各 种属性。” [2]122 当然这不表明其他学科不研究“有”(“是”),它是说其他学科研究的只是“有”(“是”)的某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有”)指称的“什么”或“这个”是他们的研究问题。 沃尔夫对本体论的内涵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他说:“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 抽象的形而上学。” [3]179 此外,有些学者从本体论与收稿日期:2010-03-05 作者简介:徐钊(1966— ),男,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2010年7月第4期Jul.2010No.4

第二章自考马克思主义讲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概述: 主要掌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首先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明确认识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论过程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弄清真理和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难点和重点:(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辩证关系以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4)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无限的辩证统一(5)真理和谬误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及意义(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8)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对立(9)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1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人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人类产生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对自我的意识。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认识和意识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与认识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人的意识是人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这样。 2.认识论和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既不存在独立于本体论之外的认识论,也不存在独立于认识论之外的本体论。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认识论也是如此。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

边沁

边沁 百科名片 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目录[隐藏]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杰里米·边沁 乔治·边沁 [编辑本段] 杰里米·边沁 简介

边沁 启蒙运动在关于科学、宗教、政府职能的观点的转换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社会组织方面其成就则不明显。在启蒙运动时期,国家权威的正当性和所基于的原则都逐渐被世俗化了,而有关保持社会秩序的宗教观念亦不可避免地被启蒙运动所产生的观点淡化。因此,在关于替代和补充旧秩序方面,急需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系统。而边沁就是一位提出新的价值系统以便取代宗教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位社会设计师,可以说是西欧现代化的先驱。尤其是他的伦理观和法律观,名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观点 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度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 由边沁发展出来功利主义学派有着一些重要的追随者,他们是:詹姆士·穆勒、其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包括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内的一些社会改革者。 生平 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被视为一个神童,因为他作为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便已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卷帙浩瀚的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 他在威斯敏斯特中学毕业后,在1760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并在1763年和1766年先后取得他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他修读法律并于1769年获得律师资格,但他很快就认为英国法律缺乏理性基础而厌倦了。他认为英国法律是就事论事,主观武断。他希望法律的指导原则能从科学中汲取营养,而不是像18世纪那样为纯粹的特权、自私和迷信所支配。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和帮助以后,边沁开始研究法律并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 【关键词】本体构建;中医药;综述 本体(Ontology)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后,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迅速形成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将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图书情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从中医药领域本体构建、基于本体的中医药语言系统和应用系统三方面对中医药本体研究进行概述,并结合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展望。 1 本体与本体构建 1.1 本体的概念 本体是源于哲学的一个概念,原指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描述,即存在论,后衍生到语言、信息、知识系统等领域,被定义为“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目前,关于本体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但不外有两层含义:一是哲学领域的存在,是本体论的研究对象;二是延伸到特定领域之中,指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形式化表达,包括概念化、规范化、形式化和共享4个特征[1]。 从本体的内涵上看,综合不同学者的认识,本体大都被认为是信息、知识的底层构架工具,用于组织较高层次的知识抽象,是领域知识概念化、形式化的说明,也可以是特定领域内“人机交流”的语义基础,即提供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共识。按照领域依赖程度,本体可以分为顶层、领域、任务和应用本体4类;按照主题可分为知识表示本体、通用本体、领域本体、术语本体和任务本体。中医药本体主要用于描述中医领域知识的专门本体,是专业性本体,一般属于领域本体和知识表示本体。 1.2 本体构建工具与描述语言 在本体构建方面,一是利用已有的叙词表或术语词典进行改造;二是利用现有信息和领域专家从头做起,而以后者较常用。目前已经得到公认的方法包括Bemeras法(KACTUS法)、SENSUS法、“骨架”法、企业建模法(TOVE法)、Methontology法等。Gruber[2]于1995年提出了本体构建的五条规则(明确性和客观性、完全性、一致性、最大单调可扩展性、最小承诺),但本体工程构建方法尚处于相对不成熟阶段。本体的构建工具也有很多,包括protégé、WebOnto、Ontolingua、OntoEdit、Ontosaurus、OntoEdit、IBM Ontology Management System等,其中,protégé 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使用较为广泛的构建工具之一,目前已有4.0版本。

