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式 设 计-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思路和方法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思路和方法

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思路和方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学生掌握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的应用方法。

3. 学生了解不同包装材料、结构和工艺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和视觉元素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包装作品。

2. 学生掌握运用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针对特定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

3. 学生具备运用专业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包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包装设计理念。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设计理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3.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包装设计概述:介绍包装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包装设计概述- 内容列举:包装的定义、功能、分类;包装设计的发展历程;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讲解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 内容列举:色彩的应用原则;图形创意与表现;文字设计;版式布局。

3. 包装材料与工艺:介绍不同包装材料、结构和工艺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知识基础。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包装材料与工艺- 内容列举:包装材料的种类及特点;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工艺流程。

4. 包装设计流程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包装设计的整个流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华为IMS基本概念和网络架构

华为IMS基本概念和网络架构

R4是原R00的一部分,从1999年开始考虑, 到2000年8月因无法完成原定计划,决定改变按年
度命名的惯例, 将以前的R00分成R4和R5两个阶段,R4由此正式出现,并于2001/03功能冻结, 部分后延到2001/06完成;
R4版本变化主要在核心网络电路域,即引入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网络结构( BICSCN /
Page 14
SIP协议
SIP (RFC 3261) 是IMS控制层协议,是IETF制订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框架协议之一,是用于 建立、改变或结束多媒体会话的应用层协议,与RTP/RTCP、SDP、RTSP、DNS等协议 配合,共同完成IMS中的会话建立及媒体协商;一旦建立会话,媒体流将使用RTP协议在 承载层中直接传送,在一次会话中可以灵活的交互多种媒体.
负责与IMS SIP终端之间可选的SIP消息压缩/解压缩,提高无线接入空口带
宽的利用率;
在会话建立过程中解析用户面SDP信息,通过Diameter与QoS策略执行实
体PDF的交互,将QoS承载需求(带宽,时延/抖动级别等)知会PDF,再 由PDF通过COPS将QoS策略决定最终下发到IP接入汇聚层设备或边缘路 由器进行策略执行,最终为IMS业务所使用的本地接入网IP QoS资源提供 认证授权功能,实现IMS业务的端到端QoS服务保障;在会话释放时通知 PDF在IP承载控制层释放相应资源占用信息;
The entities related to IMS are CSCF, MGCF, MRF, etc. as defined in the stage 2 of the IM subsystem TS 23.228 [34]. See TS 22.228 [27] for some service examples of IMS.

计量通用术语及定义整理

计量通用术语及定义整理

期间测量精密度 测量重复性
重复性测量条件 复现性测量条件
测量复现性
期间精密度:在一组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测量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 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3.8
测量精密度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3.9
期间测量精密度测量条 期间精密度条件: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以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的被测对象

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外,还可包括沙及改变的其他条件
3.10 3.11 3.12 3.13 3.14
不确定度报告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计算和合成。
3.22
目标不确定度
根据测量结果的预期用途,规定作为上限的测量不确定度。
3.23
扩展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的因子的乘积。
区间:基于可获得的信息确定的包含被测量一组值的区间,被测量值以一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概率: 3.24 包含区间、概率、因子 在规定包含区间内包含被测量的一组值的概率。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
额定工作条件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必须满足的工作条件。
1.13
倍数单位/分数单位
倍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乘以大于1的整数得到的测量单位。分数单位:给定测量单位除以大于1的整数 得到的测量单位。

1-1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1-2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1-1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1-2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作图法求灵敏度过程 切点 y Δy
传感器 特性曲线
x1
y K x
0 Δx
xmax
x
2、分辨力:
指传感器能检出被测信 号的最小变化量,是有量纲 的数。当被测量的变化小于 分辨力时,传感器对输入量 的变化无任何反应。对数字 仪表而言,如果没有其他附 加说明,可以认为该表的最 后一位所表示的数值就是它 的分辨力。一般地说,分辨 力的数值小于等于仪表的最 大绝对误差。
传感器实例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三、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 包括: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稳定度、 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
1、灵敏度 :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值与 输入变化值之比,用K 来表示:
dy y K dx x
(1-6)
对线性传感器而言,灵敏度为一常数;对非 线性传感器而言,灵敏度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 化。
产生粗大误差的一个例子
2.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也称装置误差,它反映 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凡误差的 数值固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者,均属 于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可 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或引入修正值的方 法计算修正,也可以重新调整测量仪 表的有关部件予以消除。
夏天摆钟变慢的原 因是什么?
3.随机误差
误差产生的因素:
1.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叫 过失误差。粗大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人员的粗 心大意及电子测量仪器受到突然而强大的干扰 所引起的。如测错、读错、记错、外界过电压 尖峰干扰等造成的误差。就数值大小而言,粗 大误差明显超过正常条件下的误差。当发现粗 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

