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 损耗,该损 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 特性之一。自光纤问世以来,人们在降低光纤损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31卩m 光纤的损耗值在0. 5dB/km 以下,而1.55卩m 的损耗为0.2dB/km 以下,这个数 量级接近了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

—— 光纤的损耗如图2-16所示

光纤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驗着传输

跖离的增加,光功率会逐渐减

小,这种现象称为光纤的描耗

光在光纤中传播

&

图2-16光纤的损耗 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其损耗机理复杂,计算也比较复杂 (有些是不 能计算的)。降低损耗主要依赖于工艺的提高相对材料的研究等。光纤损耗的原 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还有来自光纤结构的不完善。

RHL1

光脉冲

2. 4. 1光纤的损耗系数

----光纤的损耗系数尽管引起光纤损耗的原因有多种,但在定义其损耗系数时, 只考虑输入和输出光纤的光功率之比。

----若用P i表示输入光纤的功率,P o表示输出光功率,则在传输线中的损耗可定义为

a= 101g-5- (dB)

(2-75)

----若该损耗在长为L(km)的传输线上传输,且损耗均匀,则单位长度传输线的损耗即损耗系数厂为

(2-76)

2. 4. 2吸收损耗

----物质的吸收作用将传输的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吸收损耗有三个原因,一是本征吸收,二是杂质吸收,三是原子缺陷吸收。光纤材料的固有吸收叫做本征吸收,它与电子及分子的谐振有关。对于石英(SiO2)材料,固

有吸收区在红外区域和紫外区域,其中,红外区的中心波长在8卩mr-12卩m范围内,对光纤通信波段影响不大。对于短波长不引起损耗,对于长波长光纤引起的损耗小于1dB/km。紫外区中心波长在0.16卩m附近,尾部拖到I卩m左右,已延伸到光纤通信波段(即0.8卩m-1.7卩m的波段)。在短波长范围内,引起的光纤损耗小于1dB/ km。在长波长范围内,引起的光纤损耗小0.1dB / km。

---由于一般光纤中含有铁、锚、镍、铜、锰、铬、钒、铂等过渡金属和水的氢氧根离子,这些杂质造成的附加吸收损耗称为杂质吸收。金属离子含量越多,造

成的损耗就越大。降低光纤材料中过渡金属的含量可以使其影响减小到最小的程度。为了使由这些杂质引起的损耗小于1dB/km,必须将金属的含量减小到1"」以下。这样高纯度石英材料的生长技术已经实现。目前,光纤中杂质吸收主要由

于水的氢氧根离子的振动,基波振动在2.73卩m波长,二次谐波振动在1.39卩m, 三次谐波振动在0.95卩m它们的各次振动谐波和它们的组合波,将在0.6卩n—2.73卩m的范围内,产生若干个吸收。

----图2—17给出了某一多模光纤的损耗谱曲线,其上的三个吸收峰就是由于氢氧根离子造成的。为了使1.39卩m波长处的损耗降低到1dB/km以下,则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应减小到以下。在制造光纤过程中用来形成折射率变化所需的G e O 2 ,P205 ,B2O3等掺杂剂也可能导致附加的吸收损耗。

----原子缺陷吸收是由于加热过程或者由于强烈的辐射造成,玻璃材料会受激

而产生原子的缺陷,引起吸收光能,造成损耗。对于普通玻璃,在3000rad的伽玛射线(门)的照射下,可能引起损耗高达20000dB/km但是有些材料受到影响比较小,例如掺锗的石英玻璃,对于4300rad的辐射,仅在波长0.82卩m引起损耗

16dB7 km宇宙射线也会对光纤产生长期影响,但影响很小

dB/km

2. 4. 3散射损耗

----由于光纤材料密度的微观变化以及各成分浓度不均匀,使得光纤中出现折 射率分布不 均匀的局部区域,从而引起光的散射,将一部分光功率散射到光纤 外部。由此引起的损耗称为本征散射损耗。 本征散射可以认为是光纤损耗的基 本限度,又称瑞利(Rayleigh)散射。它引起的损耗与二\成正比。由图2—15 可见,瑞利散射损耗随波长

