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压力压强汇编含答案

上海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压力压强汇编含答案
上海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压力压强汇编含答案

(C) s 1

mg s 2 s 1

s 2 (D) mg s 2 s 1

4. (多选)如图所示,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内的水银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现由 于天气变化的原因,大气压强稍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 ( )

(A) 试管略微下沉

(B) 试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

(C) 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D) 试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 5. 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再注入高度为

大同杯物理竞赛专题汇编——压力、压强 1.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三棱

劈的密度均匀且 底面为矩形,若分别沿两物体图中虚线将右上侧切掉 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P 甲和 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 Δm 甲和 Δm 乙,且 Δm 甲< Δm 乙,则剩余 (A)P 甲 >P 乙 (C)P 甲=P 乙 (B) P 甲<P 乙 (D)都有可能

2.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 A 和 B 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 A 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一样高, B 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 A 管,将 B 管沿竖直方 向缓慢上移一小段距离 H , A 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升高 h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h=H (B)h

(C)h=H/2 (D)

H/2

入底面积为 S 1、质量为 m 的圆柱形木块。在容器中缓慢加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恰好为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mg s 1 (B ) s 2 s 1 mg s 1

6. 如图所示, 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S A > S B )内分别盛有甲、 乙两种液体, 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 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 若容器足够高, 并在 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各自适量的液体, 最终使得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倒入的液体

体积

V 甲可能等于 V 乙 (B) 倒入的液体高度

h 甲一定大于 h 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 V 甲可能小于 V 乙 (D) 抽出的液体高度

h 甲 一定等于 h 乙 7. 如图 4 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 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 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

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 V 甲、V 乙,则( )

(A) ρ0(h 1+(B)ρ0h 2/h l (C) ρ 0h 1/h 2 (D) ρ0(h 1-h

2) 水银面下降了 h 2。如果水银密度为 ρ 0,则该液体

密度为 (

) A.V 甲可能等于 V 乙

B. V 甲可能大于 V 乙

C. V 甲一定大于 V 乙

D. V 甲一定小于 V 乙

8. 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S 和 2S ,大试管内

盛有适

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小试

管的 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

面的压力 为 N1 ,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

与 N1 相比( )

A.减小 P 0S

B. 增大 P 0S

C. 减小 2P 0S

D. 增大 2P 0S

9.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底

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同,若要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叙述中( )

A.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

B. 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厚度

C.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

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12. 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

为 m 1的水后总重为 G 1;铝杯装满质量为 m 2 的水后总重为 G 2。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 )

A . G 1

B . G 1>G 2,m 1>m 2

C .G 1m 2

D . G 1>G 2,m 1

13.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分别为 ρA 、ρB 的 A 、B 两立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且 ρA : ρB =1:3。A 对 B 的压强为 p A ,B 对桌面的压强为 p B 。现逐渐减小 A 的体积,但始终保持 A 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 A 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 p A 与 p B 的比值 ( )

10. 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 200cm 2

的柱状物体, 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

22

A.物体的底面积 S1为 8cm 2

B.容器的底面积 S2为 12 cm 2

C.物体的密度为 700kg/m 3

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4 11. 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 A 、B 、C 、D 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

如图所示。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 K 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 A 、

A .△h A =△ h

B =△

h C B .△h A >△h B >△h C D .△h A =△h B >△h C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的总体积 V 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 h ,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

中正确的是

( )

1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

力为 G 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V=πR2h/3,

其中, R、h 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

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 1G

B .2G C.3G D.0

15.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

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

24-7 所示。当阀门平,如图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16.如图 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1

(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P2

17.图6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 U形管,先从 A端注入密度为ρ1的液体,再从 B端注入密度为ρ2、长度为 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1

高度差为L/2 。现再从 A端注入密度为ρ c液体,且ρc= ρB,要使左右2 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

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样大

D .无法确定

20. 现有密度分别为 ρ1和 ρ2的两种液体,且 ρ1< ρ 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

体,两种液 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 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

A) 2L 3 3L 4L

B) 3L (C) 4L (D) L

45

18. 如图 16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有部分水并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放置。 甲、丙两容器内的水通过细玻璃管相连;另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下端穿过甲容 器底部插入乙容器水内,贴近甲容器水面有一个旋扭开关 M ,开关下方充满了水。丙两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体通过细玻璃管相连,甲容器上方与大气相通。如果打开旋扭 开关 M ,待重新平衡后, 关于乙、 丙两容器内的气体体积相

