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生物技术概论》书本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VIP专享]《生物技术概论》书本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VIP专享]《生物技术概论》书本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生物技术总论

1.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它具有高新技术的“六高”特征是指哪“六高”?

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2.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那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物技术,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其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到高通量组学芯片技术、基因与基因组人工设计与合成生物学等系统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设计人类各个的层面,大到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小到我们平时吃到的米饭,在医药、动植物设计广泛,在电子产品中也有运用到生物技术。

3.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

因为生物技术设计到很多个方面,有医药、林农业、食品、环境、能源、化学品、设等等,不仅仅是局限于生物这一方面,例如研究使用到了高科技电子设备,两者必须结合才能进行研究,生物分子学也被运用到计算机的研发中去。

4.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关系。

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而加快发展起来的。

两者的差别:传统生物技术的研究水平是细胞或组织水平,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水平是在分子水平。

两者的关系: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是以传统生物技术为基础。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传统生物技术研究。

5. 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那些领域?

其涉及到: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工业、金属、军事、电子

二、基因工程

1. 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基因是可以切割的;基因是可以转移的;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遗传密码是通用的;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2. 简述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通过基因文库筛选、PCR扩增或人工化学合成等手段获得目的基因;构建所需基因载体;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增值或表达等。

3. 简述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机制。

限制性内切酶是特异性地打断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特异性地形成磷酸二酯键。

5. 阐述人工染色体作为载体的特点。

天然染色体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复制起始点、着丝粒和端粒。复制起始点,保证了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保证了染色体分离,端粒封闭了染色体末端,防止粘附到其他断裂端,保证了染色体的稳定存在。

6. 简述染色体定位整合克隆载体的应用价值。

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构建生物基因组文库,研究基因表达和调控等重要的生命现象,推动医、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甚至与环境保护有密切的联系。

三、细胞工程

1.如何从一片嫩叶经组织培养出众多的完整植株?

首先,将嫩叶细胞成为一个原生质体,然后脱分化,再进行再分化,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培育,得到完整的植株。

2.如何从植物细胞培养中获得较高的次生代谢物产量?

1.选择良好的外植体;

2.高产细胞系的选育;

3.培养条件的优化;

4.提高培养技术水平;

5.前体物的适当添加;

6.抑制剂的适量使用。

3.单倍体植株形单体弱,为什么还有不少科学家热衷于诱发产生单倍体植株?

对于植株来说,缩短育种年限,易得纯种。对人类来说,在无性繁殖这方面有无限的可能。

4.什么叫植物原生质体?如何进行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两亲本菌株的选择和遗传标记的制作(选择不同的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制备(高渗条件);原生质体再生(测定再生率);融合(PEG、离心沉淀、电脉冲等);融合子的检出(直接检出法和间接检出法);实用性菌株的筛选

5.可以采取那些途径脱去植物体内的病毒?如何检测植株中是否还有病毒?

1.用植物的根尖或茎尖,进行无性繁殖;

2. 有性脱毒,利用植株的种子。

6.人工种子包括哪几部分?如何制备人工种子?

一般都是由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和胚状体三部分构成。将其某些植物细胞在试管中培育成胚状体,再用富含营养物质和其他必要成分的凝胶物将胚状体包裹起来,制成人工种子。

7.怎样才能在体外大量培育哺乳动物细胞?

1.无菌操作取出目地细胞所在组织,以培养液漂洗干净;

2.以锋利无菌道具割舍多余部分,切成小组织块;

3.将小组织块置解离液离散细胞;

4.低速离心洗涤细胞后,将目的细胞吸移至培养液内培养。

8.如何获得能在体外大量生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实验前数周分次用特异抗原免疫实验动物,得到大量的B淋巴细胞的脾细胞后,将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以聚乙二醇法进行融合。再帅选出合适的杂合细胞进行繁殖。

9.如何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哺乳动物?克隆动物有什么积极意义?

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

10.开展干细胞研究对人类有何积极意义?

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某位老年人能够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者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那么,这位老年人的寿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

11.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

革兰阳性细菌: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真菌:用溶菌酶

四、发酵工程

1.微生物发酵产物有哪几种类型?

