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环扩大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机制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二尖瓣舒张期反流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二尖瓣舒张期反流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二尖瓣舒张期反流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王翠华;黄云洲;张亚东;郭轩;刘爽;邵洋;沈胜男【摘要】目的:探讨二尖瓣舒张期反流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15例二尖瓣舒张期反流患者,其中主动脉瓣大量反流1例,心房颤动(房颤)6例,心房扑动(房扑)2例,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4例,观察二尖瓣反流特点并测量心室率、左心大小及左心功能。

结果:1例主动脉瓣大量反流患者二尖瓣舒张期反流发生于减慢充盈期,反流量少、低于正向血流速度,6例房颤患者发生于舒张中晚期,反流量少、明显低于正向血流速度,余8例均发生于舒张中晚期,流速达到或超过正向血流速度。

15例均有心室率缓慢,左心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偏低,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显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减低。

93%(14/15)的患者有明显收缩期反流。

结论:二尖瓣舒张期反流时相、反流量、反流速度各有特点,大多伴有收缩期反流,均合并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临床治疗时机提供重要信息。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chocardiography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mitral regurgi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mitral regurgitation were studied including 1 patient with large volume of aortic regurgitation, 6 with atrial ifbrillation (AF), 2 with atrial lfutter, 1 with II° type I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 block), 1 with II° type II A-V block and 4 with III° A-V bloc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tral regurgitation were observed, the heart rates, left ventricular size were measured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was detectedin all patients. Results: There was 1 large volume aortic regurgitation patient with diastolic mitral regurgitation occurred in slow iflling phasewith less volume, it was less than positive velocity; 1 AF patient occurred in mid and late diastolic phase with less volume, it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positive velocity; the rest 8 patients all occurred in mid and late diastolic phase, the velocity reached or surpassed to positive velocity. All 15 patients had slow heart rate, increased left heart, decreas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tissue Doppler imaging showed that the early diastolic peak slowed down in mitral ring. There were 93% (14/15) patients having obvious systolic regurgitation. Conclusion: The time phase, quantity and velocity of diastolic mitral regurgitation hav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most of them associated with systolic regurgitation combining abnormal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chocardiograph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6(031)005【总页数】3页(P477-479)【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二尖瓣闭锁不全【作者】王翠华;黄云洲;张亚东;郭轩;刘爽;邵洋;沈胜男【作者单位】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300457 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目的:探讨二尖瓣舒张期反流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CDFI题库-第二章-心脏疾病

CDFI题库-第二章-心脏疾病

第二章 心脏疾病【单选题】1.二尖瓣结构不包括A.瓣环B.瓣叶C.腱索D.乳头肌E.调节束答案:E解析:组成二尖瓣的结构包括: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

调节束位于右心室腔,从室间隔中部连至右心室前壁前乳头及根部,可以防止右心室过度扩张,右束支亦从此处通过。

2.关于三尖瓣的描述错误的是A.瓣环略呈三角形B.三尖瓣瓣环低于二尖瓣环C.三尖瓣瓣环高于二尖瓣环D.隔瓣附着于室间隔右心室面E.瓣叶前叶最大,后叶最小答案:C解析:三尖瓣瓣环位于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瓣环周径约120 mm,由三个瓣叶组成,前瓣位于瓣环的前方,面积为三个瓣叶中最大者,约呈三角形;后叶位于瓣环的右后方;隔瓣位 于室间隔的右心室面,将室间隔膜部分为右心室与右心房两个部分。

三尖瓣环与二尖瓣环不在同一平面上,三尖瓣瓣环位置低于二尖瓣环。

3.关于主动脉瓣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主动脉根部与左心室流出道之间B.瓣叶呈半月形,分为三叶C.右半月瓣上缘的主动脉壁上有右冠状动脉开口D.左半月瓣上缘的主动脉壁上有左冠状动脉开口E.动脉瓣在左心室开始收缩时关闭答案:E解析:主动脉瓣位于主功脉根部与左心室流出道上口之间,分为三叶,瓣叶呈半月形,称半月瓣,右侧半月瓣上缘之主动脉壁上有右冠状动脉开口,左侧亦有左冠状动脉开口,故又分别称为左、右冠状动脉瓣。

