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全文)
中国财富报告

中国财富报告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财富创造的重要动力。
每年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都是外界了解中国经济和财富状况的重要窗口。
首先,中国的私人财富总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截至2019年底,中国私人财富总量已达到222.8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比2018年增长了8.64%。
事实上,中国的私人财富总量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4.5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其次,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高净值人群指个人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
据中国财富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已经达到138.17万人,这一数字比2018年增长了12.7%。
高净值人群占据了中国私人财富总量的70.6%,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承载者之一。
然而,财富的分配不够平等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财富不仅主要集中在高净值人群手中,也存在城乡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
根据中国财富报告数据,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占全国高净值人群总数的55%,这些地区有着更加发达的经济和产业。
此外,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也在逐步成熟。
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的增加和财富结构的复杂化,财富管理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财富报告显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4.6万亿元,而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22.6万亿元。
同时,中国的财富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壮大和专业化,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总的来说,中国财富报告展示了中国经济和财富的几个显著特点。
中国私人财富总量和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增长,财富管理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和壮大,但是财富分配和地区差异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未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些挑战。
中国家庭财富报告:人均14万,六成财富是房产

中国家庭财富报告:人均14万,六成财富是房产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融资》
【年(卷),期】2016(0)9
【摘要】据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家庭人均财富为144197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均财富分别为208317元和64780元。
【总页数】1页(P76-76)
【关键词】家庭财富;中国家庭;房产;人均财富;农村家庭;城镇家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2
【相关文献】
1.报告称去年中国家庭财富六成增长 [J],
2.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房产占总资产近七成 [J],
3.中国人均财富14万,近七成是房产 [J], ;
4.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家庭财富规模全球第二 [J], ;
5.城镇房产财富对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
据 [J], 赵国昌;谭靖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研究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近年来,居民家庭财产分布情况收到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研究家庭资产总体分布情况,发现存在城镇和区域两大差异;接着分析了家庭资产结构内部分布情况,净房产和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对家庭资产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从户主年龄、教育水平、风险态度、金融知识、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出发,进一步分析其对家庭分布状况的影响。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庭可配置的资产进一步增多,家庭财产的分布成为又一研究前沿。
与资产定价和企业融资相比,家庭财富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本文介绍了家庭财富的总体和内部两种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分布状况的具体影响机制。
二、家庭资产总体分布情况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之后,随着私有产权的逐步恢复、城市公共住房制度的改革、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蒸蒸日上,我国城乡居民积累的财富迅速增加。
同时,财产分配咋居民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上。