酒类、醋、酱油、酸奶、醪糟、面包、糖果、果汁、罐头

2.发酵培养基有哪些成分组成?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应丰富、完全,碳、氮源要注意速效和迟效的互相搭配,少用速效营养,多加迟效营养;还要考虑适当的碳氮比,加缓冲剂稳定pH值;并且还要有菌体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和产物合成所需要的元素、前体和促进剂等。除有菌体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外,还要有产物所需的特定元素、前体和促进剂等。

3.比较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分批发酵:能迅速获得足够量的菌体细胞后,延长稳定期,从而提高产量;

连续发酵:

优点:1.维持低基质浓度:可以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2.避免培养基积累有毒代谢物;3.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节省发酵罐的非生产时间;4.便于自动控制。

缺点:1.长时间的连续培养难以保证纯种培养;2.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补料分批发酵:

优点:1.可以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2.克服养分的不足,避免发酵过早结束。

4.下游处理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相应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分为分离、纯化、加工、剂型制备;分离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萃取法、超滤法。

5.简述青霉素的生产工艺。

在冷冻管取材料至斜面母瓶进行孢子25摄氏度培养7天,得到大米孢子后,再进行25摄氏度孢子培养7天,移至一级种子罐进行种子培养40~45个小时,移至二级种子罐继续进行种子培养15小时,移至发酵罐进行24小时的发酵,放罐,冷至15摄氏度,最后提炼。

五、酶工程

1.酶有什么特性?什么是酶工程?

专一性,高效性,常温性等;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2.为什么要进行酶的修饰,酶的蛋白质工程是如何进行的?

酶的修饰能让酶更好的发挥催发的作用;从预期的酶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核糖核苷酸序列(RNA)→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DNA)

3.酶固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通过将酶包埋于凝胶、微囊体内,或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吸附连接至固相载体上,或通过交联剂使酶分子互相交联等方法使酶不溶或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优点:酶固定化以后,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性,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使其具有一般化学催化剂能回收反复使用的优点,并在生产工艺上可以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

4.如何维持酶反应器恒定的生产力?

1.选择适合的大小;

2.选择进行适合的酶反应;

3.考虑好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比重

六、蛋白质工程

1.简述蛋白质结构的基本组件。

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简述氨基酸的基本理化性质。

1.一般性质缬氨酸;

2.紫外吸收性质;

3.酸碱性质

3.简述反向生物学的途径。

先分离特定蛋白推测其基因或直接分离其基因,经克隆测序、表达,再研究其功能。

4.举例说明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1.胰蛋白酶:具有更高的专一性;

2.金属硫蛋白;

3.人白细胞介素-2;

4.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

5.枯草杆菌蛋白酶

5.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物基因组在细胞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学科。

七、生物技术与农业

1.现代植物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有何突出优越性?试举例说明。

例如,培养出抗逆性强的植株,使得农作物能够少受天灾的影响。

2.基因工程抗虫棉已大面积应用与生产,同时也造成食棉昆虫的耐食性,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耐食性这个是个必然的结果,昆虫也有优胜劣汰,剩下来的都不是省油的灯,一般难以解决,毕竟是生物间的问题,顺其自然,才是回到自然的最好方法。

3.简述开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水稻是一主要植物,水稻共有12条染色体,它们记录着与水稻的高产优质、美味香色以及与生长期、抗病抗虫、耐旱耐涝、抗倒伏等所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因此,解析水稻基因组序列,是改进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前提和基础。

4.简述生物农药的意义,并列出几种常用的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更适合于扩大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应用比重。而且它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并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

5.动物转基因常用的外源基因导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显微注射法:优点:准确、快捷。缺点:成本很高。

体细胞核移植方法:优点:经济、有效。缺点:耗时。

6.动物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胎移植相关技术、动物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

7.生物技术在动物饲料工业上有哪些应用?

1.DNA重组生长激素的研究与应用;

2.发酵工程研究与应用;

3.寡肽、寡糖添加剂研究与应用;

4.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

5.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研究与应用;

6.营养重分配剂研究与应用。

8.畜禽基因工程疫苗有哪些类型?

1.基因工程亚单位苗;

2.基因工程活载体苗;

3.合成肽苗;

4.基因缺失疫苗;

5.基因疫苗。

9.什么是动物生物反应器?其应用前景如何?

动物生物反应器是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高效表达某种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功能蛋白质的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重点是动物乳腺反应器和动物血液反应器。即,把人体相关基因整合到动物胚胎里,使生出的转基因动物血液中,或长大后产生的奶汁中,含有人类所需要的不同蛋白质。这是当前生物技术的尖端和前沿研究项目。

10.核移植技术将来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上有哪些主要方面?

1.克隆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转基因动物;

2.快速扩大优良种畜;

3.挽救濒危动物

11.干细胞技术在动物生产上有何应用前景?

