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计量单位

双计量单位
双计量单位

目录

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及SAP系统操作导航........................................................................ - 3 -

二、双计量单位配置方案............................................................................................................ - 6 -1检查计量单位........................................................................................................................................................... - 6 -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 8 -3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 9 -4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 - 10 -5定义采购值关键字................................................................................................................................................. - 12 -三、双计量单位应用方案.......................................................................................................... - 14 -1编辑特性 ................................................................................................................................................................. - 14 -2编辑类..................................................................................................................................................................... - 16 -3 创建物料主数据 .................................................................................................................................................... - 18 -4创建信息记录 ......................................................................................................................................................... - 23 -5创建独立需求 ......................................................................................................................................................... - 26 -6显示库存/需求清单................................................................................................................................................ - 28 -7创建采购订单......................................................................................................................................................... - 29 -8创建批次................................................................................................................................................................. - 31 -9采购订单收货......................................................................................................................................................... - 32 -10显示物料凭证....................................................................................................................................................... - 35 -

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及SAP实现方案

(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

驲达企业的一次停产事件,促使SAP系统的“双计量单位”及“容差”的全面应用。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一种铜管的物料,实物为长、圆状,实物计量单位为根,供应商只能接受以KG计价的供货方式,所以该物料存在两种计量单位:根和公斤(KG)。由于加工工艺等因素,该物料允许长度与直径的误差范围,加上每批次铜材密度的不同,存在不同批次铜管的平均重量不同。该物料根据工艺测试出理论平均重量(KG)体现在物料主数据及物料清单中。故通过订单运行MRP后,产生以KG为计量单位的采购订单需求,供应商以KG组织送货并入库。实物以根形式出库并不再过磅称重,根据领料单的数量,以平均重量核算出库数量。

假设铜管出现工艺允许范围的“正偏差”(直径偏大、长度偏长)或铜管密度偏大,就会存在相同重量的铜管,入库数量(根数)偏减;反之“负偏差”,入库数量(根数)变多。实际加工以“根”形式领料出库加工,在“正偏差”的情况下,实际铜管投入量大于ERP系统耗用量,出现“盘亏”;反之“盘盈”。

同时,某批次“正偏差”的铜管,在满足入库重量的情况下(因供应商按重量送货,且仓库只验收入库重量),将出现“数量”不足;而在生产领料出库时以数量“根”为准,铜管的出库数量不足,是导致“停产”的直接原因。

以上原因根源在于铜管的换算关系并不固定,需寻求一种机动的可调整单位换算关系。这正是SAP提供的“双计量单位”解决方案。同时开启“容差”功能,正偏差允许超采购订单重量送货,负偏差允许少于采购订单重量送货,但均需满足数量要求。

例如标准“重量/根”比为1KG=50根,即1根=0.02KG(正负偏差:±5%),现需求量为10000根,采购订单为200KG(按1根=0.02KG换算),根据不同的容差范围,供应商的供货范围(190KG~210KG)将可能满足采购数量10000根的要求。无须通过修改采购订单重量来实现不同的入库重量,设置收货“容差”是实现此类问题的SAP标准解决方案。

(二)双计量单位SAP 系统操作导航 步骤 SAP 系统操作导航 T-CODE 相关说明

1

CUNI

定义计量单位KPC,该计量单位作为KG/根换算的单位。

2

OMWS

将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功能激活。

3

BWA1

将需要换算的单位KG 、根定义

4

BWA4

将第1步CUNI 定义的计量单位KPC 换算关系,即KPC=KG/根

5

CT04

自定义aweight 作为平均重量的特性,其单位取KPC

6

CL02

自定义aweight-1作为平均重量的类,将aweight 分配给aweight-1

7

SPRO

定义采购值关键字代码CS ,其中不足交货、超量交货范围为5%。

8

MM01

创建物料主数据,基本计量单位为KG ,将CL02定义的aweight-1分配到分类视图中,激活批次

管理标志,将定义的采购值关键字CS 分配给采购视图采购价值码中。在附加数据“计量单位”视图中定义标准KG/根换算比例值,比例/产品计量单位视图中定义特征值aweight 。

9

ME11

维护信息记录,物料主数据定义的容差将带入至信息记录中,并可在信息记录中进行修改。 10

ME21N

创建采购订单,信息记录中的容差将带入采购订单中,并可在采购订单中进行修改。

11

MSC1N

创建批次,将每批KG/根值进行维护。

定义计量单位

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

编辑特性

编辑类

定义采购值关键字

创建物料主数据

创建采购订单

维护信息记录

创建批次

12

MIGO

在采购订单收货过程中,容差范围将被允许。同

时输入第14步通过T-CODE :MSC1N 定义的批次号,将KG/根带入收货中。

13

MB03

查询第16步通过T-CODE :MB1B 过帐后产生的物料凭证,将显示每批次KG/根不同的值。

采购订单收货

显示物料凭证

二、双计量单位后台实现方案

1检查计量单位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检查计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SAP NetWeaver>General Settings>检查计量单位事务代码CUNI

1.1检查计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计量单位:初始屏幕”界面。

1.2计量单位:初始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修改计量单位范围没有维:概览”。

1.3修改计量单位范围没有维:概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建立计量单位范围没有维:细节”界面。

1.4建立计量单位范围没有维: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

内部度量单位定义内部度量单位代码R KP 自定义

商业定义商业代码R KP

技术定义技术代码R KP

度量单位文本定义文本O KG/根自定义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回车,屏幕左下角出现,可忽略,点击,完成“计量单位”定义。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事务代码OMWS

2.1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激活特定批物料测量单位”界面。

2.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选中“激活”选项,点击,完成“激活特定批物料测量单位”后台配置。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事务代码BWA1