(一)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大2002-2012年期间,城乡居民财产增长率存在很大差别。
城镇为17.2%,而农村仅为10%。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价值是农村居民的3.2倍,即使经过了生活费用指数的调整,在2012年时,这一比率也达到了6.2倍。
分析表中2002年的数据,不难发现,城乡居民之间的分布最不平均的是金融资产、净房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三项资产,这三项资产在城乡居民财产中所占的高比例也使得其对城乡居民财产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将下表中2012年的数据经过相关计算,可以看出,金融资产、净房产、其他资产的估计现值(土地价值)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布最不平均,金融资产、净房产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上升,生产性固定资产、非住房负债在城乡居民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下降,其中,耐用消费品价值在城乡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下降尤为明显。
数据来源:根据 2002 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与 2012 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计算。
中国成财富高度集中国家0.4%家庭占有70%社会财富财富,国家,家庭.doc

中国成财富高度集中国家0.4%家庭占有70%社会财富-财富,国家,家庭-商务指南-中国成财富高度集中国家0.4%家庭占有70%社会财富2006年10月19日8:41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王冲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大陆150万个家庭占有全国的70%,而在发达国家,一般情况下是5%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财富,中国已经成为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
10月17日,波士顿咨询公司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出炉,报告认为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百分富翁家庭的聚集地。
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富有家庭财富总量达到1471万亿美元,中国大陆以1335万亿美元紧随其后。
“这是2005年的数据,据我估计,2006年的某个时段,中国大陆会超过台湾地区,列亚太地区第一位(日本除外)。
”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公室副总裁兼董事邓俊豪对记表示。
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2005年比2004年增长18%,0.4%(约150万)的家庭占有了70%的财富。
邓俊豪说,“这个数据只考虑存款、股票等资产,没有把灰色收入计算在内,但基本上是准确的。
”他告诉记,中国90%的是经营企业挣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几个大城市。
研究报告中,富有家庭指的是年度管理资产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
报告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百万富翁家庭的数量已经达到720万户,他们掌握的财富占全球财富总量的28.6%。
其中约300万户集中在美国,日本名列第二,拥有82.5万户,英、德、法三国紧随其后,中国共有管理资产额超过百万美元的家庭25万户,列全球第六位。
除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还对管理资产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进行访谈,其中有22名中国人。
研究分析了2005年全球财富市场的发展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和投资行为。
波士顿咨询公司创立于1963年,在全球62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与各个主要行业里的重点企业合作,发展并实施管理战略,实现竞争优势。
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白皮书资料

半数高净值人群购买过中国平安的产品,这与中国平安进入市场早有密切关系;其次是中 国人寿(39%),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太保(16%)(如图五所示),但与中国平安和中国人 寿的差距较大。外资保险公司普遍市场占有率较低,只有友邦超过10%。根据2014至尚优品品
牌倾向报告数据显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保险机构中,国内保险公司占55%,国际保险公司
专项调研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每年缴纳保费13,172元,有4成的人缴纳保 费超过10,000元。3000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平均每年缴纳的保费超过2.2万元 (如图二所示)。
在购买保险时,曾经使用过的保险经纪是最受信任的渠道,信任该渠道的人 超过4成,3成的人信任朋友,还有1/4的人信任银行客户经理(如图三所示)。银 行对于保险投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也是购买渠道,尤其受到男性和年
养老险通常投保期限长,因此未来一年内计划购买的只有3成。超过8成高净 值人群选择自己是最主要的保险投保对象,另有不到6成的人为孩子和配偶购买 (如图九所示)。资产级别越高的高净值人群计划为家人购买保险的比例也越高。
