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

合集下载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出版业资本运营的模式选择及认识误区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出版业资本运营的模式选择及认识误区
我 国 出版 界 也 有 分 歧 一 种 观 点
版 单 位 应 该 树
念 .积 极 向其
潜 力 的 出 版 内 体 形 式 去 获 得 但综 观 西 方 大 主 流趋 势 是集
认 为 通 过并 购 国外 出版 企 业 .可 以避 开 公 司 规模 、税 收 、法 律 等
多 方 面 的 限 制 .直 接 进 入 国际 市
团 专业 化 ,即沿 着 大 众 出版 、教
育 出版和 专业 出版 j大 方 向发展 . 三种 出版 集 团的业 务分 界很 清楚 .
主线 突 出 .交 叉 的 不 多 为 了 能 在 世 界 出版 市 场上 占据 领先 地位 .
刷 厂 、造 纸 厂 、发 行 公 司等 的并 购 :行 业 内并 购 是 指 并 购 其 他 媒 体 ,如 期 刊 、报 纸 、 电 台 、电视 台等 ,形 成 跨 媒 体 经 营 :跨 行 业
出版 企 业 在 资本 运 营 方 面 历 史 悠
司实行 并购 .形 成多 元化 经 营 在 西 方 .由于 各 出版 企 业 都
是 独 立 的 法人 .产 权 的 流 动是 自
比如 .贝塔 斯 曼 为 了专 注 于 大 众
出 版 的核 心业 务 .1 9 9 8年购 得 美
久 .经验 丰 富 本 文 拟 借 助 国外
3 %的普通 股股 份 ”
进 行 股 份制 改 造 的 同时 .必 须 强 化 出版 的 意识 形 态 功 能 .抵 御 不 良思 想 意识 的侵 蚀 .这 可 以从 英 国政府 设 立 的 国企 “ 金 股 ” 和 黄 新 加坡 的法 律 监 管 体 制 中获 得 启
示。
因此 .出版 业 资 本 的所 谓 全 球 化

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

其中,互联网广告、手机出版与网络游戏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一年,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

经过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0.2%。

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9.34亿元,电子书(E-book和电子阅读器)收入达16.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12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铃音、手机游戏等)收入达367.34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428.5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达512.9亿元。

2006-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及其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据统计,2011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37.8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74%,这说明单纯的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而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6.66%和31.10%,这说明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也意味着娱乐化产品在数字出版中占据相当比重。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字出版行业研究小组预计,未来几年,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保持,按照200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行业规模将达到2476.72亿元。

尽管数字出版业获得快速发展,但传统出版数字化步伐较慢、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数字出版标准不足、数字版权意识淡薄等这些困扰数字出版多年的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主流数字产品开发不足、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不够、数字出版产业过于分散等一些新问题也日益凸显。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字出版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业界协力共为,管理层在政策引导、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产业界加强对技术趋势与市场的认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及运营模式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趋势及运营模式
.我 国的数字 出
版或 自助 出版 :二是 网络 公 司代理 出版
商 制作 电子 图书 .实 行 付 费 下载 或 阅
版 业 的 大势 所 趋 .是 科技 和 文 明发 展
的必 然 需求 .也 是人 类 进 步 的标 志之

读 :三是 出版商 自行 制作 电子 图书并 自 行 发行 销 售 :四是 销 售 商 根 据 市 场 需
文化 旅 游
我国数字出版 展趋势 运营模式
一 刘 欣
数 字 出 版 .是 我 国 乃 至 全 世界 出 等 .支持我 国数字 出版 产业 的发 展 。政 策 的强劲 “ 东风”给我 国数字出版 产业 的发展 前景增添 了巨大动 力和保 障 数据显 示 .2 0 0 6 年 ,数 字出版产 业 总收 入达到2 1 3 亿 元 .2 0 0 7 年 增 加 到 3 6 2 . 4 2 亿 .2 0 0 8 年 的总 收 入 高达 5 5 6 . 5 6 亿 。到 了2 0 0 9 年 ,数字 出版 总产 出已达  ̄7 9 9 . 4 亿 元 .比 上年 增长 了5 0 . 6 % 统
业近 年来发 展迅 速 .多种 数字出版产 品
迅 速崛起 ,发 展势头有增 无减 。 国家 相 关 部 门 陆续 出 台 了一 系 列 若 干政策 ,如 《 关于发展 电纸书产业 的 若 干意 见 》 、 《 关于 加快 我 国数 字出版 产 业发 展 的若 干意 见》 、 《 新 闻 出版 业 “ 十 二 五 ” 时 期发 展 规 划 》 和 《 国 家
再 现 和 管理 的过 程 也就 是 对 数 字 内容 的一 种 整合 。那 么 数 字 出版 就 应 该 包 含 对 数 字 内容 管 理 、沟 通 和 交 易 的整 合 。未 来 的数 字 出版 就 应 该 由三 部 分 组成 :数 字 内容 管 理 、数 字沟 通 和 数 字交易实际上是涵盖 了跨媒体 出版 、

