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her模型创意组合实验指导书

Fischer模型创意组合实验指导书
Fischer模型创意组合实验指导书

Fischer模型创意组合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学时

本实验4学时。

二、实验目的

使机电专业类学生通过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对机电一体化形成整体概念,掌握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经历从设计到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验中培养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科学技能。

三、实验装置及主体功能

慧鱼(fischer)组合模型包,其中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模型包:实验机器人(Experimental Robot)、 传感器技术(Profi Sensoric)、气动机器人(Pneumatic Robot)。慧鱼组合模型包的组成可分为四大类:机械零件、气动零件、电气构件和软件。模型包的这些零件基本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的要素,如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器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用这些零件可以拼装成一个工程技术模型,模型控制方式是通过智能接口板实现微机控制。

1、机械零件包括:齿轮、齿条、连杆、链条、履带、蜗轮、蜗杆、曲轴、齿轮箱及构筑零件等;

2、电气零件包括:储气罐、压缩气缸、气管、气管联接头、弹簧等;

3、电气零件包括:智能接口板、马达、9V直流电源、传感器(光敏、热敏、磁敏、电位器、接触开关)、单向阀、电磁铁、发光管;

4、软件包括:Llwin2.1编程软件;《机器人技术软件手册》;智能接口板》;《Experimental Robot》、《Profi Sensoric》、《Pneumatic Robot》范例拼装图册。

每一种慧鱼(fischer)模型包拥有的零件类型及相应数量详见:《Experimental Robot》图册中的Page 62~65、《Profi Sensoric》图册中的Page 2~4、《Pneumatic Robot》图册中的Page 2~4。

四、实验内容

创意组合模型实验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的设计、制作,并实现模型运动控制。实验内容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和“创意”两个方面,围绕这个核心,实验内容分为2个阶段:

1、初始阶段实验者尽快熟悉模型组装方式、软件编程方法,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形成概念,利用《Experimental Robot》、《Profi Sensoric》、《Pneumatic Robot》图册中提供的模型组装方案,逐步完成模型的搭建,并用LLWin软件进行编程,通过智能接口板实现微机对模型运动的控制。实验者经历上述过程后,了解各部分功能模块的作用及原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方案进行讨论和改进,以进一步加强对所做模型的理解。

2、创意设计阶段实验者根据要求或自由拟定设计项目,利用模型包中的零件可以随意装拆、互换性好的特点,进行模型的总体设计、构件运动及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并自行搭建模型、调试和运行。

五、慧鱼(fischer)模型包主要组件的功能及使用

1、智能接口板

外接9伏直流电源,当接口板和电源正确相连后,红色发光管就亮了。用专业用接口线将接口板的9针RS232串口和电脑的串口(COM1)对接。接口板有和马达、灯、电磁铁相连的四位数字的输出口,还有八位数字量和两位模拟量的输入口,用来连接开关、光敏、磁敏、热敏电阻等传感器。智能接口板的功能有:

※ 自带微处理器 ※ 四路马达输出

※ 用LLWin编程 ※ 八路数字信号输入

※ 程序可在线和下载操作 ※ 二路模拟信号输入

※ 通过RS232串口与电脑连接

使用智能接口板必须注意的事项:智能接口板上的输入、输出口的接线之间不允许短路;拨插智能接口板上的接线前,先行将智能接口板上的9V直流电源断开;在正式运动程序前首先联接与微机通讯的信号线,再接通智能接口板的9V直流电源。

2、构筑零件

用于组成结构件,其大部分零件材料采用优质尼龙塑胶,辅料采用合金铝、不锈钢芯。构筑零件的连接方式是燕尾槽插接,可实现六面拼装,多次拆装。构筑零件的搭建方式:1)块与块的连接

把榫头滑入槽中就T形连接器可以

将块与块连接起来把槽变成榫头

连接条使块与块、用垫片和弹

面与面连接承性圈固定轴

2)轴与轴的相连

这个组件使两个轴相连。

3)结构物件的连接

插入旋转钉来连接条状结构件。

4)轮子的构筑

大部分的轮子是由螺母和抓套固定在轴上的。

螺 母 抓 套

①把抓套装在轴上 ②把轮子放在抓紧套上 ③旋紧螺母

5) 紧固单元

下图是一些与抓套稍有差别的紧固单元。

6) 链条

链条的长度可以自由选择,只要把组成链条的小部件卡上就行,扭动链条部件即可拆卸。

7)块与齿条的连接

8)蜗轮和蜗杆

9)带有蜗轮和蜗杆的齿轮箱

10)模型拼装范例:马达驱动的转台

方框图中是拼装“马达驱动的转台”所需取用的构筑零件。

六、熟悉fischer模型包的步骤

在实现你的创意之前,有必要学会熟练使用fischer模型包的各种零件。推荐采用《Experimental Robot》中的一个范例作为拼装熟悉练习。

1、针对所选用的模型包类型,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模型范例拼装图册检查所用模型包内零件的完整性,同时掌握智能接口板的使用方法、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根据《Experimental Robot》或《Profi Sensoric》或《Pneumatic Robot》图册中所提供的范例,选定一个模型作为拼装练习。在拼装练习前,看一下该模型的最后完成图,以便对模型有总体概念.;

