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求职】四个中国留学生,讲述他们在国外职场的辛酸与收获

合集下载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求职记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求职记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求职记我是一个追梦的大女孩。

为了能圆年少时的梦想,用我工作多年的积蓄来到了英国留学进修。

虽然早就知道在这里求职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我坚信自己有着一颗大心脏。

套用一句广告词:“我能!”还记得一年前初到伦敦时,刚刚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我,显得无比的放松,尽情地享受着这个早已让我心驰神往的大都市。

最初开始找兼职并不是为了生计,所以给自己定下了不走传统路线,不打餐馆工的标准。

抱着只是想尝试一下的态度,我投了不少慈善机构的无偿的和有偿的志愿者工作。

好消息接踵而来,我得到了第一次面试的机会,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是2010年10月6日。

然而,与我的预期有很大不同的是,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每小时只有6-7镑的志愿者工作,却吸引了多达数十人的候选人团。

每个人都在为能够赢得这样一份工作而充分地展现着自己,从人生理想到团队合作精神,从社会责任感到帮助老人的经验,都成为了考核的标准。

最终,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比拼,我有幸进入了最后一轮,一对一的面试并查验相关资料。

这时最大问题出现了,当被问到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时,我几乎目瞪口呆。

我为我准备的不充分和初来乍到付出了代价。

我的第一次面试,就这样功败垂成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终于申请到了NI号码。

但是随着学业日渐紧张和校内的社会工作,我打消了兼职打工的想法,并决定完成学业后直接找一份全职的工作。

在第二个学期结束后,除了写论文,每天浏览各个招聘网站成为了我的必修课。

我坚信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识背景一定能够赢得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又一次被拒之后,终于有一家知名公司主动联系了我。

那一天,我特别激动,几乎彻夜难眠,畅想着未来的种种,成功仿佛触手可得了。

第一次踏入国际一流的大公司,心中的忐忑难以名状。

林立的高楼大厦,标准的现代化的office,我很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

整个面试的过程在轻松和愉快中度过,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我,再一次遇到了戏剧化的转折。

【留学生招聘会】听听他们的讲述:海外留学归来,他们在干什么?

【留学生招聘会】听听他们的讲述:海外留学归来,他们在干什么?

【留学生招聘会】听听他们的讲述:海外留学归来,他们在干什么?用亲身经历影响更多留学生人物:杨洋,女,30岁留学经历:2001年底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研究生,2004年获得移民身份。

现从业情况:辽宁寰兴经贸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咨询二部经理大学毕业后,杨洋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英语老师,但性格外向的她一直希望能够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强烈的愿望让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家门的杨洋,毅然放弃了安逸的工作,开始了海外求学的艰辛之路。

“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特别想哭,”杨洋说,“其实出国前并没有充分估计到海外求学的艰苦程度,一边学习没有任何基础的专业课,一边打工,经常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杨洋之所以在回国后选择到中介机构工作,也是希望将自己的留学体验与留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做好留学准备,少走一些弯路。

可能正是由于在国外吃过苦,所以对现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杨洋都能够一笑而过。

“我也接触过很多留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优越,但是到国外仍然打工、独立生活,”杨洋说,“这种磨炼特别有利于人的心智成熟。

”在杨洋看来,“海归”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创造性和自立性,他们往往可以在团队中起到核心作用,并独立完成负责的所有工作。

谈到工作,杨洋说:“现在国内企业在招聘时,除了看学历,更重视个人能力。

因此…海归‟也要调整好心态,别把自己看得太高。

”对比国内和国外的工作环境,杨洋感到在国内工作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和成就感,而且无论与上司沟通还是与客户相处都不存在障碍。

从基层做起为自主创业打基础人物:栾疆,男,31岁留学经历:2003年申请到韩国庆熙大学攻读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2007年回国。

现从业情况:首创安泰人寿保险公司理财顾问栾疆本打算留学爱尔兰,但经过专业咨询,最后选择了韩国。

他提醒有出国留学打算的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情况来选择国家、学校、专业,明确留学目的并制定合理的留学规划。

