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设计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_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_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药物和毒物在体内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一般情况下,肝脏通过细胞内的各种酶解物质来清除体内外的毒物和药物,从而保持人体的健康。
然而,当肝脏功能受损时,代谢与清除能力降低,药物的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从而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因此,了解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损害。
本实验设计了一组影响肝功能状态的因素,并考察了这些因素对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代谢率和毒性的影响。
实验设计: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镇痛和退烧药,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而布洛芬则是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常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
这两种药物在肝脏内通过CYP450 酶代谢成为活性代谢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为对乙酰氨基酚的硫酸酯或氨基酚)。
由于不同的CYP450 酶亚型对药物的代谢速率和产物选择有所差异,因此本实验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来考察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代谢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1. 配制肝脏细胞液取末日鼠肝脏组织100g,加入生理盐水10倍体积,用高压均质器均质10分钟,离心20分钟,取上清,制备肝脏细胞液。
2. 测定药物的代谢率将肝脏细胞液分为正常组、酒精肝组和药物肝组,分别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放置10分钟。
收取稳定相,加入等体积的醚提取。
离心去醚,取上清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药物代谢率。
将药物肝组的片瓣分别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放置30分钟后,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和ROS(活性氧化物种)水平,作为药物的毒性指标。
实验结果:1. 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率与正常组相比,酒精肝组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率降低25%,而药物肝组的代谢率降低了49%。
这表明肝脏受到药物的影响时,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率会显著降低。
3.药物的毒性指标酒精肝组和药物肝组的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均比正常组略高。
说明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产生的毒性也会增加。
机能学实验报告讨论(3篇)

一、实验背景机能学实验是医学领域基础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体或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等生物材料的机能特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探究某种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以及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2. 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家兔,体重约2kg;2. 实验材料:小肠平滑肌、台氏液、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0.01%去甲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溶液、lmol/L HCl溶液、2%CaCl2溶液等;3. 实验步骤:(1)家兔麻醉后,迅速取出小肠,置于台氏液中;(2)将小肠平滑肌置于张力换能器上,记录其基础张力;(3)分别给予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观察小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4)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如温度、pH值等),观察其舒缩活动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小肠平滑肌张力逐渐降低,直至达到最适温度时张力达到最低点;随着温度的降低,小肠平滑肌张力逐渐升高;2. 乙酰胆碱:给予乙酰胆碱后,小肠平滑肌张力明显降低;3. 肾上腺素:给予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变化;4. 理化环境: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对其舒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1. 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小肠平滑肌张力具有显著影响。
高温使小肠平滑肌张力降低,低温使小肠平滑肌张力升高,这与生理学理论相符。
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影响了平滑肌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而影响其舒缩功能;2. 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M受体,从而降低小肠平滑肌张力。
这与临床应用中乙酰胆碱用于治疗胃肠平滑肌痉挛等疾病的原理一致;3. 肾上腺素对小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可能与肾上腺素对不同平滑肌细胞的受体选择性有关;4. 改变小肠平滑肌所处的理化环境,对其舒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41页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41页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一种通过仪器检测人体生理功能,了解身体机能状态的实验。
在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讨论。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核心,也是实验进行的初衷。
在医学机能学实验中,实验目的一般是为了探究某一生理功能的特征,评估生理状态的变化,或者研究某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等。
在确定实验目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对象:实验目的应该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例如正常人、疾病患者或特定人群。
(2)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应该具有明确的实验内容,例如检测某一生理指标的变化、评估某种治疗手段或对比不同人群的生理指标等。
(3)可操作性:实验目的应该能够被实际操作,并得到实验数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二、实验对象医学机能学实验对象一般为人体,因此实验对象的选择需要尽可能符合实验目的,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人群年龄范围:根据实验目的需要,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人群年龄范围。
(2)身体健康状况:选择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避免个体因身体不适而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对象数量:根据实验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数量,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代表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以便将实验结果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三、实验方法医学机能学实验在实验方法上包括多种技术手段,例如测量血压、心率、血糖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前准备: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空腹等。
(2)实验仪器选择: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并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3)实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个人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4)实验过程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包括仪器使用、数据采集等。
四、数据分析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数据分析中,常用到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

机能学实验自主设计实验课题在机能学实验的课堂上,想要让大家耳目一新,简单的实验不够,还得有点创意。
要说我这次的实验设计,那真是脑洞大开,灵感飞扬。
想想我们的身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职责。
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台机器里的“故障点”,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体和机器的运作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就像家里的洗衣机,突然不转了,你得找出问题来,才能让它重新运转。
我们这次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看看不同的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机能的。
我们可以选择“运动与心率”的主题。
想象一下,大家在操场上飞奔,感觉风在耳边呼啸,心跳声就像打鼓一样,那种感觉可真爽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分成几组,分别进行慢跑、快跑、和走路的活动,然后记录下每个人的心率变化。
谁的心跳最快?谁又是慢动作的“蜗牛”?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点像比赛,大家可以争着看谁的心率最高,顺便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呀。
聊聊饮食对机能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吃得好,身体才棒。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量大挑战”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吃高糖高脂的零食,另一组吃健康的水果和坚果。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智力测试,看看哪一组的表现更好。
是的,大家会发现,零食吃了也许一时爽,但没多久就会出现“能量崩溃”,脑袋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健康饮食就像给大脑加了油,思路清晰,真是“眼睛一亮”。
还有压力与机能的关系。
想象一下,考试前那种紧张的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简直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压力测试”,给大家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看看大家在压力下的表现如何。
有趣的是,可能有些同学在压力下表现得特别出色,而有些同学则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掉链子”的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不仅能体验到压力的真实感受,还能了解如何应对压力,简直是给生活上了一课。
当然不能少了社交的影响。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氛围可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的“团队合作挑战”,分成小组,完成一些任务,看看在愉快的氛围下,大家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机能实验设计(苯并芘)