3、在进行模型的每一步搭建之前,找出该步所需的零件,然后按照拼装图把将这些零件一步一步搭建上去。在每一步的搭建基础上,新增加的搭建部件将用彩色显示出来,已完成的搭建部分标上白色;

4、按拼装顺序一步一步做。注意需要拧紧的地方(比如说轮心与轴)都要拧紧,否则模型就无法正常运行;

5、模型完成后,检查所有部件是否正确连接,使模型动作无误。将执行构件或原动件调整在预定的起始位置;

6、借助《机器人技术软件手册》,学习手册中所介绍的程序范例来迅速掌握LLWin软件的作用,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修改或扩充这些范例程序。

做完上述几步后,你就可以熟练利用fischer模型进行创意设计了。

七、示范性模型介绍

本实验中给出的范例是自动门模型。

自动门模型是Pneumatic Robot模型包提供的方案之一。要完成它的模型搭建和运动控制,按如下步骤进行:

1、选用Pneumatic Robot模型包;

2、打开《Pneumatic Robot》书中的Page2,检查该模型包中的基本零件组成后,将书翻到Page6,按图示步骤一步步将气动门搭建出来;

3、拟定自动门应满足的功能:当光敏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出入的时候,门自动打开;

4、根据自动门的功能,确定控制自动门的运动方案:

建议以流程图形式表达对模型运动的控制思想。

5、编制气动门控制程序

用LLWin软件编写气动门的控制程序。如选用以下方案:

主程序 子程序

八、实验报告内容

1、简要说明所拼装模型的功能及工作原理,并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模型的运动。

2、用文字或方框流程图说明模型运动的控制思想,并将运行成功的模型运动控制程序

打印出来。

3、针对现有模型的结构及相应的运动控制方案,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见并在实验中加以

实现。

九、实验完毕后要求实验者必须做的工作

首先清理你所使用的模型包中零件的数量,并向实验指导教师报告模型包的完好情况,然后将模型包及实验资料锁进抽屉。

创意组合模型

(一)入门级机器人 共5种组合包: 项目一: 科技创新能力探究基础 产品描述:制作套件采用拼插式结构,根据构件的用途不同,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制造,尺寸精确,不易磨损,可以保证反复拆装的同时不影响模型结合的精确度。易于拼接、颜色鲜艳亮丽、能耐炎热和高寒、耐磨、韧性好等优点。构件的工业燕尾槽设计使六面都可拼接。利用“六面可拼接体”这种开放的零件,来构建或者模拟现实发挥你的创意。 利用270多个构件能够拼接:3种摩托车、3种拖拉机、3种赛车、3种飞机12个标准参考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思考力,培养孩子对产品的手感和兴趣,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产品部分实例模型: 项目二:结构基础万能组合 产品描述: 制作套件采用拼插式结构,根据构件的用途不同,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制造,尺寸精确,不易磨损,可以保证反复拆装的同时不影响模型结合的精确度。易于拼接、颜色鲜艳亮丽、能耐炎热和高寒、耐磨、韧性好等优点。构件的工业燕尾槽设计使六面都可拼接。利用“六面可拼接体”这种开放的零件,来构建或者模拟现实发挥你的创意。 利用400多个构件能够拼接:三轮车、手推车、单轴拖拉机、载货车、牵引车、雪犁、赛车、带汽车的车库、带汽车的升降台、电视塔、风扇、风车、飞机、双翼飞机、直升飞机、游了场、大型转台、大型摇架、离心机、旋转式摇架、天平、杆秤、信秤、搅拌机、电动厨具、缝纫机、螺旋夹钳、虎钳、刨床、冲床、压力机、车间起重机、龙门吊、材料电梯、滑轮组、港口起吊机等41个标准参考模型;独特的设计可实现随心所欲的组合和扩充,使其成为真正的想象无限,创意无限的产品。 通过不同模型的创意和拼接增加了学生对机械和工程结构的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模型学生可以了解一些齿轮传动、杠杆原理、滑轮原理、结构和力的关系、结构的稳定性等知识。 产品部分实例模型:

