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水是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旨在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的用途,为制定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和污染源;2.监测和控制水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3.评估水体是否达到特定的水质标准;4.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水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1.采样与分析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水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分析。

采样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确保样品能够反映整个水体的污染情况。

常见的水样品采集方法包括虹吸法、自动水样器和人工采样等。

而水样品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物理学分析等。

2.指标选择根据水体的用途和当地的环境法规,针对不同的水环境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指标包括水中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

选择合适的指标能够反映污染物的浓度和对水体的影响,为评估水质提供重要依据。

3.监测技术与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和仪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光谱分析技术、质谱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仪器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缩短监测的时间和成本。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参考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参考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当地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评价水体是否合格的依据。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中污染物浓度限值,以及对于水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要求等。

2.综合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化学污染物、生物指标、水质标准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目标达成度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

基于模糊数学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模糊数学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评价 因 子和水 质 分 级标 准 以 国 家 规 定 数 求 两 端 等 级 的 隶 属 度 , 对 称 山 型 隶 属 用
判 客 体 在 概 念 上 具 有 模 糊 性 , 有 明 确 的 没
外延 ; 判 主体 的思 维 方 法 上具 有 多样 性 ; 评
的《 面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依 据 。 质 共 地 为 水
表3 扎 龙湿 地 水 环 境 质 量1 8 ~2 0 年年 际变 化评 估 8 00 9
项目
1 8 98 1 8 99
l 9 90 l 9 9l
记 作: 山
等级
V V
V V
V , 尺为 模 糊矩 阵 。 称

0. 7l 0 0
0 0
I I
分 为5 个评 价 等 级 , 见表 l 各 评价 因子 的标 。
评 判 结 果 在 表 达 上具 有 口语 化 的特 征 。 准 值 也 以 《 因 地面 水 环 境 质 量标 准 》 中的 分 类

/ / 2




Y <c 口 L 1_ 2 ( = ) <
此, 不能用 一 个简 单 的 “ 或 “ , 非此 即 值 为 依 据 。 是” 否” “

级 水质标准浓度 。
a)
式 中 : 为 某 评价 因子 实 测 值 ; , 某 a为
把 各 评 价 因子 的 实 测 值 代 入 相 应 的隶 属 函 数 , 算 出每 个 因 子 对 于 各 评价 等 级 计
的 隶 属 度 , 到 U 得 V的 一 个 模 糊 关 系 ,
用 降 半 梯 形 分 布 函数 确 定某 种 元 素 的 隶 属 函数 。 别 用 降 半 梯 形 和 升 半 梯 形 隶 属 函 分 函数 求 中 监 测和 评价 显 得 尤 为 重要 。 地 水 质 评价 问题 具 有 以 下特 征 : 湿 评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指水体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状态和水体功能的综合表现。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对水体的水质、水生物和水功能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首先是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常用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有水质综合指数法和水质等级法。

水质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权重相加,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质等级。

水质等级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质等级的好坏。

其次是水生物指标。

水生物指标主要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位等。

常用的水生物综合评价方法有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

生物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生物的健康状况。

生物多样性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评估,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最后是水功能指标。

水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水体的供水、农业灌溉、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等功能的满足程度。

常用的水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有水功能综合指数法和水功能等级法。

水功能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水功能指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功能的满足程度。

水功能等级法是通过将水功能指标的满足程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功能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功能的好坏。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湖库水质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湖库水质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ECOLOGY区域治理湖库水质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钟祥市环境监测站 黎箭我国地大物博,湖泊与水库众多。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湖库萎缩、消亡进程,水质持续恶化,富营养化逐年加剧。

且,湖库水环境质量下降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如,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湖库生态系统退化。

因此,通过相应的监测技术应用并进行科学评价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各级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市境内水库、湖泊众多,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8座、小型220多座,有饮用水功能的十多座,纳入省级监测的湖泊22座。

