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8:选修四马克思2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_课件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来源 问世 著作 内容
来源
评价
马 克
革命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背景 标志——《共产党宣言》 意义
内容 意义
具体实践——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 内容
意义
思
理论与实践关系
逝世 评价
逝世 评价 问题探究
用表格形式整理归纳本课学习的马克思六本 著作主要包括每本书“内容”,以及弄清哪些是 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
(1)崇高理想的树立:为人类工作
(2)第一次思想转变:由唯心主义向唯物 主义的转变
(3)第二次思想转变:由革命民主主义向 共产主义的转变。
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3)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 表现:1844年在《德法年鉴》中指出犹太人的 政治解放问题,并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表现:马克思在《德法年鉴》、《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本合刊或著作中都 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发展了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
结果: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都进行
批判发展,并做了有机结合,最后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诞生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2、诞生过程
《德法年鉴》、《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法兰西内战》、《资本论》
课堂练习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是
(B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受到以下哪位哲学家的影
响
(C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恩格斯 在普法 尔茨前 线(油 画)
马克思 (1866年3 月底)
马克思 在国际 工人协 会成立 大会上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 的代表
第一国际各支部分布图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 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 德语作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第一次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诗人,但他绝 11年卷,署名:马克思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 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 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 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 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 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 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Karl Marx 高尚的人实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 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 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 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历史选修4马克思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B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 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 英 法 美 C 法 德 美 B 英 德 美 D 英 法 德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怎样的客观规律?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 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 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五、《资本论》与晚年 1、《资本论》的问世
长期的研究与积累,刻苦钻研 基础: 1867年第一卷问世,二、三两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问世: 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揭露资本主义 内容: 内在矛盾和剩余价值,论证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 主义
意义: 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把马克
思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
B B A
5、下列有关第一国际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864年在巴黎成立 B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C 促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D1876年宣告解散
A
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写的 B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 统的阐述 C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2、人生目标付诸实践
理论:A、批判的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
的唯物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为无产阶级制定了科学的世界观。 B、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 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完成了《资本论》,揭示了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C、深入研究法国空想主义社会学说和工人运动 状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人民版-选修4-马克思和恩格斯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三大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三大组成部分: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845——1846年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出生于莱茵省
中学未毕业,被迫 经商,但仍热爱读 书和学习 到曼彻斯特工作,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
1843年 与燕妮结婚,奔赴巴黎 1844年 马、恩巴黎会面,伟大友谊的开始
忠贞的爱情
1841年,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 回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
被驱逐出巴黎1845年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 .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不正确的是: ( )
C A.它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吸取了前人的智慧结晶
B. 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 有重要指导作用 C. 它是唯一科学、完善的社会主 义理论 D.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需要发展和完善
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和自觉斗争
自发斗争: 斗争对象:个别资本家 斗争方式:破坏机器、焚烧厂房等,斗争 的要求仅限于经济方面,很少取得胜利。 自觉斗争: 斗争对象:整个资产阶级 斗争方式:自觉的、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 政治斗争 。
⑶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问世: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1 卷恩格斯整理出版第2卷和第3卷;
一、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四、评价马克思、恩格斯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

⼈教版⾼⼆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产阶级⾰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产阶级⾰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马克思【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的⾰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马克思为创⽴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懈奋⽃的探索精神;马克思的主要⾰命活及他的理论建树。
【整体感知】马克思在理论上的贡献: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指导⽆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有⼒武器,是普遍真理。
【知识梳理】⼀、马克思“为⼈类⼯作”崇⾼理想产⽣的原因1、良好的早期教育2、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的“⾃由、平等、天赋⼈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了为⼈类谋幸福的崇⾼理想,从⽽确⽴了马克思⼈⽣的指路航标——为⼈类的解放和幸福⽽⼯作。
⼆、马克思思想的伟⼤转变及其原因1、转变的过程①⼤学期间他被⿊格尔哲学所吸引,加⼊青年⿊格尔派组织的“博⼠俱乐部”。
②尽管后来由于对⿊格尔唯⼼主义的批判,使他与青年⿊格尔派的主要⼈物分道扬镳,但他在这⾥汲取了⿊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思想,为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③这⼀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这本书给马克思以巨⼤影响,使他迅速摆脱⿊格尔唯⼼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④由于普鲁⼠政府对资产阶级⾃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镇压,尽管取得了博⼠学位,马克思并没能如愿地在⼤学⾥谋得职位。
但他仍坚持中学毕业时的信念,决⼼⽤哲学的理性与政府的⿊暗作⽃争。
他把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运动作为⾃⼰⼀⽣的事业。
⑤马克思还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了研究,在思想上,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已完成从唯⼼主义向唯物主义、从⾰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转变。
2、转变的原因(1)由唯⼼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原因:崇⾼理想,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书的影响。
(2)由⾰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原因:崇⾼理想,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和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马克思主义的奋⽃历程1844年8⽉,马克思开始了与恩格斯的伟⼤合作,他们合作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发表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运⽤于⼈类社会和⼈类历史的研究,第⼀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高中历史选修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页PPT文档

