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河南省沈丘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河南省沈丘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河南省沈丘县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份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6分)

1. (1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渔船水蒸汽日臻完善纨绔习气

B . 坐镇掉书袋孤掌难鸣殛鲧用禹

C . 誉写挖墙脚韬光养晦和言悦色

D . 腰斩紧箍咒祸起萧墙奖腋后进

2. (2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最早的通俗文学至今尚存者,其中有篇预示中国小说的来临,(甲)是一个短篇小说,题目叫《拗相公》。那是宋朝通俗文学的短篇小说集,新近才发现,这足以表示,王安石死后不久,在通俗文学之中,他便以其外号为人所知了。(乙)那场政争悲剧的发生,是由于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不能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犯错。朋友对王安石的反对只增加了他贯彻他那政策的决心。他能说会道,能说动皇帝相信他的强国之策,决心要把他的计划进行到底。(丙)有人告诉我们,个性坚强是一种重要的美德,但是需要予以精确的说明,坚强的个性是用来做什么事。王安石很可能还记得学生时代曾听见的一个平常的格言——决心是成功的秘诀,而他自己却把“固执”当作那种美德了。王安石在世时,他在文学界是以“三不足”为人所知的。“三不足”就是“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这是苏东坡赠予他的标志。这位“拗相公”不容任何方面有人反对,朋友方面,或是敌人方面。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预示

B . 增加

C . 贯彻

D . 能说会道

(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3. (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上。

B . 俄国作家巴别尔的战地文学作品,着力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真实以及特殊环境下人的真实心理,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

C .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 . 为了表现这种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舒婷采用了意象叠加和强化,使不可感的主体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激活了读者的想象。

4. (1分) (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③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5. (1分) (2017高一上·郑州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6. (3分) (2017高二下·双鸭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

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 . 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 . 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 . 悲剧美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B . 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

C . 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进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D . 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的效果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也是一种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借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 . 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 . 悲剧重在人们反抗苦难和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在渲染苦难,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 . 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交流、体验等需要的满足,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共鸣,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

7. (4分)(2018·郴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厅,名为NoctiVagus,此为拉丁文,Nocti为“黑夜”,Vagus为“移动”,意即“黑夜里移动”。

这是一家没有光的餐厅。

春夜微寒,我和T走进这家餐厅,室内明亮温暖,与一般餐厅无异。服务生马上过来招呼,帮我们挂外套,问好,闲聊。所有的服务生都是盲人。我们坐在等候区看菜单,招呼我们的服务生是个年轻的女孩,她的脸一直朝向我们,笑容和煦。她向我们推介海鲜,说自己是个爱吃鱼的人。前菜、主菜、点心点妥,餐后还有咖啡跟甜点,服务生接着解说待会儿入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必须把身上所有的光源全部关掉,用餐时严禁拍照。服务生开始给我们做心理建设,等会儿进入的用餐区是彻底黑暗的,但请不要惧怕,虽然餐厅里完全黑暗,但设有特殊的感应系统,安全逃生门也很齐全,让客人可安心用餐。

在服务生的带领下,我们和另外一组客人一起进入一个光线幽微的区域,这是一个过渡区,让我们从明亮走入幽暗,视觉慢慢习惯弱光源,准备迎接黑暗。服务生请我抓住她的手臂,跟着她走。我尾随着,连续掀开数个帘幕,终于走进了用餐区。我身体突然静止,不敢迈出下一步,因为这里头,果真,完——全——没——有——光。服务生轻声说:“跟我来,左转,来,放心,直走,您不会撞到任何东西,右转,对,就是这里,正前方就是您的椅子,请慢慢坐下。”

我坐下,没有光,就是没有光。我把手放在面前,完全看不到我的手指。T的声音从桌子的另一头传来,声音里有些许惊慌:“你在哪里?”

