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营销策略分析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of Haier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Haier, as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Chinese household appliances. How to conduc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fforts, especiall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is put in front of the priority.In 2010, Haier brand achieved 6.1% market share of white

goods in whole world.But its sal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sia、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including China.sales is not ideal and low brand awareness in U.S.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is on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s highest 1evels of consumption.World famous gathered,huge market potential,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umer products,strong purchasing power.The only way for Haier to become a true sense of the world’s first household appliance brand is to develop the U.S market successfully.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petitors in the U.S appliance market and competitors is getting more mature,Haier, as a new entrant,how to quickly increase brand awareness, expand market share and 1et the large home appliance scale saled.all of these is what Haier need to face when he compete in the U.S marke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arketing strategy,

integrated u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nd other analysis tools to study on Haier household appliances marketing strategy in United States.

Key Words: Haier; Culture; Marketing strategy

1.The product and the firm

Haier group was founded in 1984. From 1984 to 2016 of 32 years, Haier to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fforts to open up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industry, to enter the medical, insurance,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growth, has been from a is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of small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ecome have more than 7 million employees, 29 manufacturing plants, 8 research centers, 19 trading company, 135.7 billion yuan turnover of globalization large-scale group company in the world. In China, Haier has after 9 consecutive years won the most valuable brand list; in the world, 2010 global well-known market research firm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release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rket survey results show the Haier brand to 6.1% white home appliances market possession rate won the world's

first home appliance brand. Among them, the Haier refrigerator, washing machine and refrigerator respectively to 10.8%, 9.1% and 14.8% brand retail volume of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Haier therefore is the United States, "news weekly" web site as one of the world's top ten innovative companies.

Haier as early as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began to open up the U.S. home appliance market. 1999,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of Haier group, Haier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establish a Haier refrigerator production base in South Carolina, 2000 began to invest in production and gradually open the market through high quality and personalized design. 2002, Haier in New York City Broadway to buy original Greenwich Bank building, a landmark building as one of North America's headquarters, in Haier's case this is a qualitative leap, on behalf of the Haier's commit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Haier to roo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Haier United States branch was founded, there are only 13 employees, only 2 varieties of products sold in the market, 4 models, the current sales of less than $30 million. By 2010, Haier in the United States sub company has developed become have more than 200 employees, sales of 12 categories, more than 2000 types of products, Haier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umulative sales of more than 4000 million uni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irth of every three minutes a Haier users of success, the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reached 35%, the annual sales of close to $6 billion brand localization. Just like, Haier has been in the United States home appliance market to gain a firm foothold. However, Haier home appliances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faced with low brand awareness and low market share, everybody electric products is not sales scale issues, this article is in this context of Haier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2.Marketing analysis decisions prior to entry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is a very mature market, is the world's most difficult to enter the market. Many Asian companies are planted right in this market. Acer, Taiwan, spent $about 1000000000 in the past 10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sell its brand, but finally because of a serious los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entering the U.S. market, China's Domestic Company currently mainly through the way to enter the United States to take a single production or OEM market. For example, Kel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Hong Kong sales hit is its own brand, but

s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re OEM way that it exports product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American company's brand sales. For example, WAL-MART is currently in the chain store sales Magic Chef brand is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Kelon refrigerator. Currently in the U.S. market, Chinese products, hit the Chinese brand enterprises, Haier is the first.

Haier refrigerator has been named as the best-selling produ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well-known American magazine "twice" the nation's best selling home appliances were statistically, Haier (600690) refrigerator with GE. Whirlpool and other world famous together to become America's best-selling products, including Hai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ll kinds of small refrigerator sales growth the fastest, the average speed according to 23.9%o off statistics, Haier two types of refrigerator BClll and bc50 is America's most popular small refrigerator, in September 2000 statistics ranked 2 and 4 (August 2000 ranking was No. 1 and No. 2). The United States home appliance market, the famous brand, competitive, almost all the world famous brand arena. Haier can take its own brand in the U.S. market to occupy a place, Haier products have been fully equipped with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high level of competition. Haier chose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 market,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1) Foreign home appliance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Chinese market.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foreig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enterprises have landed in China, "rushing to eat meat, Chines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enterprises in considering how to defend. How to keep the domestic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began to consider more how to move toward the world, to open up overseas markets.