但基层监测工作缺乏系统性,水质评价方法单一,掌握和评价境内湖库水质现状,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的《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来有效开展我市境内湖库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

一、湖库水质监测技术方法(一)湖库水质监测概述(1)监测目的。

湖库属于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多为饮用水源,因此,加强湖库水质监测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湖库水质监测可有效掌握湖库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规范、标准提供数据资料;是水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的基础性资料;明确湖库污染物时空分布,有利于追溯湖库污染物来源、途径、迁移及消长规律,预测湖库水质污染变化等。

(2)监测目的。

湖库水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点位布设、水样采集、监测项目确定、湖库水质分析、数据处理及监测资料整编等内容。

(3)监测要求。

湖库水深不同,分层及采样点数要求不一致。

如,≤5m,在水面下0.5m处选取一个采样点位;水深5m-10m,选择2个点位(水面下0.5m,水底上0.5m),不分层,选择3个点位(水面下0.5m,1/2斜温层、水底上0.5m处)则应分层监测;>10m,除水面下0.5m,水底上0.5m处外,应按每一斜温分层1/2处设置。

每月1-10日监测一次。

营养评价状态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及高锰酸盐指数等。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水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发展出了多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本文将简介几种常见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对水环境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评分的方法。

根据综合评分的不同分值,将水环境分为不同等级,以了解其污染程度。

综合指数法评价指标较多,包括水体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生物指标等。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得分,根据得分的高低,进行等级划分。

通过综合指数对水环境进行评价,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水环境质量现状,并为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二、污染负荷法污染负荷法是一种通过对污染物负荷量的测量,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污染物的浓度和流量两个因素,同时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求得出客观可靠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以污染物负荷量为评价依据,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对于评价大面积水体的污染程度非常适用。

三、生态指数法生态指数法是一种综合应用多个生态指标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采用生态指数法评价水环境质量,既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也有助于防止人为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指数法评价水环境时,其关键在于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指标和提供充分的站点数据。

不同的水生态系统应选用不同的生态指标,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

生态指数法广泛适用于潮间带、湖泊和水库等水生态系统。

四、水质等级评价法水质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是根据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选取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意义指标,对水环境进行评价和分级,以便迅速地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通常根据测得的各项水质参数,进行分级评价。

将水质分为不同等级,结合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决策。

综上所述,不同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提供不同的评价结果。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概述

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概述

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概述目前在综合水质评价中应用较多典型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物源分析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

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是分别将各个水质标准规定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所有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水质指标中,选择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所属类别来确定所属水域综合水质类别;单因子指数评价计算简单,且可清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及其主要污染区水域。

我国在水质监测公报中,便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水体综合水质。

单因子指数P由一位整数、小数点后二位或三位有效数字组成,表示为:XP i3XX12式中:X1————第i项水质指标的水质类别;X2————监测数据在X1类水质变化区间中所处位置根据公式按四舍五入的原则计算确定。

X3————水质类别与功能区划设定类别的比较结果,视评价指标的污染程度,X3为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根据Pi的数值可以确定水质类别、水质数据、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可以比较水质的污染程度,Pi 越大,水质越差,污染越严重,如果Pi大于6.0,水质劣于V类水。

单因子评价法,优点:是简单、易操作。

缺点:但单因子评价中污染因子占100%权重,其余因子权重为零,而随水质监测结果不断变化,浓度越大权重越大,随意性较大,不去考虑各因子对水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会忽略很多有用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的基本思想是:①针对单项水质指标,将其实测值与对应的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与水质标准相比,形成单项污染指数;②对所有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标,将各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通过算数平均、加权平均、连乘及指数等各种数学方法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综合水质。

优点:指数法综合评价对水质描述是定量的,只要项目、标准、监测结果可靠,综合评价从总体上来讲是能基本反映污染的性质和程度的。

并且对于全国流域尺度而言,污染指数法计算简便,便于进行不同水系之间或同一水系不同时问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

