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的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政治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或世界政府,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

2.安全困境:又叫“安全两难”,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会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

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的不安全感。

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

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国家都因为增强了军备而感到更不安全。

3.集体安全:又称集体安全保障。

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

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在这个体系中,所有成员国将共同行动,反对破坏和平的国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行军事制裁。

4.国际机制:即在国际关系的一定领域中汇聚了行为者期望的一组明确或含蓄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

二、简答1、民主和平论答:民主和平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受到关注,是冷战结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

民主和评论的中心论点是民主国家间无战争。

它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民主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利益冲突,但毫无疑问,民主国家认为,战争不是解决它们之间纠纷的合适方法。

民主和评论的基点实际上是国内因素决定论,即认为,民主国家的国内政治体制,会决定其国际交往的行为模式。

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主的标准问题;二是无法解释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一样好战。

2、霸权稳定论答: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秩序不是权力均衡的产物,而是权力垄断的结果,这些人的理论就是所谓的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的内容:1)认为国际霸权体系与国际秩序稳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一个强大并且具有霸权实力的行为体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公益的实现,相反,在不存在霸权国的情况下,国际秩序将会是混乱无序的和不稳定的。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流派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途径

三大主流国际关系流派对安全的认知与实践途径

摘要:安全是国家的目标与利益。

本文从需求的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三种主要流派对安全概念的认知,以及寻求安全的可能途径。

本文发现:国家安全仍是三大流派所认知的主要的指涉对象,但安全的解释范畴已超越国家的层次;获致安全的途径可以通过权力平衡、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安全、人类安全等途径来达成。

适切认知安全的内涵,并运用合宜的安全战略,才能维持并促使国家间的安全与合作。

关键词:安全;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以来,多数的学者认为其间经历了三次理论的大论战:第一次是1930-40年代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论战;第二次是1950-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第三次是1980-90年代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论战。

①各次论战的结果,虽未产生胜败优劣的结果,但却促进了理论的省思;然而这样的论战从未偃息,二十世纪初,具有浓厚社会学色彩的建构主义崛起,直接挑战了主导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成为国际关系当前的三大主流流派。

安全,是国家存在的目的与追求的目标,也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从国际关系三大流派的理论角度出发,比较各流派对安全的认知,及其可能获致最大安全的方法,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综合性安全、人类安全等途径,可以有助于理解国际现象的发展系络。

一、国际安全的界定(一)安全在需求的定位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主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如果没有大的战争则是考虑冲突与合作问题。

无论涉及到哪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都会重视安全问题的地位。

其内涵与目的皆在探求安全,以便在安全的基础上,能求得更高层次的满足。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是爱与隶属需求;第四层次是尊重需求;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

当某一层次于实质上获得满足后,下一个层次需求即成为主要支配力量。

②就国际社会而言,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是个体存在的最基本需求,而安全是在满足需求后,作为激励、支配个体向上一层次发展的力量,因而安全对个体而言仍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

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导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表现为三个“新”:一是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二是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三是世界思想文化形势的新特点1.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面临挑战。

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门”发达经济体的巨额赤字、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隐忧,以及被视为第二次“雷曼事件”的迪拜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风门”等,警示着刺激政策后遗症已逐渐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不排除出现新的动荡和反复的可能。

2.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一是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

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再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

欧盟、日本也困难重重。

欧盟委员会在2009年11月初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认为,欧元区经济2009年全年仍将出现4.1%的负增长。

新兴大国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在本轮世界力量调整过程中,新兴大国崛起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新兴大国凭借后发优势,多年来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

世界主要贸易顺差国和外汇储备大国大部分都是新兴国家。

随着新兴大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模式的调整,新兴大国不仅会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并且还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

从中长期看,全球投资、贸易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向平衡的格局转变。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

雨果.格劳修斯,荷兰人。

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

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国际法之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论海上自由》,,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

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2、他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

代表作《君主论》,书中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必须重视军事;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

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些人的治国原则。

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在国际关系上,支持国际无政府主义。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他在《永久和平论》中主张建立国际共同体或者世界共同体,用和平的国际法代替战争的国际法,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未来社会共和整体占多数,冲突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完美状态没有冲突。

霍布斯,16-17世纪英国的政治哲学家,代表作《利维坦》,为之后所有的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奠定根基。

他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学、哲学、历史学、几何学、伦理学等。

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

他认为人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必然会进行争夺,国家之间也是如此,是国际无政府状态模式即霍布斯模式的思想渊源。