和我们一起进来的那组客人,因为其中一位女士完全无法忍受黑暗,尖叫抗拒。她的呼喊很快消失在帘幕后,

应该是被服务生带向光明了。我被黑暗钉在座椅上,身体僵硬,不安开始在皮肤上逼出汗滴。服务生突然发声,我被她的声音吓了一跳,原来,她一直站在我身旁。“我来跟你解说,您的右手边是刀,左手边有叉,杯子在正前方,请您开始用手去寻找,慢慢来,饮料随后上桌。”

我慢慢伸出手,碰触到桌、巾、刀、叉、匙、杯,还有,从对面伸过来的T的手。我们在黑暗中握了彼此一下,“相濡以手汗”,给彼此打气。

身体稍微放松之后,我开始听到许多声音。四周其实有许多客人,我看不到任何桌椅和身影,但有许多细碎的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听到刀锋撞上瓷盘的声音、饮料倒入杯子的声音、笑声、聊天声……当视觉失去作用,我的听觉逐渐开启,敏感度升高。然后,我就明白,为何餐厅要叫“黑夜里移动”了。

黑暗中,宾客坐定,但服务生上菜上酒,必须移动。他们都是视障者,黑暗对他们已属平常,把宾客们的座椅位置记熟,就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这些服务生在外面的世界里,是绝对的弱势,但在这个工作场所,他们身体的弱点就变成他们的强项了。

前菜沙拉、浓汤上桌,我在黑暗中进食,行动如树獭,生怕打翻水杯、把刀叉扫出桌面、把浓汤送进眼里。黑暗果然有其分量,肢体被黑暗黏住,一切都迟滞缓慢,咀嚼慢,说话也慢。

看不到菜色,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我知道自己的主菜是海鲜,但有个东西我嚼了很久,就是无法正确说出它的名称,连续吃了三口,我才惊呼:“这是虾啊!”视觉功能消失,必须仰赖味觉与嗅觉,这是一次全新的就餐经历。

少了视觉,耳朵伸展成漏斗,四周各种细碎的声响都倒进听觉里。隔壁桌一对男女的对话,让餐厅里所有用餐的宾客都忽然安静下来。原来,大家的耳朵,都变成漏斗了。

男士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静。

这句话像一根绳索,勒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话语休止,吃食暂停。

女士没回答。

男士继续说:“你看不到,但现在我手上,有个戒指。”

寂静再度塞满黑暗。我的刀叉在空中悬浮,嘴巴微张,不敢动。

“你愿意嫁给我吗?”

依然听不到女士的回答。

再试一次:“你愿意嫁给我吗?”

重复三次的问句,在黑暗里回荡,求婚的男士喉咙干渴,声线分叉,问句的结尾很微弱。

“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受不了了,黑暗我可以习惯,但这种悬疑,杀人哪。

“你……”

女士的声音,在此时,终于划破沉默。她的声音,在黑暗里点燃了光。

在彻底的黑暗中,她哽咽着慢慢回答:“我,一,直,在,点,头。”

(有删改)

(1)对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开头几段从名称、特点和内部设置等对餐厅进行介绍,交代了这家餐厅对就餐者细心的照顾和特殊的就餐环境,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 . 小说中的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惊慌失措,用餐过程中还伸出手给“我”,说明他是个胆子比较小的人,与“我”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C . “我”在用餐中听觉“敏感度升高”,“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这些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没有视觉之后的特殊感受。

D . 小说题材独特,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这是小说的独到之处。

(2)小说是怎样叙述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14分)

8. (5分)(2016·丽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赠医潘况秀才序

[宋]刘攽

始,潘君以术游京师,疾病之至门者日数人。有知潘君者曰:“潘君相有病于未病,治已病于无病。”“潘君视隐如显,视远如迩。色喻于目,脉喻于指,声喻于耳,三者并用,药至病去,所谓国能也!”

他日往,则疾病之至者益多,日数十百人。则又有知潘君者曰:“潘君守学固而处心平,不以人之向己而喜,不以人之去己而沮,泛然唯吾所以自任而已,所谓有道者也!”

他日又往,则疾病之至者无数,举京师之人将迁焉。则又有知潘君者曰:“潘君不为利疚,不为势回,治人以疾病轻重为差。其视富贵如贫贱,视布衣如王公,得千金之谢,犹箪食之馈,所谓士君子也!”

呜呼!天下之事,莫难于持久。持久则善恶自效,贤不肖袭情。若潘君者,自始及终,声誉益隆,人之从之者,百倍于初,岂非真贤也哉!

