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双学位日本文学史
跨文化视角下的日本文学史研究——评《日本文学史》

广告书评高鹏飞和平山崇共同撰写的《日本文学史》注重从日语教育和教学的实际出发,编选系统的、难度适宜的日本文学史相关理论知识,精选典型的作家、作品及评论。
笔者在开展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日语《国标》的本硕贯通式专业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SGH16H108)和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教改重大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的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研究”(18BD02)的研究时,对本书作了重点关注。
本书共六十章。
纵向上,按照时代顺序分为古代篇和近现代篇。
古代篇主要围绕古典名著的解读,展现日本文学史中上代文学、中古文学、中世文学和近世文学各阶段的概况和特征;近现代篇侧重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评价,以呈现明治文学、大正、昭和(战前)文学以及战后到平成时代的现代文学概况和特征。
横向上,通过对古典的神话传说、歌谣和近现代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文学形式,以及著名文学流派、各派别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内容的介绍,厘清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和变迁。
上古时代,是日本文学的萌芽期。
《日本书纪》及《风土记》追记了日本国史,记载日本各地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收录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和歌集《万叶集》的成功编撰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中古时代(平安时期),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汉文学热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直到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才得以恢复。
中世时代(镰仓室町时期),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连歌和俳谐兴起;散文方面则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
近世时代(江户时期),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其审美需求催生了轻文学。
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二叶亭四迷的《浮云》和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森鸥外的《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
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表达了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和反思,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则以其代表作《我是猫》讽刺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
日本文科专业留学要具备哪些申请条件

日本文科专业留学要具备哪些申请条件日本文学因为在就业上也有比较哈的前景,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职场得到很多的选择,所以来读日本文学专业的学生其实也人数很多的。
下面小编就来解答日本的文学专业留学要求。
该专业为文科类专业,要求日语水平较高,适合本科专业为日语专业或文科类专业、且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生。
该专业需要有文学专业知识基础作为研究条件,如果有本科为其他专业且在研究生阶段想要转为此专业的情况,需要学生有该专业的第二学位,或者辅修为该专业内容,或者有该专业相关工作经验且自学过该专业内容;此外,如无上述条件,建议转为与该专业和学生原本科专业二者相关的专业。
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资料整合、理论论证、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等,多数学生会报考修士(或博士)。
四、日本大学文学专业日本大学文学专业1、明确申请的专业和课题;2、查找高匹配度的教授,能够为顺利套磁带来很大的便利;3、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套磁,并积极出具切实可行的套磁方案;4、文书突出优势,尽量避免不足,扬长避短。
1、日本文学系学习内容所学知识包括:通过阅读小说、诗、戏曲等日本及世界的文学作品,日本独特的古文文学,和歌、俳句,甚至电影的脚本以及连环漫画等,分析出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作者意图的“作品研究”;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文化现象,分析作品撰写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等的“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作家研究、语言的词汇·语法研究等等。
文学研究就好比是人类的研究,因此其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
研究文学,不仅要对文学感兴趣,对语言学、民俗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性、艺术学等的兴趣也不可或缺。
2、日本文学系分类日本的文学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分别问研究日本的文学作品的日本文学系(国文学系)和研究外国的文学作品的外国文学系。
另外,还有把两者进行对比的比较文学系。
当然,外国文学系中也有研究中国文学的讲座。
此外,要注意日本文学系不是用来学习日语的所谓的“日本语言学校”,而是研究用日语书写的文学作品的专业。
2015年日本大学院专业选择攻略 - 乐申日本

2015年日本大学院专业选择 - 乐申日本(一) 日本国立大学院专业的特点1.理强文弱。
