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河海大学水土资源规划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河海大学水土资源规划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河海大学水土资源规划word文档良心出品

《水土资源规划》硕士课程考核备选题目一、问答题(第7

题必选,另任选5题)

1、水作为特殊商品具有哪些经济学属性?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2、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原因。

4、我国如何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类?说明我国耕地的基本国情及其保护目标。

5、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6、农用地整理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农用地整理一般包括哪些单项工程?

7、简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推进我国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课程论文

1、综述水土资源综合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字数:5000~6000字)。

说明:

1、可选做问答题或课程论文;

2、请在答卷(或论文)上注明你的姓名、专业及学号;

3、成果一律用A4 纸打印。

月12年2017

《水土资源规划》

问答题

专业

学号

姓名陈菁

指导教师张展羽

月1年2018.

1.水作为特殊商品具有哪些经济学属性?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①水的经济学属性

(1)水资源价值的多维度性。水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如生产和生态功能,也具有非使用价值,如未来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不仅不同水资源在用于不同用途时应被视为不同的经济物品,而且同一水体在同一时间段内由于同时兼有不同的功能,也被视为具有多维价值,这一现象导致了水资源价值研究的复杂性。如水资源按其用途可以被分为消耗性用水(如农田灌溉)和非消耗性用水(如水力发电、航运)。通常状况下,如果消耗性用水量不达到一定的极限是不会影响到消耗性用水的价值。但随着人类水资源开发程度趋近极限,消耗性用水的价值和非消耗性用水的价值是会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研究水资源价值时,不仅要研究其单一使用方式的价值,还要研究同一水体不同价值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用水量是如何影响价值之间替代比例的。(2)水资源价值的空间属性。由于水资源可获得性难易程度不一,势必造成水资源利用成本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水资源价值存在空间差异。如在同一河段左右两岸,由于河道两岸所受水力不同,会导致两岸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可利用程度不同,形成微观尺度的价值空间分布差异。另外,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时是流动的,而且是一种不完全流动,即使其符合可利用的要求也

往往需要人们付出劳动、时间与精力,这就是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水资源不完全流动性。由于水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地区与地区之间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比较优势明显不同,水资源利用成本区际差异显著。

(3)水资源价值的时间属性。水资源价值的时间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水资源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深层地下水),人们在利用这部分水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现其现值的最大化,换而言之,就是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序列配置上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另一部分为可再生资源,而不同时间上的相同水量边际价值变化幅度较大,甚至有可能为负值。因此,该部分水资源的利用原则是充分利用边际价值高时的水资源。

②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可持续发展水价的理论内涵就是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不能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

能力;水价所决定的收支水平必须保证供水工程能持续运行和用水户有支付能力。换句话说,可

持续发展水价的制定必须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使水资源再生、循环的环境和基础不受破坏,同时兼顾供水工程承受能力和用水户承受能力。因此,可持续发展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关系,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供水工程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的核心内容,以用水户承受能力作为边界条件。

2.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产权管理、水资源合理配置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组织和协调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和水资源信息与技术管理等六个方面。

(1)产权管理。《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作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部,主要代表国家管理好水资源所有权,并应制定规章和政策,对与水资源所有权相关的占有权、开发权、经营使用权、处置权等进行界定和规范。(2)水资源合理配置管理。水资源因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不同于一般商品,完全由市场机制来配置,也不同于其他专用性的稀缺资源,完全由国家计划配置。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公平与效益、兴利与除害、近期与长远,同时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使水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3)水资源政策管理。就是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而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的诸多方面,涉及天然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子系统。当前政策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流域管理政策的建立、完善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之间政策的协调。(4)水资源组织和协调管理。新《水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在我国,“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管理体制,是切合当今国情的必然选择。要完善和健全以河流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必须加强与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协调,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

(5)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是指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初设等前期工作,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建设管理及工程运

行管理。水资源保护管理是指用水质量、水生态系统及河湖沿岸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当前,尤其要加强对水利行业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管理,适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

(6)水资源信息与技术管理。加强水文观测、水质监测、水情预报、工程前期调研和运行管理跟踪监测等水资源基础工作,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水资源

调查、评价、预测、配置、调度等体系。

4.我国如何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类?说明我国耕地的基本国情及其保护目标。

①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大致分为两种:1.按土地资源的用途分类;2.按土地资

源质量等级分类。

)按土地资源的用途分类1(.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0年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件规定,我国土地资源实行城乡统一的分类标准,按用途分类,由三个级类型(一级类型,二级类型和三级类型)组成。其中一级类型共分为3个类别;二级类型共分为15个类别,三级类型共分为71个类别。各类别编有特定的编号,以利于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管理土地资源信息。

土地资源的一级类型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种类别。农用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5种二级地类。建设用地指建造建筑物、构造物的土地,包括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8种二级地类。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为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两个二级的地类。