夹具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邓俊宏 学号 20121495 班级模具12-1班 指导老师张俊纪 2014/12/15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三.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 2 夹紧方案 3、确定夹紧机构 4、尺寸的确定 5.夹具精度分析 6,制定工艺路线 7.夹具体设计 四.夹具装配图 五.夹具使用注意事项、保养及维护 六.课程设计总结 七.参考资料

一夹具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 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二.定位基准选择: 底面对孔的中心线有一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因此以底面为定位基准,由于铸件的公差要求较大,利用两个大端面表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时,只有采用自动对中夹具才能同时保证对铣削50h11槽精度的公差要求.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来完成铣削。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按照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工作要求,选取零件的材料为KTH350-10,可锻铸铁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能用于承受较高的冲击,振动及扭转负荷下的进行工作。为此一下是壳体需要加工的表面及加工表面之间的要求。 1.上下两端面粗糙度为1 2.5。 2.侧面槽44×28mm的粗糙度为12.5。 3.内孔Φ48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4.内孔Φ30mm的内壁粗糙度为6.3。

2,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KTH350-10,考虑零件在运行中受到的冲击力小,零件结构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宜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6 ,选用可锻铸铁尺寸公差等级为C7~8,本设计中选用8级。 3,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09,可知孔径小于Φ10mm的铸件将不予铸出。 孔径大于Φ10mm时,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简明手册》P517,可知:铸件加工余量与工艺余量是为了机械加工时能满足最后精度要求而具有足够被切削的材料量,一 A15.0公式计算 般按照 e=CA2.0 max 式中e————余量值 A ————铸件的最大尺寸(mm) max A————加工表面最大尺寸(mm) C————系数;由于本设计中零件为组建且为大批量生产,则加工顶面时C=0.65,加工侧表面及地面时C=0.45. 铸件中孔φ30mm的加工余量e=0.45×892.0×6615.0=2.13mm 上表面的加工余量e=0.65×892.0×8915.0=3.13mm

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功能测试方法。 2.熟悉组合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a) TDS-4数电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b) 参考元件:74LS86、74LS00。 三、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预习要求: 1)所用中规模集成组件的功能、外部引线排列及使用方法。 2) 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3) 中规模集成组件一般分析及设计方法. 4)用multisim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并分析实验是否成功。 2.思考题 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什么是最佳设计方案 四、实验原理 1.本实验所用到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图见附录 2.用集成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设计要求,定义输入逻辑变量和输出逻辑变量,然后列出真值表; 2)利用卡络图或公式法得出最简逻辑表达式,并根据设计要求所指定的门电路或选定的门电路,将最简逻辑表达式变换为与所指定门电路相应的形式; 3)画出逻辑图; 4)用逻辑门或组件构成实际电路,最后测试验证其逻辑功能。 五、实验内容 1.用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和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 1)列出真值表,如下表2-1。其中A i、B i、C i分别为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低位向本位的进位;S i、C i+1分别为本位和、本位向高位的进位。 A i B i C i S i C i+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0 1 1 1 00 1 1 1 1 1 1 2)由表2-1全加器真值表写出函数表达式。

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5) 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 (10) 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14) 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15) 设计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书目 (17)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就是机械设计中得一个重要得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就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得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得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她课程得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得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与加深有关机械课程设计方面得理论知识; 学习与掌握一般机械设计得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得能力,为后续得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查询规范手册、图册与有关设计资料得能力。 在工艺规程中,零件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

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还要用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与工件之间得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得位置。机床夹具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得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得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得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得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得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得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就是否正确、迅速、方便与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得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与操作安全等。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1、钻床夹具设计: (1)设计前得准备工作 ①明确工件得年生产纲领:就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得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得复杂程度与自动化程度。如在小批量生产中, 常采用固定式 质量 材料 毛坯种类 0、45㎏ 45 模锻件 设计要求 1、用计算机绘制总装图一张(A2图)、指定零件图一张(A3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零件图分析、定位方案确定、定位误差确定、定位误差 计算等内容); 3、设计时间:7天。 审 核 批 准 年 月 日 评 语

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二 利用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二 利用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姓名: 学号: 班级: 院系: 指导老师: 2016年 目录 实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器件与仪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组合逻辑功能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掌握用MSI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实验器件与仪器: 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虚拟器件:74LS00,74LS197,74LS138,74LS151 实验原理: 中规模的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它们本身是为实现某种逻辑功能而设计的,但由于它们的一些特点,我们也可以用它们来实现任意逻辑函数。 用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译码器是将每个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译成对应的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如3线-8线译码器。当附加控制门Gs的输入为高电平(S = 1)的时

