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 馈线损耗

3.5g 馈线损耗

馈线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线(馈线)中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对于3.5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或其他通信系统,馈线损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

馈线损耗的主要原因包括电阻、辐射损耗和介质损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于馈线损耗的考虑因素:

电阻损耗:馈线内部的电阻会导致信号功率的损失。这是由于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导致能量损失。为了减小电阻损耗,可以选择低电阻的导体材料,并保持馈线的粗细适当。

辐射损耗:当电磁波沿着馈线传播时,部分能量会以辐射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空间。辐射损耗通常与馈线的设计、绝缘材料以及馈线的形状有关。采用合适的屏蔽和绝缘措施可以降低辐射损耗。

介质损耗:馈线的绝缘材料可能对信号产生损耗,这被称为介质损耗。选择低损耗的绝缘材料可以减小这种类型的损耗。

频率依赖性:馈线损耗通常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3.5G或其他高频率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馈线损耗的频率特性。

为了减小馈线损耗,工程师通常会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馈线类型、合适的绝缘材料,并采用适当的补偿措施。此外,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步骤。

1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 附1:天线口径和2.4G频率的增益 0.3M 15.7DBi 0.6M 21.8DBi 0.9M 25.3DBi 1.2M 27.8DBi 1.6M 30.3DBi 1.8M 31.3DBi 2.4M 3 3.8DBi 3.6M 37.3DBi 4.8M 39.8DBi 附2:空间损耗计算公式 Ls=92.4+20Logf+20Logd 附3:接收场强计算公式 Po-Co+Ao-92.4-20logF-20logD+Ar-Cr=Rr 其中Po为发射功率,单位为dbm. Co为发射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 Ao为天线增益.单位为dbi. F为频率.单位为GHz. D为距离,单位为KM. Ar为接收天线增益.单位为dbi. Cr为接收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 Rr为接收端信号电平.单位为dbm. 例如:AP发射功率为17dbm(50MW).忽略馈线损耗.天线增益为10dbi.距离为2KM.接收天线增益为10dbi.到达接收端电平为

17+10-92.4-7.6-6+10=-69dbm

附4: 802.11b 接收灵敏度 22 Mbps (PBCC): -80dBm 11 Mbps (CCK): -84dBm 5.5 Mbps (CCK): -87dBm 2 Mbps (DQPSK): -90dBm 1 Mbps (DBPSK): -92dBm (典型的测试环境:包错误率PER < 8% 包大小:1024 测试温度:25ºC + 5ºC) 附5: 802.11g 接收灵敏度 54Mbps (OFDM) -66 dBm 8Mbps (OFDM) -64 dBm 36Mbps (OFDM) -70 dBm 24Mbps (OFDM) -72 dBm bps (OFDM) -80 dBm 2Mbps (OFDM) -84 dBm 9Mbps (OFDM) -86 dBm 6Mbps (OFDM) -88 dBm --------------------------------------------------------------- 发一个计算抛物面半径的公式,不少人拿到抛物面可以一下子计算不出来焦点。 r=(4*h*h+l*l)/8*h 式中r是抛物面半径,l是抛物面开口口径,也就是弦长,h是弦长中点到抛物面顶点的距离,抛物面的深度,也就是弦高。直径D=2r. 对于增益天线工作原理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在现有天线周围放置规则的金属抛物面,使天线位于抛物面的内反射焦点处,通过电磁波反射在焦点处形成能量集中,从而增强电磁信号的收发,实现在特定方向增强信号。 制作简单的增益天线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比较规则的金属抛物面和计算抛物面的焦点位置。金属抛物面并不一定要求用金属板,也可以是