(2)按土地资源等级分类

土地资源的质量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土壤侵蚀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作物年产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坡度指单位水平长度地面的平均增高或降低值。有效土层厚度指评价土地的土层厚度平均值。单位面积2·a)。(km土壤肥力指土壤中所含养分状况。通常以有机质含量、上年土壤流失总量称为侵蚀模数,单位为:t/全氮、水解氮等指标表示。土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称为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地农业适宜性及经济价值的重要参数,不同植物品种,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要求。人口密度及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是土地资源分级中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土地资源评估的重要经济参数。

②耕地的基本国情

(1)我国耕地的特点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半部季风区,即大约以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尤其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和丘间、山间盆地以及广大的丘陵地区。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即年降雨量800mm等值线以南的广大南方丰水地区,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早耕地面积的60%左右,其次是黄土高原内蒙古、甘肃、新疆的山前平原,约占25%,其余15%左右的旱耕地则零星分布在江南丘陵与山坡地。

(2)耕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耕地总量及人均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总面积持续下降,这是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所致。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而且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6年:0.25

2左右。这说明我国耕地越来越面临着逐年减少和人口增长的压力。1 /10,仅是美国的人)/hm 2)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目前中低产田已占整个耕地面积的2/3,有机质含量已降低到1.5% ,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黑土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已从刚开垦时的8%—10%下降到目前的1%—5%。另外,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随意占用、乱垦、滥伐草原植被、森林的情况,使大片土地失去“绿色保护伞”和“天然2km万不同程度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面积从解放初期的116

蓄水池”。目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2,占国土面积的1/6,每年流失表土50km多亿t。扩大到150万3)耕地污染严重

2,仅此一项,每年粮食减产达100亿kg以上。从80年代末以目前我国耕地污染面积已达667万多hm来农业化肥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化肥和其他农业投入,如杀虫剂、除草剂等的施用,严重破坏了耕地的生态环境,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4)耕地的生态功能下降

人口的增加给耕地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人类只有不断地追求耕地生产力和单位面积产量。对土地无休止地索取使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盐碱化、沙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耕地不能有效地缓解面临的压力,致使肥力不断下降,结构变差。耕地质量的蜕变使耕地的生态功能下降,不能正常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有些地区的耕地成为大气C的排放源,如京津沪、广东及云贵川等地。这主要是由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引起的。而且土地最初从森林转化为耕地,土壤中的碳含量就会急剧下降。研究表明,砍伐森林会造成20—30年内有机碳损失20%—50% ,大部分所属来自于地表有机质的侵蚀,这是与土壤表层耕作分不开的。这不但会加重地球温室效应,而且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质量的退化。

③耕地保护的目标

所谓耕地保护,就是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其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由于土地具有数量有限、质量可变两大基本特征,前者决定了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必须适度,利用应该节约,后者则要求人们对耕地利用要合理,用养结合,以保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耕地保护目标即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这一目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耕地问题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①在一定阶段时间内,局部地区自身耕地总量的增减所达到的自我平衡;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局部地区之间耕地的增减所达到的互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自我平衡”与“互补平衡”相结合的“总体平衡”。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一个具有全局性、转折性意义的战略性目标,标志着土地管理将进入一个全.

新的时期,是土地资源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土地管理方式向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一个战略目标。提出这个目标,既有充分的必要性。又考虑了足够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工程,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5.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1)统筹兼顾。土地利用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规划必须统筹全局,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对土地的需求,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必须把局部问题纳入整体目标中综合考虑,做到地尽其用。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远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既要满足规划期末规划目标的要求,还要照顾近期或当前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远景规划目标对土地利用起控制作用,对近期土地利用具有指导性;但也应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是分步、分期进行的,特别是在我国国力还较薄弱的情况下,更要充分考虑当前利益,为在短时期内发挥土地利用效益创造良好土地条件。此外,坚持远近结合原则,还应包括近期的规划要为远期的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3)保护农业基本用地。中国人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多,又不能依赖进口农产品为生,这就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必须贯彻保护基本农业用地的原则。农业生产要求有较好的土地条件,我国宜农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因此,宜农土地要优先保证农业的需要。

(4)因地制宜,注重可操作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也不尽相同。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在规划内容、规划深度和规划编制方法上,都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在规划方法、用地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应以规划为出发点加以落实。

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土地利用现状模式的总结。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利用土地活动与土地自然属性结合的历史产物。土地利用模式是指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及土地利用效果。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就是要研究这些土地利用模式的合理与否,找出土地利用上的经验与问题,寻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途径,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规划中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作适宜性评价,说明需要调整的土地数量、分布和调整利用方向。一般仅需对那些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部门预测中反映出来的用地不合理或用途有争议的土地进行评价。二是按照规划需要进行各类用地后备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即宜耕荒地、宜林荒山荒滩、宜建设用地等的评价,说明各类后备土地资源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行用地结构调整的可能性。(3)土地利用预测