今夫世之为医者诵数守法哜①甘调辛未有少得也则嚣嚣然以谓已足于是以人之生死侥幸以济其不仁之心。设危辞诡说,以恐吓富贵之人,捩其手足而邀之财,得金玉钱帛,满意盈欲,乃欲从事。益投毒药,与病相违,使其不自聊赖,然后徐徐解治,幸而不死者有矣,则固以为己功,而妄仞其名,厚求拜谢,以复其劳。若其不活,则其所得金帛固多,恬然持去,不自愧耻。其视贫贱无势者,则傲然不顾。世皆曰医贱,与佣徒鬻卖者钧,昔岐伯、和、缓之能② ,乃通于治国修身之际。呜呼君子,孰能矫正之者?若潘君者,其复何尤!

呜呼!世之事多类此者,独医乎哉!仆感潘君守道,出于流俗,故作叙以示知者。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散文卷》,有删改)

【注释】①哜(jì):尝(滋味)②岐伯:古代名医,相传是黄帝时人。和:医和。缓:医缓。两人均为春秋时代名医。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潘君相有病于未病相:察觉

B . 持久则善恶自效效:效法

C . 捩其手足而邀之财邀:求取

D . 其复何尤尤:过失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则疾病之至者益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 人之从之者,百倍于初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C . 则其所得金帛固多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 其视贫贱无势者其皆出于此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潘况医术高明,能看出处于潜伏期还未发作的病症,望闻问切多方并用,能作出准确诊断。

B . 潘况行医有道,在他眼中病患人人平等,没有富贵布衣等级之分,前来求医的病人日益增多。

C . 文章旨在提醒从医者发扬古代名医的优良传统,大力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庸医恶劣行径。

D . 作者用逐层渲染的方法详细地写潘况受信赖的过程并转述他人述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今夫世之为医者诵数守法哜甘调辛未有少得也则嚣嚣然以谓已足于是以人之生死侥幸以济其不仁之心(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潘君不为利疚,不为势回,治人以疾病轻重为差。

②世皆曰医贱,与佣徒鬻卖者钧,岂医之实若是哉?

9. (2分) (2018高三上·浦东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苏秀道中①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释】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

(1)本诗押韵的字有()个?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忽降甘霖而诗人衣襟湿润,表明霖雨经时之长和雨量之大,也暗示居室之简陋。

B . 颔联化用“床头屋满无干处”和“春流岸岸深”两句,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优国之心。

C . 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并以“犹”字蓄势,自然地带出下句“何况”的递进之意。

D . 全诗写雨情,表喜意,雨之情和喜之意相互融合,炼字炼句,贴切自然,处处蕴喜。

(3)这首诗中的画线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0. (2分) (2017高一上·洛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①。重耳遂奔狄。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②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乃止,遂行。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③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时雨。”

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晋文公。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①衣袪:袖口。②咎犯:重耳之舅狐偃,亦称子犯、舅犯等。③子圉:重耳之侄,晋惠公太子,即位为晋怀公。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穷:贫困。

B . 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引:拿起。

C .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伐:攻打。

D . 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间:暗中。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B .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C .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D .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重耳贵为晋国公子,但是险遭杀身之祸。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派人尽快除掉他,他爬墙逃跑,就追杀他的人砍掉衣袖之后才得以脱身。

B . 重耳常年流亡国外,各国对他礼遇有加。齐桓公用厚礼招待他,还把同家族的女子嫁给他,秦缪公更是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他。

C . 重耳也曾贪恋逸乐,不思谋取国君之位。他爱恋在齐国的妻子,不愿离开。妻子和赵衰等人想方设法、苦苦相劝才使他离开齐国。

D . 重耳很得臣民拥护,即位不忘修政回报。大夫栾、郤等人来秦国劝重耳回晋国,很多人都愿作内应。他即位后普施恩惠,大赏功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11. (5分) (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武中校区】

①“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三峡》)

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屈原运用比喻手法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离骚》)

③“________,________”讲述作者渴慕圣贤学说,为求学不畏路途遥远前去请教。(《送东阳马生序》)