候,可由逻辑图写出。 从上式可看出。-同时又是S2、S1、S0这三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所以这种译码器也叫最小项译码器。如果将S2、S1、S0当作逻辑函数的输入变量,则可利用附加的门电路将这些最小项适当的组合起来,便可产生任何形式的三变量组合逻辑函数。 用逻辑选择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数据选择器的功能是从一组输入数据中选出某一个信号输出。或称为多路开关。如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3

Y1和Y2为两个独立的输出端,和为附加控制端用于控制电路工作状态和扩展功能。A1、A0为地址输入端。D10、D11、D12、D13或D20、D21、D22、D23为数据输入端。通过选定不同的地址代码即可从4个数据输入端选出要的一个,并送到输出端Y。输出逻辑式可写成 其简化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S1A1A0Y1 1X X0 000D10 001D11 010D12 011D13 从上述可知,如果将A1A0作为两个输入变量,同时令D10、D11、D12、D13为第三个输入变量的适当状态(包括原变量、反变量、0和1),就可以在数据选择器的输出端产生任何形式的三变量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内容: 数据分配器与数据选择器功能正好相反。它是将一路信号送到地址选择信号指定的输出。如输入为D,地址信号为A、B、C,可将D按地址分配到八路输出F0、F1、F2、F3、F4、F5、F6、F7。其真值表如下

数学模型实验报告

数学模型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lingo和MATLAB解决数学模型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环境:MATLAB7.0 实验结论: 源程序 第4章:实验目的,学会使用lingo解决数学模型中线性规划问题1.习题第一题 实验原理: 源程序: 运行结果: 、 管 路 敷 设 技 术 通 过 管 线 不 仅 可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置 不 规 范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问 题 , 而 且 可 保 障 各 类 管 路 习 题 到 位 。 在 管 路 敷 设 过 程 中 , 要 加 强 看 护 关 于 管 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连 接 管 口 处 理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弯 扁 度 固 定 盒 位 置 保 护 层 防 腐 跨 接 地 线 弯 曲 半 径 标 等 , 要 求 技 术 交 底 。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中 包 含 线 槽 、 管 架 等 多 项 方 式 , 为 解 决 高 中 语 文 电 气 课 件 中 管 壁 薄 、 接 口 不 严 等 问 题 , 合 理 利 用 管 线 敷 设 技 术 。 线 缆 敷 设 原 则 : 在 分 线 盒 处 , 当 不 同 电 压 回 路 交 叉 时 , 应 采 用 金 属 隔 板 进 行 隔 开 处 理 ; 同 一 线 槽 内 强 电 回 路 须 同 时 切 断 习 题 电 源 , 线 缆 敷 设 完 毕 , 要 进 行 检 查 和 检 测 处 理 。 、 电 气 课 件 中 调 试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相 互 作 用 与 相 互 关 系 , 根 据 生 产 工 艺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对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空 载 与 带 负 荷 下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控 试 验 ; 对 设 备 进 行 调 整 使 其 在 正 常 工 况 下 与 过 度 工 作 下 都 可 以 正 常 工 作 ; 对 于 继 电 保 护 进 行 整 核 对 定 值 , 审 核 与 校 对 图 纸 , 编 写 复 杂 设 备 与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方 案 , 编 写 重 要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方 案 以 及 系 统 启 动 方 案 ; 对 整 套 启 动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调 试 工 作 并 且 进 行 过 关 运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指 导 。 对 于 调 试 过 程 中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问 题 , 作 为 调 试 人 员 , 需 要 在 事 前 掌 握 图 纸 资 料 、 设 备 制 造 厂 家 出 具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试 验 报 告 与 相 关 技 术 资 料 , 并 且 了 解 现 场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方 案 。 、 电 气 设 备 调 试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技 术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电 力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机 组 在 进 行 继 电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总 体 配 置 时 , 需 要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来 确 保 机 组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安 全 , 并 且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故 障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破 坏 范 围 , 或 者 对 某 些 异 常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工 况 进 行 自 动 处 理 , 尤 其 要 避 免 错 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动 作 , 并 且 拒 绝 动 作 , 来 避 免 不 必 要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突 然 停 机 。 因 此 , 电 力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要 求 电 力 保 护 装 置 做 到 准 确 灵 活 。 对 于 差 动 保 护 装 置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试 技 术 是 指 发 电 机 一 变 压 器 组 在 发 生 内 部 故 障 时 , 需 要 进 行 外 部 电 源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切 除 从 而 采 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主 要 保 护 装 置 。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模板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课程 实验指导书 江西理工大学 机械基础实验室