土地利用预测是人们对土地利用远景模式趋势的推测,是土地总体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通常,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土地利用预测包括土地利用方式预测、人口和消费水平预测、农产品单产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土地利用效果预测等内容。

(4)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对土地利用远景目标及任务的战略性安排,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土地利用问题、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途径及步骤,以及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5)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合理分配土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和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特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分区可以划分为:1)农业用地区,即为保护和发展种植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其中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用地区、农业开发区、菜地保护区等二级用地区;2)园地区,即为保护和发展果树、桑树、

茶树及其他多年生作物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3)林业用地区,即为保护和发展林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其中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划分林业保护区、一般林地区、林业开发区等二级用地区;4)牧业用地区,即为保护草场和发展畜牧业需要而划分的用地区,可进一步划分牧业保护区、牧业开发区等;5)城乡建设用地区,即城乡已建设和计划建设的用地区,可进一步划分城镇建成区、城镇规划区、乡村建成区、乡村规划区、独立工矿建成区、独立工矿规划区等;6)特殊用地区,即为特殊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可进一步划分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物保护区、军事区等。(6)骨干工程用地布局

骨干工程用地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各类骨干工程用地是非农业用地的主要形式。骨于工程用地布局合理与否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很大。骨干工程用地布局主要解决各工程用地的分布和界线,对于一些不易确定界线的用地,要求标出其在规划图上的示意性走向。骨干工程用地布局主要包括城乡.

各居民点布局、工况用地布局、交通运输用地布局、水利工程用地布局、电力通信设施用地布局、防护工程用地布局等。

6.农用地整理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农用地整理一般包括哪些单项

工程?

①农用地整理的目标

(1)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土地整理,把整理区内的工矿废弃地、散乱池塘、低洼鱼池、零星荒滩地、荒草地改造为耕地。

(2)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稳定农业生产。合理配置农业水利设施,增强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

(3)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整理,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实现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田间道路系统,结合灌排沟渠建设,对现有田块进行重划,以达到“田成方,路成框”的效果,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5)合理布局农田防护工程,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结合土地平整,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6)促进村镇集中和合并,改善农村社区生活条件,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②农用地整理的单项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包括田块修筑工程、地力保持工程等。

(2)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输配水工程等。(3)田间道路工程:包括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等。

(4)农田防护工程:包括农田防护林、护路、护渠、护堤等。

(5)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包括岸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坡面防治工程等。

7.简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推

进我国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报告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湖北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划分报告 湖北省水利厅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2013年12月

1 前言 根据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00年湖北省以鄂政发[2000]4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依法划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2006年水利部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全国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公告了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对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010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新《水土保持法》第四条规定了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第十条规定了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在水利部2010年启动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及各省(市、自治区)规划中需完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下一级应在上一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水利部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

电规划设计总院和七大流域机构于2013年共同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以办水保【2013】188号文下发了复核划分成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项目任务书》的安排,在本次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中复核划定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省级),作为湖北省水土保持宏观管理和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布局的依据,意义重大。

水土资源规划课设

河海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名称:皂河灌区水土资源综合规划 学生姓名:冯远周 学号:03 专业班级:07农水2班 所在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2011年1月12 日

目录 灌区基本情况 (1) 灌区水资源评价 (5) 确定灌区种植比 (12) 水土资源综合规划成果 (14)

一、灌区基本情况 1、地理、地形情况 皂河提水灌区位于江苏省宿豫县境内,东临宿城区,西邻睢宁县,北接邳州市,灌区1970年基本建成,收益范围七个乡镇,总控制面积为339平方公里(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占总面积的69%,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农业较为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 2、水文气象情况 灌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无霜期211天,多日平均日照2271小时。灌区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期,多年平均汛期(6-9月)降雨量为,占全年的%,汛期暴雨、大暴雨较为频繁,尤以7-8月最高,而天然植被多遭破坏,废黄河两岸有大面积的黄泛冲积土壤,许多地方存在水土流失。灌区不同季节降雨量差别较大,春秋两季雨水教少,占全年降雨量的%,冬季降雨仅占全年降雨量的%,夏季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春旱、夏涝,秋冬两季干旱时本灌区气候的特点,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3、水资源及水利工程 灌区由皂河电灌站提引京杭大运河灌溉大片农田,总灌溉面积万亩,受益人口万人(2004)。 4、土壤资料