(2)【宏达校区】

①《氓》中的“反是不思,________。”写出了女子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对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

③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四、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2018·江苏模拟)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可以用努力改变的事情不能等,不能用努力改变的事情要有耐心。该做的事情不能等,对结果却要有耐心。人生的目标不能等,对人性却要有耐心。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6分)

1-1、

2-1、

2-2、

3-1、

4-1、

5-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6-1、

6-2、

6-3、

7-1、

7-2、

7-3、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14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四、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

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 疲惫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经过 D.樊哙从良坐。从: 跟随 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离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形容词,仔细,周详 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道:道路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以其无礼于晋 B.此亡秦之续耳 C.为击破沛公军

D.举孝廉不行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 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语文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体系是思想完美者的自然形式 曹文轩 当限制在一定结构中所进行的有条理、有层次、有主次等各种关系的理论建设完成后,我们可以说:“这,便是一个体系。”“限制在一定的结构中”这几个字很重要,它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有多少观念,它们都是在一个共同体内。结构可能是显性的,从理论展开的格式上就可以看出;也可能是隐性的,即表面上看来,这些理论是松散的,随便慨叹的,但在这些理论的深处沉着一种将它们勾结在一起的结构,使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它的引力之外。 当我们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为完美的事物时,这个事物必定是在一定的结构之中的,或者说它是暗含着一种结构的。这个事物只要一失去联系,逸出结构之外,这个结构对它无约束能力,这个事物便不再是完美的。 体系者只有一个出发点(同时只有一个中心点,或一个终点)。由于庞大的理论是建设在一个点上的,那么在众多的观念中,则必然存在着母子关系(即若干观念是由于一个根本观念生殖出来的)。而非体系者没有用心去寻找一个点,而是分别在若干个点上进行理论阐述,结果是:观念众多,但观念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体系者与非体系者,在知识的占有、领会、掌握和生发上,处于两个等级。前者的知识已形成了一条线,而后者的知识只有无数个不接壤的点,虽然这些点也有许多是闪光的。当点未转化成线时,就意味着那个人在知识方面还很稚弱和生疏。有一两个闪光点,这并不难,难的是有一

条线——一条结实而又飘逸灵活的线。但许多人发昏,常去贬低线者,而颂扬点者:“哦,思想家!”殊不知点与线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们被星星点点的格言迷乱了。那些只有星星点点思想的思想家们甚至在短期内被人认为是超出创造着体系的思想家们之上的。 把若干观点放在逻辑关系的制约下,体系者的理论有着可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严密性。而非体系者由于观点之间缺乏派生、推演、呼应等关系,往往矛盾百出,到处可见漏洞。黑格尔等的体系一丝不苟、密不透风,自然无懈可击。他们的体系也许是反动的,但就体系本身而言,我们不可指望能以用它的矛戳它的盾的路数将其击毁。数学般的演绎,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体系的粉碎,不可能来自内部,而只能来自另一个体系。非体系者则必然常常陷于以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的尴尬处境之中,他们被粉碎,只需自己的力量就足矣。 体系的创造,并非都是自觉的。但一个思想完美者在进行学说的创造时,总会自然生发出体系,甚至连那些反体系的人都生发出了体系,如尼采。. 没有创造体系的人,是不可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位置的。他们曾经因为创造过一些颇有智慧的格言,一些大胆得让人心惊肉跳的口号,一些切中时弊的观点,一些很让人过瘾的俏皮话,也在短暂的时间中被人们注意过,但终因他们只是只言片语的玩闹,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了耐心,或因人们终于觉察到他们在学识上与体系者不可匹敌,而被遗忘了。而那些创造了体系的思想家们、美学家们,却因为他们完整庄严的学说,被人们记住了。 体系有助于人类思维的严格训练。人类的一般思维有着种种毛病:浮光掠影、混乱、含糊、自相矛盾……因此,一般思维少有成效。创造了伟大思想和有伟大发现的人们,是在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之后出现的。体系正是这种严格训练的结果。 (节选自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系意味着理论的完整性和观念之间的互涉性,不管其中有多少观念,任何一个观念也不能脱离和游弋于体系的引力之外。 B. 非体系者他们的思想中也有许多闪光点,但因为他们的知识只是无数个不接壤的点,也就意