后侧半月瓣无相应的冠状动脉开口,故又称无冠状动脉瓣。

动脉瓣在左心室开始收缩时开放,将左心室的血液射人大动脉。

4.关于肺动脉瓣描述正确的是A.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干与肺动脉漏斗之间B.分为两个瓣C.肺动脉瓣在右心室舒张时开放D.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左下方E.肺动脉瓣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为60-150 cm/s答案:A解析: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干与肺动脉漏斗之间,分为三个瓣,分别为前、左及右三个半月瓣。

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左上方,在右心室收缩时开放,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60-100 cm/s,平均75 cm/s,儿童略高于成人。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1.02.004•临床论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李艳丽刘巍韩玮周玉杰于一贾硕张海波王胜洵兰永昊高亚楠娄亚柯[摘要]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转归情况,以及影响FMR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合并FMR患者,分析基线信息,比较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FMR的转归,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MR转归的因素。

结果:TAVR术后FMR中62.7%的患者二尖瓣反流较术前改善。

超声心动检查中LAD、室间隔厚度(WS)、主动脉瓣上流速(Vmax)、主动脉瓣最大压差(Peak-AVG)、LVEDD、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主动脉窦部、肺动脉压力、肺动脉最大流速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LVEF、升主动脉内径较术前无改变。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LVPW.Vmax、二尖瓣术前反流分级、术前合并冠心病为影响FMR改善的预测因素。

结论:TAVR治疗可改善重度AS合并FMR患者的二尖瓣反流,而LAD、LVPW、Vmax、二尖瓣术前反流分级、术前合并冠心病是影响TAVR术后FMR转归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2-130-05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on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 in patients withsevere aortic stenosis LI Yanli,LAN Yonghao,HAN Wei,GAO Yanan,LOU Yake,YU Yi,JIA Shuo,ZHANG Haibo,WANG Shengxun,ZHOU Yujie,LIU WEI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Inner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010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and the outcome of functionalmitral regurgitation(FMR)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stenosis( AS),as well as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FMR.Methods:A total of142patientswith severe AS complicated with FMR who received TAVR in 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2017to July2020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baseline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The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outcome of FMR were compared.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utcome of FMR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FMR after TAVR improved in62.7%ofpatients.In echocardiography,LAD,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WS),Maximum velocity on aorticvalve(Vmax),peak aortic valve pressure gradient(Peak-AVG),LVEDD,LVESD,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wall thickness(LVPW),aortic sinus,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and maximum pulmonary arterial velocity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while LVEF and ascending aorta diameter were not changed.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AD,LVPW,Vmax,mitral valve grade and preoperative coronary heart diseasewere predictors of FMR improvement.Conclusions:s TAVR can improve the mitral valv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S complicated with D,LVPW,Vmax,mitral valve grade and preoperative coronary heart dis-作者单位:01001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李艳丽);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兰永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十二病房(韩玮高亚楠娄亚柯于一贾硕周玉杰刘巍),心外科(张海波王胜洵)通信作者:刘巍,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心脏超声课件:二尖瓣反流

心脏超声课件: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
正常二尖瓣结构由二尖瓣环、瓣叶、 腱索和乳头肌组成,这些结构的任 何异常均可影响二尖瓣叶的正常闭 合而出现二尖瓣反流
正常二尖瓣关闭位置 (关闭带)示意图
病因
风湿性二尖瓣反流 感染裂缺 腱索断裂 乳头肌功能不全 乳头肌断裂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连续波多普勒测定二尖瓣 返流峰值速度 6m/s
超声表现
风湿性二尖瓣反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二尖瓣舒张期狭窄射流 并收缩期轻度反流
心尖四腔心切面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
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瓣叶增厚,腱索增粗、挛缩和融合 瓣叶不能对合
超声表现
急性风湿性二尖瓣炎 瓣叶对合缘和腱索的 炎症、水肿和赘生物 形成,二尖瓣闭合不 全,出现收缩期反流
超声诊断要点
1. 是否存在反流 2. 评估反流程度 3. 分析反流机制以明确病因 4. 评价左心室大小及功能 6. 其它瓣膜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和病理性二尖瓣关闭形态 黑点 瓣环, 圆圈 反流口,箭头 反流方向, 虚线 腱索
血流动力学 反流量是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最基本因素 反流量大小受到流口面积、反流压差和反流持续时 间3个因素影响 RV = c·A·√PG·T 左房收缩期容量负荷和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
估测二尖瓣反流程度
反流束面积 反流束面积/左房面积 反流束缩流区宽度
胸骨旁二尖瓣尖水平短轴切面 二尖瓣反流束短轴面积 反流起自间隔略偏中部的区域
心尖四腔心切面 偏心性二尖瓣返流束 返流起自二尖瓣的侧面,沿 左心房侧壁分布 偏心性返流彩色血流面积往 往低估二尖瓣实际返流程度
二尖瓣反流峰值速度测量
连续波和脉冲波多普勒频 谱显示二尖瓣反流
脉冲多普勒频谱出现混叠 现象,超过Nyquist极限 (本例1.0m/s)后背离探 头的血流信号出现在基线 上方