理工科的实力明显强于文科,无论是从学术成就,规模,科研实力,理工科都要明显优与文科。
比如QS2015年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像机械航空、土木、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医学这些重点的理工领域,日本基本都有10所以上的大学能够进入世界前500。
而社会学、教育学、言语文学、法学这一类的文科专业,能够进入前500的大学都不超过5所。
另外我们从学术大将的得奖人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去年刚获得的诺贝尔奖,是物理学,做蓝光led研究的。
2.理工科专业设置全面。
理工科专业的设置和国内比较统一,大部分的本科二级学科在日本国立大学院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专攻。
但作为硕士阶段,不再是单纯的上课学习,要转为学术研究,需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所以找对专业不难,找对教授才是关键。
3.文科专业划分模糊。
很多学校的研究科或者专攻光看名称往往不能准确定位,不细查很难分清其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研究领域。
比如大阪大学的人间科学研究科人间科学专攻,光看字面意思可能会理解为所有和人类科学相关的都应该包括,很难界定其文理性质。
但我们上学校官网仔细查看后,就会明显的发现这是文科专业,其主要的研究领域以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范畴为主。
特别是教育学,阪大并没有单独设教育学研究科,如果只单纯凭字面描述来找专业,就会误以为阪大没有教育专业。
类似的还有京都大学的人间环境学研究科,这是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研究科,既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类的文科专业,也有自然科学类的理科专业。
所以各位文科学生在找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做足情报收集。
4.非学术专业开设少。
日本大部分的国公立大学大学院教育,都是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目的的,锻炼的是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而并非实际应用能力,所以相应的应用性强的专业自然开设的就很少,比如音乐美术、表演、动漫、服装这种专业在国立大学几乎是找不到的,唯一一所艺术类的国立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又因为其对学生艺术修养极高的要求和留学生引入的不积极,让大部分留学生都望而却步。
日语辅修专业

日语辅修专业一、开设背景随着我国与邻国日本间的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既熟练掌握日语和英语两门外语,又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
我院开办的日语辅修专业,着重日语语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可提高我校学生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渠道,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辅修专业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调、语法基础知识及最基本的词汇;具备一般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要求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考试三级水平。
通过各种语言素材的学习了解日本文化、经济和社会风土人情。
三、课程特色由常年从事外语教学及研究,对语言教学有独特的方法的教师任教,部分教师已在我院任课十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
教师外语水平一流,并具有深厚的中文功底,使学员一入门就能学到规范、标准的外语,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置合理,按级教学,以达到循序渐进提高外语水平或考级的最终目标。
学员可自由选择。
部分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传统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互相补充,已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要求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考试三级水平;以丰富的例句为中心对每课课文包含的重点进行便于理解的说明。
解说在力求简洁的同时,还要追溯涉及初级阶段学过的类似用法,以达到便于学员整理归纳的目的。
通过各种语言素材的学习了解日本文化、经济和社会风土人情。
五、毕业要求完成教学计划的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及格;并撰写字数为5000字左右的日语语言文学、日本文化等方面的论文。
六、课程简介1.日语精读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也是日语专业的主干课。
该课程在日语专业教学中地位极其重要,课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鉴于该课程在日语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每学期的学时数都是最多的。
在专业教育中,该课程起着核心性作用,对于整个日语专业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是日语专业培养中的首要课程,也是整个日语专业教学的基础。
辅修各专业介绍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辅修专业●师资队伍: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岗教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日籍教师2人。
在岗教师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研究方向有日本文化、日本文学、日语语言以及翻译学等,其中所有在岗的中国籍日语教师都有赴日留学及研究的经验,师资力量完全可以保障日语辅修专业所开设的全部课程。