2023年期刊出版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期刊出版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期刊出版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序言 (4)一、期刊出版行业政策环境 (4)(一)、政策持续利好期刊出版行业发展 (4)(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5)(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5)(四)、宏观环境下期刊出版行业定位 (6)(五)、“十三五”期间期刊出版业绩显著 (6)二、期刊出版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7)(一)、我国期刊出版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7)(二)、期刊出版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7)(三)、中国期刊出版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8)(四)、细分期刊出版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8)(五)、期刊出版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9)(六)、期刊出版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0)(七)、期刊出版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11)三、期刊出版企业战略目标 (11)四、期刊出版企业战略选择 (11)(一)、期刊出版行业SWOT分析 (12)(二)、期刊出版企业战略确定 (13)(三)、期刊出版行业PEST分析 (13)1、政策因素 (13)2、经济因素 (13)3、社会因素 (14)4、技术因素 (14)五、2023-2028年期刊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5)(一)、树立期刊出版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15)(二)、确定期刊出版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5)1、市场定位 (15)2、产品定位 (16)3、品牌定位 (17)(三)、创新力求突破 (18)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18)2、创新促进期刊出版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9)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20)4、自主创新+品牌 (21)(四)、制定宣传方案 (22)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22)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22)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23)六、期刊出版产业发展前景 (23)(一)、中国期刊出版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估 (24)(二)、期刊出版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4)(三)、中国期刊出版行业市场增长点 (24)(四)、期刊出版行业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5)(五)、期刊出版产业与互联网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5)(六)、期刊出版国际合作前景广阔、人才培养市场大 (26)(七)、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7)(八)、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8)(九)、期刊出版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8)七、关于“十四五”期刊出版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29)(一)、期刊出版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简介 (29)1、期刊出版业的社会化 (29)2、大规模的期刊出版业 (30)(二)、“十四五”期间期刊出版业的市场应用方向 (30)(三)、十四五”期间期刊出版业的发展重点 (31)八、期刊出版产业投资分析 (31)(一)、中国期刊出版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31)(二)、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32)(三)、中国期刊出版行业投资风险 (32)(四)、中国期刊出版行业投资收益 (33)九、期刊出版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34)(一)、期刊出版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34)(二)、期刊出版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34)序言依据编者的深度调查分析及专业预测,本次行业报告将从下面九个方面全方位对期刊出版行业过去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并将对期刊出版行业进行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还将对期刊出版行业前景进行展望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我国数字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数字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同时也存 在 一系 列 问题 需要 解 决 ,才能保 障数字
出版物 的快速 、健 康发展 。
未来将 是 出版 单位的重要工作 任务 。
我国数字 出版物 的现状
1 数 字 出 版 受 众 群 体 快 速 增 长 .
3 数 字 出 版 形 态 日益 丰 富 .
数 字 出版领域 不断扩展 ,出版形态 日益丰 富 , 已形成 手机 、网络游戏 、数字期刊 、 电子书 、数字
6. 字 阅 读 终 端 不 断 升 级 数
健康 发展 。
2 数 字 运 营模 式不 完 善 .
数字 出版从创作 到制造 、流通和 消费都需要 采用
从数 字 出版物 生产到 终端的 阅读器 、显示器 等 新 的商业模式 ,需要将计算 机 网络技术 、 电子商务 技

