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从保费收入来看,中国保险业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特别是2023年,保险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13%,增速创下了近年来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保险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其中,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表现尤为亮眼,实现了反超,同比增长10.25%,而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也实现了同比增长6.73%。
其次,从险种结构来看,人身险公司中,寿险的保费收入增速明显高于意外险和健康险,与人身险公司整体的保费收入增速实现了“同频共振”。
这反映出寿险业务在人身险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表明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此外,从保单件数来看,2023年人身险公司的新增保单件数较2022年的保单件数同比减少11.83%,为7.98万亿件。
这表明尽管保费收入在增长,但保单件数的下降可能意味着单个保单的保额在增加,或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高保额、长期限的保险产品。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保险行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通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分析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
2.保障型产品需求增加: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保障型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这包括寿险、健康险等能够提供风险保障的产品。
3.绿色保险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绿色保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保险公司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素,推出相关保险产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保障。
4.行业监管和规范化发展:为了保障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化发展。
这包括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
综上所述,中国保险业在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保险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专业性的经济活动,为社会的安全和
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近几年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并成为世
界保险业发展的典范。
一、保险业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追溯至清朝,但真正开始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
代中期。
1978年,中国开放以来,保险业也在加快发展,从此历经发展、企业体制、董事制度和股份制的完善,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
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
二、保险业发展现状
(1)业务规模较大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保险业总规模达到21.7万亿元,其中,人
身保险市场占比约71%,财产险市场占比约29%。
目前,中国保险业已
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
(2)投资创新加快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保险公司正在加快投资创新。
保险公司不仅
在建立现代和可持续的投资组合,而且正在扩大非传统投资的比例,以满
足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3)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此外,保险公司正在不断地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开发更多的新型保
险产品,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024年我国保险业开放问题论文

2024年我国保险业开放问题论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进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保险业开放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对策建议。
一、中国保险业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国保险业的开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早期的开放进程相对缓慢,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有限。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保险业的开放步伐逐渐加快。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保险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和外资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中国保险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
二、中国保险业开放的现状目前,中国保险业已经形成了外资保险公司与本土保险公司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寿险、财险、再保险等多个领域。
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稳步提升,成为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中国保险业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程度仍然较低,对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其次,外资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与本土保险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监管政策的不完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因素也限制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三、中国保险业开放的问题与挑战监管体系不完善中国保险业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政策和法规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创新空间。
同时,监管标准的不统一和监管效率的不高也给外资保险公司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外资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本土保险公司为了维护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纷纷加大创新力度和提高服务质量。
外资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以下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一些信息:
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增长:中国财产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个人和企业对财产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
2.技术创新:财产保险领域涌现出许多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
这些技术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好的风险评估和理赔处理工具。
3.市场竞争: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外保险公司争相进入市场,提供各种创新产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4.监管政策:中国政府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以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趋势:
1.数字化转型:财产保险公司将继续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在线销售、理赔和客户服务,以满足年轻一代客户的需求。
2.智能化风险评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将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个性化定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保险产品。
3.可持续发展:保险公司将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包括绿色保险、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覆盖以及社会责任投资。
4.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仍将成为关键发展方向,以提供更灵活、价格竞争力更高的产品。
5.监管加强: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以确保市场秩序。
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险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状况、市场竞争、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情况在不断变化,财产保险公司需要灵活应对,紧跟市场趋势,以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最新最全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最新最全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一、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现状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以政府扶持为主,发展迅速。
2024年,中国的农
业保险产业总保费量达到436.75亿元,较2024年增长44.7%,保险保费
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从2024年的4.25%上升到2024年的4.69%。
全国
共有8629家保险机构,其中农业保险保费达到了155亿元,占总保费的35.5%,增速为24.7%。
按照主险类型分类,2024年农业保险中,大额定额农业保险,占全
国农业保险总保费的比例达到62.3%,投保面积为650.2万公顷;农作物险、牲畜险、林业保险和水稻险的比例为37.7%。
2024年,中国继续实施定额赔偿农作物险,最高可获赔偿金额为每
亩4000元,总计36.66亿元,增长9.2%。
此外,中国也实施了林业保险、重大灾害保险、牲畜险,以及水稻险等多种农业保险理赔业务,总计投保
金额达到55.83亿元,增长了8.9%。
二、农业保险产品发展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保险产品在多元化、深度化发展,农业保险除
传统产品继续发展外,还逐渐从单一赔付到综合保障。
从经济模式来看,传统农业保险费用一般由农民、政府及农业部机构
三方共同来承担,而新兴农业保险,主要采取政府支持+保险公司支付的
模式。
我国保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保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保险行业现状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保险行业的经济总量呈现出增长迅速的势头,保险市场发展活跃,保险业非常发达。
从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
截至2024年,我国保险业规模达到8.3万亿元,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6.7万亿元,净利润达到3.4万亿元,保险市场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此外,我国保险行业也在经历着一定的变革。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保险行业开始。
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保险监督管理体制、保险公