3.1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修改视图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界面。

3.2修改视图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新条目:已添加条目概览”界面。

3.3新条目:已添加条目概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

输入以数量计量的单位“根”、以重量计量的单位“KG”。回车后,点击,完成“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配置。

4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计算比例因子

事务代码BWA4

4.1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修改视图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界面。

4.2修改视图来自比例/产品数量的基础数量计算: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界面。

4.3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

贸易形式输入特性测量单位R KP 选择CUNI定义的KP定义,本步骤定义表示:KP=KG/根

基本计量单位输入基本计量单位

代码

R 根

批次特定物料单位输入换算单位R KG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点击,完成“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配置,建立批次特定物料单位与基本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接下来进行容差参数的后台配置。

5定义采购值关键字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物料管理>采购>物料主数据>定义采购值关键字事务代码SPRO

5.1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修改视图缺省值:物料主数据:总览”界面。

5.2修改视图缺省值:物料主数据: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进入“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界面。

5.3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购买值键值输入购买值键值R CS

未交货容差输入容差(%)范围O 5

超量交货容差输入容差(%)范围O 5

无限制过量交货是否允许无限制过量交货O 不√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点击,完成“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配置。

三、双计量单位前台实现方案

1编辑特性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编辑特性”前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交叉应用组件>分类系统>主数据>特性

事务代码CT04

1.1编辑特性前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或在输入CT04,进入“特性”界面。

1.2特性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特征输入特征描述R Aweight-1 自定义特征号

有效起始日特征号生产日期R 2009.06.03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点击,进入创建特性界面。

1.3创建特性-基本数据

◆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 描述

R/O/C 操作/数值/显示 注释

特征描述 输入特征描述 R 单位平均重量 状态 选择状态类型 R 已发布 数据类型 选择数据类型 R 数字格式

计量单位

选择计量单位

R

KP

由后台定义的KP=KG/根的特性测量单位

(说明:表格中的 “R/O/C ”列: “R ” = 必填, “O ” = 可选, “C ” =视条件而定) 输入界面内容,点击,屏幕左下角出现

,特性AWEIGHT-1创建成

功。接下来通过T-CODE :CL02定义类,并将特性代码分配给定义的类。

2编辑类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编辑类”前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交叉应用组件>分类系统>主数据>特性

事务代码CL02

2.1编辑类前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点击或在输入CL02,进入“创建类:-基本数据”界面。

2.2创建类:基本数据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类输入定义的类代码R AWEIGHT-2 自定义代码

类类型选择类类型R 023-批次

描述输入描述R 平均重量(KG/根)自定义描述

状态选择状态R 已批准

组织范围选择组织范围R S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点击“特性”,进入“创建类-特性”界面。

2.3创建类:特性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特性输入特性代码R AWEIGHT-1 输入CT04定义的特性代码(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输入界面内容,点击,完成类定义。

3 创建物料主数据

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物料主数据创建”前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后勤>物料管理>物料主数据>物料>创建(一般)

事务代码MM01

3.1物料主数据创建路径前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

双击或在输入MM01,进入“创建物料(初始屏幕)”界面。

3.2创建物料(初始屏幕)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

物料自定义外部物料编码R 1000018

行业领域选择行业领域R 机械工程

物料类型选择物料类型R 驲达材料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回车,进入“选择视图”界面。

3.3选择视图

◆操作或检查说明

选中“基本数据1”、“分类”、“采购”三视图进行重点说明,其它视图与创建普通物料相同,回车点击,进入“组织级别”界面。

3.4组织级别

◆操作或检查说明

输入工厂代码ZY01,点击或回车进入“创建物料1000018(驲达材料)-基本数据1”界面。

3.5创建物料1000018(驲达材料)-基本数据1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

物料描述输入物料描述R 测试物料(双计量单位)

基本计量单位输入基本计量单位代码R 根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回车,进入“分类”视图界面。

3.6分类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 操作/数值/显示注释

类别种类选择类别种类R 023-批次

类别输入类别代码R AWEIGHT-2 输入CL02创建的代码值(单位平均重量) 是否输入KG/根值R 不输不输值

(说明:表格中的“R/O/C”列:“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

点击,进入物料创建“采购”视图界面。

3.7创建物料1000018(驲达材料)-采购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量的名称中文符号国际符号非法定单位与法定单位换算 长度(L) 宽度(b) 高度(h) 厚度(δ)半径(r,R)直径(d,D)米m 3市尺=1米 厘米cm 1公分=1厘米=10-2米 毫米mm 1公厘=1毫米=10-3米 微米μm 1公微=1微米=10-6米 纳米nm 1毫微米=1纳米=10-9米 千米(公里)km 1千公尺=1千米 1海里=1.852公里=1852米 1英寸=2.54厘米 1英尺=30.48厘米 1码=91.44厘米 1英里=1609.344米 质量(m)千克(公斤)kg 1吨=1000kg 1市斤=0.5kg 1市担=50kg 兆克Mg 克g 毫克mg 微克μg 面积(A,S)平方米m2 1市亩=666.67平方米 1公亩=1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市里=2.5×105平方米平方千米k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平方毫米mm2 压力、压强(P)帕[斯卡] 吉帕[斯卡] 兆帕[斯卡] 千帕[斯卡] 毫帕[斯卡] 微帕[斯卡] P a GP a MP a KP a mP a μP a 1标准大气压=1.01325×105P a 1毫米汞柱=133.322P a 1毫米水柱=9.806375P a 1工程大气压=9.8065×104P a 1巴=105P a 1托=133.322P a 正应力(б)切应力(τ)(剪应力)帕[斯卡] 或牛(顿) 每平方米 P a 或N/m2 千克力每平方米=9.80665P a 吨力每平方米=9.80665×103P a 力(F)牛(顿) 兆牛(顿) 千牛(顿) 毫牛(顿) 微牛(顿) N MN KN mN μN 1达因=10-5N 1克力=9.80665×10-3N 千克力=9.80665N 吨力=9.80665×103N 磅力=4.448N 力矩(M)牛(顿)米 兆牛(顿) 米 N·m MN·m KN·m 1达因厘米=10-7N·m 1千克力米= 9.80665N·m 1英顿力英尺=3.037×103N·m