丄的增加而急剧减小,所以在短波长工作时,瑞利 散射影响比较大。

---物质在强大的电场作用下,会呈现非线性, 即出现新的频率或输入的频率

得到改变。这种由非线性激发的散射有两种即受激喇曼

(Rama n)和受激布里渊 (Brillo uin) 散射。这两种散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喇曼散射的剩余能量转变为分子 振动,而布里渊散射转变为声子。两种散射使得入射光能量降低,并在光纤中形 成一种损耗机制,在功率门限制以下,对传输不产生影响,在很高功率下,即入 射光功率超过一定闭值后,两种散射的散射光强度都随入射光功率成指数增加,

u 1)

可以导致较大的光损耗。 通过适当选择光纤直径和发射光功率,可以避免非线 性散射损耗。在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中, 可以利用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尤其

是喇曼散射,将特定波长的泵浦光能量转变到信号光中,

实现信号光的放大作 用。除了上述两种散射外,还有由于光纤不完善(如弯曲)将引起散射损耗。在 模式理论中,这相当于光纤边界条件的变化使光功率由导模转入辐射模而引起, 即部分模式能量被散射到包层中。 由射线光学理解,在正常情况下,导模光线以 大于临界角入射到纤芯包层界面上并发生全反射, 但在光纤弯曲处,入射角将减 小,甚至小于临界角,这样光线会退出纤芯外而造成损耗。

2. 4. 4石英光纤的总损耗谱

----图2-18为石英光纤的总损耗谱,

0.85 m 1.31 m 和1.55卩n 左右是光纤通信中常用

的三个低损耗窗口。 损耗系数dB ; kni

图2-18石英光纤的总损耗谱

X ( U

rr )

光纤衰减率

光纤衰减率 光纤衰减率是指在光纤透传光信号过程中,由于光信号分布损失、光纤材料吸收、光纤结构损耗、连接件损耗等因素而减弱的光功率占初始光功率的比例。光纤衰减率通常用dB/km(分贝/千米)来表示。常见的光纤衰减率为0.2dB/km至0.4dB/km (单模),0.4dB/km至0.7dB/km(多模),而超低损耗单模 光纤的损耗一般小于0.1dB/km。 光纤的损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分布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分布延伸导致的损耗,通常呈指数函数衰减,即光纤损耗与传输距离成指数关系,在单模光纤中衰减率是小于多模光纤的。 2. 吸收损耗:是指光在光纤材料中被吸收而造成的损耗,光纤材料会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作用有所不同,例如水会对波长为1.4μm左右的光有较大吸收作用。 3. 散射损耗:当光通过光纤时,由于光纤材料的不均匀性,光在光纤材料中发生折射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从而也会导致损耗。 4. 连接件损耗:在光纤连接时,由于连接件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连接件内部存在异物和气泡等缺陷,都会导致连接件损耗增加。 这些因素会影响光纤的衰减率,光纤衰减率低的优点是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远距离,同时光纤衰减率低也能够改善信号传输

的质量和可靠性,光纤衰减率低也能够降低光放大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网络成本。 光纤衰减率是在光纤设计和制造之前就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光纤制造时,需要控制光纤直径、各项指标的精确度,以确保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在光纤的连接和布线中,也需要注意连接的质量和布线的适当与否,以避免损耗增加。 在光纤网络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光纤衰减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和传输距离,以确保最佳的传输效果和最优的经济性。