1.生产转基因的动物;

2.生产克隆动物;

3.研究细胞分化;

4.研究发育的基因调控

八、生物技术与食品

1.什么是单细胞蛋白?简述它的几种来源。

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

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2.举例说明食品发酵的用途。

用以生产: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食醋、酱油、味精、发酵豆制品、发酵乳制品、发酵果蔬制品、柠檬酸、黄原胶及单细胞蛋白。

3.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食品包装分类方法很多。如按技法分为:防潮包装、防水包装、防霉包装、保鲜包装、速冻包装、透气包装、微波杀菌包装、无菌包装、充气包装、真空包装、脱氧包装、泡罩包装、贴体包装、拉伸包装、蒸煮袋包装等。

4.食品检测中生物技术有哪些应用?

1.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2.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3.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5.你对转基因食品有什么看法?

有利亦有弊,但选择它的是我们自己,所以,应该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做出正确的选择。6.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大力开发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2.发展微生物的保健食品;

3.螺旋藻食品;

4.开发某些虫类高蛋白食品。

九、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1.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运用在疫苗的制作。

2.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疫苗与传统生产的疫苗相比,有哪些优点?

1.更加的高效;

2.目的性更好;

3.副作用少

3.目前已上市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用于哪些疾病类型的预防?

1.霍乱弧菌疫苗;

2.麻风杆菌疫苗;

3.幽门螺杆菌疫苗;

4.虐原虫疫苗;

5.血吸虫疫苗。

4.疫苗研究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代疫苗是用病原体减毒或弱化生产的疫苗。很多一直沿用至今,如破伤风疫苗、百日咳杆菌疫苗、白喉杆菌疫苗、结核杆菌疫苗(卡介苗)等。第一代疫苗对人们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第一代疫苗在生产和使用中具有不安全性及对某些传染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生产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克隆到细菌或真核细胞内,利用细胞或其他细胞来生产病原体的抗原。因为不是生产病原体本身,所以在生产和使用上是安全的。20世纪90年代后进行第三代核酸疫苗(DNA疫苗、基因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其原理是将控制抗原蛋白的基因直接转移到宿主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5.用于疾病诊断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类型?

1. ELISA技术;

2.DNA诊断技术。

6.ELISA技术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的诊断?DNA诊断技术包括那些技术?

ELISA技术适用于传染病类的诊断:乙肝六项,丙肝,艾滋,梅毒,结核等。主要用于艾滋病检测。

DNA诊断技术:DNA探针杂交技术;PCR技术;PCR-RFLP技术;PCR-ASO技术;PCR-ELISA技术;PCR-SSCP技术;PCR-DGGE技术;LCR技术;RFLP-探针杂交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7.基因芯片有何优点?

生物芯片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筛选、农作物的优育优选、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环境检测、国防、航天等许多领域。它将为人类认识生命的起源、遗传、发育与进化、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开辟全新的途径,为生物大分子的全新设计和药物开发中先导化合物的快速筛选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8.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药物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十分诱人的前景?

开发的药物类型:抗生素;其他天然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治疗性抗体。基因工程药物是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最后将该基因放入可以大量生产的受体细胞中去,这些受体细胞包括细菌、酵母菌、动物或动物细胞、植物或植物细胞,在受体细胞不断繁殖过程中,大规模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疫苗或药物。所以非常有益处,很有发展前景。

9.目前基因治疗技术主要用于哪些疾病类型的治疗?

1.单基因病;瘤苗与肿瘤;自杀基因治疗。

10.疾病基因治疗有哪四大策略?肿瘤的基因治疗有哪两种策略?

四大策略: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

肿瘤的基因治疗两种策略:通过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对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进行修饰纠正。

11.为什么说干细胞的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干细胞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医学的多个领域。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某位老年人能够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者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那么,这位老年人的寿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

1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任务是什么?将解决什么问题?他对医学的发展有什么发展?

HGP任务;阐述人类全部基因的位置、功能、结构、表达调控方式以及疾病有关的变异。

13.我国的人类基本组计划主要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承担了计划的1%,即人类3号染色体从D3S3610到端粒的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并与2000年4月完成。

14.你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了解基因组的表达及其调控;2。了解蛋白质组学;3.了解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4.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对于生物医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十、生物技术与能源

1.简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化石能源不断衰竭,推测30~50年之内用完,到时将进入无能源时代,干净又高效的能源的寻找刻不容缓。

2.如何利用微生物勘探石油和提高采油量?