●教学条件:外国语学院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11个、同声传译教室2个、无线电调控电台1个、日文藏书数十万册,完全能够满足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需要。
●培养目标推行“专业+日语”的人才培养模式。
侧重专业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富有特色的辅修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例如通过开设基础日语、会话与听力、口译与翻译、日本社会文化、日语阅读等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有实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1、要求学生应具有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作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受社会欢送的有用人才。
2、在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和日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社会及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日本国情,具有一定的日本人文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3、要求学生应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具备从事涉外工作的基本素质和知识。
__日语____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涉外翻译辅修专业●专业介绍目前,外国语学院在岗英语教师9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讲师56人,助教8人,外教5人。
在岗教师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较高,研究方向有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语言学、翻译学等,师资力量能够保障开设该辅修专业,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并指导辅修毕业生论文。
●教学条件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11个,同声传译教室2个,无线电调控电台1个,录音制作室1个,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外语学院日语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位课程成绩登记表

姓名:学号:主修专业:预计毕业批次:(第一批/第二批)
电话:邮箱:申请证书类型:(辅修/双专/双学位)
辅修专业、第二专业
/双学位已修课程成绩
课程号
课程名称
成绩
备注
课程号
成绩
备注
05124500
强化日语Ⅰ
05125660
日语泛读
05124540
日语视听说Ⅰ
2、若课程免修替换,请注明:已替换及原修读课程名称。
学院盖章(本科生科):学生签名:年月日
05124571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05121483
中级日语Ⅱ
05197420
日本文学
05124071
同声传译
05197680
日本社会与文化
05125120
日本文学史
05125720
日语学术论文写作
05122501
高级日语
05197182
日本动漫文化赏析
05189010
毕业论文
注:1、若春夏学期在修课程,请在成绩一栏写明“在修”,并注明任课教师。
05123352
日语视听说Ⅲ(甲)
05124510
强化日语Ⅱ
05121473
中级日语Ⅰ
05124520
强化日语Ⅲ
05124572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05124530
强化日语Ⅳ
05125090
实用语法
05124550
日语视听说Ⅱ
05125680
日语写作
05124561
日语阅读与写作
05125690
日本文学选读
辅修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辅修日语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辅修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日语应用能力的人才,适用于对日语感兴趣的学生。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一定的语言基础。
二、培养要求1.掌握日语基本语音、语法和词汇。
2.具备一定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3.熟悉日本文化、社会背景和习俗礼仪。
4.能够使用日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和商务应用。
三、课程设置1. 日语基础课程•课程简介:为学生提供日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课程内容:假名、基本句型、常用词汇等。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2. 日语听力与口语训练•课程简介: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交流。
•课程内容:日常生活对话、实用口语表达技巧等。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3. 日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简介: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其能够阅读简单的日语文章和书籍,并进行简单的写作。
•课程内容:日语文章阅读,写作练习等。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4. 日本文化与社会背景•课程简介:介绍日本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和习俗礼仪。
•课程内容:日本文化概述,日本历史回顾,社会背景介绍,习俗礼仪等。
•学时安排:每周1学时,共计8学时。
5. 商务日语应用•课程简介:为学生提供商务日语的应用能力培养,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商务交流。
•课程内容:商务日语对话,商务信函写作等。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四、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对学生整个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
