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对网络的分析实验报告

对网络的分析实验报告

对网络的分析实验报告网络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

然而,网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泄露、网络安全等。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的运行机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分析实验。

一、网络拓扑分析我们首先对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

通过使用网络分析工具,我们发现网络通常采用星型、环形或者树状结构。

这些结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例如,星型结构适用于小型局域网,而树状结构则适用于大规模的互联网。

二、网络传输速度分析为了了解网络的传输速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带宽测试。

通过测量网络的上传和下载速度,我们发现网络的传输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拥塞、网络设备的性能等。

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的网络速度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网络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有关。

三、网络安全分析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评估网络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测试。

我们模拟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比如DDoS攻击、SQL注入等,以评估网络的抗攻击能力。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网络的安全性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加强防护措施来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四、网络隐私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隐私分析实验,以评估网络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程度。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网络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隐私泄露风险,比如个人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

我们建议用户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避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五、网络服务质量分析网络服务质量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服务质量测试,包括延迟、丢包率等。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网络的服务质量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我们建议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结论:通过对网络的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网络的运行机制和问题。

通讯网络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通讯网络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通讯网络质量数据分析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质量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通讯网络质量的现状和问题,本报告将基于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改善网络质量。

一、通讯网络质量概述通讯网络质量是指网络中数据传输的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表现。

评估网络质量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指标:带宽利用率、延迟、丢包率和网络可用性。

带宽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占总带宽的比例。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带宽利用率,我们可以了解网络的繁忙时段,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延迟过高会造成网络拥堵,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网络延迟的变化情况,探讨可能的原因。

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比例。

高丢包率会造成数据传输错误和重传,降低网络效率。

我们将分析不同地区和网络运营商的丢包率,寻找解决丢包率高的问题。

网络可用性是指网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使用的概率。

通过分析网络可用性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网络故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果:1.带宽利用率:- 在繁忙时段,带宽利用率普遍较高,超过总带宽的70%。

- 不同地区的带宽利用率有所差异,一线城市的带宽利用率较高。

- 部分网络运营商的带宽利用率超过了其承载能力,需要加大网络升级和扩容的力度。

2.延迟:- 延迟在大部分时间段内保持较为稳定,但在高峰时段有所增加。

- 延迟主要受到网络设备和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 近年来,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延迟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进一步改善。

3.丢包率:- 不同地区和网络运营商的丢包率差异较大,且丢包率普遍偏高。

- 丢包率高的地区和运营商需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网络稳定性。

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网络质量分析报告网络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网络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传输速度、稳定性以及用户体验,因此对网络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对某企业的网络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二、网络带宽分析1. 测速结果通过对企业网络进行带宽测试,测速结果如下:- 下载速度:平均下载速度为20Mbps,峰值下载速度为30Mbps;- 上传速度:平均上传速度为10Mbps,峰值上传速度为15Mbps。

2. 带宽利用率根据带宽测试结果,企业网络带宽利用率平均为60%,最高达到80%,说明企业网络的带宽资源利用率较高。

考虑到企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对带宽进行了优先分配,建议企业进行带宽流量调整,优化带宽使用效率。

三、网络稳定性分析1. 丢包率通过对企业网络进行丢包率测试,结果显示丢包率平均为2%,最高达到5%。

丢包率的增加会导致网络通信的不稳定性,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建议企业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和升级,以降低丢包率,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延迟通过对企业网络进行延迟测试,结果显示平均延迟为50ms,最高延迟为100ms。

延迟的增加会导致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响应时间的延长,影响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建议企业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降低延迟。

四、网络安全分析1. 防火墙设置企业网络存在防火墙设置不完善的问题。

建议企业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完善防火墙设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2. 数据加密企业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缺乏对敏感数据的加密保护。

建议企业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五、网络优化建议1. 带宽优化建议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带宽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优化带宽资源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增加带宽、进行流量整合、使用负载均衡等方式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校园网络设施满意度分析报告