《哲学概论》答案

《哲学概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哲学的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哲学思想和理论从来没有绝对的规定和固定的模式。 哲学的个性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据。哲学的个性源于人的个性。 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一向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性化的风格理解和把握人类性的问题。 2. 首先,君子乐天知命,积极进取。 其次,君子坦荡率真。 再次,君子宽容和善。 最后,君子具有中庸之德。 3. 哲学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它对世界的、自然的、历史的全部看法,最终所关注的不过是怎样理解人,人怎样才能成为人的问题。所以人是哲学的真实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哲学的要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 哲学的实质就是人性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人性,就构成了不同个性的哲学。超越物化的“世界观”、也超越抽象的“人性论”,通过具体的人、实践中的人去看人性,是我们所追求的哲学个性。 人性从其生成性上看,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在体现和发展人性的时候都是有个性的,都是按着各自的特点去实现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不同个性的哲学。哲学的个性是在人类创造的思想活动中生成的,创造性活动是区别于他人又超越自我的活动,哲学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模式和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 人的个性和哲学的个性,不仅仅是它的独立性;“自我”的绝对化不等于哲学的个性。哲学的个性存在于人的丰富性、社会性、传统性、历史性之中。哲学的个性只有在人类化、世界化中才能存在,个性化的哲学形态既是独特的也是丰富的。 4. 《中庸》中认为,孔子的“仁道”是“中庸之道”。“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其中”之“中”,“中道”即“道”在天地万物之中,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和”之“中”,也即不偏不倚的“中”。 “仁道”既平常又高远,“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还认为“仁道”的特点是“诚”。《大学》把孔子之道分解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 “个性”即“个体性”,不同于“个别性”与“特殊性”。个性“意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别性质的自身反思,否定的自我统一具有完全的和原初的确定性,而不失其自我统一性或普遍性。”个性以及个性化的内涵,在当代已被人们在主体性的意义上理解为“自我”、“生命力”、“创造性”。 以“具体的人性论”超越“抽象的人性论”,是研究哲学的个性以及当代中国哲学个性化问题的思想根据和理论前提。哲学个性的真正根据在于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本质。人类生命的本性与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哲学的个性既指哲学在各种文化样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质,也指特定的哲学理论所具有