4年的海外经历,不但让栾疆积累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眼界。

海外打工冷暖苦乐心得

海外打工冷暖苦乐心得

海外打工冷暖苦乐心得对许多海外学子来说,一份兼职的工作似乎是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既能补贴日用,又能锻炼自我。

但在陌生的国度里,每一份工作背后的冷暖苦乐,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体味。

福州姑娘林秋霞从2009年4月赴日本留学至今,已经体验过五六种不同的工作。

在每一份艰辛之下,是她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梦想之花,她憧憬道:“我回去之后要开一家自己的蛋糕店!”——小鱼小鱼:能约到你真不容易,平时要上课,闲暇时间又要打工,很辛苦吧-林秋霞:说到工作我还真有点头疼。

现在日本经济不太景气,想找一份工作真是很难。

我从8月到现在一直奋斗在找零工的路上,到处打电话,人家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告诉我招满了,有的直接就说不要留学生。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以为是个“好归宿”,结果发现上当了。

不过也亏了这个工作没成,我这会儿才能有闲工夫坐在这儿跟你聊。

小鱼:你是失业了吗-林秋霞:也算不上,是我自己辞掉的。

那是份在烤肉店做服务员的工作,一个月赚20多万日元,我做了1年4个月。

小鱼:那挺好的呀,怎么就辞了呢-林秋霞:其实我也是忍了很长时间,老板太较真,我有点受不了。

小鱼:我能理解,碰上不好的上司确实挺闹心。

你收入少了之后,生活没有受影响吧-林秋霞:其实辞了烤肉店的工作之后,我一直都在打零工。

我现在早上在超市里摆东西,周末在一家中华料理店上班,那是家全国连锁店,有不少中国留学生。

刚开始觉得特别累,现在习惯了。

可惜待遇不如从前,一个月最多赚十几万日元,不过没事,总有一天会好的。

小鱼:你真乐观,一看就知道是越挫越勇那一型的人。

我就不行了,我是鼓励型的人,要越表扬才越上进,一打击就蔫了。

林秋霞:等你也经历了那么多“挫”之后,你想不“勇”都不行,人都是逼出来的。

一定要说苦,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

刚来那阵子,日语也不会说,听不懂人家讲什么,又不自信,还特别敏感,别人一议论,我就胡思乱想他们是不是瞧不起我。

想争气吧,又力不从心,那时是真难受。

小鱼:我听说你在日本报了个糕点班,要学习制作糕点,难道你有回国创业的打算-林秋霞:不怕你笑话,我常常偷着乐的时候,就是我在畅想自己做出别人爱不释手的蛋糕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留学经验分享我在国外的实习经历

留学经验分享我在国外的实习经历

留学经验分享我在国外的实习经历在国外的实习经历丰富了我的留学生活,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职场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和导师,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在国外实习的经历分享:首先,我在实习的公司主要负责市场营销相关工作。

由于这是我专业的方向,我对此充满热情并能够胜任。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许多市场推广策略和营销手段,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

与此同时,我还参与了许多项目的策划和执行,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加深了对市场营销行业的了解。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事和导师。

他们在工作中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支持,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我不断努力学习和进步。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获得了很多启发和帮助,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些人陪伴着我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实习时光。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经历,我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还拓展了自己的国际视野。

在与外国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提升了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综上所述,国外的实习经历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的留学经历分享能够为更多有志于走向国际舞台的学子们提供一点借鉴和启发,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感恩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坚定前行,勇往直前!。

外派海外八年的工作感言

外派海外八年的工作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海外工作已经八个年头了。

这八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难忘的时光,也是我个人成长和蜕变的过程。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对自己在外派海外的工作经历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以表达我对这段经历的感激之情。

一、初到异国他乡的迷茫记得八年前,当我接到公司外派海外的通知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然而,随着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也开始感到一丝迷茫和不安。