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对油层中难以开采的沥青重组分进行降解,起到降低原油黏度作用,提高油床采收率。3.简述乙醇燃料能替代石油的依据。

乙醇就是酒精,酒精自身能燃烧,能作为能源。

4.简述人工生产甲醇能替代天然气的依据。

甲醇还可以转化成二甲醚,可以大量替代天然气。

5.谈谈你对未来能源的见解。

首先,再靠化石燃料几乎不可能,但乙醇等这些也就是谈一谈,试一试,现在也只是参渗一部分进入到化石燃料中就行调和罢了,不如专力于太阳能的转化使用更好,毕竟太阳能现在还不能说的上是成功了,转化率很低,如果能达到20%,那么就已经很可观了。

书本里的蚂蚁

书本里的蚂蚁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前两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一只小小的蚂蚁,因为在一朵小花里睡觉,在浑然不觉中,被一个路过的小姑娘把这花儿采下。它随花一起被夹进了书本里,变成了扁扁的蚂蚁。 第三至第七自然段为我们讲述了这只小蚂蚁到书本里后发生的有趣的事。通过与书本中文字的对话,好奇的小蚂蚁很乐意地成为了书本中一个“会走路的字”啦。 自从他住进书本之后,在它的感染带动下,书中所有的字也学着它每天走来走去,串门、跳舞。于是,“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讲的是采花小姑娘翻看这本旧书,惊喜地发现她每天都可以读到一个全新的故事。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通过精巧的构思,把“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得那么灵动而又神奇。一本陈旧的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文字因为过着快乐多姿、充满诗意的生活,让书天天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魔力”。 多么神奇的蚂蚁,多么可爱的文字呀。它让我们感受到另类童话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 教学建议: 虽然《书本里的蚂蚁》这课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但以童话这种儿童文学样式出现在本单元是很独特,很有意味的。 阅读童话该是一件既有趣又快乐的事,人们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儿童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奇特,更容易走进童话的世界,感受到故事的情趣。加之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儿童生活”,本身就与孩子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跟他们眼里、心中憧憬的美妙的童话世界息息相通。这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带给孩子一种别样的“生活经历”,这些“美丽的经历”会伴随着他们不断地成长。因此在教学时更应在课堂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和孩子一起学习时,尽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孩子投入到作品的角色中去体验、去感悟,使课堂有更多精彩的生成,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在品读童话的过程中去品味读书、品味生活,充分感受童心、童真和童趣。 在阅读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阅读期待的氛围,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图书馆学基础题库

图书馆学概论题库 第二章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1.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 ? 有间接关联的学科 2.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研究方法。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 术,创造学科发展新优势。⑶重视对知识的组织与控制,强化管理学科色彩。⑷积累与创 新相结合,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 4. 图书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学科生长点 有⑴文献建构研究⑵ 元数据研究⑶搜索引擎研 究⑷数字图书馆研究⑸知识管理研究。 相关学科 同族关系 应用关系 哲学 情报学 — ------------ f 文献学 Jf f —E 交叉关系 P 教育学 社会学 管理学 心理学 数学 信息论 目录学 经济学 控制论 档案学 计算机科学、通信 系统论 直接关联的学科 哲学 一般研究方法 专门研究方法 逻辑方法 系统方法 % 数学方法 移植法 比较法 3.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有:⑴调杳研究对象, 立足于更广阔的实践基础。 ⑵融合理论和技 1 读者调查法 图书馆统计方法

5.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装置和传递装置。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 记忆装置和扩散装置。 6. 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文献信息资源②用户③工作人员④技术方法⑤建筑与_______________ 备等基本要素。 7.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文献的出 现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8. 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有⑴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⑵工业城市的出现和国家实现 强制教育;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⑷国家扶持和保护也是图书馆发 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⑸?国际间图书馆界的交流。 9. 图书馆发展的特点:⑴就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⑵在一个国家内 部不同地区内,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⑶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⑷图书 _ 馆的职能在不断扩大;⑸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步进行。 10.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有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11. 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 12.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⑴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⑵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⑶开发智_____________ 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⑷搜集和保存文献遗产的职能⑸满足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消遣的职能。 第四章图书馆的类型 13.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89-1974 (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把图书馆分为六大类型,它们是国家 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通常认为公共图书馆、科学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是我国整个图 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 14.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具有学术性和服务性_____________ 15. 我国军事图书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军事科学图书馆、军事院校图书馆、连队图书馆。 第五章图书馆事业 16.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⑴图书馆事业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⑵国 家办馆和社会办馆相结合;⑶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密切联系:⑷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加强图书馆学研究。 2