2019版: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超声心动图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超声心动图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超声心动图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全文)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1]。

超声心动图目前是MR诊断和评价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随着以MitraClip 为代表的MR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2,3],超声心动图对MR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虽然国际上已经发布了有关MR超声评价的指导性文献[4,5,6],但其内容甚为复杂,临床使用可行性较低,不符合我国国情,且不是专门针对MR介入治疗技术而编写。

目前,我国研发的MR介入治疗器械陆续进入临床试验[7,8],然而,尚未有符合我国国情的MR超声评价指导性文件。

为了规范我国MR的超声评价,为今后MR介入治疗技术提供参考,协作组编写了本专家共识。

一、二尖瓣反流概述二尖瓣装置由前叶、后叶、腱索、乳头肌、瓣环和左室壁组成。

两个瓣叶在前外交界和后内交界处相连接,均有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

二尖瓣前叶和后叶分别可分成3个扇区,后叶天然的2个切迹将后叶分成3个部分,从前外交界向后内交界方向,依次为外侧叶P1、中间叶P2、内侧叶P3。

前叶与之对应的区域依次为外侧叶A1、中间叶A2、内侧叶A3。

图1二尖瓣的瓣叶解剖示意图A1:二尖瓣前叶的外侧1/3;A2:二尖瓣前叶的中间1/3;A3:二尖瓣前叶的内侧1/3。

P1:二尖瓣后叶的外侧扇叶(区);P2:二尖瓣后叶的中间扇叶(区);P3:二尖瓣后叶的内侧扇叶(区) 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群中轻度(+)、中度(2+)、中重度(3+)及重度(4+)MR发病率为19.2%、1.6%、0.3%及0.2%[9]。