美国国家标准常用计量单位

美国国家标准常用计量单位面积换算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长度换算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百度文库 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量的名称中文符号国际符号非法定单位与法定单位换算 长度(L) 宽度(b) 高度(h) 厚度(δ)半径(r,R)直径(d,D)米m 3市尺=1米 厘米cm 1公分=1厘米=10-2米毫米mm 1公厘=1毫米=10-3米微米μm1公微=1微米=10-6米纳米nm 1毫微米=1纳米=10-9米千米(公里)km 1千公尺=1千米 1海里=公里=1852米 1英寸=厘米 1英尺=厘米 1码=厘米 1英里=米 质量(m)千克(公斤)kg 1吨=1000kg 1市斤= 1市担=50kg 兆克Mg 克g 毫克mg 微克μg 面积(A,S)平方米m2 1市亩=平方米 1公亩=1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市里=×105平方米平方千米k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平方毫米mm2 压力、压强(P)帕[斯卡] 吉帕[斯卡] 兆帕[斯卡] 千帕[斯卡] 毫帕[斯卡] 微帕[斯卡] P a GP a MP a KP a mP a μP a 1标准大气压=×105P a 1毫米汞柱= 1毫米水柱= 1工程大气压=×104P a 1巴=105P a 1托= 正应力(б)切应力(τ)(剪应力)帕[斯卡] 或牛(顿) 每平方米 P a 或N/m2 千克力每平方米= 吨力每平方米=×103P a 力(F)牛(顿) 兆牛(顿) 千牛(顿) 毫牛(顿) 微牛(顿) N MN KN mN μN 1达因=10-5N 1克力=×10-3N 千克力= 吨力=×103N 磅力= 力矩(M)牛(顿)米 兆牛(顿) 米 N·m MN·m KN·m 1达因厘米=10-7N·m 1千克力米= ·m 1英顿力英尺=×103N·m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1984年6月9日国家计量局公布) 一、总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同时选取用了一些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构成的。法定单位的使用方法以本文件为准。 2.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制。其国际简称为SI。国际单位制包括SI单位、SI词头和SI单位的十进倍数与分数单位三部分。 按国际上的规定,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直接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系数为1)都称之为SI单位。它们有主单位的含义,并构成一贯单位制。 3.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16个词头,称为SI词头。它们用于构成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但不得单独使用。质量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由SI词头加在“克”前构成。 4.本文件涉及的法定单位符号(简称符号),系指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命令中规定的符号,适用于我国各民族文字。 5.把法定单位名称中方括号里的字省略即成为其简称。没有方括号的名称,全称与简称相同。简称可在不致引起混淆的场合下使用。 二、法定单位的名称 6.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只出现一次。 例如:比热容单位的符号是J(kg?K),其单位名称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而不是“每千克尔文焦耳”或“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7.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相应的指数名称由数字加“次方”二字而成。 例如:断面惯性矩的单位的名称为“四次方米”。 8.如果长度的2次和3次幂是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数名称为“平方”和“立方”,并置于长度单位之前,否则应称为“二次方”和“三次方”。 例如:体积单位的名称是“立方分米”,而断面系数单位m3的名称是“三次方米”。

书写计量单位符号的规范

各种计量单位符号是用大写字母还是用小写字母有严格规定:凡是来源于人名字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用大写字母(或只用一个大写字母),如:Hz(赫兹)、V(伏特)、A(安培)、Pa(帕斯卡)等等。而其他非来源于人名字的单位符号除一个特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如:m(米)、g(克)、s(秒)等,只有一个特例,这就是表示"升"的符号,在容易与阿拉伯数字1混淆的场合必须用大写字母L,如5升必须写成5L,而在不容易与阿拉伯数字1混淆的场合,大写与小写均可以,如5毫升可以写成5ml。 此外,表示倍率关系的字头也有严格规定,例如表示一千必须用小写的k,而不应当用大写的K,有的用错了还会引起岐义,例如mW(毫瓦)、与MW(兆瓦)、mΩ(毫欧)与MΩ(兆欧)、Nm(牛顿米,力矩单位)与nm(纳米,长度单位)等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根据上述规定,kW(千瓦)写成KW,kWh(千瓦时)写成KWH或kwh,km(千米)写成KM或kM,mm(毫米)写成MM或mM等都是不规范的。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建议老师们告诉学生规范使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 常用电力计量单位的大小写规则 在工作中我们常遇到很多人在写电力常用计量单位时,大小容易搞错,比如kV写成KV 或干脆写反成Kv,很不规范,下面将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字母的大小作个介绍电力常用的一些计量单位及其大小写: a.电压kV、电阻kΩ、电流mA、μA、kA、有功功率kW、无功功率kvar、视在功率kVA、电容F、p、μF、频率Hz等。其中的k、m、μ、var、p、z均为小写字母,其余为大写字母。 b.MΩ、MW、Mvar、MVA、MPa中的M为大写字母。