比开始状 态时 ( )

(A) V 乙增大, V 丙减少,且△ V 乙>△V 丙

(B) V 乙减少, V 丙 增大,且△ V 乙>△V 丙

(C) V 乙增大, V 丙减少,且△ V 乙 =△V 丙

(D) V 乙减少, V 丙 增大,且△ V 乙<△V 丙 19. 如图所示, A 、 B 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 C 、D 、E 都是

两端开口 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 A 、B

和玻璃管 D 、E 内

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 E 管内水面高出 B 容器水度 h 应等于:( )

A 、 0.5 米

B 、1.0米

C 、 1.5米

D 、2.5 米

2017年上海市第31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改)

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库仑 D.奥斯特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卞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 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 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 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

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一对平衡力 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f2 D.无法判断 9.电阻R1=1Ω,R2=1Ω,R3=3Ω,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 A.7 B.12 C.16 D.17 10.如图所示,在柱状容器内放入一块长方体实心铜块,然后缓慢注入水,并且使铜块与容器底紧贴(使水不进入铜块与容器底部之间接触 处),此时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1,若略微抬起铜块,使 水进入接触处,待铜块稳定后,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2, 则( ) A.F1 >F2 B.F1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绿色光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音调 B. 音色响度 C. 音调响度 D. 音色音调响度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

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 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 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放置在半径为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

上海市第29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教程文件

上海市第29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焦耳(C)牛顿(D)伽利略 2.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取暖(B)水被加热(c)勺子烫手(D)曝晒钢瓶 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小磁针指向的是() 4.有的工厂的烟囱里会冒出“白烟”,主要原因是( ) (A)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02气体遇冷凝结,形成“白烟” (B)排出的热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滴混合,形成“白烟” (C)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0、C02等混合气体,形成“白烟” (D)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烟” 5.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 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也带负电 6.如图所示,在水平的两根平行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 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 ) (A)相互靠近(B)相互远离 (C)静止不动(D)向同一方向运动 7.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又称为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 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若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时间里观察日食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日全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B)日偏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C)日偏食和日全食都能观测到 (D)只观测到了日偏食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考试(含答案)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考试(含答案)

————————————————————————————————作者:————————————————————————————————日期:

上海市第二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4年3月2日上午9: 00---10: 30 说明: 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试卷中常数g=10N/kg。 4.sin37°=0.6,cos37°=0.8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传播声音的物质 2.“玉兔”月球车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的是()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激光 3.在图1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图 1 4.如图2所示,两端开口的C形小管中充满水,A、B两端开口处均 用手指堵住。若同时松开手指() A.只有水从A端流出B.只有水从B端流出 C.A、B两端同时有水流出D.A、B两端都没有水流出 图

5.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后,物体的( ) A .热量增大 B .比热容增大 C .体积增大 D .内能增大 6.在图3所示的现象中,可直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7. 把重为0.5N 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0.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 A .可能为0.4N B .可能为0.2N C .一定为0.5N D .一定为0.3N 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 甲、V 乙,则( ) A. V 甲可能等于V 乙 B. V 甲可能大于V 乙 C. V 甲一定大于V 乙 D. V 甲一定小于V 乙 9. 日食、月食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日距离约为8.6×104 ,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 ) A .月环食 B .月全食 C .日环食 D .日全食 10. 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11. 关于家用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的总电阻较大,是因为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较多 B .电路中的总电流较大,是因为用电器的电阻较大 C .安装保险丝,是因为保险丝的电阻较大 D .电炉丝热得发红,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热,是因为电炉丝的电阻远比导线的电阻大 12. 阻值为1/3Ω的电阻与阻值为1/6Ω的电阻并联后的阻值为( ) A .1/9Ω B .1/6Ω C .1/3Ω D .1/2Ω 13. 某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了多组电压表的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数据分析,连接的电路可能是图5电路图中的( ) 图 4 图 3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4年3月2日上午9: 00---10: 30 说明: 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试卷中常数g=10N/kg。 4.sin37°=0.6,cos37°=0.8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 D.传播声音的物质2.“玉兔”月球车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的是()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激光