司改制、金融产品等,积极推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二、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
1.保险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化发展明显。
在这一过程中,保险服
务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模式发展到网上销售及虚拟服
务模式,保险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
同时,保险公司与新进入市场的
分布式计算技术,例如区块链技术,也在不断探索深入合作,不断探索新
的数字保险服务模式。
2.互联网保险销售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保险销售也在
迅速发展。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一、保险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发展迅猛,但从发展水平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
2024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突破了17万亿元,总财务代理资产规模
达到11.6万亿元,保险财务业务总收入超过7.8万亿元,同比增长
6.32%,成为全国第三大金融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多元化的保险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在中国大陆,共有38家保险公司,分布在国有保险公司、集体所有制保险公司、私人
保险公司和外国资本经营保险公司等4大领域,并拥有超过50家亚洲保
险公司及其他国际企业的子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
此外,中国还兴办了大量的保险制度,其中包括“三公经费保险”、“社会保障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等,为
普通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二、保险业发展趋势
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其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是社会保险制度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种社会保险制度,
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和安全感,实现保险制度的优化。
二是保险产品服务质量提高。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保险业开展现状及趋势1. 引言保险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扮演着风险转移和资金投资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保险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保险业的开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 保险业开展现状2.1 保险业规模增长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开展,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
2.2 保险产品多样化随着人们对风险的认知提高,保险公司推出了更多类型的保险产品。
除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健康保险、车险、旅游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保险需求。
2.3 技术驱动的创新保险业也受到了技术的驱动,不断进行创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保险业在风险评估、理赔处理等方面更加高效和精确,提升了保险业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3. 保险业开展趋势3.1 技术与保险的深度融合未来,技术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保险行业。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理赔处理,提升保险业务的精确度和速度。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效劳。
3.2 保险科技公司的崛起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保险科技公司开始涌现。
这些公司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更加创新、便捷和个性化的保险解决方案。
它们的出现将推动传统保险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3.3 绿色保险的开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保险成为一个新兴的开展方向。
绿色保险强调对环境友好的理念,通过开展保险产品和效劳,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为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
3.4 保险市场国际化中国的保险市场逐渐开放,吸引了众多国际保险公司进入。
与此同时,中国保险公司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
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
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
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
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
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
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
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
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
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
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2002年的9.1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9%,比2002年增加4.4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0966.41万元。
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2.投资渠道稳步拓宽2007年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的一年。
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2007年1至1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自2007年4月保监会将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从5%调高至10%后,保险机构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不言而喻,保险巨头身影频现,中小险企相继加入,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直逼上限。
3.保险监管水平提高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制环境将产生重大变化,保险监管将更加有法可依。
在监管实践方面,保险监管将进一步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依法、审慎、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监管原则。
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也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运动式、间歇式、大清理转向常规的间接监管,在继续坚持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前提下,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
我国保险业正积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原则下,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经营信息披露制度、首席精算师登记认可制度、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法定会计制度将逐步建立。
同时,还将建立监管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新闻发布和公告制度,规范并向社会公开监管部门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对监管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行政与舆论监督和信访投诉制度的建设也将得到加强。
,三,我国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决定了市场开放的必要性,而通信、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又为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技术条件。
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也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
保险全球化是指保险业务的国际化和保险机构的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保险业国际化的趋势将不断加强。
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以吸引外国的投资者。
保险规模大型化和保险机构的联合与兼并的趋势,保险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体现在保险标的的价值越来越大,巨额保险增多。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从事保险的机构越来越多。
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各种及其设备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所以价值就越来越高,同时风险的影响面由于经济主体间关系的日益紧密也越来越大。
因此,巨额保险的数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保险机构的规模也日趋庞大。
竞争白热化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从而加速了保险机构之间的联合和兼并。
,四,对我国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的建议,,1,使市场竞争有序化,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等。
中国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不利于竞争的寡头垄断的环境中。
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
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和完善的保险运行机制,加快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保险业的不良现状。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前文中已经叙述了很多,保险行业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责任,能够帮助客户规避风险的一个行业,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格外重要。
另外因为其素质不高已经使保险公司在公众的印象里抹黑,所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文化水平也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
,3,加强对保险业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保险业的认识。
这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重滞后。
老百姓对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很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
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宣传让普通民众都认知到购买保险的重要性,这才是治本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更能普遍提高民众的防风险意识,一举而两得。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组员,李瑶王梦婷雷华南汤利明岳松林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 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马说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