ERP系统中计量单位的设计和使用

ERP系统中计量单位的设计和使用 1 引言 按照Gartner的定义,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目前,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业务运行的管理平台,ERP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 ERP的应用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相对完整、准确、一致的运行数据,就无法反映企业的业务运作过程,更不用说对决策的支持。计量单位的设置和使用状况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MRP/ERP在国内的各种规模、类型的企业中都有不少的应用案例,文中主要从技术方面,结合在企业ERP应用中的体会,浅谈企业ERP应用中关于计量单位的使用。分析计量单位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及在业务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具体行业分析特殊的业务需求对数据的要求及计量单位的设计支持。 2 计量单位的概念模型 计量单位是对实体属性进行量化描述的指标,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实体而单独对其进行管理。如“瓶”可以作为数量的量度,它不依赖于其度量的具体对象实体独立存在,可以用于度量液体、气体或者固体物质等。然而相对于其度量的不同实体,量的含义是不同的,如一瓶酒精,可能是500毫升,而一瓶药片,可能是100片。 根据描述的实体属性不同,可以对计量单位进行分组,如长度、数量、重量、体积单位等等。每一个计量单位组一般包括了有相对固定换算关系的若干个单位,如长度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如l

米=1000毫米;又如数量单位一般包括个、打、盒、箱等,有的单位之间的换算是由固定习惯规定的,如1打=12个,还有些单位之间是没有固定的换算关系的,只有当它们用于度量具体的实体对象时才能够确定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一盒到底装多少个,只有在真正用盒子去装东西的时候才能定下来,根据盒子的大小确定不同的盒装量。 根据上面的分析,需要描述计量单位的分组特性及组内的通用换算系数,又要描述计量单位与实体对象之间的使用关系及换算关系,同时在业务单据处理中还要指明不同实体对象的业务单位,如图1所示。计量单位作为独立的实体,相互之间可以定义标准的或者习惯的换算关系。每一单位组包括了若干具有相同特征的计量单位,其中的某一个被定义为基本单位。其他的可选单位可以定义与基本单位的换算关系,说明一个可选单位相当于多少个基本单位。如毫米作为长度 图1 计量单位E-R 单位组的基本单位,可选单位有米、微米等,他们的换算系数分别定义为1米=103毫米,1微米=103毫米。每一个实体对象必须定义一个主单位作为在库库存管理及库存出入管理的计量单位,此外可以定义几个次单位及若干个针对不同业务领域的业务单位。当不同类型的业务发生时,可以使用相应的业务单位来处理业务单据要处理的实体对象的数量。对于每一实体对象的各个业务单位,必须定义与主单位的换算关系,可以继承单位之间的组内换算关系或者重新定义。但是次单位可以与主单位之间没有任何换算关系。 3 业务处理中的计量单位应用 3.1 物料主单位 在ERP系统中,物料主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是保证整个ERP系统的业务数据一致性及准确性的关键。虽然不同的业务操作类型往往有着不同的计量单位要求和使用习惯,但是如果业务单据上只记录物料的业务单位及其数量,随着业务流程的流转,当信息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传递的时候,可能会引起数据失真。业务信息的传递往往需要做单位的转换,

计量单位规范写法

计量单位规范写法 常用单位: 重量单位g(克)、kg、t(吨)长度单位 mm、cm、m、km 时间单位 s(秒)、min(分)、h(时) 面积单位 mm2、cm2、m2、km2 体积单位 mm3、cm3、m3、km3 力的单位 N(牛)、 kN 温度单位℃ 速度单位 m/ s、km/ h 电力系统常用单位: 视在容量单位 MVA、kVA、万kVA 有功功率单位 MW、kW、万kW 无功功率单位Mvar、kvar、万kvar 频率单位 Hz、kHz 电压单位 mV、V、kV 电流单位 mA、A、kA 电量单位kW·h、万kW·h、亿kW·h 煤耗单位g/(kW·h) 发热量单位 kJ/ kg 运费单位元/(k m·h) 流量单位 m3/ s 水位海拔▽ xxx m 电力系统元件常用单位: 锅炉:额定蒸发量单位 t/h、气压单位 MPa、气温单位℃、 温升℃/ min、煤耗单位t/h、排放量单位 k g / h 气轮机:额定容量单位 MW、气压单位 MPa、气温单位℃、 温升℃/ min、转速单位 r/ min 发电机:额定容量单位 MW、转速单位 r/ min、额定电压单位 kV、额定电流单位 kA、电阻和电抗单位Ω、绕组单位匝 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 MVA、电阻和电抗单位Ω、额定电压单

位 kV、损耗单位MW 电抗器:额定容量单位 Mvar、电阻和电抗单位Ω、额定电压单位 kV、损耗单位MW、额定电感 H 电容器:额定容量单位 Mvar、额定电压单位 kV、损耗单位MW、额定电容 F 线路:潮流单位 MW、电阻和电抗单位Ω/km、电容单位 F /km、充电功率单位 Mvar/km 通信、远动通道及元件:带宽单位 Mbps、传输速率单位 Mb/s、噪声单位 dB、绝对电平 dBm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其正确写法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及其正确写法 (勘误)〈一〉、质量、重量和重力 1.在检测过程中,使用质量、重量与重力的地方很多。 如汽车质量、制动力等等。 质量单位: 单位名称是千克(公斤),单位符号是kg重量与重力单位: 单位名称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牛〔顿〕是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的力。 1N=1kg.m/s 22.错误写法: kg写成Kg、KG ,t写成T ;N写成n,仍用kgf这个淘汰单位表示力 3.原因分析: ⑴M以下词头均应小写⑵以科学家命名的计量单位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⑶不能使用淘汰的计量单位在检定、校准、检测过程中,经常要同质量、重量和重力的概念和名词术语打交道。 因此彻底弄清楚质量、重量和重力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质量、重量和重力的认识经历了几个大的过程和变化。 特别是对重量一词的变动最大。 在195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中,确定国际公制为我国当时基本的计量制度,并在当时公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的表格中表明质量与重量单位相同;在1984年的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及相继于1986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取消了对重量一词的定义;然后,又在199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恢复了对重量一词作为力来定义的。

