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1]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年少成名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古县名)。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官宦之路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
晚年生活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鉴湖原名镜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
专题教育《人 自然 社会》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贺知章的故事 课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拓展提高
贺知章的小故事
贺知章是唐玄宗时期的大臣,唐玄宗对他非常 敬重。在贺知章告老还乡,向唐玄宗辞行的时候,不由 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贺知章 说:“我有一个儿子,还没有取名字,如果皇上给取个名 字,那么,老臣将是荣归故里。”唐玄宗说:“信是道家 的核心,‘孚’就是信,你儿子就叫‘孚’吧!”贺知 章谢过皇上就回故里了。
新知讲解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 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 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 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 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 可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哪能妨碍我俩一同享乐呢?"
板书设计
贺知章的故事 一、走进贺知章 二、贺知章的故事 三、贺知章的作品
作业布置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 贺知章的故事。
2.朗读背诵贺知章相关作品,增强对 贺知章的理解。
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
新知讲解
3.讨论:从前面几个故事中,你了解到 贺知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新知讲解
贺知章是唐代人,他是浙江萧山人。是唐代著 名的诗人,号称“诗狂”、“四明狂客”
新知讲解
龙瑞宫记
贺知章不但是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个大书法家,
他的草书诗经为后人传颂。 行书
草书
新知讲解
拓展提高
时间长了,贺知章想:“皇 上太取笑我了,我是吴地人,‘孚’ 字是‘爪’字下面加上‘子’ 字,他为我儿子取名‘孚’,岂不 是称我儿子为爪子吗?”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贺知章的故事》,认 识了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 了解了他的才华横溢和学问高深,同时也为他孝 敬父母的行为和精神所感动,还了解到他和李白 之间的深厚情谊。
贺知章李白蜀道难的故事

贺知章李白蜀道难的故事一、蜀道难1. 李白和贺知章同登青岩醉眠到江湖上有传说的蜀道就是传说中的“蜀道难”,诗人李白和词人贺知章都有听说过。
两个人曾经一起上山避暑,边登山边唱着诗歌,精神矍铄,激越登上青岩山,最后坐在青岩山顶同去了安眠。
2. 发现危险途中,赫然发现道路纷难突然,在他们因为景色而惊叹的时候,他们赫然发现踏着的就是有名的蜀道,使者们表示惊骇,发现路途之上充满危险,多处崖壁,深渊,险峻狭隘,甚至有的道路相连的毫无解决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路上的噩梦,二人不禁都惊叹道:“这就是世人所传的蜀道难可见乎!”3. 李白意欲激进,嗔怪贺知章却怯懦虽然惊叹,但是诗人李白依旧激动起来:“哪个胆敢挑战蜀道!”但是贺知章则存有怯懦之意:“当我们去,决议蜀道呢?”于是李白便嗔怪他“贺士一千年不当一时的怯懦何来”,于是双方便展开一场诗词之决战,双方激越气势,沸腾继续下去,直登高峰,挑战蜀道难。
4. 前进前进,蹒跚求生李白和贺知章最终决定了挑战蜀道,便踏上了回家的旅途,攀登悬崖,陡坡,绊跌不数,双方跌跌撞撞地一路前行,搭上了他们极艰难的旅程,夜深人静之时,由于他们的行走声,惊扰到了一只座头鸟,双方便蹒跚求生,把灵魂抛落在路中,慢慢的走着,一路越过百岁老林,越过狂风暴雨,月光就如火焰般,照亮了他们再蜀道之上。
5. 最后回到家中,前后两人晒唱着蜀道难就这样,他们在月光的照耀下一路奔走,途中有迷路有犯难,一路艰苦,他们终于在一片晨光中顶看到了新的风景,也终于回到家中,两人紧紧抱住,叹着道:‘龙门客栈酒已尽,人到青岩心更愁。
”两人开心的笑了,回家后便拥住酒杯一起欢歌,唱着诗歌,发表了应对蜀道难的新诗词作品,一歌响彻整个山谷。
二、总结经过全文故事的叙述,最终李白和贺知章一次冒险,虽然遭遇了艰苦,但仍然成功闯过了传说中的蜀道难。
他们战胜这困难,不仅仅展示了当时江湖强者的禁欲道行,更是告诫我们,当遇到困难时,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成功也不再遥远。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https://img.taocdn.com/s3/m/62c8cbe62e3f5727a4e962ac.png)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篇一 : 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贺知章,唐诗人,生于公元659年—744年。
浙江萧山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证圣年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
好饮酒,工书法,尤擅长草隶。
晚年与李白友善。
擅长写七绝,有代表作《回乡偶书》、《咏柳》等。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请他进京城做官。
李白安排了家事,兴冲冲地来到京城长安。
但唐玄宗并没有马上接见李白,而是把李白暂时安排在紫极宫的客房里住着。
李白到来的消息乐坏了1个人,他就是当时太子的宾客贺知章。
82岁的贺知章早就读过李白的诗,非常喜欢李白诗中浪漫高贵的情调,可是却没有见过李白本人。
李白到达长安城的第二天,贺知章亲自来到紫极宫里看望李白,当身着白绸长衫,风度翩翩的李白从殿外走进来时,贺知章惊呼一声:“好1个诗仙,简直是天上下来的仙人!”李白请贺知章在房间里坐下,贺知章迫不及待地对李白说:“李先生这次壮游之后,一定有新诗吧,何不让我先睹为快呢,”李白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张诗稿来给贺知章看,这就是李白着名的诗篇《蜀道难》。