•1882年为《共产党 宣言》俄译本作序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积劳成疾, 躺在安乐椅上溘然 长逝。享年65岁。
• 1820年11月28日 出生于 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
•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Fra bibliotek• 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 经商。业余刻苦自学 。
•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 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 学的哲学讲座
• 1885年7月,恩格斯在晚 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 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 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 工作,《资本论》第二 卷出版。
• 1889年7月,在恩格斯 的指导和推动下,国 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 大会(即第二国际) 在巴黎召开。
•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遵 照他的遗嘱,他的骨 灰被洒在大海中。
• 1864年9月28日,马克 思应邀出席在伦敦举行 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会(即第一国际),当选 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 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 和临时章程。
• 1867年9月14日,在汉 堡《资本论》第一卷出 版。
• 1871年5月30日,马克 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 内战》的宣言,指出巴 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 级的政府。
• 巴黎公社期间,他和马克思一 起组织声援公社的活动。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在贝尔一拉雪兹墓地枪杀公 社战士(法国画家爱·波基奥 作)
• 1871年9月举行的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恩 格斯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工人阶级必 须参加阶级斗争并建立同一切旧政党相对 立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 英国参加宪章派活动, 深入研究历史、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 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 义的转变。
高三历史选修4_资料补充:马克思相关资料

马克思相关资料原始资料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在选择职业上,马克思认为,刚踏上人生旅途、不愿受命运摆布的青年,必须严肃地考虑对职业的选择。
他强调一个重要思想:不应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的圈子里,而要寻求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整个社会的道路和手段。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行事。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3月到9月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在《导言》中,马克思力求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导言》还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
这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即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
德国的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
正像当时的革命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一样,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载体。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

(1)材料说明了马克思在革命生活中处于何种状态?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生活上贫困.
(2)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哪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一生主要的理论贡献与革命实践活动
①1844年 《神圣家族》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②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 ③1848年 《共产党宣言》
——恩格斯
通过学习, 马克思身上有哪些精神 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
1、实践精神与理论探索精神;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3、关注人类命运, 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 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 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 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2)材料二中恩格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
四、第一国际的灵魂(1864—1876)
11起、8草6创4《年建成与“立领国宣导际言第工》一人、国协《际会临:”时走成章工向立程人国;》运际等动联重合要文件; 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
马克思
2、支持巴黎公社
1871年,《法兰西内战》: 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系统总结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2)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①1844年合作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②1845年合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④1848年合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⑤1848年积极参加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
【归纳】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有哪些,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革命实践活动有哪些?
三、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他们创立了,成为是指引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行动指南。
他们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被世人铭记和颂扬。
【课后练习】1、马克思立志为全人类服务,愿为人类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在
A、小学时代
B、中学时代
C、大学时代
D、步入晚年
2、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伟大合作是在
A、1843年之后
B、1844年之后
C、1845年之后
D、1846年之后
3、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
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4、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提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5、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马克思主义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6、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时日和经验的。
”这
是针对下列:
A.空想社会主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工业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
D.英国宪章运动
7、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马克思主义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8、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
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发表了《资本论》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发表了《法兰西内战》 D.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9、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系统总结了第一国际失败的经验教训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1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1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12、阅读材料: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请回答:材料中的“纲领”发表于什么时间?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学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