图书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样卷(A)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密…………封…………线………………………………… 说明:1.本试卷总分为60分,时间为120分钟。 2.卷面要干净,字迹要清晰。 3.请不要在密封线上答题,不要在卷面上做任何标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7分) 1.“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__施莱廷格_于___1807__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2.交流学说是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代表流派之一。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可以分为_知识交流说___、____文献交流说___和___文献信息交流说____三种观点。 3.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__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______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_ _文献的出现__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___科学技术的发展___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__纵向结构_____________。 5.图书馆工作效益是由它所收藏的文献中所含的信息量、信息质、信息效果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6.电子信息资源,从是否受版权保护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有信息,二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7.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哪种属性不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 A.社会性 B.经济性 C. 学术性 D. 依附性 2.下列属于图书馆信息输出工作的业务是: A. 参考咨询 B. 主题标引 C. 文献登录 D. 文献组织 3.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 A. 人员 B. 图书馆系统 C. 文献信息 D. 技术方法 4.以下哪些不属于按照工序而设置的图书馆业务部门? A. 采编部门 B. 人事部门 C. 业务研究辅导部门 D. 自动化部门 5.国际图联是全世界图书馆界的非政府组织,它的英文缩写是: A. ALA B. ISO C. IFLA D.UCLA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而图书馆的功能可以分为文献采集、加工、存贮、流通服务等。 2. 文献流通率 指用于公开借阅的书库和阅览室的文献被用户借阅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 图书馆业务外包 是通过委托外部企业或团体提供本来应该由图书馆内部操作的各种业务活动和服务,以起到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效果。 4. 数字图书馆 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 (1)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2)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3)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4)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

七年级下册历史(新教材)课后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题答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炀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第3课盛唐气象 1、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 (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名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本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答: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答:(∨)皇帝荒废朝政()发生严重灾荒()杨贵妃得宠(∨)节度使权利膨胀()农民负担过重(∨)军队战斗力薄弱2、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书本里的蚂蚁

书本里的蚂蚁 王一梅 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孤零零地开着,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旧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小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小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要学着小蚂蚁,跳跳舞,串串门,那有多快乐呀! 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上面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她问道:“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天晚上都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这些字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检阅 阿·卡明斯基 临近五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许多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完整版)《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图书馆学概论》复习题 1、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2、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 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3、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 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4、按照物质形态划分的目录是(卡片目录)和(缩微目录)。 5、藏书利用率是:读者借阅总 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100%。6、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 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7、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8、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基地。 9、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图 书馆具有多种职能。 10、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 (职能)之一。 11、(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 职能之一。 12、国家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13、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型图书馆。 14、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15、图书馆网的出现,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16、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 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 又叫图书馆(协作)网。 17、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开 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18、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纵横) 两个系统组成的。 19、(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 册子、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20、期刊的出版(周期)速度快, 内容新颖、多样。 21、期刊有(固定)名称,有统一 的外型,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 期或不定期出版。 22、期刊的内容是围绕一些学科或 某一研究对象由(多篇)文章编辑 而成的。 23、二次文献期刊是在(一次)文 献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按一定 顺序编成的书、索引等检索性的刊 物。 24、三次文献期刊是在(二次)文 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编辑出 来的综合性或评述性的刊物。 25、学位论文属于(特种文献资 料)。 26、国家图书馆要系统性、全面地 搜集(全国)出版的各种出版物。 27、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藏书要注 意搜集(地方)文献资料。 28、(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按照 用途可以分为教学图书、科研图 书、课外阅读图书。 29、委托代购方法补充藏书属于 (购入方式)。 30、通过藏书登记使每本书成为图 书馆(财产)的一部分。 31、(基本)书库是图书馆藏书的 基础。 32、地方文献专藏属于(特藏书 库)。 33、(辅助书库)的藏书是根据特 定读者的对象需要,选择一定范围 的读者常用的具有一定推荐性的 书库。 34、分类种次号排架法属于(分类 排架法)。 35、(分类排架法)是按藏书内容 所属学科体系排列的方法。 36、(形式排架法)是按照藏书外 部特征顺序排检藏书。 37、(清点)藏书不仅是发现藏书 建设中的问题,改进工作中的有利 措施,也是整顿图书、维护藏书的 安全与完整的有力措施。 38、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按性质 可分为读者工作和藏书工作。 39、(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与藏 书的桥梁。 40、图书(流通)工作包括外借工 作、阅览工作、复制服务工作和馆 外流通工作。 41、图书(宣传)工作包括口头宣 传、实物宣传、利用视听资料宣传 等。 42、(阅读)辅导工作包括图书馆 使用方法的辅导、阅读内容的辅导 和读书方法的辅导等。 43、参考咨询工作包括一般的口头 咨询和(专题)咨询。 44、分析读者状况、掌握不同类型 读者的阅读需要情况及其阅读规 律是作好读者工作的(前提条件) 之一。 45、分析研究读者,要分析不同类 型的读者在阅读需要上的(特点) 和规律。 46、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 神,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 条件)。 47、做好读者工作要了解读者(阅 读)需要情况。 48、做好读者工作要熟悉馆藏,了 解本馆(藏书)的特点和藏书组织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第一节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得对象 1、图书馆学研究得微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得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得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得宏观对象,就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得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具体工作技术,或者就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得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认识 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 图书馆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目得得整理方面所必需得一切命题得总与。 2、技术说-—德国艾伯特 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得实际技术,图书馆学就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得一切知识与技巧得总与. 3、管理说——英国得帕尼兹与爱德华兹 帕尼兹重视图书得系统整理、妥善保管与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4、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得五定律》 ①书就是为了用得;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得时间;⑤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得有机体。 其她学说: “社会说”——美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杜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得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就是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 “交流说”--美国谢拉认为交流就是图书馆学研究得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美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就是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说”——美国切尼克 四、图书馆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归纳总结: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得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学得体系结构 一、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 就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得基本理论,图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问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问题参考答案 1.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课本第8页)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课本第15页) 合作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3.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课本第18页)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4.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课本第21页)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课后练习 5.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课本第28页) 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课本第29页)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7.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问题?(课本第30页)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