(2) Domestic market demand saturation of domestic home applianc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Chines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in the late 1990s, due to market saturation, competition is fierce, playing the price war,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profits thin as a blade, resulting i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enterprises must look for new markets,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3) Haier globalization strategy. Hai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ization strategy guide, take globalization "first after the difficult easy" strategy, first ente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stablish a brand, market and potential to operate from a strategically advantageous position of the occu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海尔网络营销分析

海尔网络营销分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吉首大学商学院 目录课程论文 题目:海尔集团网络营销分析 姓名:向盼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1班 2016年12月11日

一、企业简介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5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887亿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6%;实现利润预计为180亿元,同比增长20%,近10年复合增长率30%,利润复合增长率是收入复合增长率的5倍。 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共创共赢新平台,实现攸关各方的共赢增值。2016年8月,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4位。 二、企业网站分析 (一)网站首页 海尔网站总体以灰色为基调,配以白色为背景,标题栏的文字则以黑色显示,文字主题选择了蓝色,产品价格则以蓝色标出。整体布局简单大方并且没有很多电子商务网站的漂浮广告,整体显得非常大气。图文上的配合也比较和谐,从视觉上给消费者比较轻松质之感。网站以销售产品为主,同时辅助一些关于海尔公司的咨询介绍,会员会自发的形成内容,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向大众推广介绍海尔的产品。主题有标题栏,左侧内容及右侧内容构成。标题栏主要是产品、商业解决方案、服务与支持以及海尔商城,右侧内容除了产品搜索之外,还包括用户登录,注册等内容。进入电子商城的网站。网站的浏览不需注册,主导航条则是按产品类型分类的,方便消费者的浏览、选择及购买(如图一)。 图一

海尔空调市场营销推广方案策划

海尔空调 市 场 推 广 策 划 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应电101班 小组成员:

目录 一、前言 (3) 二、推广目的 (3) 三、市场分析 (3) 消费者分析 (4) 竞争分析 (4) 四、推广主题 (5) 五、营销方案 (5) 广告宣传 (5) 价格促销 (6) 六、配备和预算 (6)

