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训练方法
膀胱功能训练流程指引

膀胱功能训练
【护理目标】
定期排空膀胱,维持膀胱功能,预防泌尿系感染。
【操作重点及步骤】
1.评估有无影响排尿的因素,如心理因素、排尿习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
和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检查以及使用影响排尿的药物等。
2..评估患者的排尿活动,观察有无少尿、多尿、尿失禁、尿潴留、漏尿、膀胱刺激征
3.告知患者/家属:膀胱功能训练目的和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4.准备安静私密的环境
5.膀胱功能训练包括使用便器习惯训练、饮水训练、指导患者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
6. 留置尿管患者:间断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
胱功能恢复。
7. 训练过程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心悸症状。
8.观察训练效果并记录,限水的患者严格记录进水量。
【结果标准】
1.患者能自行控制排尿。
2.无尿路感染。
【膀胱功能训练流程及要点】。
锻炼孩子膀胱的方法

锻炼孩子膀胱的方法引言孩子的身体发育阶段非常重要,包括膀胱的发育和控制能力。
膀胱控制是孩子正常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其学习和社交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孩子可能面临膀胱控制困难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锻炼膀胱控制能力。
1. 规律排尿训练规律排尿训练是培养孩子正常排尿习惯的基础。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可以制定一个排尿时间表,定期带孩子去如厕,让其每隔一段时间都尝试如厕。
逐渐延长时间间隔,让孩子适应更长时间的膀胱充盈。
同时,对孩子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也很重要,以增加膀胱肌肉的训练。
2. 直立排尿训练有些孩子可能习惯于坐着排尿,这会削弱膀胱肌肉的控制力量。
为了锻炼膀胱控制力,可以尝试直立排尿训练。
教孩子站着排尿,并鼓励其用力控制排尿的动作。
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膀胱肌肉会逐渐加强,控制力也会提高。
3. 扩大膀胱容量有些孩子可能膀胱容量较小,导致频繁尿尿。
为了扩大膀胱容量,可以采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的方法。
初始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将排尿的时间间隔稍微延长一点,然后逐渐增加。
在此过程中,要确保孩子没有出现不舒服或疼痛的症状,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4. 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膀胱控制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练习的过程。
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压力,保持孩子的情绪稳定,家长应提供充足的理解和支持。
尽量避免在孩子尿床或尿裤子时进行惩罚,而是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膀胱控制问题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家长寻求专业医生或儿科尿床专家的帮助。
他们可以通过评估孩子的症状和身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计划。
总结膀胱控制是孩子健康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律排尿训练、直立排尿训练和扩大膀胱容量等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膀胱控制的能力。
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和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家长和孩子一同努力,相信孩子的膀胱控制能力会有所提升。
膀胱功能训练.

欧阳小丽
盆底肌训练
• 嘱病人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 情况下自主收缩提高肛门,维持10秒,连 续10次,每天3次,可减少漏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尿意习惯训练
• 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如晨起、睡前或餐前 30分钟,鼓励病人如厕排尿。白天每3小时 排尿1次,夜间排尿2次,可结合病人具体 情况进行调整。可减少尿失禁,建立良好 的排尿习惯。
代偿性排尿
• Crede按压法:用拳头放置于病人脐下处深 压3厘米,并向耻骨方向滚动,动作缓慢柔 和,同时嘱病人增加腹压。 • Valsalva屏气法:病人取坐位,身体前倾, 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动 作帮助排出尿液。
放射性排尿训练
• 在导尿前半小时,通过寻找刺激点,如轻 轻叩击耻骨上去或大腿三分之一内侧,牵 拉阴毛、挤压阴蒂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 胱放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

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介绍如下:
膀胱功能锻炼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加强和改善膀胱肌肉的力量和灵敏度,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等膀胱问题的目的。
以下是膀胱功能锻炼的方法:
1.会阴肌锻炼:会阴肌是膀胱肌肉的一部分,在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时需要加强会阴肌
的锻炼。
可以通过收缩会阴肌肌肉,然后保持5秒钟,再松弛10秒钟的方式进行锻炼。
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次,可有效增强膀胱肌肉的力量和灵敏度。
2.小便憋停训练:在小便排尽后,保持憋停尿液的时间,然后再排尿。
初始训练时,
可逐渐增加憋停尿液的时间,每次增加5-10秒,逐渐达到30秒或以上的时间。
每天进行2-3次,可有效提高膀胱肌肉的耐力和控制能力。
3.定时排尿训练: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排尿计划,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
初始训练
时,可逐渐延长排尿时间间隔,每次增加15-30分钟,逐渐达到4-6小时的时间间隔。
通过定时排尿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4.深腹式呼吸训练:深腹式呼吸可以有效增强膀胱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
慢慢吸气,使腹部逐渐鼓起,然后慢慢呼气,使腹部逐渐收缩的方式进行锻炼。
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0分钟,可有效提高膀胱肌肉的灵敏度。
总之,膀胱功能锻炼需要坚持长期进行,配合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如果出现膀胱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获得专业的诊疗和建议。
膀胱训练(1)