2021届上海市高三11月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①二十四桥仍在,、。(《扬州慢》) ②,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③《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风气并明确指出从师的标准是:“,。”(韩愈《师说》)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希望贵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在线办公软件,特来电垂询。 B.拜读完大作,深感佩服,斗胆稍作斧正,请多包涵! C.今日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感谢各位光临家父寿筵! D.今日多有叨扰,老师您请留步,足下改日再来求教。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①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 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④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⑤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 A.③②①④⑤ B.②⑤①④③ C.③②⑤④① D.②⑤③①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为什么“数据生而平等” 方可成 ①“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句出自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言,已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②在今天这个以数据、比特为基础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理解和普及的一个新理念是:“数据生而平等(All data are created equal)。” ③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在互联网上被传递的数据,需要被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信公司、宽带公司)平等对待。宽带公司不能随意让一些数据跑得更快,另一些数据跑得更慢,更不能随意堵截、屏蔽一些数据。 ④如果没有“数据生而平等”的理念约束,宽带公司很可能会出于逐利的目的,给在自己的光缆里奔跑的数据划分三六九等。这就好像,宽带公司是修路的,它为了挣钱,可以辟出一条快速车道,只有交了钱的网站、App才能上去跑,不交钱的话就只能去挤慢车道。甚至更狠一点,要是不交“保护费”,就压根不让你上路。 ⑤宽带公司究竟有没有权力这样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数据之间制造不平等的传输速度,这是合理和可接受的吗? ⑥在美国,宽带公司的这种做法一度非常流行—AT&T曾经完全屏蔽丁苹果的FaceTime和谷歌的 Hangouts视频聊天,另一家公司 Comcast曾经给网络视频网站 Netflix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购物狂欢”度量治理格局 盛玉雷 ①“双11"来临之际,消费者、商家、快递公司、相关行政部门已经热起身来,积极准备。历经数年发展演变,如今的“购物狂欢”更趋有条不紊,社会也多了一份从容自信。 ②从“促销日”到“狂欢节”,从一家独唱到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的滚雪球效应愈加显著。背后的社会心态,也历经了从惊喜到挑剔、从紧张到平静的嬗变。“双11”概念初创之时,参与促销的商户仅有20多家,但活动所迸发的火花,却点燃了公众的消费激情,第二年就遭遇了快递瘫痪的尴尬。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线上购物节不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简单,而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的治理课题。以“双11”为时间节点,梳理这些年来电商等行业的成绩与问题,能够清晰感受到社会治理层面发生的变迁。 ③当“双11”成为现象级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成为一次综合大考。这场考试考核电商平台的经营水平,考验物流企业的承载能力,考评政府部门的管理绩效,也考查参与者的社会诚信。如今,快递瘫痪等情形也会发生,但应对已不像当初那般无力:物流业装上“预警雷达”,可巧借大数据手段排兵布阵;多部门主动作为,对消费陷阱强化监管……过去8年的“双11”,仅“天猫”平台交易额就实现了从5000万元到1200多亿元的跃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成长的社会共治力量。 ④如果说“双11”发展至今形成的可观影响,有赖于对问题和挑战的及时破解,那么在新时代赢得消费市场,尤其需要社会各方面携手加强治理,积极主动谋划。从一定意义上讲,“双11”映照着社会运行机制的“健康度”,也度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⑤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度过了廉价促销的早期发展阶段,今天的消费领域,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双11”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可能性。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活“双11”的发展潜能,就能架起一座沟通生产与消费的稳固桥梁,共同做大市场、完善服务。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三5月月 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首创。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持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作出了更明确的表述。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有学者把明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典范是由倡导所致,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之相伴相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 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这样,明政府所推行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父亲眼看着女儿自尽殉夫并大赞“死得好”的故事,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并不罕见。在朱熹悟道、传道的福建地区,清代竟有胁迫寡妇殉节的风气。 “孝道”本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但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制度化推进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泛政治化的极端道路。在上层统治者眼里,孝道的体现就是臣下的“死忠”:所谓“以孝治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服从一尊。就一般士庶之家而言,争取“孝行”的褒奖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利益。正因如此,为博得孝名而导致明清时期惨无人道的“割股疗亲”行为盛行,显然也是政府对于“节孝”制度化与教化灌输的后果。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节孝”,更多的是强调士人自身的道德气节与行为准则,而到了明清时期经过专制政府的制度化、规范化之后,传统的“节孝”观被引入到激烈化的歧途。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皇权专制体制的强化和官僚阶层奴庸化的加剧,朱子及理学家们所提倡的勇于坚持士人气节的义理观,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