3.在图1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4.如图2所示,两端开口的C 形小 管中充满水,A 、B 两 端开口处均 用手指堵住。若同时松开手指( ) A .只有水从A 端流出 B .只有水从B 端流出 C .A 、B 两端同时有水流出 D .A 、B 两端都没有水流出 5.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后,物体的( ) A .热量增大 B .比热容增大 C .体积增大 D .内能增大 6.在图3所示的现象中,可直接用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解释的 图3 图1

是() 7. 把重为0.5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0.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A.可能为0.4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一定为0.3N 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 图4 () A. V甲可能等于V乙 B. V甲可能大于V乙 C. V甲一定大于V乙 D. V甲一定小于V乙 9.日食、月食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 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 日距离约为8.6×104 ,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 A.月环食 B.月全食 C.日环食 D.日全食 10.用普通相机拍照时,要根据物距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 瓜”相机,只要将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区内,不论景物的远近,都能得到比较清晰的 像,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详解解答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详解解答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2.1×103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B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绿色光 解: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 故选B.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D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解:喷洒盐溶液,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从而达到熔化的目的.故A做法可采用;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可以除去一些冰,故B做法可采用;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可以使冰因吸热而熔化,达到除冰的目的,故C做法可采用;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因水的温度很高,会使冰和玻璃迅速吸热膨胀而造成对物体的破坏,故这种做法不可采用。 故选D.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C ) A. 音色音调 B. 音色响度 C. 音调响度 D. 音色音调响度 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故选C.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D )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 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 解:“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是非常高的,电流也会很大,故A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表演者穿的防护服并非是完全绝缘的,而是有很多金属丝,使电流能够通过,从而产生电火花,故B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在表演时,电流的确要通过人的身体,但人体的电阻却是比较大的,且电流主要是通过防护服来流入地面的,故C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基本上都从防护服流过,最终导向地面,故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 )

上海市2015年12月大同杯数学竞赛(含答案)

上海市2015年12月大同杯数学竞赛(含答案)

B C O 1 O 2P A 倍,则这三个素数为________. 解答:设这三个素数为,,a b c 。则有23()abc a b c =++。因为23是素数,从23()abc a b c =++,可以得到23能够整除三个素数,,a b c 的abc 积。从而可以得到其中有一个素数必为23。假设23a = 这 样 就 有 23124(1)(1)2446212 bc b c bc b c b c =++?--+=?--==?=? 因为,b c 为素数,所以得到5,7b c ==或3,13b c == 这样得到三个素数为5,7,23或3,13,23。 5. 如图,圆1 O 与圆 2 O 外切于点P ,从圆1 O 上点A 作圆2 O 的切线AB , B 是切点,连接 AP 并延长,与圆2 O 交于点C .已知圆1O 、圆2 O 的 半径分别为2、1,则 AC AB =________. 解答:做如图所示的辅助线。可以得到 21211 //2 CO PC AO CO PA AO ?== 为此设PC k =,则2.PA k = 应用切割线定理有: 223. AB AP AC k k AB =?=??= 所以AC AB = =。

A ' B A M N P Q 6、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ON 的两边分别是射线 y x (x 0)与x 轴正 半轴.点A (6,5),B (10,2)是 MON 内的两个定点, 点P 、Q 分别是MON 两边上的 动点,则四边形ABQP 周长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解答:本题主要就是应用对称。 应为四边形 ABQP ,其中一个边AB 为定值。要求四边形 ABQP 周长的最小值,只要 求另外三边的最小值。 从对称可以得到/ (5,6)A ,/ (10,2)B -. 四边形另外三边的最小值为/ / A B 依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有 。/ / 22(105)(26)89 A B =----=22(105)(25)34 AB = ---= 8934 +。 7. 不定方程2222x y xy x y +=++的整数 (,y) x 解共有 ________组。 解答:设x y k +=,所以从2 222x y xy x y +=++,可以得到 2 22k xy xy k -=+ 所以 22 2233 k k k k xy xy --=?= 。