灌区地貌属黄河决口扇形平原,土地平整,坡度小于5%,地表物质为黄泛堆积物,土壤为沙壤土,透水性强,保水性较小。土层厚度在60-100cm之间,耕层厚度平均,容重为cm3,犁层厚度为,容重为cm3,耕层较浅,犁底层较厚,土壤养分含量较低,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g/kg,全氮kg,速效磷,速效钾97ppm,不利于作物高产。耕层孔隙度为%,犁底层孔隙度为%,土壤通气性较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近年来,为了改善土体结构,灌区做了大量工作,增施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等,抢时间耕翻晒垄,冻垄熟化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逐步加深耕层,促进土壤上下层水肥的运行。灌区土壤多为黄泛沉积物,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盐类,使地下水矿物度增大,干旱季节盐随毛管水作用上升到地表,长期聚集在地表,形成盐碱性潮土,表土PH值大多都为左右,现在多以稻麦轮作,注意养用结合,培养地力。 5、灌区及农业情况 灌区多为人工栽培为主,栽培作物有冬小麦、水稻、夏玉米、棉花、果树、经济作物等,还有自然生长的草木植被、灌木植被、经济木本植被等,林木覆盖率逐年上升,且生长良好。 灌区灌排工程配套,能灌能排,京杭大运河是灌区的主要水源河,水源条件稳定,但特枯年水量感到不足。灌区地势由南向北缓斜,西沙河、西便民河、皮黄河成“川”字型贯穿全区,均可排除内涝。宿豫县地处沂、沭、泗水系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但上游大量来水与当地汛期同步,绝大部分均穿境而过,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 一、 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 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水资源评价的容: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 ●水平年 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 典型年选择 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分配 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 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 ●系列法

水资源规划教学周历及测验卷_水工专业)-2011年10.26[1]

教学周历 课程名称:水资源规划及利用2011 ~2012学年第1学期教材版本:水利水能规划(周之豪)专业水工年级2010 级学时 周次日期章节内容提要教学环节 和方法 周学时备注 第 1 周自月日至月日绪论 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4 自学 第 2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5~§7 自学 第 3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二章兴利计算 §1~§2 自学 本章为 重点掌 握内容 第4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二章兴利计算 §2~§4 自学 第 5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二章兴利计算 §5~§6 自学 第6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二章兴利计算 §7~§8 自学 第7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三章洪水调节 §1~§2 自学 本章为 重点掌 握内容 第8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三章洪水调节 §3 自学 第9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三章洪水调节 §4~§5 自学 第10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四章水利水电经济计算 §1~§6 自学 第11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五章水能计算及水电站运行 方式 §1~§2 自学 本部分 为重 点、难 点内容 第12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五章水能计算及水电站运行 方式 §3 自学 第13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五章水能计算及水电站运行 方式 §4 自学 第14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六章水电站及水库参数选择 §1 自学 第15 周第六章水电站及水库参数选择自学

自月日 至月日 §2 第16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七章水库群水利水能计算 §1~§4 自学 本部分 要求 掌握 第17 周自月日至月日第八章水库调度 §1~§4 自学 说明:从第一周开始。请认真按时学习完成测验作业,并于17周之前寄至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业不交者无平时作业。

工程项目简介范例

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是指由公伯峡水库引水,黄河南北两岸各建一条干渠及支斗渠等田间配套工程组成,主要解决该地区黄河河谷两岸灌溉及人畜饮水问题,该工程是我省“十五”计划重点水利工程。 项目区位于青海省境内黄河干流公伯峡水电站下游的两岸阶地上,隶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两个少数民族县。该地区降水量为,蒸发量,沟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气候干旱,素有“干循化”之称。项目区现有人口万人,万头(只)牲畜,其中万人贫困,人畜饮水困难。项目区由于缺水,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长期以来制约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兴建该工程,不仅是该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的前提,也是黄河河谷两岸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改善的希望所在。 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投资、效益 该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北干渠长,设计流量为s;南干总长,设计流量为s;支渠66条, km。 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5499万元,工期为3年。 工程建成后,控制灌溉面积为万亩,其中黄河北岸万亩,南岸为万亩。工程无复杂的技术问题,技术上可行的。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撒拉族、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能使万人脱贫致富,促进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可使黄河两岸绿树成荫,清水环绕,生态环境秀美。 三、前期工作情况 我省对公伯峡水库灌区工程非常重视,为了提高设计质量,节省前期投资,我省于2001年5月采用向省内外招投标形式来开展该工程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这也是我省第一次采用向省内外公开招投标形式来开展前期工作。该工程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由甘肃省水利设计院中标,2001年10月份完成。 2009年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简介 作者:佚名来源:水电局办公室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15日

河海大学水文院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

城市水务(081521) (Urban Water Affairs) 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城市水务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城市水务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人。本学科依托河海大学在水利、土木、环境等学科的综合优势,主要涉及城市化地区水文规律分析、水环境及生态保护、水务工程规划、城市水灾害防治、城市水务管理等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城市水利、水务、市政、环境部门以及流域机构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河海大学已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有上海市等水务科研实践基地,为培养城市水务博士研究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校开展城市水务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承担了数百项有关城市水务方面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一、培养要求 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城市水务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新性成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水循环机理(Urban Water Cycle Mechanism) 2.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Urban water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3.城市水环境(Urban Water Environment) 三、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2学分,非学位课程6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