五、学位授予学生修满所需学分,并通过考核后,授予辅修日语专业结业证书。
六、就业前景辅修日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及日语应用的工作,如外贸、翻译、文化交流等领域。
外语外贸学院日语双学位、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

外语外贸学院双学位日语(050207)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地应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日语语言、文学、历史、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科技、外贸知识和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系统准确地掌握日语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掌握一定的语言和文学基本知识;2.能用比较准确流畅的日语进行日常交谈、组织教学和讨论问题,做到语音规范、表达完整;3.能用日语进行写作,行文得体,表达规范;4.能翻译常见的政治、教育、文学、经贸和旅游类文章,译文基本正确、通顺;5.对日本国的历史、地理、文教、风俗和社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6.知晓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一定的工业与科技等方面知识;7.熟悉常用的工具书、参考书,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语言处理能力;8.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件检索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法,并且有一定的科研的能力。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1.双学位专业:2.5 年,工学学士2.辅修专业:2.5 年四、主干学科日语语言与文学五、主要课程'1.学科基础课:基础日语;日语口语、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译、日语视听、日语泛读、日语论文写作与指导、同声传译、高级日语、实用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泛读、日语翻译理论与技巧。
日语语言学2.专业特色课程:日本国家概况、日本历史、日本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欣赏、中日文化比较、日语词汇学、日语泛读、汉译日、科技日语、工程日语、计算机日语、商贸日语、日语教学法、教育学、旅游日语、涉外法律、日文报刊选读、日语文言语法与高级日语语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古文学(大和、飞鸟、奈良时代):文学萌芽期——794 迁都平安中古文学(平安时代):迁都平安——1192 镰仓幕府成立中世文学(镰仓、室町时代):镰仓幕府成立——1603 江户幕府成立近世文学(江户时代):江户幕府成立——1868 明治维新近代文学(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时代):明治维新——今绿字是简答题上古文学1、上古文学:是指日本文学的萌芽期至794年迁都平安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现象。
它横跨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
其特征是以“情”为主、“贵族”文学。
分为“口承文学时代”和“记载文学时代”。
公元4——5世纪左右,我国的汉字传入日本。
从此日本宫廷贵族开始使用汉字记载文学,日本开始步入“记载文学时代”。
2、《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的完成,标志着日本神话与传说的统一。
3、《万叶集》确立了日本诗歌的基本形式。
4、《古事记》是日本最早一部传记史书,日本“记载文学”鼻祖,成书于712年(奈良时代),作者太安万侣。
5、《日本书纪》是日本第一部“敕撰编年体”史书,成书于720年,作者舍人亲王、太安万侣。
亦称《日本纪》。
6、《风土记》是一部由元明天皇敕撰的地志书,成书于713年。
7、《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约成书于770年前后。
由20卷组成,收录和歌约4500首。
由大伴家持统编定稿。
三种分类:相闻(赠答歌与恋歌)、挽歌(哀悼歌)、杂歌(其它形式)。
书写方式体现为最为著名的“万叶假名”:主要借用汉字的音训来表达日语的语意,与汉语原意无关。
歌风雄浑有力,具有较强男性色彩,江户时代学者贺茂真渊称之“ますらをぶり”。
《万叶集》第一人是“歌圣”柿本人麻吕。
中世文学1、中古文学:指迁都平安至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现象。
主要特征有“もののあはれ”、“をかし”、“国风文化”、“贵族文学”、“宫廷女流文学”。
2、《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成书于905年,作者纪贯之、纪有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
3、六歌仙时代:嘉祥4年(851)至宽平2年(890)为止。
僧正遍诏、在原业平、文屋康秀、喜撰法师、小野小町、大友黑主。
以“七五调”居多,歌风生动细腻、用词优美凝练。
4、物语文学:平安初期,随着“假名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人们开始用它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诞生物语文学。
分为“传奇物语”和“歌物语”。
5、《竹取物语》:日本第一部传奇物语,以民间传说和我国神话故事为题材。
6、《伊势物语》:日本第一部和歌物语,以“六歌仙”的在原业平为主人公。
7、《宇津保物语》:日本第一部长篇物语。
8、《落窪物语》:传奇物语。
9、《大和物语》:由173段、300多首和歌组成的和歌物语。
内容较缺乏连贯性,以略带神话传说色彩的故事情节为主。
10、《源氏物语》:成书于1004——1012,作者紫式部,全书54卷。
创作特色:①全书贯穿写实主义;②构思宏伟,描述4代帝王,横跨70余年,再现平安时代贵族阶层的恋爱观和人生百态,揭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充分体现日本文学淡然幽深的审美(即日本江户时代本居宣长命名的もののあはれ,もの是指客观事物,あはれ是指由主观感情产生的一种和谐的审美情趣,即优美、纤细、沉静、自省的文学理念。
)11、《荣花物语》:日本第一部历史物语;12、四镜:《大镜》、《今镜》、《水镜》、《增镜》。