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一、引言深圳湾是深圳市珠江口东岸的一个大型海湾,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是珠江口西岸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海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深圳湾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深圳湾的水环境,提高其环境容量,本研究对深圳湾的水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了其环境容量。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深圳湾的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采样,收集了深圳湾的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相关数据。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水质、底质、生物等多个方面评价深圳湾的水环境状况。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研究了深圳湾的环境容量,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三、深圳湾水环境状况评价1. 水质评价:根据水样分析结果,深圳湾的水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COD、氨氮等指标超过了国家标准的限值,表明深圳湾的水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2. 底质评价:底质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深圳湾的底质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以东部河流入海口和西部滨海湿地为主要沉积区。

底质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表明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问题。

3. 浮游植物评价:浮游植物是水体中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浮游植物样本的分析,发现深圳湾浮游植物的种类较为丰富,但是某些优势种群的出现表明湾内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现象。

4. 浮游动物评价:浮游动物是水体中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对水质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浮游动物的样本分析,发现深圳湾浮游动物的多样性较高,但是存在某些区域的动物种类较少的情况,暗示了湾内的水环境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四、深圳湾的环境容量研究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区域或系统能够容纳污染物或负荷的能力。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对深圳湾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计算深圳湾的水体流速和水体容积,确定了其总体的环境容量。