一、前言 海尔空调是海尔品牌旗下名牌产品,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品牌在大型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为%,蝉联全球第一,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程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家庭空调的需求量在大大的上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尔空调的竞争力,海尔公司有必要加大海尔空调的推广。 二、推广目的 1.提高销量,使营销业绩快速成长。 2.大力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增加美誉度。 三、市场分析 2012年8月,处于销售旺季的空调市场,各品牌竞争非常激烈。本月中国空调市场上品牌关注格局变化相对较大,其中格力继续领跑空调市场,且关注比例较上月有小幅上涨。海尔和美的保持亚军和季军位置不变,海信跻身前五强。本月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十款空调产品中格力拥有其中八款产品,产品关注优势明显。价格段方面,2001-4000元价格段的关注度相对比较集中,是市场主流价格段。 报告要点: ?品牌关注格局:格力、海尔和美的保持前三甲位置不变。海信上升三个位次名列第五,三菱上升至第六位,大金上升至第八位。与此同时,志高下降至第七,奥克斯则下降四个位次至第九位。品牌关注度格局变化较大。 ?价格段结构:2001-4000元价格段是市场主流价格段。 ?案例分析——格力:格力品牌的关注比例呈下降走势,其单品关注率相对最高。 ?格力继续领跑中国空调市场 2012年8月,中国空调市场上前三甲位置保持不变。其中格力以%的关注比例蝉联品牌关注榜冠军,相比7月关注比例有小幅上升。海尔和美的分别保持亚军和季军位置,关注比例分别为%和%,较7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策略论述(doc 7页)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策略论述(doc 7页)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策略 经过十几年的拓展,到日前为止,海尔集团已在国内建立营销网点近万个,海外营销网点近万个。在国内市场,海尔将全国的城市按规模分为五个等级:一级:省会城市;二级:一般城市:三级:县级市、地区;四、五级:乡镇、农村地区。 其中在一、二级市场上以店中店、海尔产品专柜为主,原则上不建立专卖店;在三级市场和部分二级市场建专卖店。目前海尔已在全国建有近1000个专卖店,并计划全国乡、县城都要建立海尔专卖店。四、五级网络主要面对农村,是一种二、三级销售渠道的延伸。海尔鼓励各种零售商主动开拓网点。 同时,完善的营销网络是保证星级售后服务承诺的基础。为更好的向消费者兑现海尔的一级售后服务,也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营销网络。 海尔一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方式有店中店和专卖店,而这也是海尔营销渠道中颇具特色的两种形式。 海尔店中店 随着家电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家电企业都在大商厦建起了专卖柜台,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之势。面对这种竞争趋势,海尔集团审时度势,迅速把专卖柜台扩展为店中店;随后又在店中店的基本上发展海尔电器园,将海尔集团的所有家电产品全部直观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在海尔店中店里,集中展示、销售海尔系列产品,其售后服务更加完善。过去那种顾客问、售货员答的销售形式,已被海尔直销员现场讲解示范、顾客亲自动手试机的形式所取代;并且建立相应的销售台账,人顾客发放“星级服务投诉卡”安排专人负责送货上门,安装调试。顾客普遍反映,这种作法拉近了顾客与海尔的距离,许多消费者甚至会“买一套海尔电器”。 店中店的经理一般是由商场经理或班组长和兼任(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外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日常的销售工作,同时必须按海尔的规定定期向地区营销中心提交发货明细等统计数据及汇总报表,并定期到地区营销中心接受经理培训及新产品培训。 在各店中店、电器园派驻直销员,是海尔对营销体系加强控制的一个典型做法。直销员是海尔在当地招聘的员工,直销员的主要职责是现场解答各种咨询和疑问,向顾客提供面对面的导购服务。由于海尔的产品更新非常频繁,派驻直销员可以向顾客及时讲解海尔最新的产品信息。 每一个直销员每天必须按规定做好当日的日清报告,每周必须加当地营销中心参加例会、接受新产品知识培训及销售技能培训等。海尔集团对营销员实行严格的考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连续三次被评为最后三名则取消其上岗资格。 在营业面积有限的商场内,能腾出足够大的地方来专营海尔系列家电,对商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1995年,上海一些经营海尔电器的商家主动提出建立海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

海尔集团的的具体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新顾客时代”的开始。海尔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海尔已经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1.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的发展与现状。海尔的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由全国性网络再到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发展初期,海尔集团依靠商场销售到店中店、再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海尔集团的多元化产品策略以及在营销上投入雄厚资金,使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专卖店得以高效运营。目前,海尔已在全国主要县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在城市家电市场,海尔也建立了完善的自控销售网络。海尔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多、年销售量人、品牌知名度高等特点,适时进行了通路整合。在全国每一个一级城市设有海尔工贸公司;在一级城市设有海尔营销中心,负责当地所有海尔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对一级市场零售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的管理;在二、四级市场按“一县一点”设专卖店。这样,取消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通路的成本,有利于对零售终端销售的控制和管理。

海尔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本文分析了海尔集团的服务营销理念,概况,服务人员管理机制,服务营销策略,对海尔的服务营销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意识,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等方法解决问题。在“现代服务营销研究”领域中,海尔通过观念的创新,服务体系和流程的创新,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让更多消费者熟知企业产品,树立了产品形象,提高了企业形象。 关键词 理念;创新;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前言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1.背景分析 1.1海尔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这是中国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同时,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分别以10.4%与8.4%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排名第一。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9年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738项,其中发明专利2799项,稳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仅2009年,海尔就申请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538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

