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输液监控系统

中央输液监控系统
中央输液监控系统

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设计

设计背景:

住院病人在输液时需要有专人在跟前护理,但是在夜间住院护士力量紧缺,由于病员、家属瞌睡等导致无人护理时,极易出现输液完毕血液返流、输液堵塞、输液完毕后输液器在静脉中停留时间过长等引起医疗事故的出现。而目前医院所使用的输液泵具有相关的功能来避免以上现象的出现,但是输液泵主要为解决特殊病人输液时对输液速度的控制,并且价格昂贵,在医院中主要用于ICU、手术室等需要对特殊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的地方,若用于医院住院部则势必大材小用并且成本极高。因此在医院住院部尚无相关简易产品满足医院住院部对普通住院病人输液的护理需要。在此情况下,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设计便应运而生。

设计的目的:

对病人的输液进行(远程的)监视和控制,及时提醒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护士对病人输液的巡视和控制能够有的放矢,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

输液控制装置(系统)概述

1、系统构成:

本装置分为输液控制单机和远程控制系统组成。输液控制单机用于输液现场,实现对输液的监视和控制,远程控制系统设在本

楼层护士站,通过与每个输液控制单机的数据通信,实现对本楼层所有输液的远程监测和统筹控制。

2、输液控制装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

1)对输液的监视:

1、护士在护士站就可以对所有正在输液病人的剩余药量和剩余时间一目了然,当输液将要完成时能够报警提示。

2、若出现输液堵塞等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

2)对输液的控制

1、护士在护士站可以根据需要对病人输液进行关闭。

3、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实现原理

如图1所示:

图1是输液控制装置的单机示意图,其中,B部分为输液重量检测装置,C部分为简单的输液完毕检测和输液关闭执行或者C部分为输液速度检测和控制,A部分为装置的主机,上有按键区及大尺寸液晶显示,输液初始化时显示液体重量输入值,输液过程中显示输液剩余时间、输液报警文字提示。若

输液开始,按键输入输液总量G0,按下输液开始键,系统开始计时,系统通过B部分监测输液系统总重量G1(液体、输液瓶或塑料袋、输液器的总重量),输液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测输液系统剩余重量Gi,根据这些监测的数据,系统可估算出输液速度及剩余时间,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当已输液量接近设定值G0时或当剩余时间接近0时系统报警。在系统的C部分,在护士站护士根据需要通过人机界面调节输液速度。

功能的实现原理:

输液开始,输入输液总量,系统实时监测药液的剩余量和输液速度,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计算出剩余时间。在护士站护士根据需要通过人机界面调节输液速度。

对剩余药量的计量:

方案一:可采用称重的方法。由于输液药液密度接近于1,因此可认为药液的体积即是其重量,在输液开始按照输液瓶包装的规格输入药液总量,即是药液总重。系统运行开始测量总重,一定时间后测量剩余总重,则差值既为已经输注到人体的重量,药液总重与之之差既为

剩余药液的重量。

方案二:可采用测流量的方法。测得输液流量,就可以得到已输液量和剩余量了。

对输液速度的测量:

方案一:采用单位时间内的重量变化测得。

方案二:采用测流量的方法。

系统实现:

单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测重模块可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模数转换,测流量模块可采用流量计。输液速度的控制则采用微型步进电机通过挤压输液管实现。

中央输液控制系统:在护士站采用人机界面,通过RS485通信实现中央控制部分与各个单机的联机通信和控制。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说明书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的设计 燕山 大学 里仁 学院 2016年 06月

本科毕业设 计说明书 智能输液监控系 统的设计 学院: 里仁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 指导教师: 侯培国 答辩日期:2016 年6月19日