慧鱼创意组合设计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基于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实验的目的是经过让学生学习动手组装模型机器人和建造自己设计的有一定功能的机器人模型产品,使学生体会创意设计的方法和意义;同时经过创意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控制、软件编程、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专业课学习的理解,为后续课的学习做一个很好地铺垫。 二、实验设备介绍 1.慧鱼创意模型系统的组成: 慧鱼创意模型系统(fischertechnik)硬件主要包括:1000多种的拼插构件单元、驱动源、传感器、接口板等。 拼插构件单元:系统提供的构件主料均采用优质的尼龙塑胶,辅料采用不锈钢芯铝合金架等,采用燕尾槽插接方式连接,可实现六面拼接,多次拆装。系统提供的技术组合包中机械构件主要包括:齿轮、联杆、链条、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齿轴、齿条、涡轮、涡杆、凸轮、弹簧、曲轴、万向节、差速器、齿轮箱、铰链等。 驱动源:①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W、转速7000 prn),由于模型系统需求功率比较低(系统载荷小,需求功率只克服传动中的摩擦阻力),因此它兼顾驱动和控制两种功能。②减速直流电机驱动(9V、最大功率1.1瓦,减速比50:1/20:1)。③气动驱动包括:储气罐、气缸、活塞、电磁阀、气管等元件。

传感器:在搭接模型时,你能够把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如亮/暗、通/断,温度值等)经过接口板传给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传 感器做为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包括:①感光传感器 Brightness sensor (光电管):对亮度有反应,它和 聚焦灯泡配合使用,当有光(或无光)照在上面 时,光电管 产生不同的电阻值,引发不同信号。 ②接触传感器Contact sensor (触动开关):如图1所示, 当红色按钮按下,接触点1、3接通,同时接触点1、2 断开,因此有两种使用方法:常开:使用接触点1、3,按下按钮=导通;松开按钮=断开;常闭:使用接触点1、2,按下按钮=断开;松开按钮=导通。③热传感器Thermal sensor (NTC 电阻):可测量温度。温度20°C 时,电阻值1.5K Ω。NTC 的意思是负温度系数,温度升高电阻值下降。④磁性传感器 Magnetic sensor :非接触性开关。⑤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新型的运用可控制所有马达电动模型的红外线遥控装置由一个强大的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微处理器控制的接收器组成。有效控制范围是10米,分别可控制三个马达。 接口板:自带微处理器,程序可在线和下载操作,用LLWin3.0或高级语言编程,经过RS232串口与电脑连接,四路马达输出,八路数字信号输入,二路模拟信号输入,具有断电保护功能(新版接口),两接口板级联实现输入输出信号加倍。 PLC 接口板:实现电平转换,直接与PLC 相连。智能接口板自带微处理器,经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在计算机上编的程序能够移植到接口板的微处理器上,它能够不用计算机独立处理程序(在激活模式下)。 3 2 图1触动开关原理

支承块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3) 2.支撑块的分析 (4) 2.1支撑块的工艺分析 (4) 2.2支撑块的工艺要求 (4)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6) 3.1加工工艺过程 (6)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6)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7)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7) 3.3 确定定位基准 (8) 3.3.1粗基准的选择 (8) 3.3.2精基准的选择 (9)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10) 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10) 3.4.2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11) 3.4.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13) 3.5 支撑块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13) 4.夹具设计 (15) 4.1研究原始质料 (15) 4.2定位基准的选择 (16) 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6) 4.4误差分析与计算 (26) 4.5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9) 5.钻孔时间 (30) 5.1确定第一次切削用量 (30) 5.1.1 确定背吃刀量 (30) 5.1.2确定进给量 (30) 5.1.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0) 5.1.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0) 5.1.6确定时间定额 (30)

5.2 确定第二次切削用量 (31) 5.2.1 确定背吃刀量 (31) 5.2.2 确定进给量 (31) 5.2.3 确定切削速度 (31) 5.2.4确定麻花钻的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31) 5.2.5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 (31) 5.2.6确定时间定额 (31) 6.心得体会 (32) 参考文献34

郑州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支承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6.夹具体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制本16班 姓名:张鹏飞 学号:201233477 指导教师:杨晨 教研室主任: 2015 年 10 月 20 日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使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 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 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题目 (一)题目一 1、题目:电梯问题有r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楼上有n层。设每个 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试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求直 到电梯中的乘客下完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 2、问题分析 (1)由于每位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且各种可能的情况众多且复杂,难于推导。所以选择采用计算机模拟的 方法,求得近似结果。 (2)通过增加试验次数,使近似解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 3、模型建立 建立一个n*r的二维随机矩阵,该矩阵每列元素中只有一个为1,其余都为0,这代表每个乘客在对应的楼层下电梯(因为每 个乘客只会在某一层下,故没列只有一个1)。而每行中1的个数 代表在该楼层下的乘客的人数。 再建立一个有n个元素的一位数组,数组中只有0和1,其中1代表该层有人下,0代表该层没人下。 例如: 给定n=8;r=6(楼8层,乘了6个人),则建立的二维随机矩阵及与之相关的应建立的一维数组为: m =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c = 1 1 0 1 0 1 1 1 4、解决方法(MATLAB程序代码):