贺知章读到一半时,忍不住拍着桌子叫好,大声说道:“这诗真是鬼斧神工,只有天上的谪仙才能写得出来呀~”看完李白作品,贺知章马上派人去请京城里的诗人和乐师,说是要为李白接风,好好欣赏李白的诗歌。
不一会儿,各处的客人到齐了,人们一边饮酒,一边在音乐声中饮赏着李白的《蜀道难》、《乌栖曲》、《长干行》等诗歌,每个人都玩得开心极了。
这一顿为李白接风的酒席,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又从下午吃到天黑。
酒饭终于吃完了,正当客人们相互告别要回家的时候,贺知章突然惊叫一声:“坏了~”“什么坏了,”李白问。
“我的钱袋子没有带,我拿什么付今天的酒钱呢,”听了这话,客人们都说:“我这里有银子,我来付酒钱好了~”“那怎么行~”贺知章摆摆手,阻止大家掏钱。
贺知章的五则典故故事

贺知章的五则典故故事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贺知章的五则典故故事,欢迎大家阅读!饮中八仙贺知章和李白都是有名的“酒仙”。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
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
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
为子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贺知章告老致仕。
唐玄宗对他诸事待遇异于众人,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贺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
卿之子宜名为孚。
”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贺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玄宗送行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
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
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
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
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
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
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
正月五日,将归会稽。
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
”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金龟换酒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
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贺知章,字世勣,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贺知章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坎坷的人生历程。
贺知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
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父母喜爱。
然而,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父亲对他要求极为严格,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官员。
贺知章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喜欢读书、写诗,却并不喜欢应试教育。
父亲对他的期望和要求让他倍感压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
贺知章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天赋,他的诗作在当时备受推崇。
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诗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游子吟》、《青溪》等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然而,贺知章的一生并不如诗般风光。
由于他的不合时宜和不愿妥协,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
他曾数次被贬谪,遭受贬官之辱,甚至一度流落街头。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改初衷。
他在逆境中仍不忘对文学的追求,不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贺知章的一生,就像他的诗一样,充满了坎坷和辛酸。
但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磨砺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塑造了他优雅高洁的文学风格。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或许会遭遇挫折,但只要心怀信念,坚持不懈,依然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贺知章的诗篇流传千古,他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文学与命运的交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都能像贺知章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内心的梦想,不畏挫折,绽放自己的光芒。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嘿,咱今天来讲讲贺知章和李白的那些事儿啊!贺知章那可是大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星啊!他活了一大把年纪,在诗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老爷子性格豁达,超级爱喝酒。