十堰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十堰市“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 ——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6月4日)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十堰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战略,提升十堰经济总体实力的重要机遇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经济社会抢前争先、提档进位、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堰市“十二五”规划,作用、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十二五”全市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奋进,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新阶段扶贫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及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等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了东风“两个总部”外迁带来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这五年,是十堰建市四十年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社会民生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全市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的瓶颈得到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基本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为“十二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指标实现了翻番增长。2010年,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30亿元左右,“十一五”年均增长12.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以上,是“十五”末的1. 9倍;全市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和21%,分别是“十五”末的2.08倍和2.6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9%以上,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3倍多。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我国2009年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十堰在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市和宜昌市,位居第三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坚持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园区为载体,以“双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坚持整车、零部件生产一起上,生产和流通、城区工业和县域工业两手抓,全市工业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到50万辆以上,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100家,规模以上企业接近1000家,地方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30.9%提高到2009年的52.7%;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400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111.9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8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 3:1;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是“十五”末的2.43倍;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1.4:48.3:40.3调整为2009年的12.1:46.2:41.7。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河海大学水土资源规划

《水土资源规划》硕士课程考核备选题目 一、问答题(第7题必选,另任选5题) 1、水作为特殊商品具有哪些经济学属性?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2、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原因。 4、我国如何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分类?说明我国耕地的基本国情及其保护目标。 5、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6、农用地整理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农用地整理一般包括哪些单项工程? 7、简述我国水土资源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推进我国水土资源可持续利 用? 二、课程论文 1、综述水土资源综合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字数:5000~6000字)。 说明: 1、可选做问答题或课程论文; 2、请在答卷(或论文)上注明你的姓名、专业及学号; 3、成果一律用A4 纸打印。 2017年12月

《水土资源规划》 问答题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张展羽陈菁 2018年1月

1.水作为特殊商品具有哪些经济学属性?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①水的经济学属性 (1)水资源价值的多维度性。水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如生产和生态功能,也具有非使用价值,如未来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不仅不同水资源在用于不同用途时应被视为不同的经济物品,而且同一水体在同一时间段内由于同时兼有不同的功能,也被视为具有多维价值,这一现象导致了水资源价值研究的复杂性。如水资源按其用途可以被分为消耗性用水(如农田灌溉)和非消耗性用水(如水力发电、航运)。通常状况下,如果消耗性用水量不达到一定的极限是不会影响到消耗性用水的价值。但随着人类水资源开发程度趋近极限,消耗性用水的价值和非消耗性用水的价值是会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研究水资源价值时,不仅要研究其单一使用方式的价值,还要研究同一水体不同价值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用水量是如何影响价值之间替代比例的。 (2)水资源价值的空间属性。由于水资源可获得性难易程度不一,势必造成水资源利用成本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水资源价值存在空间差异。如在同一河段左右两岸,由于河道两岸所受水力不同,会导致两岸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可利用程度不同,形成微观尺度的价值空间分布差异。另外,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时是流动的,而且是一种不完全流动,即使其符合可利用的要求也往往需要人们付出劳动、时间与精力,这就是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水资源不完全流动性。由于水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地区与地区之间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比较优势明显不同,水资源利用成本区际差异显著。 (3)水资源价值的时间属性。水资源价值的时间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水资源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深层地下水),人们在利用这部分水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现其现值的最大化,换而言之,就是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序列配置上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另一部分为可再生资源,而不同时间上的相同水量边际价值变化幅度较大,甚至有可能为负值。因此,该部分水资源的利用原则是充分利用边际价值高时的水资源。 ②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如何体现这些属性 可持续发展水价的理论内涵就是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不能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价所决定的收支水平必须保证供水工程能持续运行和用水户有支付能力。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水价的制定必须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使水资源再生、循环的环境和基础不受破坏,同时兼顾供水工程承受能力和用水户承受能力。因此,可持续发展水价所决定的水供求关系,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供水工程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的核心内容,以用水户承受能力作为边界条件。

湖北省水土流失治理的问题和措施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题目:湖北省水土流失治理的问题和措施学生姓名:陈英鹏 学号:201132020128 班级: 土建资环11-1班 指导教师:王晓燕

目录 摘要关键词·· 1 一湖北省水土流失现状以及30年来治理的成果回顾··2 1 水土流失基本情况··2 2 30年治理成果··3 二造成湖北省水土流失现状的因素分析··3 1 自然因素··3 2 人为因素··4 三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挑战··4 四未来水土保持治理防护工作的开展方向··5 五建议··6

摘要 湖北省水系发达,被誉为千湖之省,但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存在着治理任务繁重、投入严重不足、认识不到位、监督执法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先进的水保理念;重视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收入水平;针对问题,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和政策措施;强化领导,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社会办水保的格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国策意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关键词:湖北省水土流失分流域治理