字体设计教学(精选4篇)_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字体设计教学(精选4篇)_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字体设计教学(精选4篇)_字体设计教学设计字体设计教学(精选4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教学设计——《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字体的笔形特点,正确区分宋体字和黑体字。

2、能力目标:通过对变体美术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点,掌握简单变体字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字体设计的学习,提高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愈教于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黑体字、宋体字的书写方法难点:如何对常见字字体进行适当的变化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卡纸、排刷、颜色、彩色粉笔等学生准备:彩笔、卡纸、尺子、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都知道刘谦的魔术风靡全球,却不知道老师也会变魔术,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一张普通的卡纸(边说边把它贴在黑板上),哪位同学想上来帮个忙?(老师一边举手一边问)好,这位同学。

(让学生上台帮着涂色)师:大胆往上面涂色。

(学生涂色过程中)师: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当出现字时)师:哎!怎么有字了?咱们大声读出来,(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老师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行,好,请回。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几个字的字体形状是不是一样?生:不一样师:对,这是美术字中三种不同的字体,宋体、黑体和变体美术字。

这么漂亮的字体同学们想不想学?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字体设计” 板书课题——字体设计(用变体字板书)二、新授1、师:那什么是美术字呢?美术字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字体,具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

2、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永”字的笔画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总结特点:宋体美术字——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形。

黑体美术字——粗细一致,方点、方角,结构均匀。

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宋体字与黑体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竞猜字体)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

3、师:那怎样写好这些美术字呢?初学者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政府会计教学课件第1章 政府会计的基本原理

政府会计教学课件第1章 政府会计的基本原理

01 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一、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
二、政府会计的目标
(一)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演变路径
过去 ---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主要目标;
现在 ---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的目标并重;
未来
---建立多重会计目标,包括: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反 映财务状况、提供反映政府活动绩效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一、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三)“双报告”(这是实现政府会计核算目标的选择) 即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
二、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互衔接”
(一) 平行记账方法的基本原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之后,提出了 一项应用在新政府会计制的记账方式, 如果是同一笔经济业务,不但要登记权 责发生,还需要结合收付实现制登记, 将之前的只是依照收付实现制的登记形 式进行了更新。 详见教材P8-9【例题1-1·实操题】
本章结束!
一、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二)“双基础”(这是对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1.对预算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 2.对财务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 3.对政府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
【延伸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 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 计核算。对于单位受托代理的现金以及应上缴财政的现金所涉及的收支业务 ,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对于财政拨款收入 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中对于质量保证金、专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 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础。这是兼顾了当前实际情况和长远改革方向的制度安 排,使得政府会计核算既能反映预算收支等预算管理所需信息,又能反映资 产、负债、运行成本等财务管理所需信息。

【最新文档】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指的是什么-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文档】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指的是什么-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文档】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指的是什么-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指的是什么即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上假设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

会计假设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

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

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3,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便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4.货币计量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