解析:2015年大同杯初赛解析最新修正版

上海市第29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解析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5年3月8日上午9:00---l 0:30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l2题,计60分。全卷满分l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 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水的比热容:c水=4.2×103焦/(千克·℃)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焦耳(C)牛顿(D)伽利略 【答案】D 【分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 2.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搓手取暖(B)水被加热(c)勺子烫手(D)曝晒钢瓶 【答案】A 【分析】 A、搓手能发热,是因为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B、加热水能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勺子会烫手,是手从勺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曝晒钢瓶危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小磁针指向的是() 【答案】C 【分析】判断依据:螺线管磁场方向由安培定则判断,小磁针N极的指向为磁场方向

2017年31届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卷)与答案

2017年31届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库伦D.奥斯特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 纸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小 金属球,然后用手去触摸小金属球(人体是通过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 时()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正电 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 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p甲

上海市2015年12月大同杯数学竞赛(含答案).

C 2015年上海初三数学竞赛(大同中学杯) (2015年12月6日) 解答本题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 一填空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 AB =1,延长AB 到点C ,使得BC =1,CD 是圆O 的切线,D 是切点,则AB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解答:依据切割线定理可以得到:2 CD CB CA =??因为可以得到BD CD CD CBD A AD AC ?? =?∽ 因此有 BD AD == 。 因为AB 为圆O 的直径,所以ABD ?时直角三角形。 依据勾股定理有2 2 2 2 2 1 133 AB BD AD BD BD =+?=?= 。 而21226 ABD S BD AD BD ?= ?== 2、有编号分别为去1,2,3,4,5,6,7的7个大小相同的小球,从中任取3个小球,则取出的3 个小球的编号和为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解答:从七个小球任意取出三个小球的取法为3 735C =种,因为没有小球的数字不同,这样 这三个球的数字和有35和结果。要使用和为奇数。应该包括两种下面情况 第一种三个数均为奇数,也就是从1,3,5,7四个数中取三个,取法为344C = 第二种,一个奇数,两个偶数,也就是从1,3,5,7的四个数中取1个,从2,4,6三个数中取两 个,取法有224312C C ?=. 这样和为奇数一共有41216+ =种。从而取出的3个小球的编号和为奇数的概率为16 35 3、实数,x y 满足24x =,24y =,x y ≠,则 x y y x +的值为____________。 解答:因为2 244x y ?+=-----??+=-----??① ② 上述①②两个相减,得到:()())0x y x y x y -+-=。因为x y ≠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潜泳的人,从水下向上看,会看到一彩色镶边、内有图像的圆面,那么 ( ) A.圆面内只能呈现水面上的部分景物 B.彩色镶边是由于水面四周各种物体的颜色所引起的 C.彩色镶边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略有不同所致 D.圆面中图像呈现的是水面外的景物,且看到景物的高度比实际景物要低 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 A.音调较低的声音 B.音调较高的声音 C.响度较小的声音 D.响度较大的声音 3.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 示。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o,而且木箱与楼 梯平行。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 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 ) A.8/3 B.7/3 C.5/3 D.5/4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 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U。则() 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U/ R2 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U/ R1 6.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运动,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5米/秒,相距10米,水平轨道AB和水平轨道CD的高度差为1.2米,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 未脱离轨道,两小球在轨道BC上的平均速度均为6 米/秒,在CD上的速度均为7米/秒,则() A.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时仍相距10米

2017年31届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大同杯)

2017年31届上海物理竞赛试题(大同杯) 一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B.安培C.库伦D.奥斯特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 纸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 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 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小 金属球,然后用手去触摸小金属球(人体是通过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 时()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 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正电 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 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p甲f2D.无法判断 9、电阻R1=1Ω,R2=2Ω,R3=3Ω,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的为()

2020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20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 案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 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 X射线 D、绿色光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音色音调 B、音色响度 C、音调响度 D、音色音调响度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 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 C、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

第二十五届上海市大同杯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和答案

上海市第二十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11年)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潜泳的人,从水下向上看,会看到一彩色镶边、内有图像的圆面,那么( ) A.圆面内只能呈现水面上的部分景物 B.彩色镶边是由于水面四周各种物体的颜色所引起的 C.彩色镶边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略有不同所致 D.圆面中图像呈现的是水面外的景物,且看到景物的高度比实际景物要低 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A.音调较低的声音 B.音调较高的声音 C.响度较小的声音 D.响度较大的声音 3.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 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示。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o,而且木箱与楼梯平行。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 A.8/3 B.7/3 C.5/3 D.5/4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 第3题图

