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早期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PPT课件

枕骨粗隆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顶部 肘前窝的外侧面 *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肘前窝的外侧面 腋窝的顶部 第三肋间 * 第四肋间(乳线)* 第五肋间(T4—T6中点)*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第七肋间(T6—T8中点)*
T8 第八肋间(T6—T10中点)* T9 第九肋间(T8---T10中点)* T10 第十肋间(平脐)*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 T12与L2之间的1/2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髁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S5 肛门周围(一个平面)
康复目标
损伤水平
康复目标
C4 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部依靠他人帮助
C5 基本上不能自理生活,需大量帮助

C6 能部分自理生活,需中等量帮助
C7 基本上能自理生活,需小量帮助
C8-T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不能走路,能作治疗性站立
T3-T1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治疗性步行
L1-L2 能自理生活,在轮椅上能独立,能作家庭功能性步行
同侧运动丧失、深感觉消失;对侧痛、温觉消失。

脊髓圆锥综合征(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

双下肢运动和感觉保留正常,大小便不能控制。

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 :
下肢不对称性损伤明显,预后较好。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四、主要的功能障碍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2
三、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3.7 植物神经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完整版.ppt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完整版.ppt

.精品课件.
41
被动活动
定义:通过外力活动失去肌肉力量或运动能力的肢体。
可由设备、他人、或本人的健康肢体协助进行。
原则:
1)每个肢体活动5分钟,要轻柔、缓慢 2)从近端到远端运动全身每一个关节 3)每个关节均做全运动方向的最大活动范围的运动 4)有痉挛者,应缓解痉挛后再做被动运动 5)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6)急性期需注意减少肩关节或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精品课件.
24
(四)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咳嗽无力 经常翻身,轻叩背部 能坐的患者鼓励多坐 呼吸训练 下肢静脉血栓 每日被动活动,减少卧床时间 将双下肢垫高 发生血栓后停止活动,以防栓子脱落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找出诱因,着手解决
.精品课件.
25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
翻身训练
起坐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关节屈曲90时进行 3)当患者下段胸椎或腰椎有骨折时,作屈膝、
屈髋动作时要格外小心,勿使其腰椎活动
.精品课件.
30
被动运动
2. 注意事项:
4)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 5)颈髓损伤患者不应同时进行腕关节背
屈和手指伸展
.精品课件.
31
(一)翻身训练
目的 防止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造成褥疮 防治肺部感染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精品课件.
9
二、康复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10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1、 治疗原则
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残存的功能,减轻 或消除功能上的障碍,在其身体许可的 范围内,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 和劳动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2、康复治疗时机 尽早开始
.精品课件.
11
(一) 康复的时机及主要方法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ppt课件

-
21
球海绵体反射
-
22
肛门反射
检查者用棉花签轻划或用大头针轻刺病人肛门周围会阴部 皮肤,正常时,即刻见肛门收缩。若上述反应迟缓或不发 生反应,即为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
23
损伤平面评定: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 完全性损害 B 不完全性损害 C 不完全性损害 D 不完全性损害 E 正常
和不完全的瘫痪,由颈髓损伤造成
截瘫:是指下肢和躯干的完全和不完全的瘫痪,
由胸、腰、骶髓的损伤造成
-
14
四肢瘫、截瘫示意图
-
15Leabharlann 原因外伤性 - 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
落;暴力砸伤;刀伤枪伤
非外伤性
- 脊髓炎;肿瘤;血管破裂;脊髓前动脉血

-
16
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
运动 感觉 脊髓反射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二便障碍 性功能障碍 心理障碍
-
4
相关概念
皮节(dermatome) 指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
的相应皮肤区域。 肌节(myotome) 指受每个脊髓节段神经的运动神经轴突所支
配的相应的一组肌群
-
5
相关概念(平面:感觉、运动、神经、椎骨)
感觉平面 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
节段 运动平面 概念与感觉平面相似,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
损伤分类:
完全性
脊髓休克结束后骶段(脊髓最底段:S:3、 4、5 、Co)感觉、运动功能仍完全消 失(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消失)
不完全性
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或运动功能.(肛门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_韦荣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_韦荣

组hs-CRP含量(9.9ʃ0.4)mg/L,中型组(13.6ʃ2.1)mg/L,重型组(19.3ʃ4.1)mg/L。

中型组、重型组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295,P<0.05)。

3讨论CRP是一种由白细胞介素-6(IL-6)刺激肝脏产生的炎性反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3],CRP被公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炎性反应标志物。

与配体结合后的CRP能激活经典的补体系统,与免疫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相结合,并且能刺激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补体的分泌与表达,因此加剧了炎性反应性的缺血性的损伤。

并且,CRP能刺激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相关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炎性反应,CRP能与细胞核中的物质结合,损害细胞膜,诱导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高出(P<0.01),充分说明hs-CRP与脑梗死有关,考虑其机制与炎性反应促发斑块破裂和局部血栓形成有关。

对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hs-CRP含量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hs-CRP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95,P<0.05)。

血清CRP水平的增高,血液中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含量和活性也增高,意味着体内炎性反应的强烈程度增高[4]。

以上研究表明,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因此降低血清hs-CRP水平可能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新靶点。