任务书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注:周次完成内容请指导老师根据课题内容自主合理安排。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目前输液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医疗隐患而设计的一套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通过对控制芯片、传感器、通信方式以及点击应用比较与分析,选择出了各部分的 最优方案。其中,输液检测部分本设计选择的是HX711称重传感器,通过对剩余的液量的重量来判断输液是否完成,以及反馈给护士台,使护士台做出一系列反应。如果输液完成,会发生报警。本系统包括下位机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两大部分,下位机主要功能是把输液病人的信息传送到护士站,能够进行良好的通信。硬件发送电路板用在病人端,是以 STC89c52RC控制芯片设计的,并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实现液滴检测,声光报警、数码 显示等功能,再通过nRF2401无线传输模块把数据传输出去。接收板与上位机进行连接并放在护士站,接收板接收数据后通过接口把数据直接传送到上位机。上位机远程监控平 台可以与输液监控器无线组网,同时实现对多台监控器的监控和管理。医护人员可以随 时观察到每个病人的输液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状况,护士可以及时处理。输液结束报警,护士及时拔针或换药,避免血液回流。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2RC,hx711称重传感器,上位机,报警

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的设计

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的设计 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监控系统采用多机通信,一个主站控制多个从站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并采用光电技术检测液体点滴的速度。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蠕动泵实现对滴速的控制,软件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控制电路的自适应调节,通过按键或上位机软件实时设置点滴速度、输液量及床位号,输液结束或输液速度发生异常时,从站使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报警,并将报警信号通过串行口传送至主站,主站通过监控软件和蜂鸣器实现声光报警。实验证明本系统具有电路简单、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关键词:红外发射对管;蠕动泵;步进电机;AT89C51;点滴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主要应用在静脉输液以及化学医学领域实验中需要精确滴定的场合[1]。本装置可以实现对液体点滴滴速的控制与检测,控制范围为每分钟30~120滴,控制精度为±2滴,还可以在药液不足及输液不畅时自动报警,并停止输液。1系统总体方案因为医用,所以任何与瓶中液体有接触的设计方案都是不可行的,所有传感器和控制器只能固定于输液的外部。具体设计方案。 (1)点滴检测:要求系统能够正确及时地探测下落的点滴数。通过红外发射对管实现对点滴速度的检测。(2)控制器:实现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采集来计算点滴速度,通过对滴速的计 算和设置数值的比较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闭环控制。通过计算输液量来判断输液是否正常。(3)机械传动控制:包括机械传动和控速,兼顾稳定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廉价。(4)实时显示、报警:包括实时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按键电路,兼顾实用性、可操作性、廉价且满足设计要求。 2电路实现2.1滴速测量本设计采用直射式光电传感器(红外对管)来实现点滴速度的检测。利用一个具有一定硬度且反射性很差的塑料管,把红外对管分别装在两侧,水滴从两管之间 通过,有液滴滴下时,下落的水滴对红外光有较强的漫反射、吸收及一定的发散作用,可使接收管导通或截止。约外对管测速示意图。 图2中比较环节采用LM393实现,红外接收管与LM39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当无水滴下落时,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红外线照射,此时红外接收管的压降最低,LM393反向输入端的电位也最低,调节同向输入端的电位,使之略大于此时的反向输入端电位,使其输出高电平。当有水滴下落时,红外线被水滴折射或遮挡,红外接收管上的压降增大,LM393反向输入端电位升高,大于同向输入端的电位,输出低电平,从而触发单片机的外部中断。2.2机械传动控制的设计对于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这些有滑轮方案、拉绳索方案、注射泵方案等,但这些方案或是装置变复杂,或者成本太高均不可取。本设计在确保测量精度的同时,以降低成本并简化电路为原则,采用指状蠕动泵和步进电机来实现。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蠕动泵实现对滴速的控制,软件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控制电路的自适应调节,通过按键或上位机软件实时设置点滴速度。在本系统中,蠕动泵采用的是二相式步进电机,结合实验数据得出步进电机每旋转360°为蠕动泵一个周期,滴下3个水滴。步进电机步距角为1.8°,为提高精度,在此使用四相八拍脉冲信号驱动电机工作。此时一个脉冲周期为7.2°,即经过50个脉冲周期即可旋转一周。2.3显示电路单片机STC10F04XE的I/O口可配置为双向I/O,不仅可以像普通51单片机一样输送电流,而且可以向外提供20mA的上拉电路[2]。这就使得驱动数码管变得更为简单。本设计使用共阳数码管,4个选位端输入电流,电流从8个段码经过8个330Ω的限流电阻流入单片机。2.4报警电路报警电路。根据储液瓶容量,通过软件计算出一定容量的输液瓶中的液滴滴数,当输液完成时蜂鸣器发出警报。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输液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是一套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输液管理平台。系统在不改变原有输液方式的基础上,应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了输液管理模式,实现了输液的集中监控、量化管理和规范服务。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解决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焦虑和烦恼,是输液管理及临床护理模式上的一次变革,提升了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录 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2.智能输液系统方案架构划分 3.智能输液系统方案应用案例 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概述 1.智能输液监控管理系统是针对医疗机构和患者而设计的。由智能输液监控站、智能输液监控无线网络终端、智能输液监控器、智能移动终端等几部分组成。 2.系统终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逐次扫描各床