而作为教科书,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1990年都是将重量一词作为力来定义的,而且质量与重量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的,但是却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重量的单位与质量的计量单位等同使用。 直到1990年10月以后出版的教科书干脆取消了重量一词,才基本上同1984年、1986年公布的的法律法规保持了一致;1993年新的国家标准发布后,教科书又将重量一词作为力来定义。 以至于很多人刚刚才接受“重量是质量在生活、贸易中的别名;凡在指力的场合下,重量应改用‘重力’一词。 ”这一概念,现在转过来又要接受重量是力的概念,确实一时还接受不了。 甚至说不定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新标准已经对质量、重量和重力的概念作了重要的修改。 在这种情况下,质量、重量和重力使用岂不更容易引起混乱。 *由此可见,由于法律法规的变更,以及教科书的不及时同步,再加上计量单位的使用混乱,以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在生活和贸易中,将质量称为重量的习惯,造成了对质量、重量和重力的概念和使用长期混乱的状况。 给教学、科研、国防、生产以及国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从我们前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现在是到了应该统 一、规范的时候了。 *应该说,新标准GB3100~3102-93对质量、重量和重力的概念是同国际接轨的,阐述也是比较清晰的、人们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尽管在新标准中保留了一句: “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但是不要忘了,新标准中还有一句:

计量单位简表

计量单位简表 法定计量单位表 长度 名称毫米厘米分米米十米百米千米等数1000微米10毫米10厘米10分米10米100米1000米 面积 名称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公里 等数100平方毫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米 体积 名称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等数1000立方毫米1000立方厘米1000立方分米 容量 名称厘升分升升十升百升千升等数10毫升10厘升10分升10升100升1000升 质量 名称厘克分克克十克百克千克吨 1000 1000千克等数10毫克10厘克10分克10克100克 克

法定计量单位表 长度 名称厘分寸尺丈里等数10毫10厘10分10寸10尺150丈 面积 名 称 平方厘平方分平方寸平方尺平方丈平方里 等数 100 平方 毫 100 平方 厘 100 平方 分 100 平方 寸 100 平方 尺 22500 平方 丈 地积 名称厘分亩顷 等数10毫10厘10分100亩 质量 名称毫厘分钱两斤担 等数10丝10毫10厘10分10钱10两100斤 容量 名称勺合升斗石等数10撮10勺10合10升10斗 计量单位比较表 长度比较表 1千米(公里)=2市里=0.621英里=0.540海里1米=3市尺=3.281英尺1市里=0.5千米(公里)=0.311英里=0.270海里1市尺=0.333米=1.094

英尺 1英里=1.609千米(公里)=3.218市里=0.869海里1英尺=0.305米=0.914市尺 1海里=1.852千米(公里)=3.704市里=1.150英里 地积比较表 1公顷=15市亩=2.471英亩 1市亩=6.667公亩=0.165英亩 1英亩=0.405公顷=6.070市亩 质量比较表 1千克(公斤)=2市斤=2.205英磅 1市斤=0.5千克(公斤)=1.102英镑 1英镑=0.454千克(公斤)=0.907市斤 容量比较表 1升(公制)=1市升=0.220加仑(英制) 1加仑(英制)=4.546升=4.546市升 正文:

书写计量单位符号的规范

书写计量单位符号的规范 各种计量单位符号是用大写字母还是用小写字母有严格规定:凡是来源于人名字的单位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用大写字母(或只用一个大写字母),如:Hz(赫兹)、V(伏特)、A(安培)、Pa(帕斯卡)等等。而其他非来源于人名字的单位符号除一个特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如:m(米)、g(克)、s(秒)等,只有一个特例,这就是表示"升"的符号,在容易与阿拉伯数字1混淆的场合必须用大写字母L,如5升必须写成5L,而在不容易与阿拉伯数字1混淆的场合,大写与小写均可以,如5毫升可以写成5ml。 此外,表示倍率关系的字头也有严格规定,例如表示一千必须用小写的k,而不应当用大写的K,有的用错了还会引起岐义,例如mW(毫瓦)、与MW(兆瓦)、mΩ(毫欧)与MΩ(兆欧)、Nm(牛顿米,力矩单位)与nm(纳米,长度单位)等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根据上述规定,kW(千瓦)写成KW,kWh(千瓦时)写成KWH或kwh,km(千米)写成KM或kM,mm(毫米)写成MM或mM等都是不规范的。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建议老师们告诉学生规范使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作风。 常用电力计量单位的大小写规则 在工作中我们常遇到很多人在写电力常用计量单位时,大小容易搞错,比如kV写成KV或干脆写反成Kv,很不规范,下面将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字母的大小作个介绍 电力常用的一些计量单位及其大小写: a.电压kV、电阻kΩ、电流mA、μA、kA、有功功率kW、无功功率kvar、视在功率kVA、电容F、p、μF、频率Hz等。其中的k、m、μ、var、p、z均为小写字母,其余为大写字母。 b.MΩ、MW、Mvar、MVA、MPa中的M为大写字母。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 >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为“转”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 8.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及规则1984年6月9日国家计量局以(84)量局制字第180号文件颁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对计量单位的使用做以下简介: (一)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名称 1.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 (1)我们所说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均指单位的中文名称。单位的中文名称分全称和简称两种。例如,电流单位全称为“安培”,简称为“安”;电功率的单位全称“瓦特”,简称“瓦”。 国际单位制中凡用方括号上的都可以使用简称。如频率的单位赫[兹],其简称为赫。 简称有两个作用,一是简称可在不致于混淆的场合下,等效于它的全称使用:二是在初中、小学课本和普通书刊中有必要时,可将单位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称)作为符号使用,这样的符号称为“中文符号”。 (2)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乘号没有对应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都只能出现一次。例如比热容单位的符号是J/kg·K,中文单位名称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还有电扇的转速符号为1160r/min,900r/min,正确的单位名称是1160转每分、900转每分,而不能说成每分1160转、每分900转。 (3)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 相应的指数名称由数字加“次方”而成,但长度的2次和3次幂是表示面积和体积时,可用“平方”和“立方”作指数名称,如导线的截面积10mm2,房屋建筑面积100m2等。 (4)书写单位名称时,不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如乘、除(“.”、“X”、“÷”、“/”)或其它符号。如密度单位kg/m3的名称应写成为“千克每立方米”,而不是“千克/立方米”;力矩的单位全称为“牛顿米”,而不是“牛顿乘米”或“牛顿·米”。 (5)单位名称和符号必须作统一使用,不能分开。例如,温度单位的摄氏度;不能写成摄氏20度,而应写成20摄氏度;冰箱的温度范围的标记应为“一18~3℃”或“一18~3摄氏度”,不应写成“一18摄氏度至3摄氏度”或“一18℃~3℃”。规格单位名称也一样,如锅的规格系列应写成“20—36cm”,不应写成“20cm~36cm。 2.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名称 对于SI词头,国际上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和符号,为了照顾习惯、方便使用,使人们逐步熟悉并过渡到使用SI词头的国际符号,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了词头相应的中文名称和符号。 但是,在汉语中是没有类似词头这一种构词成份的。汉语中只有数词,没有词头。汉字中仅有部首偏旁之类,它们各有特定含义,但又不是单独一个词,不能代替如手、