一湖北省水土流失现状以及30年来治理的成果回顾 1 .水土流失基本情况 湖北省总面积18.59 万km2,共有水土流失面积 6.0843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7%,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 2.1亿t,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形特征为三面环山、山地众多,中间地平,略向南敞开,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湖北省处于长江中游,西部地势偏高,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之间,如果遇到降雨时间长、暴雨多、强度大的情况,鄂西地区很容易发生山洪、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所以自然环境决定了鄂西的水土流失要相对严重些。

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总结报告

湖北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划分报告 湖北省水利厅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2013年12月

1 前言 根据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00年湖北省以鄂政发[2000]4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依法划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2006年水利部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全国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公告了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对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010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新《水土保持法》第四条规定了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第十条规定了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在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遵循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在水利部2010年启动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及各省(市、自治区)规划中需完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下一级应在上一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水利部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七大流域机构于2013年共同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

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以办水保【2013】188号文下发了复核划分成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项目任务书》的安排,在本次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中复核划定湖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省级),作为湖北省水土保持宏观管理和水土保持规划项目布局的依据,意义重大。

河海大学水环境规划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湖泊湿地型城市水环境规 划—武汉四新地区 1四新地区水环境概述 1.1四新地区区位 “武汉新区”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江和外环线(京珠高速公路)合围形成“两江一路”的天然扇形区域,涵盖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及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一部分,规划面积368 km 2,建设用地160km2,规划人口100万。 武汉四新地区的范围中心区域,具体为:东启长江,西至318国道,南接三环线,北至二环线,规划总面积15. 33公顷(不含江滩公园99. 26公顷)。 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对四新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四新是城市副中心,依托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整装和相关机械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服务区域的国际博览、科技展览和汽车贸易等专业性公共中心职能,并布局服务四新组团的商业、文教卫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1.2四新地区气候特点 武汉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夏季最长为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春秋季各为60天。年均气温17. 70C, 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3. 00C, 7月最高,月均达28. 80C。年月气温平均值差达25. 80C,大于同纬度的杭州、成都等地,显示出武汉气候的大陆性。武汉市市

区盛夏闷热,白天气温常在3 70C左右,夜间也常保持在30 0C左右,极端最大气温为41. 30C,素有“火炉”之称。 武汉市风向明显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以北风和东北,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 7米/秒,最大风速10. 0米/秒(北风),静风频率为10%。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民活动剧增的影响下,武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城区己经形成明显的城市的“热岛效应”。据相关资料统计,2003年7月23口一8月3口,武汉市20时的相对湿度高达50%一80%,并且4项温度记录刷新了历史记载:日最低气温32. 3 0C;日最低气温≥300C持续时间:10d;日平均气温35. 80C;日平均气温≥330C持续时间:10d。 通过对武汉市多年典型气象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南风;冬季则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而武汉主城周边地区湖泊洽以南部和东部地区为最。长江、汉水为武汉市内天然风道,因此,缓解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最现实途径,是结合城市内外天然的江河湖泊,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结合城市水廊道的建设,建构基于夏季主导风向的城市广义通风道系统,将自然风引入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3四新地区水环境特征 武汉新区的水系资源主要由两江——长江与汉江,六湖——月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北太子湖和南太子湖,以及其他湖泊——后官湖、万家湖、汤湖、西北湖和烂泥湖,另外还包括后官湖和诛山湖的一部分加之琴断口小河、朱家老港、朱家新港、墨竹港、