位的输液监控器,输液监控器能智能判断输液的开始值、输液余量、流速、剩余时间并记录,并在主机软件界面、移动护理终端、护士PDA及智能护士腕表上警报显示(提示并警报)。3.显示界面带有自动语音提醒功能和错误警报功能,护士只要看界面显示屏右侧刻度区内的病床号即可判断输液即将结束的病床有哪些;并且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流速过快、过慢、滴停、结束、病人离开状态等均能在主站及各终端警报提示。4.在主站显示的输液信息,还可以通过医院WIFI网络实时同步到护士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上,便捷方便,可视化高。更可让医院管理者在任何医院网络终端查看任意科室的实时输液治疗状态及历史记录。英唐众创技术公司开发的这整套系统通过输液监控器(床边机)收集病人的输液信息,通过无线射频网络传输到主站、护士站电脑、PDA以及护士腕表等显示终端上。可以帮助护士实时监控病人输液状况,使病人输液可以高枕无忧。

基于光电技术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光电技术智能输液监 控系统设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29 卷第5 期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Vol. 29 No. 5 2009 年9 月Nuclear Electronics & Detection T echnology Sep. 2009 基于光电技术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陈宇1, 王玺2 ( 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河南郑州450015; 2. 遵义医学院基建处, 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 目前, 中小型医院在进行输液治疗时, 都是采用人工调整滴速, 这种方式不够准确和方便, 并且输液异常、结束时也不易被及时发现,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而通过布设线缆实现滴液监控耗费人力物力。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光电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研究设计了一套分布式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采用光电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液滴速度及滴液高度的测量, 单片机实现输液速度计数和显示, 通过键盘实时设定点滴速度, 并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点滴速度, 输液结束时自动报警提示。系统网络通信较好, 可有效消除了环境光干扰, 具有检测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详细介绍了智能输液现场监控子站软硬件设计。 关键词: 光电检测; 单片机; 步进电机; 输液监控 中图分类号: T P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 0934( 2009) 05 1149 06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辅助医疗手段。[ 1] 医院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 需要根据输液的药物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滴流速度。目前, 对静脉输液的监控普遍采用人工方式, 由护士调节点滴流速, 输液结束, 如无陪护或医护人员及时换药或拔针头, 将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凝血堵针头等情况。轻则延误治疗, 重则发生严重医疗事故。 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国内外生产的自动输液器大多是蠕动泵式单立输液器, 一般只有堵液报警和总量完成报警等功能, 不具有集中监控单位输液量的功能; 部分医院采用以病人求救线作为CAN 总线[ 2] 实现分布式输液监控系统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绝大多数中小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缺少此类设备。因此, 本文收稿日期: 2008 07 09 作者简介: 陈宇( 1978- ) , 男( 汉族) , 河南郑州人, 郑 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 硕士研究生, 主 要从事电子通信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 基于光电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 研究设计了一套分布式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系统能够实现现场键盘或上位PC 机对点滴输液速度的自动检测控制, 利用单片机实时调整液滴速度和LED 数码显示屏实时显示, 实时监测储液瓶药液高度, 当液位超过警戒值时, 本地和医护办公室同时报警并显示床位号。 1 系统总体方案 系统由上位PC 主机、监控接收总站节点、现场监控子站节点等模块组成。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各监控子站节点连接成一个分布式网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通过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完成点滴瓶内液位高低及滴斗滴速的采集, 由单片机AT 89C51 为核心组成的现场监控子站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按照设定值要求实时控制步进电机以保证滴液速度, 若瓶内液位低于设定值时, 自动启动报警音乐, 提示医护人员换药或拔针。各监控现场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 图 1 系统结构框图芯片nRF401 实现与控制总站的数据通信, 控制总站核心控制器AT 89C51 与上位机通过USB 接口连接。上位机采用普通PC 机, 使用USB 适配器PDIUSBD12, 使上位PC 机具有USB 接口通信功能。通过USB 通信适配器与工作总站相连, 进行信息交换, 负责进行整个系统的监视管理。工作总站控制器接收上位PC 机的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和设定参数; 各现场控制器实时采集各模拟量输入通道值, 控制信号。上位PC 机实时监视各点滴吊瓶内药液高度及滴斗点滴速度, 并可进行现场滴速的实时控制。系统以A T89C52 单片机为监控节点控制器, 将其与现场滴液检测、液位检测、报警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等相连, 构成监控网络中的一个智能节点; 并控制由nRF401 无线收发芯片及外围电路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将控制总站与各现场监控节点相联, 实时监控各设备状态, 并可实现监控方案下载更新, 无需另外布线, 整个系统结构简单, 大大节省了传统网络控制系统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消耗。由于文章篇幅有限, 文章仅对现场监控子站控制部分进行分析介绍。