它暗示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会计假设的定义会计假设这一名词,在1922年佩顿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最早是1961年美国的坎宁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进行的论述,他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是比会计原则上更为基础和理论性的概念,它不是人们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pdf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pdf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pdf一、代数1.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及其运算- 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2. 代数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乘除、因式分解- 分式的运算法则-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3. 一元一次与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4.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5.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极限的概念及其计算-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6. 序列与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 数列的极限7. 排列组合与概率- 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概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二、几何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与计算- 圆的性质与圆的方程2. 空间几何-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方程- 空间几何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性质与计算3. 解析几何- 曲线的方程与性质- 坐标系变换与曲线的对称性- 圆锥曲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三、三角学1.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基本关系-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恒等变换2. 三角方程- 三角方程的解法- 应用三角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微积分1.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常见函数的导数- 微分的概念与应用2.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问题- 极值存在的条件- 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3. 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基本积分表- 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积分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等)4. 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阶微分方程与二阶微分方程的解法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定义与性质- 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2.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常见的统计量(如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 抽样分布的概念3. 参数估计-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4.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显著性水平与P值以上总结了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数学的基础框架,对于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课程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衡的设计效果较对称性
版面活跃的多,如果将对称 比喻为天平,那么均衡则可 理解为一杆秤.(当一个版 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甚 至差异很大时,它们在量上 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 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 大小、明暗、黑白、强弱、 粗细、疏密、高低、远近、 硬软、直曲、浓淡、动静、 锐钝、轻重的对比,对比的 最基本要素是显示主从关系 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 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 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 具有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 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 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局部 版面宜对比。
8.分割
分割有两种:1、横向分割;2、纵向分割。横向分
割是二维的、平面的,版面中随意的排上一行字, 便会出现分割。一条线被分割为两段后,两段间的 比例是否美,即是比例的问题,分割随处可见,版 心与开本比例是分割,字的行距,字距的确定也是 分割,单个字(体)的设计也存在分割,就像我们 每个人写的字形体各异,其实就是一个比例分割造 成的。在一个版面中,多层次、讲究的横向分割将 复杂的局部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纵向分割是指向 版面深处沿伸的纵深分割,使二维的平面具有三度 空间的效果。
8.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
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版面构成上 的应用。两者完美结合,是版 面构成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艺 术表现力的因素之一。变化是 一种智慧、想象的表现,是强 调种种因素中的差异性方面, 造成视觉上的跳跃。 统一是强调物质和形式中种种 因素的一致性方面,最能使版 面达到统一的方法是保持版面 的构成要素要少一些,而组合 的形式却要丰富些。统一的手 法可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 形式法则。
形式原理
电脑排版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原理是
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它是通过重复 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 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 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构成法则来 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观点及内涵诉诸读 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它们之 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既对立又统 一地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
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 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 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 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排版设 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等 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比等。 黄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 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 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 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 的大小关系,也就是排版要从视 觉上适合读者的视觉心理。比例 与适度,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 特性 ,予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 感觉。
律。”韵律被现代排版设计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 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 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 构成。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 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 强版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
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 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 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其 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始端,变异的 形式有规律的转移、规律的变异, 可依据大小、方向、形状的不同 来构成特异效果。 秩序美是排版设计的灵魂:它是 一种组织美的编排,能体现版面 的科学性和条理性。由于版面是 由文字、图形、线条等组成,尤 其要求版面具有清晰明了的视觉 秩序美。构成秩序美的原理有对 称、均衡、比例、韵律、多样统 一等。在秩序美中溶入变异之构 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动的效 果。
3.对称与均衡
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实际上就是最简单
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 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 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 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 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
对称的设计是以中轴线为 依据进行设计的,对称有垂 直对称与水平对称两种形 式,这其中还包括有不完全 对称与对称中的不对称这 两种变化.
7.虚实与留白(空白)
中国传统美学上有“计白守黑”
这一说法。就是指编排的内容 是“黑”,也就是实体,斤斤 计较的却是虚实的“白”,也 可为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 这要根据内容而定。留白则是 版中未放置任何图文的空间,它 是“虚”的特殊表现手法。其 形式、大小、比例、决定着版 面的质量。留白的感觉是一种 轻松,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 在排版设计中,巧妙地留白, 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地 衬托主题,集中视线和造成版 面的空间层次。
版 式 设 计
(基 本 概 念)
致和国强
1.什么是排版?
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所谓编排,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
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因素, 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 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 地表现版面信息,是一种直觉性、创造性的活动。编排,是制造 和建立有序版面的理想方式。排版设计是平面设计中最具代表性 的一大分枝,它不仅在二维的一面上发挥其功用,而且在三维的 立体和四维的空间中也能感觉到它的效果,如包装设计中的各个 特定的平面,展示空间的各种识别标识之组合,以及都市商业区 中悬挂的标语、霓虹灯等等。 排版设计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 施展的大舞台。排版设计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 展而兴起的,并体现着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风貌等方 面,被广泛地应用于报纸广告、招贴、书刊、包装装潢、直邮广 告(DM)、企业形象(CI)和网页等所有平面、影像的领域。为人们 营造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提供了广阔天地,排版设计艺术已成为 人们理解时代和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
1.重复与交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
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 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 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 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 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 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 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 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 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 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