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故事

合集下载

5贺知章的故事

5贺知章的故事

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绍兴宛委山南坡有一块“飞来 石”,上面刻着贺知章的楷体书法 《龙瑞宫记》
《 龙贺 瑞知 宫章 记的 》楷 体 书 法
贺 知 章 的 行 书
贺知章的草书
第5课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
(公元 约659─ 约744),浙江 萧山人。
字季பைடு நூலகம், 号四明狂客,
是盛唐时期有名 的诗人。
贺知章“金龟换酒”交李 白 当年大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与贺
知章相见,贺知章一眼瞥见仙风道骨的 李白,直呼他为“天上谪仙人”。相见 恨晚之时,他一把拉上李白往酒楼里跑, 要与他一醉方休。“酒逢知己千杯少”, 直喝到日落西山,酒钱都花完了,贺知 章他解下腰间佩戴的金龟交给店主作了 酒钱,他们继续喝酒谈诗,真是潇洒大 方。这件事,他让李白记住了一辈子。

笔走龙蛇的故事及意思

笔走龙蛇的故事及意思

笔走龙蛇的故事及意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儿童故事、童话故事、睡前故事、寓言故事、胎教故事、格林童话、其他童话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fairy tales, Folktale, idiom stories, children's stories, fairy tales, bedtime stories, fables, prenatal education stories, Green's fairy tales, other fairy tale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笔走龙蛇的故事及意思笔走龙蛇的故事唐朝时期,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正在酣饮之间,主人离席迎宾,大家只见厅堂站着一位少僧人。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1]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年少成名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古县名)。

少时即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官宦之路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

晚年生活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

诏许之,赐鉴湖一曲。

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鉴湖原名镜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

李白的伯乐、盛唐诗坛老大哥、有趣的诗人--贺知章

李白的伯乐、盛唐诗坛老大哥、有趣的诗人--贺知章

李白的伯乐--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关于贺知章的故事一、金榜状元二、四明狂客三、吴中四士四、谪仙人五、金龟换酒六、饮中八仙七、玄宗送行八、草书一绝九、诗一绝一、金榜状元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

贺知章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二、四明狂客四明是一座山的名字,这座山就在贺知章老家附近。

三、吴中四士(张若虚,张旭,包融,贺知章,都是江浙一带的人)四、称李白“谪仙人”他和李白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一次贺知章偶遇李白,当时李白四十来岁,连份工作都没有,李白把自己的《蜀道难》给贺知章看。

贺知章看完文章后,惊为天人,于是大呼:李太白同学,你简直就是谪仙人啊!谪仙人的意思是:被贬下凡尘的神仙。

从此李白也自称“谪仙人”。

据说诗仙的美号就是这么来的。

李白觉得,贺知章德高望重却没有架子,还很赏识自己,就像自己的伯乐一样,非常高兴。

两人这一看对了眼,就开始商业互吹,最后硬生生搞成了一场名垂青史的互粉。

五、金龟换酒贺知章和李白二人都很爱喝酒,经常一起畅饮。

有一次贺知章又约了李白喝酒,结果发现没拿钱,这就尴尬了。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

[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贺知章金龟换酒]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篇一 : 历史故事之贺知章金龟换酒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贺知章,唐诗人,生于公元659年—744年。

浙江萧山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证圣年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

好饮酒,工书法,尤擅长草隶。

晚年与李白友善。

擅长写七绝,有代表作《回乡偶书》、《咏柳》等。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请他进京城做官。

李白安排了家事,兴冲冲地来到京城长安。

但唐玄宗并没有马上接见李白,而是把李白暂时安排在紫极宫的客房里住着。

李白到来的消息乐坏了1个人,他就是当时太子的宾客贺知章。

82岁的贺知章早就读过李白的诗,非常喜欢李白诗中浪漫高贵的情调,可是却没有见过李白本人。

李白到达长安城的第二天,贺知章亲自来到紫极宫里看望李白,当身着白绸长衫,风度翩翩的李白从殿外走进来时,贺知章惊呼一声:“好1个诗仙,简直是天上下来的仙人!”李白请贺知章在房间里坐下,贺知章迫不及待地对李白说:“李先生这次壮游之后,一定有新诗吧,何不让我先睹为快呢,”李白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张诗稿来给贺知章看,这就是李白着名的诗篇《蜀道难》。

贺知章读到一半时,忍不住拍着桌子叫好,大声说道:“这诗真是鬼斧神工,只有天上的谪仙才能写得出来呀~”看完李白作品,贺知章马上派人去请京城里的诗人和乐师,说是要为李白接风,好好欣赏李白的诗歌。