临床操作指导:输液监控系统

提供安全、快速、简捷、有效的输液监控解决方案1:安装方案系统几乎不需要安装,输液监控器为便携式,护理人员可直接卡装在输液管上。监控器内置安全无污染的聚合物锂电池供电,无线射频通讯(MJY-01A型),对外无任何引线,可以方便到病人和已往一样携带输液瓶去洗手间。射频网路中继器和射频网络管理机可用一个膨胀螺栓挂装在走廊的墙上或直接放入走廊吊顶里,就近接入交流220V电源。LED显示屏只需要两个膨胀螺栓来固定在墙上,就近接入交流220V电源。通讯网络采用无线射频技术,无需布线,整个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 2:调试方案地址设定:射频网络中继器、射频网络管理机:用面板上的键盘设定。便携式输液监控器:用射频网络中继器随机附带的设定线连接射频网中继器和便携式输液监控器操作中继器键盘设定。地址设定后即使在停电的情况下设定值不会丢失,可永久有效。可多次对地址进行更改和设定。 3:运行:地址设定后系统自动运行。 4:使用操作方案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只需操作便携式输液监控器上的一个按钮,打开或者关闭输液监控器即可,简捷优化的系统操作方案让用户使用更为方便。 5:维护方案除了定期(3个月)对便携输液监控器充电,无需维护。超低功耗的便携输液监控器极大的降低了充电维护工作量。可充电的方案与干电池供电比较,大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MJY-02B型射频网络管理机输液监控器特点:体积小,功耗低,安装方便。 工作方式:可设定为主从两种工作方式。主工作方式作为系统唯一的主机对射频网络统一管理。从工作方式在网络结构上类似于中继器一样的工作站,作为扩展大屏幕显示器或者作为一台就地报警设备。一个系统必须有一台主工作方式的射频网络管机。 管理节点数:250个主要功能:管理射频网络中继器和从工作方式下的射频网络管机。显示输液完毕信息、通讯质量监测及通讯故障声光报警、输液完毕声光报警。可驱动大屏幕LED 显示屏。 与大屏幕LED显示屏通讯接口:RS232供电电源:交流220伏功耗:0.5W外形尺寸: 53X27X103mm重量:195g MJY-01型/MJY-01A型便携式输液监控器晋并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1560009号型号说明:MYJ-01型没有射频通讯功能,适合于单机使用。MJY-01A型有射频通讯功能,是输液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超小体积,超低功耗,超轻,操作方便(一键操作),功能强大。 功能:实时监控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药液液位,当输液完毕时电子夹紧装置自动关闭液体,避免回血;输液完毕后电子夹紧装置自动定时动作使滴壶内剩余液体下滴数滴流过输液针头,避免针头凝血,护士可不必立即更换液体;电池欠压检测、通讯故障声光报警(MJY-01A 型)。 通讯:可与我公司生产的射频网络中继器通讯(MJY-01A型)。 电池:绿色环保聚合物锂电池。 安装方式:卡装在输液管上。 定期充电周期:在输液量不大于500瓶(袋)液体的情况下每3个月充电一次。闲置情况下最长一年充电一次。

