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_韦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hs-CRP含量(9.9ʃ0.4)mg/L,中型组(13.6ʃ2.1)mg/L,重型组(19.3ʃ4.1)mg/L。中型组、重型组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295,P<0.05)。

3讨论

CRP是一种由白细胞介素-6(IL-6)刺激肝脏产生的炎性反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3],CRP被公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与配体结合后的CRP能激活经典的补体系统,与免疫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相结合,并且能刺激与炎性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补体的分泌与表达,因此加剧了炎性反应性的缺血性的损伤。并且,CRP能刺激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相关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炎性反应,CRP能与细胞核中的物质结合,损害细胞膜,诱导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高出(P<0.01),充分说明hs-CRP与脑梗死有关,考虑其机制与炎性反应促发斑块破裂和局部血栓形成有关。对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hs-CRP含量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hs-CRP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295,P<0.05)。血清CRP水平的增高,血液中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含量和活性也增高,意味着体内炎性反应的强烈程度增高[4]。

以上研究表明,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因此降低血清hs-CRP水平可能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新靶点。

4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王爱民,周颖,肖波,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153.

[4]郭毅,周志斌,姜昕,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5):266.

[收稿日期:2012-10-16编校:郑英善]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韦荣(陕西省镇安县医院骨科,陕西镇安711500)

[摘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药物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评分与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观察,治疗组减少平均24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减少排尿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损伤之一,是一种可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非致死性损伤,多伴随有膀胱功能受损[1]。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建筑和采矿等工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脊髓损伤初期,此时患者只需要一些形式的尿液引流,无需其他处理[2]。随着脊髓休克期的结束,逼尿肌反射逐渐恢复,但是需要加强早期康复训练[3]。笔者具体探讨了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我院2009年10月 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脊髓损伤患者,入选标准:经脊髓CT/MRI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发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签署知情同意治疗书;年龄不限,男女不限。其中男94例,女26例;年龄16 71岁,平均(42.15ʃ12.4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5 14)d,平均(3.01ʃ0.61)d。病程1 7个月,平均病程(4.00ʃ1.14)个月。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脊髓损伤流行学资料对比类似(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都给予神经药物、针灸、矫形器装配和心理辅导等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依据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寻找反射性排尿的“扳机点”;还可通过增加腹部力量,提高膀胱内的压力而引起排尿。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 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时间,之后深吸气1次,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

1.3观察指标: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使用ASIA2006《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SIA 运动、感觉评分;②两组治疗前后记录平均24h排尿次数。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ASIA评分、平均24h排尿次数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进行统计描述与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对比:对照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平均24h排尿次数对比:经过观察,治疗组减少平均24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比较(xʃs,n=60)

时间

对照组治疗组

感觉运动感觉运动

治疗前136.25ʃ21.2453.15ʃ21.21118.12ʃ18.2549.32ʃ10.25治疗后134.52ʃ10.2353.36ʃ28.12118.36ʃ18.3252.63ʃ9.32 P值>0.05>0.05>0.05<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平均24h排尿次数比较(xʃs,次/d)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6011.25ʃ2.117.85ʃ1.21

治疗组6011.29ʃ1.856.12ʃ0.58

P值>0.05<0.05

3讨论

排尿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使用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由于脊髓损伤造成的排尿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4]。

采用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主要是通过增加或者阻滞神经介质的功能来实现。膀胱训练是通过各种训练诱发排尿反射来加强膀胱的排空功能。笔者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通过对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寻找“扳机点”来促进其反射性排尿;同时依靠增加腹部力量来引起排尿[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减少平均24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过在训练中,要严格控制患者每天摄入液体的量(每天在1800 2000ml间);导尿的间隙时间根据残余尿量多少确定,当每次导尿量>500ml 时,要适当缩短导尿时间[6];若在两次导尿间产生反射性尿失禁,可口服抗胆碱药物治疗后,继续行间歇性导尿。

总之,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减少排尿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4参考文献

[1]田利华,白祥军.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1):126.

[2]侯春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60.

[3]熊宗胜,徐祖豫.脊髓损伤后膀胱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分类[J].现代康复,2000,4(6):805.

[4]廖利民.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与治疗现状和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604.

[5]侯春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7-60.

[6]周君桂,张秀华,周晓梅,等.热冷交替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1(5):54.

[收稿日期:2012-10-24编校:郑英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