海尔的营销策略

海尔的营销策略 一位法国工业家认为,在10年内,海尔公司集团很可能会成为“亚洲的吕克斯电器公司”。1985年海尔只是一间小厂,年销售收入只有348万元,1999年,当年的小厂已成为一个大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12亿元,增长了6000多倍!连续15年保持了平均81.6%的高速稳定增长,同年的出口创汇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达到1.38亿美元,堪称现代经济的奇迹。 世界的海尔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海尔名牌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干最好的,争最优、创最佳、追求卓越。张瑞敏在回答记者关于创建“中华牌”的意识时说,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著名的品牌不是靠多投资、多建厂、多生产而实现的,当在产品中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精神和灵魂时,名牌就会产生。 海尔向美国市场挺进的目的是要创造“美国的海尔”和“世界的海尔”。为此,他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名牌。他们要把“中华牌海尔madeinchina”推向全世界。 先难后易 海尔集团已经宣布了21世纪向世界市场进军的目标。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首先突破最困难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然后再占领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世界都在盯着低工资而拥向中国,而海尔却正在以高工资著称的美国建设厂房。 这一战略实施的结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战功。迄今,海尔冰箱成为中国出口到工业发达的七国产品数量最多的冰箱。海尔冰箱得到了国际经销商的认可,拥有了自己的国际销售网络。海尔也是中国向日本出口洗衣机最多的厂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海尔美国公司总裁迈克尔·杰马尔,是美国家电公司的前执行副总裁。这个公司拥有海尔产品在美国的独家经销权。以下是杰马尔对海尔的期待:“最伟大的成就将会属于海尔这个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它成功地将自己推介给了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将它这样定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成为质量和创新的代名词。其他外国制造商已经进入了这时有效期,希望通过价格来赢得市场份额。而我们努力用创新的、有完善服务的、有特色附加值的、有营销支持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在拓展国内市场方面,海尔同样采取先难后易的战略,把北京、上海、广州列为销售铁三角。广州是进口家电和国产名牌云集的地方,同时广州市场对两广、湖南、福建、贵州等地市场的消费趋势影响颇大,先攻下广州这个坚硬的堡垒,再向四邻地区拓展渗透,逐步覆盖南方市场。 把100万台与1台做成一个样子

电子商务概论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集团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1984年 1 月 1 日,经青岛市委批准,正式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尔集团的各个方面都以达到一定的成就。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海尔集团也同样重视起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海尔网上商城为公司的产品经营、品牌宣传、顾客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海尔集团以优质的服务闻名, 所以在网站建设上也突出了这一点: 时刻把客户的需要与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其网上商店中, 除了常规的推荐产品, 还有产品定制, "您的难题就是我们的开发课题! "海尔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海尔以服务为本。 海尔集团的决策人大概也不会想到,他们推出的“网上定制”冰箱业务竟然一炮而红,仅1个月时间,他们就从网上接到了多达100多万台的定单。“网上定制”,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冰箱由消费者自己来设计,企业则根据消费者提出的设计要求来定做的一种特制冰箱。比如,消费者可根据自己家具的颜色或自己的喜好,定制自己喜欢的外观色彩或内置设计的冰箱。这对生产厂家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说,过去的“我生产你购买”变成了现在的“你设计我生产”。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是生产冰箱,但前者是典型的制造业,后者则有了服务业的概念。海尔表示,只要用户提出定制冰箱要求,在一周时间内就可投入生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承诺。济南银座商城是第一家与海尔进行定制冰箱交易的商家,首批1000台定制冰箱从定货到交货只用了两天时间,销售也只用了7天时间。店家说,海尔值得依赖。 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 海尔集团将以更新、更高、更好的产品满足广大顾客的要求。“只要是您能想到的,我们都能做到”这是海尔的承诺,海尔网站设有友情链接, 这在其他企业网站中不多见, 从这些链接的功能上看, 包括知名的门户网, 网上商城, 著名的搜索引擎, 还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和招商银行. 海尔透彻的理解互联网运作与成功的真谛: 一切有为之举, 均在融合之中. 所以海尔会拿出专门的页面设置友情链接,这样的营销策略既显得主家超凡大度, 也为这些网站做了标志广告, 并可以方便访问者。 目前有几十家国内外网络公司正在就网站的改造和建设方案进行投标工作,