离开熟悉的家乡,远离亲朋好友,独自一人漂泊在异国他乡,这样的生活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初到海外,我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

虽然我在大学期间学过英语,但实际运用能力却远远达不到日常交流的水平。

刚开始,我甚至无法看懂当地的报纸、电视节目和广告。

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生活,我努力学习英语,每天坚持练习口语和听力,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工作挑战与成长外派海外的工作,让我接触到了全新的领域和挑战。

在陌生的环境中,我需要快速适应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模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以下是我在这八年中的一些工作感悟:1. 适应能力在海外工作,我深刻体会到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和客户,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努力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2. 跨国沟通作为跨国企业的一员,我经常需要与国内外同事、客户进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的沟通技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处理跨文化沟通中的敏感问题,维护公司形象。

3. 工作效率海外工作节奏较快,要求员工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

4. 职业素养在海外工作,我深刻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职场人,我时刻保持谦逊、敬业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努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出国留学工作总结范文网(3篇)

出国留学工作总结范文网(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以期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留学生人数逐年攀升。

作为一名即将结束出国留学生涯的学生,现将我在国外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进行总结,以期为后来的留学生提供借鉴。

二、学习总结1. 学术成果在留学期间,我主修专业课程,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与导师沟通,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术方面,我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并参与了1项科研项目。

2. 语言能力在国外,我积极参加各类英语培训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能够流利地进行日常交流。

3. 学术交流在留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学术视野。

通过与国际学者的交流,我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生活总结1. 适应环境初到国外,我面临着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挑战。

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国外的生活环境,融入了留学生活。

2. 人际关系在国外,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我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3. 自我管理在留学期间,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工作和生活。

通过自我管理,我提高了自己的自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四、工作总结1. 实习经历在国外,我利用假期时间在一家知名企业实习。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企业运营模式、工作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社会实践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3. 职业规划在留学期间,我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思考。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我为实现职业目标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总之,出国留学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在学术、生活、工作等方面,我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的海外工作与生活经验

我的海外工作与生活经验

我的海外工作与生活经验
不久前,我从国内出发,前往一家海外公司工作。

这是我人生
中不一样的经历,虽然这段经历中有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也有
许多宝贵的成长和收获。

在工作方面,我发现海外公司与国内公司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在海外公司,与同事和上司的交流是以英语为主。

这让我
意识到,提升英语水平对于海外工作,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中非常
重要。

其次,海外公司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自我管理,这与国
内公司开始慢慢出现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在海外公司,员工需
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以便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除此之外,海外公司也更倾向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领导能力。

那么,在生活方面,我经历了不少的变化。

首先,各种区别我
需要去适应:生活习惯、文化差异、饮食和气候,这些都与国内
完全不同。

在开始的几个月里,我尝试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这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行和探索当地文化方面,我
更加了解了自己,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这些都是海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经历,但它们一
定会带给我很深刻的影响和改变,无论是个人还是职业方面。


外工作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还让我深入了解了一个全新的
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找平衡,这也是我这段经历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总之,在海外工作和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和技能,也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相信,这段珍贵的经历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帮助我在职业和个人方面更加成熟。

海外留学人才工作总结汇报

海外留学人才工作总结汇报

海外留学人才工作总结汇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留学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带回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创新。

作为一名海外留学人才,我有幸在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在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在工作中,我发现海外留学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对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具备全球化的眼光和战略,而海外留学人才正是具备这样的能力。

他们能够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国内,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海外留学人才在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合作方面也表现出色。

由于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海外留学人才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他们接触到了最新的科技和管理理念,能够将这些理念灵活运用到国内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然而,海外留学人才在回国工作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比如,他们需要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需要重新熟悉国内的法规和政策,还需要与国内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因此,企业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内的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海外留学人才在国内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他们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内的工作环境。

相信随着国内企业对海外留学人才的重视和支持,他们将会在国内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生求职】四个中国留学生,讲述他们在国外职场的辛
酸与收获
每年毕业季,许多留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留在国外。