国内经济学者预测,未来5年中国保险业的增长情况如下:人身保险平均 增长率是15.6%,财产保险的平均增长率是16.9%,平均增幅为16.2%。按总 承保保费计算,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是全球第四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 国。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 海瑟在2014年3月发布的安联集团经济研 究部门对今年全球经济、新兴市场以及中国经济前景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到 202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2014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专项调研的深度访谈显示,大多数年轻 的中国企业家还未虑到下一步的资产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会考虑下 一步的资产安排。但由于如今高净值人群通过保险实现资产转移的比例很低, 因此开发高端保险计划,比如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将会更有利于保险投资市场 的开发。
中国富人需求报告

中国富人需求报告关于《中国富人需求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其中,民营企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不仅吸纳了超过60%的就业人口,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
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带动了这批造富的民营企业背后的超高净值人群财富量级的快速递增,且超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也实现了迅速增长。
这一人群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大。
尤其是最近5年,中国富豪动作频频,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登上当地主流媒体的头条已不再是新鲜事。
下载论文网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有其鲜明特点:他们中的多数都是白手起家,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智慧,一步一步地实现了个人财富的积累。
因此,这部分人群具有强烈的投融资需求,在保证自身财富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中,他们同时希望在分散资金风险、跨境资产配置、移民、财富传承等方面获得专业的帮助。
超高净值人群构成4月2日,胡润百富与中国民生银行联合发布《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
“高净值”是中国超高净值人群成长的必经阶段,高净值人群是聚焦超高净值人群开展研究的更为广泛的基础人群。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末,中国高净值人群约6.7万人,较2013年增加2500人,上升比例为3.9%。
2009~2012年,高净值人群规模快速增长,4年内每年增长比例均超过5%。
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2013年增长率仅为1.6%,涨幅为5年来最小,而2014年又有所回升,见图1。
此外,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17000人,资产规模总计约31万亿元,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而这部分人群中的大多数为企业主,如图2所示。
纵观2008~2014年数据,历年的上榜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位以上;上榜门槛也从2008年的7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20亿元;平均财富由30亿元升至64亿元;资产在百亿元的富豪人数由50人扩大到176人。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家庭总资产分布、住房拥有情况、家庭负债情况、家庭偿债能力及偿债收入比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家庭总资产分布、住房拥有情况、家庭负债情况、家庭偿债能力及偿债收入比分析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负债集中化现象明显,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分化程度高于资产的分化程度。
与美国相比,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富分布相对均衡(美国净资产最高1%家庭的净资产占全部家庭净资产的比重为38.6%,我国为17.1%)。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为9.1%,总体稳健,少数家庭资不抵债;居民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02,略高于美国居民水平(0.93);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偿债收入比为18.4%,居民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
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相差154.9万元,表明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
分省份看,家庭资产最高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和江苏,最低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新疆、吉林和甘肃。
其中,北京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约为新疆居民家庭的7倍。
从资产形态看,住房是家庭实物资产的重要构成,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相对均衡。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
和美国相比,我国居民家庭住房资产比重偏高,高于美国居民家庭28.5个百分点。