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产品已经从当时的单一电冰箱到现在的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热水器、国旅、家居等十几个大门类。2004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616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海尔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代表了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 一、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 企业整体形象” 海尔对营销客体的认识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每一件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要求。在冰箱是奢侈品且质量高销路就好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下,海尔人很自然地把以“市场导向”为

核心内容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自己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因此也便产生了海尔创建之初的一系列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当时他们对电冰箱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重要的七项指标的实测值均优于发达国家水平。为了满足当时用户对高档家电的特殊需求,他们对外观、噪音等指标还作出了特别要求。如冰箱外观,国家标准要求1.5米以内看不出划痕,而他们要求则是0.5米以内不得看出划痕;噪音,国家规定为52dB,海尔企业内控标准为50dB。然后是对少数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严厉。如1985年,检查出76台电冰箱不合格,而是抢起大锤把它们砸碎,以显示海尔人生产一流产品的决心与信心,这才有了80年代末的一系列质量优势与声誉。 但是,到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供过于求逐渐成为我国家电行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主旋律,这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管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解决产品问题:1、根据自己几年来在产品管理上积累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日清日高管理理念(OEC)”。率先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系列标准管理法,并于1992年在我国电冰箱行业率先通过了国际认证,1994年又

论文-海尔的产品营销策略(doc 19)

海尔的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 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和市场策略的好坏,本学期,我们运用所学营销学课程的有关知识,以海尔的“双动力”洗衣机为例,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查找和研究,以及小组成员的多次探讨,对“双动力”洗衣机的开发策略及营销策略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尔集团今后的发展作出相关的预测和建议。 【关键词】 海尔、“双动力”洗衣机、开发策略、营销策略 【正文】 现代企业希望设计出能在目标市场成功实现其目标的市场营销组合,并将它付诸实施。这包括四种营销管理职能:分析、企划、实施及控制。企业通过分析市场和市场营销环境,找到有吸引力的机会和避开环境中的威胁因素。除此之外,企业还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以便能够选择最适合于企业的机会。企业接着制定营销计划,包括计划实施概要、市场营销状况、威胁与机会、目标与问题、市场营销战略、行动方案、预算和控制。其中的产品策略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它包括:新产品、直销、广告、销售促进、价格和销售等营销组织因素的具体战略、目标市场战略、定位战略等。计划好战略只是市场营销成功的开始。“把事情做正确”与“做正确的事”一样重要。成功的市场营销实

施取决于企业能否将行动方案、组织结构、决策、奖励制度、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这五大要素组合出一个能支持企业战略的、结合紧密的方案。 “营销的目的是要使销售成为多余”。一个成功企业,它销售的不仅仅是优质的、受欢迎的、有形实体产品,还包括尽善尽美的服务态度、成功的品牌观念等无形的企业整体形象。社会营销观念认为: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然后再以一种能够维持或改善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向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起初绝大多数企业的营销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短期利润。后来,它们开始认识到满足消费者欲望的长远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了这种营销观念。如今,许多企业在做营销决策时已开始考虑到社会的利益。海尔公司便是考虑社会利益的企业之一。 青岛海尔集团自1984年开始创业,至今已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型集体企业,发展为一个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于一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比1984年的348万元增长11600 多倍;海尔产品已由单一型号的冰箱拓展到目前的空调、洗衣机、手机等包括白色、黑色、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2001年8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刊登资料表明,海尔已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雄居第六位;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33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的7.8倍,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6年来,海尔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保持年均80%的持续快速增长,关键是得益于其创新的理念与实践。 最初的海尔与许多企业一样,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以具体产品为营销客体,把营销对象主要定位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身上。但是随着海尔人经营观念变化,把营销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介绍