机能实验设计课题名称:验证苯并芘(BaP)对伤口愈合时间是否有影响作用一、立题依据:伤口愈合是创伤后人体皮肤和表皮组织再生的自然过程。
正常来说,皮肤的表皮(最外层)和真皮(内部或深层)存在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损伤的修复一般包括肉芽组织的形成,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变性形成瘢痕。
苯并芘常产生于吸烟烟雾和经过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煮焦的食物、油炸过火的食品,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其致癌机制在于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环氧化物者(如7,8-环氧化物),可再经代谢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苯并[a]芘,它与DNA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造成DNA损伤,从而致癌。
研究证明,使用包括大鼠在内的9种动物进行试验,采用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得到诱发癌的阳性报告。
日本学者曾将苯并芘涂在家兔的耳朵上,连续涂抹40天后,兔耳上便长出了肿物。
利用苯并芘可使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的特点,故苯并芘可能对损伤上皮细胞的修复有一定的效果。
本实验通过在大鼠损伤的皮肤表面涂抹一系列浓度的苯并芘溶液,观察研究苯并芘对伤口愈合时间是否有影响作用。
二、研究方案:(一)实验设计目标:探讨苯并芘(BaP)对大鼠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作用,它的主要表现特征(备注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设计不同药量的模型作对比。
(二)实验设计过程:1实验用药设计:高浓度:苯并芘1:10稀释液中浓度:苯并芘1:100稀释液低浓度:苯并芘1:1000稀释液2实验动物设计:1.1实验动物的选择:选取20±2g的健康雌性大鼠只。
隔离饲养。
温度:18-24℃,湿度50%-55%,明暗各12h。
随机分组,每组只。
1.2动物模型制备:1.2.1 正常模型:选择血管较少的背部皮肤,减去毛发,碘伏消毒。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件

03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结果总结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预期结果,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02
异常结果分析
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
2023-10-27
《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件》
目录
contents
实验课程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总结与评价设计性实验案例分析设计性实验安全与伦理问题
实验课程介绍
01
医学机能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机制的科学,强调从器官、系统及整体水平阐述生理与病理过程。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通过实验控制条件,深入研究某一因素对生物体机能的影响。
通过调查掌握大量数据,分析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03
医学机能学研究方法
02
01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原则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03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集方法
使用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按照统一的实验操作标准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清洗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数据。
设计性实验案例三
设计性实验安全与伦理问题
06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要求
伦理审查
建立独立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涉及实验动物的研究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标准。
实验动物管理
设计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同步观察实验目的:1. 理解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之间的关系。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是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
神经干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肌膜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在肌细胞膜上的表现形式,而骨骼肌收缩则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表现。
本实验通过同步记录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2. 实验器材: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手术显微镜、神经干刺激器、肌电图仪、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
2. 暴露神经干,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
3. 暴露肌肉,记录肌膜动作电位。
4. 激活神经干,观察骨骼肌收缩。
5. 分析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的同步性。
实验结果:1. 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70mV~-90mV。
2. 肌膜动作电位:记录到明显的动作电位波形,峰值为-90mV~-100mV。
3. 骨骼肌收缩:激活神经干后,观察到骨骼肌收缩。
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同步记录了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同步性。
2.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先导,肌膜动作电位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原因。
3. 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实验结论:1. 神经干、肌膜动作电位和骨骼肌收缩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具有密切的关联。
2. 本实验为研究人体运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动物生命体征的稳定。
2. 激活神经干时,避免过度刺激,以免造成动物痛苦。
3. 实验结果分析时,注意观察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 《生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实验设计的原理

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实验设计的原理 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生理教研室 白瑞樱 2021-10-29 新乡医学院实验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 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白瑞樱 助教 新乡医学院 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2021.10.29 机能学实验设计与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及要素。 2.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完成实验设计,分辨出三种药物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毛果芸香碱。
(实验原理)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立题、设计、预备和正式实验、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等方面。
立题要注意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实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1)阴性对照:1)空白对照; 2)实验对照; 3)安慰剂对照。 (2)阳性对照 (3)自身对照 (4)相互对照 2.重复原则: 3.随机原则:(1)完全随机 (2)均衡随机 (三)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2.确定实验方法和指标 强调客观性、特异性、重现性和灵敏性 3.选取实验样本 要注意选择接近于人类而又经济的动物,动物年龄、体重、性别最好一致,并且实验样本要根据实验目的、方法和指标而定。
(四)三种药物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毛果芸香碱的药理学特性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是胆碱能神经递质,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易分解。由于作用十分广泛,且在体内为胆碱酯酶迅速破坏,故除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外,无临床实用价值。
1.M样作用 静脉注射小剂量Ach即能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引起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兴奋,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加等。舒张血管可能是激动血管内皮细胞的M受体使内皮细胞释放依赖性舒张因子所致。