3.5g馈线损耗 -回复

3.5g馈线损耗-回复 馈线损耗是指信号在馈线传输过程中所遭受的能量衰减和信号品质下降的情况。在电信通信领域中,馈线损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影响着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3.5g馈线损耗的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降低馈线损耗。 首先,馈线损耗的主要原因包括电阻损耗、导体损耗和辐射损耗。电阻损耗是由于馈线本身的电阻而引起的,随着频率的增加,电阻损耗也会逐渐增加。导体损耗是由于馈线内部材料的电导率不完美而引起的。辐射损耗是因为馈线中的电磁波不止通过导线传输,还会以辐射的形式散失能量。 为了衡量馈线损耗的程度,通常使用一个参数称为损耗系数(loss factor)或者损耗值(loss value),用dB/m(分贝/米)为单位表示。损耗系数越小,代表馈线的传输损耗越低。 计算3.5g馈线损耗的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参数:馈线长度、馈线类型、工作频率、传输功率和馈线形状。对于给定的参数,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馈线损耗:

损耗系数(dB/m) = α × L + β × L + γ 其中,α为导体损耗系数,β为电阻损耗系数,γ为辐射损耗系数,L为馈线长度。 在4G和5G网络中,一般使用半刚性或柔性馈线。半刚性馈线(如铜管)具有较低的导体损耗系数,辐射损耗也相对较小,适用于高功率传输和长距离传输。柔性馈线(如RG-316、RG-58等)具有较高的导体损耗系数和较大的弯曲半径,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辐射要求不高的场景。 降低馈线损耗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低损耗的馈线。选择导体材料电导率高并且电阻小的馈线,如铜管等。 2. 缩短馈线长度。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散失,尽量将天线与通信设备之间的距离缩短。

WIMAX室内覆盖

3.5G合路PHS室内分布系统需要的指标及参数 国人 设计3.5G室内覆盖系统方案需要的参数: 1,3.5G信号的1/2馈线,7/8馈线百米损耗 答:1/2馈线: 14.4dB/100m 7/8馈线: 8.37dB/100m。 2,3.5G要求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天线输出口功率的上限和下限 答:1)天线覆盖半径15米 若要保证最佳数据通信,天线输出口功率为17~20dBm; 若要保证基本业务,天线输出口功率为7~12dBm; 2)天线覆盖半径10米 若要保证最佳数据通信,天线输出口功率为13~18dBm; 若要保证基本业务,天线输出口功率为3~8dBm。 3,天线的在正常情况下的覆盖半径(请给出参考模型) 答:10~15米。 1)天线覆盖半径15米 室内分布天线一般装在走廊里,信号进入室内需穿过至少一面墙壁。我们按照信号穿过一面墙壁和天线覆盖范围15米作为参考模型。 墙壁损耗:25dB 15m的空间损耗为 Ld=32.4+20lgD(Km)+20lgF(MHz) =32.4+20lgD(m)*F(GHz) =32.4+20lg15*3.5 =66.8 若最低接受电平值为-75dBm,则天线口功率P0-66.8-25> -75 则P0>16.8(dBm)。 若最低接受电平值为-85dBm,则天线口功率P0-66.8-25> -85 则P0>6.8(dBm)。 2)天线覆盖半径10米 室内分布天线一般装在走廊里,信号进入室内需穿过至少一面墙壁。我们按照信号穿过一面墙壁和天线覆盖范围10米作为参考模型。 墙壁损耗:25dB

10m的空间损耗为 Ld=32.4+20lgD(Km)+20lgF(MHz) =32.4+20lgD(m)*F(GHz) =32.4+20lg15*3.5 =63.3 若最低接受电平值为-75dBm,则天线口功率P0-63.3-25> -75 则P0>13.3(dBm)。 若最低接受电平值为-85dBm,则天线口功率P0-63.3-25> -85 则P0>3.3(dBm)。 4,3.5G信号的穿透能力,各种材料对信号的衰减值 5,各种型号的耦合器对信号的直通端损耗,耦合端损耗 直通端损耗为分配损耗+插入损耗; 5dB 直通端损耗≤2.15dB ; 耦合端损耗5dB±0.8 7dB 直通端损耗≤1.5dB ; 耦合端损耗7dB±0.8 10dB 直通端损耗≤0.95dB ; 耦合端损耗10dB±0.8 15dB 直通端损耗≤0.65dB ; 耦合端损耗15dB±1.0 20dB 直通端损耗≤0.5dB ; 耦合端损耗20dB±1.0 25dB 直通端损耗≤0.5dB ; 耦合端损耗25dB±1.5 30dB 直通端损耗≤0.5dB ; 耦合端损耗30dB±1.5 6,功分器及合路器的损耗 二功分器 3.4dB 三功分器 5.2dB 四功分器 6.4dB PHS&Wimax合路器暂无。