民主和平论(Democratic peace theory)是一种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主张所有坚守民主制度的国家(更正确的说,所有自由民主制国家)不会或极少与另一个民主国家发生战争。

外交工作基础知识

外交工作基础知识

外交工作基础知识1.国际关系理论1.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核心观点:国家是理性行为体,追求权力最大化•主要概念:无政府状态、权力平衡、安全困境•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肯尼思·沃尔兹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为国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斗争。

1.2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另一重要流派:•核心观点:强调国际合作、制度和相互依赖•主要概念:集体安全、民主和平论、国际制度•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罗伯特·基欧汉自由主义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和制度建设可以缓解国际冲突,促进和平。

1.3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较新兴的理论流派:•核心观点: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主要概念:身份、规范、社会化•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建构主义强调观念、文化和社会因素在塑造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案例:冷战结束是理解不同国际关系理论的好例子。

现实主义者认为这是权力平衡的结果,自由主义者强调民主和市场经济的胜利,而建构主义者则关注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2.外交谈判技巧2.1 谈判准备充分的准备是成功谈判的关键:•明确目标:设定最佳和最低期望值•了解对方:研究对方的立场、利益和限制•制定策略:确定谈判策略和可能的让步点•准备论据:收集支持自身立场的数据和案例2.2 谈判技巧有效的谈判技巧包括:•积极倾听: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和关切•控制情绪:保持冷静和专业态度•寻找共同点:强调双方利益的重合之处•创造性问题解决:提出互利的解决方案•适时让步:战略性让步以推进谈判2.3 文化敏感性在国际谈判中,文化敏感性至关重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礼仪习惯•注意非语言沟通,如体语和眼神接触•尊重文化差异,避免误解和冒犯案例: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谈判是外交谈判的经典案例。

美国总统卡特通过深入了解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的个人背景和文化差异,成功调解了双方矛盾,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

国际安全困境的结构性维度

国际安全困境的结构性维度

[ 关键词 】 均势化 ; 非 宗教主义和 民族主义极端化 ; 主义化 恐怖
[ 中图分类号】31. 1 55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1 2120 )6 04 — 6 10 —60 (060 — 03 0
国际安全困境的确证是梳理和测度安全 问题

的逻辑前提。这个逻辑前提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因 素组 成 的。美 国学 者 史 蒂 文 ・ 森 、 尔 特 ・ 斯 罗 沃 琼
先生将国际安全 困境 的根源归结为历史根源, 即 边倒 。如果一个 国家同潜在的敌人一样强 大, 长期遗 留, 从未得到根本解决 的矛盾和社会经济 是谈不上真正的安全的。要想得到安全, 就必须 差距 ; 现实根 源, 即格局转换 、 民族 主义 、 种族主 比对方略强一些。如果一 国的力量完全被 牵制 义、 民问题 、 品 问题 、 难 毒 环境 问题 、 口问题 住 , 人 那它就无法采取行动。只有当一 国拥有一部
N . 20 o6 0 6
S m u N0. 2 24
国 际 安 全 困 境 的 结 构 性 维 度
姜 安
( 深圳大学 社会科学院, 广东 深圳 586 ) 100
[ 要]国际安全困境存在多元结构性维度: 摘 非均势化、 宗教主义和民族主义极端化 、 恐怖主义化。国
际社会必须标 本兼 治 , 才能捍卫世界和平。

等[ 。如同国际关系 中其 他领域 的理论争鸣一 分可 以自由支配的多余力量, 才有可能采取 积极 样, 围绕 国际安全 困境 的争论将是经 久不息 的。 的对外政策。[ 如此以来 , ”3 ] 国家权力 的分化和势 我们认为 , 国际安全困境存在多元结构性困境 , 必 力 的失衡 性会 极 为 凸现 地 表 露 出来 , 这对 于 和 平 须进行立体式 、 复合式分析 , 才能梳理和测度本源 来说 未必 是福音 。 和动因, 标本兼治。 第二, 非均势化常使势力强大 的国家恪意进 行谋取世界性霸权的努力 , 随之而来的干涉主 义