中国水利年鉴2010_地方水利-湖北省-水利规划

减至最低三全省防汛抗旱减灾社会效益约为76.2亿元,其中抗旱效益17.5亿元二防洪效益58.7亿元,死亡人数同比十年均值减少70%三在抗旱方面,通过调度库塘放水二涵闸引水二泵站提水,共计调配用水10.7亿m3,有效遏制了旱情蔓延之势三入汛以后,全省水库累计安全调二泄洪水量11.69亿m3,水库防洪减灾效益明显,削峰率在75%以上,保护县级以上城市20座三在排涝方面,坚持田湖统筹,累计排水入江38亿m3,其中武汉城区排渍0.32亿m3,有效调控了湖泊水位,保证了25.33万h m2农田免遭渍涝三 2009年全省江河堤防共储备砂石料196.23万m3,与2008年基本持平,共完成植树96.13万株,占计划85万株的112%;落实424.9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投资计划,中央投资12.27亿元全部到位,省级配套完成三批投资计划1.7亿元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338座,完成投资30.5亿元,完成土石方1512万m3,混凝土257万m3三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1530k m2,占年度计划治理任务的102%三全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5.16万k W三中央下达2009年电气化专项资金1620万元,全年完成投资10.7亿元三(张陆)?水政?一分别向湖北省人大和湖北省政府申报了2010年立法计划项目三其中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为‘湖北省抗旱条例“和‘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规章立法项目为‘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修订)“(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和‘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省人民政府令第285号)三湖北省政府以省政府第333号发布‘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规定了河道采砂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二分级管理二规划制度二许可制度等,为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二保障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三(许燕飞)?水资源?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全省共发放取水许可证6755套,吊销取水许可证64套三按国务院460号令‘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水利部34号令‘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麻城电厂等建设项目取水工程进行了专项验收;组织专班编制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管理年报二水务管理年报三同时,参与了水资源费征收二督办二协调,重点对陆水水库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调研二协调,理顺了陆水水库的取水许可发证二水资源费征收的体制三 (张陆)?水利规划?编制完成了‘湖北省重点中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建议书“三按期完成了小型水库安全鉴定,为下一步编制‘湖北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奠定了基础,并为争取较多的小型水库列入全国专项规划做好项目储备三制定并印发了 ‘湖北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15个笫一批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重点县(市二区)三组织编制完成了‘湖北省2009 201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并通过了长江委的审核和省发改委的批复三积极争取项目计划,包括2009年项目计划和2010 2013年湖北省实际存在的尚未列入国家规划的1318.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人口列入国家规划,全面落实省级配套资金和需省级垫支的中央投资三(张陆)?基本建设?(1)堤防加固整治三2009年,湖北省重点抓了荆南四河二汉江中下游及分蓄洪区堤防加固及应急整险工程建设三截至12月,共完成土方386万m3二占计划工程量340万m3的113.5%,占年度目标责任计划110万m3的350.9%;完成石方27万m3三其中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2008年四季度新增投资计划1.6亿元,计划土方181.8万m3,石方15.1万m3,全部完成;2009年荆南四河堤防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第二批计划1.6亿元,计划土方320万m3三 (2)病险水库除险三截至2009年12月底,国家共下达湖北省614座(大型12座,中型134座,小型468座)水库加固项目,总投资66.57亿元,下达座数和投资均占规划总数的94%三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主体工程完工338座,其中大中型32座,小型306座三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47.33亿元的65%,完成土石方1512万m3,混凝土257万m3三 (3)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2008年全省安排30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8400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8151万元,省级664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改造项目2处,总投资3888.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40万元三2009年底30处大型灌区续建改造项目已完工三湖北省灌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三大型灌区现已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383个,涉及50个县(市二区)二5100个行政村,参与农户190万户三 (张陆一马礼平) ?防汛抗旱?去冬今春完成水利建设土石方近4万m3,其中加固中小河堤302k m,修复水毁近2万处,应急整治了石首调关矶头等3处重点崩岸险情,按计划对403座跨年整险水库项目实施建设,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3万处二新增蓄水能力2亿多m3,建成墒情监测点35个三修订完善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二分蓄洪区安转预案二重点大型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二重点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二在建水电工程度汛方案,以 9 1 3 湖北省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河海水务)

水资源规划(前4周) 第一章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do until you try! 1、什么是水资源: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水资源: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狭义水资源: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直接为人类利用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并能在不长时间内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资源的自然属性是指本身所具有的、没施加人类活动痕迹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害两重性资源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社会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资源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经济性;伦理性;垄断性 3、我国水资源的4大特征 (1)、人均水资源不足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兴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不均 (4)水资源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但我国水资源还是频频告急,原因何在? (1)人口增长迅速,供水紧张 (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 (3)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P13 (1)洪涝灾害频繁 (2)水资源紧缺 (3)水土流失,生态恶化 (4)水污染严重 对策: (1)合理使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 (2)加强技术开发,改进人类用水的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 (3)确定合理的用水价格。 (4)允许民营企业承担投资和管理活动 (5)淡化海水和回收废水 (6)加强制度建设 世界水资源三大问题: 1)水少(干旱缺水):导致水资源紧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需大于供的情况。 2)水多:这与水少问题形成一个对立面,也是地球上水量平衡的一个反映,同时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洪水灾害日益严重。 3)水脏:水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问题,它严重制约了社会经