整套 的技术 装备生产 能力 已经在我 国形成 。数 字 术相 结合 ,构建 出版生产 、信息资源和 要素公开 交易 的平 台 ,降低 交易成本 ,推 动数字 出版物的流通 。数
不仅备 受手机 制造商 和移动运 营商关注 ,也为用 户 期待 过高 ,传 统出版单位态 度相对漠 然 ;在产业链 的
提供 了更 加完备 的体验 。 随着 数字 阅读 市场 的 日
中游 ,几家大 的数字媒体提 供商 的数 据整理存在 很大
益火爆 ,越来 越多 的企 业投入数 字 阅读器 产业 ,有 的相 似性 ,开 发浪费较大 ;在产业链 的下游 , 电子 图 汉王 、方正 、津 科 、易博士 、博 朗 、易迪 欧等数 字 书 、数字期刊 等的营销过 于依赖机构 消费者 ,尚未完 阅读器产 品 ,中国移动 已推 出G 电子书 阅读器 。 3 全形 成市场 化 。 数字运营 模式方 面 的不健 全 ,势必

浅谈我国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高级合作模式

浅谈我国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高级合作模式

浅谈我国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高级合作模式提要: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民营书业已成为集规模化、规范化于一体的出版业新生力量。

面对行业内部之间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国内出版社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推进市场化建设,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有实力的民营图书公司在当前是各出版社竞相合作的对象。

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对自身工作审视的基础上,探讨了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高级合作模式,希望能为新疆出版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出版社民营图书公司合作模式Abstract:Wit h China’s publishing system reform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ook has become set the scale, the standardization in one of the new forces publishing industry. Face the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nal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domestic press have adjus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dvancing market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l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it is the strength of the private book company is currently in the press scrambling to cooperation objects. This paper in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their own work and examines the basis, it probes into the press and private books company’s senior cooperation pattern, the hope can publishing system reform in xinjiang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Keywords: press private book company cooperation mode目前,民营图书公司已成为我国出版领域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正在对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

出版行业数字化出版技术与市场开拓方案

出版行业数字化出版技术与市场开拓方案

出版行业数字化出版技术与市场开拓方案第1章数字出版技术概述 (3)1.1 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 (3)1.1.1 电子书阶段 (4)1.1.2 在线数据库阶段 (4)1.1.3 数字图书馆与移动阅读阶段 (4)1.2 数字出版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4)1.2.1 内容制作技术 (4)1.2.2 内容管理技术 (4)1.2.3 内容分发技术 (4)1.2.4 内容展示技术 (4)1.3 国内外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现状 (4)1.3.1 国外发展现状 (5)1.3.2 国内发展现状 (5)第2章数字出版关键技术与创新 (5)2.1 内容数字化处理技术 (5)2.2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5)2.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 (5)2.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实践 (6)第3章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6)3.1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成与特点 (6)3.1.1 构成要素 (6)3.1.2 特点 (6)3.2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7)3.2.1 内容创新 (7)3.2.2 技术创新 (7)3.2.3 渠道拓展 (7)3.3 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7)3.3.1 平台功能优化 (7)3.3.2 品牌建设与推广 (7)3.3.3 商业模式摸索 (7)3.4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7)3.4.1 加强信息共享 (8)3.4.2 深化合作共赢 (8)3.4.3 提升服务质量 (8)第4章数字出版市场分析与预测 (8)4.1 数字出版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4.1.1 市场规模 (8)4.1.2 增长趋势 (8)4.2 数字出版市场细分领域分析 (9)4.2.1 电子书 (9)4.2.2 数字期刊 (9)4.2.4 在线教育 (9)4.2.5 网络文学 (9)4.3 数字出版市场的发展瓶颈与挑战 (9)4.3.1 内容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 (9)4.3.2 版权保护难度大 (9)4.3.3 盈利模式单一 (9)4.3.4 技术更新迅速,企业投入压力大 (10)4.4 数字出版市场前景预测 (10)4.4.1 数字出版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占整个出版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

我国印刷行业发展现状、产值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印刷行业发展现状、产值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印刷行业发展现状、产值及发展趋势分析提示:包装印刷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包装印刷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游主要为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行业,根据实际从事的经营活动,隶属于印刷行业中的包装印刷子行业,细分领域为快递物流包装印刷,从材质构成上可分为纸包装印刷和塑料包装印刷,具体的行业分类及涉及的业务范围如下图所示:参考发布《2018年中国包装印刷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图:行业分类及涉及的业务范围(1)印刷行业发展现状①印刷业总体产值稳步增长我国印刷业可分为出版印刷、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等,得益于国民经济、文化市场的刚性需求以及全球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我国印刷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企业年度统计数据,,具体情况如下:图:2011-2016 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稳步增长②印刷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印刷行业已形成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我国印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印刷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裕同科技、紫江企业、合兴包装、吉宏股份、界龙实业、东风股份、劲嘉股份、盛通股份等20 多家企业。