然后,根据深圳湾的水质和底质评价结果,结合相应的环境标准,计算了深圳湾对COD、氨氮等指标的环境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 合 理 的修订 系数 。 指标 的选 取 要有 针对 性 ,并 注 意 静 态与 动态 指标 的结 合 ,力 求使 用 的 指标 能 圆满
表 1 水 环 境 质量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T b 1 o r h n i e a s sme t n e e fw t re v r n n u lt n u n i a. C mp e e sv s e s n d x so a e n i me t ai a d q a t y i o q y t
3 . 立 相 关 原 则 2独
4水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模 型 建 立
遵循上 述 评价 原则 ,水 环境 质量 的评 价 应该 在
单项 指标 评价 的基 础上 ,进行 同类型 多项 指 标 的可 比性 分析 ,最 后运 用综 合 评价 模 型对 水 环境 的 质量 进 行 整体 评价 。 所谓单 项 指标 法 是指 对 区域 内水 资
摘 要 : 论 了 水 环 境 质 量 的 定 义 ,评 价 了 目前 水 环 境 质 量 的 评 价 方 法 ,提 出 了水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应 该 遵 循 的 原 则 , 讨 建 立 了 水 环 境 质 量 的 评 价 模 型 。 指 出 ,水 环 境 质 量 的评 价 在 不 能 忽 略 评 价 水 资 源 量 的 同 时 ,方 法 应有 所 突 破 ;
水 资源环 境 质量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 ,既要 能够 概 括地 反 映 出社会 经 济— — 水资 源—— 生 态 环境 复合
系统 的全 面状况 , 也要尽 量 反映 出各 子系 统 中的每 一
个指 标 ( 括定性 指 标)变量, 包 要求 各 指标 体 系具 有 层次 分 明 、反 映全 面的 特点 ,能 使用 多 个 变量 来表 示水 资源 系统, 为建 立各 种多 变量定 量评 价 、预测 并 模 型奠定 基础 。
评 价1 2 ] 。
的评 价 方 法 ,如指 数 评 价 法 [1 糊 数 学评 价法 3、 I模 4
和灰 色 理 论评 价 法1 , 至 今 仍 无一 种 统 一 的 、 7 但 1 等 确 定 的评价 模 型 。从 现有 的评 价方 法 来看 ,各 具 一定 的优 点 ;但 大都 存在着 需 要确 定各 级 评 价指 标 的权 值及 怎样 客 观和合 理 确定 权 值的 问题 ,甚至 在 某种
源 的某一 特定 属性 进行 评 价 ;多项 指 标法 是对 区域
在全 面考 虑 水资 源 可持续 开 发 利用 评价 指 标 的 同时 , 必须从 各个 子系 统 中分别选 出一 些指 标体 系来 组建 新 的指 标 体 系, 以避 免 “ 盘式 ”的指 标 罗列 , 拼 从 而造 成各 指 标 问彼 此交 错 , 线性 相 关 等不 利 因素 , 为此 可 采用相 关 分析 或灰 色关 联 分析 等 方法 来 寻求
分 系 统 区域 水 资 源 外 来 水 资 源
需 氧 污 染 物
单 项 指 标 水 资 源 总 量 、 表 水 量 、 下 水 量 、 开 采 水 量 、 水 量 地 地 可 降
具 有 较强 相关并 且具 有 独立性 的指标 。
33可 操 作 性 原 则 -
内能 反 映评价 水 资源 环境 的 同种类 型 的 多个 特性 指 标 进行 评 价 ;而综 合模 型 评价 则是 在 同种 类 型 的多 项 指标 基 础上 进行 适 当的 运算 ,为 区域 问水 环境 质 量 的评 价 作分 析对 比。综 合评 价模 型 是建 立 在单 项 指 标 、多项指 标 的基础 上 实现 的 ,而 多项 指标 又 是 建 立在 单项 指标 的基础 上 的 。
水 环 境 质 量 的综 合 评 价 方 法研 究
焦士兴 ,许 萍 。
(. 南大 学 环 境 与规 划 学院 ,河 南 开 封 4 5 0 ;2安 阳 范 学 院 地 理 系 ,河 南 安 阳 4 5 0 1河 70 1 . 5 0 0;
3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理系,河南 郑州 4 0 0 ) . 5 0 0
程 度 上 来 说 ,计 算 比较 繁 琐 、丢 失 一 些 信 息 等 不
足 ,因此 迫切 需要进 行 评价方 法 的创新 。 ( )不 适于 水 资源可 持续 利 用的 研究 和 国家对 3 水 资源利 用 的战 略指 导 。一 个合 理 的 、能 真实 反 映 水 资源状 况 的水 资 源评价 模 型 ,对 水 资源 可持 续利
维普资讯
云 南 地 理 环境 研 究
第 1 6卷
评价 方法 的片 面性往 往 不能 达到本 目标 。
的反映 出评价 的 水资源 状 况 。
应 该说 明的是 , 由于 水环境 质量 的评 价指 标牵 涉
3水 环境 质 量 的评 价 原 则