中国水利年鉴2018_建设管理-规划勘测设计-【水利规划】

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省陇川县麻栗坝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省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马坝河龙塘水库及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北省华阳河蓄滞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牛岭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初步设计。1项,湖南省毛俊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黄河流域可行性研究。共5项,分别是:新疆奎屯河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南省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黔南州凤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遵义市观音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淮河流域 (1)可行性研究。共2项,分别是:洪汝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沂河、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1项,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安徽段)。 4.海河流域 (1)规划。1项,滦河流域综合规划。 (2)可行性研究。共3项,分别是:天津市东淀和文安洼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5.珠江流域 (1)可行性研究。共3项,分别是:广西西江干流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1项,广西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6.松辽流域 (1)规划。共3项,分别是:盘锦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霍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东北 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专项规划(2016—2030年)。 (2)可行性研究。共2项,分别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海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省辽河干 流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初步设计。共2项,分别是:吉林西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引绰济辽工程初步 设计报告。 7.太湖流域初步设计。1项,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高音)【水利规划】 1.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水规总院组织编制完成了《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 2030)》,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省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水利部于2017年5月以水资源函〔2017〕 191号印发了《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规划将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2.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7年,水规总院配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起草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考核评估技术方案和技术细则,用以加强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编制完成了《黄土高原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6—2025)》(送审稿)。 3.保障河湖生态流量重大专项课题根据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安排部署,水规总院组织开展了保障河湖生态流量重大专项课题调研,撰写完成调研报告,编制了《全国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任务书》,起草了《关于加强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调查评价技术要求》,为开展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有关工作提供了前期技术支撑。 4.生态保护红线(涉水部分)划定技术指南2017年,水规总院编写《生态保护红线(涉水部分)划定技术指南》,相关成果与环保部对接协调,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涉水生态红线。完成 《重要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及管理体系试点研究》《水功能区限排总量控制技术研究》等水资源课 题,并通过专题验收。(李扬) 【重点工程审查】 1.赤水河流域综合规划审查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流经云南、贵州、四川3省的15个县(市),于四川合江县城东汇入长江,干流全长436.5k m,流域面积2万k m2。国家先后在赤水河流域批准建立了画稿溪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较高要求。 赤水河流域保护与治理开发任务为: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供水、灌溉、防洪、水土保持、航运和发电等。流域以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和茅台等著名酒厂水源地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流域防洪工程总体布局为:以堤防护岸、河道整治、支流水库等防洪工程措施与监测、预警预报选编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规划将赤水河干流划为水能资源禁止开发区,将除桐梓河、古蔺河、大同河、习水河之外的支流划为规划保留区,进一步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境。 2012年3月和2016年5月,水规总院在北京召 9 3 1 规划勘测设计

湖北省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况

湖北省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概况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六省市,覆盖8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涉及省份多,幅员面积广,内部差异大,致贫因素复杂。《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涉及我省5个市16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7万人。规划明确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和基本要求。 湖北秦巴山片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省、重庆市、河南省接壤,规划范围涉及10个县(市、区),包括十堰市所属的郧西县、郧县、丹江口市、竹溪县、竹山县、房县、茅箭区、张湾区,襄阳市所属的保康县。国土总面积30158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77万,其中城镇人口103万人,乡村人口274万人。 一、自然条件。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属广义的秦岭巴山地区,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北部,武当山位于中部,大巴山东段横列于南部。境内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国土广阔,地形复杂,生物资源南北兼有。共有动植物3000多种,是我国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资源3100余种,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铌稀土、绿松石、金、银、磷等位于全国前列。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水电资源蕴藏量达610多万kw,水资源总量438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建成后年可调水100亿立方米。 湖北省秦巴山片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钟灵毓秀的旅游环境,境内有道教圣地武当山、绿色宝地神农架、蜡梅王国保康县,郧县猿人遗址和恐龙蛋化石群、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等众多旅游景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9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9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652元和3552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襄渝铁路,福银高速以及建设和规划中的十天高速、郑渝铁路、西武客运专线、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筑起片区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 社会发展。2010年,湖北省秦巴山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98%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9%;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10%。 生态建设。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10万亩,退耕还林124.6万亩,天然林保护16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4%。已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和8座垃圾处理场。城镇各类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 国外研究进展 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为了推动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研究,国际水资源学术界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有关问题。从这些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的讨论内容中就能看出国际上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挪威首相Brundiland夫人等所作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1,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1992年,在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ICWE),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性研究问题234。 1993年10月,在德国召开了第2届“国际水流情势的试验与网络资料(FRIEND)学术大会”,该次会议主要以不同时空尺度下水资源变化的相似性和变异性为目标,讨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及信息资料问题5。 1994年6月,在德国召开“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规划国际学术大会”,该次会议主要探讨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四个专题,即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探讨;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展望67。 1995年,在美国召开了第21届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学联合大会(IUGG),大会期间举办了“流域尺度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模拟和管理”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可持续水库开发和管理准则”国际研究组。该次会议出版了“可持续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建模与管理”论文集8910。 1996年10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会议专门讨论了流域尺度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践、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质水量的可持续模拟、水库水质水量监测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问题11。 1997年4月,在摩洛哥召开了第5届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科学大会。会议期间举办了“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管理学术大会”,其中专门讨论了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问题。 1998 年 5 月,在中国武汉召开“国际水资源量与质可持续管理研讨会”,主要探讨了水质与水量耦合建模、水质水量统一管理等有关问题1213。 2001年9月,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针对区域尺度水资源管理的诸多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从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