5G传播损耗及链路预算

5G传播损耗及链路预算作者:赵伟康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24期

【摘要】; ; 本文研究了不同频率下5G传播损耗随路径的关系,以及不同频率、材质对穿透损耗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链路预算分析,提供了3.5G频率下不同场景和边缘速率对站间距的要求,为5G无线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 5G 传播模型; ; 链路预算; ; 穿透损耗; ; 路径损耗 一、前言 无线网络规划是5G部署的重要一环,而对5G基站的覆盖预测又决定了5G网络的部署方法与规模。传播模型反映了相应频段的无线信号在不同环境传播损耗的情况,是覆盖规划中的重要输入。3GPP 38.901文档提供了最新的适用于0.5GHz-100GHz频率范围内的5G传播模型,其包含视距&非视距概率传播模型、大尺度空间损耗模型以及穿透损耗模型。 在5G覆盖规划中,主要通过链路预算测算出满足网络覆盖要求的最大路径损耗,根据最大允许路径损耗,利用传播模型测算出站点的覆盖半径。本文通过研究5G传播模型,并结合链路预算,讨论分析了不同频率下5G信号的损耗情况,给出了不同边缘速率要求下站间距参考。 二、5G传播损耗 2.1空间损耗 空间损耗与频段、传播路径、所处的地物、基站和终端的高度密切相关。3GPP 38.901文档定义了适用于5G的0.5-100GHz频率范围内空间损耗与距离的统计类数学模型,具体公式可查相关文档。本文通过MATLAB仿真,分别获得了城区宏站(UMa),以及郊区宏站(RMa)场景在各个频段下路径损耗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图1展示了城区宏站不同频率损耗与距离的变化关系。由结果所示,频率越高,损耗越大。2.6GHz,3.5GHz与4.9GHz路径损耗各相差约3dB; 毫米波频段28GHz路径损耗相比 3.5GHz要高约18dB左右。图2展示了郊区宏站不同频率损耗与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类似于城区宏站。RMa农村场景,700MHz相比于3.5GHz,有约11dB损耗优势,可大大减少建站成本;2.6GHz,3.5GHz与 4.9GHz路径损耗各相差约2dB;农村场景28GHz路径损耗相比于城区UMa场景要低约23dB。 2.2穿透损耗 穿透损耗是指当信号源在建筑物外时,建筑物外的接收信号强场与建筑物内的强场比值。穿透损耗与建筑物的结构、信号源位置和入射角度等有关。穿透损耗与频率直接相关,与空口技术没有直接关系。3GPP 38.901 定义了5G穿透损耗模型,包含针对不同材质的模型。表1为5G穿透损耗模型在不同频率、材料下损耗值。可以看出各种材料在频率上升时,穿透损耗均有增加,普通玻璃损耗最低,跟木制相似,IIR玻璃相较普通玻璃损耗高约20dB;玻璃,木制在C波段随频率增大,损耗增加并不明显,只有零点几dB;混凝土材质对频率上升尤其敏感,28G下损耗已达到117dB。