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易学阐释

中国传统哲学与易学有着不解之缘。尤自魏以降,历史上别开一代风气,另创一家之言的一流哲学家,多借《周易》经传思想资料以阐人伦,说物理,证心性,论道体,试图建构其体用不二,真善合一的形上学体系。王弼之注《周易》,程颐之作《易传》,张载之撰《易说》,朱熹之论“易纲领”,王夫之之著《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等,皆其显而卓者。就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理论而言,无论是其理论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还是其抽象思辩内容的表达与阐释,都极其得力于《周易》卦爻符号系统和易学自身所特有的一套概念、范畴和命题系统。通过易学形式来阐释哲学义理,建构本体论体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民族特色的突出标志,也是中国民族长期理论思维积淀下来的重要成果。本文尝试从本体论的易学阐释这一角度,粗略地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与易学的密切依存关系,非敢示人,但为求教。一“易学”属于传统经学的一部分,通常是指以《周易》为对象来“解经释义”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历史上易学分象数派和义理派两大系统。通过解释《周易》经传阐发哲学本体论思想,主要是由义理派来完成的。最先将《周易》经传的解释与哲学本体论的阐发结合起来的,是曹魏时期的著名易学哲学家王弼。王弼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易学义理派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象数论序》曾评论其易学说:“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寒潭清矣。”王弼一改汉易卦气说中宇宙生成论传统思维模式,援老庄以解《易》,倡得意忘象之玄风,把对有关宇宙论问题的研究直接引向了本体论形态的探讨,在特定的易学形式下阐发了“以无为本”的玄学本体论。王弼哲学的终极理论关切,是探寻一个“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老子指略》)的宇宙本体。在他看来,由于形必有所不兼,名必有所不尽,所以堪为宇宙本体的,应是一种“无形无名”、即无任何条件性和局限性但又真有逻辑可推性的绝对。针对汉代哲学的经验主义思维倾向,他认为要消除其“各申其说,人美其乱(疑为“辞”之误)”的诞昧局面,必须抛弃“察近而不及流统之原”的感觉主义思想方法,而提倡一种以远证始、以幽叙本的理性主义的抽象思维。他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同上)物之近而显者,必有其远而幽者为其本由。这就需要借助理性思维,通过逻辑演绎和抽象,以达到对于本体的认识和把握。沿此一路,王弼以解《易》为径,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了其玄学本体论思想。 (一)象、意之辩王弼《周易略例》之《明象》章,专门就言、象、意三者关系展开讨论,此章内容,从筮法上讲,主要是论述《周易》言、象、意即卦爻辞、卦爻象和卦爻义三者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讲,则涉及到本体论、方法论的问题,即从象、意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以及如何认知、把握本体的问题。概括起来,王弼象意之辩内容有四;(1)象生于意。王弼解《易》,以取义为主,于汉易象数之学尽力排斥。所谓“象生于意”,与其取义说是完全一致的。他在《周易注》中解释乾《文言》时说:“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于义也。有斯义然后明之以其物。”义、意互训,亦强调意为象本,象由意生。意或义,乃可脱离象而独立自存的抽象实体。此一结论,为其“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的,玄学本体论直接提供了理论基础。 (2)意以象尽,寻象观意。意虽可离开象而独立存在,但“象者所以存意”,“尽意莫若象”,抽象的意又需借助于具体的象而体现和表达。所以若欲把握和体认意,又必须“寻象以观意”,以象为工具和手段。其所谓“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韩康伯《系辞注》引),理正与此同。意在忘象。象生亍意是前提,寻象观意则是方法或手段,得意忘象才是根本目的。象与意本质上是对立的。若执著于象,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到意。只有在体认把握到意之后复将得意之具抛弃,才不会为其所累,而真正得到意,从而达到终极本质的认识。此即所谓“执之者则失其原”,“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老子指略》)。(4)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触类”、“合义”亦即“得意”之别一说法。盖谓由具体而进到了抽象,由个别而达到了一般。王弼认为,只要掌握了事物的义类,就能判识其杂多的征象,只要抓住了事物的一般,也就[!--empirenews.page--]能统御其具体的殊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 【内容提要】“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 来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 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首先体现在马克思的 人化自然观上,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上。“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也体 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上,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 【关键词】“以人为本”/实践/本体论意义 【正文】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 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 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但马克思主义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 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 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 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 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与一切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 消灭哲学”[1] 8。当然,他所要消灭的哲学只是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即思辨哲学,而不是 整个哲学或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 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 实。”[1] 67“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 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 73-74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对世界之本的追寻应该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2] 598,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因此,哲学必须抛弃那种宗教神学式的思辨传统,面对人的现实世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哲学概论复习大纲

哲学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 1、尝试回答的途径 1)从词源上看:哲学(philosophy) 源于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词合成,指爱智慧 “爱”:Eros指“情爱”:代表一种本能的感情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Philia指“友爱” Agepi指“博爱”:宗教里无私的爱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爱智慧并不等于拥有智慧,哲学家也不等于那些已经拥有了智慧的人。爱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以苏格拉底为例) 也就是说,哲学称为爱智慧,所强调的是“过程”,是不定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 2)从外延上看:哲学既不是神学宗教,也不是科学,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罗素的观点) 第三章哲学起源 1、哲学的起源: 1)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好奇心,起源于一种惊异感。 2)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哲学的起源: 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所谓轴心时代,是指在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世界上的三个地方:印度、中国和希腊产生了哲学。这三个地方像三个点一样,构成了三种文化的中心与核心。而这一时期则被称之为“轴心时代。” 3)中国哲学类似的思考:金岳霖在论《道》中提出3个概念 西方:“逻各斯”(logos) 古印度:“梵”(梵我同一) 中国:道 2、西方哲学起源及其概念: 1)西方哲学起源:希腊哲学(从神话时代到哲学时代,即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古希腊人开始思考问题时以自然作为认识对象(与人的认识心理与其宇宙观有关)2)第一个哲学概念: (1)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arche)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惟独它不变的东西。 (2)在希腊语中,arche的两个重要含义:一个是开端,一个是主宰。因此,也译为始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哲学导论笔记

