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一区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的护理_【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型二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分型: (一)无症状性狭窄 (二)症状性狭窄: Ø 1型狭窄: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出现相应
临床表现 Ø 2型狭窄:狭窄引起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
(盗血),狭窄血管供血区得到代偿无症状 Ø 3型狭窄:混合型或复杂型
病因病理
Ø 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 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 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从内 膜开始,局部脂质积聚、纤 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 发斑块内出血、破裂及局部 血栓形成。
常见并发症护理
●(一)脑出血:这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多见于脑血管高度狭窄 在置入支架后,或年老,体质消瘦有明显高血压经溶栓治疗后的 患者。术后要教育患者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脑出血的因素,如用力 排便,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如发生出血应立即给予中和 肝素,停止抗凝药物,适当控制血压,必要时予以脱水。 ●(二)过度灌注综合征:变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 意识障碍等。有效控制血压拾预防的关键。颈动脉支架植入者的 血压宜维持在(120-130)/(60-80)mmhg,并应连续动态监 测,记录术后24-48h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严 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积极配合抢救,做好脑血肿穿刺抽吸术的准备。
●制动期间,也需按时翻身,给予患者取术侧卧位,下肢伸 直,健侧屈曲,各关节保持功能位置,翻身时采用纵轴式翻 身方法,角度不要超过60度,以保证患者舒适,防止压疮
DSA术后护理
●鼓励患者大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4h内饮水 2000ml。术后4小时进食清淡饮食,如烂面条,稀饭, 但避免食用甜汤,鸡蛋,以防胀气 ●及早恢复功能锻炼以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为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肢体肿胀和不适感应按摩制动 肢体
●彩超结果示(林州市中医院):双侧颈动脉内斑块形成,双侧颈总动 脉内局部增厚。
●头颈联合CTA检查示:颈部及颅内动脉多发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 塞,右侧颞叶脑梗塞。
●患者于4月1日在局麻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如何护理?
术前护理
●一般护理:创造安静环境保证患者休 息,避免情绪激动维持血压稳定,保 持大便通畅避免颅内压增高。
多饮水促进 造影剂排泄, 4小时后进 食半流饮食, 第二日正常
饮食
1穿刺部位 及双侧足背 动脉搏动, 肤温,肤色 2意识,瞳 孔,生命体 征变化 3 肢体活动度, 语言障碍等
DSA术后护理
●体位:全麻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 误吸,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局麻病人应适当抬高床头,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 轻脑血管压力,保证安全。
Ø其他原因:动脉炎、烟雾 病、外伤等。
临床表现
➢ 无症状 ➢ 非特异性症状 ➢ TIA、脑梗死
辅助检查
彩超 MRA或CTA
脑血管造影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
Ø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
盐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Ø 合理控制危险因素:控制血 压、血糖,血脂、稳定斑块, 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等
Ø(尚无药物明确改善脑动脉狭窄)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切除颈动脉内膜
斑块,消除栓子来源,预防斑块脱落引起 的脑卒中。(局限于颈动脉,颅内动脉狭 窄不适合)
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具有微创性、低侵入性、低风险性 优点。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对年长、不 适合接受大型外科手术患者也适用。
病例汇报
●患者常海芹,女,62岁,以“头晕、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小时” 为主诉入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无 力。
●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入院查体:T36.7℃,P68次/分,R19次/分, BP110/80㎜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对光反射灵敏,四 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
常规准备
●做好皮肤护理,备皮清洁皮肤
●碘皮试,禁食、禁水4-6小时,必要 时给予导尿,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 西泮注射液,在左侧肢体上给予建立 静脉通道。
●备沙袋、造影剂、弹力绷带,术前相 关检查及病历等资料入导管室。
DSA术后护理
注意事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后饮食
病情观察
患肢制动, 沙袋压迫, 尼莫同泵维 持,必要时 使用抗生素,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血压 剧烈波动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对介入治疗 方法和危险性的认识容易产生恐惧心 理和对昂贵的手术费用心存顾虑,护 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明介 入治疗的手术简要操作步骤、安全性 及优点并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等,尽 量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并帮其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给予患者 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
常见并发症护理
●(三)皮下出血:术后拔管时应采用指压止血后,采用非致敏性弹 力绷带“8”字法包扎,再加上1-1.5kg沙袋按压可有效防止出血。 术后延长患者卧床时间,拔管后6-8h穿刺侧肢体应完全制动,禁 止屈髋,膝等减少非手术侧肢体活动均能有效降低出血率。对于 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可采取50%硫酸镁热敷或红外线局部照射。 ●(四)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 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精神症状和体征。可按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肌 肉注射,或输液泵注入尼莫地平以逐渐改善症状。 ●(五)脑栓塞:这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是 否有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功能的障碍情况。
●患肢制动24小时,患侧下肢可取伸展位,密切观察患者的 意识状态,瞳孔,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手术部 位有无渗血,周围有无血肿,术侧下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 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加强凝血功能检测。术后继续抗 凝治疗者,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置入支架的患者,应服 用氯吡格雷,服用时间4-6个月。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的出 血情况,如牙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
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患者的护理 神内一区
概述 分型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方式 护理
脑血管
狭窄
脑动脉狭窄显著增加患缺血性卒中 的风险,对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延缓进展、稳定 斑块作用,但难以使狭窄程度明显 减轻。有适应症的患者可考虑血管 内支架治疗。
分型一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病理生理机制分型: 1.穿支动脉闭塞 2.动脉-动脉栓塞 3.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4.混合型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