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大藏书楼

合集下载

常识判断七十四:“中国著名藏书楼”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七十四:“中国著名藏书楼”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七十四:“中国著名藏书楼”的相关常识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千百年来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赓续的伟大使命。

这得益于无数藏书人的呕心奉献。

藏书是文化传承最为重大的壮举。

神州大地各处留存的藏书楼汇聚了中华文明之精华,也凝聚了无数文人志士的心血精魂。

“中国著名藏书楼”的有关常识也是公职类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整理出“中国著名藏书楼”相关常识,供大家参阅。

一、中国著名藏书楼之宁波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天一阁之名,“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

二、中国著名藏书楼之北京文渊阁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

1776年建成,由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为三层楼房,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

三、中国著名藏书楼之沈阳文溯阁文溯阁建于1782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

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读书之所。

文溯阁以黑瓦为顶,寓含着“以水克火”之意,因为“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黑是代表水的。

而窗柱等不饰红金等暖色也有这一层“取吉避灾”的用意。

四、中国著名藏书楼之承德文津阁文津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

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

文津阁的营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

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

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

我国文坛的“四”

我国文坛的“四”

我国文坛的“四”四大藏书阁:
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律阁、杭州文澜阁。

文房四宝:
宣纸、湖笔、徽墨、端砚。

四大美人图:
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貂婵拜月、西施浣纱。

四大奇书:
清代南京芥子园书坊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品梅》我国古代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汉字书法四体:
真、草、隶、篆。

初唐文坛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我国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唐)、柳公权(唐)、欧阳洵(唐)、赵孟頫(元)……。

中国七大藏书楼

中国七大藏书楼

中国七大藏书楼中国七大藏书楼: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

概述清朝在北方收藏《四库全书》的四座书阁,分别为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

此外,清政府又在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

简介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殿之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

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源阁位于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

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市)平原区西北部山脚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藏书于1915年运至北京,现归国家图书馆收藏。

文溯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建,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

于1966年运于甘肃,现藏于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

文汇阁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太平天国运动。

文宗阁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天平天国运动。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是江浙三阁中仅有的一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倒毁,部分藏书散失。

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现属浙江省图书馆。

详文四库七阁释名《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御敕、官修的大丛书,其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海汇百川,纲举条贯,萃四千余年之文化,以成历代典籍之大观。

”[1]是我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宝库。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

这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

11四大藏书楼

11四大藏书楼

中国其他藏书阁
• • • • 文渊阁 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殿之后, 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藏书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文源阁 位于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咸丰 十年(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 文津阁 位于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市)平原区西北部山脚 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藏书于1915年运至北京, 现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文溯阁 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建, 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现属辽宁省图书馆。 文汇阁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大观堂,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建, 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大火 。 文淙阁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大火。

藏书楼上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 • 藏书楼",系指历代官方机构、民间团体或私人收集典藏图书文献之处所,指 称以藏书的建筑、藏有图书的建筑。 建筑学上"楼"的含义是指构架为二层或二层以上的房子,不少藏书楼符合其 制,如宁波天一阁、清代皇家七阁便是。但本书所言之"藏书楼"含义更为广 泛,早期藏书的山洞、石室、仓房、地窖,后期厅室、平房、经堂、书院, 只要是藏书之所,皆可归之藏书楼。实际上,人们今天所常常提到的"藏书楼 ",也都是指的这一涵义。本书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阐发中国的藏书楼 的。 藏书楼建筑从初始的借用、兼用发展到后来专造专用,逐步形成自身独有的 专业特点,即普遍要求具有防火防潮防盗防虫等功能。 藏书楼并非皆以"楼"名。常见的藏书楼除名以某某楼外,还多以某斋、阁、 堂、室、居、轩、馆、亭、房、洞等名之。更有一楼数名,乃至有名无楼者。 而实际上早期的藏书楼都并非以楼为名,把藏书处称为某某藏书楼是到了明 清以后才比较普遍了。书楼之命名深得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之精妙,寥寥数字 借以传达事主旨趣欲求、性情处境,乃至书藏特色、规模等。 古代藏书楼历史大致终结于清末民初。其时,西学东渐,现代意义的图书馆 相继建立,取代并极大扩展了藏书楼的社会功能。也有少数近现代藏书楼延 续至今。[1]