印刷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多在20 亿元左右,相对于万亿市场总量来说体量较小。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企业年度统计数据,截至2015 年底,我国共有印刷企业10.4 万家,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场竞争激烈。

从企业规模上看,印刷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市场份额规模优势并不明显。

根据《印刷经理人》杂志发布的中国印刷企业历年百强榜单及其营业收入数据,2011-2016 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从790.61 亿元增加至1,039.0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62%,低于印刷行业总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5.89%的水平。

图:2011-2016年印刷百强企业销售收入情况根据分析,美国印刷业经过多年整合兼并,前四大印刷企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17.6%,相比较而言,我国印刷业整体较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出版行业概况及企业运营模式目录(一)行业监管部门 (4)(二)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 (7)(三)行业概况 (15)(四)行业进入壁垒 (23)(五)市场供求情况及变动原因 (25)(六)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及变动原因 (27)(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8)(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31)(九)行业发展趋势 (32)(十)出版业务的流程与经营模式 (33)1、出版业务流程 (33)2、出版业务经营模式 (35)(十一)发行业务经营模式与流程 (38)1、发行业务流程 (38)2、发行业务经营模式 (39)(十二)物资供应业务流程与经营模式 (40)1、物资供应业务流程 (40)2、物资供应业务经营模式 (40)(十三)印刷业务的流程与经营模式 (41)1、印刷业务流程 (41)2、印刷业务经营模式 (41)(一)行业监管部门1、意识形态管理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

其对出版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中央各新闻单位的工作;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出版行政监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其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宣传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扶助老少边穷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负责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监制管理;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负责对网络视听节目、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广播影视节目进行监管,审查其内容和质量;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印刷业的监督管理;负责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走出去”工作;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著作权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查处有重大影响和涉外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负责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和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应对事务;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3、教材教辅出版发行领域的其他监管部门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

教育部负责对教材进行监管,其主要职责是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

根据《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第11号令)的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审定,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教材的审定工作和联系协调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处理教材审查、审定中的日常事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的规定,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4、数字出版领域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数字出版涉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由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监管。

5、广告业务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广告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广告发布活动和广告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1、业务资质管理及行业准入(1)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

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

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出版单位领取出版许可证后,属于企业法人的,持出版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或者版号、版面,并不得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

(2)出版物出版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图书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图书出版实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图书出版单位的年度出版计划,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图书出版单位实行选题论证制度、图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稿件及图书资料归档制度等管理制度,保障图书出版质量。

图书使用中国标准书号或者全国统一书号、图书条码以及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2016年2月颁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2016年第5号),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必须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图书、音像、电子、报纸、期刊出版单位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应当有确定的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网站域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出版平台;有确定的网络出版服务范围;有从事网络出版服务所需的必要的技术设备,相关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必须存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且,网络出版服务单位不得转借、出租、出卖《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3)出版物印刷复制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从事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业务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许可,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从事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

未经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出版单位不得委托未取得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许可的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

(4)出版物发行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国家实行出版物发行许可制度,包括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以及出租、展销等活动等活动。

单位申请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可向所在地地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地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受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申请单位也可直接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单位、个人申请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须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国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

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经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行分支机构,或者出版单位设立发行本版出版物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行分支机构,不需单独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为出版物发行业务提供服务的网络交易平台应原批准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管理。

出版单位可以发行本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

发行非本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的,须按照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5)中小学教材、教辅业务管理①中小学教材的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教备〔1995〕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教材编写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供学校选用,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

中小学教材必须由各省级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确定的符合出书范围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严禁超范围出书。

②中小学教辅的出版管理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广出发〔2015〕45号)的规定,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依法批准的出版业务范围。

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单位要严格规范对外合作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和一号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教辅材料主要编写者应当具有相关学科教学经验且熟悉相关教材;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实施考试命题、监测评价的单位不得组织编写有偿使用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中小学教辅材料。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开发供学生免费使用的教学辅助资源。

③中小学教材的发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5〕15号)等法规,从2008年秋季开始,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投标在全国范围推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使用的中小学教材全部品种的总发行权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范围内,通过竞标确定。

只有主营图书、报纸或期刊发行且具有总发行资格的独立企业法人才能参与投标。

④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价格管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的规定,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