n=10;r=10;d=1000; a=0; for l=1:d m=full(sparse(randint(1,r,[1,n]),1:r,1,n,r)); c=zeros(n,1); for i=1:n for j=1:r if m(i,j)==1 c(j)=1; break; end continue; end end s=0; for x=1:n if c(x)==1 s=s+1; end continue; end a=a+s; end a/d 5、实验结果 ans = 6.5150 那么,当楼高11层,乘坐10人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为6.5150。 (二)题目二 1、问题: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口味的饮料,每百箱甲饮料需用原料6 千克,工人10名,可获利10万元;每百箱乙饮料需用原料5千 克,工人20名,可获利9万元.今工厂共有原料60千克,工人 150名,又由于其他条件所限甲饮料产量不超过8百箱.问如何 安排生产计划,即两种饮料各生产多少使获利最大.进一步讨 论: 1)若投资0.8万元可增加原料1千克,问应否作这项投资. 2)若每百箱甲饮料获利可增加1万元,问应否改变生产计划. 2、问题分析 (1)题目中共有3个约束条件,分别来自原料量、工人数与甲饮料产量的限制。 (2)目标函数是求获利最大时的生产分配,应用MATLAB时要转换

夹具设计说明书 (3)

夹具设计说明书 1 夹具方案的论证 本专用钻模用于钻杠杆臂的钻削以及另一垂直方向13孔的钻加工。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属于单工步工序应采用固定钻套。由于与分布在小同表而且相互垂直,加工时由手工操作连同工件起翻, 所以以应采用翻转式钻模。此种钻模在设计制造时应注意安装位置的平稳性及切屑的排出等问题。 本工序(孔的钻、扩、铰)之前已加工完各平面且内孔,提供了本工序的加工定位基准。为此根 据加工要求确定定位方案为完伞定位。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机构,简甲可靠。 本工序采用立钻Z5025机床,刀具为标准麻花钻。机床与刀具均为通用型号,故夹具设计应使其适应机床与刀具,由于是中小批量生产,夹具的结构力求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2夹具的结构及特点 2.1夹具的结构 本钻模属翻转钻模(适合重不大于10kg小件)加工时翻转使用,在工作台上不安装,本夹具主要由钻模体、上模板、定位轴、辅助支撑等组成。 2.2夹具的特点 铸造钻模体 钻模板还可分为固定式钻模板、铰链式钻模板、可卸式钻模板和悬挂式钻模板。 本夹具根据结构特点,以及13加工皆采用固定模板。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中 心距精度,用两对角线布置的定位锥销来定位,再由两对角线布置的螺钉紧。 本夹具有辅助支撑: 3.定位: 3.1定位与定位原理 本夹具在钻模中采用完全定位,即六点定位,用适当分布的六个约束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2定位方式 本钻模定位属于组合定位:22圆柱孔用于短销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端平面(42-22环形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形成了短销加宽环形平血组合,共限制五个自由度。另用一个防转定位销定位,限制一个定位度。防转定位销定在工件的另一端厚10mm,lO的侧面(见左视图)位置,可防止 工件转动。 对于一孔一端面的定位基准我们设计了定位柱。 定位柱的结构分三段: 安装部分:42下端面往下16安装柱,安装螺纹M12。(加垫圈、锁紧螺母)是用来定位柱安装在钻模体上的。 定位部分:42上端面加上往上22定位颈。(长度较短,与22长25 通孔是间隙配合,作定位时属短销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广西大学实验报告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目的】 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设计任务】 用四-二输入与非门设计一个4人无弃权表决电路(多数赞成则提案通过)。要求:采用四-二输入与非门74LS00实现;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种类尽可能的少。 【实验用仪器、仪表】 数字电路实验箱、万用表、74LS00。 【设计过程】 设输入为A、B、C、D,输出为L,根据要求列出真值表如下 真值表

根据真值表画卡若图如下 由卡若图得逻辑表达式 B D C

BD AC CD AB BD AC CD AB BD AC CD AB BD AC CD BD AC AB D BCD C ACD B ABD A ABC ACD BCD ABD ABC L ???=???=++=+++=?+?+?+?=+++=))(()()( 用四二输入与非门实现 A B C D L 实验逻辑电路图