医用远程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医用远程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1 绪论 1 本项目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当人前进的脚步迈入电子领域的那一刻,就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人类将逐渐脱离全手工的劳动方式,预示着全球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均开始关注“以人为本”这种思想,越来越多的商品也秉承这一制造和销售理念,人类的生活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得到不断的改善,从国外的智能化房屋,到国内逐渐兴起的智能化小区,我们生活水平正在悄然的与“智能化”这个名词与日具进,以往大多被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系统也逐渐以崭新的面貌走到我们身边,越来越丰富的智能化用品出现在世面上,人们对“生活智能化”的关注告诉我们,下一个时代,将是一个智能产业飞速发展,多元应用,空前繁盛的时代。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认识,在医院中,输液是大多数病症需要的治疗方式,而因输液带来的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这也影响到了病人的身体健康。由于医院中护士的工作繁忙,再加之疲劳,就可能不能很好的监护病人的输液情况,这就需要病人自己或其家人随时都要注意输液情况,这样一来,就使得病人以及病人家人为此而不能很好的休息,其家人也得要耽误大量的时间来监护病人。然而,即使在有人护理的情况下,病人与护理人员在长时间的等待之中也极易疲劳,也极易发生药物输完后空气进入体内的危险情况,这样即不方便,对病人的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鉴于这个问题,有人肯定回产生疑问:“能否发明一种可以自动监测药物剩余量并及时通知护士更换药物的装置呢”?通过这样的启发,我们小组的同学积极的思考,发现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 1)如何正确的监测药物剩余量。 2)使用何种方式提示护士应该换药。 3)如何实现多人监测。 4)用那种方式传送信号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 输液是医院常用的治疗手段,传统输液过程中存在着输液速度不精确,需要人工监护等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以C8051F410单片机为核心的布线式输液监控系统用以解决此问题。 系统通过RS-485接口实现有线通信与监控,具有液滴检测,液滴速度调控,报警等功能。采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检测液滴和输液高度,单片机用以实现输液速度计算和显示,通过查询键盘,将实时设定的点滴速度值与实际输液速度进行比较,来控制步进电机调节输液瓶高度,从而控制点滴速度,输液结束或异常时自动报警提示。 关键词: 输液监控;单片机;液滴检测;速度调控

ABSTRACT Infusion as a treatment is commonly used in hospital. During the traditional transfusion, the rate of infusion is imprecise, it also requires manual monitoring and exists other defects. This paper design a cabling type system which using C8051F410 single-chip as its core to solv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system through the RS-485 interface to achieve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It has many functions, such as testing the drop,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drop and alarm functions. Using infrared sensors to detect a liquid drop and the height of liquid medicine, the micro-controller achieve to calculate and display the speed of drop.From querying the keyboard in real time to read the value of the set rate, the system compares the set rate with the actual infusion rate to control the stepper motor running to adjust the infusion bottle’s height, and thus control the rate of drop.When the infusion is ending or abnormal,the system will start the alarm program. KEYWORD: infusion monitor; single-chip;speed detection;speed control