因为国外的职场经验,常常能为海归就业增加一些竞争优势。

但是在国外工作,光鲜的外表下,又有多少辛酸寂寞,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呢?那些留在国外工作的中国学生,又有怎样的体会和收获呢?
现实没有童话,但我不后悔
Ida 就职于丹麦知名鞋履制造商
作为丹麦最知名鞋履企业总部的管培生,Ida前三年要在全球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轮岗。

她第一个半年的项目是在丹麦公司的IT部门。

Ida对IT并不感兴趣也不擅长,大都是做邮件收发的行政类工作。

为了节省开支,Ida住在公司旁边的小城,从住所去上班,需要掐好时间等七点的火车,否则就会迟到。

而丹麦人烟稀少的寂寥是她感到的另一份沮丧。

Ida60岁的爱尔兰上司会跟她聊很多,安抚她的双重沮丧:“最重要的是我们个人生活的幸福。


在IT部门的半年轮岗结束后,Ida需要在哥本哈根的门店做一线的鞋履销售。

“你要敢说话去接近你的客户,还要让他们买、还要买更多。

”Ida说。

而卖鞋和卖衣服不一样,卖鞋每次都要跑到地下室拿合适的尺码。

每天她需要往返跑几十趟。

Ida说这些基层的经验丰富了她的体验,也让Ida她更懂得感激那些销售人员和工人所做的工作。

再过几个月,Ida就要启程奔赴下一个半年的项目。

这次轮岗是在厦门的制造部,需要工作在第一线,甚至还包括亲手缝制皮鞋。

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Ida依然觉得没什么可以抱怨的。

她说,可以在一个流程完善的跨国大公司工作让她觉得是很好的经历,这样的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而在整体的生活经历上,每到一个新的地方Ida就要为那儿改变一些东西。

“不像呆在家乡,这就是你的安全区。

比如去美国要会开车;还有人际交往能力,同事之间还是说丹麦语,你要能主动开启话题,通过人家说的也会知道很多知识,这些肯定都是好的一面。

”Ida说。

对于生活了一年的丹麦,她觉得是“太闲了”。

每年至少25天假,夏天感觉就找不到人了。

当然也会有加班,但是下周可以休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做得很好。

福利也确实很好,但丹麦基础工资最低税率有33%,最高可达50%以上。

Ida说支撑她留在这个公司的最大期待就是它能带来的国际经历。

“后来我也不太在乎我做什么了。

如果有一天我在纽约或者伦敦找到一份工作,我也可能不太在乎做什么。

我在纽约或者伦敦开心就够了,我更注重我的个人生活。

工作就是一份差事,养活我自己。


浪漫国度不浪漫的工作
晓桦就职于法国某银行技术部
从本科起就来到法国,加上工作的这一年,晓桦已经到法国七年了。

她本科时在这家银行的技术部实习,因为表现优异,毕业后直接得到了正式入职的机会。

她说这是幸运的,也许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是稳妥的选择。

因为晓桦所在的信息系统部门涉及到和不同部门的交往,所以让她最头大的还是沟通的问题,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作为新人的不自信,都成了她与同事沟通的阻碍。

但是一年的工作,也让她慢慢成长起来。

有一次系统的紧急状况,她和同事一起紧急找到了故障原因,为银行避免了很多损失。

这样成功的经历,逐渐增加了她的底气。

谈到一年多以来工作的收获,晓桦说她学会了对自己更肯定,学着独自做一些决定,态度上越来越自信。

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是法国人最大的特点。

晓桦举例说,“比如像比英国人中午匆匆就吃个三明治,我感觉法国的同事就是再忙,中午都会至少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餐厅慢慢吃饭。


而工作风格上,坦率是大家都认可的作风。

比如开会时,上司说的下属也可以质疑,即使有争论,也是就事论事直截了当的方式。

这样简单直接的沟通,提高了效率,也让职场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单纯,这是最让晓桦欣赏的地方。