精心打造
海尔市场营销策略介绍 二十几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 147 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现今营业额中国第一 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海尔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的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 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代表了市场 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 一、营销战略 1、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企业整体形象 到 90 年代,随着企 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 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 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 所突破,随着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尔承担 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负的责任,无形的企业整体形象展示地淋漓尽致。 2、品牌策略从“名牌产品战略走向“名牌企业战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来以产品品 牌为基础的标志和名称,严重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 经过几次变更,1991 年海尔人把企业名称简化 为“青岛琴岛海尔集团公司,产品品牌名 称也同步简化为“琴岛海尔牌,初步实现了企业品牌名称与产品品牌名称的统一。 应该说,经过改进后,海尔人品牌策略更加明确。 但是从技术上说这些标志与名称也存在着诸如不够凝练、整体感不强、技术特征不明显等 弱点。 企业需要更为超前的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 ,1993 年 5 月,海尔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对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企业 品牌识别系统做根本改造:第一,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 第二,将英文“Haier 作为 企业品牌主识别文字标志;第三,使产品品牌商标标志与企业品牌简称和标志统一起来。 现在,经过两次否定之否定后的海尔,企业品牌已成为海尔集团的象征、海尔产品品质的 象征、海尔文化的象征、海尔信誉的象征。
未来1

海尔的营销策略分析渠道

海尔的营销策略分析渠道 一、海尔的品牌营销 海尔的策略是将集团品牌划分为企业牌(产品总商标)、行销牌(产品行销商标)和产品牌(产品类别名称)三个层次。从家电的长线 产品考虑,海尔将各类别家电产品统一以Haier总商标统筹,叫做 产品总商标;结合各产品特点,策划确定出产品主题词,以该主题词 为中心,根据品种、型号扩充,演绎出一系列行销商标,如冰箱的 王子系列,分别定位出小王子、小小王子、大王子、双王子、冰王 子和雪王子等产品品牌配合总商标同时推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Haier名牌的连带影响力,大大降低了广告宣传中的传播成本。 1.海尔的品牌产品组合策略。 海尔在其品种延伸的过程中,还成功地进行了副品牌营销。海尔采取副品牌营销的优点有:1)避免统一品牌的局限,利于产品延伸。 2)利于商品同中求异,便于消费者区别和记忆产品。3)凸显商品个 性和特色。4)为产品未来预留发展空间。5)兼具商品促销功能。6) 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海尔从原来只生产冰箱,到现在除生产冰箱外还生产冷柜、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和手机等其他品类的产品,进行了广泛的品类 延伸,从而成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 一品牌。总之,海尔的品牌延伸战略一直坚持着三个原则:一是品 牌延伸要以一定的品牌优势为基础;二是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在技术、销售、产品类别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三是延伸产品必须具有较好的 市场前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能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三名。 2.海尔品牌的渠道组合策略。 (1)采取直供分销制,自建营销网络。(2)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建立品牌

专卖店。 海尔设立品牌专卖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全面展示产品,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同时促进产品的销售。 3.海尔品牌的促销策略。 海尔产品定价的目的是树立和维护海尔的品牌和品质形象。 (1)海尔产品定价的策略是撇脂定价。即将价格定得相对于产品 对大多数潜在顾客的经济价值来讲比较高,以便从分额虽小但价格 敏感性较低的消费者细分中获得利润。(2)海尔产品定价的原则:1) 产品价格即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价值; 2)消费者关注产品价值比关注产品价格多得多;3)真正的问题所 在是价值,而不是价格。(3)海尔市场价格策略是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1)企业形象误区:消费者对品牌形象预期的下降;2)低质量误区:消费者认为您的产品质量低于售价高的竞争者;3)脆弱的市场占有率 误区:低价能买到市场占有率,但买不到市场的忠诚。因此,如果 仅考虑价格,顾客会转向另一个价格更低的产品。 海尔的价格策略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卖产品策略,而是依附于企业品牌形象和尽善尽美的服务之上的价格策略。这种价格策略赢得了 消费者的心,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与敬佩,更赢得了市场。 海尔的定价策略还依托于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点在大中城市尤为明显。海尔在每个城市的主要商场,都是选择最佳、最大的位置,将自己的展台布置成商场内最好的展台形象;在中央和地方媒体 上常年坚持不断的广告宣传,这其中几乎全是企业品牌形象宣传和 产品介绍,对于价格则从没“重视”过。正因为如此,“海尔”两 个字已经成为优质、放心、名牌的代言词。 二、海尔品牌营销的借鉴 海尔的星级服务。 如今已由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变为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即使是一个纯粹的制造型企业,它的经营能否成功也与它能否提供

