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一 第一课 千秋功过秦始皇
合集下载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1.1 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 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 二 三 四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2.秦王谋略 (1)集中权力:公元前 238 年,嬴政亲政,他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免掉吕不 韦的相位,把政权完全集中到自己手里。 (2)重用人才:嬴政亲政后,任用贤能的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 等将领。 (3)确定战略:接受李斯和尉缭的建议,一方面用重金收买六国的大臣, 扰乱六国原定的计划;另一方面采纳选择弱国、正面突击的进攻路线。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深 了人民的苦难,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秦王嬴政掌权后,把秦国的繁盛 推向新的高度,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一 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 二 三 四
首 页
基础知识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四、历史的余音
1.秦始皇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 混战局面;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采取有利于 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2.秦始皇是一个唯我独尊、 专制暴虐的君主: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 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民所能忍受的限度;迷信法家轻 罪重罚的理论,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重点难点突破
随堂练习巩固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1.制度构成 (1)确立皇帝制度: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 政务;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百官,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 ②“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官职。 (3)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把全国分成 36 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 ②郡下设县,县设县令、县丞、县尉,分掌行政、司法和治安。 ③秋功过秦始皇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千秋功过秦始皇》258人民版PPT课件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2、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 即: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 (时代性)
不能用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彼时彼地的历史人物,必 须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内加以考察;正确 把握时势和英雄的关系——时势造英雄;但不能否认 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行动可以改 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 用。
人物评说训练
捍卫。
第二
孔子பைடு நூலகம்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和谐
单元 柏拉图 西方文化的奠基者。
3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第三 单元
3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军事独裁。 不贪恋权势;坚持民主。 军事独裁。
关注人物杰出人物的个性品质:
单元
第四 单元
3
人物 孙中山
甘地 马克思
品质 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放眼世界; 与时俱进。 崇尚个人精神力量;强烈的民族意识;妥协性。
从动词看:指出+概括:8次
从设问的角度看
评述/评价6次 说明2次
从答题词看:背景/原因:8次 措施2次 意义、作用、目的各1次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1、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客观性)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 前进的决定力量。不能过分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克服英雄史观。(不要主观,既不崇拜,也不诋毁)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结合性)
注意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别、去伪存真, 对有关历史人物方面的史实进行认真的甄别。
关注历史人物的品质 个性品质:
单元 人物
品质
第一 单元
全优指导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1-1 千秋功过秦始皇 精品

◆◆◆◆误区警示 解答本题,易误选 D 项。秦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条
件是从商鞅变法后逐步形成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
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其历史功绩主要有:第一,采取正确的 策略,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 王朝。 第二,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制度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统一 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筑了水陆交通,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第四,秦始 皇北击匈奴,征服百越,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但是,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焚书 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他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建造长城,修筑陵墓,使 人民背负沉重的差役和赋税负担,导致民怨沸腾。 其暴政是导致秦朝短命而 亡的重要原因。 总之,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纪元,这是秦始皇的重大历史 贡献。虽然他推行暴政,导致秦朝短命而亡,但其功大于过。
一
二
三
四
3.大力发展交通 (1)陆路方面: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2)水路方面:疏浚鸿沟,作为水路交通的主要路线;令史禄开凿了灵渠, 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巩固边防 (1)多次对匈奴和南越进行战争,巩固了北方和西南边防。 (2)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有效地阻挡了 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
千秋功过秦始皇
学习目标 简述秦始皇兼并 六国、 建立中央专制集 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 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Leabharlann 知识图解一二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专题11千秋功过秦始皇汇编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课时作业
请思考:秦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 衡、修驰道。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归纳综合
整体图示 纲举目张
课时作业
(3)交通方面 ①车同轨:规定车轨一律__六__尺__宽_,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 各地顺利通行。 ②修筑陆路:以国都__咸__阳___为中心,修建通往全国各地 的___驰__道__。 ③开凿水路:疏浚鸿沟,开凿灵渠。 (4)军事方面:为抵御匈奴,修筑__长__城___,有效地阻挡了 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大一统”政策的实施和历史的余音
1.“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文化方面:小篆成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对于各地的文 化交流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 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秦始皇的功与过 (1)功绩 ①统一全国,实行_重__农__抑__商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和发展。 ②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 __中__央__集__权__的政权机构。
历史 M 选修4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千秋功过秦始皇》282人民版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探究三:结合以上所学,试评 价秦始皇功过。
功: 过:
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顺应 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开
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
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上均出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绝先王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仁义,尚诈 力,任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王传》
祖龙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开阡陌,置郡县, 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 也……卒为胡亥、赵高二竖子所败。惜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
两千年来之政,秦政,皆大盗也。 ——谭嗣同《仁学》
问题探究一: 阅读材料,思考: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 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史料掌握程度、评价角度、 价值尺度、个人好恶、知识结构……
问题探究二:怎样才能较好地评价历 史人物?