集体安全

集体安全

五、集体安全困境
集体安全体系是为了改变均势体系下国际政治无政府 状态而设计出来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难以 避免理想化。
第一,集体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矛盾。
第二,国家主权与集体安全的矛盾。
第三,国家安全与大国一致性原则之间的内在矛盾。
六、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集体安全的研究
(一)理想主义:道义与集体安全
(三)新自由制度主义:制度与集体安全
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看来,以国际制度(例如联合 国(UN)、欧盟(EU)、北约(NATO)等国际组织所发 挥的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各种行动)为核心的集体安 全体系应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部分制度主义者认为,国际机制需要一个强有力 的机制来操控,这个机制就是霸权机制。通过霸权国 提供公共物品,来达到霸权治理下的和平。
四、理论分析
第一,集体安全表现为一种国际安全体系,它是一种有组织的国 际政治关系,成员国之间建立的“相互保险组织”成为国家间安 全关系的“游戏规则”。 第二,集体安全表现为一种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 集体安全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它必须拥有一套强制性安全机制,这 也是集体安全的要素之一。 第三,集体安全表现为一种保护国家安全的手段。集体安全作为 国家安全的一种保护手段 是国际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
背景
对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无能为力
对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无能为力
集体安全发展的历史实践
集体安全也是一项古老的对外关系战略。古代中国就有“合纵”、“连横”之 说。在古希腊时期也曾建立过“近邻同盟”。 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之后,集体安全便成为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列强维护安全的重 要形式,贯穿于整个近代国际关系的历史之中 现代,集体安全思想的重大实践首推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的诞生被认为是体现 了一种全新的安全观念和模式,相信它能制止侵略,避免战争 现阶段典型的代表形式便是联合国,其宗旨有一项便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 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 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 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国际关系学第三讲——新古典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学第三讲——新古典现实主义

国际社会的思想、跨国的相互依存和战争
与冲突共同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基本因 素。
2021/4/9
9
2、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 约瑟夫·奈(Joseph Nye)
《权力与相互依赖》(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2021/4/9
14
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第三种范式(The Third Paradigm)
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21/4/9
15
A、基本理论出发点:
19
2、来自国际系统的压力使国际处境相似 的国家会采取相似的行为。
3、伴随相对能力的强大,国家将试图使 自己的影响最大化,并且意图控制其国 际环境。
4、修正主义强国的目标具有掠夺性,从 而成为其他国家的威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1/4/9
2
防御现实主义的假定:
1、由于正常国家认为安全并不稀缺,因 此可以通过“平衡”(balance)和“威 慑”(deterrent)的方式消除对冲突的需 要。
国际共同体成员对保持秩序的普遍需求构成了利益的
和谐。国家自身需求的实现离不开合作与其他国家的 参与。
相互依赖并非只限于互利的情况;相互依赖并非是均
等的,仍然存在分配的零和关系;相互依赖并不排除
竞争,因为存在对相对获益的追求。
2021/4/9
11
3、民主和平论(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Pea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一个普遍 的权威机 构即世界 政府 对其管理 , 么国际关 那
系中的这种安 全困境模式将是长期存 在的。一般性 安全 困境
是国家之பைடு நூலகம்间冲突爆发 的一个重 要促成 因素 , 但是 , 另一方 面 ,
这种 困境模式在一定程 度上又是 可 以控制的 , 往往不 会造成 国家之间的战争。 结构性对抗安全 困境 模式发 源于 特定的 国际结构 , 产生 于所谓 “ 系统国家” 即能对 国际结 构产 生影 响的国家 ) ( 之间 , 或霸权 国和挑 战 国之 间 。1 9世 纪拿 破仑领 导下 的法 国与英
般 性安全困境模 式产生 于 国际关系的无 政府状 态 , 是
现代 意义上的国际关 系产生 以来 的一 种 国际关 系的常态 , 普 遍存 在于各种类 型的国家之 间, 因是 国家之间 的相 互猜疑 原
及 由此而产生的相互针对性 的策 略及 活动。只要 国际关 系中
国家或 民族 国家 ) 比肩共 存 时会 发现 不存 在 凌 驾 于它 们之 上、 能规范其行为和保 护其 免受攻 击的权威 。在这样 的条件 下 , 相互怀疑和相互恐惧 而来的不 安全感 迫使这些 单元为 从 寻找更多 的安全而进行 权力竞争 , 由于完全 的安全始 终无法
国、 二战前的德 国与英 国、 战时期 的美苏之 间存在 的安全 困 冷
境, 都属于这种性质。这种 安全困境模 式还 可 以表现 为联盟 之 间的对抗 , 如一战前协约 国与 同盟 国之 间的对抗 , 二战后初
期 东 、 方 之 间 的 对 抗 。结 构 性 对 抗 安 全 困 境 模 式 产 生 的 原 西
使用 同样的、 通过加强军事力量 的手段来保护 国家安全 , 这反
过来对 A国的安全构成 压力 和威胁 。一种 安全 与不 安全 的
恶 性 循 环 形成 了 国 际政 治 中难 以 克 服 的 “ 全 困境 ” 安 。 二、 安全 困境 的 两 种 类 型
年发表 的《 自由主义 者 的国际 主义与 安全 困境 》 一文 中首次 提 出“ 安全困境” 概念 , 随后又在 15 9 9年 出版的《 原子时代 的 国际政治》 一书 中更为系统地阐述 了“ 安全困境” 的概念 。约
对你有着 同样 的恐惧 , 也许你对别国根本无伤害之意 , 的只 做 是一些平常的事情 , 你无 法使别 国真正 了解你 的意图 。你 但
无法了解别国为什么会 如此 的神经质 。反 之亦然 , 这种情 在
况下 , 双方都 以为对方是敌 意的、 理性 的 , 不肯做 出可 以 无 都 使 大家都获得安全的保 证。军备竞 赛 的不 断升级 , 是这种 就
第 2 第 7期 4卷
2 1 年 7月 01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n lo o ra fHUB IC r s o d n eUnv ri E or p n e c ies y e t
V0 . 4.NO. 12 7
J 12 1 u. 0 l
国 际关 系 中安 全 困境 的理论 分析
耿 进 昂
( 华北水利水 电学 院信息 工程学院 , 河南郑 州 40 1 ) 50 1
[ 摘 要] 文章从安全 困境在 国际政 治学中的一般 定义着手 , 结合 国际政治理论 的各种流 派的不 同观 点 , 分析
安全 困境产 生的原因和类型 。 寻找 国际关 系中安全 困境 的出路 。 [ 键词 ]安全 困境 ; 实主义 ; 关 现 理想主义 [ 中图分 类号 】D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 9 8 2 1 ) — 0 1 0 6 1 5 1 (0 1 0 07 — 2 7 [ 本刊 网址 ]h p/ w w h x . e R :/ w . bb n t 会感到军事上的压力和国家的不 安全感。这些 国家的反 应是
di1 .9 9ji n 17 — 9 82 1 .7— 3 o:0 3 6 /.s .6 1 5 1. 0 10 0 6 s