浅谈海尔集团的营销策略

浅谈海尔集团的营销策略 摘要:迄今为止海尔所有的成功,将最终归结为两个字:品牌。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通用的产品,但大多数人绝对知道“通用”这两个字。你可能记不住海尔的上万种产品,但你绝对清楚“海尔”这两个字的分量。 关键字:海尔定价定位品牌战略销售特色渠道管理产品差异化及对比 一.定位定价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海尔名牌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干最好的,争最优、创最佳、追求卓越。海尔这个名牌并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狂轰滥炸吹出来的,而是凭借高科技,以质量取胜。 在目前国内市场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彩电大战愈演愈烈的条件下,许多厂商都采取了降价销售、买“一”送“一”清仓大甩卖、特价销售等促销手段。这些促销手段,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眼睛只盯着某种具体商品,希望通过这些宣传促销活动,提高该商品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以推销产品为中心的“产品促销”阶段。相反,海尔集团公司所开展的这些宣传促销活动,则已不是仅仅针对某种具体产品而进行的,而是都集中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海尔品牌。 二。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把品牌看成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强调通过品牌树立企业及产品的差异化形象。品牌使海尔集团在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海尔人知道,只有给市场提供了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会给企业回报最好效益。海尔有句格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关于抓机遇“三只眼”理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时期,企业家只有两只眼睛不行,必须有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市场变化,策划创新行为。第三只眼睛用来盯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以便抓住机遇超前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第一只眼睛盯住企业内部员工,以凝聚内部员工的才智为止第二只眼睛盯住用户,以用户利益为上第三只眼睛盯住外部环境机遇,不仅是国内市场改革开放的机遇,还有世界经济的大机遇 海尔品牌策略的核心是凸现服务优势和强调技术与创新。 在缺乏诚信和好的服务理念的时期,海尔的策略更加关注于服务。这时期,海尔以其独特性、差异性、价值性和延展性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海尔品牌的独特性,除表现在产品质量、服务、信誉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成长过程。海尔品牌策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分别是--名牌战略阶段、品牌多元化战略阶段和品牌国际化战略阶段。 作为最显著的品牌个性,它在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表现出与其它产品的差异,它的独到之处决定了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海尔品牌凝聚了高质量的产品、人性化的服务、迅速反应市场的能力和强大的市场整合力等一系列竞争资源及其资源的相互协调与融合,这也形

分析海尔的营销策略

东北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分析海尔的营销策略 作者 专业 总考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提要 海尔从建立之初到今天,其营销战略不断演变,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营销客体从有形具体产品到无形企业形象;品牌策略从名牌产品战略到名牌企业战略;营销对象从目标消费者到目标社会公众。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家电的消费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通家电产品的国内市场相对过剩,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国内家电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全面分析以及所处环境来了解其营销策略,并对其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海尔,企业形象,营销策略

Abstract In modern market…… Key words: creditors……

目录 一、 (1) ㈠ (1) ㈡ (2) 二、 (3) ㈠ (3) ㈡ (3) ㈢ (4) ㈣ (5)

分析海尔的营销策略 一、海尔集团的简介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 (二)海尔集团发展历程 海尔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目前,海尔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0000多个营销点。 二、海尔营销环境分析 (一)海尔宏观市场的分析 1.海尔的国内环境 海尔的发展顺应了宏观经济改革与发展,抓住了有利的发展时机,1993年成功上市,为快速发展解决了资本筹措之忧,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就将战略重心移至国际市场;其次,海尔地处经济发展迅速、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山东省,尤其是位于以孕育全国著名企业著称、交通便利的青岛市,除了海尔集团外,这里还有青岛海信、青岛双星、澳柯玛、青岛啤酒等国内名牌企业。可见,青岛在各方面具有让企业迅速发展的优良环境。因此,在外部环境方面,海尔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2.海尔的国际环境 海尔集团曾提出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口号,其本质并非是实体性的产业转移,而是观念性的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的转移。这种转移意味着海尔想所有顾客提供的将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最大限度使顾客满意的“海尔服务”。“海尔服务”既不是单纯的服务,也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服务与产品的整合。海尔在洛杉矶、阿姆斯特丹、东京、里蒙特利尔和美国硅谷建立了海外设计分部,帮助本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的家电产品,海尔现已批量生产适合欧美亚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不同功能的家电产品,因而较快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海尔的微观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面影响