四大藏书阁——精选推荐

四大藏书阁——精选推荐

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

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曾藏在这里,以非常考究的楠木书箱盛装,安置在书架上。

另外,故宫文渊阁还存放过康熙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考证》、《古今图书集成》和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至今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文渊阁为三层楼房,仿宁波天一阁规制,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

文渊阁的园林布局,十分精致。

阁前设长方形水池,周置石栏,以石拱桥与文华殿后殿联为一体,池中养殖鱼藻。

大型叠石假山环列阁后,假山山路、山洞上下穿行,就连阁的左右门道阶梯也增加叠石艺术处理,使文渊阁的气氛更加浓厚。

阁内悬有乾隆御书“汇流澄鉴”四字匾。

文华殿是皇帝们举行“经筵”、听讲经官讲学“进讲”的地方,在皇帝听讲的前一天,还要到文华殿东的传心殿向孔子的牌位祭告。

文华殿在初建时是太子们的正殿,房顶上覆盖绿瓦。

后来由于几位太子年纪很小,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换成黄瓦。

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

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

清朝诸帝文化素养都非常高深,皇帝讲得兴高采烈,还会指名文臣辩论。

最后,作为对有幸参加典礼的文臣们的特殊奖励,皇帝率大家打开文华殿后门,来到殿后文渊阁,赏赐文臣们翻阅阁中藏书。

[1]文渊阁2沈阳文溯阁编辑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

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读书之所。

乾隆曾说:“恰于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诗所谓溯涧求本之义”,体现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创业艰难,为后世子孙示守文之模的深意。

文溯阁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1966年10月,为妥善保存这套《四库全书》,国家决定将其调至气候干燥、冷热适宜的兰州,由甘肃省图书馆保管。

中国四大藏书阁

中国四大藏书阁

中国四大藏书阁中国四大藏书阁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简介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详解北京文渊阁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

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曾藏在这里,以非常考究的楠木书箱盛装,安置在书架上。

另外,故宫文渊阁还存放过康熙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考证》、《古今图书集成》和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至今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文渊阁为三层楼房,仿宁波天一阁规制,楼上通为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

文渊阁的园林布局,十分精致。

阁前设长方形水池,周置石栏,以石拱桥与文华殿后殿联为一体,池中养殖鱼藻。

大型叠石假山环列阁后,假山山路、山洞上下穿行,就连阁的左右门道阶梯也增加叠石艺术处理,使文渊阁的气氛更加浓厚。

阁内悬有乾隆御书"汇流澄鉴"四字匾。

文华殿是皇帝们举行"经筵"、听讲经官讲学"进讲"的地方,在皇帝听讲的前一天,还要到文华殿东的传心殿向孔子的牌位祭告。

文华殿在初建时是太子们的正殿,房顶上覆盖绿瓦。

后来由于几位太子年纪很小,不能处理政事,所以在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正式改作皇帝便殿,换成黄瓦。