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

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 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是指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损失的光功率。衰耗标准的确定对于光纤通信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缆的衰耗标准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通信距离。因此,了解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对于光纤通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光缆通信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衰减,主要 包括光纤本身的损耗、连接器的损耗、弯曲损耗和其他附加损耗。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就是对这些损耗进行量化的指标。一般来说,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越低,代表着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越小,传输质量越好,通信距离越远。 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光纤材料的损耗特性、光 纤连接器的质量、光缆的制造工艺等。一般来说,光纤材料的损耗特性是决定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光纤材料具有较低的损耗特性,可以降低光缆的衰耗标准,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高质量的光纤连接器和精密的制造工艺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光缆的衰耗标准,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光纤通信工程中,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的确定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 验证。一般来说,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的测试需要使用光功率计等专业仪器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进行多种工况下的实际应用验证,以确保光缆的衰耗标准符合实际通信需求。 总之,光缆每公里衰耗标准是光纤通信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光纤通信 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光纤材料的损耗特性、光纤连接器的质量和制造工艺等因素,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光缆的衰耗标准符合通信需求,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缆损耗标准

光缆损耗标准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低损耗、抗干扰性强的通信方式,已经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而光缆作为光纤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耗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光缆损耗标准是指在光缆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的衰减程度,通常用来衡量光缆的质量和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光缆损耗标准对于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通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光缆损耗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光纤本身的损耗、连接器的损耗、光纤的弯 曲损耗等。首先,光纤本身的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纤材料本身的吸收、散射和弯曲而导致的衰减。其次,连接器的损耗是指光纤连接器在连接过程中由于光信号的反射和散射而导致的衰减。最后,光纤的弯曲损耗是指光纤在弯曲时由于光信号的散射而导致的衰减。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光缆的损耗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光缆损耗标准的合理性对于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 通信质量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光缆损耗标准应该根据光通信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光缆的技术性能来确定。一般来说,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越远,对光缆损耗标准的要求就越高。同时,光缆的技术性能也是影响光缆损耗标准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光缆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光缆的损耗标准,以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通信质量。 总的来说,光缆损耗标准是光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影响着 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光通信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光缆的技术性能来确定合理的光缆损耗标准,以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通信质量。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光缆损耗标准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光缆损耗过大的问题,以保证光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光缆损耗标准有所帮助。

光纤损耗的种类

光纤损耗的种类 光纤损耗的种类: 一、吸收损耗 光纤中的材料对光能的吸收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这种损耗称为吸收损耗。光纤的材料常见的吸收损耗有两种: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本征吸收是指光纤材料本身对光的能量吸收,主要发生在光信号的传输波长范围内。而杂质吸收是由于光纤制备过程中引入了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对光的能量吸收。吸收损耗的大小与光纤材料的透明度有关,透明度越高,吸收损耗越小。 二、散射损耗 散射是光在光纤中碰撞杂质或材料的不均匀性时,由于光波的频率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散射损耗是由于光在传输过程中与光纤中的杂质、材料的不均匀性发生散射而导致的能量损失。散射损耗主要包括:瑞利散射、布拉格散射和拉曼散射等。 瑞利散射是指光在光纤中遇到的微小的结构性不均匀性(如晶格、杂质等)产生的散射现象,导致光信号能量的损失。布拉格散射是指光在光纤中的晶格中发生的散射现象,主要由于晶格的周期性结构引起的。拉曼散射是指光在光纤中与光纤材料的分子或晶格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散射现象,导致光信号的能量损失。

三、弯曲损耗 光纤在传输过程中如果发生弯曲,会导致光波的传播方向改变,从而引起能量的损耗,这种损耗称为弯曲损耗。弯曲损耗主要取决于光纤的弯曲半径和光波的工作波长。当光纤的弯曲半径小于一定的极限值时,光波会因为弯曲而发生辐射损耗,使得光信号的能量减弱。 四、耦合损耗 耦合损耗是指光纤之间或光纤与光源、接收器之间的光能量传输过程中,由于光束的不匹配或光的反射、折射等因素导致的能量损失。耦合损耗主要包括:光纤与光源之间的耦合损耗、光纤之间的相互耦合损耗和光纤与光接收器之间的耦合损耗。耦合损耗会导致光信号的强度减弱,从而影响光纤系统的传输性能。 五、弯曲光耦合损耗 弯曲光耦合损耗是指光纤在弯曲状态下与光源或光接收器之间的能量耦合损耗。当光纤被弯曲时,光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耦合效率的降低,使光信号的能量损失。 光纤损耗的种类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弯曲损耗、耦合损耗和弯曲光耦合损耗。这些损耗会影响光纤传输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光纤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需要对这些损耗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补偿,