31全 面 性 原 则 .
2水 环 境 质 量 的现 状 评 价 评 论
目前 ,水 资 源利 用 的评价 存 在 较大 的缺 陷 。其
收 稿 日期 :2 o — 5 2 ;修 订 日期 :2 0 - 9 1 . 030 —4 0 3 0 - 5 -
用 的研 究 和 国家 水 资 源 战 略 的制 定 是极 为重 要 的 ,
它不 但 能评 价水 资 源 的现状 ,而且 能 为 国家 的长期
社会 经 济发 展作 宏 观 的战 略指导 ,但 目前 水 资源 的
作 者 简 介 :焦 士兴 (9 0 ,男 ,河 南 淮 阳人 ,讲 师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自然 地 理 和 自然 资 源 的 教学 与科 学 研 究 工 作 ,研 究 方 向 为 17 -) 水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与 管理 .
34科学性 原则 .
为 了定量 的 、科学 地 描述 水 环境 质量 ,以便 确
定 今后 水 资源 发展 的 目标 ,根 据水 资 源 的特点 指 标 设 计 原 则 ,在选 取 了 3 3项 单 项 指 标 的基 础 上 ,组 合 而成 8个 分 系统 ,然 后合 理 组合 成对 水 环境 质 量 相 关 系数 较大 的水 资源 量 综合 指数 、水质 污染 综 合 指 数 和生 态环境 综 合评 价 作为 评价 因子 ,运 用 综 合 评 价模 型对 水环境 质量 作评 价 ( 1 。 表 ) 在 水 环境 质量 评价 主 要指 标选 定后 ,根据 各 指 标 的隶 属关 系 及 每个指 标 的类 型 ,将 各个 指标 划 分 为 不 同 的层 次 ,建 立层 次 的递 阶结 构 与指 标 的从 属
到 多方 面的 因素, 但必 须根 据研 究 区具体 的社会 经 济 情况 、水文 、环境 条件 及研 究 问题 的具 体需 要, 选 有 择性地 选 取最 有代 表性 、关 键性 的指标 , 量舍 弃 一 尽 些与研 究 目的关 系不 大 的次 要指标 , 只有这 样才 能抓 住确 定水 环境评 价 质量 的关键 , 同时所 建立 的评 价指 标体 系也便 于数 学模 型 的套 用 。
1水 环 境 质 量 的定 义 界 定
水 环境 是 指 围绕 人群 空 间及 可直 接或 间接 影响 人 类 生活 和发 展 的水 体 ,是正 常 功能 的各 种 自然 因 素 和有关 社会 因素 的总称 。水 环 境 问题 的产 生 由于 自然 因素 和人 为 因素 的 影响 ,使 水体 的水 文 、资源 与 环境 朝着 不利 于人 类利 用的方 向发 展【 ” 。 水 环境 质 量评 价 是水 环境 保 护 的一项 基 础性 工 作 。过 去开 展水 环境 质量 评价 大多仅 限于水质 评价 , 具 有一 定 的局 限性 。实 际上 ,广 义 的水 环境 质量 评 价 系 统涉 及 的 内容应 包 括水体 水质 、底 泥及 水生 生 物 , 其是 水 量 多 少对 生 态 环境 的影 响 等 多 因 素 的 尤
关 键 词 : 环 境 评 价 ;水 资 源 数量 ;水 环 境 污 染 ;生 态 环境
中 圈分 类号 :X 2 8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8 2 ( 0 l)0 — 0 3 o 0 1 7 5 20 4 206一4
水 是人 类生 存 之本 ,水 环境 质 量是 社 会 、经 济 可 持续 发展 的基 础 条 件 。水 环 境质 量 的可 持 续利 用 现 状评 价 ,可 以分 析 研究 各种 水 资源 利用 中出 现的 现象 和 问题 ,综合 反 映水 资源 的各 种 状况 ,并 能够 找 出水 资 源可 持续 的 影 响因素 ,从 而为水 资 源 管理 提 供科 学 的具 体手 段 和工 具 。此外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 提高 ,用 水量 急剧 增 加 ,水 资 源 的短缺 和保 护 问题 将会 更加 突 出 ,因此 必 须搞 好 水 环境 质量 的综 合评 价 。
确 定 了 水 环 境 质 量 的 评 价 应 该 遵 循 的 全 面 性 原 则 、 独 立 相 关 原 则 、 可 操 作 原 则 、 科 学 性 原 则 、准 确 性 原 则 等 ; 在 选 取 单 项 指 标 的基 础 上 ,组 合 成 8个 分 系 统 ,进 而 合 成 对 水 环 境 质 量 相 关 系数 较 大 的水 资 源 量 综 合 评 价 指 数 、 水 质污 染 综 合 评 价 指 数 和 生 态环 境 综 合 评 价 指 数 。以 此 作 为评 价 因子 建 立 了水 环 境 质 量 的综 合评 价 模 型 。
指 标概 念 要 界 定 清 晰 ,具 有 一 定 的 科 学 内 涵 , 能 够 较客 观地 反 映复合 系统 内部 结构 关 系 ,并 能较 好 地 度量水 环境 质量 。
35准 确 性 原 则 .
为 了做 出正确 的判 断 ,必 须建 立 在 资料 准 确 的
基 础 上 。准确 性稍 差 的指 标要 慎 重使 用 ,并 注 意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