有一天,这贺知章在长安的街头溜达,就碰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那就是李白啦!李白当时初到长安,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呢。
贺知章一读李白的诗,哎呀妈呀,惊为天人呐!这诗写得也太好了吧!就像咱平时发现了啥绝世珍宝似的。
贺知章立马就拉着李白去喝酒,你说这老爷子多有意思。
到了酒馆,一摸口袋,哎呀,忘带钱了!这可咋办呢?贺知章也不含糊,直接把身上佩戴的金龟解下来换酒喝。
你想想,那金龟可是他的身份象征啊,就这么给当了,只为和李白痛痛快快喝一场,这是对李白多大的认可呀!李白呢,那也是个性情中人,和贺知章这一老一少,喝得那叫一个痛快。
他们一起谈诗论道,就好像多年的老友一样。
贺知章就像李白的伯乐,一下子就把李白给捧起来了。
这就好比咱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那个懂你的人,那感觉,倍儿爽!后来啊,贺知章还多次在皇帝面前举荐李白,让李白有机会在朝堂上施展才华。
贺知章对李白的这份情谊,那真是没话说。
你说这贺知章和李白的相遇,是不是很奇妙?就像两颗星星在夜空中交汇,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忘年之交,什么是对才华的尊重和欣赏。
这大唐的诗坛啊,因为有了贺知章和李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的诗,流传千古,让我们这些后人能领略到大唐的风采。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粹的情谊。
咱想想,要是没有贺知章,李白的才华会不会被埋没呢?要是没有李白,贺知章的人生会不会少了一些精彩呢?这谁也说不准。
但他们的相遇,就是这么刚刚好,就像命中注定一样。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不就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美好榜样吗?告诉我们要珍惜那些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让我们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啊!。
大唐诗人贺知章

大唐诗人贺知章——林行春、徐伯庆唐朝有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就是萧山的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人亦尊称他为贺监、贺公、贺老。
浙江永兴(今萧山)城西湘湖南文笔峰下人。
唐证圣(武则天年号公元695年)为进士,也有书籍说他高中状元(江苏古文出版社的《古代文化知识精讲》、辽宁大学出版社的《漫话科学》等。
)殿试为出类拔萃科,名列前茅,萧山历史文官应考之最。
后升任太常博士。
开元十载(722),入丽正书院,参加《六典》等修撰。
开元十三年(725),为礼部和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唐玄宗李隆基降诏为太子宾客(即萧宗的老师)、正授秘书监,官阶为正三品。
贺公长子贺曾原任京城长安典设郎,后任会稽郡司马等官职。
贺知章工诗文、善书法,其草隶尢为精绝。
学识渊博,为当世称重。
曾与李白、苏晋、张旭、王琎、焦遂、李适之、崔宗之时常饮酒赋诗,号称“醉八仙”。
贺老生性旷达,善谈笑,姑表兄弟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季真清淡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贺公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贺公的诗词都显示了当时情景,地点人物等实际情况下而成的,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咏柳》多么亲切感人,深受后人喜爱,特别是《回乡偶书》情真意切,当前尚在感动两岸同胞促进和平统一。
贺知章所作的五绝《春兴》:“泉喷横琴膝,花黏漉酒巾。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此诗深得日本人民喜爱,已被收藏。
《唐代文学史(上)》都认为,贺知章是“得盛唐七绝风气之先的作家”。
其又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善草隶书,《述书赋》称贺公的草书“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就”。
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下》中把贺知章归入“能品六十六人”之中。
明代丰坊在《书诀》称:“张旭得法于贺季真,其笔如;空中抛弹,壮伟奇怪,高视千古。
”世称狂草之圣的张旭也受益贺公,可见贺的草书乃天下一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4月,汪洋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先 后拍摄了《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人民的胜利》 等一大批新闻记录片和《吕梁英雄》、《龙须沟》、 《智取华山》等多部优秀故事片。 1954年,率中国电影实习团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 制片厂实习。 1956年回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相继拍摄 了《祝福》、《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烈 火中永生》、《小兵张嘎》、《青春之歌》、《红 旗谱》、《暴风骤雨》等一系列享誉国内外的优秀 影片。 汪洋在北影厂担任厂长35年中,领导组织拍摄 故事片200多部,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 曾任文联全国委员,文化部电影艺委会委员,电影 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
近现代名人
•王宝庆 •瞿缦云 •来裕恂 •王烈 •沈佩兰 •蔡东藩 •张弧 •单不庵 •沈定一 •……
当代名人
•陆士嘉 •任大霖 •任意 •高小霞 •汪洋 •杨之华 •金海观 •施今墨 •邱关兴 •……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采莲曲 贺知章 稽山云雾郁嵯(cuō)峨(é), 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 别有中流采芰(jì)荷。
[注释]不要说春天已过,花草凋尽;在河 水中还有荷花可以采摘。比喻尽管青春时光已 经逝去,仍然还有机会有所作为。 度:度过。芳菲:花草。芰(jì)荷:出水的 荷,指荷花或荷叶。
葛云飞(1789- 1841年),字鹏起, 号雨田,汉族,清代 山阴天乐乡(今属杭 州萧山)人,是中国 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 民族英雄,官至镇海 总兵,清道光二十一 年(1841年)8月17 日,在著名的定海保 卫中壮烈牺牲。