国 际 关 系 中安 全 困境 的定 义
安全 困境是 国际安全领 域中 的一 个基本概 念 , 在世界 政 治的所有 困境 中 , 安全 困境是最重要 的, 它直指 国际政治理论 与实践 的核心 。在 2 O世 纪 5 0年 代初 , 美国学者 约翰 ・ 赫兹 (onH. ez 首先提 出了“ Jh H r) 安全 困境 ” 的概 念。赫兹在 15 90
御 性 目的 或 者 它 们 就 是 出 于 ( 了 改 变 现 状 以 有 利 自身 的 ) 为 进 攻 性 目的 ” [ 。1 3
求得 , 这样 的竞争只能导致 自我失败 。 … ” 英 国历史 学 家 和 权 力 政 治 学 者 赫 伯 特 ・巴特 菲 尔德 ( eb rB t re ) 出的“ H ret u e l 提 tf d i 霍布 斯恐 惧 困境”与 约翰 ・ 赫 兹提 出的 “ 全 困境 ” 安 与具 有异 曲同工之 妙 。赫 伯特 ・巴特 菲尔德将安全 困境称之 为 “ 霍布斯 主义 的恐惧 ” 他 在《 , 历史 与人类关系》 一书 中对 国家间 的安全 困境 有经 典 的描 述 : 在 这样一种局面下 , 你会对其他国家有现实的恐 惧感 , 国也会 别
翰 ・ 赫兹认为 : 安全困境 ’ ‘ 一 或 权力与 安全 困境 ’ 一种社 是 会状态 , 在这样的状态 中, 当权力 单元 ( 比如 在 国际关 系 中的
根据前文安全 困境 的定义及 根源 探讨 , 本文从 国际结构 的角度把安全困境 分为一般性安 全困境与结构性对抗安全 困
境。

状 态的产物。2英 国学者 肯 ・ 【 布斯 的解 释 比较 简要 , 认为 他 “ 安全 困境存在 于这样 一种 情况 下 : 国的军事 准 备在 另一 一 国当中产生了一种不可 消除的不 确定性 , 即是 否这些 准备仅 仅 是出于( 了在 一个 不确定 的世 界里增 加 自身安 全 的) 为 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