校园网络设施满意度分析报告

校园网络设施满意度分析报告1. 引言校园网络设施是现代教育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学校的管理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升校园网络设施的服务质量,本报告通过收集和分析在校师生对校园网络设施的满意度,旨在为学校提供改进网络服务的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涵盖了网络覆盖范围、网络速度、稳定性、服务支持等方面。

调查对象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工作人员,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3. 结果分析3.1 网络覆盖范围在网络覆盖范围方面,有85%的受访者表示对校园网络覆盖表示满意,但仍有1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覆盖存在不足。

3.2 网络速度在网络速度方面,6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网络速度较快,能满足日常需求。

然而,有40%的受访者表示网络速度存在问题,尤其在高峰时段,网络拥堵现象严重。

3.3 网络稳定性在网络稳定性方面,70%的受访者表示校园网络稳定性较好,很少出现断网情况。

但仍有30%的受访者反映网络稳定性较差,频繁出现断网现象。

3.4 服务支持在服务支持方面,55%的受访者对校园网络设施的服务表示满意。

但仍有4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在网络设施维护、故障排查等方面需要加强。

4. 结论与建议综合本次调查结果,校园网络设施在网络覆盖范围、网络速度、网络稳定性以及服务支持等方面总体上能满足大部分受访者的需求。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网络设施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尤其体现在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方面。

为此,我们建议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优化网络设备,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尤其关注网络信号较弱的区域。

2. 提升网络带宽,合理安排网络资源,缓解高峰时段的网络拥堵问题。

3. 加强网络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提高网络稳定性,确保用户正常使用。

4. 增强服务支持,提高网络设施故障的排查与处理速度,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本次满意度分析,我们期望学校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络设施的服务质量,为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网络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网络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网络在线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网络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在近年来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在线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网络在线教学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其优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参考。

2. 教学内容和资源网络在线教学的内容和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目前主流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习题等。

然而,仍有一些平台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此外,还有一些平台的服务器容量不足,导致教学资源下载速度较慢。

鉴于此,教育机构和教师应注重推广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并加强对网络带宽的考虑,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访问教学内容。

3. 教学互动和反馈教学互动和反馈是网络在线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学生的反馈,发现一些网络在线教学课程缺乏互动性,以传统的讲座形式为主,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同时,少数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和提供反馈方面的效率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小组讨论、在线问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4. 教学技术支持和服务良好的教学技术支持和服务是确保网络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时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系统崩溃、视频无法播放等。

然而,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效率较低,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参与教学。

因此,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服务,以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在线教学。

5. 学生评价和学习成效学生评价和学习成效是评估网络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

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在线教学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在线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灵活性。

GSM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GSM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GSM网络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GSM 网络作为全球应用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一,其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通信体验。

为了深入了解 GSM 网络的运行状况,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特进行本次 GSM 网络质量分析。

二、GSM 网络概述GSM 网络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简称,它是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GSM 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通话质量稳定、支持漫游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GSM 网络质量评估指标1、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是衡量 GSM 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来表示。

信号强度越强,通信质量越稳定。

2、信号质量信号质量主要通过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帧擦除率(Frame Erasure Rate,FER)来评估。

误码率和帧擦除率越低,信号质量越好。

3、通话清晰度通话清晰度是用户直接感受网络质量的重要方面,包括语音清晰度、杂音和回声等。

4、掉话率掉话率是指通话过程中非正常中断的比例。

掉话率越低,网络稳定性越高。

5、切换成功率切换是指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切换成功率越高,用户在移动中的通信连续性越好。

四、GSM 网络质量问题分析1、覆盖盲区在一些偏远地区、建筑物内部或地下室等场所,可能存在 GSM 网络信号覆盖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正常通信。

2、干扰问题来自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或电子设备的干扰可能会影响 GSM 网络的信号质量,导致通话中断、杂音等问题。