另一项研究显示,中度以上MR在总体人群发病率为1.7%,并随着年龄而增长,在>75岁人群中可接近10%[1]。

在中国,MR的具体发病率尚不清楚,根据目前资料显示,MR为常见心脏疾病[10,11]。

超声心动图目前是诊断和评价MR最重要的方法之一[4,5,6]。

Edwards MC^3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中的应用

Edwards MC^3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中的应用
9 6
内蒙古 性 三 尖瓣反流 中的应 用
李 富骊 通讯 作者 : 韦成信 曹健斌 李逢 昌 陈俞 宏
摘 要: 目的 : 总结采 用三 维重 塑J Y - E d w a r d s MC 3 行 三 尖瓣 成形 治疗 功 能性 三尖 瓣反 流 的手术 效果 。方 法 : 2 0 1 0 年1 月 ̄ 2 0 1 3 年1 月共 使
l 资料与 方 法
病 变 9例 , 二 尖瓣 主 动脉瓣 联合 病 变 2 O例 。术 前心 功 能 I I 级1 2 形 。我 们都 常规 予其用 E d w a r d s M C , 行三 尖瓣瓣 环成 形术 。 例, I I I 级2 3 例, I V级 1 2例 。 先天性 心脏 病 5 例, 男性 2 例, 女性 3 三尖瓣 成形 主要 有传 统 的 D e V e g a 、 k a y 等 缝合 术及 使用 三尖 例, 年龄 1 7 ~ 5 0岁 ( 平 均年 龄 2 8 . 6岁 ) ; 其 中房 间隔 缺 损 4例 , 室 瓣瓣 环 的人工瓣 环成 形术 ,但缝 合术术 后反 流情况 过 于严 重 , 日 间隔 缺损 1 例, 心 功能 Ⅲ级 4 例, Ⅳ级 1 例 。感 染 性 心 内膜 炎 9 前A C C / A H A和 E S C 更 多 推荐 的是人 工瓣 环成 形术 , 成 形环 也有 a q  ̄ e n t i e r 环、 C o s g r o v e 环和 D u r a n 环等 , 例, 男性 5 例, 女 性 4例 , 年龄 2 3 ~ 4 1 岁( 平均 年龄 3 1 岁) , 其 中基 多种 选 择 ,既往 多使 用 C 础 病 为宦 间隔缺 损 1 例, 瓣 膜病 8 例, Ⅲ级 4 例, Ⅳ级 5 例 。根 据 但都 因为其 自身 的硬度 或形态 限制 了i尖 瓣环 的收缩 功能 , 影 响 并 且 还有 出现并 发 症 , 而 E d w a r d s M C , 三维 成 形 环 l 艋床 表现 、 超 声 心 电图及 x光胸 片 , 术前 合并 轻度 肺 动脉 高压 1 6 右 心 室功 能 , 例, 巾度 3 6 例, 重度 9 例 。三尖瓣 轻关 闭不 全 1 6 例, 中度 2 4 例, 是 根据 三尖瓣 的解 剖而设 计 的马鞍状 三维 结构 , 可使病 变 的 三尖 重度 2 1 例。 瓣恢 复 功能 , 更 接近 三尖瓣 的生 理结 构 , 修 复效果 理想 , 其 聚脂 纤 1 . 2方法 : 均在 全麻 、 低温 体外循 环下 进行 。手术 先行 完成 二尖瓣 维 包裹 材料 能够刺 激机 体组织 向 内生长 , 加 上经 过钛 合金处 理 的 旨换或 成形 和/ 或 主动 脉瓣 置换 或心 内畸形 矫治 ,再行 尖 瓣成 成形 环 保持 一定 的弹性 , 减 少 了缝线 张 力 , 减 少了远 期 三尖 瓣 关 形术 , 手 术时需 要 防 止损 伤 房室 束 , 根据 三 尖瓣 瓣 膜测 瓣器 来选 闭不全 复发 的可能 。本 组患者 经三尖 瓣成 形后 , 其反 流程 度得 到 择大 小适 当 的三维成 形环 ,用 6 x 1 4双头针 水平 褥式 缝合 位 于瓣 不同程 度 的改善 , 出 院时虽然 仍有 1 O 例 出现二 三 尖瓣 中度 、 重度 反 叶与瓣 环交 界 面 2 m m处 的瓣膜 环 上 。从 = 三 尖瓣瓣 环 的后 隔 叶交 流。 由于成形 环对 瓣环控 制性 折叠 和重塑 , j尖 瓣环 避免 了再 次 界处 到前 隔叶交 界处 都应 进行褥 式 缝合 。 缝线 均匀 分布 在瓣 膜成 扩大 , 所 以随诊 期 间 反流 程度 也未 进 一步 加剧 , 并 且 反流 程度 有 形环 上 , 一般为 1 0 ~ 1 4针 , 将 成形 环用缝 线 固定 在瓣 环上 , 并 打结 减轻 。本组 唯一 一个使 用 3 2 人工瓣 环成 形环 的 7 O岁患者 , 术前 固定 。共用 2 8 人 工瓣 环 3 2 例, 3 0 人 工瓣 环 2 8 例, 3 2 " 人 工瓣环 是二尖 瓣重 度狭 窄 , 三尖 瓣重 度反流 , 肺动 脉重 度高 压 , 术后 复查 1 例。 心脏彩 超虽 仍然 是三尖 瓣重 度反流 ,但 随诊 1 8 个 月后 患者 的心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8 相 对 性 二 尖 瓣 狭 窄 .
在心脏瓣膜病中 ,最常受 累的是 二尖瓣 。二 尖瓣 的病 变 主要表现 为二尖 瓣狭 窄与关 闭 不全 两种。其病 因复杂 , 发病机制也不尽相 同。本文就 二尖瓣狭 窄的病 因与发病 机
制作一简述 ,以期提高临床医生 对该类疾病 的认识 。
可影响瓣 叶的活动度 ,也 可使二尖瓣 最大开放 时瓣 口面积
基础代谢 加快 ,血 液循环加速 ;③发热 ,发热时心率加 快 , 心肌收缩力加 强 ;④ 一些 先天 性心 脏 病 ,如 室 间隔缺 损 、
动脉导管未闭引起 左向右分 流时 ,回到左心房 的血液增 加 , 引起相对性二尖瓣狭 窄 ;⑤ 严重二尖 瓣反 流 ,也能使 回到
闭时有 裂缝 。以上先天性 结构异 常均可 引起二尖瓣 关 闭不
全。
2 1 严 重 外 伤 致 二 尖 瓣 关 闭 不 全 .0
严重挤压伤或爆裂 伤 ,可引起 二尖瓣瓣 环 的脱 落或 移
位 ,或二尖瓣瓣 叶的撕 裂 ,或腱 索断裂 ,均可 引起 二尖瓣 关闭不全 。
2 1 左 心 房黏 液 瘤 致二 尖 瓣 关 闭 不全 .l
第 海 通 学 差研 (0) 震 九 民 医院 心 医院 究 0 1 上 交大 血 管病 附 室 2 1 黄 华 0 人
1 引 言
窄 ;② 由于严重 的主动 脉瓣反 流 ,左 心室舒 张期 容量负荷
增加 ,左心房一 左心室压差减少 ,从左心 房经 二尖瓣流 到左 心室的血 液减少 ,使二尖瓣处于 “ 功能上” 的狭窄 。 2 7 左心房黏液瘤所致二 尖瓣狭 窄 、 左心 房黏液瘤是最 常见 的一 种心 脏肿瘤 。由于左心 房 黏液瘤 “ 蒂”细长 ,活动度较大 ,在 左心室舒 张期可被 左 心房到左心室的血 流带到二 尖瓣瓣 口,部 分堵塞 二尖瓣瓣 口,造成二 尖瓣狭 窄。