居民的住房拥有情况相对均衡。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2014中国民间金融报告解析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4年1月摘要: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2.3%的中国家庭有民间金融负债。
亲友关系是民间金融的基础。
中国家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为5.28万亿。
相比2011年的4.47万亿,规模上升18%。
与此同时,民间借款中的有息借款占比显著上升,有息借入款占比由9.3%增至14.8%,有息借出款占比也有所上升。
这与近年来我国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不谋而合。
数据显示民间借款拥有率随收入上升而显著下降,而正规银行贷款拥有率随收入上升而上升。
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尤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于高利贷——民间金融备受质疑的地带,我们的数据显示,其借入利率达36%以上。
同时,家庭以低息借入高息借出的现象也存在,其借贷风险值得我们重视。
通过构建风险指数,我们还发现,民间金融风险略大于正规金融风险;城市民间金融的潜在风险较大;高财务风险家庭比例较高。
一、民间金融市场基本描述总体来讲,中国家庭22.3%的家庭有民间借款,农村家庭的民间金融负债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家庭。
相比于2011城镇家庭以及农村家庭的民间金融参与率基本维持不变。
表1借款拥有率2011 2013城市地区16.4%16.5%农村地区29.9%30.0%农村地区拥有汽车的家庭,其汽车负债比例也很高。
拥有工商业的家庭,其民间负债的比例较高。
不论城市与农村均达到了14%以上。
其次是农业经营负债。
数据显示,其他负债中,50%以上的负债为因为看病而产生,20%的负债因为婚丧嫁娶产生。
图1 分项民间负债持有率总体而言,但民间借款中的有息借款占比显著上升,由9.3%增至14.8%。
这与流动性收紧的大背景不谋而合。
2013年,拥有民间借款的家庭中15%的家庭拥有有息借款。
工商业借款中28%以上的民间借款都为有息借款,其次是其他负债,近20%的其他负债为有息负债。
购房购车的民间借款有息借款占比仅为1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 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2014年1月 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 摘要
我国最富有10%家庭拥有社会总财富60.6%,资产分布严重不均。虽然,过去两年,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明显高于其他阶层,但其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仍然很低。中等资产阶层财富增长主要是因房产。房产价值的增长对家庭财富增加的贡献超过70%。在对我国富裕家庭的研究中发现,前1%富裕家庭的总资产、净资产、年收入均远高于前5%富裕家庭。也就是说,财富更多的集中在少数家庭中。与普通家庭相比,前5%资产富裕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工商业经营,其家庭消费是普通家庭的3.5倍,但在教育支出上的差距则高达5倍以上。富裕家庭资产构成中,工商业资产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市场的参与上,富裕家庭的参与率和有贷款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在借出款市场上也非常活跃。
1. 家庭财富的分布 中国家庭资产分布极为不均。每个分位数上资产说明有多少百分比的家庭低于此资产。例如,从表1,2013年全国资产10分位数为1.7万,表明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或90%的家庭资产高于1.7万元。在50分位数上的资产值即为中位数,表明有一半的家庭资产低于该数,另有一半的家庭资产高于此。2013年全国资产中位数为25.2万。表1报告了10-90分位数上的全国及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资产情况。从全国来看,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1.7万。对资产最多的家庭而言,有10%的家庭资产多于154.2万。最高的90分位数家庭资产是最低的10分位数家庭资产的88.9倍,是中位数家庭资产的6.1倍,可以看出我国家庭资产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城市地区有10%的家庭资产低于2.2万,而有10%的城市家庭资产多222.5万,中位数为42.3万。农村地区10%的家庭资产低于1.4万;10%的家庭资产高于62万,中位数13万。
表1 各分位家庭资产状况 2013年 2011年 全国 城市 农村 全国 城市 农村 10分位 17,350 22,400 14,000 18,565 22,100 15,400 20分位 50,750 104,400 31,250 46,250 90,650 30,650 30分位 103,900 203,699 56,550 91,800 151,100 55,700 40分位 169,300 306,671 90,900 135,300 213,410 87,805 50分位 252,200 422,950 129,600 191,700 310,950 117,650 60分位 362,680 577,955 180,400 276,930 454,600 161,800 70分位 523,200 808,015 248,450 404,650 755,500 222,750 80分位 812,250 1,205,900 362,000 718,900 1,231,900 320,000 90分位 1,542,010 2,224,850 619,829 1,647,350 2,616,850 536,480