青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青浦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者:叶孟贤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③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④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

山东省曲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最新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合集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gaosandiwuciyuekaoyuwensiti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Davidasm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憩息(qī)鸟窠(kē)猝然(cù)饿殍遍野(piáo) B.衣袂(mai)流岚(lán)倾圮(qǐ)亘古不变(gan) C.胡同(tòng)蛟龙(jiāo)惶悚(sǒng)栉风沐雨(zhì) D.思忖(cǔn)天籁(lài)熨帖(yùn)窸窸窣窣(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亲睐心旷神怡良辰美景针砭时弊 B.膏粱举案齐眉掎角之势事必恭亲 C.锻炼物是人非杯盘狼藉无精打采 D.安祥正襟危座冠冕堂皇钟鸣鼎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问题,理应 进行必要的修改。 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已有20人遇难,10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 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也 没有发现。 A.权利抢救就是 B.权限营救就是 C.权限营救即使 D.权利抢救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B.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词中,称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C.哈里斯球打得越来越好,队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无形之中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2012-2013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试卷 语文学科 (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横.财/专横.跋扈攒.动/万箭攒.心瘦削./削.足适履 B. 押解./浑身解.数应.届/应.接不暇呼吁./长吁.短叹 C. 裨.将/无裨.于事刹.车/古刹.钟声提.防/耳提.面命 D. 癖.好/僻.静地点监.生/槛.菊愁烟雨霁./身材颀.长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奥运赛场上,如果身无长物 ....是很难与强大的对手竞争的,孙杨正是凭借实力才获得了两枚金牌,并且打破了世界记录。 B.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披肝沥胆 ....几万海里,冲破日方阻挠在钓鱼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展开中国国旗宣示主权。 C. 8月14号上午6时50分,逃亡8年的特大杀人犯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他身负9条性命,犯 下的罪行骇人听闻 ....。 D.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为了让老同学不期而遇 ....,我们在骆马湖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B.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C.晚年的袁枚,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D.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3分) 橘子洲浔阳江天姥山洞庭湖兰亭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5.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北京时间7月28日18:00,2012年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正式开始,中国选手易思玲和喻丹携手亮相,为伦敦奥运会首枚金牌展开争夺。最终,中国选手易思玲获得冠军,波兰选手塞尔维娅-博加卡获得亚军,中国选手喻丹获得季军。 在7月28日下午进行的女子10米气步枪预赛中,易思玲和喻丹分别打出了399环和398环,分列第二和第四,两人携手晋级决赛。易思玲从第一枪开始就落后于波兰选手博加卡。直到第八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曲解文意,“不无”的意思是“不是没有”,不能和“不少人”对等) 2.D(“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3.D( A“适合……”属主观武断,B理解片面,“智慧新果实”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C 把“未然”说成“已然”,文中是说“需要……的苗头和思考”,但“苗头”尚未出现)4.C(次:驻扎。) 5.A(B项①是奉命发兵,并非显其“善战”;C ②言其被唐高祖授予官职,并不能表明其“忠心” 6.C( 7.(1) 大意给2分,“贼未之觉”的句式特点,“引” (2) 翻译正确各1分)。 8.本联用“迁客” 生,还有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 寓意分析3分) 9 才的当权者。(分析出诗句的字面义得3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 春江化朝秋月夜。 三、11.(1)B E(B. 处事方式不能表明这种身份。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二项得5分) (2)①重情义,热心助人。②敢作敢为,有社会责任感。③理智冷静,善于保护自己。(每点2分) (3)①提示了老周的心理:做了一件好事且未留下“后遗症”,又验证了自己让老人签“证明”的正确性,因而很兴奋。②老周的兴奋与“皮夹克”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锋芒所指。③引发读者深思:当今社会,要不要做好人?如何做好人?这社会风气到底怎么了?从而深化了小说主旨。(每点2分) (4).赞同老周:①老周既要救人,又设法避免惹上麻烦,这是社会环境逼他如此,老周这样做,既善良又有理性。②老周既救了人,又没惹上麻烦,不论手段如何,结果是最理想的。 反对老周:①抢救生命第一,容不得犹豫、拖延;②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是中华民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 2分,论述 )。 从“反党罪证无非是小镜子和旧画报”“并非傅雷本人之物” “存单”“丧葬费”这些大小财产问题。 “精益求精”上看出。(每点2分) (每点2分) 体现高洁人品和刚直性格。②特定时期冤屈难辩,以死 ,追求人格完美。 (成就)。②读者和国家失去(损失)一位伟 (不要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 2分,论述合理给6 分。) A.可圈可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 看人的脸色行事。C.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14.B(A.“已经痊愈”与“病人”不合逻辑。C. 语序不当,将“地质学家”与“历史学家”语序互换或将“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语序互换。D.“迫于支持和营救”搭配不当,“迫于”改“对) 15.C(陈述对象“桃花”要一气贯通)