主要反映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8.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课本第22页) 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9.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课本第32页)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地生活。 10.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课本第33页)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11.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课本第35页) 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12.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课本第37页) “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课本第39页) 这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7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作业题

17. 书本里的蚂蚁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可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汇报: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那只小蚂蚁是谁?

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集体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3.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爬”、“夹”、“扁”、“路”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5.学生默读全文,小组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 三、作业布置。 1.把课文读熟练。 2.抄写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pā zhe huā ruǐ fēng miàn 2.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稀稀疏疏——()崭新——() 安安静静——()明白——() 3.比一比,选择符合句子意思的合适的字打√。

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五篇

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五篇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羡慕小蚂蚁,小蚂蚁真幸运!被小女孩弄到书中,交了很多朋友,小蚂蚁和朋友组成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是我精选推荐的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书本里的蚂蚁》,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小花,在风中轻轻的歌唱。一只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爬累了后静静地睡在了花蕊里。路过的小姑娘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面,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小蚂蚁和书本里的字成了好朋友,觉得自己也变成了字。于是,书本里多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

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才能从中获得新的乐趣。我觉得我以后不管是看书、学习、和玩耍都应该是认认真真,注意观察,我一定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然后得到许多我以前没有发觉的乐趣。 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篇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的名字叫《书本里的蚂蚁》,书中有只蚂蚁非常灵活而且也很可爱,小蚂蚁走来走去非常有意思!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主要讲的是:一只小蚂蚁在花朵上睡着了,这朵花被一个小女孩的带回家,夹在一本书里,小蚂蚁在这书里来回的走,是其它的文字在书里都在动,变成一个一个的好故事,最后,小女孩非常喜欢这本书,天天看上面的故事,不用再买书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羡慕小蚂蚁,小蚂蚁真幸运!被小女孩弄到书中,交了很多朋友,小蚂蚁和朋友组成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想:有一天我也有这样的小蚂蚁该多好呀!我想看什么故事就看什么故事,不用爸爸妈妈给我买书了。 书本里的蚂蚁读书心得篇三 最近我一直在读《书本里的蚂蚁》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一本书,给我印像最深的故事是《兔子萝里》,因为故事里面说:萝里是一只灰色的小兔子。 他和其他兔子一样每天起来做做操、吃青草、捉迷藏可是让萝里最吃惊的是他的耳朵比其他兔子短,最糟糕的是,他很久就听说兔子跟老鼠长的很像,除了

图书馆学概论_(整理版)

图书馆学概论_(整理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图书馆将在信息社会中长期存在并为社会信息资源管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各专业通常都要设置本专业的入门基础课,对初次接触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专业启蒙教育,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初便能够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认识本专业的主要知识体系和课程构成。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这一任务是由《图书馆学概论》来承担的。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在第一、第二章中,我们将分别就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学的内容及体系结构,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图书馆学的性质,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 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考察中外图书馆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发生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由对个体图书馆的研究,发展到对群体图书馆的研究,即对图书馆事业的研究; 第二,由只研究图书馆本身,发展到研究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等问题; 第三,由孤立地去研究图书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到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文化、图书馆与人类信息交流的关系; 第四,由静止地看待图书馆,发展为将图书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 第五,由单纯地研究图书馆学的对象问题,发展到找寻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非常简短浓缩的微型童话,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书本里的字也学着小蚂蚁走动,这本旧书变成了一本新书。 选编这篇作品,主要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另一类童话的魅力。体会文中:小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是教学的重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蕊、陈”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趴、喂、碎”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开拓视野,感受另一类童话的魅力。 策略与方法: 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动物的童话。预习课文,自学生

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动物的童话。 2、师: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关于生活在书本中的小蚂蚁的童话,怎么样?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对话、读懂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解疑。 重点引导学生解决:①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