运用二尖瓣开放面积测量软件探讨二尖瓣反流的病因机制

运用二尖瓣开放面积测量软件探讨二尖瓣反流的病因机制

nr a vle a ne ta o a vl ( .6 o l av s ogrhni nr l a e 0 16±0 1 ,.8± .6 P< .5 .N i icn d e m w l n m v .10 0 0 0 , 0 0 ) os nf at i r g i f —
运 用 二 尖 瓣 开放 面积 测 量 软 件 探 讨 二 尖 瓣 反 流 的病 因机 制
姚莉萍 孙锟 朱磊 杨新 席 丽丽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基础上, 运用 自主研制的二尖瓣开放面积测量软
件分析二尖瓣瓣膜在正 常和病 理状 态下的开放规律 , 并进行量 化评 估 , 旨在探讨二尖瓣关闭不全 的病 因机制 。方法 20 0 5年 5月至 20 0 7年 1 2月上海儿童 医学 中心心脏 中心收 治的 2 9例二尖瓣 中度反
tet—i aet i ldn 2ma s n 7f l s m a g : . ± . )wt m drt mt l eu- w nynn pt ns(n u ig1 l d1 ma , enae 5 1 4 5 i oea ia r r e i c ea e e h e r g
生华医学超声杂志 ( 电子版 ) 01 2 第 8 第 2期 C iJ e la ud( ltn di )Fb a 1。 o8 N . 21年 月 卷 h M dUts n Eer iEio .er r 2 1 Vl . o2 n ro co c tn u y0
・2 . 3