2020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 “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的“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 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当代美术.叙事的主要创作方 向。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视觉图像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C.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反思人与动物 关系的思想基础。 D.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人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 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3分)( )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重要内容、精神指向、主旨几方面,较深入地 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体现了“乡土美术”较强的生态观,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都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 转向”的主旨这- -内容。

福建省尤溪县高三上月考三语文试卷

福建省尤溪县高三上月考三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能源领域依然乏力、通胀受限等原因,下次加息时点比美联储估计的更加难以。 ②与网友们热火朝天的“侦查推理”和“斌爽恋”的舆论相比,身处风暴眼中的郑爽显得云淡风轻。 ③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A . 琢磨沸反盈天夸夸其谈 B . 捉摸沸反盈天不经之谈 C . 琢磨纷纷扬扬不经之谈 D . 捉摸纷纷扬扬夸夸其谈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 B .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关键是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也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C .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8日凌晨4时,日本东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奥委会全会上,一举击败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D . “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

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3. (2分) (2016高三·吉林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庆期间,一对年轻情侣不顾“禁止刻画”标牌的提示,用钥匙将名字刻在了长城砖墙上,两个人的行为①引发了网友的愤怒。据报道,各地景区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②有不少。③,总体来看,旅游不文明行为与前两年相比已经减少了很多。④加强文明旅游正面引导,国庆假期期间各地开展了不少“倡导文明出游”主题活动。专家表示,一些旅游不文明行为,是⑤“出了门,没人认识,可以放松”的心理;还有一些是⑥无意识的行为,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带到了旅途中。⑦,⑧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⑨加强教育引导,将硬性约束与正面倡导并重,逐渐树立游客文明意识。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冶炼工艺后来居上,独领风骚。利用和发展青铜冶铸技术,楚人在春秋晚期就已开始冶炼并使用铁器。据考古资料,现已出土的东周铁器,大部分都是楚国的,楚人已经初步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和铸铁柔化等工艺。 历秦入汉,冶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年楚国著名的冶铁基地宛(汉为南阳郡,即今河南南阳),成为西汉最大的铁器冶炼和生产基地之一。1959年至1960年,在南阳汉代冶炼遗址的三千平方米发掘区内,发现了熔铁炉七座、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车城高中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本次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30 道选择题,共 90 分;第二部分一篇作文,60 分。总分值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完成后选择题答案和作文分开上传。 第一部分(9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 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更有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性,是百年新诗历史特别是中国诗人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联袂激进者惊世骇俗心灵历程 B.携手激进者惊世骇俗心路历程