流量计量单位

常用计量单位使用规则 2011-01-20 07:37:45| 分类:安全知识每日一提| 标签:常用计量单位使用规则|字号大中小订阅 1.不要混淆这几个词即“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国际符号”、“中文符号”、“中文名称”、“量的名称”。 “量的名称”指某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即单位的名字,在我国也就是中文名称。 “单位符号”在使用计量单位(特别是用书面表达时),为简单明了,不用单位名称,而是给其一个代号,这就是“单位符号”。国际上通用的“单位符号”即“国际符号”;单位的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称) 即中文符号。 例:mm2,其“量的名称”是“面积”,“单位名称”是“平方毫米”,“单位符号”是“mm2 ”,“中文符号”是“(毫 米)2” 2.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 “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只出现一次。 例如: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的单位符号“t/(m3.d)”,其单位名称是“吨每立方米天”,而不是“每立方 米天吨”或“吨每立方米每天吨”。 3.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相应的指数名称由数字加“次方”二 字组成。 例如:断面惯性矩的单位m4的名称为“四次方米”。 4.如果长度的2次和3次幂是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数名称为“平方”和“立方”并置于长度单位 之前,否则应称为“二次方”和“三次方”。 例如:体积单位m3的名称是“立方米”,而断面系数单位m3的名称是“三次方米”。 5.书写单位名称时不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或其他符号。 例1:电阻率单位Ω.m的名称是“欧姆米”,而不是“欧姆.米”、“欧姆—米”、“(欧姆)(米)等。 例2:密度单位kg/m3的名称为“千克每立方米”,而不是“千克/立方米“。同理,铁合金冶炼强度t/(m3.d) 的名称为“吨每立方米天”,而不是“吨/(立方米天)” 6.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不论是拉丁字母,还是希腊字母,一律用正体,不能用斜体,不附省略点, 且无复数形式。 例1:毫米mm,不应为mm。 例2:2千克的符号是“2kg”,而不是“2k.g”或“2kgs”。 7.单位符号的字体一般用小写体。若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要用大写体。 例如:时间单位“秒”的符号是s,压力、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的符号是Pa。 8.词头符号的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8时,一律用小写体,大于或等于106时用大写。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1984年6月9 日国家计量局以(84)量局制字第180号文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对计量单位的使用做以下简介: (一)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名称 1.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 (1)我们所说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均指单位的中文名称。单位的中文名称分全称和简称两种。例如,电流单位全称为“安培”,简称为“安”;电功率的单位全称“瓦特”,简称“瓦”。 国际单位制中凡用方括号上的都可以使用简称。如频率的单位赫[兹],其简称为赫。 简称有两个作用,一是简称可在不致于混淆的场合下,等效于它的全称使用:二是在初中、小学课本和普通书刊中有必要时,可将单位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称)作为符号使用,这样的符号称为“中文符号”。 (2)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乘号没有对应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都只能出现一次。例如比热容单位的符号是J/kg? K,中文单位名称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还有电扇的转速符号为1160 r/min,900 r/min,正确的单位名称是1160转每分、900转每分,而不能说成每分1160转、每分900转。 (3)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 相应的指数名称由数字加“次方”而成,但长度的2次和3次幂是表示面积和体积时,可用“平方”和“立方”作指数名称,如导线的截面积10 mm2,房屋建筑面积100 m2等。 (4)书写单位名称时,不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如乘、除(“.”、“ X”、“÷”、“/”)或其它符号。如密度单位kg/m3的名称应写成为“千克每立方米”,而不是“千克/立方米”;力矩的单位全称为“牛顿米”,而不是“牛顿乘米”或“牛顿?米”。 (5)单位名称和符号必须作统一使用,不能分开。例如,温度单位的摄氏度;不能写成摄氏20度,而应写成20摄氏度;冰箱的温度范围的标记应为“一18~3 ℃”或“一18~3摄氏度”,不应写成“一18摄氏度至3摄氏度”或“一18℃~3℃”。规格单位名称也一样,如锅的规格系列应写成“20—36 cm”,不应写成“20 cm~36 cm。 2.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名称 对于SI 词头,国际上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和符号,为了照顾习惯、方便使用,使人们逐步熟悉并过渡到使用SI 词头的国际符号,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了词头相应的中文名称和符号。 但是,在汉语中是没有类似词头这一种构词成份的。汉语中只有数词,没有词头。汉字中仅有部首偏旁之类,它们各有特定含义,但又不是单独一个词,不能代替如手、水、人等使用,仅是一些汉字的组成部分。这样,在词头译成汉语时就产生了困难。例如,表示加大一千倍的词头kilo,含义虽是“千”,但在汉语中有另外的数词来表示千,作为词头的kilo不能代替数词千使用。 (二)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量一个单位或词头的简明标志,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 1.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 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可用国际通用纯字母表示,也可用中文符号表示。但纯字母符号是全世界通用,所以应积极推荐纯字母表达符号。 (1)计量单位用纯字母符号表达 当计量单位用字母表达时,一般情况单位符号字母用小写;当单位来源于人名时,符号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1.压力单位: 1 公斤力/厘米2(kgf/cm2) = 0.0981 MPa 1 毫米水柱(mmH2O) = 9.81×10-6 MPa 1 巴(bar) = 0.1 MPa 1 毫米水银柱(mmHg) = 1.333×10-3 MPa 1 标准大气压(atm) = 0.1013 MPa 1 英寸水柱(inH2O) = 2.49×10-4 MPa 1 磅/英寸2(psi,lb/in2) = 6.89×10-3 MPa 1 英尺水柱(ftH2O) = 2.984×10-3 MPa 1 盎司/英寸2(ozf/in2) = 4.31×10-4 MPa 1 英寸汞柱(inHg) = 3.386×10-3 MPa 2. 面积单位: 1 in 2 = 6.452×10-4 m2 1 mi 2 = 2.59×106 m2 1 ft 2 = 0.0929 m2 1 km 2 = 106 m2 3. 体积单位: 1 升(L,dm3) = 10-3 m3 1 in3 = 0.01639 L 1 美国加仑(USgal) = 3.78543 L 1 ft3 = 28.317 L 1 英国加仑(UKgal) = 4.54374 L 1 美国夸脱(qt) = 0.94636 L 1 美国桶(bbl,石油) = 158.98 L 4. 质量单位: 1 牛顿(N) = 0.10 2 kg 1 磅(lb) = 0.454 kg 5. 长度单位 1 英寸(in) = 0.0254 m