1.有“依据”地说话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2.说“历史”的话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评价 3.说“全面”的话 --多角度全方位评价 4.说“辩证”的话 --一分为二,突出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千秋功过秦始皇
千秋功过秦始皇
学习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地评价秦始皇。 2.在不同的时间框架下理解历史上对秦始皇评价的 变化与多样,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对史料的辨析、 解释,形成对秦始皇正确、客观的认识。 4.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对祖国的 认同感和自豪感。
问题探究三:结合以上所学,试评 价秦始皇功过。
功: 过:
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顺应 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开
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
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上均出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绝先王之道,杀术士,燔诗书,弃仁义,尚诈 力,任刑罚。
——《史记·淮南衡山王传》
祖龙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开阡陌,置郡县, 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 也……卒为胡亥、赵高二竖子所败。惜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
两千年来之政,秦政,皆大盗也。 ——谭嗣同《仁学》
问题探究一: 阅读材料,思考: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 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史料掌握程度、评价角度、 价值尺度、个人好恶、知识结构……
问题探究二:怎样才能较好地评价历 史人物?
1.有“依据”地说话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2.说“历史”的话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评价 3.说“全面”的话 --多角度全方位评价 4.说“辩证”的话 --一分为二,突出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千秋功过秦始皇
千秋功过秦始皇
学习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地评价秦始皇。 2.在不同的时间框架下理解历史上对秦始皇评价的 变化与多样,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对史料的辨析、 解释,形成对秦始皇正确、客观的认识。 4.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对祖国的 认同感和自豪感。
最新-2021历史人民版选修4 专题一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课件 精品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综合探究] (1)三幅图各反映了秦始皇所采取的什么措施? (2)应怎样评价秦始皇的这些措施? (3)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秦始皇最终采纳了 谁的观点? [思路引领] 第(1)问属于识图题,一般说来,图片型材料的 关键是识图,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做出正确 答案。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第(3) 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两人的观点。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 天下”
材料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定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建 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 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做了许多大事,如人们熟知的统一货 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等……胶东大地原是 齐国的领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齐两国的势力是最 强的,有着“西帝”和“东帝”的说法。后来秦国灭了齐国, 尽管当时齐国的臣民表面上对秦国的统治言听计从,可私下 很多人对秦并不认同,梦想有朝一日让齐国“复活”。“对 于秦的统治而言,齐国的属地物产富饶,财力充足。将齐国 的旧地安抚住,对秦始皇平定统治天下有重要的意义。他多 次到齐国的属地东巡,主要目的是‘示王权’。”
[答案] (1)“天下”: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共同主张:都 主张统一。原因: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 渴望统一。 (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 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 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 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 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生 活日趋艰难。
3.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 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 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 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综合探究] (1)三幅图各反映了秦始皇所采取的什么措施? (2)应怎样评价秦始皇的这些措施? (3)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秦始皇最终采纳了 谁的观点? [思路引领] 第(1)问属于识图题,一般说来,图片型材料的 关键是识图,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做出正确 答案。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第(3) 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两人的观点。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 天下”
材料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定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建 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 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做了许多大事,如人们熟知的统一货 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等……胶东大地原是 齐国的领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齐两国的势力是最 强的,有着“西帝”和“东帝”的说法。后来秦国灭了齐国, 尽管当时齐国的臣民表面上对秦国的统治言听计从,可私下 很多人对秦并不认同,梦想有朝一日让齐国“复活”。“对 于秦的统治而言,齐国的属地物产富饶,财力充足。将齐国 的旧地安抚住,对秦始皇平定统治天下有重要的意义。他多 次到齐国的属地东巡,主要目的是‘示王权’。”
[答案] (1)“天下”: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共同主张:都 主张统一。原因: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 渴望统一。 (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 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 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 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 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生 活日趋艰难。
3.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 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 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 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2023人民版选修4《千秋功过秦始皇》ppt1

《中外历史人物 评说》
《人物史》学习三要求
要求1:把握人物特点,避免千人一面—— 掌握每一位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和他对历 史所作出的贡献。(个性) 要求2:时势造英雄——把握这位历史人物 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 (共性)
要求3:站在历史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同 时学会举一反三。(规律)
★历史人物评说的几点基本原则
一、秦王扫六合——统一六国
请阅读课本P.4~P.5的第一目“秦王扫六 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统一六国的 原因(条件)。
(1)秦统一六国
1、秦统一的原因
1)客观条件:(历史趋势;秦国实力)
① 社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 加强;(统一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
② 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一)政治方面: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确定皇帝称号,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
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在地方
废除分史 大夫
丞 相
太 三公 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九卿
内 史
(二)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控制,文化摧残
不利政令推行; 不便文化交流
(三)经济方面: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
(一)根本标准: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 历史潮流(国家从分裂到统一、社会阶段的向前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
(二)方法: 1.知世论人 --把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去分析 2.就事论人 --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分析 3.评估标准 --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发展演变进程(轨迹) 2、核心内容 3、基本矛盾及其演变趋势 4、原因分析 5、影响: 1、消极影响
1.1 千秋功过秦始皇 教学课件(人民版选修4)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贾谊的论述,说一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主要举措。 答案提示 灭六国;统一东南和南方的越族地区;修筑