医用远程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医用远程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1 绪论 1 本项目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当人前进的脚步迈入电子领域的那一刻,就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人类将逐渐脱离全手工的劳动方式,预示着全球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均开始关注“以人为本”这种思想,越来越多的商品也秉承这一制造和销售理念,人类的生活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得到不断的改善,从国外的智能化房屋,到国内逐渐兴起的智能化小区,我们生活水平正在悄然的与“智能化”这个名词与日具进,以往大多被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系统也逐渐以崭新的面貌走到我们身边,越来越丰富的智能化用品出现在世面上,人们对“生活智能化”的关注告诉我们,下一个时代,将是一个智能产业飞速发展,多元应用,空前繁盛的时代。 或许,你有过这样的认识,在医院中,输液是大多数病症需要的治疗方式,而因输液带来的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这也影响到了病人的身体健康。由于医院中护士的工作繁忙,再加之疲劳,就可能不能很好的监护病人的输液情况,这就需要病人自己或其家人随时都要注意输液情况,这样一来,就使得病人以及病人家人为此而不能很好的休息,其家人也得要耽误大量的时间来监护病人。然而,即使在有人护理的情况下,病人与护理人员在长时间的等待之中也极易疲劳,也极易发生药物输完后空气进入体内的危险情况,这样即不方便,对病人的身体也是非常不利的。鉴于这个问题,有人肯定回产生疑问:“能否发明一种可以自动监测药物剩余量并及时通知护士更换药物的装置呢”?通过这样的启发,我们小组的同学积极的思考,发现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 1)如何正确的监测药物剩余量。 2)使用何种方式提示护士应该换药。 3)如何实现多人监测。 4)用那种方式传送信号更加稳定,更加可靠。

智能输液系统开题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智能医用输液系统的设计 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 112070302 姓名石海峰学号 11207030219 指导教师陈鸿雁系主任王先全 时间 2016年1月15日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智能化控制研究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临床设备的研究日益成为医疗器械发展的一个重点,因而设计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实现对输液过程的全程监控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远程监控实现输液实时监测为目标,通过下位机采集各床位患者的输液信息,再以无线的方式将数据传达至上位机,实现输液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存储,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报警等功能。单片机输液点滴速度控制的发展在今和未来将成为医疗设施发展的趋势,毕竟,单片机凭着优越的性价比,与以往的点滴滴速控制系统相比,其单片机价格便宜,操作易于实现,而且对滴速的控制要求精度也较高。再者,单片机操作多机控制系统,还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人为控制下有时候如不小心将会为安全设施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人工控制滴速精度也很难掌握,而使用单片机设计只要在设计时考虑周到,运行起来就不会带来这种问题了,因此,单片机滴速控制系统将在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医疗事业的发展是顺应科学技术而发展的,医疗的安全问题更离不开科学,把高科技应用到医疗事业中来是对医疗事业的一大促进与补充 2、本人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任务要求:用单片机系统和传感器设计医用智能输液系统,该系统具有液滴检测电路,液速控制电路,报警电路、数据存贮、历史数据记录等功能。 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掌握红外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通过红外收发二极管来监测液速。 (2)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步进电机来控制输液速度。 (3)掌握串口通信方式,实现一个上位机与多个下位机通信来控制整个输液系统。 (4)掌握单片机开发原理及程序编写,完成系统软件部分设计以实现各个要求。

基于AT89C51静脉输液监测系统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综合大作业 课题名称:基于AT89C51静脉输液监测系统 姓名:王晴 班级: BD电气081 学号: 0820601135 联系方式: 完成时间: 2011年5月10日