Y 实验线路图

【实验步骤】 1.打开数字电路实验箱,按下总电源开关按钮。 2.观察实验箱,看本实验所用的芯片、电压接口、接地接口的位置。 3.检查芯片是否正常。芯片内的每个与非门都必须一个个地测试,以保证芯片 能正常工作。 4.检查所需导线是否正常。将单根导线一端接发光二极管,另一端接高电平。 若发光二极管亮,说明导线是正常的;若发光二极管不亮时,说明导线不导通。不导通的导线不应用于实验。 5.按实验线路图所示线路接线。 6.接好线后,按真值表的输入依次输入A、B、C、D四个信号,“1”代表输入高 电平,“0”代表输入低电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若输出端发光二极管亮则说明输出高电平,对应记录输出结果为“1”;发光二极管不亮则说明输出低电平,对应记录输出结果为“0”。本实验有四个输入端则对应的组合情况有16种,将每种情况测得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数据表格中。 测量结果见下表: 实验数据表格

创意3D模型设计欣赏

创意3D模型设计欣赏 3D模型制作:了解软件知识,能够进行初中级模型制作 Maya场景制作:Maya基础知识、Maya场景制作 Maya角色建模:Maya卡通角色建模、Maya写实角色建模 4、3D渲染技术:熟练掌握使用材质和绘制贴图方面的技能 Maya材质与贴图:Hypershade的运用、贴图技术 Maya灯光与渲染:灯光的运用、高级MentalRay的运用 5、3D动画制作:能够制作初中级动画设置工作,对角色动画制作有初步了解 Maya动画制作:关键帧动画、动画图表的运用、驱动关键帧、角色动画制作基础 动画合成与特效制作:Premire、AE特效制作

6、3D高级特效制作:使用高级特效工具制作出高水准的动画作品,对整个动画制作流程有深入的理解 Maya特效制作:粒子的运用、刚体、柔体动力学、毛发技术 Maya运动学:布料技术、Paint Effects的运用、运动学 7、3D高级动画制作:掌握高级角色动画工具及深层次的动画制作 Maya高级角色动画:Bone的创建和各种IK的运用、蒙皮技术 Maya角色表情动画:Trax Editor的高级运用、表情动画 有趣更有创意移动终端应用3D模型新体验 Android、IOS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具有大屏幕的视觉效果和优越的桌面体验,而趣味又有创意的软件也是移动终端设备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应用移动终端设备上有趣又好玩的系统——3dcloud移动终端模型展示系统。 3dcloud移动终端模型展示系统提供Web在线3D模型自动更新机制。具体功能如下:

一、模型列表管理功能 系统中的3D模型可以进行、管理,包括删除、修改播放顺序等。通过列表可以查阅当前移动终端中所有的3D模型。 二、手动触屏操纵功能 采用多点触摸方式操控,单点触摸屏幕旋转、多点触摸屏幕放大或缩小3D模型。 三、模型介绍功能 每个3D模型都有一个简短的介绍,要求介绍内容采用html格式文件,即点击介绍按钮自动加载相应的html文档显示介绍内容。 四、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账户管理设置、更改模型存储目录、系统设置、及以后可能增加的预留功能。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组合夹具设计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课程论文 题目:铣床组合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7 月 12 日

摘要 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常常发现仅用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而专门设计两种夹具:铣床夹具和钻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 本次设计为铣槽用的夹具,它针对零件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组合式的定位方案,以支承板、圆柱销等作为定位元件。使工件安装方便,且能保证加工精度。压紧装置以杠杆原理为核心,采用压板压紧工件,左侧压板压紧之后右侧自动压紧。其具有夹紧力装置,具备现代机床夹具所要求的高效化和精密化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效率。铣床夹具具有提高生产率、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保证生产安全等特点。因此,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以及设计新式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夹具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关键词:铣床夹具,定位,夹紧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at present, which is that eithe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annot meet only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r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to product is poor efficiency and powerful labor and not high processing quality or often it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to specially design two fixture: milling fixture and drilling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schemes of fixture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cutter, the design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and the analysis of machining precision et al. The milling fixture, mainly is used to process dial the fork parts milling is aimed at connecting rod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adopted the "one-two" targeted programmes to ensure that the workpiece be processed on the location accuracy, mo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the workpiece, assisted by a short working hours. The fixture with clamping force device has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同组成员:姓名:学号: --------------------------------------------------------------------------------------------------------------------- 一、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二、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调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3、学会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律。 三、实验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功能测试。 (1).用2片74LS00组成图所示逻辑电路。为便于接线和检查.在图中要注明芯片编号及各引脚对应的编号。 (2).图中A、B、C接电平开关,YI,Y2接发光管电平显示. (3)。按表4。1要求,改变A、B、C的状态填表并写出Y1,Y2逻辑表达式. (4).将运算结果与实验比较.