3、容量不足在人员密集的区域,如商业区、学校等,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可能会出现网络容量不足的情况,导致通话拥堵、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4、设备老化GSM 网络中的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老化、性能下降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移动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移动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月平均全天话务量
2月 2791.92 11253.06 13153.30 1482.45 4663.42
3月 3392.91 12658.45 16504.06 2002.95 5311.60
对比 600.98 1405.39 3350.76 520.50 648.18
月平均忙时话务量
2月 228.27 830.42 985.74 117.60 342.68
解决方案: 省公司网规部将在4月份对HLR3、 HLR4进行扩容2个HLR都从85万扩容
到100万共新增30万扩容后总容量达到365万
G网话务及网络利用率情况
5、交换资源利用率情况-VLR
交换局 DGMSC1 DGMSC2 DGMSC3 DGMSC4 DGMSC5
合计
VLR扩容后容量 300000 290000 320000 330000 镇区利用率图层
3月份忙时平均镇区利用率进行区间划分黄色表示利用率大于 58%19个镇占全网比例59.38%绿色表示利用率在55%与58%之间8 个镇占全网比例25% 蓝色表示利用率低于55% 5个镇占全网比例 15.63%
G网话务及网络利用率情况
5、交换资源利用率情况-HLR
2月
3月
对比
1237.91
865.87742
372.03
10.9
19.01
10.9
3329.68
2614.8958
714.78
10.42
19.47
10.42
1357.07 1636.3271 279.26 9.58 16.93 9.58
10303.29 13314.905 3011.61 1907.72 2539.4384 631.72 12.6 22.03 12.6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一、背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增加,LTE网络逐渐成为主流无线通信技术。

然而,在实际网络运行中,用户可能会遇到网络质量不佳、信号覆盖区域不广等问题,需要对LTE网络进行优化分析,以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二、问题分析1.网络质量不佳用户在使用LTE网络时,可能会遇到网络延迟高、网速慢等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2.信号覆盖区域不广三、优化方案1.增加基站数量和功率增加基站数量和功率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减少用户遇到信号盲区的概率,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2.优化网络参数配置通过调整LTE网络的参数配置,如功率控制、天线倾斜角度等,可以进一步改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减少干扰和盲区。

3.加强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和问题,并进行快速解决,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引入优化工具和算法借助优化工具和算法,对网络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整,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优化效果评估通过实施上述优化方案,可以得到以下优化效果:1.网络质量提升通过增加基站和调整参数配置,可以显著提高网络质量,降低延迟和提升网速,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信号覆盖范围扩大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和功率,减少信号盲区的出现,提高信号覆盖范围,使更多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网络业务。

3.故障处理效率提升加强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能够快速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减少用户遇到问题的概率。

4.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通过引入优化工具和算法,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五、结论通过对LTE网络进行优化分析,可以解决网络质量不佳和信号覆盖区域不广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优化方案包括增加基站数量和功率、优化网络参数配置、加强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引入优化工具和算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为我国第一条以开行单元式列车为主的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大秦铁路线西起山西煤都大同,经过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东至渤海之滨的秦皇岛,全线676公里,它是“三西”煤炭外运的最重要的一条运输通道。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秦铁路运输需求已远远超过1亿吨的设计能力,为满足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铁道部组织实施了大秦线两亿吨扩能改造工程,率先建设了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GSM-R系统,为铁路运输提供综合通信服务保障。

大秦线采用GSM-R技术和世界铁路上先进的的LOCOTROL技术(机车无线遥控操纵系统)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机车间通信距离限制的关键问题,于2006年3月28日开始开行了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

做为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基础和保障的大秦线GSM-R通信系统,为2006年提前实现2.5亿吨年运量和今年3亿吨年运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发挥了主要作用。

作为世界铁路第一条运用GSM-R通信系统的重载运输铁路线,由于没有实际运用经验可借鉴,在网络规划设计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经验不足,网络质量和运用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通信中断件数较多。