光纤损耗实验报告

光纤损耗实验报告 光纤损耗实验报告 引言: 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速、大容量和低损耗的特点使其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损耗,这些损耗对于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限制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了解光纤损耗的原因和特性。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光纤的损耗,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究光纤损耗与波长、纤芯直径、光纤长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光纤损耗与传输功率的指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纤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所遭受的能量损失。光纤损耗主要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弯曲损耗。 1. 吸收损耗:光纤材料对特定波长的光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当光信号通过光纤时,部分能量会被光纤材料吸收,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2. 散射损耗: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与材料的微观不均匀性或杂质发生散射,使光信号的能量散失,从而产生散射损耗。 3. 弯曲损耗:当光纤被弯曲时,光信号会在弯曲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导致能量损失。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光纤、光源、光功率计等。

2. 将光纤连接到光源和光功率计上。 3. 设置光源的波长和功率,并记录下初始的光功率值。 4. 通过调节光源的功率,记录不同功率下的光功率值。 5. 改变光纤的长度,记录不同长度下的光功率值。 6. 改变光纤的纤芯直径,记录不同直径下的光功率值。 7. 结束实验,整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光功率与波长、光纤长度、纤芯直径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光纤损耗与波长成正比关系: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纤的吸收损耗也会增加。这是由于光纤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所导致的。 2. 光纤损耗与光纤长度成正比关系: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光的能量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中,会与材料发生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能量损失。 3. 光纤损耗与纤芯直径成反比关系:当纤芯直径减小时,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受到的散射损耗增加,从而导致总的损耗增加。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纤损耗的原因和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光纤损耗与波长、光纤长度和纤芯直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参数,以保证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深入研究光纤损耗的特性,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提高传输效

光纤损耗计算公式

光纤损耗计算公式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的质量和性能取决于光纤中的信号传输质量。光纤损耗是衡量光纤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损耗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光纤损耗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光纤损耗的概念 光纤损耗是指光纤中光信号的功率损失。光纤损耗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如光纤材料、光纤长度、光纤接头、光纤弯曲、光纤散射等。光纤损耗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和失真,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 二、光纤损耗的计算公式 光纤损耗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光纤中光信号的功率损失。光纤损耗的单位通常是分贝(dB)。光纤损耗计算公式如下: L = 10log(Pi/Po) 其中,L为光纤损耗,Pi为光纤的输入功率,Po为光纤的输出功率。 光纤损耗计算公式的原理是将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比值转换为分贝单位。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用于表示两个功率之间的比值。分贝的计算公式如下: dB = 10log(P1/P2) 其中,P1和P2分别表示两个功率。 光纤损耗计算公式中的10log表示将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比

值转换为分贝单位。例如,如果输入功率为1mW,输出功率为 0.5mW,则光纤损耗为3dB。如果输入功率为1mW,输出功率为 0.1mW,则光纤损耗为10dB。 三、光纤损耗的应用 光纤损耗的计算公式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光纤损耗可以用来评估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性能。光纤损耗越小,光信号传输质量越好。因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需要选择低损耗的光纤材料和光纤接头,以减少光纤损耗。 光纤损耗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计算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光纤损耗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纤损耗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光信号的质量会急剧下降,无法传输。因此,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取决于光纤损耗和光纤的其他特性。 四、光纤损耗的影响因素 光纤损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纤材料:不同材料的光纤损耗不同。常用的光纤材料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 光纤长度:光纤长度越长,光纤损耗越大。 3. 光纤接头:光纤接头的质量和数量会影响光纤损耗。光纤接头的质量越好,光纤损耗越小。 4. 光纤弯曲:光纤弯曲会导致光信号的散射和衰减,增加光纤损耗。 5. 光纤散射:光纤散射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的散射现象,会导