但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职场,多少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

比如晓桦现在的工作,基本是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岗位,工作缺少创造性。

但是想想整个大环境
下,她又还是觉得知足。

在追求自己的专业上的梦想的时候,她要面临的也是首先要有一个工作,能付房租水电费,而工作的意义要靠后考虑。

晓桦表示她暂时没有回国的打算,家人也希望她能继续留在那边。

但是她愈发深刻地发觉自己身上中国的符号,这一点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都不会变,中国的习惯,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的胃。

工作的支点带我撬动欧洲
正源荷兰工程博士实习中
正源这份工作比较特殊,因为同时这也算是一个学位:工程博士。

这个学位最早在荷兰创立,而后许多西欧国家也纷纷设立。

学位要读两年,第一年进行授课,第二年进入公司实习,完成一个个人的大项目。

在荷兰,这两年的待遇等同于工作,拿相应的工资,交各类税费。

谈到第二年开始的工作体验,正源认为最大的收获来源于一种杂糅了各种不同背景(专业、国籍)之下的交流。

“许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融合在了一起,而此时的项目合作大不同于之前的经历。

这不仅考验团队的快速磨合能力,更需要个人在需要的时候能以清晰的思路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最终说服团队里的其他人。

” 他说。

虽然不是直接进入企业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员工,但是在承接项目的合作的过程中能正源觉得了解到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才能把收益永远的放在第一位,而这,有别于在象牙塔里的尽情探索。

正源觉得荷兰的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宽容。

从红灯区以及大麻在荷兰是合法的就可见一斑。

荷兰人不希望人人最终都包括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而是坚信,通过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最独特、最有趣的想法。

让国内小伙伴都羡慕的每年超过30天的带薪假,这是让他目前选择继续留在欧洲的理由之一。

“用高效率的工作换来更多的享受生活的时间,我觉得这才是应有的平衡。


本科就出国的正源每次回国都会发现自己落后了许多,比如不知道时下的流行语,但是渐渐地他觉得这已不再是遗憾,转而认识更多欧洲当地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探索欧洲,享受生活。

与熊孩子一起探寻汉语魅力
Lu 美国一所中学的汉语老师
Lu毕业的时候,一心想找和专业对口的公关类工作,但最终因为语言问题无法和当地人pk。

但因为无聊写的一篇“我所认识到的中美学生和教育差异”,却让她在机缘巧合下,歪打正着地得到了一个中学汉语老师的正式职位。

从毕业工作到现在,Lu已经教了一学年。

她负责教授初中和高中12—18岁的学生,每周要上四个整天的课,周五上午则是开会,包括经验交流、教师培训。

每天五节课,一节课65分钟。

“每天上完课累死了感觉。

周末哪儿也不想去就想歇着。

”Lu说。

Lu有时候也向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讨教授课技巧,但他们一般会比较笼统的说“Just make the class interesting”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Lu也各种想有趣的方式让他们更喜欢,比如学穿着的时候让他们设计衣服、学食品的时候设计食谱。

她曾经两次获得最受喜爱的老师称号。

另一方面,在学校评估的课堂管理方面,Lu的评估结果总是不理想,因为她管不住学生。

“最开心的是小孩有热情、学得好、喜欢我……烦心的是熊孩子不好管,我们学校经常有老师被气哭。

美国熊孩子不能打不能骂不能罚的,却又一个个都振振有词,可能狡辩了。

家长也常常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来学校质疑老师。

有时候Lu会觉得很委屈。

Lu感觉和国内老师的尊长地位相比,美国的老师的地位比较低,学生和家长是上帝。

同时工资也不高,“在美国当基础教育的老师那就是做慈善”。

去年八月以来的工作,让Lu觉得自己对美国的学校教育认识更多,但是语言能力并没有想象中提高的多。

但是她仅仅把这样的工作当做一个过渡,算是完成她想做老师的梦想。

Lu打算等男友毕业后一起回国,在国内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