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

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

清朝诸帝文化素养都非常高深,皇帝讲得兴高采烈,还会指名文臣辩论。

最后,作为对有幸参加典礼的文臣们的特殊奖励,皇帝率大家打开文华殿后门,来到殿后文渊阁,赏赐文臣们翻阅阁中藏书。

四大藏书楼

四大藏书楼

玉海楼
玉海楼
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瑞安市区道院前街,是我国 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1888年)太 仆寺卿孙衣言创建,庋藏古籍甚富。孙氏因慕宋王 应麟博极群书,遂以其巨著《玉海》名斯楼。衣言 子诒让为清末朴学大师,在此潜心著述垂三十年,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海楼左临湖滨公园,与绿荫蔽天的古榕遥相辉映; 三面环以池塘,前后凡两进,面阔各五间,楼有廊, 前后相通。大门有清李文田书“玉海书藏”匾,左 右嵌以郭沫若书的“玉成桃李”、“海涌波澜”青 石联;前后厅堂分别悬以郭沫若和潘祖荫书的“玉 海楼”匾额。楼西首有“园厅”名“恰受航”,取 杜甫“小航恰受两三人”诗意;又称“百晋陶斋”, 厅前有园曰“颐园“,相传毁,园有荷花池,年年 盛开。 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恣意 搜求所得,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孙诒让卒 后,善。
江省图书馆。
中国七大藏书楼
文渊阁 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东华门西北,文华 殿之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藏书后归故宫博物院 收藏。 文源阁 位于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 ,咸丰十年(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纵火焚毁。 文津阁 位于避暑山庄(今河北省承德市)平原区西北 部山脚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藏书于1915年 运至北京,现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文溯阁 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1782 )兴建,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现属辽宁 省图书馆。 文汇阁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大观堂,乾隆 四十五年(1780年)建, 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大火 。 文淙阁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建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大火。 文澜阁 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是江浙三阁中仅有的一 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 )倒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现属浙

第十一课 四大藏书楼

第十一课  四大藏书楼

第十一课四大藏书楼
教学目标:
了解杭州文澜阁,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四大古代藏书楼的藏书特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杭州文澜阁,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三大古代藏书楼的藏书特点和建筑特
2.点。

从藏书楼的珍贵藏书入手,分别介绍三大古代藏书楼的特点和建筑特点。

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四大藏书各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
二、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四大古代藏书楼。

三、介绍天一阁。

1.天一阁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2.天一阁藏了多少书籍?其中珍版善本有几万卷?
3.这些书籍是研究哪些方面内容的?被美誉为什么?
四、介绍文澜阁。

1.文澜阁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
2.说说《四库全书》的编写年代、完成时间。

3.《四库全书》共收书多少种?多少卷?分为几部?
4.介绍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阁。

(结合课前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
料)
5.说一说江南三阁指的是哪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五、介绍嘉业堂。

1.说一说嘉业堂的藏书与前两个藏书楼的藏书有什么不同。

2.讨论嘉业堂藏书楼的建筑特点与藏书楼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藏书楼建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
六、总结延伸。