浅谈无线信号损耗的计算

浅谈无线信号损耗的计算 标签:信号功率电桥馈线 一引言 整理该文章,是自己本身参与项目中遇到的具体工作情况的点滴总结,希望能和大家做交流,有不合理之处也恳请大家指出。 几个基本的概念: 1. 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的计算公式:10log(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甲电压/乙电压)。 [例]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dB。反之,如果甲的功率是乙的功率的一半,则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3 dB。 2. dBm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例] 如果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og(40W/1mw)=10log(40000)=10log4+10log10000=46dBm。 总之,dB是两个量之间的比值,表示两个量间的相对大小,而dBm则是表示功率绝对大小的值。在dB,dBm计算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用一个dBm减另外一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如:30dBm - 0dBm = 30dB。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m和dBm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dBm 加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 结合中兴产品RRU(无线射频单元)R8860和R8840,其中R8860典型机顶输出功率为60W,约为47.8 dBm ;R8840典型机顶输出功率为40W,为46 dBm 换成dB和dBm后,原来的乘除运算为加减运算,如原来信号减小一半,在dB和dBm 处理中,只需要减3就可以了: 10log(0.5*甲功率/乙功率)=10log(甲功率/乙功率)+10log0.5=10log(甲功率/乙功率)-3 二线路衰减 本文章中提到的信号衰减主要是机柜到天线中间的损耗,不包括在自由空间中的损耗。信号从机柜到天线,中间要经过馈线和其他无源器件,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目前常用的馈线种类有1/2,7/8,5/4等,馈线的直径由小到大,相应的馈损由大到小,下表为三种馈线的百米馈损。 馈损表standard(dB/100m)-1GHz standard(dB/100m)-2GHz 1/2 jumper 7.2 10.2 7/8 feeder 3.94 6.94 5/4 feeder 3.13 4.83 表一三种馈线的百米馈损 其中900M信号对应表中1GHz信号衰减,1800M和2100M对应2GHz信号衰减。如1/2馈线对900M信号的百米馈线损耗为7.2dB,1800M和2100M信号的百米馈线损耗为10.2 dB。一般应用场景中,1/2做跳线使用,用于连接设备和其他的馈线(7/8,5/4馈线)。 三无源器件衰减 常见的无源器件有电桥、耦合器、合路器等,以下主要介绍这三种无源期间的功能,具体应用场所。

wifi信号强度单位dBm

wifi 信号强度单位dBm 总结一下: 简单的说dBm值肯定是负数的,越接近0信号就越好,但是不可能为0的ASU的值则相反,是正数,也是值越大越好 按规定,只要城市里大于-90,农村里大于-94就是正常的,记住负数是-号后面的值越小就越大 具体情况就是:-81dBm的信号比-90dBm的强,-67dBm的信号比-71dBm 的强低于-113那就是没信号了 关于dBm和ASU换算的关系是dBm=-113+2乘以ASU 比如我们看到信号为-67dBm 23ASU的时候, 他们的关系就是-113+2*23ASU=-67dBm 反之就是{-113-(-67dBm)}/2 =23ASU 有错误大家及时更正啊 第一篇: 关于手机信号强度单位db和dBm 最近做android开发,在wifi模块遇到手机信号的问题,设计到强度的计算,于是就有了db和dbm两个单位。 dB,dBm 都是功率增益的单位,不同之处如下: dB 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的计算公式:10log (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甲电压/乙电压)。[例]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反之,如果甲的功率是乙的功率的一半,则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小3 dB。 dBm 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例] 如果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log (40W/1mw)=10log(40000)=10log4+10log10000=46dBm。 总之,dB是两个量之间的比值,表示两个量间的相对大小,而dBm则是表示功率绝对大小的值。在dB,dBm计算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用一个dBm减另外一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如:30dBm - 0dBm = 30dB。 手机上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dBm(可以用ALT+NMLL就可以让手机显示出当前的接收信号值了).这个值是负的,也就是说手机会显示比如-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了.这里还说一个小知识:中国移动的规范规定,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乡村取-94dBm) 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67dBm要比-90dBm信号要强20多个dB,那么它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好的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 所以,那个值越大信号就越好,因为那是个负值,而且在你手里的时候它永远是负值,如果你感兴趣且附近有无线基站的天线的话,你也可以把你的手机尽量接近