浙江萧山人。中共党员。历 任共青团浙江省委宣传部干事, 中央文学讲习所学员,上海少年 儿童出版社总编辑。1947年开始 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 协会。 著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 《童年时代的朋友》,童话集 《鹰妈妈和她的孩子》,中篇小 说《我们的田庄》,短篇小说集 《蟋蟀》、《秀娟姑娘》、《少 先队员的心灵》、《心中的百 花》,通讯集《红泥岭的故事》 等。
请你认真阅读课文,了解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 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作。鲁 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 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 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 文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 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孔乙已、 阿Q正传、祥林嫂、狂人日记等都是为人们熟知的 传世名作。 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 于1953年1月,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
绍兴鲁迅故里 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 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 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主要组成 1.鲁迅祖居 2.三味书屋 3.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 4.风情园 5.百草园 6.鲁迅纪念馆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 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 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 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 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 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
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原名樟寿, 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 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 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 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 动的支持者,现代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 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 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 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公元659-744 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 浙江省萧山市)人。元年中进 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 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 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 豪放,有“清谈风流”之誉, 晚年放荡不羁(jī),自号“四 明狂客”、“秘书外监”。八 十六岁告老还乡,不久,就去 世了。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 是著名书法家。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 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为人 们千古传诵。
搜集一些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或者 为同学推荐一部鲁迅的文学作品。
汪洋
汪洋(1916~1998),原名汪蓬龙。原籍萧山,民国 5年2月生于江苏省镇江市。 民国23年(1934),在江苏省立镇江师范毕业后,先 后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申报》图书馆、明星影片公 司工作。 民国25年(1936)11月,汪洋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民国28年(1940)4月,任晋察冀抗大二分校文工团 副团长,后继任抗敌剧社副社长,发明制作了便于敌后演 出活动的“篷帐舞台”,并亲自导演了《日出》、《大雷 雨》、《前线》、《子弟兵与老百姓》等数10个反映敌后 军民抗战斗争的剧目。 民国35年(194知章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还知道其他有关贺知 章的故事吗?
贺知章好酒、好书法、好作文,更好交友。 当年大诗人李白带着梦想来到京城长安,在紫极 宫的紫气烟霞里与贺知章相见。贺知章一眼瞥见 仙风道骨的李白,直呼其为“天上谪(zhé)仙 人”。相见恨晚之时,他一把拉上李白往酒楼里 跑,要与之一醉方休。“酒逢知己千杯少”,直 喝到日落西山,不得不分手了,去买单时,贺知 章才发现身上没带银子,付不了账。于是,他解 下腰间佩戴的金龟交给店主作了酒钱,真是潇洒 大方。这件事,他让李白记住了一辈子。
咏柳 题袁氏别业 回乡偶书二首 望人家桃李花 奉和御制春台望 采莲曲 相和歌辞采莲曲 答朝士 晓发
送人之军 寿和 雍和 顺和 太和 肃和 太和 董孝子黯复仇 断句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 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古代名人
•任颐 •朱风标 •葛云飞 •汪辉祖 •毛奇龄 •魏骥 •赵纶 •杨时 •贺知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