表1同时给出资产在2011年的分位数情况,来比较各分位数上资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过去两年中,中等资产家庭资产增长速度快于高资产家庭及低资产家庭。例如,全国中位数资产过去两年增加31.5%, 40分位数增加25.1%,50分位数增加31.6%,60分位数增加30.9%,70分位数增加29.3%,80分位数增加13%,而90分位数则降低6.4%,10分位数值也降低6.5%。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等资产家庭良好的资产增值,而低资产家庭的资产减少,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为了更加直观观察资产分布,表2将家庭按资产由低到高分为十组,并给出了各组家庭资产占全国总资产的比重。从全国来看,资产最低的10%家庭所有资产占全国总资产的比重仅为0.1%,而资产最高的10%家庭所有资产占全国总资产的比重高达60.6%。由此可见,我国家庭资产不均现象严峻。在城市地区,资产最低的10%家庭所有资产占城市地区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0.1%,资产最高的10%家庭所有资产占城市地区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4.5%;在农村地区,资产最低的10%家庭所有资产仅占农村地区家庭总资产的0.2%,而资产最高的10%家庭所有资产占农村地区家庭总资产的比重高达52.7%。因而,无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资产不均现象都非常严重。 表2 各组占总资产比重 2013年 2011年 分组(由低到高) 全国 城市 农村 全国 城市 农村 1 0.1% 0.1% 0.2% 0.1% 0.1% 0.3% 2 0.4% 0.5% 0.8% 0.3% 0.4% 0.8% 3 0.8% 1.4% 1.5% 0.8% 0.9% 1.5% 4 1.6% 2.4% 2.5% 1.2% 1.7% 2.5% 5 2.5% 3.4% 3.7% 2.0% 2.6% 3.6% 6 3.8% 4.6% 5.3% 3.1% 4.0% 5.1% 7 5.6% 6.6% 7.4% 4.4% 6.4% 6.8% 8 8.8% 9.8% 10.1% 8.0% 9.7% 9.1% 9 15.8% 16.7% 15.8% 16.3% 16.2% 13.1% 10 60.6% 54.5% 52.7% 63.9% 58.1% 57.2%
0.0%10.0%20.0%30.0%40.0%50.0%60.0%70.0%
2011年2013年 图1各阶层资产占比比较 与2011年各组资产占比比较发现,第4-8组资产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资产最高的两组家庭所拥有的资产占社会总资产的比重在下降。这说明,两年来我国资产极其不均的现象有所缓解。
图2按资产分段,给出了不同资产上家庭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产在0-30万区间家庭比例,2013年较2011年下降;资产在30-200万区间,2013年较2011年上升;200万以上家庭比例,2013年较2011年下降。总的来看,两年来中等资产家庭的比例在上升。 图2 各资产分段家庭分布 0.0%5.0%10.0%15.0%20.0%25.0%30.0%35.0%0-10万10-30万30-50万50-100万100-200万200-1000万1000万-
chfs2011chfs2013 图2 各资产分段家庭分布 把表2中第4-7组的40%家庭定义为中等资产阶层。图3给出了中等资产家
庭资产占社会总资产比重在两年间的变化情况。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中等资产家庭资产占社会总资产比重为13.5%,较2011年上升2.8%;城市中等资产家庭为17.1%,较2011年上升2.4%;农村中等资产家庭为18.9%,较2011年上身0.8%。可以看出,两年来资产不均的缓解源于中产阶级家庭资产的增长。
0-10万10-30万30-50万50-100万100-200万200-1000万1000万-29.125.314.115.18.96.9.631.730.212.39.87.97.2.9
32282420161288121620242832全国资产分布(%) CHFS2011 CHFS201310.7%14.7%18.1%13.5%17.1%
18.9%
8.0%10.0%12.0%14.0%16.0%18.0%20.0%
全国城市农村2011年2013年
图3 中等资产阶层占总资产比重变化 表3给出了中等资产家庭两年间资产的变化情况。2013年中等资产家庭平均资产为27.2万,较2011年增长29%;城市中等资产家庭平均资产为45.1万,较2011年增长28.1%;农村中等资产家庭资产为13.7万,较2011年增长9%。
表3中等资产阶层资产变化状况 2011年 2013年 增长率(%) 全国 210,625 271,750 29.0% 城市 352,518 451,472 28.1% 农村 125,703 136,980 9.0%
29.0%28.1%
9.0%0.0%5.0%10.0%
15.0%
20.0%25.0%30.0%35.0%
全国城市农村 图4 中等资产家庭资产增长率 表4给出了中等资产家庭各项资产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等资产家庭资产增长主要来自房屋资产。全国中等资产家庭房产平均为18.8万,较2011年上升4.7万,中等资产家庭平均资产2013年较2011年增加6.1万,房屋资产的增加对家庭资产增加的贡献为77%。城市中等资产家庭资产的增加同样来自房屋资产,农村中等资产家庭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土地资产的增加。
表4 中等资产阶层各分项资产变化情况 全国 城市 农村 2011年 2013年 2011年 2013年 2011年 2013年 房屋 141,345 188,309 257,638 350,417 82,926 83,523 工商业 5,008 6,704 11,356 14,366 1,955 1,353 土地 26,332 29,576 15,177 19,241 20,974 23,838 汽车 6,151 8,886 15,081 13,108 1,623 4,818 金融资产 21,998 24,166 40,700 39,032 11,249 11,503 其他资产 9,791 14,109 12,566 15,308 6,975 11,944
为了更加准确的衡量我国家庭资产分布状况,表5给出了我国家庭资产的基尼系数。全国家庭总资产的基尼系数为0.717,说明我国家庭总资产极其不均。其中,城市地区家庭总资产的基尼系数为0.681,农村地区家庭总资产的基尼系数为0.675。也就是说,农村地区家庭总资产基尼系数略低于城市地区。这表明,家庭总资产不均现象在城市地区更加严重。全国家庭净资产的基尼系数为0.732,其中,城市地区家庭净资产基尼系数为0.693,农村地区家庭净资产基尼系数为0.704。可以发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净资产基尼系数均大于家庭总资产基尼系数,这表明,家庭净资产不均现象更加严峻。此外,还可以发现,农村地区家庭净资产基尼系数高于城市地区,也就是说,农村地区家庭净资产不均现象比城市地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不均现象从2011年到2013年期间有所好转。2011年全国资产基尼系数为0.761,高于2013年基尼系数。
表5中国家庭资产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