光纤的损耗及色散

光纤的损耗及色散 一、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损耗是光纤的重要特性,它是光在光纤中传输一定距离后其能量损失的程度,用单位长度的光纤对光信号损失的分贝数表示,单位为dB/k。 光纤的损耗与光的波长有关,在石英类光纤的损耗与传输光的光波长的变化曲线中,有三个极小值,常把这三个波长称为石英光纤传输的三个窗口。这三个波长中,0.85μm处损耗最大,1.31um处损耗次之,1.55μm处损耗最小。 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一是光纤材料本身的吸收、散射的内因,二是与制造工艺有关的外因,例如材料不纯、水汽、气泡的原因,以及结构不齐的原因。有一种无水峰光纤。性能比较好。 光纤的温度系统很小,光纤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但在较低温度下,损耗有明显增加。 二、光纤的色散 光纤的色散是指输入信号中包含的不同频率或不同模式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不能同时到达输出端,使输出波形展宽变形、形成失真的现象。 色散是时域上的反映,带宽是频域上的反映。由于色散的存在,光信号在传输一定距离后,就会使展宽波形到不可辨认的程度,严重影响模拟信号的传输。在数字信号传输时,由于色散会使脉冲变形。 色散的存在限制了光信号一次传输的距离,在传输距离相同的情

况下,色散越大,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容量越小,还会引起二次失真。 色散常用色散常数D来描写。是指单位波长间隔的光传输单位距离的群时延差(群时延是波束的群速度的倒数,也就是波束传输单位距离所需的时间)。 色散常数表达式,如下: 色散的种类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结构色散: 1)模式色散一不同模式的光传输时间不同。 2)材料色散一折射率、波长不同,引起传输速度不同。 3)结构色散一光进入包层而造成的。 根据色散的不同,有不同的光纤,例如色散位移光纤、色散平坦光纤、折射率渐变型光纤。

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 损耗,该损 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 特性之一。自光纤问世以来,人们在降低光纤损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31卩m 光纤的损耗值在0. 5dB/km 以下,而1.55卩m 的损耗为0.2dB/km 以下,这个数 量级接近了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 —— 光纤的损耗如图2-16所示 光纤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驗着传输 跖离的增加,光功率会逐渐减 小,这种现象称为光纤的描耗 光在光纤中传播 & 图2-16光纤的损耗 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其损耗机理复杂,计算也比较复杂 (有些是不 能计算的)。降低损耗主要依赖于工艺的提高相对材料的研究等。光纤损耗的原 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还有来自光纤结构的不完善。 RHL1 光脉冲

2. 4. 1光纤的损耗系数 ----光纤的损耗系数尽管引起光纤损耗的原因有多种,但在定义其损耗系数时, 只考虑输入和输出光纤的光功率之比。 ----若用P i表示输入光纤的功率,P o表示输出光功率,则在传输线中的损耗可定义为 a= 101g-5- (dB) (2-75) ----若该损耗在长为L(km)的传输线上传输,且损耗均匀,则单位长度传输线的损耗即损耗系数厂为 (2-76) 2. 4. 2吸收损耗 ----物质的吸收作用将传输的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吸收损耗有三个原因,一是本征吸收,二是杂质吸收,三是原子缺陷吸收。光纤材料的固有吸收叫做本征吸收,它与电子及分子的谐振有关。对于石英(SiO2)材料,固 有吸收区在红外区域和紫外区域,其中,红外区的中心波长在8卩mr-12卩m范围内,对光纤通信波段影响不大。对于短波长不引起损耗,对于长波长光纤引起的损耗小于1dB/km。紫外区中心波长在0.16卩m附近,尾部拖到I卩m左右,已延伸到光纤通信波段(即0.8卩m-1.7卩m的波段)。在短波长范围内,引起的光纤损耗小于1dB/ km。在长波长范围内,引起的光纤损耗小0.1dB / k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