《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4、〈图书馆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一、图书馆学的对象 1、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 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是图书馆管理。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资源。 三、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1、整理说——德国施莱廷格 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需的一切命题的总和。 2、技术说一一德国艾伯特 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管理说——英国的帕尼兹和爱德华兹

帕尼兹重视图书的系统整理、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制定了著录条例。爱德华兹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等各项工作,并在〈图书馆纪要》中最早论述图书馆内部管理。 4、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的五定律》 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 ⑤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其他学说: 社会说”一-国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与读书现象。 要素说”一-定友、刘国钧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组成要素。 知识社会说”一-德国卡尔斯泰特知识社会说”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交流 说”一-国谢拉认为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新技术说”一-国兰开斯特预言:未来图书馆也就是电子信息系统。信息资源说”一-国切尼克 四、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归纳总结: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 第二节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普通图书馆(General Librarianship ) 普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 、专业图书馆学(Special Librarianship ) 专业图书馆学是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的图书馆学分支科学如:高校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800字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800字 《书本里的蚂蚁》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当代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注重在童真童趣中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各有特色。下面是有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欢迎参阅。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范文1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的名字叫《书本里的蚂蚁》,书中有只蚂蚁非常灵活而且也很可爱,小蚂蚁走来走去非常有意思!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主要讲的是:一只小蚂蚁在花朵上睡着了,这朵花被一个小女孩的带回家,夹在一本书里,小蚂蚁在这书里来回的走,是其它的文字在书里都在动,变成一个一个的好故事,最后,小女孩非常喜欢这本书,天天看上面的故事,不用再买书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羡慕小蚂蚁,小蚂蚁真幸运!被小女孩弄到书中,交了很多朋友,小蚂蚁和朋友组成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想:有一天我也有这样的小蚂蚁该多好呀!我想看什么故事就看什么故事,不用爸爸妈妈给我买书了。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范文2我读了一篇文章《书本里的蚂蚁》。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睡在了花蕊里。路过的小姑娘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面,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小蚂蚁每天在书里跑来跑去,使得这本书发生了变化,她们每天编出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故事。小姑娘

也惊喜地发现这本她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从此,小姑娘每天都能读到不同的故事,她爱上了读书。 小姑娘的惊喜是小蚂蚁带来的,是蚂蚁一样的中国文字带来的。这些文字排着各种各样的队伍,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中国文字实在是太奇妙了。 我也想放一只蚂蚁到书里,这样这些字就会走路了。有了这么一本会天天变化的书,我每天都能看到新的故事,该多好啊! 妈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会变成字的蚂蚁,也没有会天天变化的书,只有认认真真,注意观察,一定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然后发现许多以前没有发觉的乐趣。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范文3我们读了《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故事后,都觉得故事中的那只小蚂蚁和那些小小的字十分有趣,我也想和大家说说这个。 这次,我读了著名作家王一梅阿姨的童话《书本里的蚂蚁》,深有感触。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小姑娘摘了一朵花并夹进了一本旧书中,而花蕊中的一只蚂蚁也被夹进了书里,被夹得扁扁的。书本中的那些字以为蚂蚁也是一个字,它们也学着小蚂蚁的样,在书本中走来走去。于是,随着这些字的不同组合,每天都变成了一个新的故事,小姑娘也就不用再继续买别的书了。 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蚂蚁,一到王一梅阿姨手中,就变得活灵活现了。这个故事以蚂蚁为主人公,讲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这样一写,

图书馆学概论标准答案.doc

1. 2. 3. 4. 5. C. 读者借阅总册数 全馆藏书总册数xlOO% 6. 7. 8. 9. 10. 11. 12. 发展水平。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辽宁省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考试图书馆学概论试题标准答案 选择题(每题1分)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B.中介性。 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应属于B?社会科学的范畴。因为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所以图书馆学是一门B.社会现象。下列目录中按照目录的物质形态划分的有A.卡片目录和C.缩微目录, 藏书利用率公式是: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及其B?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 C.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图书馆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据点,是为科学研究提供C.科学的基地。 图书馆的B.性质决定了图书馆具有毛种职能。 传递科技情报是图书馆的A.职能之一。 C.保存文化遗产是图书馆职能之一. 国家图书馆是由国家举办的,面向全国的土也^图书馆,它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事 业的我国图书馆的类型按主管部门或领导系统划分,主要有A?三大类型图书 馆。图书馆网是有计划地把芥种类型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C.统一是整体。 图书馆网的出现是A.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 图书馆事业网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因此又叫图书馆B?协 作网。图书馆的B.藏书是图书馆开展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国图书馆事业网是由B.纵、横两个系统组成的。 A.印刷型出版物有书籍、小册了、期刊、连续出版物、报纸等。 期刊的出C?周期速度快,内容新颖、多样。 期刊有C.固定的名称,有统一的外形,有连续的卷期或号码,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期刊的内容是围绕某些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期许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的。 二次文献期刊是在土二&文献基础,经过整,加工,按一定顺序编成的书目、索引等检 索性的刊 物。 24. 物。 25. 26. 27. 28. 三次文献期刊是在文献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而编辑出来的综合性或评述性的刊 学位论文属于A?特种文献资料 国家图书馆要系统地、全面地搜集B.全国出版的各种出版物。 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藏书要注意搜集A.地方文献盗料。 A.购入方式。 C.