C.携手冒险者石破天惊心路历程 D.联袂冒险者石破天惊心灵历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一些人这样认为 B.一些人这样认为,诗歌面貌模糊已成事实 C.以致出现了诗歌面貌模糊的现实,一些人这样认为 D.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特点,这一诗之大道已被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 B.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需要提升,这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早已证明的诗之大道。 C.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D.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这是百年新诗历史特别是中国诗人早已证明的诗之大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典咏流传》以传统诗词名篇配乐为主,新歌词创作为辅,体现出“新旧结合”“新旧共生”的文化生态,不仅提 升了传统诗词的传播度,还了新的诗词体式的出现。自古以来,诗词的创作与传播都与音乐。《诗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于嗟女兮,。(《诗经·氓》) 嘈嘈切切错杂弹,。(白居易《琵琶行》)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3)君子,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②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去:离开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治:准备 C.山脉怒坼.,赭石纵横坼:裂开 D.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识:懂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船夫的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估量.(liàng)箴.言(chēn)鞭辟.入里(pì)扪.心自问(mén) B.狡黠.(x iá)应.届(yīng)稗.官野史(bài)不容置喙.(huì) C.殷.红(yān)精髓.(suí)妍媸毕露.(lòu)风尘仆仆.(pú) D.发难.(nà)溘.然(kè)惊魂甫.定(fǔ)解.甲归田(xiè) 2.下列各句中,中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 ....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 同努力,功败垂成 ....,在此一举!” C.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 ....,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D.面对光怪陆离 ....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出发,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和外国朋友一样,我们自己也是喜欢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 B.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 灭亡。 C.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差。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既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系。生态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2020届高三语文月考(1)试题(最新)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一) 语文试题 2019年9月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节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发生相应变化。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秋节肇始于中唐,依据是中唐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文人赏月玩月诗。唐代的科举制让大量文人为了科举考试和被举荐机会而产生迁徙大潮,他们背井离乡,聚集在长安、洛阳等地,努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期待着命运的垂青。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仙话在社会上传播后,文人们发现中秋满月最适宜“玩”,一方面是为了附会“月宫仙境”,另一方面也是借赏月来抒写自身的人生境遇。 从诗歌来看,赏月诗描述的场景多在塞外或异乡,或独酌或与两三同僚、知己赏月,除了对月夜景色的临摹、由明月普照而生发出的旅愁闺怨,还有月宫中的兔、姮娥等引起对月宫仙境的遐想。唐代中秋玩月诗歌的诗境通常是比较清冷的,中秋在肇始之初就融合了自然与个体在时代的命运,赏月诗更是文人们经验世界的心灵化,“秋月”是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忍受巨大孤独和寂寞的文人们寄托情怀苦闷的情感对象物,而月宫的美好传说,飘渺的仙境,长生的象征,又象征着文人的“诗意”审美和对功成名就的“圆满”人生境界的追求。在开放而气象万千的唐代,人人都希望建功立业,但是个体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却难以把握和捉摸,中秋成为特殊时间节点下的文人们安顿精神、寄托人生理想的物象认同空间。 宋代,中秋习俗已经广泛渗透在社会各个阶层。商业城市崛起,市民阶层形成,传统人文臻于成熟,人本追求凸显,“闲”与“适”,对宋人来说既是艺术境界也是人生境界。宋太宗年间,皇上正式下令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因此宋代的中秋,不同于唐代的“清冷”,《东京梦华录》就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时期开封市民中秋之夜赏月的热闹情景。从皇宫贵族到普通市民,通宵达旦,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中秋夜的狂欢之中。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增加,较之前的传统儒家“养心莫善于寡欲”形成的拘谨、简朴、素朴的民风发生了转变,特别是“重利趋商”启动了人的本性欲求中所有的、久遭禁锢的享乐欲望。这样恣意寻乐之风不独为富貴之家所独享,中秋节日赏月的全民狂欢,“秋月”成为民众在一年辛苦劳作后,通过消费,庆祝丰收宣泄的正规渠道,形成了民众社会生活中的功能性认同空间。 明清之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一种新的道德价值思维方法正在破土而出,它所反映的是从“人的依赖性”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前进的方向。在这样的时代中,中秋的节俗就更加世俗化,由注重公共活动逐渐收拢到注重家庭内部的成员交流。表现出澄净清幽的天上圆月,围合宁静的院落,亲密和洽的亲人,三者在这一刻达到混融合一,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