1 英里(me) = 1609.35 m 1 英尺(ft) = 0.3048 m 1 微米(μm) =10-6 m 6. 温度单位: (℉- 32)×5/9 = ℃ K - 273.15 = ℃ 7. 流量单位: 7.1 体积流量单位 1 m3/h = 0.01667 m3/min 1 UKgal/min = 4.546×10-3 m3/min 1 L/min = 10-3 m3/min 1 USgal/min = 3.785×10-3 m3/min 1 ft3/h = 4.719×10-4 m3/min 1 美国桶/天(bbl/d) = 1.104×10-4 m3/min 7.2 质量流量单位 1 kg/h = 0.01667 kg/min 1 lb/h = 7.56×10-3 kg/min Cv值:水流量(US gal/min)于60℉下,流经差压为 1psi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Cv×1000=l/min) kv值:水流量(L/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KV值: 水流量(m3/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S值:气动元件有效截面积(mm2) S.T.P = 标准温度及压力(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N.T.P = 正常温度及压力(2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M.S.C = 公制标准情况(15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ANR = 温度:20 ℃及相对湿度:65% 流量系数之间的转换:CV = 1.17 KV S = 18.45 CV

常用计量单位的正确表示法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正确使用问题的探讨 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夏里杨 2010年4月

一、常用计量单位的正确表示法 1. 电量计量单位的正确表示法: 电能量应该用“千瓦时”,符号为“kWh”或“kW.h”,不正确用法“度”等; 表1 2. 蒸汽压力(压强)帕斯卡(Pa)的正确用法: 表2 3.体积:水量的计量单位,包括新水、纯水、冷却水泵、冷媒水泵、污水均应该用“立方米”符号为“m3”; 表3 4. 体积:气体的计量单位(包括天然气、煤气、压缩空气、氮气、 m N3 烟气、废气等),应该用“标立方米”,符号应为,有用“N m3”的因为“N m3”容易与“Nm/N”的力学计量单位混淆;

5.长度单位的的正确用法: 表4 6.面积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5 7.速度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6 8.体积流速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7 9.质量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8

10.声差级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9 11.时间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用法: 表10 12.“负荷系数” 与“负荷率”的正确表示法: 负荷系数应该是两个数值的比值: 如:用电负荷系数为70kW/100kW=0.70; 负荷率是两个数值的比值的百分数: 例如:负荷率应该为:(75kW/110kW)×100%=68.18%。 13.功率因数的正确表示法 有的写成功率因数为“95%”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P N 与视在功率 的比值, 它是一个系数,不能带百分比(%)符号: )(2 2N N Q P

14.用于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的正确用法: 表11 二、数据处理中的数值修约规则 修约规则是这样的: 1.四舍的规则:在确定的位数后进行四舍规则,66.5444....。 在确定的两位小数后进行四舍,66.54; 2.五入的规则:在确定的位数后大于五的数入上,66.6667..。 在确定的两位小数后进行五入,为66.67; 问题是:该进位的未进位的现象较多; 95 .0) (2 2 ≥+= ΦQ P P N N N COS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式例频率赫[兹] Hz s-1 力、重力牛[顿] N 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焦[耳] J 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 J/s 电荷量库[仑] C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 W/A 电容法[拉] F C/V 电阻欧[姆] S V/A 电导西[门子] Wb A/V 磁通量韦[伯] T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H Wb/m2 电感亨[利] C 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m cd?sr 光通量流[明] 1x 1m/ m2