海尔企业 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海尔面对竞争对手时的策略 近年来海尔面临多方位的竞争:美的在空调、冰箱等市场均取得傲人的成绩,对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的优势地位构成威胁。 海尔与格力在空调领域竞争加剧,海尔与三星在电视机、冰箱领域计征也不容忽视。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以及要素成本全面上涨等原因,势必引起家电行业的固定成本的上升,再加上“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行业增长速度加快,从而使家电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产量、降低售价,从而产生引发价格战的风险,加剧行业竞争。 海尔在面对政府政策时的策略 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来说,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该领域存在较低的进入壁垒,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低。而中国内的家电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所以这也在客观上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随着“家电下乡”的进行,将会从政策上鼓励更多家电行业新进入者。海尔面对这样的机遇以及挑战,更加发挥自己的技术上的优势,同时意识到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将家电产品实

现网络化的升级,使家电产品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而且未来家电产品将向使用成本和相关费用、使用方法和使用风险都没有丝毫改变且增加使用收益的装饰化方向发展。 因此,海尔应当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合适的替代产品,从而占得先机。 海尔对人力资源开发上的策略 (1)"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海尔的国际化经营驶入快车道,在国际市场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海尔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这种环境下,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养真正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赛马不相马"--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建立一套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同时,给每个人提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空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因此海尔始终坚持以下五条原则来实现自己的人才战略:

海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海尔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海尔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海尔集团的4P策略,即产品策略,营销策略,促销策略,定价策略,对海尔的市场营销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通过列举海尔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方案来分析海尔的市场营销组合。 关键字创新理念服务型策略分析 引言 海尔集团是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海尔集团从1984年到2009年的25年间,创造了一个家电行业神话。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作为民族企业,海尔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个企业去学习,在此对其营销组合策略进行分析。“海尔”无疑是当今我国企业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正确而超前营销战略则具有决定性作用。海尔从创建之初到今天,营销战略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代表了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时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方向。另外,海尔在差异化营销策略上也费了不少心思。 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到90年代,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品日趋多元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海尔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在经营观念上领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即没有思路便没有出路”。海尔对产品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全过程上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随着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尔承担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应负的责任,无形的企业整体形象展示地淋漓尽致。 (一)产品策略:更新周期短,更是适应于需求 海尔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把100万台与1台做成一个样子。海尔建立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环形新产品开发机制,尽量满足客户,消费者的要求,也为了更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意图,以便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一个体制创造了不断增加的客户,创造了市场,为了企业在赢取利润的同时,也赢取了客户的满意。 典型事例,“小神童”洗衣机,1996年,有一位客户像海尔集团来信中反映洗衣机又笨重有噪声大,而且费水费电,十分不方便。她希望有一种体型小,适合现代人的洗衣机,这封信引起了海尔集团的重视,海尔集团马上组织人员进行研发,并于1996年10月研发成功第一小型洗衣机“小小神童”,现在“小小神童”的品牌已经更新十二代,

海尔集团战略研究分析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作者:————————————————————————————————日期: 2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二班姓名:薛灿灿 学号:201222460316

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秉承锐意进取的海尔文化,不拘泥于现有的家电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在工作中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开辟现代生活解决方案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创新独到的方式全面优化生活和环境质量。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企业战略

(一)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时代机遇: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一般企业做法: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 海尔创新做法: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 (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时代机遇:国家鼓励兼并重组 一般企业做法:兼并后发展不下去;反对多元化发展 海尔创新做法:兼并国内多家家电企业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OEC管理模式,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