基于AT89C51静脉输液监测系统 摘要: 静脉输液是现在医院中常用的输液方式,大部分的输液要靠医护人员手动控制滴速,输液过程中药液温度取决于所处环境温度,医护人员要不定时的巡检,以确定输液是否结束。这样使得在就医高峰期,医护人员很难应付,常常会造成无法及时停止输液,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低温输液反应,以及滴速的不准确带来的药理反应,医用输液报警器、加热器、滴速监测器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本产品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要求,实现了输液过程中药液温度、滴速,输液结束报警的自动监控。本系统可做适当改进,在医疗输血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静脉输液;监测;报警;显示 Monitoring system for vein infusion with AT89C51 Abstract:Now,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used commonly as transfusion methods in hospital,most of the infusion speed is controled by health-care worker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fusion liquid depends o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nvironment. The health-care workers should inspect regularl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fusion is over. The result i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infusion is not satisfied, the patients suffers, and the result even caused medical accident in some case. So the medical infusion alarm, heater, monitor borns in this context. Based on the summing up and learning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achieved by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actural requirements of subject, a infus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ytem is designed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every implementation.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ingle-chip, used photoelectric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otor control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A big current control is also solved in this subje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ctions of each module, several mechanical implementation are designed to assure the signal acquisition of the system,

中央输液监控系统

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设计 设计背景: 住院病人在输液时需要有专人在跟前护理,但是在夜间住院护士力量紧缺,由于病员、家属瞌睡等导致无人护理时,极易出现输液完毕血液返流、输液堵塞、输液完毕后输液器在静脉中停留时间过长等引起医疗事故的出现。而目前医院所使用的输液泵具有相关的功能来避免以上现象的出现,但是输液泵主要为解决特殊病人输液时对输液速度的控制,并且价格昂贵,在医院中主要用于ICU、手术室等需要对特殊病人进行特殊护理的地方,若用于医院住院部则势必大材小用并且成本极高。因此在医院住院部尚无相关简易产品满足医院住院部对普通住院病人输液的护理需要。在此情况下,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设计便应运而生。 设计的目的: 对病人的输液进行(远程的)监视和控制,及时提醒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护士对病人输液的巡视和控制能够有的放矢,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 输液控制装置(系统)概述 1、系统构成: 本装置分为输液控制单机和远程控制系统组成。输液控制单机用于输液现场,实现对输液的监视和控制,远程控制系统设在本

楼层护士站,通过与每个输液控制单机的数据通信,实现对本楼层所有输液的远程监测和统筹控制。 2、输液控制装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 1)对输液的监视: 1、护士在护士站就可以对所有正在输液病人的剩余药量和剩余时间一目了然,当输液将要完成时能够报警提示。 2、若出现输液堵塞等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 2)对输液的控制 1、护士在护士站可以根据需要对病人输液进行关闭。 3、输液控制装置(系统)的实现原理 如图1所示:

图1是输液控制装置的单机示意图,其中,B部分为输液重量检测装置,C部分为简单的输液完毕检测和输液关闭执行或者C部分为输液速度检测和控制,A部分为装置的主机,上有按键区及大尺寸液晶显示,输液初始化时显示液体重量输入值,输液过程中显示输液剩余时间、输液报警文字提示。若 输液开始,按键输入输液总量G0,按下输液开始键,系统开始计时,系统通过B部分监测输液系统总重量G1(液体、输液瓶或塑料袋、输液器的总重量),输液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测输液系统剩余重量Gi,根据这些监测的数据,系统可估算出输液速度及剩余时间,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当已输液量接近设定值G0时或当剩余时间接近0时系统报警。在系统的C部分,在护士站护士根据需要通过人机界面调节输液速度。 功能的实现原理: 输液开始,输入输液总量,系统实时监测药液的剩余量和输液速度,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计算出剩余时间。在护士站护士根据需要通过人机界面调节输液速度。 对剩余药量的计量: 方案一:可采用称重的方法。由于输液药液密度接近于1,因此可认为药液的体积即是其重量,在输液开始按照输液瓶包装的规格输入药液总量,即是药液总重。系统运行开始测量总重,一定时间后测量剩余总重,则差值既为已经输注到人体的重量,药液总重与之之差既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