无线通信距离计算

无线通信距离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无线传输距离计算 Pr(dBm) = Pt(dBm) - Ct(dB) + Gt(dB) - FL(dB) + Gr(dB) - Cr(dB) Pr:接受端灵敏度 Pt: 发送端功率 Cr: 接收端接头和电缆损耗 Ct: 发送端接头和电缆损耗 Gr: 接受端天线增益 Gt: 发送端天线增益 FL: 自由空间损耗 FL(dB)=20 lg R (km) +20 lg f (GHz) + R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f是频率= 自由空间通信距离方程 自由空间通信距离方程 设发射功率为PT,发射天线增益为GT,工作频率为f . 接收功率为PR,接收天线增益为GR,收、发天线间距离为R,那么电波在无环境干扰时,传播途中的电波损耗 L0 有以下表达式: L0 (dB) = 10 Lg( PT / PR ) = + 20 Lg f ( MHz ) + 20 Lg R ( km ) - GT (dB) - GR (dB)

[举例] 设:PT = 10 W = 40dBmw ;GR = GT = 7 (dBi) ; f = 1910MHz 问:R = 500 m 时, PR = 解答: (1) L0 (dB) 的计算 L0 (dB) = + 20 Lg 1910( MHz ) + 20 Lg ( km ) - GR (dB) - GT (dB)= + 65.62 - 6 - 7 - 7 = (dB)) (2) PR 的计算 PR = PT / ( 10 ) = 10 ( W ) / ( 10 ) = 1 ( μW ) / ( 10 ) = 1 ( μW ) / = ( μW ) = 156 ( mμW ) # 顺便指出,电波在穿透一层砖墙时,大约损失 (10~15) dB 无线传输距离估算 传输距离估算? 无线网络系统的传输距离或覆盖范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信号源的发射功率、天线的增益、接收设备的灵敏度、频率、自由空间衰减、噪声干扰外,还有现场环境的影响,例如建筑物、树木和墙壁的遮挡,人体、气候等对电磁波的衰减,纯粹自由空间的传输环境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 由于无线网络系统是一个实际应用的工程,必须在实施前进行设计和预算,必须事前对无线网络系统的传输距离或覆盖范围进行估算,进而对系统部署规模有一个估计,下面的表格就是对一个“基站”的覆盖能力进行估算的办法。 第一步:计算无线通信系统上下行总增益。 第二步:计算最大视距传输距离。计算公式为: 最大视距传输距离(m)=10(系统总增益-40)/30 第三步:估算现场实际覆盖距离。 例如:? 传输距离估算?

5G优化案例:5G SA扩展型云小站创新组网案例

5G SA 扩展型云小站创新组网案例 【摘要】 随着 5G 正式商用,5G 室分覆盖的建设需求日益增强,5G 室分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地丰富,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充分验证和对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XX电信试点的 5G SA 扩展型云小站是一种基于 O-RAN 开放平台的 5G 产品,支持 SA 独立组网,采用三级架构、有源微功率远端的产品形态设计,符合数字化室分的标准要求,可用作未来室分建设的可选创新方案。本案例验证了基于 5G SA 扩展型云小站创新组网的产品功能、性能以及工程可实施性等事项,上下行速率、ping 时延等关键质保契合目前应用需求。 一、案例背景 商务楼宇、大型商超等室内场景的 5G 深度覆盖将是未来几年的 5G 组网重点工作之一,5G 室内场景的深度覆盖方案主要有传统无源室分、传统有源室分两大类,目前,这两大类方案分别存在如下优劣势: ⏹传统无源室分: (1)NR3.5G 无源室分 ✓优势:NR3.5G 下行带宽大,可用终端多; ✓劣势:存量室分不支持直接合路,天馈需要重建,导致 5G 天馈系统成本投入大;3.5GHz 频段无线信号的馈线损耗传播偏大、墙壁穿透 损耗和空气传播损耗偏大,间接导致 5G 信源成本投入大。 (2)NR2.1G 无源室分 ✓优势:存量室分可以支持直接合路,天馈系统无需重新进行成本投入;2.1GHz 频段无线信号的馈线损耗传播、墙壁穿透损耗和空气传 播损耗适中,5G 信源成本投入适中; ✓劣势:NR2.1G 下行带宽小,可用终端少;需要电信、联通进行室内外2.1GHz 无线频段清频、重耕。 ⏹传统有源室分: 华为 Lampsite、中兴 Qcell 等传统设备厂家的有源室分优劣势如下:

5G优化案例:1.8G LTE、2.1G NR与3.5G NR的不同场景性能对比研究

1.8G LTE 2.1G NR 与 3.5G NR的不同场景性能对比研究 一、背景介绍 对于中国电信来说,目前拥有的 LTE 频谱均为 FDD,但分配给中国电信的3.5G NR 频谱却使用 TDD。2.1G FDD 频段较接近 3.5G,成为未来频段重耕的首选。因此,如何在 2.1G FDD 频段引入 NR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结合XX电信网络实际情况,在无锡市开展居民区和农场场景下 FDD 2.1G NR 试点工作,完成 4G(1.8G)、5G(2.1G)、5G(3.5G)的覆盖、速率对比评估,为以后产品选择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居民区场景 2.1测试目的 验证目的: 1.验证 2.1G 与 3.5G 在居民区场景覆盖性能差异; 2.验证 2.1G 与 3.5G 在阻挡情况的衰落差异,覆盖楼宇能力; 2.2测试区域与配置 测试区域选择: 基站天馈:安装 3.5G 8TR 和2.1G 4TR 信源,分别接同一型号排气管,同高度/方位角/下倾角配置。 居民区试点区域选择基站如下:

系统参数配置: 2.3覆盖能力对比 2.3.1DT 部分 测试路线:红色为测试轨迹路线,蓝色路线不涉及

RSRP-1.8G LTE RSRP-3.5G NR RSRP-2.1G NR DT 数据统计 备注:NR 3.5G 闭塞非相关一层站点测试,1.8G 现网 LTE 没有进行闭站,仅考虑同站小区信号覆盖相关数据统计。 DT 测试图层 场景 指标 平均R SR P(d Bm ) 平均SINR(dB) 覆盖率 (RSRP- 105&SI NR -3) 居民区 1.8G-LTE 覆盖测试 -85.17 10.48 99.06% 2.1G-NR 覆盖测试 -91.6 19 91.45% 3.5G-NR 覆盖测试 -95.06 14.99 78.81%

华为5G NR资格认证题库(含标准答案)

华为5GNR资格认证题库(含答案) 单选题 1.UE如果在slotn收到timingadvancmand,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刻调整它的上行传输timing() A、slotn+2 B、slotn+4 C、slotn+6 D、slotn+8 答案:C 2.在NR组网下,为了用户能获得接近上行最高速率,其MCS值最低要求应该是多少? A、25 B、20 C、16 D、32 答案:A 3.下列关于SR的说法错误的是() A、SR流程的目的是为UL-SCH上的新传数据(不是重传数据)申请资源 B、处于任何状态的UE都可以发送SR C、每个SR的配置可以关联一个或者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又可以映射多个零个或者一个RRC配置的SR的配置 D、sr-ProhibitTimer表示禁止sr发送时间

4.NR物理层小区ID(PCI)有多少个可选值(b) A、504 B、1008 C、2016 D、1512 答案:B 5.诺基亚的5G室内解决方案中,ASI天线采用的供电方式是 A、DC B、AC C、DC/AC D、PoE++ 答案:D 6.以下不属于LTE测量NR的是() A、EventB1 B、EventB2 C、EventA3 D、Periodical 答案:C 7.AEQS的传输接口? A、QSFP+ B、SFP28

D、SFP 答案:B 8.5G基站功能重新划分,对前传和中传提出新要求,其中前传需求不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 A、5GNR带宽的增加如单载波变为100MHz B、5GNR采用了massiveMIMO,如64TRX C、5GNR频点更高,如3.5GHz D、5GNR采用eCPRI压缩技术 答案:C 9.下列选项中关于beamreport描述有误的是() A、网络配置CSI-RS资源和上报方式 B、UE通过RRC信令上报beam测量结果 C、可以将beam分组,以组的形式上报 D、UE可以通过SSB进行beam测量上报 答案:B 10.3GPP规定NR的SS/PBCHblock的中心频点处于载波的什么位置 A、正中间 B、频带最上方 C、频带最下方 D、可以自由调节 答案: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