为此在2007年5月14日铁道部派专家组来太原,对大秦线GSM-R网络运行、维护和优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在专家组工作期间,我们在专家组指导下,主要对全线天馈线工程参数进行了测试、重新规划调整频率、调整部分基站天馈线参数、修改个别小区切换参数,对贯通漏缆进行断开、基站室内天线改负载的试验,并到现场进行了勘查,使我们初步学习、掌握了网络优化的技术方法,也对网络优化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专家组走后,我们认真学习、消化铁道部通信专家组的技术方法,和铁路局一起,主动协调相关单位落实专家组提出的工作建议,完成了部分基站的A、B网天线调换、室内小天线更换为终端负载、基站的天线方位角调整等工作,配合华为公司对基站下通信质量差的问题进行了测试。

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坚持分析网络存在问题和通信中断故障原因,继续做好网络优化工作,特别是对LOCOTROL中断较多地段,进行重点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压缩通信中断件数。

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L OCOTROL通信中断情况自2006年3月28日两万吨机车运行以来,大秦线共开行9420列,从地面节点观察统计,通信中断14990件,平均每趟中断1.59件。

2万吨列车运行及通信中断件数日期运行趟数中断次数次/趟2006年4月29 154 5.312006年5月54 513 9.502006年6月122 604 4.952006年7月205 738 3.602006年8月312 777 2.492006年9月359 1291 3.602006年10月363 1225 3.372006年11月463 1059 2.292006年12月507 1419 2.802007年1月601 1017 1.692007年2月598 609 1.022007年3月595 821 1.382007年4月468 341 0.732007年5月569 739 1.302007年6月620 633 1.022007年7月704 983 1.402007年8月702 861 1.232007年9月724 518 0.722007年10月692 401 0.582007年11月733 287 0.39 合计9420 14990 2.58中断次数较多的区段中断次数如下表:主要中断地段中断位置中断次数暖泉716大黑山489K399 358蓟县西348K410 428翠屏山471别山209石岭口196大山王庄479小陵438K460 304国各庄586小杨庄197西张庄661秦皇岛北684铁炉村333桃园275合计7172二、网络运用质量分析大秦线无线系统网络性能指标是根据BSC话务统计统计出结果,反映了网络的基本性能。

每项话统项目都对应网络某个方面的特性。

借助于话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处理网络问题。

现将大秦线网络性能情况汇报如下:(一)无线系统配置信息大秦A网大秦B网北同蒲总计BSC数 1 1 2基站数102 102 38 242BTS3512o1 0 3 0 3 o2 68 79 37 184 o3 12 0 0 12 S11 0 5 0 5 S21 2 0 0 2 S22 4 1 0 5 S33 2 0 0 2 合计88 88 37 213BTS3502C o1 0 0 1 1o2 14 14 0 28 合计 14 14 1 29 小区数一个载频 1 12 3 16 二个载频 91 94 41 226 三个载频 17 2 0 19 合计109 108 44 261 载频个数 234 203 85 522 基站环数32 32 11 75 直放站泰通近端机14 14 0 28 远端机 29 29 0 58 安德鲁近端机9 9 0 18 远端机 23 23 0 46 合计近端机23 23 0 46远端机 52 52 0 104(二)、无线网络基本性能(三)、切换统计切换指标是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 ,由于GSM-R切换是硬切换,切换的成功率将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对LOCOTROL机车同步操控最大的威胁就是切换失败。

由于大秦线GSM-R的特殊性,异常切换(包括A/B跨层、回切、兵乓、越区)、干扰等因素直接影响切换的成功率。

提高切换成功率,减少切换失败将是GSM-R的主要优化指标.大秦线LOCOTROL机车同步操控系统通信中断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切换失败造成的,这样减少切换失败将是未来优化的重点工作之一。