1.让学生介绍其他的藏书楼。

2.课后查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比较天一阁、文澜阁、嘉业堂藏书楼在建筑上有什么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 湖孤山南麓,浙江省 博物馆内。初建于清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年),是清代为 珍藏《四库全书》而 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 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 幸存的一阁。
嘉业堂位于湖州南浔镇南西街万古 桥西,创建者刘承干,始建于1920年。 嘉业堂不仅以收藏古籍而闻名全国,还 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外。以宋刊《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最为珍 贵,号称“镇库之宝”。
这是为了防止无意的火灾发生 的时候可以有水救援,在中国 古代的皇宫里面,皇帝的藏书 阁在在水司也就是水房的附近, 这个建筑形式从古代就是这样 考虑的。现1888年由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建造。因父 子俩羡慕南宋学着王应麟著作宏富,于是 以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同时表示自 己藏书“如玉之珍贵,如海之浩瀚”。初 建时藏书有8万多卷,现藏书3万多册,其 中珍善本4000册。玉海楼藏书以富有名家 批校本、地方乡邦文献和孙氏父子手批校 本的特点闻名于世。
海源阁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第一代主人 杨以增任江南河道总督时,曾乘战乱收购一 些藏书家的收藏,后经几代人的努力,藏收 历史长达百余年。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县 菰里,第一代主人瞿绍基之子瞿镛继承藏书 后,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更名“铁 琴铜剑楼”。藏书达十余万卷,其中大部分 于新中国成立后归入北京图书馆
李慧子李明藏六堂 刘涣子刘恕孙刘羲仲是是堂 欧阳修六一堂 韩琦孙韩治万籍堂丛书堂 韩饨胄阅古堂 司马光读书堂赐书阁 苏颂芦山堂 李常李氏山房
蒲宗孟清风楼 朱长文乐圃 贺铸子贺房贺廪企鸿轩 晁说之东里草堂国安堂 晁公武昭德堂郡斋 慕容彦逢摛文堂 饶子仪葆光庵 叶梦得石林别馆知非堂
赵明诚妻李清照归来堂 陈贻范庆善楼 方子容裔孙方略万卷楼 方渐孙方于宝方万富文堂三余堂一经堂 郑刚中知旨斋 郑樵夹潦草堂 王正己酌古堂
答案: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 筑,共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 是三层楼房
5,“江南四大藏书楼”是哪四楼?
答案:宁波的天一阁、杭州的文澜阁、 湖州的嘉业堂和瑞安的玉海楼是我国 著名的藏书楼,合称“江南四大藏书 楼”
6,天一阁是 什么时候建造?谁主建?
答案: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 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曾藏 在这里,以非常考究的楠木书箱盛装, 安置在书架上。另外,故宫文渊阁还 存放过康熙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 考证》、《古今图书集成》和大量的 古代文化典籍,至今仍有重要的使用 价值。
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 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 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 阁内。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 廊,体现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创业艰 难,为后世子孙示守文之模的深意。 文溯阁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 少的一阁。
宋楼 宋楼位于浙江吴兴,主人陆心源搜购 宋版书法200种,取楼名为“宋”。藏书总 数在15万卷以上,其中多是《四库全书》未 收之书。
八千卷楼 八千卷楼位于浙江杭州,主人是
以保存和抄补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而著 称于世的丁丙、丁申兄弟。丁氏藏书有8000 卷之多,现仍完好保存于南京图书馆。
富厚堂 富厚堂是曾国藩故居,位
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 藏书曾达30余万卷。由于曾氏家 庭本身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富 厚堂藏书楼保存了丰富的奏稿、 书信、日记等家藏史料,为研究 近代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李泌端居室 白居易池北书库 李鄘孙李磎曾孙李沈万卷书楼 耶律倍望海堂 朱昂万卷阁 胡仲尧华林书堂 刘式后裔刘滁刘靖之刘清之墨庄 石待旦万卷堂 石邦哲博古堂
.你还了解哪些藏书楼?
查找资料,了解和比较天 一阁、文澜阁、嘉业堂和 玉海楼在建筑上的特点。
找一找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 七大藏书阁的有关资料。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
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
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 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 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文津阁位于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 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仿浙 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
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
园林。 清乾隆年间,为了珍藏《四库 全书》,在全国修建了7座皇家藏书楼, 其中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
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承德避暑山 庄的文津阁又称北方四阁或内廷四库。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四大藏书楼》
1. 孙丞 2. 孙维悦 3. 孔寒靓
宁波的天一阁、杭 州的文澜阁、湖州 的嘉业堂和瑞安的 玉海楼是我国著名 的藏书楼,合称 “江南四大藏书 楼”。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 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 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 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 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 钦主持建造。天一阁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 代书籍,其中珍善本8万余卷,素有“南 国书城”的美誉。
“江南三阁” 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 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 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 园林布局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地势的高 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 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 相贯通。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 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 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共两 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是三层楼 房
7,嘉业堂创业人?建于什么时间? 答案:刘承干,始建于1920年。 8,杭州文澜阁地理位置?建于什么
1,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 大藏书阁?
答案: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 文澜阁。
2 ,“江南三阁”指的是哪三阁?
答案: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 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 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
3,为什么藏书楼建在离水比较近的 地方?
答案:为了防止无意的火灾发生的时 候可以有水救援
4,杭州文澜阁是什么建筑?实际有几 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