整理课件
9
盆底肌锻炼——提肛锻炼
提肛肌:提肛肌和它后方的尾骨肌及其上下方的筋 膜共同构成了盆膈,起到承托腹腔脏器,协助排 便和分娩的作用;
提肛肌由前列腺提肌(男性),耻骨阴道肌(女 性),耻骨直肠肌,耻尾肌以及髂尾肌组成;
提肛肌左右各一,两侧在肛管处连合成一个漏斗状 的盆底,将骨盆口大部分封闭;
整理课件
6
患者开始时可以模仿以下动作 1、类似终断排尿的过程; 2、类似抑制肛门排气的过程;
整理课件
7
应遵循个体化方案,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可以 每组收缩5次,(每次收缩5秒,放松5秒),每隔 一小时做一组。患者可以在非剧烈运动下的任何 状态进行锻炼,如果练到腰酸背疼,则说明你锻 炼的肌肉不正确 。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指导前列腺患者进行必要的提 肛肌锻炼。
另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也可以通过锻炼提肛肌达 到治疗及减轻症状的作用。
整理课件
13
提肛锻炼——方法
提肛就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 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
一般建议患者每日三次,睡醒起床前一次,睡前 一次,白天一次。
每次收缩放松至少15-30次,每次提肛坚持10秒。
盆底肌肉锻炼可以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 尿失禁,对于男性前列腺术后的尿失禁也有一定 帮助。
整理课件
5
具体方法: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简单而言就是训 练提肛肌群的收缩,就好像人们在控制排尿或大 便时的动作一样,可以同时伴有轻微的腹部、臀 部以及大腿内侧肌群的收缩,但必须是以盆底提 肛肌群收缩为主。
病因:①先天性疾患,如尿道上裂; ②创伤,如产伤,骨盆骨折等; ③手术,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 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 ④各种因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

膀胱的功能训练方法
以下是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
1. 膀胱训练:定时排尿,每隔2-3个小时就去排尿一次,逐渐延长排尿时间,以训练膀胱的容积和控制排尿的能力。
2.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膀胱的肌肉群,提高膀胱的容量和控制排尿的能力。
3. 肌肉锻炼:进行腹肌和骨盆底肌肉锻炼,如Kegel锻炼,可以增加膀胱支撑力和改善尿失禁问题。
4. 饮食调节:减少摄入刺激性饮料和食物,如咖啡、茶、辛辣食物和酒精等,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和压力。
5. 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坐着,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以缓解膀胱压力。
6. 度量液体摄入量:熟悉自己的液体摄入量,注意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性大量饮水,以降低对膀胱的冲击和压力。
膀胱功能训练及床上排尿

膀胱功能训练方法
六、手法辅助排尿: 停止间歇导尿后,因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起初还不强,
仍应手法辅助排尿。当膀胱充盈后,膀胱底达脐下两指时,将一 手掌触摸胀大的膀胱,由外向内环形按摩,动作均匀,由轻到重, 待膀胱缩成球状时,有手拖住膀胱底部向会阴部挤压,挤压时嘱 患者运用腹压协助,直到有尿液排出。松手放松2分钟,再重复 3~5次,力求排尽尿液,使残余尿<100ml。每次辅助排尿操作 都在患者视线内,诱导患者建立排尿意识,并指导患者自我按摩 膀胱体会膀胱的收缩感,并教会患者屏气的法,即深吸一口气, 然后屏住呼吸用力收缩腹部肌肉,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骨盆 底部,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指导患者增加腹
膀胱功能训练方法
七、反射性膀胱排尿训练: 经过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手法排尿等膀胱功能
训练,患者可以自行排尿,但是对于不受大脑的控制 排尿的病人,再次将排尿训练成条件反射。即在患者 身体上寻找一个能引起排尿的点,如:利用皮肤--膀 胱的反射作用,建立反射弧,形成反射性膀胱。在膀 胱充盈后,轻轻叩击患者下腹部,大腿内侧皮肤,及 会阴部皮肤,寻找引起排尿的刺激,每次排尿动作需 要重复2~3
床上排尿
目的: 1、手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解小便,可大大 降低术后患者因体位原因解不出小便的问题。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非常重要。这不仅 减轻了我们护士的术后护理工作量,还在很大 程度上减轻了对患者的伤害,所以术前护理人 员会教患者做床上排尿的训练。
目的
2、术前反复进行训练,可减少术后尿 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采取定时夹闭和开放尿管的方式,避免膀胱过 度充盈,形成无张力性膀胱,同时又可避免持 续开放引流所致膀胱内无尿液积存所形成的小 膀胱。夹闭尿管,等患者有尿意或定时2小时 开放尿管,排尽后再次夹闭。
《膀胱功能训练》课件

膀胱功能训练的方
02
法
盆底肌肉训练
总结词
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通过锻炼盆底肌肉来改善膀胱功能的方 法。
详细描述
盆底肌肉训练强调通过特定的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增 强盆底肌肉的张力,提高膀胱的储尿和排尿能力。这种方法 对于治疗尿失禁、尿频等膀胱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效果。
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次ppt课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 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学习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使 学员们更好地掌握膀胱功能训练的应用
技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 高,膀胱功能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输标02入题
训练后的注意事项
保持清洁卫生
训练后,患者应保持清 洁卫生,勤换内衣,避
免感染。
观察排尿情况
训练后,患者应观察排 尿情况,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训练后,患者应定期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
情况。
坚持训练
训练后,患者应坚持训 练,以巩固效果,防止
复发。
膀胱功能训练的效
04
果与评估
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
生物反馈法
总结词
生物反馈法是一种通过仪器监测来反馈膀胱功能状态,进而进行训练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反馈法利用专门的仪器监测膀胱的功能状态,如膀胱压力、尿液流速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患者根 据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膀胱的储尿和排尿能力。这种方法对于治疗尿失禁、尿频等膀胱功能障碍有 较好的效果。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如 排尿次数、尿量、排尿困难程 度等,评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