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三十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卷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6年3月13日上午9:00—10:30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 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 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g 10N / kg,sin370.6,cos37 0.8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视机 B.电热毯 C.电风扇 D.电脑 2.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 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林中光影 B.日食 C.雨后彩虹 D.水中倒影 ) 4.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密度 B.温度 C.体积 D.热量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乙、甲以相同的速度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个数(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如图所示,两板间夹一木块A,向左右两板施加压力F 时,木块A静止,若将压力都增大到2F ,则木 块A所受的摩擦力A.是原来的2倍 ( ) B.是原来的4倍 C.与原来相同 D.无法判断

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试卷:2016年大同杯复赛试卷

2016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 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2.1×103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绿色光 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音调 B. 音色响度 C. 音调响度 D. 音色音调响度 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 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 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 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 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上海市第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

上海市第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初赛试题 (兼县区物理竞赛试卷) 2005年3月20日上午9:00—10:30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第一部分15题,每题4分;第二部分15题每题6分,全卷 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中可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 己带回。 4、本试卷g=10牛/千克。 第一部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只梨重约0.15牛 B、人步行的速度约5米/秒 C、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0.5吨 D、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40厘米 2、为了保护航天发射台的安全,发射台的下部往往有一个大水池。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发射时,我们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 A 水受热汽化化成大量水蒸汽 B 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 水被气流冲起的大量水花 D 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 3、夏季,一个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水温不断上升,则气泡内气体的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压强 B、密度 C、质量 D、温度 4、如图1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 A、红、黄、绿亮点 B、红、绿、黄亮点 C、黄、红、绿亮点 D、绿、黄、红亮点 5、如图2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 A、圆形亮斑 B、圆型暗斑 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6、如图3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 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 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7、在利用混合法测量铜块的比热试验中,下列情况能导致铜的比热容测量值偏大的是 () ⑴铜块从沸水中拿出来放入小筒时不小心带入了热水 ⑵用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时读数偏大 ⑶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后,倒入小筒时没有倒干净 ⑷温度计在测量水的初温时,读数比真实值大 A ⑴⑶ B ⑴⑵ C ⑶⑷ D ⑵⑶ 8、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组织控制的,它对人体体温的变化很敏感,当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人体散热机制(如血管舒张,出汗等)就会活跃起来。已知37℃时蒸发18克汗水所需要的能量为4300焦。现有一中年人漫步行走时,每秒钟体内产生的热量为35焦,而此时人体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不包括出汗)产生的散热功率只有33瓦,因此还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才能保持37℃的体温不变。那么此人漫步行走1小时出汗约() A 20克 B 30克 C 40克 D 50克 9、如图 4 所示,在粗糙水平表面上的一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要通过测量从而求出物体与粗糙表面相互作用后增加的内能,应选取的器材为 A、温度计、量热器 B、打点计时器、天平 C、量筒、烧杯 D、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10、如图5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 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 图1 图3 图 2

2018第31届上海物理(大同杯)竞赛试题与详解解答

WORD格式整理 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 大同中学杯 ) 初赛试卷 ( 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 2017年2月26日上午9:00-10:30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30题,计 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 5 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 12题,计 60分。全卷满分 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 卡 ) ,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 卡 ) 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 卡 ) 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 g=10N/kg 。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A) 法拉第(B)安培(C)库仑(D)奥斯特 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故 A 错误;安培建立了安培定则,用于判断通电螺线管的 磁极,故 B 错误;库仑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即库仑定律,故 C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通 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正确。故选D。 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 (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 解: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温度较低,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时会发生液化 现象,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选A。 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 磁针的 N极向纸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 ) (A) 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 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 (C) 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 向左飞行的电子束 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粒子形成的电流方向是向左的,再根 据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 (A)表 1、表 2是电流表,表 3是电压表 (B)表 1、表 2是电压表,表 3是电流表 (C)表 1、表 2、表 3都是电流表 (D)表 1、表 2、表 3都是电压表 解:理想的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