临床研究 .
fr db P S 0 0 o me y S S 1 . .Re u t S g i c n i e e c a o n e w e h wo g o p y I t 、 n3 t sl s i nf a td f rn e w s fu d b t e n t e t r u s b n l I t i i 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fectofmitralannulardilationinthemechanism offunctionalmitralregurgitation
XIONG Wen-feng,ZHAOBao-zhen* ,GULi-min,JIANGDong (DepartmentofUltrasound,ChanghaiHospital,SecondMilitary 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PPM-AMA 和正常组相比没有统 计 学 差 异,而 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流组则明显异于正常组。房颤组与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组收 缩期 MA 均明显大于正常组,但 两 者 之 间 无 明 显 差 异。返 流 方面,房颤组返流比例 明 显 小 于 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组,且 中、 重度 返 流 的 发 生 率 为 0,而 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组 的 发 生 率 为 11/30。
[作者简介]熊文峰(1971-),男,广 东 梅 县 人,硕 士,主 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心 血 管 超 声 诊 断 。E-mail:xiongwf2005@ [通 讯 作 者 ]赵 宝 珍 ,第 二 军 医 大 学 长 海 医 院 超 声 科 ,200433。 E-mail:baozhzhcncn@ [收稿日期]2005-10-15 [修回日期]2006-01-24
瓣环扩大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机制中的作用
熊文峰,赵宝珍* ,顾莉敏,蒋 栋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433)
[摘 要] 目的 探讨瓣环扩大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机 制 中 的 作 用。方 法 应 用 超 声 心 动 图 检 查 房 颤 组 (20 例)、返 流 组 (30例)及正常组(20例)的心脏,测量二尖瓣返流比例、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大小、球形度、收缩期瓣环(MA)面积、收 缩 期后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PPM-AMA)。结果 房 颤 组 左 室 大 小、球 形 度、EF、PPM-AMA 和 正 常 组 相 比 没 有 统 计学差异,但收缩期 MA 面积较正常组明显扩大,并与 返 流 组 相 似,分 别 为 (5.3±1.1)cm2、(7.4±1.5)cm2、(8.0±2.0) cm2,但房颤组二尖瓣返流量明显小于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组,分别为(12±7)%和(30±14)%。 结 论 单 纯 瓣 环 的 扩 张 似 乎 并不引起中或重度二尖瓣返流。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瓣环 [中图分类号] R540.45;R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289(2006)03-0360-03
统 计 学 方 法 :结 果 用 平 均 数 ± 标 准 差 表 示 ,三 组 之 间 的 比 较用方差分析及非配对资料t检验或 χ2 检验,并将返流参数 与各参数间进行相 关 和 回 归 分 析。 以 P<0.05 为 差 异 有 显 著意义。
2 结果 各组的超声测 值 见 表 1,房 颤 组 的 EDV、ESV、EF、L/D
本研究结果表明: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和 EDV、ESV、EF、 L/D、PPM-AMA、MA 面 积 等 多 种 因 素 有 关,这 和 其 他 的 研 究相似 。 [8-10]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 然 MA 面 积 是 引 起 返 流 的 主 要 决 定 因 素 之 一 ,但 是 ,单 纯 的 瓣 环 扩 大 似 乎 并 不 引 起 严 重 的 二 尖 瓣 返 流 。 中 度 以 上 返 流 ,除 瓣 环 扩 大 因 素 外 ,更 主 要的是 PPM-AMA 的增加有关。而后者的增加 可能是 因为: 左 室 收 缩 功 能 降 低 ,使 收 缩 期 左 室 内 压 力 上 升 速 度 显 著 减 慢 , 二 尖 瓣 的 跨 瓣 压 差 相 应 下 降 ,而 且 收 缩 期 左 室 的 体 积 变 化 小 , 导致收缩末期乳头 肌 仍 处 于 较 低 的 位 置 。 [9] 其 次,左 心 室 扩 大及球形度增加等均可导致乳 头 肌 根 部 移 位[10],以 上 这 些 因 素 均 可 束 缚 腱 索 ,二 尖 瓣 叶 收 缩 期 被 牵 拉 ,无 法 有 效 闭 合 。 同 时,本研究结果也许可 以 解 释 瓣 环 大 小 恢 复 正 常 却 仍 存 在 严 重 返 流 的 现 象 。 此 外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二 尖 瓣 返 流 时 ,除 考 虑 恢 复 正 常 瓣 环 大 小 外 ,似 乎 还 应 采 取 其 他 策 略 ,以 减 轻 乳 头 肌 对 瓣叶的牵拉。