2.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器Y是A、B的异或,而进位Z是A、B相与,故半加器可用一个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如图. (1).在学习机上用异或门和与门接成以上电路.接电平开关S.Y、Z接电平显示.(2).按表4.2要求改变A、B状态,填表. 3.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1).写出图4.3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2).根据逻辑表达式列真值表. (3).根据真值表画逻辑函数S i 、Ci的卡诺图. (4).填写表4.3各点状态 (5).按原理图选择与非门并接线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记入表4.4,并与上表进行比较看逻辑功能是否一致.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材料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接口方法及相应程序设计方法。 2、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芯片的性能和工作时序。 二、实验条件 1、DOS操作系统平台 2、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和模数转换器ADC0809芯片。 三、实验原理 1、数模转换: (1)微机处理的数据都是数字信号,而实际的执行电路很多都是模拟的。因此微机的处理结果又常常需要转换为模拟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单元,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这种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设备称为数模转换器(DAC),简称D/A。 (2)实验中所用的数模转换芯片是DAC0832,它是由输入寄存器、DAC 寄存器和D/A 转换器组成的CMOS 器件。其特点是片包含两个独立的8 位寄存器,因而具有二次缓冲功能,可以将被转换的数据预先存在DAC 寄存器中,同时又采集下一组数据,这就可以根据需要快速修改DAC0832 的输出。 2、模数转换: (1)在工程实时控制中,经常要把检测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温度、压力、速度等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才能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的设备就是模数转换器(ADC),简称A/D。

(2)模数转换芯片的工作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启动模数转换过程。其次,由于转换过程需要时间,不能立即得到结果,所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模数转换芯片会有一条专门的信号线表示转换是否结束。微机可以将这条信号线作为中断请求信号,用中断的方式得到转换结束的消息,也可以对这条信号线进行查询,还可以采用固定延时进行等待(因为这类芯片转换时间是固定的,事先可以知道)。最后,当判断转换已经结束的时候,微机就可以从模数转换芯片中读出转换结果。 (3)实验采用的是8 路8 位模数转换器ADC0809 芯片。ADC0809 采用逐次比较的方式进行A/D 转换,其主要原理为:将一待转换的模拟信号与一个推测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推测信号是大于还是小于输入信号来决定增大还是减少该推测信号,以便向模拟输入逼近。推测信号由D/A 转换器的输出获得,当推测信号与模拟信号相等时,向D/A 转换器输入的数字就是对应模拟信号的数字量。ADC0809 的转换时间为64 个时钟周期(时钟频率500K 时为128S)。分辨率为 8 位,转换精度为±LSB/2,单电源+5V 供电时输入模拟电压围为04.98V。 四、实验容 1、把DAC0832 的片选接偏移为10H 的地址,使用debug 命令来测试 DAC0832 的输出,通过设置不同的输出值,使用万用表测量Ua 和Ub 的模拟电压,检验DAC0832 的功能。选取典型(最低、最高和半量程等)的二进制值进行检验,记录测得的结果。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输入 00 0.001 4.959 08 0.145 4.636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机床夹具 (3) 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 1.4 工件零件图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6) 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 定位方案 (6)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 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 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 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 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 总结 (13)

前言 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与测试方法;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冒险现象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器材 需要与非门CC4011×3,异或门CC4030×1,或门CC4071×1。 CC4011引脚图CC4030引脚图 CC4071引脚图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电路 1、分析、测试用与非门CC4011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并画出卡诺图判断是否可以简化。 图1由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A B S C 2、分析、测试用异或门CC4030与与非门CC4011组成的半加器逻辑电路。 图2由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A B S C 3、分析、测试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写出实验电路的逻辑表达式,根据实验结果列出真值表与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对比,并画出i S和i C的卡诺图。 图3由与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电路 A B1 i C i S i C

4、设计、测试用异或门、与非门和或门组成的全加器逻辑电路。 全加和:()1 -⊕⊕=i i i i C B A S 进位:()i i i i i i B A C B A C ?+?⊕=-1将全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变换成由两个异或门,四个与非门,一个或门组成;画出全加器电路图,按所画的原理图选择器件并在实验板上连线;进行功能测试并自拟表格填写测试结果。电路图:A B 1-i C i S i C 5、观察冒险现象。按图4接线,当1==C B 时,A 输入矩形波(MHz f 1=以上),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用添加冗余项的方法消除冒险现象。 图4观察冒险现象实验电路

四、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复习用与非门和异或门等构成半加器和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4、复习组合电路冒险现象的种类、产生原因和如何防止。 5、根据试验任务要求,设计好实验时必要的实验线路。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图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2、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测试方法。 3、对冒险现象进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