4参考文献[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王爱民,周颖,肖波,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153.[4]郭毅,周志斌,姜昕,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5):266.[收稿日期:2012-10-16编校:郑英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韦荣(陕西省镇安县医院骨科,陕西镇安711500)[摘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效果。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造成极大影响。

康复治疗是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的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通过理解损伤类型、治疗原则和康复目标,结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损伤类型和分级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完全中断,导致以下结果:感觉丧失、运动丧失、自主控制丧失。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未完全中断,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个分级:•脊髓损伤分级 A:完全损伤,无感觉和运动恢复。

•脊髓损伤分级 B:不完全损伤,仅有感觉恢复,没有运动恢复。

•脊髓损伤分级 C:不完全损伤,对部分运动有控制,但力量不足。

•脊髓损伤分级 D:不完全损伤,运动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运动的协调性有问题。

康复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和分级的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2.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3.持续性:康复治疗需要进行长期的持续性训练和干预,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4.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康复治疗方案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脊髓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肢体的运动训练和功能恢复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

•肌力训练:通过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法,如电刺激、负重训练和主动抗阻训练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关节活动训练: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畸形,提高关节协调性。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350000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膀胱引流护理与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31.86±7.52)、膀胱容量(453.83±33.85)、残余容量(31.15±6.77)、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103.14±22.35、294.75±22.04、98.46±8.93、80.00%)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膀胱功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引发的脊髓损伤。

多伴随有受损节段运动、扩约肌功能障碍等,且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1]。

临床通常将导尿管排尿作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方式,但长时间使用导尿管,往往会影响患者膀胱功能,且会加剧膀胱纤维化速度。

因此,应加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锻炼。

本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选择100例脊髓损伤患者,时间来源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

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给予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有腰骶段骨折,且伴随有骨髓损伤;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外伤史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意识障碍者;精神病者;不配合临床研究者。

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病情变化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呼吸系统感染,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3、评估患者损伤平面及程度,还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其它各系统功能的情况。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轴线翻身,预防压疮。

2、进行主、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痉挛。

3、卧床期保持脊柱平直位,病情许可下逐步抬高床头,行坐位耐性训练。

4、饮食护理:脊髓损伤早期因交感神经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缺乏,腹胀等,应静脉补充营养。

待2-3周患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5、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进行床上主动、被动运动,以防肌肉萎缩。

6、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等,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动作、进行有效咳嗽,指导呼吸训练。

7、做好皮肤护理,感觉障碍部位禁用热水袋保暖。

三、健康指导要点1、忌烟、酒、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康复初期:(1)可进行轮椅到床,床到轮椅的转移训练;(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3)患者耐力及残余肌力的加强训练。

3、教育患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目前的残疾状态,充分利用残存功能去代偿致残部分功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加强二便管理教育,一定要使患者学会自己处理大小便,高位截瘫患者的家属学会协助患者处理大小便。

四、注意事项1、患肢皮肤感觉差,防止烫伤,行走训练及使用步行架时应有人陪同,防止跌倒。

2、每日观察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对脊髓损伤伴褥疮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体会

对脊髓损伤伴褥疮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体会
12 处 理 方法 . .
以上 1 5例患者经训练一个月后,没有一例褥疮面积扩大 或继发新 的褥 疮 ,其中愈合 1 例好转 4例,且在训练中,我 1
们发现训练后 , 患者 的褥疮周围血液循环明显改善, 面肉芽 创
12 1 褥疮局部常规处理 ..
所有 患者 的褥疮局部处理均
较 以前新鲜 ,分泌物明显减少。

个 良好 习惯 ,在 卧位 时,经常翻 身 ( 不少于 2小时一次) ;
在坐 位时 ,每 2  ̄3 分钟通过患者前倾 、后仰 、侧斜等变换 0 0
1 1临床资料 .
本组 1 5例脊髓损伤患者 ,男 l 4例,女 1
受压 部位 ,经 常 p s- p动作 ( uhu 不少于 2小时一次 ,每次坚
促进作 用 。 1资 料 与方 法
染褥疮疮 面。
12 6 自我保护 . .
在训练前对褥疮 部位 持续加用厚棉垫
予 以保护 , 别在坐轮椅及转移训练中更要注意 自我保护, 特 应
做到轻起轻落 ,训练结束后进行检查 。 1 2 7 良好 习惯 的养成 ‘ 强对 患者 的督促 ,使其养成 . . 加
褥疮大部分 痊愈 以后 才开始康 复训练 ,影 响了患者 的 A L功 D 能及时提 高 ,导致 了患者住 院期的延长 ,加 重 了患 者心理和 经济上 的负担 。为此 我们对 l 5例 脊髓损伤 伴褥疮 的患者 ,
在 早期就给 予适 当的康 复训练 ,发现 通过康 复训练 ,不 但能 促进脊 髓损伤 患者 的 A L功 能恢 复 ,而且对褥 疮的 愈合 亦有 D
和安慰, 除患者害怕运动会使褥疮加剧 的顾 虑,使患者 以良 解 好的情绪投入康复训练 。 12 3 体位处置 常规每 2小 时轴 向翻 身一 次, .. 同时检 视受压 部位 的皮肤 , 采取正确的体位 , 至患者能 自行翻身 。 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