课堂笔记 课程代码及名称:041H0120-《哲学导论》 授课教师:黄爱华 上课学期:Freshman-B/Winter Intro: 教材/参考内容 老师的《哲学导论》 Robert Solomon,《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Robert Paul Wolf,哲学是什么 邬昆如,《哲学概论》 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 庞学铨,《哲学导论》 庞思奋,《哲学之树》 哲学的相关课程: 大陆的三史七论:马主义哲学史,中西哲学史,导论,马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 台湾的三史六论:中西印哲学史,逻辑,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价值,概论 哲学是一级学科:马哲,外哲,中哲,伦理,美学,宗教,逻辑,科技,休闲学/闲暇学 哲学的品格 特性和品性:建立在哲学的独特性基础上,表明哲学的行为方式和规范,人们的价值期望,评价因素 1 论理性 理性有多重含义: 计算理性(数学); 逻辑推理的理性; 对规范的追求 i.e.理智; 内省理性(自我意识); 与合理性(合规律性(这么做合不合规矩|普遍规范)、合目的性(这么做有没有用))的重叠 Max Weber:工具理性(如何科学地取得最大效益——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运用科学方法)和价值理性(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哲学是一个讲道理的学科:观察的视角,价值取向,也没有绝对真理 理论的论证,前后一贯,逻辑通顺和自洽,没有自我矛盾(但是中途改变想法其实并不能算)

2 抽象性 触及根本理念和基本概念 i.e. 世界观 抽象,难以简洁具象地表述,但是人又离不开这些概念——世界概念形成的基石 (自我概念的定义和形成)(艺术的范围是什么?艺术和淫秽的边界?) 追求普遍性、一贯性(“知识”的概念横贯整个科学) 思辨:讲究理论思维的辨析力,概念的逻辑分析和推演(哲学的推演是脱离具象的) 芝诺的“悖论”:飞矢不动(量变到质变,极限,何为无限,状态和过程)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同上) 芝诺本质上否定了运动(运动本身是矛盾的: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Engels) 使用概念的逻辑表达“运动” 抽象性的形象性的表达:海德格尔,柏拉图,卢梭,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庄子,柏格森,弗 洛伊德 3 反思性“黄昏起飞的密涅瓦/雅典娜的猫头鹰” 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 严谨冷静地沉思,对现实或者现存的追问(这种存在到底合不合理?),意图在事情发生后做一个总 结以期作为事情发生前的指导,一面事后诸葛亮,一面事前做预测。 4 批判性 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审视、分析、研判等环节, (一面挖掘好的适合的,另一面摈弃不好的不适合的?) 哲学的精神和定义 哲学产生的条件: 惊异感:主观条件,人有发现不平凡的现象并试图探究根源的想法的品质,这也催生了科学 神话:意识素材条件,通过故事可以观测到一些哲理 闲暇:社会历史条件,人终于有机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生产生活的事情上 (奴隶主,解放奴隶-家奴,地主,贵族,修道士,学者)闲暇的重要性,人生更想要的东西 生活实践:客观条件,通过总结和延展发现真理的重要性上升,而且只有生产生活当中才会产生惊异 感 Philosophy: Philo(爱,欲求)+sophy(智慧),sophist(智者,辩士) 苏格拉底认为现在的辩士都是诡辩者,(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智慧是属于神的 通过论辩指出别人的漏洞,再诠释自己的理解,通过case study阐述 被雅典陪审团认为“蛊惑人心”被判死刑,拒不认错,饮毒酒而亡,但他尊重了判决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讲述的是谁的观点存疑(说不定是自己的观点。) 雅斯贝尔斯:哲学本质是探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是一个前进路上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智慧是明智的运用知识,贯穿知识和常识,超越知识和常识,对宇宙和人生的普遍原则,对其意义的理解、体悟和运用。和一般的聪明又不同(大智若愚)。