长城;焚书坑儒;拆除各国的旧城郭;收缴天下的兵器, 将之熔铸成十二个金人等。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发展影响极大。第三,统一货币、度量 衡和文字,改善和发展交通事业等。所有这些都对后世产
生了极大影响。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2)亡因: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 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限度;向人民征收大量的 赋税,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逼迫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2)过程: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 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 中央集权 的大一统帝国。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2.确立中央集权制
(1)中央
①创立 皇帝 称号,自称“始皇帝”。 ②加强中央集权,建立直属皇帝的三公九卿制,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分管全国政务、军务及监察百官, 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大权最终集于 皇帝 手中。 (2)在地方实行 郡县 制,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守、郡 尉和监御史,分掌郡内政务、军务和监察,郡下设县。
(1)统一全国后,实行
得以恢复和发展。 (2)建立起 中央集权 国家统一
政策,农业生产
的政权机构,采取了有利于
和政权巩固的措施。
2.过失:唯我独尊、专制暴虐 (1) 焚书坑儒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滥用 民力 、 物力 ,大建宫殿、陵墓,征收沉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结果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可以选取任一种观点 展开论述,注意要史论结合。
返回
[答案]
(1)决策: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不采纳
“逐客”建议。结果:郑国渠的开凿使大量田地得到灌溉;
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
(2)留。理由:秦王关键时刻采纳客卿建议,说明他重
视客卿作用,在这样的环境里,客卿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也 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留。理由:秦王一度心胸狭窄, 郑国一度险象环生,秦国一旦统治巩固,呆在秦国就很危险, 不如离开秦国另寻实现抱负的地方。
家统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 势。正是由于秦国具备了统一全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才使得秦国完成了国家统一,也因此成就了秦始皇的一 世英名。
返回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何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
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2)民族关系: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华夏
族为中心,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奠定了民 族基础。
(3)人民意愿:春秋争霸、战国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
和平。 (4)局部形势: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秦国逐渐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返回
[特别提醒]
在战国时代,由哪一个诸侯国完成国
返回
4.影响
(1)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加强 皇权 的重要措施。
(2)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都要经过皇帝批准。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 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起一个空前的 国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返回
三、“大一统”政策的实施和历史的余音 1.“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 小篆 作为统一的字体。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 度量衡 。 (3)交通方面:统一 车轨 ,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 灵渠。 (4)军事方面:修筑 长城 ,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少数民族 的侵扰。
返回
一、“秦王扫六合”
1.条件
(1)可能性: ①秦国勃兴:商鞅变法,奖励 耕织 ,使秦国成为战国七 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②嬴政才能:平定太后的舍人 嫪毐 发动的叛乱,罢免吕 不韦,重用王翦父子等将领;采纳李斯、 尉缭 的建议,采取 正确的统一方略。 (2)必然性:秦国的统一战争适应了人民 要求统一 的愿 望,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丞相处理政事。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
(2)“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
官职。
返回
3.地方推行郡县制
(1)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
守、 郡尉 、监御史。郡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尉掌 握郡内军务,监御史掌管郡内监察。 (2)郡的下面是县,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分管行政、 司法和治安。
(2)消极: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 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
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
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返回
考查点
从秦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看国家统一的必然性 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
返回
返回
点击进入
[基础随堂巩固]
返回
点击进入
[知能综合提升]
返回
返回
[探究升华]
章碣的诗作《焚书坑》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
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山东乱”“刘项”各指什么? 提示:“山东乱”指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大起 义;“刘项”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刘邦、项羽。
返回
返回
一、为什么说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地之间的经济联 系不断加强,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军相继攻占 或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 (2)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 中央集权 的统一大 帝国。
返回
[探究升华]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 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里面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提示: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
返回
材料二
(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 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卷八七
返回
[探究]
(1)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分别作出了什么决 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了什么结果? (2)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 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问注意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判断,
返回
2.历史的余音 (1)贡献: 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使农业生产得
到恢复和发展。
②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 权的政权机构。
(2)过失:
①焚书坑儒,实行 思想文化 专制。 ②滥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 ③制定了严酷的 刑法 ,当时被施以刑罚的民众数量惊人。 (3)结果:秦朝暴政导致秦朝很快覆亡。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专 题 一
第 一 课
把握热点考向
应 用 创 新 演 练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返回
千秋功过秦始皇 1.掌握秦始皇统一全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史 实,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2.掌握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以及修筑长城 等重要史实,理解这些措施对巩固祖国统一所起到 的作用 3.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 容,探究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返回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1)统一六国后,嬴政创立“皇帝”这一尊号,确立 皇权的 至高无上 。 (2)秦王自称“始皇帝”,秦王朝二世而亡,但“皇 帝”的尊号从此成为 专制君主 的专用名词。
返回
2.中央官僚体系 (1)“三公”: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中的 最高行政长 官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协助
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变化。
命题 立意 这就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漫长的古 代历史上,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主流,是中国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命题者往往会从秦始皇完成统 一这个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返回
[例]
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
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 国曰:“臣为韩延命数年,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