2004年5月-2005年 5 月 在 我 院 就 诊 的 单 纯 房 颤 患 者 20例(房颤组),左室射血分数 <50% 且无 器质 性二 尖 瓣 病 变 的冠心病或扩张性心肌病患者30例(返流组),另选取正 常人 20例作对 照 组。使 用 PhilipsSonos5500 型 彩 超 仪 及 S4 探 头 ,常 规 进 行 二 维 和 彩 色 多 普 勒 检 查 ,并 对 左 室 长 轴 切 面 和 心 尖四腔心切面作重点分析。测量主要指标有:
图4 返流程度和 PPM-AMA 的散点图
3 讨论 瓣环重建法是目前治疗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最基本的手术
方法。虽然大部分患者 的 疗 效 良 好,但 仍 有 小 部 分 患 者 的 手
术效果并不理想,有时 甚 至 出 现 瓣 环 大 小 恢 复 正 常 却 仍 存 在 严重返流的情况 。 [4-6] 同时,一些研究表 明 :除 [7,8] 二 尖 瓣 瓣 环 扩 大 外 ,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还 与 左 室 心 肌 整 体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 左心室扩大等多种因 素 有 关。因 此,进 一 步 明 确 瓣 环 扩 大 在 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机制中的作用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r2 分别为0.50和0.41)。图3示房颤组和 MR 组 MA 面积 相似,但返流程度不同,图4示房颤组 PPM-AMA 正 常,没有 中、重度返流,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组 PPM-AMA 增 大,有 中、 重度返流。
图3 返流程度和 M测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ffectofmitralannular(MA)dilationinthemechanismoffunctionalmitralregurgitation (FMR).Methods Jet/leftatrialarea,mid-systolicMAarea,leftventricular(LV)volumes,systolicL/D,ejectionfraction (EF)andleaflettetheringlengthbetweentheposteriorpapillary muscletipsandcontralateralanterior MA (PPM-AMA)werecomparedbyechocardiographyamong20controlsubjects,20patientswithloneatrialfibrillation (AF group)and30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ordilatedcardiomyopathy(FMRgroup).Results LVsize,EF,systolicL/DandPPM-AMAinAFgroupweresimilartothoseinnormalgroup,but MA dilatedsignificantlyin AFgroupand whichwascomparabletothatofFMRgroup (MAarea:[5.3±1.1]cm2,[7.4±1.5]cm2,[8.0±2.0]cm2).However, AFgrouponlyhadmodestMR,whichwassmallerthanFMRgroup (MRfraction:[12±7]% ,[30±14]% ).Conclusion Isolatedannulardilationdoesnotseemtocausemoderateorsevere MR.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Functionalmitralregurgitation;Annular
年 龄 (岁 ) 男/女 EDV(ml) ESV(ml) EF(%) L/D MA(cm2) PPM-AMA (cm) MR(%) 中、重度 MR 发生率
对照组 45±15 10/10 83±18 33±10 60±5 2.0±0.4 5.3±1.1 1.5±0.3
0 0/20
房颤组 49±15 14/16 74±15 30±13 56±7 1.9±0.3 7.4±1.5* 1.7±0.5 (12±7)% *
功 能 性 二 尖 瓣 返 流 (functional mitralregurgitation, FMR)是冠心病和 扩 张 性 心 肌 病 常 见 而 重 要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 [1,2] 二尖瓣瓣环(mitralannular,MA) 扩大被认为是 FMR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3],但 是 临 床 发 现 部 分 患者瓣环重建的手 术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4] 因 此,需 要 进 一 步 明 确瓣环扩大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机制中的作用。我们拟通过 房颤能引起瓣环扩大但没有左室扩张及功能障碍这一特点来 探讨瓣环扩大在功能性二尖瓣返流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二尖瓣 返 流 程 度:用 彩 色 返 流 面 积 和 左 房 面 积 之 比 (jet/leftatrialarea)表 示,<20% 为 轻 度,20% ~40% 为 中 度 ,>40% 为 重 度 返 流 。
(2)收缩及舒张 末 期 左 室 容 积 (endsystolicanddiastolic volume,ESV,EDV)和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ejectionfraction, EF):采用改良 Simpson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