13、《土佐日记》:日本第一部用假名书写的旅途日记,成书于953年,作者纪贯之,男性假借女性口吻记录旅程。
14、《蜻蜓日记》:日本第一部自传体女流日记,成书于974年后,作者藤原道纲母,记录才貌双全人妻的苦恼与反思。
15、《枕草子》:日本第一部随笔集,平安女流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996年后,作者清少纳言。
创作特色:作者以敏锐的感受和洞察力以及不耽于感伤的客观态度,通过个性鲜明、极具印象性的描写,形成了品位高雅、简洁流畅的写作风格。
(即をかし,明快机智的审美意识。
)中世文学1、中世文学:指镰仓幕府成立至江户幕府开始执政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约400余年,分为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
是个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的历史时期,历经“保元·平治之乱”、“承久之变”、“南北朝抗争”、“应仁之乱”、“战国时代”。
文学特征:①幽玄·有心;②新旧文化的对立与结合;③隐者文学;④诸行无常·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⑤集团文学——座2、军记物语:一种描写两军交战为主的叙事性文学。
创作特色:多以描写英雄的悲剧式命运为主;多采用“和汉混用文”的创作手法。
代表作有《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太平记》。
3、隐者文学:由于中世动荡不安,深感世事无常而出游各地,最后遁入深山、结庵而居,力图通过内心的静省来寻求真我者被称为“隐者”,他们创作的文学就叫“隐者文学”。
代表作有《方丈记》作者鸭长明、《徒然草》作者吉田兼好。
4、日本古典三大随笔:《方丈记》、《徒然草》、《枕草子》。
近世文学1、近世文学:庆长8年(1603)江户幕府成立至1867年“大政奉还”,称为江户时代,此阶段产生的文学现象。
主要特征为“町人文学”的发达。
(町人是日本近世社会身份的一种,居住于城市的商人与职人)。
主要文学理念:①传承中世文学“幽玄”理念的“寂”;②“浮世草子、洒落本、人情本”等文学中体现的“粹、通”;③近松门左卫门的艺术论——“虚实皮膜论”;④社会道德精神的基准——“劝善惩恶”。
2、俳谐:亦称“发句”,今称“俳句”,日本韵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之一,世界韵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之一。
上溯《古今和歌集》与《万叶集》。
3、松尾芭蕉:近世俳坛中期代表人物,通称“芭蕉”。
创立“蕉风”(神髓:不宜流行、风雅之诚)。
代表作:俳谐集《虚栗》、“俳谐七部集”(《冬日》、《春日》、《旷野》、《瓢》、《猿蓑》、《炭俵》、《续猿蓑》)。
俳谐理念:“闲寂”、“余情”、“细”、“轻”。
4、假名草子:日本江户时期流行的用假名书写的书籍,到中世与近世专指以绘图为主的通俗读物,相当与我国“小人书”。
5、浮世草子:由假名草子演化而来,可以看做是日本“好色文学”的最初文学表现形式,代表作家为井原西鹤,代表作《好色一代男》(标志浮世草子文学诞生。
)近代文学1、近代文学:广义上指1868明治维新至今,狭义专指1868明治维新至1945日本战败。
分为明治文学、大正文学、昭和文学、平成文学。
先后经历启蒙期、写实主义期、拟古典主义期、浪漫主义期、自然主义期、反自然主义期。
2、启蒙期:明治前20年。
《小说神髓》:1885年,作者坪内逍遥,排斥江户文学的“劝善惩恶”,主张文学应具有独立性与主体性。
3、写实主义期:1886年,深受俄国写实主义理论影响的二叶亭四迷发表《小说总论》,在日本首倡写实主义。
1887年发表处女作《浮云》(标志着日本文学近代化的开始),首次运用“言文一致”,即口语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容和表现的统一,类似于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白话文体。
4、拟古典主义期:以尾崎红叶为中心的“砚友社”(日本近代最早的文学结社)形成标志着日本拟古典主义诞生。
5、“红露期”:以尾崎红叶、幸田露伴为核心的拟古典主义文学时期。
尾崎红叶代表作《两个比丘尼的爱情忏悔》、《金色夜叉》;幸田露伴代表作《风流佛》、《五重塔》。
6、浪漫主义期:明治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末。
1889年,森欧外创刊《栅草纸》,发表《小说论》和《面影》,开始文艺批评与文学翻译活动,以此推动日本文学自觉。
7、自然主义时期:1900年,小衫天外、小栗风叶、永井荷风,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领袖左拉影响,推动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岛崎藤村《破戒》、田山花袋《蒲团》。
8、《破戒》:以深刻的社会现实剖析了近代知识分子心中难以释怀的苦闷,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文学理念,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诞生标志。
9、《蒲团》:在挖掘自身私生活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被誉为日本“私小说”的发端。
10、反自然主义期:明治末大正初,针对自然主义文学中的笔端,一批文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反对,并提出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想。
包括耽美派、余裕派、大正前期的白桦派。
标志日本近代文学进入成熟期。
11、耽美派:唯美主义流派。
代表作家:永井荷风(“花柳小说”)、谷崎润一郎(日本恶魔主义的代表)。
12、余裕派:代表作家:森欧外(无虚构的写实创作手法)、夏目漱石《我是猫》、《草枕》(作品中讽刺、超俗的情趣和闲裕悠然的心态体现了漠视现实苦难、淡然冷观世间的超然人生观,因此被称为“余裕派”)。
13、白桦派:1910年文学杂志《白桦》创刊,聚集在周围的文学家标榜人道主义和新理想主义,多出生于上流社会,尊重个性理性,重视伦理道德,以重建人类尊严为己任。
代表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可喜的人》14、无产阶级文学:1921年文艺杂志《播种人》创刊,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开始。
15、两大无产阶级阵营:战旗派(以《战旗》为核心刊物)、文战派(延续《文艺战线》的社会民主主义精神的劳农艺术家联盟)。
16、战旗派:代表作家小林多喜二《蟹工船》1929;德永直《没有太阳的城市》。
17、新感觉派:1924年《文艺时代》创刊,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中河与一。
18、新兴艺术派:井伏鳟二《山椒鱼》1930;堀辰雄《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