1、切换参数统计全网各种切换统计A网B网次数BSC内小区间切换尝试次数593041 7156 入BSC切换尝试次数93341 76771 出BSC切换尝试次数92267 76303 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次数567991 7170 入BSC切换成功次数85281 69618 出BSC切换成功次数84301 71052 BSC发起切换总次数685308 83459 切换总次数778649 16023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质量) 33241 2257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质量) 109707 13364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强度) 61690 16038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强度) 30843 542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时间提前量) 13 0发起切换尝试次数(更好小区) 449560 46233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负荷) 254 0发起切换尝试次数(O&M干预) 38 0发起切换尝试次数(直接重试) 0 147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上行信号质量) 27993 2037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下行信号质量) 89125 11236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上行信号强度) 58974 14962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下行信号强度) 29884 5264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时间提前量) 13 0发起切换成功次数(更好小区) 446096 44564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负荷) 207 21发起切换成功次数(O&M干预) 38 0发起切换成功次数(直接重试) 0 138比例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上行信号质量) 84.21% 90.25%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下行信号质量) 81.24% 84.08%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上行信号强度) 95.60% 93.29%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下行信号强度) 96.89% 97.12%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时间提前量) 100.00% 100.00%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更好小区) 99.23% 96.39%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负荷) 81.50% 100.00%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O&M干预) 100.00% 100.00%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直接重试) 100.00% 93.88%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质量) 4.85% 2.7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质量) 16.01% 16.01%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上行信号强度) 9.00% 19.22%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下行信号强度) 4.50% 6.49% 发起切换成功次数(时间提前量) 0.00% 0.0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更好小区) 65.60% 55.4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负荷) 0.04% 0.0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O&M干预) 0.01% 0.00% 发起切换尝试次数(直接重试) 0.00% 0.18%2、PCU负荷CPU最大占用率A网BSC B网BSC模块一18% 模块一12%模块二16% 模块二12%模块三19% 模块三13%模块四11% CPU负荷在正常范围内。

(四)性能小结由于造成网络整体性能升降的因素不是一种,它的原因很多,如无线覆盖、偶然因素、内外部干扰、天馈参数的改变、设备的维护以及大秦线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等等,致使网络优化将是一项长期、复杂、多手段的工作。

如干扰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外部可能出现的干扰,也有内部的干扰。

内部的既有天馈和参数设置不合理的干扰,也有由于地形问题产生的邻频干扰。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整体性能,我们将继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

造成重载列车通信中断的因素很多,硬件设备也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网络设备如基站、BSC、MSC等的日常维护和告警分析,进一步降低由于网络设备出现问题对网络的影响。

2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优化复杂性的认识。

由于造成网络下降的因素很多,网络优化的方案也将不同,甚至同样的案例在优化中实施的方案将大相径庭。

我们将按照铁道部专家的指示,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拘泥单一的手段调整网络,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调整。

3在华为的技术支持下,加强对网络合理的调整。

由于我们的优化知识和经验不足,在网络优化方面有不全面的地方,因此我们将加强和华为网络优化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网络优化能力。

三、网络优化情况我们在铁道部和太原铁路局、铁通公司的领导下,重点针对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通信中断频繁的区段进行了分析和网络优化,使网络运用质量状况有所改善,通信中断次数逐步减少。

1、调整频点,减少干扰影响2007年7月上旬通过AN 地面节点发现: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在K387-K418区段频繁发生通信中断,并且中断多发生在白天,夜间很少发生。

我们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该区段进行了现场测试。

K387-K418区段基站分布及频点情况见下图、表名称A 网B 网 BCCH TCH BCCH K399(K399+280)1016 1014 1018 蓟县西(K406+644) 1002 1000 10041006 K410(K410+880) 1008 1010 1012 翠屏山西(K417+961) 1013 1017 1005 翠屏山东(K417+961)10151000 1003在K399~蓟县西间间现场测试时,我们发现K403.2附近经常脱网,几乎无法进行通话,K399基站的信号很弱,C/I小于9的情况很多,最差时为-3dB,但有时1016、1018频点射频信号突然很强(约-54.3dBm),我们怀疑非K399基站发来的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