光照度勒[克斯] Bq s-1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Gy J/kg 吸收剂量戈[瑞] Sv 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 [角]分 度 (″) (′) (°) 1″=( π/6408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 1r/min=(1/60)s-1 长度海里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节kn 1kn=1n mile/h =(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体积升L,(1) 1L=1dm3=10-3m3 能电子伏eV 1eV≈1.6021892×10-19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 tex 1tex=1g/km 压力等级Class和公称压力对照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 单位及其换算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及其换算 更新日期:2011-2-21 10:20:16 点击:2431 单位名称旧名称代号对主单位的比 毫克厘克分克克十克百克公斤公担吨 公丝 公毫 公厘 公分 公钱 公两 公斤,千克 公担 公吨 mg cg dg g dag hg kg q t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主单位 100公斤 1000公斤 常用英美制重量单位表(2) 1英吨(长吨,ton)=2240磅 1美吨(短吨,=2000磅 1磅(1b)=16盎司(oz)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表(3) 吨公斤市担市斤英吨美吨磅 吨 1 1000 20 2000 公斤 1 2 市担50 1 100 市斤 1 英吨 1 2240 美吨 1 2000 磅 1 压力单位换算表(4) 公斤/厘米2 大气压水银柱高 度(毫米) 水柱高度 (米) 毫巴磅/寸2 英寸水柱 公斤/厘米2 大气压 水银柱高度(毫米)水柱高度(米) 毫巴 磅/寸2 英寸水柱1 1 1 1 1 1 1 常用长度单位换算表(5)

米厘米毫米市尺英尺英寸 米 1 100 1000 3 厘米 1 10 毫米 1 市尺 1 英尺 1 12 英寸 1 英寸与毫米对照表(6) 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寸毫米 1/16 1/8 3/16 1/4 5/16 3/8 7/16 1/2 9/16 5/8 11/16 3/4 13/16 7/8 15/16 1 17/16 9/8 19/16 5/4 21/16 11/8 23/16 3/2 25/16 13/8 27/16 7/4 29/16 15/8 31/16 2 17/8 9/4 19/8 5/2 21/8 11/4 23/8 3 25/8 13/4 27/8 7/2 29/8 15/4 31/8 4 常用容量单位换算表(7) 升(市升)立方英寸英加仑美加仑(液量)美加仑(干量) 升(市升) 1 立方英寸 1 英加仑 1 美加仑(液量)231 1 美加仑(干量)101636 1 二、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表(8) 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 铬镍硅锰Cr Ni Si Mn 铌 钽 氢 碳 Nb Ta H C 铝 铋 锕 铈 Pb Bi Ac Ce

计量单位规范写法

计量单位规范写法 计量单位及其规范写法 常用单位: 重量单位g (克)、kg、t (吨)长度单位mm cm m km时间单位s、min、h面积单位mm2 cm2 m2 km2体积单位mm3 cm3 m3 km3力的单位N (牛)、kN 温度单位C 速度单位m/ s km/ h 电力系统常用单位: 视在容量单位MVA kVA 万kVA 有功功率单位MW kW 万kW 无功功率单位Mvar kvar 万kvar 频率单位Hz kHz 电压单位mV V kV 电流单位mA A kA 电量单位kW- h、万kW- h、亿kW- h煤耗单位g/ 发热量单位kJ/ kg 运费单位元/ 流量单位m3/ s 水位海拔▽ xxx m 电力系统元件常用单位: 锅炉:额定蒸发量单位t/h、气压单位MPa气温单位C、 温升°C / min、煤耗单位t/h、排放量单位k g / h 气轮机:额定容量单位MW气压单位MPa气温单位C、 温升C/ min 、转速单位r/ min 发电机:额定容量单位MW转速单位r/ min、额定电压单位 kV、额定电流单位kA、电阻和电抗单位Q、绕组单位匝 变压器:额定容量单位MVA电阻和电抗单位Q、额定电压单 位kV 、损耗单位MW 电抗器:额定容量单位Mvar、电阻和电抗单位Q、额定电压单 位kV、损耗单位MW额定电感H 电容器:额定容量单位Mvar、额定电压单位kV、损耗单位MW 额定电容F 线路:潮流单位MW电阻和电抗单位Q /km、电容单位F /km、 充电功率单位Mvar/km 通信、远动通道及元件:带宽单位Mbps、传输速率单位Mb/s、

噪声单位dB 、绝对电平dBm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一、总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同时选用了一些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构成的。法定单位的使用方法以本文件为准。 2.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制。其国际简称为SI。国际单位制包括SI单位、SI词头和SI单位的十进倍数与分数单位三部分。 按照国际上规定,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直接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系数为1)都称之为SI 单位。它们有主单位的含义,并构成一贯单位制。 3.国际上规定的表示倍数和分数单位的16个词头,称为SI词头。它们用于构成SI单位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但不得单独使用。质量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由SI词头加在“克”前构成。 4.本文件涉及的法定单位符号(简称符号),系指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命令中规定的符号,适用于我国各民族文字。 5.把法定单位名称中方括号里的字省略即成为其简称。没有方括号的名称,全称与简称相同。简称可在不致引起混淆的场合下使用。 二、法定单位的名称 6.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符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除号的对应名称为“每”字,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字只出现一次。 例如:比热容单位的符号是J/(kg?K),其单位名称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而不是“每千克开尔文焦耳”或“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7.乘方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相应的指数名称由数字加“次方”二字而成。 例如:断面惯性矩的单位m4的名称为“四次方米”。 8.如果长度的2次和3次幂是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数名称为“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