中西方哲学 本体论

第二讲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008年10月 ◎第二讲,本体论(3周:10月7、23日;10月28、30日、11月4日、6日)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及其发展史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 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马哲诞生之后西方本体论哲学的进展 四、中国哲学(老子、易学)对本体论问题的解决 五、人类新哲学本体论建设任务 从幻灯片“渺小”中,我们能体会到我们人在宇宙中是如何的渺小。《苏菲的世界》:“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你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样敏感。而大多数成人都把这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一、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发展史简介 (一)概念。“形而上学”与“本体论”等概念及其关系 ◎“形而上学”这个词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第一指对终极实在(ultimate reality)本性、本源、和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形而上学即本体论,与价值论、认识论并列相对而言(狭义)。这里我们是在狭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个词的。 对于本体论的误解。1,从本体论是关于超验或先验的原理的系统,导出“这种哲学当然应归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推论。(上海俞宣孟《本体论研究》);2,将研究经验存在具体内容的学问,冠之以“本体论”之名。这与20世纪语言哲学的强势崛起有关。 “形而上学”的第二种用法是广义的用法,与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创

的哲学传统一致,是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去把握超验的,比经验知识更为深刻、更为普遍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在此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大哲学,被理解为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第三种用法是从黑格尔之后,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出来的,即相对于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在方法论意义上使用这个词。 ◎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起源于公元前70年的罗马,希腊漫游哲学家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在亚里士多德逝世300年后编纂他的著作时,把他归为“第一哲学”的论著放在了物理学论著之后,叫“meta (ta) physica”, or “following (the) Physics”,后来简化成Metaphysics,“meta”既有“后”的意思,又有“超”的意思,更由于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内容使这个词渐渐地明确地有了“超越可感觉经验实在的内容”这样一种内涵。 ◎本体论ONTOLOGY(《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在西方哲学中,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1547-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本体论”一词,将其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二)历史。1)古代。西方哲学起始于问: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原),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开始形成的回答:水、气、火等等某种具体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后来德谟克利特提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是实在论的、同时也是还原论的、分析的思路。◎“分析”一词有狭义与广义、或逻辑与生活两种。狭义地或逻辑地,分析与综合相对而言,广义或生活的用法等同于研究探讨,包括了辩证地研究、探讨。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 ◎公理化是指通过运用公理方法的研究,建立起由公理表述的理论系统。其方法主要是:1)从它的诸多的概念中挑选出一组初始概念,即不加定义的概念,该理论中的其余概念,都由初始概念通过定义引入,即都用初始概念定义,其余为导出概念。2)从它的一系列命题中挑选出一组公理,即不加证明的命题,而其余的命题,都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出来,称为定理。应用逻辑规则从公理推演定理的过程称为一个证明,每一个定理都是经由证明而予以肯定的。由初始概念、导出概念、公理以及定理构成的演绎体系,称为公理系统。中学几何。 ◎古希腊哲学发展到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将“存在”或“是”确立为哲学的对象,他区分了“非存在”和“存在”。非存在只是变动不居的感觉对象,存在是由思想才能把握的事物不变的共相或本质。认为理性把握的本质逻辑在先。确定时间在先回答的是起源问题,而确定逻辑在先则是要回答本质或本原问题。 ◎中国哲学对世界本体的把握思路完全不同,我们可在《易传》中看到。《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