图书资料系列中级职称考试-图书馆学概论

图书馆学概论 1、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2、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多方组成要素以及馆藏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 3、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 4、一切与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有关的因素,都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 5、我国较早提出“要素说”的是(陶铸)先生。 6、陶铸先生于(1929)年在(《图书馆广告学》)中说,图书馆,其要素有三:(书籍、馆员和读者)。 7、(1930)年(杜定友)先生在(《浙江图书馆月刊》)上发表的(《图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 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有(书、人和法)三个要素。 8、(1934)年(刘国钧)先生在(《图书馆学要旨》)中提到图书馆要素有四种为:(图书、人员、设备、方法)。 9、(1957)年,刘国钧先生又写了(《什么是图书馆学》),其中指出:图书馆事业有五项组成要素,它们是(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 10、用(分析矛盾)的方法来确定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大约开始于(五十年代末)的关于图书馆工作基本矛盾问题的讨论。 11、(矛盾说)的基本论点认为图书馆工作是(藏书)与(读者利用)这一对特殊矛盾的统一体。 12、藏是用的(条件),用是藏的(目的)。 13、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手段) ,科学管理是为社会利用服务的。 14、在图书馆学对象问题上,(规律说)是(矛盾说)的延伸和发展。 15、规律说的基本论点是:(图书馆事业)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16、交流说的基本论点,即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在科学交流和情报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 17、知识说的基本论点是把图书馆看成是社会知识交流链中的一个(环节)。 18、(普通图书馆学)是指研究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19、(专门图书馆学)指的是(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

图书馆学概论思考题

《图书馆学概论》思考题(2010) 第一章 1、怎样科学定义图书馆? 2、对“图书馆”的不同定义,反映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发生什么变化? 3、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试述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5、为什么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作为近代图书馆的标志? 6、在图书馆发展史上有哪些重要的人物与事件? 7、促进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8、试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联系实际谈谈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 9、试论图书馆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 1、我国根据哪些标准划分了哪些图书馆类型? 2、结合世界大多数对国家图书馆职能的规定,谈谈我国国家图书馆职能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什么是公共图书馆?它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相比具有什么特点?省级公共图书馆对促进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4、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 5、科学专业图书馆具有哪些特点? 6、怎样理解高校图书馆的性质?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与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 1、如何理解政府在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责任? 2、图书馆事业发展应遵循哪些原则? 3、我国图书馆事业主要是由哪几大支柱系统构成的?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呈现出哪些特点? 4、什么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5、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成就。 6、为什么说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7、我国实行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是什么? 8、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图书馆联盟与图书馆网之间是什么关系? 9、图书馆网有哪些类型?这些类型之间呈现出何种关系?

10、结合我国图书馆立法实践,谈谈图书馆法的作用,目前我国图书馆立法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章 1、图书馆工作可以分成哪两大类型? 2、文献资源建设包括哪些内容?(概念) 3、什么是读者服务工作?它包括哪些服务内容? 4、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我国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6、什么是图书馆自动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第五章 1、新形态图书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数字图书馆有哪些必备要素和特征? 3、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4、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哪些问题? 5、如何发展中国的数字图书馆? 6、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特点? 7、建设复合图书馆包括哪些内容? 第六章 1、孕育时期的图书馆学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代表性著作? 2、欧美图书馆学确立时期有哪些重要人物和代表性著作? 3. 试述杜威、阮冈纳赞对图书馆学的贡献。 4. 试述杜定友、刘国钧对中国图书馆学的贡献。 5. 什么是芝加哥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为什么说芝加哥学派是现代图书馆学形成的标志? 6. 走向新世纪的图书馆学有哪些特点? 第七章 1、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2、什么是普通图书馆学?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什么是应用图书馆学?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为什么说现阶段图书馆学仍是一门社会科学? 5、哪些是图书馆学的同族关系学科?为什么说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在走向一体化? 6、哪些是图书馆学的交叉关系学科?它们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