不一会儿,各处的客人到齐了,人们一边饮酒,一边在音乐声中饮赏着李白的《蜀道难》、《乌栖曲》、《长干行》等诗歌,每个人都玩得开心极了。

这一顿为李白接风的酒席,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又从下午吃到天黑。

酒饭终于吃完了,正当客人们相互告别要回家的时候,贺知章突然惊叫一声:“坏了~”“什么坏了,”李白问。

“我的钱袋子没有带,我拿什么付今天的酒钱呢,”听了这话,客人们都说:“我这里有银子,我来付酒钱好了~”“那怎么行~”贺知章摆摆手,阻止大家掏钱。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大师贺知章的童年生活。

2.了解贺知章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教学过程:一、了解贺知章:1、简介贺知章:2、阅读教材文本,进一步了解贺知章的故事。

二、重新品赏古代诗人的故事、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

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

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

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

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1]。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

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

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

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

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

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

”(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3]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

贺知章的故事贺知章,字世勣,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贺知章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坎坷的人生历程。

贺知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

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父母喜爱。

然而,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父亲对他要求极为严格,希望他能够继承家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官员。

贺知章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喜欢读书、写诗,却并不喜欢应试教育。

父亲对他的期望和要求让他倍感压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

贺知章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天赋,他的诗作在当时备受推崇。

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诗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游子吟》、《青溪》等诗篇,至今仍被人传诵。

然而,贺知章的一生并不如诗般风光。

由于他的不合时宜和不愿妥协,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

他曾数次被贬谪,遭受贬官之辱,甚至一度流落街头。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改初衷。

他在逆境中仍不忘对文学的追求,不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篇。

贺知章的一生,就像他的诗一样,充满了坎坷和辛酸。

但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磨砺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塑造了他优雅高洁的文学风格。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或许会遭遇挫折,但只要心怀信念,坚持不懈,依然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贺知章的诗篇流传千古,他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文学与命运的交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都能像贺知章一样,坚定不移地追求内心的梦想,不畏挫折,绽放自己的光芒。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嘿,咱今天来讲讲贺知章和李白的那些事儿啊!贺知章那可是大唐诗坛的一颗璀璨明星啊!他活了一大把年纪,在诗坛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老爷子性格豁达,超级爱喝酒。

有一天,这贺知章在长安的街头溜达,就碰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那就是李白啦!李白当时初到长安,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呢。

贺知章一读李白的诗,哎呀妈呀,惊为天人呐!这诗写得也太好了吧!就像咱平时发现了啥绝世珍宝似的。

贺知章立马就拉着李白去喝酒,你说这老爷子多有意思。

到了酒馆,一摸口袋,哎呀,忘带钱了!这可咋办呢?贺知章也不含糊,直接把身上佩戴的金龟解下来换酒喝。

你想想,那金龟可是他的身份象征啊,就这么给当了,只为和李白痛痛快快喝一场,这是对李白多大的认可呀!李白呢,那也是个性情中人,和贺知章这一老一少,喝得那叫一个痛快。

他们一起谈诗论道,就好像多年的老友一样。

贺知章就像李白的伯乐,一下子就把李白给捧起来了。

这就好比咱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那个懂你的人,那感觉,倍儿爽!后来啊,贺知章还多次在皇帝面前举荐李白,让李白有机会在朝堂上施展才华。

贺知章对李白的这份情谊,那真是没话说。

你说这贺知章和李白的相遇,是不是很奇妙?就像两颗星星在夜空中交汇,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忘年之交,什么是对才华的尊重和欣赏。

这大唐的诗坛啊,因为有了贺知章和李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的诗,流传千古,让我们这些后人能领略到大唐的风采。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粹的情谊。

咱想想,要是没有贺知章,李白的才华会不会被埋没呢?要是没有李白,贺知章的人生会不会少了一些精彩呢?这谁也说不准。

但他们的相遇,就是这么刚刚好,就像命中注定一样。

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不就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美好榜样吗?告诉我们要珍惜那些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让我们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的故事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朝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贺知章
贺知章,汉族,唐朝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萧 山)人。 贺知章的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 《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 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今天,在萧山城南,有一条河叫箩婆河,河
水缓缓流淌……
贺知章是怎样 的一个人?
这是谁?
金龟换酒
金龟换酒的故事

李白刚到长安的时候,贺知章慕名来造访,读了李白的《蜀 道难》后,非常欣赏李白的才能,称呼李白为“谪仙人”。 两人相见恨晚,贺知章即邀李白对酒共饮,但不巧,这一天 贺知章没带酒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带的金龟(当时 官员的佩饰物)换酒,与李白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贺知章去世后,李白十分悲痛,他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 首,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 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四明狂客 、诗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第一 位咏的就是贺知章: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真是醉态可掬!
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 客”,又因其诗豪放,人称“诗 狂”。
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
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大书法家
贺知章草书抄写的《孝经》赏析
大书法家
贺知章《龙瑞宫记》飞来石摩崖刻石 (省级文物),楷体
总结-贺知章
唐朝,杭州萧山人 大诗人,号称“诗狂”、“四明狂客” 大书法家 孝顺父母 与李白、杜甫是好朋友 为人豪放 非常能饮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